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激动,坐下来说。”我赶快安抚阿昌,“出什么事了?王琅人呢?”

这几天王琅是被他爹别在了裤腰带上,天天不是在瑞庆宫呆着,就是和皇上一起去华盖殿找人开会。晚上有时候过了四更才回来,早上没有五鼓又出去,我也有三四天没和他照面了。

阿昌就断断续续地哭诉说,王琅人还在瑞庆宫里,他是偷着跑出来找我的。

“奴婢这一向在宫中,几乎已经无法立足,人言可畏。奴婢虽然是个低微的宫人,但也有自己的气性……”阿昌说着说着,又哭起来,搞得我很无奈,也有一点心疼。

这可是王琅身边的红人!是谁那么大胆,连太子的面子都不顾,敢给我东宫下属气受?

我就给小白莲使了个眼色,小白莲顿时会意,和颜悦色地扶起了阿昌,把他带到一边温言劝慰,没多久,她哭笑不得地回来了。

“最近也不知道是哪里传出了一股谣言……”

她扭回头看了阿昌一眼,忽然忍不住笑了。“说太子爷其实性好龙阳,所以这几年来,才并不宠爱东宫的众位妃嫔。而他最疼爱的娈宠便是……”

远处,阿昌嘤嘤的哭泣声陡然又更大了起来。

我实在忍不住了,纵声大笑了好一炷香时分,才直起腰来擦了擦眼睛,“阿昌!怎么就会是阿昌!”

阿昌说起来也伺候王琅七八年有了,他从小的志向就是学习皇上身边的老公公,在四九城里置办一所自己的宅子,再娶了小腊梅做他的对食,收养一两个侄子做自己的养子……就是上个月他还喜孜孜地告诉小腊梅,已经攒下一千多两银子,就等小腊梅年满二十五岁被放出宫去的那一天了。这样的阿昌!会和王琅私底下搞什么龙阳之好!

小白莲也笑得快喘不过气来。“这得回小腊梅还不知道——不然——”

她一边擦眼泪一边继续和我说,“说是这件事大家本来也不知道的,可上回您和太子一道去大报国寺祈福的时候……太子爷把阿昌带出去游览景色,和他神色亲昵。两个人大有你侬我侬的意思,不巧又被人看着了,这件事才会为大家所知。”

我又忍不住笑起来,“阿昌太可怜了!”

当天的小太监到底是谁,我们心里都是有数的。阿昌受了委屈,又不能为自己分辨,心里的苦可想而知,难怪要背着王琅来找我来哭一气,宣泄心中的委屈。

笑也笑够了,我让阿昌不要哭。“这件事是从谁那里流传出来的,你心里有数吗?”

阿昌虽然很爱哭,但当然也很机灵,很有能力。

听到我这样问,他眨巴着眼睛,露出了思索之色。“娘娘的意思是——”

我就指点阿昌,“这件事,还是要搞清楚背后的黑手。你要是打听不明白,不妨去问问你的干爹。”

阿昌的干爹正是皇上身边的大伴马内侍,他伺候皇上长达三十年之久,在宫中的威望当然不是一般宫人内侍可比,就是我见了他,也要客客气气地叫一声‘马公公’。

阿昌红得和兔子一样的眼睛又润起来,他吃吃艾艾地拜托我,“娘娘,这件事要是被腊梅姑娘知道了……”

我又忍不住笑了,“你放心吧,腊梅姑娘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看他还要眨眼睛,小白莲索性为我说破了,“这要是真的,你当娘娘还能饶过你吗?”

阿昌顿时明白过来,他咧嘴一笑,又给我磕了几个响头,转身就跑出了屋子。

小白莲就和我感慨,“平时滑得是留不住手,也就是在小腊梅身上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唯恐动辄得咎!这件事,他哪要委屈得哭起来?还不是怕小腊梅……”

我想说,“人嘛,总是这样,越是看重什么,就越是患得患失的。”

可想到阿昌毕竟是个中人,也就把这话给吞到了肚子里,打发小白莲,“去把柳昭训请来吧。”

这件事背后到底是谁在捣鬼,我其实已经多多少少有了点数,不过皇贵妃究竟所求为何,还是要请柳昭训来和我一起参详。

58、垫个枕头...

柳昭训毕竟是柳昭训,笑过之后,她立刻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娘娘。”她说,“这件事还是不能不当一回事,毕竟古往今来,也有很多太子就是栽在这件事上的。”

我也很快就明白了柳昭训的意思。李承乾就是血淋淋的例子,他要是不一意孤行地搞他的称心,估计当年唐太宗也不会和他闹到那个地步。总的来说,皇贵妃这一招虽然

还是很幼稚,很简单,但却也牢牢地抓住了王琅的软肋:他实在是太自我约束了。

我和王琅之间的房事到底有多频繁,对于外界来说一直是不解之谜。而王琅本人疏于往别的妃嫔那里走动,大家是眼看得到的。在这种情况下,皇贵妃要是能够锲而不舍地散布这个谣言,就算皇上本人心里有数,知道小太监本质上是谁,久而久之,怎么说他也多了一个把柄来敲打王琅,而这当然是我不乐意见到的。

而要击退皇贵妃的这一招,最简单也最好用的办法,当然是我怀上个孩子,从此自然是高枕无忧,至少可以清静上一年了。

一时间想到郑宝林提到的“老汉推车,垫个枕头”,我就很有了几分心动,再掐指一算,眼看着月中侍寝的五天又(在十天二十天之后)又快到了。我的心就有点痒将起来。不过一想到屈贵人的生日近在咫尺,所有的兴趣,又都消散了开去。

“眼下宫外局势吃紧,皇上肯定是没工夫理会苗氏的。”我就和柳昭训商量,“但苗氏既然出了招,我们不回敬一番,似乎也很说不过去。你看该怎么办才好?”

柳昭训眼珠一转,她附耳在我耳边说了几句话,我听得眉开眼笑。“世上还有谁能比你更损啊,死柳叶儿。”

柳昭训就慢悠悠地说,“我也不能白吃你带回来的冰糖肘子呀。”

我真心地笑了——像柳昭训这样的人,真是不论什么时候,都能活出滋味来。

#

却不巧得很,接下来几天,我的癸水如期而至,这一次又格外不适,我连一点出门的兴致都没有,只是在西殿里卧床不起。怨恨着王琅忙得无暇进西殿来看我一眼,一直怨恨到癸水都干净了,也没怨恨出个结果来。

李淑媛和姜良娣却又都不失时机地来给我请安。

姜良娣自从进了朝阳宫,这几个月来就好像是一朵病怏怏的小花,眼角眉梢不知多了多少憔悴,见到我,幽怨是挡都挡不住,从眼角眉梢喷薄出来,化成了一只手,似乎恨不得把我的脸挠破。见到她,我平白就有了三分心虚,好像我霸占着王琅,是一件非常伤天害理的事。

她虽然是来西殿问好的,但整个态度,却好像是来收一笔欠账的一样,说起话来都不如以前绵软,而是硬邦邦的,好像我欠了她很多钱。

“听说娘娘这几天消消停停的,不曾在外折腾,妾身心里真是担心。”现在她说起话来倒是很像李淑媛,已经不是绵里藏针,而是棒槌外头絮了一点棉花做幌子。“这就紧着来给娘娘请安问好,请娘娘恕过妾身的罪。”

我还没说话呢,李淑媛就说,“姜妹妹你这话我倒是听不懂了,你何罪之有哇?”

“妾身住在朝阳宫内,没能朝夕问娘娘的好,以至于娘娘的不舒服,到了现在才传到妾身耳朵里。”姜良娣神色含怨,似乎真的很埋怨我把她打发到朝阳宫去,以至于她无法尽心尽力地服侍我。

“不要紧。”我只好含笑表示出我的大度,“你们两个人说话一搭一唱的,多有趣啊

,就像是在说双簧,我听着听着就觉得精神好多了。”

姜良娣和李淑媛脸上都有了几分挂不住,柳昭训握着嘴,轻轻地咳嗽了几声,才亲切地问李淑媛,“最近淑媛似乎缓下了往重芳宫走动的脚步,怎么,是皇贵妃娘娘玉体欠安不成?”

李淑媛一直和重芳宫保持密切的往来,有好几次我去重芳宫没赶巧,甚至还会和她打

个照面。

不过,柳昭训的话也实在是太损了。李淑媛面容一阵扭曲,她气哼哼地说,“柳姐姐这话怎么说呢,要是贵妃娘娘身上不好,我们做小辈的就更应该前去照顾着了。”

里通外敌到这么理直气壮的份上,我真是什么话都说不出口了。

柳昭训都有了一瞬间的哑然,才又笑着道,“这可难说,有时候这心病未必比身病更

好过呢!”

李淑媛的神色,也多了些尴尬,她咕嘟起嘴来,不再说话,只是怏怏地看着脚尖,出起了神。

皇上一亲近王琅,皇贵妃就害心病,这话实在是赤/裸到过分,但不这么坦白,似乎也很难震慑住李淑媛。

我和柳昭训交换了一个眼色,从她眼里看出了一点笑意。

将来王琅登基,我考虑提拔李淑媛做个妃位,她和皇贵妃不愧是远房亲戚,两个人在很多地方简直不要太相似。

大家又唇枪舌剑了一会,因为我身体不舒服,柳昭训悍然出面,把两个妃嫔说得简直抬不起头来。姜良娣又有了一点小白花的楚楚可怜,垂下头来受着柳昭训的四字成语

攻击,时不时可怜地闪我一眼,似乎在求我出面喝止柳昭训。

因为她之前的表现实在很彪悍,我硬起心肠来,并不理会她。柳昭训又训了她们几句,两个妃嫔都听蔫了,但还挺着不肯告退。

今天王琅难得回来得早,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就进了东宫。

李淑媛和姜良娣顿时又活泛起来,出西殿去给王琅请安,莺声燕语,即使隔了这么远

,都清晰地传到了我的耳朵里。

柳昭训轻声说,“来了三次了,总算遇见一次,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自从这龙阳谣言传开之后,这两个美人儿来东宫走动的脚步也的确勤快了很多——我想我作为情敌来说,怎么也都要比阿昌更有一点威慑力。

知道自己比一个小太监有魅力,真好。

没有多久,王琅清淡的声音也透过门扉传了进来。“我今天很累,淑媛、良娣还是请回吧。阿昌也去准备准备,一会给我捏背。”

阿昌这几天人都很蔫,声音也是软的,这小太监本来就斯斯文文的,再添了几分疲惫,说起话来简直是气若游丝。“是,谨遵太子爷吩咐。”

这气若游丝听到某些人耳朵里,可能就是另一种意味了。李淑媛的声音里居然有了一

丝痛惜和一丝不可置信,“殿下,妾身也精通按摩推拿一道……”

王琅这一阵子几乎都关在瑞庆宫里,可能根本不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我当然也不会拿这样的小事去烦他,他的语气很干。“不必了,阿昌服侍我时间毕竟更久,力道的轻重,还是他更能体会。”

接着似乎是转头呵斥阿昌,“还不快去换一身衣服?”

李淑媛和姜良娣简直连脚步声都透着心碎。

我把头闷在枕头里,畅快地笑了一回,才起身去找王琅。

阿昌已经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在王琅身侧跪坐着,一脸委屈地给太子爷捏背。见到我,他脸上愤懑不平之色,浓得简直都可以滴出来。

东宫地方狭小,阿昌要给王琅按摩,就只能在床上跪着,王琅又有洁癖,阿昌上床前要换一身衣服,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是可怜阿昌,刚才想必是受了不少美人儿的眼刀。

我忍着笑,冲阿昌挥了挥手,盘膝坐到王琅身边,为他捏起肩背处的肌肉,换得了此人一声舒适的叹息。

“你下去吧。”王琅含糊不清地说,阿昌便非常灵敏地出了屋子,为我们带上了门。“今天李淑媛和姜良娣怎么都古古怪怪的?”

真不愧是王琅,都操劳成这个样子了,还是观察入微。

“你这几天都在忙什么?”我不答反问,又跨上了王琅的背,为他细细地按摩起了脊骨处,触手都是一片僵硬:这人也不知道正襟危坐了多久。

我的一手按摩绝技,其实主要是为了服侍爹娘。尤其是娘当年在东北落下风湿,一到阴雨天气骨头就泛酸疼,即使经过针灸也还不见效,我精心寻访名医,这才学会了一手驱寒推拿的绝活。没想到学成没有两个月,娘便撒手人寰,反而是便宜了王琅。太子爷舒适地呻吟起来,声音里甚至带了一丝水淋淋的情/色意味,他轻声说,“主要还是调度粮草,支应前线的需要。这些事也有人在做,我起一个监督作用。”

当太子的,怕的就是太闲。皇上肯放手让他接触政务,再忙王琅肯定也都求之不得,我没有说什么虚伪的‘那真是辛苦了’,而是问他,“表现得怎么样?”

王琅偏过头来看了我一眼,他唇边闪过了一丝模糊的微笑,这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忽然间,我觉得这几天来的纠结与矛盾,实在都不算什么。只要王琅能这样顺遂地走下去,再来十个屈贵人、李淑媛和姜良娣,我都甘之如饴。

“那你明晚能回来吃晚饭吗?”我趴在他耳边问,忍不住咬了耳垂一下。

他唇边又含上了笑意,就这样趴在床上,懒洋洋地诱惑我。“给我捏了背,明晚非但陪你吃饭,而且还……”

“而且还的部分,我看现在做也可以的。”我嘻嘻哈哈地和他讨价还价,“记住,老汉推车,垫个枕头——”

他一下翻过身来,把我压在身下,就要开始实践。我赶快压住他的手告饶,“和你开玩笑啦,我还没有全干净呢,死王琅,随口一句话,你就当真了……”

结果,我们虽然没有而且还,但还是在床上消磨了许久,我听说姜良娣亲自送了些药酒进来,但人还没进东殿,就被几个宫人给客气地挡了驾。

59、王珑选妃...

琅会从瑞庆宫提早出来,其实已经是说明我哥哥在东北干得不错。只是他这个人口风很紧,尤其是关于战事,不到可以公布的时候,是一句话也不会对我透露的。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我才知道,我哥哥在东北已经打了第二场胜仗,杀掉了女金人中的一个大人物。现在正在昼夜不停地猛攻二十年前为女金人所占据的黑城,粮草和兵源也都很充足,瑞庆宫里能做的事也都做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一个消息。

到了这个时候,我公公就显得很着急了,我们去请安的时候,他破天荒居然已经起来,似乎昨晚也没有宠幸什么美人,瑞庆宫里里外外都很肃杀,没有往常那股奢靡的香味。皇上正一脸严肃,在宫中来回踱步。

见到王琅,他面色稍微一亮,迫不及待地就将王琅叫到身边,和他说了些我听不懂的话。

王琅就安慰我公公说,“兵强马壮,后勤充足。女金又已经连着两年都没有太好的收成,这样都打不下来,那就怎么都打不下来了。”

这番话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也还是有效地宽慰了我公公,他来回走了几步,又自言自语。“你们爷爷去世的时候还在念叨,在他手上丢了这两座城……”

“燕云十六州还不是都被打回来了。”我笑着说,“两座城池而已,在您手上就收复了!都不用留给王琅!”

皇上露出笑脸,亲切地摸了摸我的头,又拍了拍我的肩膀。

“你姑姑生前……”

他的声音哽住了,紧接着又若无其事地跳跃到了下一句,“你姑姑从前就很惦记着这两座城,常常说,不知道这么多年之后,城里的百姓还认不认我们大云……”

女金人的野心从这件事上就可见一斑,他们并没有把城里的汉人百姓驱赶出来,或者全部杀掉,而是在城池周围重重布防,严密地护卫起了黑城白城,大有以双城为楔子,向大云深处发展的意思。

这件事,当然也被我们大云人视为奇耻大辱,民间一直认为双城的汉人百姓,在女金人治下一定是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日夜盼望大云的军队前往光复。但皇上、王琅与我哥哥却一直有不一样的担心,现在这份担心终于可以消弭,我公公的患得患失,当然可以理解。

我立刻就打消了把龙阳谣言分享给皇上的心思。

现在他心里根本容不下后宫中的争斗,也根本不应该分心去想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

就是王琅,我现在也不想把这件事告诉他。

男人们,就应该操心男人们的事……

眼看着王琅又要在瑞庆宫陪皇上说话散心,我只好很欣慰地一个人去重芳宫请安,皇贵妃今天见到我,脸色又好看了很多。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出了重芳宫,想来想去也不想回宫,索性到露华宫去看表姑。

表姑今天没有泡茶给我喝,她忙着和一堆画轴打交道,见到我进来,只是抬起眼简洁地道,“坐下来一起挑。”

“这是什么?”我一边落座一边问,顺手就打开了几个画轴,兴致勃勃地看起来。

“你表哥的王妃。”陈淑妃的回答还是很简略。“端王眼看就要就藩了。”

我马上明白了陈淑妃的意思。

端王年纪还是比王琅大一点的,他成亲也有小半年了,皇上早就安排下来,让他冬至前去封地居住。

皇五子的事忙完了,接下来也就该忙瑞王这个皇七子的婚事,陈淑妃身为生母,未雨绸缪地叫人拿一点时下淑女的画像进来看,也很正常。虽然大云有一套完备的选秀制度,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大云皇室,也从来都很少按照规矩办事。

看陈淑妃的意思,已经是要为王珑选出几个才貌兼具的女儿家作为候选了。——当年我和万穗也就是这样进宫小住,给我公公阅看的。

虽然平时也会打趣王珑,问他什么时候娶媳妇儿,为什么没有和万穗在一块儿。但直到看到了这一堆画轴,我才明白原来王珑也的确到了娶亲的年纪,没有多久,恐怕他就要有一个媳妇儿了。

我就坐下来陪陈淑妃看美人儿,这个也好,那个也贤淑……

看着看着,我就不禁叹了口气。

“你怎么又叹气了。”陈淑妃问我。

表哥成亲后没有多久,恐怕也要去封地了。虽然出嫁后我和他往来得少,但是想到从此天南海北,就是见面都不大容易,我也实在很有一点舍不得。他在宫里的时候,我至少还知道,一旦出了事,王珑也许是会站在我这一边的。

我忽然又有一点惊讶。

什么时候,我的想法有了变化?

从前我一定会觉得,如果出了事,王珑是绝对会站在我这一边的。什么时候,这绝对变成了也许。我对王珑的心思,也有了好多不该有的猜疑?

眼看表姑的眼神里带了三分疑问,我只好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来搪塞她,我说,“刚才在瑞庆宫里听到姑爹说打仗的事,想到我一点忙都帮不上,比不上从前娘和嫂嫂在战场上的英姿,就感到自己很没有用处。”

苏家媳妇,素来是骁勇不下男儿,当年爹和大伯在外征战,城内防务付予伯母与我娘,女金人乘虚而入,两人发动全城男女老少守城十日,也是大云有名的美谈。更不要说我嫂嫂将门虎女,在东北甚至比我哥哥还有威望……

我苏世暖就只能说一点笑话,来逗姑爹和王琅开心。

陈淑妃就看着我笑了笑,她又低下头去,翻阅起了一本画册。

“你是个女儿家嘛。”表姑慢悠悠地道,“难道还要学你姑姑,把你的眼界,放到天下?世暖,女儿家就是女儿家,你能做好家里的事,就已经很不错啦。”

我一直都很尊敬表姑,也很亲近她,在我心里,表姑和养娘一样,都是能让人安心将大事交付的长辈。我从来都感觉不到表姑的缺点,就好像我曾经从来也感觉不到养娘的不对。

可是在这一瞬间,我是打从心底感到了一股不舒服。

我听得出来,表姑这一句话会说出来,还是真心为了我好。她是真觉得女儿家的眼光,只要放在家里宫内,就已经足够。

可先且不说我身为苏家女,又在东宫为妃,起起伏伏,能否与外头的局势脱离关系。只说我身为东宫妃,乃是未来的皇后,如果没有天下的胸襟,只是贪图享乐奢侈,与皇贵妃一样,一心只惦记着皇上赏赐下来的金银珠宝,福王将来的封地……那我成什么样的人了?

而王琅又怎么可能喜欢一个这样的我呢?现在我虽然很天真很幼稚,但至少还有一点格局。

或许因为表姑只是妃位,妃位后位之间,格局毕竟还是有差。

也就是在这一刻,表姑在我心中的形象,悄悄地剥落了一个小角。就像是养娘反对柳昭训的婚事时一样,我看到了她的不足。而这一刻对我而言,决不好受。

我想了想,还是把到了口边的话给吞了回去,只是笑了笑,“也就是随便说说啦。”

这一刻,虽然表姑就在我身边坐着,但我却感到了一种古怪的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