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派亲妈的锦鲤日常上一章:第 23 章
  • 反派亲妈的锦鲤日常下一章:第 25 章

“行行行!咱打住!”

秦宴虽然不怕鬼,可生意人都敬鬼神,人一旦拥有一样东西就很怕失去,秦宴很怕失去自己的财富,所以他对任何人都很尊敬,对鬼神也是如此,见到寺庙他一定会进去烧柱香捐点钱,见到死人的东西他一向避而远之。

俩人站了会便很快回去,次日一早,秦宴难得睡到中午,这一觉他睡得一直不安稳,整夜都在做梦,梦里有一个人一直盯着他,直到秦宴从梦里惊醒,抬头就见秦晋面无表情地俯视自己。

秦宴叹了口气:“哥,你想吓死我?”

秦晋琢磨片刻,“昨晚我就注意到,你跟以前似乎不一样了。”

秦宴一滞:“什么不一样?”

“情绪,你的情绪不对,你有恋人了?”

秦宴招架不住他的问答,也没想拦着,只道:“说不来。”

“对方没答应你?”

秦宴失笑,心道任何事都瞒不过他,他沉声问:“行了,福尔摩斯秦晋先生,做法医的人观察力都这么敏锐?”

“看来我猜对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充钱给大家发红包!!!么么哒!

-

谢谢大家,谢谢荼蘼半夏小朋友让你破费了~~

我会努力的!!认真的!!看我的卡姿兰大眼睛!!

☆、第 39 章

难得两个儿子都在家, 廖海蓉亲自下厨给儿子炖了鸡汤补补,隔壁老邻居的孙子外孙们都回来过年,只廖海蓉家冷冷清清,倒不是廖海蓉想催孩子, 但俩小子年纪都不小了, 到现在连个对象都没有, 廖海蓉颇为想不通,论外貌论家世, 孩子都不差呀, 怎么能惨到这个地步?

听别人家婆婆都在挑剔儿媳, 廖海蓉经常想, 有的挑剔就知足, 好歹有对象不是?像她儿子这样,简直是在拉低国家婚配率,她天天给这个介绍对象给那个拉配对, 前几天还给院子里的老母狗找了一条小公狗过年,结果呢?她儿子都还单着呢!

“老大正好趁过年在家休息一下。”廖海蓉开口。

秦晋头都没抬,“又要相亲?”

“这个不一样。”廖海蓉连连保证,“这姑娘据说也是个怪……额, 我的意思是性格独特, 跟你很搭配。”

秦晋瞥了他一眼, 语气冷沉:“你不如盼着老二更现实。”

“他?”

廖海蓉狐疑地看向秦宴,“我刚从申城回来没多久,我怎么没瞧着你身边有什么女人?”

秦宴头都没抬, 没说是也没说不是,但廖海蓉这个当妈的对自己孩子再了解不过,秦宴一向不会给自己惹麻烦,如果不是他认同的事他一定会否认,省得她这个当妈的乱想,可这次他非但没有否认,还沉默以对,这说明什么?秦宴是真的有苗头了。

“是谁?哪的人?跟咱家能吃到一起去吗?”

廖海蓉觉得这很重要,如果一家人能吃到一起去,那这家人相处得定然不错,反之她做重口味的菜,对方却喜欢吃清淡的,一家子相互忍耐,不是长久之计。

秦宴懒得回答,他很了解自己的妈,一旦他给了点甜头,廖海蓉就能连对方家的祖坟都挖出来。

秦宴身边没什么特别的女人,要说起来,只有那么一个。

廖海蓉不觉眉头紧皱:“是锦西?”

秦宴表情无波,继续低头吃饭,没多久,秦正涛也下来。

因为有两个儿子的关系,秦家阳盛阴衰,廖海蓉一直注重培养儿子,她以前接受过先进教育,早年还出国待过,在教育这一块,自认为教育理念很先进,一直主张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所以秦晋大学专业是他自己去报的,秦宴下海经商也是自己选择的,以前每每遇到事情,廖海蓉总会潇洒地说一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我不会干涉你的人生!”

以至于在婚姻一事上,她就是想反对也没有反对的立场,孩子太有主见,不是她可以随便拿捏的。

可……

锦西虽然很好,但人家有两个孩子啊。

“她孩子的爸爸呢?”

“没有这号人。”

“没有是什么意思?是死了还是没结婚生的孩子?”死了倒可以体谅,要是没结婚便生了孩子,那至少说明这小姑娘做事时头脑不清醒。

“不是。”

“什么不是?喂,秦宴你说清楚!方锦西可是有两个孩子啊!”

“那不正好?”秦宴擦了嘴,语气是一贯的淡然,“儿媳妇和孙子都有了,岂不妙哉?”

廖海蓉心塞了一下,向丈夫求救,谁知秦正涛却看了她一眼,暗示自己无能为力,这可把廖海蓉气得不轻,你说这又不是她一个人的事,这关系到整个秦家的繁盛,秦正涛竟然这么不当回事?

廖海蓉当即怒道:

“你可别在这不当回事,你知道那方锦西的情况吗?对方有一对龙凤胎儿女,有孩子的!还是两个!”

秦正涛说不心塞是假的,可儿子的脾性他知道,要真劝得了早劝了,这不是劝不了,索性想开点?说起来这俩个臭小子一向是他的骄傲,大院里其他家的孩子吃喝嫖赌样样都来,整天给家里惹麻烦,正事不做一件,而他秦正涛的儿子都是工作狂,各个拼命往上爬,如今大儿子是业界数一数二的法医,做是维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工作,意义可不小!二儿子也是商界数一数二的,别人说起他的儿子可不知要怎么羡慕呢!

从小就学习好、不爱惹事、不走偏、个人成就高,除了没对象,真的没任何缺点了,要说人生太圆满也不是好事,秦正涛甚至在想,老天让秦家这么圆满,总该有点憾事的,至于儿媳妇有过两个孩子这事……

看开点!

他这样安慰廖海蓉,廖海蓉却坐不住了,她很喜欢锦西,哪都喜欢,长得漂亮人又大气,撑得住场子,虽说对方是农村人,可锦西的妈林巧珍也是个不错的人,要不是林巧珍,上次她肯定要被抢劫,再看锦西的弟弟们,虽然都是农村来的,却也很有礼数,俩孩子就更不用了,廖海蓉要多喜欢有多喜欢,可……

“毕竟不是亲生的呀!”廖海蓉颇觉遗憾,她想过让锦西当她儿媳妇,可就秦宴这个条件,找个带俩个孩子的女人,别人总会议论,廖海蓉自觉自己无法完全抛开世俗偏见,像锦西这样的姑娘,找个离婚的男人,日子会过得更好些,她跟秦宴不适合。“不行,我得去申城。”

“你去干什么?”

“儿子明天就要回申城,我得跟去打听情况。”

“你不工作?”

“没这么早上班。”

“那我呢?”秦正涛面色严肃,“为了儿子你连自己男人都不要了?”

廖海蓉一滞,直接把他的衣服打包好,等秦正涛反应过来,已经坐在秦宴回申城的车上,路迟在驾驶座上咽了口唾沫,看着后座的秦正涛和廖海蓉,试探性问:

“叔叔阿姨,您这次是去旅游?”

“这不是关心你们这些小辈的身心发展吗?阿姨这次去就是要进行爱的劝告。”

路迟哆嗦了一下,实在不明白这俩人是怎么来的,其实廖海蓉和秦正涛算是大院所有家长里较为开明的,上学时,家里怕路迟学会,每个月的零用钱都掐着给,其他同伴也是差不多情形,只有秦家不同,秦家给零用钱会给一年或者两年的,花完就别朝家里要了,那时候秦宴拿了钱就去做点小生意,以至于他自上学起就是全班最有钱的一个。

路迟很羡慕秦宴有这样的父母,他觉得自己之所以没有秦宴这种做生意的头脑,都是父母不给力的关系,可小辈都不喜欢和长辈相处,且这才大年初一呢,廖海蓉和秦正涛跟着秦宴去申城,一看就不寻常。

车行驶到半路,路迟下车后偷偷问秦宴,秦宴只回了一句随他们去。

这可把路迟憋坏了,一路上连烟都没敢抽,生怕廖海蓉再跟他念叨优生优育的问题,最后还笑眯眯问他:“烟抽这么凶,有女朋友了没?”

-

另一边,锦西也在回申城的路上。

离开小南村时,很多村民来送别,话里话外要锦西给他们的孩子找工作,还说等牡县的工厂开了,让锦西千万别忘记关照他们,锦西含糊应付过去,关照可以有一点,前提是对方必须做得来工厂的事,锦西不会养废人。

这次林巧珍和梁素云打算和他们一起去申城探探情况,方锦东和方淮山先留着家里等通知。

离开小南村,锦西莫名松了口气,很显然,在申城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她生活得更习惯,而小南村留给锦西的更多是属于原身的记忆,好像小南村不是她的家,是属于原身的。

过了年,孩子又大了一岁,如今两个孩子已经能用英语说简单的对话了,就是语言能力稍弱的团子,也几乎能说所有的话,锦西感叹时光飞逝,从前那个说话不利索的小团子,如今都进阶了。

锦西抽空带俩个孩子一起玩拼图,芝麻已经可以玩六十块拼图了,团子更了不得,之前的六十块他总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这次锦西特地让人找了一盒150块和200块的拼图给他玩,芝麻在一旁急得嗷嗷叫,一会说团子这个不对一会说那个不对,而团子自始至终淡定地拿着拼图,不受干扰地接着拼下去。

门铃忽而打开,林巧珍进来了,让锦西惊讶的是廖海蓉竟然跟在她后面进来。

“锦西,看谁来了?”

“廖阿姨。”

“你说巧不巧?我买菜时竟然碰到海蓉了,这不,就把她带来咱家了。”

听说锦西搬家,廖海蓉着实惊讶了一阵子,很快她打听出锦西的新住处,便在这附近转悠,想找机会问问锦西的想法,谁知恰巧遇到买菜的林巧珍,这就过来了,二人聊得很开心,买菜时林巧珍一直夸赞自己闺女能干,来申城没多久就买了复式楼,还有自己的工厂,据说还是什么公司的老总,廖海蓉知道锦西出色,却不料年纪轻轻有这么强的工作能力,因为工作原因,廖海蓉经常会接触到被家庭困住的女性,像锦西这样有思想又能把生活过得这么好的女性,一向是她欣赏的类型。

廖海蓉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她特别喜欢锦西,也很想对方做自己儿媳妇,可就是对方带着俩个孩子这一点,完美中带着瑕疵,让她一时半会无法接受。

进门时,孩子跑过来喊奶奶,廖海蓉恍惚片刻,很快抱着孩子亲昵着,她都忘了这种感觉,可每次见到芝麻团她都有说不出的亲切感,面对俩个孩子天真的目光,她甚至无法狠下心说出反对的话。

“奶奶你好久没来看我们了!”

“对呀对呀!秦叔叔的妈妈,芝麻都想死你啦!秦叔叔呢?他怎么都不来看芝麻?”小芝麻揪着小嘴儿,说着说着都要哭了,真是个天生的小戏精,奈何廖海蓉一辈子没个闺女,就喜欢小姑娘这娇软可人的模样,当下心都要化了。“秦叔叔工作忙,我待会就给他打电话。”

“嗯嗯!”芝麻破涕为笑,“想秦叔叔了!也想奶奶了。”

“团子也想!”

俩人一边亲了一口,廖海蓉被孩子围在中间,说不出的满足感,当下她注意到孩子正在玩拼图,不觉笑道:“秦宴小时候也很会玩这个,三岁就能拼出一百多块了。”

锦西面色如常,“团子也拼的不错。”

小团子应了声,从廖海蓉怀里爬下来继续拼图。

“这么多?这得有一两百块?这对团子来说太难了。”

“有两百多点。”

“不行不行!锦西啊,你这不是难为孩子吗?孩子太小了,拼不出两百多块的,再说……”

说话间,团子忽然站起来,指着地方道:“拼好了!真棒!”

他自顾自鼓起掌来。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支持哦~小池子上强推了,我会努力更新的!

谢谢妞儿们,让你们破费了!爱你么!!(*  ̄3)(ε ̄ *)

☆、第 40 章

廖海蓉低头一看, 却见点子上摆放着一张完整拼图,那拼图拼接的完全正确,两百多块都待在自己的位置上,若不是亲眼所见,廖海蓉甚至不相信这是一个三岁的孩子拼出来的,他拼得十分轻松,如果挑战更难的,他还有可能拼得出。

这孩子不说智商超群, 肯定比普通孩子要聪明, 毕竟一旁的小芝麻只能拼得出六十多块的拼图。

林巧珍情不自禁地夸赞:“我们家团子真是厉害!”

“外婆, 我呢?我呢?”

“芝麻更厉害!太棒了!”

孩子都喜欢被夸,当下开心地鼓掌,倒是团子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 好像那没什么了不起, 锦西又扔给他一本图形拼图, 类似于后世连连看那种游戏, 不同图形拼成一张图, 团子很喜欢这种益智游戏, 玩得不亦乐乎, 但芝麻就没有定性,很快就跑去唱歌跳舞了。

俩个孩子虽然是龙凤胎,可性格大为不同,芝麻喜动,团子喜静, 团子能自己看一个小时的书,芝麻做不到,却能唱一个小时的歌跳一个小时的舞,锦西决定以后要针对孩子的性格培养他们。

廖海蓉也没想到俩个孩子被培养得这么优秀,不禁又感慨,这要是自己的孙子孙女该多好,不是亲生的就是能接受,也总觉得欠了点什么。

她装作不在意地打听:

“对了,锦西,我看你一个人带孩子也挺不容易,就没想过再找个对象?”

林巧珍和梁素云也不禁看向锦西,她们也想问这个问题,但她们不好意思问,眼下廖海蓉问出口了,正好听听她的想法。

锦西目光如一汪深泉,平静却如有深流在涌动,她与廖海蓉对视道:

“我不打算结婚。”

“什么?”廖海蓉一滞,以为自己听错了,锦西不打算结婚生孩子?她和秦宴不是已经走到见家长那一步了?否则秦宴也不会主动告知她这件事,难不成这事自始至终是秦宴一头热?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的廖海蓉道:“家庭生活虽然繁琐了点,却也有自己的乐趣,比如说陪孩子一起成长……”

“我有孩子了,还是两个,实在不需要再多一个孩子。”

“那你总需要有个男人陪着,否则孩子的生命中缺少父亲这样一个角色,总是不完整的。”廖海蓉说不清自己到底站在哪边,虽说她此行的目的就是让俩人分开,可听闻锦西不想结婚,她下意识就急了。

“那些我不强求,事实上我认为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就是父母双全孩子也未必幸福。”

“你太消极了。”廖海蓉听了这话,摇头道:“你要相信你值得一个好男人。”

“总之我没有结婚的打算。”

廖海蓉心塞的更厉害,比听秦宴说对象是锦西时更心塞,这是怎么搞的?难不成人家锦西根本没看上秦宴?还是说这中间有什么误会?但锦西这副态度不像是假的,不论如何,廖海蓉是看出来了,她的宝贝儿子被人嫌弃了。

把人送走,锦西回过神静看着在玩拼图的孩子,她大抵猜出廖海蓉此行的目的,但她根本不在乎,只要能帮原身带好这俩个孩子,别的她都可以不顾。

1995年初的这天下午,锦西独自去江边散步,已经建成的电视台屹立在江边,电视台一枝独秀却并不孤单,最起码在它背面,已经有不少高楼围绕着她,从锦西这个角度看去,林立的高楼形成独特的风景,虽然和后世不能比,却让她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

很难想象,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如今这朴素的城市便被时代抛却在过往,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如今的江对岸只有零星几幢大楼,但要不了几年,这里便会有一片高楼森林拔地而起,那时的繁华让人向往,可如今的质朴也叫人留恋。

改革短短几十年,我们国家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锦西不禁自豪,这种蓬勃的生命力以及创造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正昭示我们这个国家的无限生机和可能性。

而她能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

不少人来江边拍照,把电视塔作为背景。

今年锦西也买了一套电视塔的纪念币做收藏。

站在江边,锦西不禁想到,她既然来了总要做点什么。

总有一天,她要让五色鹿的大厦屹立在江边,成为人们相机中的一点风景。

-

这边,廖海蓉回到秦宴家里和秦正涛说了这事,秦正涛自然想不到他自认为风流倜傥的儿子竟然被女人嫌弃,如此看来,他们一心认定的对方配不上自己儿子这件事完全是不存在的,不仅如此,人家只怕还看不上他们儿子,根本没把秦宴看在眼里。

有两个孩子又如何?家世配不上秦家又如何?谁规定对方一定要喜欢秦宴?

秦正涛反省自己,最终沉声道:“我们太理所当然了,以为一定是人家上赶着追秦宴,却忘了你以为很了不起的一切有些人未必放在眼里,要我说孩子的事就随他们去,好歹也得让我儿子争口气!总不能这样被女人嫌弃了!”

廖海蓉一滞,她比任何人都纠结,这次她是抱着棒打鸳鸯的心情过来的,谁知一看到锦西家那俩个小萝卜头,她这心便软得不像话,谁叫芝麻团长得如此像秦宴小时候?尤其是团子,简直就是秦宴的翻版,廖海蓉十分纠结,以至于晚上睡觉时都唉声叹气的。

“睡!这不是我们能管的事,你没看出来儿子根本不在乎你插不插手吗?”

廖海蓉一滞,说来也怪,她到申城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可秦宴却丝毫不在乎,竟任由她去找锦西,今天秦宴还去了公司忙活,很晚才回来。

“你说这小子什么意思?”

秦正涛略一沉吟,也觉得秦宴这态度很怪。

“他要是在意就不该这样,这只能说明两点。”

“说!”

“一来他知道你去找锦西,但他不在乎,是因为他知道你不是锦西的对手;二来他根本不在乎你的看法,又或者说他知道哪怕你如今不同意,最后也会妥协。”

廖海蓉闻言,心更塞了,这就是她担心的地方,她不是个能棒打鸳鸯的妈妈,大院里的邻居家孩子带对象回来时,其他妈妈们有的鲜少有满意的,多数都棒打鸳鸯要孩子跟自己看中的结婚对象在一起,而那些孩子最后多多少少会妥协,就是闹翻的家庭,小夫妻最后也过不长久,孩子闹腾过了最后还得乖乖回来听妈妈的话。

每当这些妈妈得意地跟廖海蓉炫耀自己儿子听话时,廖海蓉总忍不住在想,她们做母亲的有什么资格干涉孩子的一生?

廖海蓉做不到这一点,她不是寻常妈妈,儿子也不是寻常儿子,但凡她能狠得下心来,就不会让秦晋去做法医,不会容得秦晋天天和尸体打交道。

她一直想做孩子的朋友,孩子幼时,她曾教导孩子要做一个正直却又有良心的人,她鼓励孩子追求自由,希望孩子面对阳光生活,如今孩子找到自己的阳光了,她却要站出来棒打鸳鸯,以世俗的眼光去评断,她无法拷问自己的良心,总觉得孩子的眼睛里映衬出的自己,一定十分丑陋。

她也不想和孩子撕破脸,理由仅仅是因为锦西有过俩个孩子,亦或者跟孩子闹得不开心,仅仅因为结婚这件事,她一向想做一个让孩子依靠的母亲,哪怕在外面跌倒了,也能回家跟妈妈说句话,可如今,她怕自己的所作所为让秦宴厌恶。

到底还是迈不出那一步。

可心里又不能完全放下,廖海蓉心塞的是这一点。

“你说我……”

“有心无力不是?你能阻止一时,能阻止一辈子?说不好听的,咱过几天都走了,你要是拦着,儿子结婚了都未必告诉我们,到头来关系弄差了,事情的结局却不会改变,对彼此都没好处。”

廖海蓉叹息一声,烦得要命,她自小命好,家庭优渥,还出国读过书,在革命闹得最厉害的时候,她家在秦正涛的保护下挺了过来,可以说她这辈子没吃过一点苦,后来生了俩个儿子,孩子们也懂事,秦正涛在外面也没闹出麻烦让她收拾,却没想到,在孩子结婚一事上,她竟然烦得失眠了。

“睡!明天我随你走一趟,看看你说的那对龙凤胎。”

“你怎么忽然想起他们了?”

“你不是说长得像秦宴吗?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的,说实话我都忘了秦宴小时候长什么样了。”

次日一早,秦正涛说了要去见孩子的事,身为长辈多少要带点礼物的。

秦正涛叫秦宴拆人去买玩具,秦宴吩咐下去,似是对他的所作所为毫不在意。

秦正涛皱眉道:“你怎么想的?你就不怕我找她麻烦?”

秦宴勾唇,笑得不走心:“爸,去看看也好。”

去看看也好?这是什么话!秦正涛捉摸不透这里的意思,但父子之间本就不如母子能聊得开,他没有追问,只在吃饭时细细琢磨这意思。

-

这日一早,锦西把孩子送去一个托班,这个托班是在华的外国老师开设的,只托上午,课程的内容是带孩子做手工、学英文、运动、种植花草之类的,和国际学校的上课内容差不多,劳逸结合,锦西经常觉得这种教育模式很像大革命时期,一边融入自热,锻炼身体,一边学习。

能找到这样的托班实属不易,锦西不得不感叹大城市就是好,九十年代就有这样的班了。

不过学费很贵就是了,一个孩子三百多元,两个孩子六七百元的费用,实在不是小数目,还好锦西负担得起。

开始时锦西很犹豫,但她要工作,孩子放在家虽然有阿姨,可阿姨只能保证他们吃好喝好,不摔到碰到,却不能保证孩子的学习,而这个托班就在五色鹿公司边上,目的是为周边公司里外国人或者高管的孩子提供学习场所,锦西考察过觉得挺不错,消防通道也正规,便把孩子送去了。

锦西带着孩子们刚到小区门口,就见廖海蓉和秦正涛走过来。

秦正涛和秦宴长得完全不像,说起来秦宴像廖海蓉多一些,但父子俩的身高差不多,秦正涛有一米八几,身材高大,加之气势不凡,颇具威严,在人群中很显眼。

俩个孩子蹦蹦跳跳跟在锦西后面,秦正涛只见到一个年轻女人牵着孩子过来,有瞬间失神,这一瞬,时间似是倒流,让他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事,秦正涛很快意识到他之所以会这样,不是因为锦西牵着孩子,而是因为这俩个孩子和秦晋秦宴幼时长得很像,尤其像秦宴的翻版,秦正涛之前几乎忘了孩子幼时是什么模样,这一瞬却陡然想起来了。

就是这样的。

这样难以言说的感觉很奇妙,他无法自制地想要亲近孩子。

“伯父,伯母。”锦西唤了声,语气平静。

廖海蓉略显局促,“我和你蜀黍刚好路过,没想到这么巧啊?”

总觉得贸然摆放会打扰别人,而廖海蓉不希望自己给锦西带来不必要的联想。

锦西看向二人手里的玩具,刚好路过还带着礼物?她淡笑道:“还好,正准备送孩子去托班。”

“这么小就送去上学了?”

“是啊,他们和我分开不会焦虑,已经具备上学的条件。”

“太小了?受罪了家长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