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熊村坚决把违反计划生育执行到底,孩子不少。一个村的未婚姑娘都集中在此,余文佑连人名都记不过来。仡熊村又过于闭塞,通婚也是左近几个村子,因此保存了比较纯的血统,女孩子们长的跟汉族略有些不同,但彼此之间长的都有些相似。实话,不如汉族的女孩子精致;也不如他家乡的混血水灵。最漂亮的女孩儿是熊庆婶家的,名叫熊桂,明显比别的女孩子都好看一大截。作为外貌协会会员,余文佑果断第一个记住了这位。但是记住有啥用?他又不打算结婚。

一个不知道叫什么的女孩子,忽然拉住余文佑的袖子,仔细一看:“呀,余老师的袖口都有点磨了,怎么不买件新的?”

余文佑无力的说:“买了,还在路上呢…”这件衣服很旧了,以前没钱,工作了以后日子宽裕了很多,在网上挑了好几件,可惜快递不给力,二十天了还没到呢。

另一个女孩子说:“料子也不大好,化纤的不吸汗。我记得我家还有布,我阿妈纺的细棉布,我给你做一件,明天一天就好了。”

余文佑忙摆手:“不敢劳烦,真的已经买了新的,就是交通不好,没到。”

那女孩咯咯笑道:“老师别客气,我们回家闲着也是闲着。”

熊桂长的全村最美,手工全村最差,听到这话撇嘴说:“现在的人谁要那个老样式,丑死了。余老师身材好,还是穿衬衫好看。”

的余老师泪奔了,这样的身高怎么样都不算好啊喂!

谁料那女孩淡定的一笑:“当睡衣穿么!不过要洗几次,崭新的土棉布衣服真有点硬。放心,我洗几水再给你送来。”

余文佑一呆!这也行!?

那女孩子又笑:“刚才那么多人自我介绍,余老师肯定忘了我叫什么拉。我是熊世兴和熊世泽的妹妹,叫做熊娇娇,老师要记得哦!”

都做衣服了,余文佑想不记得也不行啊!别的女孩子不干了!怎么你熊娇娇会做衣服了不起啊?别人也一样有技能点可以刷的!立刻就有一个叫熊丹的女孩子说:“余老师一个人做饭很麻烦吧?现在正好十月份,有好多好菌子,我明天采了来,用花生油收了好菌油,特别下饭。有时候不想做菜,或者吃面条的时候,夹一点出来,香的不得了。”

此言一出,就有熊友琴吐槽:“你去年收的菌油咸死了,也就你们家吃的惯。我觉得还是火腿和腊肉好吃拉!”

我大吃货民族,一旦扯到吃的,必定歪楼。姑娘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本地的美食,说着说着就延展到她们打工的地方去了。余文佑松了一口气,真是见鬼,他以前怎么就没这么受欢迎?水土问题?他也不想想,自打师范免费后,就是穷人家的首选,虽然人家未必有他苦逼,但生活压力不是盖的,都满世界的找兼职,谁有空谈恋爱啊!仡熊村的女孩子都工作了,又赶上放假,有帅哥不调.戏简直侮辱他们的传统。

其实姑娘们的想法很简单,她们没什么文化,就算出去打工也很难融入当地,活动范围不过是一个厂到另一个厂而已。她们不可能买的起房,更不大愿意跟着同厂的男人谈恋爱,害怕结婚以后要去全然陌生的地方生活,要面对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夫家人,家乡附近的本来就是首选。假如能嫁给余文佑,首先就不用离家,其次没婆婆,再次余文佑的薪水还摆在那儿呢!所以听说家乡来了个未婚老师,肯定都要回来凑热闹看一看。一看不得了,不单长的好,脾气似乎更好,还会做家务,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艾玛,简直是极品好对象!此时不下手,难道等隔壁村的人跨地区抢人吗?要不是怕吓着这位腼腆的老师,很有几位姑娘是恨不得先睡了丫再说!余文佑要是知道她们心里所想,一定吐血!

一群姑娘要刷技能点,闹到下午哄然散开,各自回去准备。余文佑此时才觉得能自由呼吸。女孩子多少喜欢些香香的东西,再有洗发水之类的也是加了香精的。一群打工妹,准备勾搭帅哥,自然要做准备,偏偏条件所限,不可能弄的到高档香水,多半是路边的什么香味加油站的产品。这么多妹纸,所带来的香味混杂在一起,蚊子都被熏死了!妹子们走后,余文佑第一件事就是关门开窗,躺倒在地板上装死。

空气里还有香味萦绕,余文佑想着国庆有七天才过去了两天就觉得人生真是太黑暗了。尤其是这帮姑娘就没有腼腆的,豆腐都被他们吃干净了好吗!!神马世道啊!心塞!不知道一群妹纸扑上来,对他是一种摧残吗?余文佑长长叹口气,老天你玩我吧?给我强行安装了个异次元空间不算,还扭曲我的性向!整整一天,余文佑都在心里默默吐槽老天爷,这么多风格各异的妹纸投怀送抱,他要是个直男那该有多爽?能上群里炫耀了吧?能沉默的他在班上再闪光一次了吧?但是问题就在于,他偏!偏!是!个!弯!的!!弯!的!!!

本来有个空间,要保守秘密,大学生活就过的很惨烈了,不敢太与人深交。甚至晚上都不大睡的安稳,生怕说梦话就把秘密给抖落了。也就寒暑假大家都回家,他一个人在宿舍可以好好休息。大一的时候,又发现自己对女孩子毫无兴趣,紧接着就发现这不是晚熟,而是性向异常。他不会忘记自己看到同宿舍的同学光着膀子走出来时发烧的脸颊。扶额,他上辈子到底做了多少坏事啊?

生生做了一整个学期的心理建设才勉强想通了,反正带着个空间又有个□□的舅舅,不管性向是否正常都不可能有相伴一生的人。他这辈子摊上什么是命,要是拖累了别人,那就是无耻了。所以性向不性向,根本就是浮云。只是今天的场景,让他忍不住怨念罢了。想着接下来几天的刷技能点大赛,他还被迫要做评委就更加怨念,都叫什么事啊!?还让不让人好好的教书了啊啊啊!

第9章 初见

国庆长假,余文佑收到的礼物比一辈子加起来还多。一打开冰箱,各种菌油琳琅满目,简直可以开店的节奏;衣柜里也多了睡衣(外套?)若干;此外还有腊肉火腿无数。长吁一口气,姑奶奶们总算走了,至于过年怎么应付?那只好到时候再说。他不想公开他的性向问题,老话说的好,穷山恶水多刁民。又不是城里长大的天真无知的傻白甜,在他没站稳脚跟之前说这个,基本找死。说真的,即使是将来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异于常人的性向也会招来非议,严重的话很可能会被吊销教师资格证。索性一瞒到底,独身主义比性向接受度高太多,何况他本来就打算独身。现在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实在容不下他,换个地方也行。

过了国庆假,余文佑的快递一一收到。认真做了一些准备,从十一月份开始,学校里要延迟一个小时下课给孩子们上英语课。所使用的教材是大城市里的幼儿教材,四个年级段的用同一套,必定有些学的好有些学的很不好,可他也没经验,只能是凑活着试试看。村里人见他如此认真负责,虽然对读书本身多少有些不以为然,心中还是感激的,说不准谁家就有个天才将来有大出息呢?又不要交学费,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嘛!其实说起来现在英语也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中国越来越强势,翻译软件越来越逆天,可是生存技能多一点总不是坏事,何况还有考试那一道坎卡着,不学不行啊!现在条件很好了,他那会儿学英语,就老师一台录音机,够干嘛使的?还超级不方便。现在统统智能化,神马学习资料都有,他自己复习起来都觉得效果绝佳。教孩子的同时顺便自己复习一下,虽然好像没什么用。

因国庆节放了假,接着开始调休补班,连续上了九天班才又迎来一个周末。乡下的集市五天一场,县城里却是逢周日开场。算来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赶集了,村民们一早就挑着担子去县城的集市,东西不是特别值钱,但市价总是有的,换几个零花钱也不错。话说村里条件最好的是村长家,因为村长的儿子承包了维护光缆的活儿,一个月有千把块的额外收入。余文佑作为旁观者看着,仡熊村并非世外桃源。村长村支书手中还是有好处的,村民之间也很不团结,彼此骂街并不少见。此外还有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等不一而足。传说汉人不团结,少数民族团结之类的话,瞎扯的概率更大。不过跟他一个外来户也没什么冲突,就安安心心的置身事外了。

村里赶集去了一大半的人,整个山谷显的异常幽静。他工作之后发现自己喜欢小孩子,大概是够闹腾,能给他无趣的生活添加点光彩。不过每到此时发个呆享受一下难得的宁静也很不错。只是时间长了发现发呆很奢侈,因为他还有很多活要做,还是乖乖备他的课吧!

忽然,窗外窜出一个身影,余文佑抬头一看,一个叫熊远的学生扶着窗台大声说:“余老师,山上有人迷路了!”

“啊?”余文佑一惊,“谁迷路了?”

熊远摇头:“不认识,他们说是驴。为什么管人叫驴呢?”

余文佑囧:“是驴友…吧?你怎么知道有人迷路?”

熊远笑着说:“老师看外面,好多当兵的,说要搜山呢。领头的那个到处问人,要找人带路。我第一个跑来告诉你的哦!”

…合着是来八卦的,不过熊远是单亲家庭,村里的孩子都有些歧视他,所以是无聊的吧。因为身世问题,余文佑又特别照顾他一些,便很有耐心的问,“现在上山去了?”

“还没呢,余老师要跟着去爬山吗?”

余文佑一挑眉:“你想去爬山吧?”要不怎么说人民教师锻炼人呢,才教了一个多月书社交障碍已成浮云,好似从没存在过。

熊远笑道:“嘿嘿!我阿妈不让我去,可是我想去。”

余文佑摇头:“不行,你到周围山上玩一下就行了,搜救太危险,山上有蛇,咬你一口怎么办?对了,有当兵的,是有人报警了,报警的人有没有受伤?”

熊远只得继续提供八卦:“说是有人崴了脚。我就听他们说了几句…”话未落音,就有人敲门。余文佑忙穿过客厅,到前面打开门,眼前正是一个穿迷彩服的,张口就问:“您好,您是余老师吧?”

余文佑点点头:“您是?”

“我叫卓道南,是武警部队的。清早有人报警说看到几个驴友从山上滚了下去,警察们搜不到,就请我们支援。我刚才问了一圈,都说没人报警。请问是您报的警吗?”

余文佑摇头:“不是我。会不会是恶作剧?”

卓道南唉了一声:“是恶作剧也得来看看,报警的人说的很严重。这两天又下雨,万一是真的,那岂不是几条人命?”

余文佑皱眉:“一点线索都没有吗?”

“没有,”卓道南说,“所以我们想找到报警的人问问,缩小范围。报警的人只在电话里说离你们村不远。现在村里人不多,那个…您方便不方便帮一下忙带路?”

“不可以!”一个脆脆的童生接过话,“阿妈说山上有蛇,余老师不可以上山。”正是刚才跟余文佑八卦的熊远。

余文佑:“…”

卓道南说了声抱歉:“那麻烦您了,我们先行动。”

余文佑尴尬的说:“对不起,我刚来这里教书,不熟悉周围环境,帮不上忙。”

卓道南笑了笑:“没事儿,打扰了。”说完就走了。

余文佑远远看着,一行人有十三四个,都穿着迷彩服,往山路那边去了。并没有看到警察,估计警察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早就上山了。

到了下午,赶集的人渐渐回来,说起这桩八卦,居然也没什么线索,估计是别的村路过的老乡正巧看到,顺手报的警。村里没什么娱乐,有新闻自然很关心。谁料一直没有消息,大家只好先睡。等到晚上十一点多,搜救的人带着三个伤员走到仡熊村,村里又热闹起来。余文佑听到动静,起身去看情况,没想到一行人正往他这边走来,同行的还有村长和书记。

书记看到余文佑就说:“小余老师,今晚怕要麻烦你一下。有三个旅游的,在山里滑到旷下(注1)。刚找着,有一个摔了腿不好移动。再加上今晚有云看不见月亮,这个点走山路太危险。我的意思是就在教室里对付一晚,明早再走。”

下午下了雨,众人身上都湿漉漉的。山里十月的天气绝对称不上温暖,余文佑忙道:“要不要升个火大家烤一烤?教室里空旷,也没个垫的,睡下反而要感冒。不如升火坚持到天亮。伤员倒是可以睡在我屋里。”

书记想想也对:“那就在院子里升火吧。”

余文佑指着后院道:“当时屠则在我那面弄了个木制的大露台,掀开中间部分,有个烧烤炉。就在那里吧,坐在木头上更暖和。火升大一点也可以稍微眯一下。”

这个提议很现实,一行人又急冲冲的跑到后院。余文佑赤着脚出来掀开正中间的木板,果然有个烧烤炉。一个警察笑道:“神仙享受!”

余文佑笑了笑:“都是设计师弄的,我可想不到。”

说话间,村里的人已经扛了一把干柴过来,打火点着。暖气一烘,喷嚏声不绝于耳。村长又叫了一个人提了一袋红薯,算是给他们充做夜宵。搜救人员自然是带了干粮的,可那个哪能跟烤红薯比?大家都高兴的埋红薯,熟练的手法一看就是经常跑外面的。一个领头模样的警察塞了一把钱给老乡,老乡也不客气的收了。→_→,军民鱼水一家亲其实略传说,纪律问题更加现实。反正没几个钱,懒的跟村里人歪缠。

村里人都睡的早,明天还要趁早做农活,余文佑便对村长等人道:“叔叔伯伯们先回去吧,这里有我就行了。”

村长摆手道:“不行,你明天还要上课呢,赶紧睡觉去。”

余文佑笑道:“不要紧,我年轻。还是您先回去休息吧,我正好跟年轻人玩一玩。”

村里人早看完了热闹,推辞几句还是走了。的确明天早起还有农活等着,熬夜ting辛苦的,实在犯不着。

警察和武警都有制服,在火光的照耀下,三个穿着普通衣服的人就格外显眼。三人都很沉默,也离火堆很远。警察和武警们早嘻嘻哈哈的围着火炉吃红薯,心情看起来都不错,就是没人愿意搭理这三人。余文佑相当理解,没事儿玩什么驴行嘛!出事了又一大票警察搜救,这回还请求了武警支援,是觉得基层公务员太清闲还是咋地?三个人还都板着脸,没啥赔笑的神色。

武警卓道南早就心里嘀咕,刚捡到他们的时候就是这样,真是的,搜救人员找了一整天,心情不好稍微发了两句牢骚而已嘛,做什么一副仇视人民子弟兵的模样!好吧,虽然看起来领头的那个赔了不少笑脸,可卓道南还是感觉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敌意,难道是神经过敏想太多!?不过他们看到搜救人员的时候真的很意外,那错愕的表情不是装的,其中一个还说他们手机摔坏了没报警,到底是哪个活雷锋报警了?也算三人命大。可这三个奇葩,就这样惊险的捡回一条命,竟都是一张死人脸,世界真是太玄幻了。

卓道南跟余文佑早上的时候有一面之缘,又是活泼开朗的性格,很自来熟的说:“余老师,你家有水不?我水壶干了。”

余文佑说:“呃,我去烧,抱歉,疏忽了。”

忽然,那三个驴友里年长一点的那位说:“您好,麻烦也给我一杯水可以吗?”

余文佑点头应了。回屋先把烧水壶架上,又端了两个杯子出来,分别递给了卓道南和那个驴友。驴友一饮而尽,顿了一下,对余文佑道:“余老师是吧?我叫游鹤轩,脚受伤了,能在这里借住两天吗?”

余文佑说:“我去问问村里吧,我这里是单人宿舍,只有一张高chuang,对付今晚休息好说,养伤恐怕不方便。”

“我打地铺可以吗?”

这么一说余文佑倒不好拒绝,只得道:“我去铺chuang。”客厅有一点空间,把桌子收起来,椅子推到一起,三个人住都够了。一时打好地铺,两个年轻点的人搀着游鹤轩走进室内,余文佑才看到他们满身泥泞。游鹤轩抱歉的说:“弄脏你的屋子了,对不起。”

余文佑摇头道:“不要紧。你们要洗个澡吗?我这里有干净的新衣服,不过款式比较传统,介意不介意?”

游鹤轩点头道:“万分感谢。”

余文佑打开衣柜,拿了三套衣服出来。妹纸们要知道自己充满爱的手工衣服就这样被他送人,肯定伤心透了。余文佑又是一番想法,他早就分不清哪件是谁做的,可至少明白穿了谁的不穿谁的,必须惹麻烦,不如拿做了好事,天下太平。

三个人折腾了一番,终于倒在地铺上。游鹤轩缩在温暖的被窝里,紧绷的神经开始放松,长吁了一口气,这算死里逃生了,真够命大。一整天折腾加上雨水的袭击,尽管心里还有许多惦记,还是累的瞬间就睡着了。

第10章 闲谈

这几年开始流行驴行,出事的着实不算少。常规来说,如果没有丰富野外生存经验的菜鸟,最好跟随老鸟行动。可总有那么多人不听人劝阻,自我感觉良好,因此这几年警察和部分军队的日常任务中又添了一项搜救,想想都肝疼。但是官兵们素质真的很不错,当听闻伤患已经睡下,他们连聊天的声音都压低了许多。排好班后,能去休息的围在火边打盹。人太多,余文佑被搅了一下,睡眠不算好的他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索性搬出一个砂锅来,架在火上,给大家煮砂锅腊肉饭吃。

这一煮不要紧,睡着的人都被他做饭的香味刺激的醒了过来,齐齐围着火巴望着锅里冒着异常香气的食物。米饭是南方人的命根,不管吃多少好吃的,没有一碗扎实的饭压下去,总觉得吃不饱。何况余文佑储存的腊肉都是上品,要不是关了后门,伤患都能被他刺激醒来。

武警里的那位卓道南压低声音问:“你这里隔音好不好?”

余文佑点头:“做了很好的隔热,所以隔音一级棒。大家别大喊大叫,平常说话应该吵不醒他们。我去把客厅门关上,更安静点儿。”

卓道南给出一个孺子可教的表情,其他的人纷纷加入了聊天队伍。

警察里领头的姓杨,四十来岁的年纪,大家管他叫杨队。闲着也是闲着,就找余文佑聊天:“小伙哪里人呀?听口音不是本地人。来这里教书,家里放心不放心?”

余文佑笑笑:“荆南的。家里没人了,到哪都一样。”

杨队momo鼻子,问不下去了。

卓道南接上:“我也是荆南的,你荆南哪块儿的?”

“西边,你呢?”余文佑看着眼前的大个子,有点不相信他是南方人。

“北边,靠近荆北拉。”卓道南笑问,“你打哪弄来的腊肉?比别的地方的都香,是老乡自己熏的吧?卖不卖?”

余文佑丢了一句“等一下”就跑了。不一会儿,又拎着两个塑料袋回来,一个递给卓道南,一个递给杨队,“腊肉没有多少拉,我这里做饭不方便,还得靠那个混日子,不好匀给你们。袋子里是菌油,你们经常值班,老是吃方便面,挑点菌油放面里多少能增加些滋味。”

杨队赶忙摇头:“不行不行,蘑菇不值钱,收了菌油好的都要二百来块钱一罐了,我们哪好意思收你个小后生的东西。你在这里支教日子比我们在县里还辛苦呢。”

卓道南也笑:“快拿走快拿走,说好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别招的我犯纪律。”

“我有一冰箱的储备粮,你们不帮我解决了,我吃到猴年马月去。”余文佑顿了顿又说,“我爸爸也是警察,看到你们,我就想起他。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回家吃饭都狼吞虎咽的,边上的人都难受。我不算群众,咱们是自己人,别跟我客气。”

杨队和卓道南对望一眼,都猜到了什么。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一个年轻点的警察赶忙笑着插话:“卓连长,杨队,咱们就收了呗,好歹是自己人一点心意。下回余老师到县里玩,只管找我们去,管吃管住管玩,新时代的好三陪!”

说的大家都笑了,气氛一松,似乎菌油都变的无足轻重。一群年轻人纷纷开始侃大山。说的大多是执勤时遇到的各色极品,一个个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天麻麻亮时,村里有人开始活动,还有趁着雨天去山里采蘑菇的人。余文佑忽然想起什么,跳起来开始赶人:“你们回吧,下次来玩。咳咳,不要村里人看到你们提着菌油…”

杨队一呆,看了看手里的塑料袋:“为什么啊?”

卓道南嗤笑一声:“警察同志!您老要判案的,这都看不出来?村里哪个姑娘送的?”

余文佑脸一红:“呃…很多…快走啦快走啦!”失策,昨晚一时激动,没想到他们这么多人,撤退时多少要吸引人的目光。虽然他的确吃不完那么多菌油啦,但是偷偷送人,还很可能被姑娘们的妈妈婶婶抓了现行,怎么想都怎么觉得诡异。只好趁着天没亮,统统赶走,以减少目击证人。

看到余文佑的窘态,众人狂笑。尤其是卓道南,笑的直拍大腿:“余帅哥,你敢收不敢认啊?太不带种了。”

余文佑:“…”

杨队年纪更大,人自然更持重,不好意思再调侃人家,反而催促着大家逃离“现场”。卓道南走了几步又折了回来,晃着手里的手机问:“余老师,你电话多少?咱留个联系方式。”

余文佑报了电话,又记了卓道南跟杨队的电话。挥挥手把人送走了。农村的早上时间宝贵,学校离村民住的地方也略有一点距离。一群人离开,村民大多看一看就算了。何况他们手里本来就有装备,光线不好,又隔了一段距离,大家居然都没发现。余文佑大大松了口气,怎么搞的跟做贼一样!

今天周一,余文佑一晚没睡,仗着年轻没什么所谓。照常在村里跑了一圈,回来做早饭。家里还有三个客人,便用电饭锅煮了一大锅鸡蛋粥。做好了只在门上贴了张纸条,自己在厨房里随意吃一碗就拍拍屁股上课去。一个多月的教学生涯,余文佑总算mo着了一点点头绪。总的来说工作量非常大,远超过普通的老师,不过乡下没什么娱乐也没什么琐事,要没有点工作估计闷的疯掉。工作主要集中在备课上,改作业他实行的政策是四年级改三年级的,以此类推,他就改一年级的。当然,统共十几个学生,改作业并非大工程,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巩固知识。

忙到中午,学生回去吃饭,余文佑也要做自己的午餐。走到隔壁的宿舍,发现客厅门已大开,桌椅都恢复了原先的模样,三个大男人团团围桌而坐。余文佑愣了一下才道:“游先生好些了吗?”

游鹤轩笑着点点头:“好多了,多谢你照看。本来想替你做好午餐的,可不大熟悉厨房,怕弄乱了东西。我还不方便行动,恐怕还得麻烦您两天。”

余文佑不大喜欢生人入侵他的生活空间,可是人家受伤了,不能赶人,只好笑着说:“没关系。”

游鹤轩又指着他对面的两个人道:“这个是熊猫,这个是骆驼。都是我的朋友。我们三个大男人食量大,你一个人做饭恐怕不方便,他们给你打下手好不好?”

余文佑没有拒绝,告诉了那两个人东西的方位。三个人齐心协力下,不过半个小时,一顿简单的饭菜就得了。吃了饭,余文佑继续把他们扔在这儿,自己先回房睡觉养精蓄锐以应对下午的教学。昨晚没睡,精神头确实差了一点儿,中午休息一下比较明智。教完下午的课,余文佑带着略嘶哑的嗓音回来,迎接他的已经是三菜一汤的晚饭了。

游鹤轩笑道:“熊猫去了一趟镇上买东西,我们给你添麻烦,总不好还在吃饭上占你的便宜。”

“太客气了。”余文佑客套了一句就开始吃饭,上一下午课十分耗体力,是有点饿了。吃了饭,骆驼自觉的去洗碗。余文佑算是看出来了,什么朋友嘛,分明是大哥小弟啊!游鹤轩就是那个大哥。不过他人闲事少管,他还得备课呢。一直忙到八点多才从房间里出来,看到客厅里三个人大眼瞪小眼,可见是无聊透了。

熊猫一见到他出来,啧啧称奇:“余老师,您每天都要忙到这个点儿?累不累?”

余文佑摇头:“习惯就好。山里老师少,一个人当两个人使。”

游鹤轩看了看屋里的环境,忍不住问:“学校修的好,你这屋里尤其做的细致。名家设计的吧?县里拨款还是省里拨款?”

“是一个大学生实习的作品,特别有才。现在在京城发展。”余文佑道,“学校是…我一个同学很有钱,捐了二十万才修的,以前的只差没塌了。”

游鹤轩怔了一下,又深深的看了余文佑一眼,岔开话道:“小年轻能耐住寂寞的不多,你很厉害。打算在这里呆几年?”

“需要的话,呆一辈子吧。”余文佑又补了一句,“我不大会处理人际关系,好地方的学校弯弯绕绕太多,不如村办的单纯。我在这儿就很舒服。”

骆驼十分不理解:“哪里好了?缺吃少穿的。今天想买点好菜都买不着。”

余文佑一笑:“菜不算好?你去别的东粤吃一顿蘑菇宴试试?你们有空,还可以拿我家砂锅来一锅菌菇煲,我上学的时候路过饭店看到,388一份。好奢侈的。”虽然除了蘑菇青菜好像没别的了。

游鹤轩也笑了:“那是,别说东粤省,就算在玉明市也不便宜。主要是蘑菇保存不易,要是谁有办法做上好的保鲜,一定发大财。”

余文佑不知为何,想起自己的异次元空间。随即笑了笑,人生不过一碗饭一袭衣,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有命赚没命花,亏死。

游鹤轩三人一天憋的够呛,都拿余文佑当唯一的娱乐,眼看时间还早,就问:“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余文佑抽抽嘴角:“还没摔够啊?附近不单不好走,还有很多毒蛇。村里有人被咬死过。你们还是小心点儿吧。”

游鹤轩一窘:“我是走南闯北惯了的人,没想到会出意外。唔,下次来的话要准备点血清才行。”

余文佑无语了,还来!?这年头不怕死的人真多。

游鹤轩意味深长的看了余文佑一眼:“不常来,怎么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原生态生活?”

余文佑:…驴友的世界真复杂!

第11章 捐赠

游鹤轩的脚伤不重,脱臼而已。经验丰富的他早就叫熊猫给掰回去了,只是需要足够的休息。他很呆的住,两个小弟花钱租了村里的摩托车四处跑,他一整天一整天的发呆也无所谓,偶尔看看余文佑的书。余文佑有长达n年的穷逼生涯,才缓过气来,能有多少书?多半买的是工作相关的工具书,也亏他看的进去。

余文佑每天都很忙碌,好点的情况晚八点结束,事情多的话就要到九点。实际上能陪着游鹤轩聊天的时间不多。熊猫和骆驼厨艺还不错,一日三餐带夜宵。刚好余文佑备完课出来,四个人围着桌子吃宵夜,别有一番风味。条件所限,宵夜品种不丰富,小酒精炉子架的麻辣烫,可惜没有酒。

游鹤轩这两天无聊翻了下余文佑的书,估mo着他教孩子有点吃力,就道:“推荐你看一看《汉字密码》,从甲骨文出发解释汉字,学生们可能更能理解。孩子更接近原始状态,或许他们有共鸣也未可知。”

余文佑立刻掏出手机搜索,翻了一会儿,脸就垮了:“全部断货!什么神书?”

游鹤轩想了想:“估计出版量太少,作者是独立学者,没什么人运作。回头我给你找找。”

余文佑不抱什么指望,随便点点头。他教书不单汉字,其它的哪样不是千头万绪,所谓虱多不痒债多不愁,一个多月的操练,早就淡定了。他才多大?现在的学生赶到年轻的他手里,那也是天命。几十年后他经验肯定更丰富,可社会变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也说不上是现在的孩子幸运还是将来的幸运了。据说八零后就普遍比七零后倒霉,好吧,肥猪流的生猛九零们后就不劳他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