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她出道多年第一次身受重伤,差点因此送了性命,虽然有朱刚偷袭那一掌,但是比拼之下,她已知道自己终究逊了朱渝一筹。

“那当然!”朱渝傲然道,“为此,我下了很多功夫!”

外面天色已经黑尽,君玉起身,朱渝举起杯子又喝了一口:“你要去牢里看祝先生?”

君玉又坐下:“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朱渝也曾在千思书院求学,而且,他若肯出力,那才是营救祝先生的最好人选。

这是朱渝第一次看见从小敌视的人如此殷殷的目光,不知怎地,那目光竟让他胸口一窒,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这是你求我的?无所不能的君玉也有求人的时候?”

君玉点了点头,朱渝的心里突然浮起一种又奇怪又陌生的感觉,他盯着那双明亮若星的眼睛,低声道:“我答应,因为是你求我的!记住,你欠了我一个情!”

“是的,我欠你一个情!”君玉微微一笑,“我会记得的!”

朱渝不敢看她的笑容,跃身而起,径直往前面飞奔起来。

君玉起身,几个起落追上了他。

扬州监狱。

扬州知府本来已经睡下,突然被师爷叫醒,师爷附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他脸色一变,赶紧迎了出来:“朱公子!”

朱渝摆摆手:“大人不必多礼,我此次前来,是想见见祝先生!”

扬州知府是朱丞相一手提拔的人,现在丞相府的公子亲临,怎敢怠慢,立刻吩咐侍卫点了灯笼,他亲自带路,直往监狱而去。

一路上,他问道:“丞相大人派您来的么?”

朱渝不耐烦地道:“这个不劳你费心。”

知府不敢再开口,众人很快到了监狱里。

祝先生和梅眉被单独关在两间隔壁的囚室,而他的家眷族人则分别被关在了十几间大牢房里。

看守开了门,知府一挥手,看守都退了出去,他自己也退了出去。

朱渝站着没动,君玉也不管他,赶紧上前。

“祝先生、师娘!”她轻叫一声,声音哽咽了。

“君玉,竟然真是君玉!”祝先生的头发已经全部花白,瘦削的脸上露出惊喜的微笑。

“君玉……”梅眉神色黯然,头发凌乱,微弱的声音满是不相信的狂喜。她从牢里伸出手,君玉心头一恸,跪下去握住了那双干枯的手!

“这些年都没有你的消息,我不知多么担忧,现在看你已平安长大,我就算死了也放心了!”梅眉叹息一声,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和喜悦。

“我会设法救你们的。”君玉轻声道。

梅眉似乎已经并不太关心自己是否能被救出去了,她紧紧抓住君玉的手:“我到泉下见了你母亲会很开心的……”

祝先生笑笑,摇摇头,眼中有一种对飞来横祸的无奈和认命:“君玉,前朝和本朝,不知多少人因为文字狱被株连九族,要设法营救谈何容易,你也别费那个心了!”

“朱渝也来了!”君玉强笑笑。

“朱渝?!”梅眉和祝先生都有点意外。

君玉转身看着他,朱渝很勉强地走了过来,对祝先生和梅眉各行了一礼。

祝先生笑了:“朱渝,你也长大了!”

朱渝立在一边,不开口。

两人从监狱出来,朱渝道:“三天后的傍晚,那间茶坊见!记住,只能你一个人来。”

“谢谢你!朱渝!”

朱渝深深看她一眼,转身就走了!

君玉刚回到投宿的涟漪客栈,见孟元敬正等在门口,一见了君玉他立刻道:“君玉,你终于来了!”

原来,孟元敬作为上次大战的先锋之一,先行率军出征,在西风关和胡族的一万大军交手,杀敌大半,正欲乘胜追击却接到收兵的命令,说是朝廷已经议和休战。在议和的款项里,胡族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要严惩这支先锋军的将领。所以,汤震就以“贸然袭击友军”的罪名将孟元敬革职。孟元敬一腔热血却遭此际遇,不由心灰意冷,干脆回家侍奉老母。

孟元敬家在扬州,君玉估计他一定也在设法营救祝先生,所以从凤凰寨出发后就给孟元敬捎了信,原本打算一到扬州就先去找他了解情况,没想到先见到了朱渝。

“君玉,你见过祝先生了?”

“刚刚见到了。”

“有江南名士联名营救,秘密打点,我们也多方设法都不能单独见到祝先生,你是怎么见到他的?”

“是朱渝带我去的。”

孟元敬大为意外:“这小子还有这种好心的时候?”

君玉点点头,叹息一声:“祝先生和师娘遭此大祸不说,可怜那些族人,有些跟祝先生一家可谓素昧平生,连面都没见过,这一场莫须有的文字狱也把他们都牵扯了进来。这些人十几人或数十人被关押在囚室里,今生都毫无指望了。即使侥幸活命,若被发配,子女后代就只能世世为奴了。”

孟元敬道:“我们再尽力想想办法吧。”

“朱渝叫我三天后再去监狱,我们就走一步看一步。”

“也好,我约了一干江南名士明日去扬州府打点,我们分头行动吧。”

临别时孟元敬忽然拿出一封信来:“君玉,我倒差点忘了,这个是岚妮叫我交给你的!”

君玉接过,拆开,原来是石岚妮写的,请她上爱莲山庄一叙,信上也没写原因。君玉想起和朱渝约定的时间还有三天,也不妨去看看石岚妮,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君玉如约前往爱莲山庄。

爱莲山庄在一座常绿的橘园上。君玉忽然想起,自己的家乡也有这样广袤的桔子林,每年秋天,母亲总要带自己去采摘。现在在江南看到如此橘园,竟然有非常熟悉的感觉。

在一棵高大的乌桕树下立着一个老人,君玉走近,发现这个老人不过50岁左右年纪,或许是因为岁月的痕迹在他身上刻下了太深刻的痕迹,使得他给人的感觉远比年龄来得苍老。

老人背负着双手漫不经心地散步,似乎没有留意身边经过的人,君玉侧身从他身边走过,他也没看一眼。

再往前面行了约莫两里路,一幢大院矗立在眼前。正中的大理石建筑的门廊上书“爱莲山庄”四个古拙的大字!

两个手执长枪的家丁分立门口。

一个雪肤花貌,满脸娇精的少女正在门口四处张望,见了君玉立刻惊喜地迎了上来:“你就是君公子吧,我姐姐正等着你呢!”

她见君玉意外的表情,立刻笑了起来:“我叫石虹妮,石岚妮是我姐姐。我姐姐回家后一直惦记着公子,家父家母也想见公子一面亲自道谢,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这次听元敬哥哥说公子会来江南,我们天天都盼望着你呢……”

君玉跟在她后面,微笑着听她清脆明快使人十分喜欢的声音,迂回婉转几个院落,来到了一座非常雅致的琉璃彩院。

院子的拱门上赫然有着一副漆金玉玺的对联:爱莲佳丽姐翩翩山庄风华妹格格横批则是:绝色双娇!

君玉随石虹妮进了大门,很清雅的屋子里,石岚妮赶快站起,叫了一声“君公子!”然后转向正中坐着的一个中年妇女:“母亲,这位就是君公子!”

这位就是传说中的江湖第一美人方格格!君玉看她的第一眼就明白石家姐妹的美貌来自何处了。方格格的相貌和身形精致而细腻,她的娇躯被最华丽的丝绸衣物包裹着,她的柔肢被最炫目的珠宝环绕着,她即等于鲜花,她太过炫目,以至于她的两个风华正茂、姿容绝俗的女儿站在她身边竟然都有点黯淡。

“见过夫人。”

方格格看她一眼,淡淡一笑,再看一眼突然站了起来,几乎有点语无伦次地指着她“你……你……”

石家姐妹从来不曾见过母亲如此失态,两人双双上前扶住了她:“母亲,你……”

“岚妮、虹妮”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君玉转身,竟然是刚才乌桕树下看到的老人。

“父亲!”

这位老人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石大名,二十年前名满江湖的第一剑客。

君玉正要行礼,石大名忽然见到她的佩剑,又看看满脸惊讶之色的方格格,目光一闪,“君公子,感谢你对小女的救命之恩!”

“不敢,举手之劳,请勿介怀!”

君玉忽然察觉到石大名不动声色的目光里竟然有比方格格更大的困惑。

第11章:第十一章

“那是兰茜思的眼睛,错不了,只有兰茜思才会有这样一双眼睛!”方格格低声道,看着丈夫,“真没想到,兰茜思会有儿子,而且,她的儿子还救了我女儿的命……”

石大名看着君玉,君玉茫然地点了点头,突然想起朱丞相仇恨的目光,而石大名夫妻的目光则全是惊讶和激动!

“你母亲,可安好?”石大名的神色很平静,声音却有点轻颤。

“家母已过世多年!”

石大名的身子晃了晃,神色惨淡:“我又欠了她一份情……这一辈子永远还不清了,永远也还不清了……”

方格格母女看着他径直走出大门,谁也不敢开口叫他!

君玉也茫然地看着他,再看看石家姐妹,三人面面相觑。

“君公子……”方格格看看她,再看看自己的两个女儿,两个姑娘屏声静气,谁也不敢开口。方格格脸上的神情非常复杂,又伤感又落寞简直无法形容,“你叫……君玉,是吧?”

君玉点点头。

“我很感激你救了岚妮,今后,无论你有什么需要,只要一声令下,爱莲山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不过……”她顿了顿,脸上的神情有种决绝的痛苦,“我希望,今后你不要再和石家的任何人见面,我也不允许石家的任何人再和你见面……那种痛苦,那种永远在兰茜思阴影下的痛苦,我这一辈子已经受够了……”

石家姐妹惊呆了,石岚妮惊声道:“母亲,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君公子……”

方格格没有理她,紧盯着君玉,语气并非威胁却充满了哀戚的味道,“君公子,就算我求你了,我求你能够答应!”

方格格那充满痛苦、哀愁中还夹杂着一丝厌恶的目光,竟然有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力量。君玉毅然点了点头,再看了看茫然无措的石家姐妹,转身就走了!

“君公子……”石岚妮追出来,却被母亲一把拉住了!

君玉走到桔园下面的那片乌桕树下,停下脚步。忽然背后一阵冷风,一股大力迫来,君玉连退三步。这人简单一掌有如此威力,竟是生平从未遇见之高手。

君玉心里一凛,“追飞”在手,来人一挥衣袖退开,沉声道:“兰茜思有子如此,九泉之下也当瞑目了!”

君玉立定,她心里最吃惊的并不是石大名惊世骇俗的武功,而是他果真和自己母亲有非常深的渊源!

可母亲在世时却从来不曾提起过他!

石大名背负双手,似在沉思中!

君玉也不开口打搅他,石大名好一会才抬起头看着她,瞬间目光如炬却很快黯淡了,“你母亲是怎么去世的?”

“生病了,没治好!”君玉平静地道。母亲在当地深受邻里尊敬,生病的时候,当地名医均主动前来诊治,但也不过是尽人事而知天命,丝毫也没能挽留母亲早衰的生命。

“你父亲可健在?”

“我父亲是一名猎人,比我母亲更早过世一年。”

君玉坦然地看着他,自己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猎人,记忆里,父亲相貌堂堂,对母亲体贴入微,言听计从,对自己慈爱非常!母亲正是因为父亲早逝悲伤过度加重病情,从此一病不起的。

石大名看了好几眼她手中的“追飞”:“这把剑,你是和元敬交换的吧?”

君玉点点头:“正是,我用”蹑景“和他交换的。”

石大名长叹一声,忆起当年自己用“蹑景”和兰茜思交换“追飞”时,兰茜思曾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当这把剑再回到你手中的时候,就是我们陌路相向之时!”

还剑之日即为诀别之时,一语成谶,几翻轮回,没想到的是,这把剑不是兰茜思还给了自己,而是孟元敬作为礼物将之和最要好的朋友做了交换!

石大名第一次面露笑容:“20几年前的武林大会,兰茜思击败各派掌门,名动天下……”他的眼神里突然闪过一丝说不清楚的情绪,似激动似愧疚,“可惜,她终究没得到盟主之位……一别许多年竟已天人永隔……”

当年,兰茜思仗剑走天涯,从江南的武林世家到天山隐居的剑客,从北方的豪侠到塞外的奇人,她无一不循迹前去挑战,经历大小百余战,从无败绩,在她23岁那年,甚至只身闯过800罗汉阵,上少林寺挑战当时的达摩院首座“无为”大师。在她25岁那年,她融合百家武功,自创了一套崭新的剑术,名叫“手挥五弦”。

那时,距离“武林盟主”的大会只剩不到两年,这个女子丝毫也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竟然一心想做“武林盟主!”江湖中人谁也不容一个女子如此嚣张,一时间,兰茜思“恶名昭彰”,天下人皆欲杀之!

尽管她在那一次的武林大会上力挫群雄,终因负伤远走,隐居西南边陲,郁郁终生,在三十几岁的鼎盛之年就与世长辞!

石大名陷入沉思之中良久,抬起头,发现君玉正看着自己,他心里一凛,这双酷似兰茜思的眼睛竟然和兰茜思的目光完全不同。兰茜思的目光再如何风采出众、锋芒毕露,毕竟也是一个女孩子的眼神,而眼下这双目光却全然地内敛坚韧、平静无波!

君玉向他一礼:“石大侠,告辞了!”

石大名点点头,君玉大步往山下走去。

从爱莲山庄被“请”出来后,这三天里,君玉忙于和孟元敬四处设法营救祝先生夫妇,无暇多想母亲的过去。这天,她正在约定的地点等朱渝,突然手一抖,手里的茶杯一歪,茶水泼到了桌子上。君玉心中一凛,突然有了种不祥的阴影。

有人走了进来,君玉认出此人是扬州知府的侍卫。那个侍卫神色慌乱:“朱公子在知府衙门等你!”

君玉心中一沉,飞身跃出,挥了马鞭,小帅直奔扬州府。

知府衙门。

君玉冲进大门,门里停着两具盖着白布的尸体。

君玉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揭开白布扑到了梅眉身上。梅眉双眼紧闭,嘴唇发黑,胸口早已冰冷,旁边的祝先生也一样,显然是被毒死的!

知府伏在地上瑟瑟发抖:“是京城来的钦差亲自下的命令……下官不敢抗命……与下官无关啊……”

“快滚!”朱渝大喝一声,知府爬起来两股颤颤,跑了几步又跌倒,赶紧爬起来又跑了。

“我没有亲人了,我再没有任何亲人了……”君玉抱起梅眉已经冰凉的身子,嘴角渗出细细的血迹。

朱渝呆在那里:“都怪我,我父亲察觉我的行动后就先下手了,我早该想到他会这样的,我……我……”

君玉似乎没有听见,她抱起梅眉走了几步,又回头看看尚躺在地上的祝先生,朱渝正要伸手去抱,见了她的目光,心里一寒,缩回了手。

一辆马车停在门口,似乎是早已安排好的。

君玉抱起梅眉,放在马车上,又回头抱起祝先生,跨过门槛,君玉踉跄几步,摔倒在地上。她爬起来,再次抱起祝先生,放在了马车上。

她上马,一挥鞭子,马车得得地远去了,在门外,正等着赶来打听消息的孟元敬。见了君玉的脸色,心里一沉,纵身跃上了马车。

朱渝站在门口,茫然地看着马车消失的方向,冬日的下午,天色已经黯沉得厉害!

马车在一座小山的坡脚停下,君玉抱了梅眉往山上而去,在一棵巨大的梧桐树下停下,孟元敬则抱了祝先生。在他们身后,跟着一脸茫然的朱渝。

君玉拿剑掘起土来。孟元敬赶紧帮忙,朱渝迟疑着也加入进来。

半个时辰后,一个宽大的坟墓已经挖好。

君玉抱起梅眉,仔细看了几眼,放了下去。孟元敬也将祝先生的尸体放了下去。

土一层一层落下,两人的身子一点一点湮没,君玉看着梅眉惨白的脸,想起她来老家接自己,想起她给自己缝被划破了的袍子,心里一恸,土竟然洒不下去。

孟元敬上前一步,用最后一抔泥土彻底覆盖住了梅眉的脸庞。

君玉倒退一步,跌坐在地上,一言不发。

孟元敬朝君玉看去,只见君玉静静地坐在山坡上,脸上有一种刻骨的悲凉。这是孟元敬第一次看到君玉脸上出现这样的神情,这一瞬间,他突然有种特别奇异的感觉,觉得面前的君玉是如此陌生,跟自己以前认识的那个美少年完全不同。至于究竟有什么不同,自己却偏偏一点也说不上来。

朱渝靠在一棵柏树上,一向嚣张的脸上泊了一层深思之色,只是怔怔地看着君玉悲凉的神情。

好一会,君玉起身,大步往山下走去。孟元敬看了朱渝一眼,跟了上去。

朱渝依旧呆在原地,对着君玉的背影轻声道:我多次想和你成为朋友,可是,每次我们都处于这样敌对的场景……君玉的脚步更加快了,也不知有没有听到。

第12章:第十二章

第二天,君玉走出客栈,忽然听得大街上人声喧哗,紧接着,她看到孟元敬走了进来。

“君玉,祝先生的族人全部被赦免释放了……”

“真的吗?”

君玉眉色稍展,孟元敬点点头:“真的,他们全被释放,并且返还了家财。”

君玉靠在门口,松了口气,忽见一匹瘦马往客栈方向跑来,正是小帅,昨日她悲伤迷心,将小帅忘在扬州府,正想去寻,小帅却已被人送回。送马的人已经走了,只见小帅的背上缚着一支新开的腊梅,她取下一看,腊梅上还有一张小小的纸条:君玉,对不起!

正是朱渝的笔迹。

她叹息一声:“这次,多亏了朱渝帮忙啊。”

“朱渝这小子,总算做了一件大好事!”

孟元敬见君玉虽然眉色舒展了一些,但是因为悲伤过度,精神很差,不无担忧地道:“君玉,你没事吧?”

君玉摇摇头。

“五月,蜀中青城派有场武林大会,举行盟主选举。我舅舅派我把盟主令交给他们。”

君玉勉强笑笑:“哦?元敬莫非也想去争个盟主?”

“我可没这个闲功夫。”孟元敬看着她,对这儿时的伙伴有些依依不舍:“君玉,反正现在休战你没什么事情,心情也不好,不如我们一起去蜀中游玩一趟,好不好?”

君玉想想,立刻答应下来:“好的,我们一起去游玩一趟也无妨。明日就走吧,我也不想在这里多呆了。”

孟元敬见她答应,大喜过望:“一路上,我们谈谈说说也就不寂寞了。今晚,你就到我家里去住,明日好一同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