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睡醒,我是先被陈淑妃抱着哭了一顿,“你要是出了事,到地下我该怎么对表哥表姐交待,干脆表姑也跟你去算了!免得你哥哥回来,还要和我算账,怨我没有照顾好你!”

紧接着就是柳昭训上来哭天喊地,“您要是出了事,大将军这回京之后还不得掀起腥风血雨?以后再不要这样鲁莽了!”

奇了,什么时候去露台上谈谈心也变成鲁莽了?

不过我总是没有来得及提出这个疑问,就被她们滔滔不绝的盘问给逼得把话吞回了肚子里。

陈淑妃和柳昭训都觉得这件事背后肯定有鬼,好好的露台,绝无可能忽然间从假山山体上断裂了开去。而我能逃出生天,简直是因为我姑姑我爹娘给我积了无数的德,并非因为我自己足够镇静,可以在水中扯掉缠住脚的水草。

当然我也不是不能反驳,只是面对联手中的陈淑妃和柳昭训,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不能直撄锋锐,所以我就只是捂着头说了一声,“头疼”,便成功地将这两个过于兴奋的女人给打发到了外头去。不过代价是又被灌了一大堆的安神药,苦得满嘴发麻。

在这样难熬的日子里,唯一可堪告慰的消息是听说万穗也和我享受了一个待遇,被安神药给包围得无处可逃。元王亲自让她躺着压惊,是一步也不许她起来。

考虑到我好歹还有一个大包需要静养,万穗除了受到少许惊吓之外,却根本没有什么不妥,所以我觉得在紫禁城里,还是有一个人比我惨的。

这件事也让我公公很生气。

他大概是在第三天亲自来东宫看了我,但当时我刚喝完一碗安神药,又时值午后,睡得非常的纵情,小白莲和小腊梅就差没有照脸打巴掌了,却还是怎么都叫不醒我。所以我公公就握着我的手含泪感慨,“小暖平时和活猴一样,只要醒着,有什么时候不是四处活蹦乱跳的?这一下可怎么得了,我看着精气神都比以前差了好些!”

这话还是小白莲转告给我的,听得我哭笑不得:老子儿子一个样,不管是夸我还是心疼我,总之要说得像是在骂我。

当然,万穗那边也作出了足够虚弱的情态,所以等到第四天上,宫中已经俨然是一片腥风血雨,这蓬莱阁露台的倒塌,就成了紫禁城里最大的案子。

这件事还是君太医告诉我的:王琅最近很忙碌,早上来看过我后就要出门去,要等到晚上才能回来,小白莲等人更是绝口不提外面的事,要我‘娘娘还是安心静养为好’。

也就只有君太医会和我东拉西扯地说一点闲话了。

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让君太医来治病。此人虽然才高八斗,年不过弱冠,就已经在河北道有了很大的名气,但毕竟年纪尚浅,说起来不过是正七品的小供奉,还没有混到院正级别,当然也就不够资格给我这样位次的人治病。也就是东宫的妃嫔们,或者是东西六宫刚受宠的选侍们有了小病小痛,会找他来扶扶脉。

要不是今次我受伤得很突然,太医院里只有他在值宿,而王琅又怕半路换了医生对病情有碍,也轮不到他来照看我头上的大包。

这位小供奉今年可能有二十五岁了,一张白净的脸上似乎永远带着笑,倒是将眯眯眼强调得特别醒目,身材微胖,并不太高,看着有很强的亲和力,距离风流倜傥等词语有迢远的距离。也就是这样,我父皇才放心他给后宫妃嫔们看病:他虽然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但肯定还是要比君太医更有风度得多。

“娘娘安康。”给我问过安,君太医就起身小心地按了按我头上的血瘀,那一块地方现在已经青青紫紫十分骇人,搞得每次王琅来看我,我都要学李夫人,不肯转过头来和他对视。“淤血已经消散不少,娘娘还是每日里敷上药膏推拿片刻,再以静养为主就最好了。”

我又伸出手来给他扶脉,一边问他,“最近这宫里可有什么新鲜事吗?君太医。”

君太医哈哈笑着说,“没有什么新鲜事,要说有,也就是又有几个工匠被锦衣卫押走问话去了。”

唔,我就说吧,这蓬莱阁露台的倒塌,肯定是要牵扯到一批人的官帽子,和另一批人的脑袋。

“就这点事儿?”我兴味索然地道,“我还当我姑爹又要大发雷霆,把谁的官帽子现场撸下来呢。”

“娘娘真是爱说笑。”君太医掩口做葫芦状。“这样的事要是天天都有,也就说不上是新鲜事了。”

他顿了顿,又道,“听说现在还是在太液池里打捞木梁柱,是要看看梁柱到底是被虫蛀了,还是被谁给动了手脚。”

我不禁也犯起了沉思。

这件事最怪异的地方,倒并不在于梁柱被动了手脚,而是这梁柱被动手脚的话,针对的到底是谁。

蓬莱阁是宴饮的地方,没有什么喜事,谁也不会上去玩乐,宫中的几个主位不会,我不会,王琅也不会。

皇上倒是有时候会带了几个选侍到蓬莱阁饮酒作乐,欣赏美人的歌舞,但他老人家也不会在露台上待太久——我姑爹深信君子不立危墙,那露台下无支持,悬空而立,对一般人来说是如同仙境,对他来说则只可远观。

所以就算有人动了手脚,恐怕倒霉的人,也还是会在露台上跳舞给我公公欣赏的美人选侍了。

可这些选侍,往小了说,不过是伺候我公公的玩物,没有谁会认真把她们当回事:连王琅这个行六的儿子都二十多岁了,就算选侍们还有生育,也绝不可能对太子位发起多少冲击。顶多是添一个藩王,多一份支出而已。

又有谁会这样处心积虑地对付她们呢?

可那几根柱子虽然不是金丝楠木,但也是以坚固出名的铁力木,要说它自己会就这样支棱出去,那也是谁都不相信的事。

这几天仔细寻思,我就越来越明白王朗的意思了:这件事是往哪头说都可以,只看皇上他到底想怎么说了。是意外,不是也是,不是意外,是也不是。

看我姑爹的做法,他到底还是不觉得那是意外。

可万穗和我会到露台上说话,也完全是出于巧合,除非那个人是万穗自己……那也说不通,要是我没有推她一把,她就要被倒下的梁柱砸死了。万穗是决不会冒这样的险,只是为了来杀我的,要干掉我,办法可多得是。

我实在是很笨,这件事后头的弯弯绕绕,已经把我绕得昏头昏脑的,思忖了一会,觉得头又疼起来,索性就懒得去想,一边甩着手腕,一边问君太医。

“太医年轻有为,可以说是大云不可多得的年轻俊彦,不知道婚配了没有呢?”

当太子妃的好处之一,就是我虽然比君太医小,但却可以用长辈的语气和他说话。

君太医正在低头给我写脉案,听到我的问话,他的手顿了顿,平静地回答。“君某乃不祥之人,少失怙恃,一年前才服完两重重孝,家无远亲,就是想成亲,也没有人能做媒。”

难怪没能及时把郑宝林给娶回家中,不过话说回来,君家家事应该很普通,恐怕郑家也看不上君太医的门第。

一样都是少年失去父母,我对君太医顿时起了几分好感,就又和气地问他,“现在看上谁家的闺女没有?若有,本宫给你做主!”

君太医居然白了我一眼,他拿捏着腔调问我,“娘娘看来是很想吃一丸甘草人参丸,补气凝神啊。”

噎!

我顿时被噎得喘不上气了,该死,这小子还真大胆,根本我们还不大熟悉,他就懂得用甘草来噎我。

想想又很释然:没这份胆子,他也不敢偷太子的女人嘛。

反正我从小到大,被人挟制威胁,也已经受得惯了,所以我非但没有生气,甚至还兴致勃勃地问君太医,“太医真是胆色过人,有没有兴趣到我们东宫来做个典药局郎呀?”

东宫乃是诸王之首,编制当然特别的完备,也有自己专用的医生。只是这职位虚悬已久,自从老人退休之后,许久都没有人来接任。王琅有病,多半是随便在太医院里找一个太医来问诊,并不指定是谁。这当然也有他的考量,不过我和君太医这几天相处下来,却觉得这个人非但医术不错,也很有胆,更重要的是,他很有趣,又很有用。

我还真是很好奇,他到底打算怎么把郑宝林带出宫廷,和他双宿双飞。

君太医眼神一闪,他笑眯眯地说,“哦?娘娘恩赏,君某真是承担不起。”

我开出了我的条件,“当然也不是没有用心的,太医院毕竟要承应禁中上下人等的医药诸事,且不说人多口杂,就说这个忙字,几不得本宫的欢心。想本宫入门也有两年,实在应该为皇家生育子嗣,才能站稳脚跟,从容施展手段——君太医应当明白本宫的意思。”

想要带走郑宝林可以,哼哼,先把我的肚子搞大……呸呸呸!

想要带走郑宝林?可以!先让王琅把我的肚子搞大了再说!

这话里的潜台词,君太医也听得很明白,他脸上顿时露出了几分难色,“娘娘玉体安康,底子深厚,堪比耕牛,实在是没有一处需要调理的地方。至于这么多年没有身孕,是否与他事有关,小臣不敢妄言,但和娘娘您的身体,是绝没有一点关系的。”

我一下很有几分吃惊,“可我和王琅……”

差一点就要脱口说出,我们的时间和次数,都绝没有问题,不过君太医和我到底不很熟,所以我就咽下了话头,慎重地问他,“君太医有没有把过太子爷的脉象呢?”

君太医脸上顿时现出了几分犹豫,他慢吞吞地道,“脉倒是没有把过……”

瞥了我一眼,他又转了话题,“娘娘,这种事恐怕还是要随缘,脉案在此,小臣这就下去开药,娘娘您请安歇吧!”

竟是一边说,一边逃也似地飞快起身,奔出了屋子。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能不能成功更新呢?

我感觉每一次更新都像是一种赌博,OTL

41、疑云重重...

君太医那天的表现,一下就给我添了不少的心事。

如果真的是王琅有问题,那该怎么办?

虽然说我当年打马冶游的时候,还是个不经人事的女儿家,但我都会打马冶游了,该听不该听的事也实在是听了不少的,什么某家的老太爷一辈子美姬无数,却是无儿无女,连个怀孕的姬妾都没有,好容易生了一个,孩子一落地,和隔壁王家的砍柴工长得简直一模一样,某家谁谁谁,又是孩子生一个坏一个,不是夭折就是傻子,等等等等,这样的故事,足以让我明白,这世上生不出孩子的缘故有很多,很可能是女人不会下蛋,也很可能是男人天生就没办法留种。

可是王琅也不至于吧!

我公公不多说了,这辈子是专拣儿子生,唯一一个女儿是和我姑姑生的小公主,虽然万千宠爱在一身,但却也是不到两岁就夭折了。他就是个生儿子的命。

屈贵人呢,承幸次数可能没有超过五晚,就已经有了龙种,这个生育能力还不够非凡吗?这两个人生下的王琅,又怎么会是个……会是个……

这件事要是传扬出去,且不说我生不生得出娃娃了,首先对王琅的地位,就是个极其猛烈的冲击。甚至要比皇贵妃这些年来汲汲营营给王琅营造的打击,都要来得更惨烈得多。

一个帝国不可能没有继承人,如果王琅不能生育,那我看元王和福王就都要笑了。

当然,这种事也不能光听君太医一个人的说法,而且我也调阅了太医院的脉案,以君太医的位阶,他倒是还真的没能给王琅扶过脉。

再说,要是光靠扶脉就能扶出来一个人能不能留种,那君太医就不是太医了,他大可以游走天下,光靠这一手神脉来混饭吃。

所以君太医当时的那一番话,还是不能简单理解成他扶过王琅的脉象,知道王琅不能生育。

接下来的问题就更可怕了,如果王琅可以生育,那君太医又是为什么吞吞吐吐地不肯告诉我问题到底出在谁身上,还吓得一回去就自己告病,说他‘染了风寒,发起了高烧’,连着三天,都不肯进宫来见我?

现在我对这件事的关心,已经远胜于对蓬莱阁露台坍塌一事的在意了。反正不管是谁来害我,就算他真的处心积虑用了那么不靠谱的办法来害我,毕竟也没有害着,我还是好端端地站在这里,除了额头上一块乌青之外屁事没有。

但要是孩子生不出来,这可是很要命的呀!

先不说到了年底我要还没有怀孕,屈贵人肯定要杀到东宫来逼我押王琅上别的女人的床。就是我自己都要不好意思了:一两年没有孩子那是正常,要是三四年五六年没有孩子,王琅的太子位还不是照样不稳?

再说,我哥哥已经开始准备今年秋天的大会战,等到会战打完,不管是赢是输,我在宫中都不能再像现在一样横行霸道,在皇贵妃跟前,也得稍微收敛点了。不乘现在怀个娃娃,难道要等到那时候来被皇贵妃欺负?

一连两三天,我都在全心全意地考虑这件事,就是瑞王来看我的时候,我都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说话,一边说话,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连瑞王将我的一条大龙从中截断,都没有引来我的惊呼。

我虽然平时运筹帷幄并不大行,但围棋倒是很有一手,从小到大,那是杀遍四九城都没有敌手。只因我不但下得好,还会一个他人无法领会的绝招:我特别会赖子。

“还以为六嫂会悔了这一步呢。”瑞王一边说,一边弯着眼睛笑,似乎是想起了我悔棋时候那不堪的表现。

我冲他扮了个鬼脸,“何必,我现在学会新招数了。”

一边说,一边就用衣袖把整盘棋子都拂乱了,又数落瑞王,“明知道你六嫂是个病号,你还好意思来赢我的棋,小玲珑,你太不够意思了!”

又向王琅撒娇,“太子爷您可要为臣妾做主!”

王琅白了我一眼,数落我说,“落子无悔真君子,下棋要悔子也就罢了,眼看要输竟拂乱棋盘,简直没有风度。”

王珑轻轻鼓掌,喝彩道,“还是六哥公道。”

我们三个人也很久没有聚在一起这样说闲话了。

当然,没有王琅在一边陪着,王珑也不可能和我单独下棋,我们毕竟是叔嫂,平时相处,还是要遵守男女大防的。

王琅数落我,那是天下最常见的景象,他一天没有说我三次四次,肯定是因为不在我身边。我也不以为意,笑嘻嘻地道,“没意思,小玲珑你棋艺不如我,你们两兄弟下吧,我钓鱼去。”

今天天气比较凉爽,我又在屋内闷了足足七天,感到很不舒服,正好王琅也没有出东宫。我就央求他带我到太液池边垂钓,正巧遇到了瑞王,一来二去,鱼没钓几条,倒是下起棋来,又搞得我无心去盘算心里头的事。

索性让他们两兄弟相亲相爱,我自己踱开了十多步,在岸边的小凳子上坐下来,甩了钓竿,盯着那没有饵的吊钩发呆。

王琅喜欢学姜太公,真是有自己的道理,似乎所有的杂念,在这样枯燥的一瞬间,都被排了开去。我的脑海一片澄澈,好像没有什么事,是这一刻所琢磨不出来的。

君太医还是个小供奉,无法为王琅扶脉,就算有过扶脉的机会,肯定也无法从脉象里判断出他能不能生育。

但他又对王琅能否生育的问题反常的逃避。

所以他还是知道一些宫闱密事。

君太医又有什么渠道来知道这些连我都不知道的事呢?

啊,他毕竟是太医院的供奉,太医院的脉案和药方,都是要公布出来,给众位院正供奉仔细斟酌议论的,对王琅的身体情况,他肯定也是有了解的。

但如果连他都明白这里面的猫腻,我又为什么一直没有收到风声呢?太医院里,可也不是没有我苏家的人。

看来还是他有了奇遇,才明白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又实在是事关重大,他不可能口无遮拦贸贸然地告诉我。

除非……

我姑姑教导过我很多道理,其中一大部分,被我奉如圭皋,但她并不是唯一一个曾经教导过我的人。我爹我娘,我表姑我哥哥,甚至是我姑爹,我嫂嫂,我养娘还有柳叶儿,也都言传身教,将他们立足于世的宝贵经验,告诉给我知道。

不过这个道理,却是我自己悟出来的。

一个人站在什么位置,就会从什么角度来看风景。

高踞马上,望着远方的画舫游船是一种心情。手握玉杯,在甲板上倚红偎翠是一种心情。身披粗绳,在岸上一步一步拉纤又是另一种心情。

当然,等到船沉的时候,高踞马上看热闹的还是在看热闹,可甲板上的豪客与河边的纤夫,当然又会换一种心情。

要改变君太医的心情,只要把他换个位置,让他下了马,到河边来和我们一起拉纤。我看那也就很够了。

把君太医调进东宫做个典药局郎,本来只是出于好玩,想要调戏一下郑宝林,现在看来,这一步棋倒还真是非走不可了。

这样的澄澈心境,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因为我已经得出了结论,而一下破碎了开来。我身边的世界渐渐地又清朗了起来,太液池面的微波,也在我眼中荡出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我就听到了王琅那边传来的几句对话。

似乎是王珑在说,“六哥你看,六嫂又发呆了。”

王琅淡淡的声音,“一天不走几次神,打几个盹,她还叫苏世暖?”

还是那嫌弃的语气,唉,王琅一天不说我几次,他还叫王琅?

瑞王似乎被王琅的话逗笑了,他清风一样的笑声,从王琅那边,一直吹到了我耳边,却又像风一样,打个转就又不见了。

我听见他说,“六哥要真这么嫌弃六嫂,那天晚上又为什么那么着急就奔下了蓬莱阁?这么沉稳的人,都要险些在楼梯上一头栽下去,要不是三哥扶了你一把,当晚昏过去的恐怕就不只是六嫂了。”

王琅一阵沉默,并没有回答王珑的意思,过了一会,瑞王自己又说,“蓬莱阁的事,父皇到底是怎么想的,查出了头绪没有?这件事到底是……”

他没有说完,但话里的意思却已经昭然若揭。

我本来已经要跳起来过去奚落王琅,顺便再腻一腻他,但是听到瑞王这样问,又一下维持不动,假装我还在出神。——王琅一直让我安心将养,不要多管蓬莱阁的事,什么内幕,他也都绝口不和我说。

“柱子上的确是有一些刀斧挫磨的痕迹。”王琅的语气还是那样八风吹不动,“不过经过这些天的浸泡,到底是不是刀斧痕,又毕竟很难说清。父皇听说了之后,又再叫人细查,还吩咐了锦衣卫做事。再细,就连我也不清楚了。”

锦衣卫!

宫闱中的事,怎么连锦衣卫都惊动了!

就连王珑也一下沉默了下来,过了半晌,才轻声道,“我听说,羊选侍新练了一首曲子,就是在露台的阑干上头跳的,皇上当时很喜欢,还说过:等羊选侍跳舞的那一天,他愿意为羊选侍吹箫相伴……”

我公公一向很有文化素养,他的箫声也算是大内一绝,往往夜里在瑞庆宫弄箫,箫声竟能传到东宫。

而要吹箫相伴,那当然要在羊选侍身边了。羊选侍身姿轻盈,可以在栏杆上来回行走无碍,甚至于跳起舞来:这也是极其风雅的一回事。

可是如果被她来来回回的行走跳跃,把露台搞塌,这件事的风雅意味,肯定是荡然无存了,至于性命之忧的部分,自然是不言而喻。

虽然我表面没有挪动,但却不禁跟着王珑的说话,绷紧了脖子。

难怪皇上那样生气,原来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他自己。

王琅又是很久都没有说话,过了半晌,他才在棋盘上敲下了清脆的一子。

我回过头去,刚好听见他说。“王珑,下棋的时候最忌心有杂念,这一盘,是你输了。”

区区棋盘上的输赢,瑞王当然也不会太在意——他又不是我。

他就很坦然地认了输,又笑着恭维太子,“六哥棋艺见长。”

太子看着他笑了笑,这一笑,居然被我读出了无限涵义。让我不禁一下怔在了当地。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该说啥好,如果买V有问题一定要让我知道!

虽然我也不知道让我知道有啥意义……但是还是想知道,OTL

……抽啊,MD

42、反应太慢...

又过了几天,元王和万穗联袂来看望我。

虽然一样是受惊遇险,但万穗的遭遇肯定是要比我好得多,才受了一点点惊吓,就被王璎给英雄救美,救到了蓬莱阁里。只是在床上躺了两三天,就已经收了惊开始四处走动,甚至还去大报国寺又参拜了一番,现在要和元王一起回大同去了。

见到元王,我一向是没有好话的,今次却是例外,在王琅的利眸之下,我规规矩矩地爬下床,给元王行了一个深深的蹲礼,“谢过三哥出力救我。”

我为什么对元王没好话呢?这个理由很快就显示出来了,王璎一撇嘴,哼地一声,“别谢我,要是六弟不拖着我,我才不救你。”

你看看,你看看,这个人实在是……他划艇的时候怎么不惦记着这句话了?小船划得飞快——天下间居然也有王璎这样不讨喜的人物!

“不奇怪,就你这个胸襟,要是没有人催,自己就来救我,那才叫有鬼呢。”我冲王璎扮了个鬼脸,王璎啧啧连声,抬起手来威吓地对我挥了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