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知语摆摆手,“我来就只是客人而已,李掌柜客气了 。”

李掌柜笑吟吟问,“夫人想要什么样的?什么香?都可以跟小妇人说。”

孙怡菁出声,“我大嫂可是要买许多的,大生意!”

李掌柜闻言,笑容更大,“请夫人随小妇人上楼细聊。”

顾知语是知道孙怡菁这里面的脂粉都能保证安全的,要不然她也不敢往宫中卖不是?既然如此,带些去邑城也完全可以。

李香玉不愧是孙怡菁请来的掌柜,很快就和顾知语定下来带走的二十多种各式的脂粉和香水。

脂粉这东西,带起来根本不费事,一箱子都要装下许多了,又是稳赚不赔的生意。顾知语打算多带些。

顾知语在试脂粉,那边李香玉和孙怡菁两人正使眼色呢。半晌,李香玉笑着问道,“夫人,您要离京,那对面的香满楼还开吗?”

“开啊。”顾知语随口就道。

李香玉笑着上前帮她倒了一杯茶水,“夫人,您都要离开京城了,那对面的香满楼能换个位置吗?”

顾知语闻言抬头,似笑非笑看向孙怡菁,“弟妹,来的时候你只说让我带些脂粉去邑城,可没说还有人要买我铺子。”

孙怡菁讪笑,“大嫂,我先前也不知道这个。”

“不关二夫人的事。”李香玉忙解释,“实在是……夫人也看到了,香满楼对我们的影响不是一点点。”

顾知语确实喜欢香满楼,且这位置生意不错,而且这条街上的铺子后面都是有主的,根本买不到,她当然不卖,“我从小都未出过远门,去了那边也不一定习惯,兴许两三个月之后我又回来了。若是铺子给了你们,等我回来岂不是不便?”

李香玉还想要再说,孙怡菁拦住她,道,“掌柜的,你这可不厚道。我特意带了夫人来给你带了这么大笔生意,你可不能害我。要是大嫂生我气了可怎么好?”

李香玉一愣,瞬间明白了孙怡菁的意思。事不可为就别强求,免得得罪了人。

她很快恢复神情,笑着道,“夫人勿怪罪。就跟您喜欢香满楼位置一样,我们东家也实在喜欢闻香识美现在的地方,就吩咐下来,若是您能割爱自然是好。若是不能,东家盘算着搬去后街那边。”

后街啊,那边可荒凉了,不过孙怡菁赚得不少,若是重新造房子装修,那边地方宽敞,且做生意的都是些老百姓,要是弄得好,孙怡菁多少铺子那边都能摆下。看来,她还没放弃自己的想法。

其实孙怡菁一开始没想着问顾知语卖铺子的,只是见她有走了,再确认一次而已。问过了她也就死心了,着手准备后街那边的铺子了。

两人出了闻香识美,顾知语看向对面的香满楼,盘算着是不是要吃过饭再回,就他旁边的孙怡菁笑问,“大嫂,我们去添翠阁吗?那里面首饰布料都不错,恰巧我认识里面的掌柜。”

添翠阁虽然不是孙怡菁开的,那铺子是怀远侯夫人的陪嫁,两人关系确实不错。要是顾知语没记错,孙怡菁因缘巧合之下救过这位夫人。

顾知语来了兴致,反正孙怡菁是打算多卖她东西赚她银子,而她也觉得若是真的去邑城,等闲是看不到京城中这些精巧的首饰了,买些带过去也行。“去看看。”

两人刚下马车,就看到两女子相携着出门,看到她们,顾知语微怔了下。

顾知沅和许氏有说有笑的出来,她们身后的有丫鬟手中端着托盘,上面都是各式各样的匣子,后面还有几匹布料。

顾知沅满面春意,那样子一看就羞涩,再加上她们身后那堆匣子,不难想象她们是来给顾知沅选嫁妆的。

没听说顾知沅定亲啊!

顾知语虽有些疑惑却也没打算深究,顾知沅嫁给谁,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她从未想过伯府会给她带来什么助力,只要他们不要经常想起她就行了。

第三十章 偶遇

那边许氏也看到了她, 笑着道, “知语, 你也来买布料吗?”

最近天气热,但许多人家府中已经开始备秋衣了,顾知语如今掌家, 不只是各房主子的布料,还得下人的衣衫都是她吩咐人做出来, 但下人也不能完全一样, 比如大丫鬟和小丫头衣衫不一样, 还有粗使婆子和嬷嬷的又有不同。如今侯府金氏被赶出来,肯定是顾知语掌家, 所以她来买布料就很正常了。

顾知语含笑,“二婶,要回去了吗?怎么买了这么多?”

许氏兴许是太高兴,笑吟吟道, “还没跟你说呢,知沅的亲事定下来了,我们这是……”

“娘……”顾知沅娇声打断,满是羞恼, 跺跺脚起身上了马车。

顾知语见状笑了, “不知是哪家的公子这么有福气?”

许氏闻言,笑容收敛了些, “是知沅的三表哥。”

顾知语反应了一下才明白许氏的意思。顾知沅这是又要嫁回许家去吗?

顾光宗跟着当今皇上四处征战。都说打仗容易立功做官,但谁去谁知道, 那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说不准哪天就没了。老太太因为这个,将留在家中的小儿子顾耀祖看得尤其重要,到了年纪就帮他娶妻,娶的还是她自己娘家的侄女。

顾家是农户,和顾家缔结姻亲的许家也差不多,甚至还比起顾家还要差了些,哪怕是丰年,青黄不接的时候都要饿肚子。老太太这门亲事既照顾了娘家,又娶了合心意的儿媳妇,别提多好了。但是……

但是顾光宗他没死,甚至还得了爵位,而许家却还是农户,身份一下子就不同了。

都说人是活的,都会想办法,顾家乍然暴富,老太太和许氏当然不会忘记了娘家。这爵位没办法,银子还是可以给一些回去的。所以,许家的男丁,但凡是可以读书的,全部都送去了书院。给顾知沅定亲的这位许三公子,今年十九岁,却已经中了秀才了。且长相斯文,待人彬彬有礼,最是温和不过的读书人,现在看起来身份是差了些,但以后得事情谁说得准呢?

这门婚事确实是许家高攀,老太太和许氏这明摆着照顾娘家。不过这跟顾知语没什么事,她想明白后就丢开了,她也没有和许氏深谈的意思,大家维持表面上的情分就行了,发生了那么多事,难道大家还能交心不成?

“二婶,我先进去了。”

许氏看着顾知语浑身的打扮和身后的丫鬟嬷嬷,包括陪着她一起的孙怡菁也是浑身得体,衣衫首饰华美,她心里隐隐羡慕。她何尝不想自己的女儿一嫁出去就是贵家夫人甚至是诰命夫人,但是许家也需要她拉一把……她不会错,知沅嫁过去之后,诰命也会有的。且患难夫妻更加容易相守,而知沅的公公就是自己舅舅,婆婆说拉是舅母,他们从小就疼知沅,等成了儿媳妇,知沅的日子不会难过。实在是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顾知沅太天真了,真要是嫁到高门,对她来说不是好事。

这些话在许氏心里默想了好几遍,才压下了心里的不平。为何她就有个这样的娘家?

都是命!无论如何,日子还得过下去。

碰到许氏这事,顾知语真没放在心上。倒是孙怡菁和她一起进添翠阁大门时回身看了一眼上马车的许氏,低声道,“图什么呢?拉拔娘家又不是只有嫁闺女回去。”说着还摇摇头。

大概是真的大家都是一个地方来的,顾知语很赞同孙怡菁这话,“大概是觉得这个世上最稳定的关系就是姻亲吧?”

孙怡菁哑然,“这表哥表妹的,其实成亲不好,生下来的孩子很容易出事。”

顾知语默然,她们两人知道这个,但别的人不知道啊。且这个又拿不出有力证据说表哥表妹成亲就一定不行。

不过,孙怡菁这么大喇喇说出来其实也不好,顾知语提醒她,“弟妹慎言。”不说乾国,就整个京城光是亲上加亲的就有不少。

孙怡菁不在意,“我只是在你面前说而已。大嫂,你就是太正经了。”

顾知语:“……”小命要紧,她想好好活着,不想祸从口出。

添翠阁这边顾知语就没什么太大的兴趣了,就好像是已经出门来了,无可不可的逛逛。买了一枚玉佩之后,她就不打算再买了。倒是孙怡菁,买了两套最新的首饰。

出门时,孙怡菁心情很好的样子,“大嫂,我还没有去香满楼做吃过饭呢,今天你得请客。”

今天逛得高兴,顾知语应了,她自己也该吃饭了,两人出门正打算上马车呢,孙怡菁上到一半动作顿住。

顾知语疑惑的看她,只见她看着一个地方发呆,面上的笑容已经收敛,眼神里渐渐地带上了怒气。

顾知语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只见曾芸儿扶着金氏,两人头靠在一起似乎在说什么,看得出来金氏心情不错。而柳成延就跟在两人身后。

顾知语看了看孙怡菁,又看了看那边的柳成延,这俩人……不会在大街上就要吵架吧?

想想觉得很有可能,孙怡菁就不是个顾忌外人眼光的。

孙怡菁怒气冲冲下了马车,几步上前,质问道,“你不是说你今日是出门会友,和那些举子吟诗作赋吗?现在是怎么回事?”

街上行人不少,且孙怡菁经常出门,认识她的人多,此时见她怒气冲冲,都好奇的看了过来。

视线一多,柳成延的面色就不太好看了,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哄道,“怡菁,我们刚刚才散,我顺路去看看娘,天色还早就带她和表妹出来散散心。”

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孙怡菁冷静了些,委屈道,“我以为你骗我。你想要孝敬母亲我又不会拦着。”

“我怎么会骗你。”见她被安抚,柳成延松了口气,笑着道“怡菁,你要试着相信我,我不会骗你。”

两人面对面握着对方的手,如果忽略边上围观的人,气氛倒还颇为温情。

但是那边的金氏脸色就不太好了,本来她看到顾知语就不高兴,发现儿媳妇和顾知语两人有说有笑的一起逛街,居然还是一架马车……她会沦为满京城的笑柄都是因为顾知语夫妻,孙怡菁前因后果都知道,她还和顾知语一起上街,可见是没把她的委屈放在心上的。本来就不喜欢孙怡菁,再看到她如此,心里已经生起了怒气。又看到柳成延对她言听计从,言语间小心翼翼,她心里顿时一酸,柳成延对她这个母亲都没有这么精心过。

金氏冷着脸,“分开,大街上呢,像什么话?”

柳成延立时松开,“娘,怡菁也来了,让她陪着你挑挑。”

孙怡菁笑着上前,“娘,我不知道您今日要出门,早知道我就去找您一起了。”

金氏看都不看她,拉着曾芸儿抬步往添翠阁中走去,“你那么忙,可不敢耽误你。”

冷言冷语的,显然是生气了。

再不高兴,这么多人看着,也不能当面给她难堪啊。孙怡菁面色青白交加,微怒道,“你娘什么意思?”

她声音刻意压低,柳成延有些无奈,“娘最近心情不好,你多担待,别生气。”

那边金氏已经在唤,“成延,赶紧来。”

柳成延语气温柔,“你陪着大嫂一起逛逛,别生气。回来我跟你细说。”然后应了一声,抬步追了过去。

孙怡菁气得眼眶发红,转身就上了马车,帘子唰的扔了下来。

顾知语无语,只得爬上马车,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以后再不和孙怡菁上街了。

孙怡菁坐在马车一角,眼泪一滴滴往下掉,顾知语见了,也不知道怎么劝,她也没打算劝。人家可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哪儿需要她操心?

半晌,见她情绪稳定了些,顾知语问道,“弟妹,我们还去吃香酥鸡吗?”

孙怡菁擦了一把脸,“去,为何不去?我才不要为了他们亏待自己的肚子。”

半晌,她低低道,“都说婆婆难伺候,我今日才算是明白了。”最让她伤心的是柳成延,金氏不明不白发作她一通就算了,明知道她受了委屈还不顾她感受让她和顾知语一起逛街,真的伤着她了。

都说女子比男子心思细腻,要说孙怡菁不在意原先顾知语和柳成延两人的婚事那是假话。柳成延活得简单,顾知语和他解除婚约之后再嫁给柳成嵇,对她来说顾知语就只是大嫂而已。

孙怡菁也不是厌恶顾知语,没到那份上,她只是单纯的不想在顾知语面前丢脸而已,越是如此,她就越想要证明柳成延在乎的是她,“大嫂,一会儿你送我回尚书府,我想要静静。”

顾知语不知道她的心思,闻言点头,这是想要让柳成延去接她。

香酥鸡味道不错,孙怡菁吃饭的时候心情似乎好了些,“大嫂,我实在想不通今日哪里不对。你能帮我想想吗?”

不就是出个门,以前她也出啊。金氏不喜欢她她心里清楚,还经常帮她带点心回去。

第三十一章 突发

点心带回去, 金氏就不会太为难她。最起码今日这样大街上不会让她难堪。

顾知语大概猜得到金氏为何不高兴。侯夫人和外室的区别大了, 且她一开始动手杀柳成嵇, 和他们夫妻可以说有生死大仇了,方才她看向自己那恨恨的眼神她可看到了。

这样的情形下,看到自己唯一的儿媳妇和她一起相约逛街, 她能高兴才怪。

抬眼看向面前一脸气愤的孙怡菁,她和自己上街, 说白了就是为了做生意, 顺便再问问顾知语有没有改主意卖掉香满楼。

不过, 这些话就没必要说出来了,顾知语端着一杯茶解油腻, “我和……相处不多,对她也不了解。”

以前还能称呼金氏为夫人,现在她确实不知道该唤她什么。反正夫人是不合适的。

顾知语拎着给老侯夫人准备的食盒,起身道, “弟妹,我们回吧。”

孙怡菁到底还是回了尚书府,两人只坐了一个马车出来,她只能先送她回了自己才回。

一刻钟后, 她已经到了侯府门口, 因为给老夫人带了吃食,她直接就去了康和堂。

而此时的康和堂中, 气氛凝重。

廖氏正拿着帕子哭得伤心,“娘, 不是我要在您面前哭,我实在是……苦啊!”

柳远源面色难看的站在一旁,背着手一脸严肃。

“他一年到头都不回来,一回来就找我吵架,还是为了外头带回来的妾室,她自己不小心摔一跤落了胎,居然还怀疑我动手……我两儿子聪慧乖巧,又是嫡子,我怎会对她动手?娘,你一定要为我做主!”

柳远源皱眉,“柔儿摔倒的地方可是有一摊油的。好好的园子里怎会有厨房才会用到的油?你说她诬陷你,她刚到侯府几日,各个门的方向都没摸清。再说了,她一个孤女,又只是妾室,若是生下孩子也算有个依靠,又怎会害自己的孩子断了自己后路?”

“你意思我能弄到油对不对?我们院子里可没有小厨房!”说起这个廖氏就生气,这么多年了,她还是吃大厨房做的菜,堂堂侯府二夫人连个小厨房都没开。“我上哪里去找油?”

柳远源冷哼一声,“这就要问你了。这些后宅手段,这府上除了你就是娘,还有成嵇媳妇,娘肯定不会对我的孩子动手,不是你,难道是成嵇媳妇害她落胎?”

顾知语就是这个时候踏进门的。听到这句话,她正踏了一半进去,一时间有些进退两难。

她来康和堂次数多了,有时候嬷嬷会让她直接进来,方才在门口她没看到嬷嬷,且老侯夫人也吩咐过下人,顾知语若是来,不用通报。所以,就成了现在这样。

顾知语只怔了一瞬,面色恢复如常,信步踏了进去,看到老侯夫人头疼的撑着脑袋,笑着上前,“祖母这是怎么了?若是身子不适,要早些请大夫来看才好。”

老侯夫人摆摆手,“没事。”

顾知语这才转身看向面色尴尬的柳远源,“二叔,方才我似乎听说我害人落胎?”

柳远源被小辈质问,有些尴尬,摆摆手道,“没有的事,你二婶不依不饶,我跟她讲道理。”

“没有就好。”顾知语松了一口气的样子,“二叔刚回侯府,大家都是一家人,可不能有误会。”

意思是她之所以这么问不是给柳远源没脸,而是为了一家人和谐。

廖氏抬起头看向她,眼眶红红,“知语,最近是你掌家。今天早上园子里突然有一摊油,柔姨娘去逛园子的时候踩到摔了一跤,当时就见了红,孩子保不住了。”

顾知语惊讶,“呀,这么严重?”

廖氏点头,再次捂住脸,委屈不已的哭了起来,“你二叔就觉得是我容不得妾室生子,非说我动了手。天地良心,我再是不喜她,她肚子里的孩子也还要唤我一声母亲,是我们侯府的骨肉。侯府几代单传,成树他们这代才好了点。子嗣最是要紧。我怎么会故意害她?”

她擦擦眼睛,“现在的问题是,那油从哪里来的?我们院子里没有小厨房,我反正是没有油的。”

顾知语微微挑眉,“二婶是问我?”

廖氏理所当然的点头,“你掌家嘛,家中的油盐包括动手的人肯定都要问你了。”

廖氏确实没有小厨房,有小厨房的只有柳成悦。但她一个姑娘家,肯定不会对何柔动手。

顾知语笑了,“二婶,我掌家才几天,府上的下人都还认不全呢。我记得大厨房……似乎是刚换上的人,好像还是你让换的,对吧?”

廖氏点头,“对,前面管大厨房采买的是大嫂安排的人,但是前些日子我发现她谎报各种肉菜的价钱,其中吃了不少银子,我们侯府可不养这种以权谋私的。”

“二叔,这事情要查清楚吗?”顾知语转而看向柳远源,“若是要查,现在确实我在掌家,府上出了这样的事,确实是我的过错。”

柳远源立时道,“查!我倒要看看,什么人胆子这么大,敢谋害侯府子嗣。”

顾知语又看向老侯夫人,“祖母,您说呢?”

老侯夫人摆摆手,“我老了,你们看着办吧。”

廖氏见她似乎不高兴,忙道,“娘,不是我不依不饶,确实是府上出了大事,柔姨娘虽然出身不高,但她肚子里的孩子是我们侯府的骨肉,生下来也要唤我一声母亲的。如今被人暗害,当然是查清楚最好。说起来我们侯府这么多年还没有出过这样的事呢。”

顾知语挑眉,廖氏这话几乎是明摆着说她来了才有这样的事。或者是想要说老侯夫人和金氏掌家都没这样的事,她一掌家就有了……

她心里很清楚,落胎之事她一点都没发现端倪。

今日之事,要么是意外,要么就是廖氏动手,不会有别的可能。总不可能是老侯夫人动手吧?

要查就查!还要查个清楚。

顾知语扬声道,“嬷嬷,除了不能离人的,将府上全部的人都唤到康和堂外面的园子中来。”末了,补充一句,“要是不愿意来的,直接发卖了。”

苏嬷嬷应声去了。

一刻钟后,园子里密密麻麻站了七八十人,顾知语看了,心里感叹。侯府中主子总共加起来十个都没有,却要这么多人来伺候。但她也知道,侯府这还是少的,别的府中,比起这只多不少。

人到得差不多,顾知语对着苏嬷嬷点点头。苏嬷嬷见状,抬步上前,“今日柔姨娘在院子里摔跤,且她摔跤的地方有一摊油,显然是有人胆大到谋害主子。二夫人说了,此事必须查清,若是查不出来,侯府也不敢用你们了。”

此话一出,底下一片哗然,瞬间跪了一片,“二夫人,不关奴婢的事,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还有人对着老侯夫人,“老夫人,奴婢在侯府做了二十多年,当年老侯爷救了小的一条命 ,无论如何也不会谋害柔姨娘的。”

“世子夫人,奴婢什么都没干,今日一整天都在大厨房烧火,连茅房都没空去。”

还有那不善言辞的,只磕头喊冤枉。更多的人则看向廖氏求情,但哀求中都带上了点怨气。

廖氏脸色难看,低声怒道,“知语,你为何要说是我的意思?”

顾知语诧异,“查清此事确实是你的意思啊。”

廖氏一噎。

更有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上前,他是少有的还站着的人,“世子夫人,请恕小人多嘴,柔姨娘被害之事查清楚就是,为何要如此?”

他伸手一指跪在前面一排的几人,“这些都是侯府的老人了,他们好几个都是跟着老侯爷上过战场的,他们中甚至还有人受了伤,老侯爷承诺过要给他们养老的。你如此……会让人寒心的。”

顾知语摊手,“但是如今有人谋害侯府子嗣,二夫人正伤心呢。她说了,若是不查清楚,你们这些人我们确实不敢用了,谁知道哪个是坏人?”

廖氏面色一变,冷笑着道,“我可没有说……”

顾知语伸手拉她,低声道,“二婶别生气,我这是权宜之计,他们不想走,自然就要说出看到的可疑的人可疑的事了。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整个侯府那么多人,我就不信没人看到!”说到这里,顾知语狐疑的打量她,“该不会二婶不想查清楚吧?”

廖氏面色难看,这话意思要是反驳就是她心虚。顾知语这分明就是歪理,但也确实有理。她说不出反驳的话来,“但你不能让府上的人误会我要发卖她们,这不是说我没心没肺吗?对待伺候了那么多年的老人都如此,以后谁还敢忠心伺候?”

顾知语摆摆手,不在意道,“等查出真凶,我再帮你澄清就是。跟他们都说清楚,这主意是我出的。”又强调,“二婶,是你非要查的!”

廖氏哑然,她还不能现在澄清自己清白,要不然就是她不想查清楚。顿时气得话都说不出了。再澄清,这发生过的事也不能抚平了,以后府上的人谁还相信她啊?

顾知语又看向面前一大片人,“当然了,我知道你们这么多人大部分都是冤枉的。所以,若是有什么想要说的都可以说出来。要是有线索,就可不用离开了。”很明显的暗示了。

却在此时,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人身着粗使衣衫膝行着上前,“奴婢有话说。”

顾知语转头看向她,她身上的衣衫就能看出来,是那种最底层的婆子了。

第三十二章 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