虽然是玩笑话,可他这宠溺的口气倒是叫陈宁玉甜丝丝的,也很满意。

可惜好景不长,月底杨延陵被皇上封为陕西总督,责令两日内出发剿灭陕西叛匪。

要说这叛匪,也不是最近才闹事的,而是闹了三四年了,只是原先的总督没有本事,剿匪没剿成,反而让匪徒的队伍日益壮大起来,现已经革职处置,由杨延陵取而代之。

不过陈宁玉很相信杨延陵的本事,笑问:“侯爷是不是还跟上回一样,很快就回来了?”

杨延陵怔了怔,才道:“是啊,你在家好好养胎,别担心我。”

可那一瞬间的犹豫,还是叫她发现了。

她便很关注杨延陵,只见他确实没有像上回那样轻松,今儿在书房光是看地图就看了大半日,中间也没有出来过,用饭时,还是别人去叫的,哪里像上一回,他千叮嘱万叮嘱的,还有空闲跟她打情骂俏。

陈宁玉这饭都吃不太下。

看她拿筷子把米粒拨来拨去的,杨延陵问:“可是饭不合胃口?你想吃什么,叫厨房重新烧一份。”

“不是,我是在想你要去陕西的事情。”

杨延陵笑道:“有什么好想的,不是说了,不过是小事一桩么。”

现在才装已经晚了,陈宁玉叹口气:“我跟侯爷好歹也成亲快一年了,侯爷有心事,我看得出来,这次是不是挺危险的?”

杨延陵放下了筷子。

陈宁玉叫丫环们都退下,又说道:“若侯爷不肯说,我难免胡思乱想的,指不定还回陈家问父亲呢,不如侯爷还是说了罢,我也能分担些。”

杨延陵叹口气,双手一伸道:“过来。”

陈宁玉便坐过去。

他环住她的腰问:“当真看得出来?”

“看得太真切了,侯爷不是还看了地图么,我猜想那儿地形也挺复杂的,不然一群叛匪罢了,哪里需要这么几年的时间呢。”

“是啊,你说的没错。”杨延陵轻抚她头发,“只我还担心别的,你知道是哪些人举荐我去的?”

这话就有些玄机了,陈宁玉心里一沉:“难道是三皇子的人?”

“还有严余庆的。”杨延陵道,“只怕我稍有差池,便会被他们抓住大肆发挥。”

陈宁玉忍不住就把身子更加贴近他一些。

“你也别怕,我至少是有准备的,只需小心些…”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侯爷若是事事小心,束手束脚的,或许又会耽误了军机呢?”陈宁玉还有别的顾虑,撇了撇嘴道,“那些爱弹劾的,只怕你上个茅厕,用些贵重绸布,他们都能拿来做文章呢,当真躲得了?”

杨延陵被她说得笑起来,又正色道:“反正不管如何,我尽力避免。”

陈宁玉摸摸他的脸,轻叹一声:“你什么都好,却总是忘了,你不是一个人。”

“何意?”杨延陵挑眉。

“你有我,还有陈家,章家,徐家,吴家这些亲戚,不然联姻是拿来干什么的呢,不就是互帮互助么。”陈宁玉道,“侯爷不用担心,我到时会回去一趟,与祖母商量的。”

“这…”杨延陵真没想到这些。

他年纪轻轻就在战场上历练,经历了多少次危难,他学会了领兵,也学会了如何灵活应用各种兵法,他习惯了靠自己,做一个真正的将领。

而他当初娶陈宁玉,亦没有想过她背后的家族,只是想娶她,便娶了她,现在陈宁玉这话叫他豁然开朗。

“那就麻烦你了。”杨延陵领了她的情。

待到第二日,他就要整装走了。

这会儿又在叮嘱陈宁玉。

第二次分别,已经与第一次不一样,陈宁玉心想,她以后也只会越来越习惯了,谁让自己嫁给这样的人了呢,她也只能越发坚强起来。

杨延陵与杨太夫人告别,又在陈宁玉脸上亲了一下,低声道:“不管如何,我一定会在咱们的孩儿生下来之前回来的,你莫要怕。”

听到这句,陈宁玉真想拽着他袖子不给他走。

虽然她要习惯分离,可是她也习惯了他对她的好。

她现在怀孕了,更希望他留在身边。

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杨延陵揉揉她的头发:“我会好好想咱们孩子的名字的,男女都取一个,你也想想,要是比我的好,就用你的。”

“真的?”陈宁玉雀跃。

“当然是真的,还有,别忘了每日出去走走。”杨延陵叹一声,“你太懒了,真怕你不动,到时候生孩子都没力气生下来。”又看杨太夫人,“祖母,您督促着她点儿!”

杨太夫人红着眼睛道好。

杨延陵这才转身走了。

陈宁玉看着他的背影,眼泪唰的就流了下来。

跟上次不同,这回除了不舍,好似心还有点儿疼,他才走,她就已经开始担心他的安危了。

看她哭得跟什么似的,杨太夫人拍着她后背道:“傻孩子莫哭了,这样对肚里的孩儿不好呢,被延陵知道,又要担心。”

陈宁玉点点头,又抹眼睛。

看小夫妻两个感情好,杨太夫人也欣慰,安抚道:“延陵很快就会回的。”

陈宁玉却看着她,突然说道:“祖母,我想去看看淑妃娘娘。”

“什么?”杨太夫人一愣。

“祖母,我想见一见淑妃娘娘。”陈宁玉说的很清楚。

杨太夫人不由得皱了皱眉:“你怎么会想到要见她?是延陵说了什么么?可延陵没有同我说这件事儿呀。哦,可是为那两个美人儿,我这已经送去庄上了。”

“也不是。”陈宁玉想了想,“也不全是,我就想知道姑姑的想法,还请祖母捎个信儿去,我想单独见见她。”

杨太夫人见她一再坚持,也便随她了。

第63章 选择

隔两日,淑妃那边就召见了。

其实淑妃也奇怪,怎么会是陈宁玉要见,而且还是在杨延陵离开京城之后。

“坐罢,听说你有喜了,我这还来不及恭喜呢,你倒是自个儿来了。”淑妃见到她,便赐座。

陈宁玉谢了坐下。

淑妃瞧她一眼,起色挺好,看起来自个儿家里人对她挺不错的,她叮嘱道:“平日里要多注意饮食,像这种天气,原是不该来的,瞧着倒像是要下雨呢,一会儿走路千万小心了。”

来之前,杨太夫人也是这般说的,可陈宁玉觉得她必须要来一次。

只因现在三皇子对杨延陵的仇恨已经付诸行动。

她想知道淑妃到底清不清楚。

陈宁玉点点头:“妾身晓得,多谢娘娘关心。”

淑妃问:“我娘身体可好呢,竟然没有与你一起来。”

“祖母吃了李太医开的膏方,这一冬天也没有生病的,而这次是我自己请求单独要来见您。”

淑妃挑眉:“哦?是为何事?”

“是为侯爷这回去陕西。”陈宁玉面色凝重了一些,“举荐的官员乃是三皇子与严余庆的人,这趟怕是凶险重重,故而妾身才要与娘娘说话。”

淑妃怔了怔,杨延陵身为都督,常出外打仗实属寻常,所以这次他被派往陕西,她也没有想太多,没料到却还跟李常洛有关。

“娘娘,我觉得三皇子是想置侯爷于死地!”陈宁玉认真道,“不知娘娘对此有何看法?”

“不会罢?”淑妃摇头,“他是我养大的,哪里会那么狠毒,不过是为…断不会想要取人性命的,更何况,延陵还是我亲侄儿。”

只是为一个女人就做出蠢事,淑妃不想把李常洛想得那么傻。

陈宁玉叹一声,这就是她必要来的理由。

假如淑妃没有认清李常洛的真面目,还要一味的想把他推上太子之位,将来不止会把自己拖下水,还会害了整个杨家,她岂能不担心?

“还望娘娘三思,到底是血脉亲情,又有别的什么可及呢?只要娘娘愿意,想必都能查出来的。”陈宁玉抚一抚肚子,“妾身现在只望侯爷可以安然无恙的回来。”

她在提醒淑妃,她与杨延陵才是亲人,李常洛不过是淑妃养大的孩子,到底不是亲生的,她是时候该做个选择了。

淑妃眉头皱了皱。

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日李常洛真会与杨延陵势不两立。

“这事儿侯爷也没有告诉祖母,怕她担心呢。”陈宁玉又道,“祖母担心的事情也够多了,常说杨家能走到今日并不容易,如今也与二叔分家,咱们除了娘娘,便没有更亲的人。”

淑妃听了微微一叹。

自从她入宫后,杨太夫人为她掉了多少眼泪,她是知道的,对杨太夫人也颇为内疚。

“我会好好想想,难为你过来与我说这些。”

陈宁玉颔首。

等她走后,淑妃沉思了好久。

没几日,有几位官员为杨东平复起的事情上奏,请皇上准许官复原职,但李世宇并没有做下决定,他来淑妃这儿,说话间就提到杨东平。

淑妃没想到恭顺伯的动作那么快,这就为杨东平东奔西走了。

“上回哥哥来,我见他还走路不便,如何去领军作战?妾身觉着,不若在家休养,哥哥年纪不小了,妾身担心他将来再受伤,更加不好复原呢。”

李世宇有些惊讶,又很高兴淑妃识大体。

现杨延陵已是都督,一品大员,杨东平若官复原职,那也是个二品官,他们杨家的势头未免就有些过大。

“既然爱妃如此说了,那朕便照爱妃说的办罢。”

“谢谢皇上体谅。”淑妃笑一笑,偎入李世宇的怀抱。

那几道奏疏便算是没用了。

杨东平知道后,差点气得吐血。

原本恭顺伯自个儿都拍下胸脯保证,必让他得成的,现在可好,皇上竟然没有同意,他少不得要联想到淑妃的身上去。

还是个亲妹妹,竟在这种时候落井下石!

杨东平把屋里东西砸得个乱七八糟。

陈宁玉很快就去了永春侯府一趟。

年后太夫人才见过她,这回又来,太夫人也觉得奇怪,毕竟陈宁玉怀着身子呢,若没有特别的事情,应是不适宜怎么出门的。

“是为侯爷呢。”陈宁玉直接就道,“三皇子这人心胸狭窄,这回镇压陕西叛匪,便是他着人大力举荐侯爷,我想着,定是要在背后使坏,原总督这不是都给撤职了么。”

太夫人才知道是为这个,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是侯爷告诉你的?”

“是啊,不过也是我先问的。”

太夫人就笑起来:“夫妻两个是不该瞒着。”

陈宁玉奇怪,怎么先不急着说这件事,而是提感情呢,她恍然大悟:“原来祖母知道呢!”

“傻孩子,你父亲是指挥使,岂会不知呢,他当日便与你伯父,还有我说了,咱们两家是亲家,自然是格外关注些,有个风吹草动,大家伙儿都能察觉。”太夫人安慰道,“不要担心,真有事,咱们也会一起想法子解决的,你还有你两个姑姑呢不是?”

陈宁玉叹口气:“可我还是有点儿怕。”

太夫人就把她揽在怀里,轻轻拍着后背道:“谁都是这么过来的,宁玉,你如今嫁人了,虽说祖母还能为你遮风挡雨,可又有几年呢,你要学着如何做个侯爷夫人了。”

陈宁玉点点头:“我知道,我见了淑妃娘娘呢。”

“哦?”太夫人笑起来,“好,你是该劝劝她。”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用。”若是淑妃想清楚,不再与三皇子同一战线的话,他们杨家还能安全些。

“尽人事,听天命罢。”太夫人语重心长,“世上事常不能叫人如愿,咱们也只能尽力,只要无愧于心,便也罢了。”

这些风浪有时候是躲不过的,只能凭着信念撑过去,若最后失败,也坦然面对。

陈宁玉轻叹一声。

到得四月初,俞氏生下了一个女儿,陈宁玉前去恭喜,她这会儿也怀了两个多月,不过肚子没显,衣服还是能穿,倒是杨太夫人已经急着叫人做那些适合孕妇的大衫了。

多了一个孙女儿,长公主高兴的合不拢嘴,比生个儿子还欢喜。

陈宁玉笑道:“这回姨母总算如愿。”

长公主笑道:“可不是,不过你肚里一个,最好是儿子呢,我烧香拜佛,连带着你的没有少,你自个儿注意些,哎,可怜的孩子。”说到陈宁玉的身世,长公主又心疼她。

在陈家时,她母亲就是个继母,指望不上,这嫁到杨家,又是继婆婆,又指望不上,幸好杨太夫人是个知情识趣的,没有做什么叫人失望的事情来。

陈宁玉道:“不管儿子女儿,反正侯爷说了,都喜欢的。”

长公主笑了,捏捏她的脸蛋:“男人的话也能信那,他不过是哄你高兴的,他们哪个不喜欢儿子?尤其是像他们侯府,女儿可不能继承侯爵的。”

俞氏在旁打趣:“母亲啊,又不是只生一个呀。”

“倒也是,瞧我这脑袋,咱们宁玉,该生七八个才好呢,以后个个都是俊哥美人儿。”

陈宁玉脸一红:“我才不要!”

生容易,养不容易,能养好一个都难。

谁料长公主又忽然叹一声:“不知道我何时能抱到朝清的孩子啊!”

俞氏这脸色就有些变化,暗自心想,傅朝清喜欢陈宁玉呢,哪里还会娶别的姑娘,只这话她也不好跟长公主说。

陈宁玉忙问:“怎么了?”

“这孩子谁都看不上,阿玉,你今儿正好来,就给我劝劝他。”长公主头疼,傅朝清这会儿都二十了,怎么也该娶个妻子么,可他左看右看的,都不满意,“前几日竟然说齐家姑娘长得太黑,一到晚上,人都看不见了,你看看,他说的什么话!”

长公主伸手捏眉心,咬牙切齿的。

陈宁玉抽了下嘴角。

傅朝清若是真这样,那只能说明他根本就不想娶妻,是在跟长公主捣乱呢。

“我跟表哥说说罢。”她也敷衍两句。

等到傅朝云两兄弟回来,陈宁玉恭喜傅朝云,傅朝云跟她一起看自己的女儿,得意道:“我觉得跟我长得特别像,你看是不是?”

婴孩小小的脸,五官哪里看得出来像谁,但陈宁玉还是认真的瞅了瞅,点头道:“是挺像的,所以你要好好对待表嫂啊,别欺负她,生个孩子可累呢。”

“那是当然。”傅朝云笑道,“我也知道娘子受苦,差点都晕了,”又同情的看陈宁玉,“阿玉,你到时候可要小心些,我看你也挺没力气的。”

“怎么没有。”陈宁玉得意,“我学了拳了,还有一些剑术。”说罢就摆架势露了两手。

傅朝云目瞪口呆:“什么时候学的?”

“侯爷教的。”怎么学会的就不提了,一提一把泪!

长公主笑道:“我这外甥女婿还真上心啊。”又白傅朝云一眼,“瞧你呆头呆脑的,什么都不知道做,我这儿媳跟着你受委屈了。”

傅朝云中枪,哼哼着抱女儿疗伤去了。

第64章 作死

陈宁玉抽空去与傅朝清说话。

没等她开口呢,傅朝清就道:“娘又让你来劝我的?”

陈宁玉一怔:“你怎么知道,很明显么?”

傅朝清笑起来,指指她的手:“在此之前,你两只手总爱握一下。”

陈宁玉低头一看,果然自己两只手握在一起呢!

她笑着放开来:“那你也该知道,这并非我所愿了,只是姨母担心你,我也不得不来。”

“我知道。”傅朝清沉默,往前走了一段路,徐徐道,“阿玉,我可能这辈子都不成亲了,以后反而要你多劝劝娘呢。”

“什么?”陈宁玉问道,“为何呢?”

傅朝清回头一看,只见她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