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凝道:“去乾和殿,本宫回宫已有半月,还未去过乾和殿。对了,让人把灶房里的参汤也端来,皇贵妃天天往乾和殿送汤,本宫若也不送一送,倒显得我们坤和宫不关心陛下了。”

素红应声。

凤辇很快便离开了坤和宫,如今时值初冬,天也渐渐转冷,叶凝在凤辇上坐了一会便觉手脚凉透,揣紧了怀里的手炉方暖了不少。到了乾和殿后,小永子一见到叶凝便赶紧向皇帝通报。不一会,叶凝就坐在乾和殿里。

她垂下眼,慢悠悠地喝了口茶,搁下茶杯时,眼角的余光不着痕迹地往不远处瞥了瞥。

元平帝坐在太师椅上,太子坐在元平帝的腿上。

太子正在字正腔圆地背诵着《三字经》。

元平帝安静地听着,目光十分柔和。

叶凝默默地收回目光,又喝了口茶,一杯茶喝剩一小半时,太子方背完了《三字经》。元平帝眉开眼笑地道:“好,很好。”

叶凝接道:“曙儿背得极好,”她笑了笑,“曙儿还会背什么?”

待太子回答完后,元平帝又道:“今日的课业也差不多开始了,小永子,带太子去司马太傅那儿。”少顷,乾和殿里便只剩元平帝与叶凝两人。

叶凝此时起身,给元平帝倒了一碗参汤,她含笑说道:“陛下,臣妾给你熬了一盅参汤。如今转凉,喝完参汤也能暖暖身子。”

元平帝道:“皇后有心了。”

叶凝又道:“这几年来,陛下将曙儿教得极好。前几天曙儿还与臣妾说他最敬佩的人便是自己的父皇。”

元平帝一听,眉眼里添了几分笑意。

叶凝忽然轻叹一声:“都是臣妾不好,虽然说是飞来横祸,但这几年来臣妾始终没有尽到为人母的本分,陛下朝事繁忙还要分心照顾曙儿,这一切都是臣妾不好。”说着,叶凝拿帕子揩了揩眼角,又道:“幸好如今臣妾回来了,也可以替陛下分忧了。”

元平帝却道:“不急,你刚回来,六宫事宜诸多且繁重,再过一段时日吧,曙儿在乾和殿住久了,回坤和宫也不习惯。”

叶凝说道:“六宫事宜有皇贵妃从旁协助,臣妾也不忙…”

元平帝皱眉,打断道:“她是皇贵妃,虽然位同副后,但终究你才是皇后。即便从旁协助,真正管事的还是你。”

叶凝抿抿唇,说道:“臣妾明白了。”

她今日过来,就没想过能成功把太子带回坤和宫,她的本意是拿回打理六宫之权。这几年都是林悠兰在打理,她现在虽然回来了,但不少事情还得经过林悠兰那边才能处理,如今有皇帝这句话,事情解决起来就方便得多了。

不过…

叶凝不禁有些担心。

打从她回来后,皇帝对她便有几分防心。她回来时,玄墨将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皇帝应该不会怀疑才对的。可现在为何皇帝却要死死地抓住曙儿不愿放手?

叶凝离开了乾和殿。

素红笑吟吟地说道:“娘娘,这下皇贵妃可没话说了。哼,想和娘娘争宠,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叶凝横她一眼,说道:“都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改不了口。”

素红说道:“奴婢只是一时得意忘形了,以后一定谨慎行事。”顿了下,素红忽然“呀”了声,“是顾侍郎。”

叶凝微怔,顺着素红的目光望去,刚好有一男子踏步而来,徐徐地行了一礼。

“微臣拜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叶凝认得的,他是顾蓝之子,顾意书,当年救了她一命的少年郎。没想到短短三年,竟然就官拜侍郎了。叶凝回过神来,道:“不必多礼,顾侍郎请起。”

顾意书站起。

叶凝说道:“顾侍郎是有事与陛下商讨吧,本宫也不多加打扰了。”

顾意书道:“微臣恭送皇后娘娘。”声音虽是不咸不淡的,但倒也能听得出里头的恭敬。叶凝心想,看来顾意书没有认出当年的自己,不过想想也是,都这么多年了,于顾意书而言,当初救她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吧。

当初提拔了顾蓝,在春闱里也拉了顾意书一把,也算是完全还了顾意书当初的恩情了。

素红扶着叶凝上了凤辇。

叶凝刚坐稳,目光不经意地一瞥,蓦然见到不远处的五角凉亭里有道梅红的身影。

是林悠兰。

恰恰好与她的目光一相触,她从凉亭里走出,上前与叶凝行了一礼。起身时,叶凝说道:“皇贵妃好兴致,天这么冷,还在亭里赏花。”

林悠兰道:“天虽冷,但花甚美。”

“是么?”

林悠兰道:“是呀,皇后姐姐要过来与妹妹同赏么?”

叶凝道:“不了,本宫乏了。”

林悠兰又含笑道:“那妹妹恭送姐姐,改日再过去坤和宫与姐姐谈话家常。”

作者有话要说:~\(≧▽≦)/~啦啦啦更新来啦~~~

第86章

素红欲言又止的,嘴巴张了张,想起方才叶凝所说的话,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叶凝注意到了,哪会不知她的心思,毕竟两人也算是主仆多年了。

她摇摇头,无奈地笑道:“有话便说吧,又想说皇贵妃什么?”

素红迈前几步,跟上了凤辇,她凑到叶凝身边,声音压得低低的:“娘娘一回来,皇贵妃也不敢与娘娘争宠了。”说到这儿,素红声音里添了几分得瑟:“以前娘娘不在的时候,皇贵妃几乎日日都给陛下送吃食,如今娘娘回来了,皇贵妃也就只能在乾和殿附近干坐着。”

叶凝听罢,问:“这几年都是如此?”林悠兰倒也算是有心了。

素红说道:“是呢,即便不送的时候,皇贵妃也会在方才的凉亭里坐着,等陛下出来的时候会跟陛下说上几句话。这三年以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叶凝若有所思地眯了眯眼。

回了坤和宫后,叶凝刚坐下不久便有内务府的人前来。

“奴才是内务府新来的文全,奴才给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文全磕了几个头,又说道:“近来内务府调来几位手脚伶俐的宫女,奴才知道娘娘刚从南山寺回来不久,而六宫事宜诸多,特地来请问娘娘需不需添加人手。”

叶凝深谙人心难测,新来的宫女也不知能不能信任,堂而皇之地放来坤和宫,兴许少不了麻烦。正要拒绝时,文全忽然递上名册,与此同时嘴巴张了张,做了个嘴型。

叶凝心念一动。

她认得出来,文全方才的嘴型说的是“玄墨”二字。她不动声色地接过名册,文全说道:“娘娘,这几个宫女中又属楚思的手脚最为伶俐,办事也极为妥当的。”

叶凝哪会不明这是玄墨给她送人来了。

她佯作沉吟的模样,片刻后,说道:“也好,坤和宫也该添点人手了,就她吧。”

文全说道:“是的,奴才明白。奴才立即让楚思姑娘过来。娘娘,奴才告退。”叶凝颔首,心中却是噗咚噗咚地乱跳,好一阵的激动。

不一会,名字唤作楚思的宫女便出现叶凝的面前。

叶凝屏退周遭宫人,单独留下楚思。

楚思跪下来说道:“夫人,这是公子给您的信。”唤她夫人,看来没有错了,真的是玄墨送来的。叶凝的手微颤,她接过信笺。

信笺里的只有寥寥数句——吾妻阿凝,琬儿已在叶府,她很好。楚思武功不差,能护你周全。我一切安好,勿念。

看着熟悉的字迹,叶凝鼻子发酸。

叶凝打量着她,问:“公子让你来,可还有吩咐过什么?”

楚思说道:“公子说夫人有任何吩咐,尽管差遣奴婢。”

叶凝听明白了,她道:“正好,我现下有一事要交托给你。”

楚思说道:“夫人请说。”

叶凝道:“你且去查一查林家与顾家以前有无来往,私下的也算。”楚思问:“是哪个顾家?”叶凝道:“兵部尚书的顾家,你再查查顾意书与皇贵妃以前是否相识?”

楚思应声:“是,奴婢明白。”

玄墨的眼光果真是极好的。

他送来的楚思办事效率极高,不到五日她所吩咐的事情便有了结果。叶凝听后,微微一怔,事情并非如她所想那般,林家与顾家极少往来,而林悠兰更是不认识顾意书。

莫非是她想多了?

不过这些年来,在朝政上,林相向来是个暴脾气的,一旦政见不合,话里行间便开始唇枪舌战,常常骂得其他大臣灰头土脸的。

顾蓝为人沉稳正直,是个硬脾气的。

而在朝廷里,顾蓝也时常与林相针锋相对,不过林相待顾蓝脾气也算是不差,极少与顾蓝对立。

若说林家对顾家有何特别的话,这个也算得上一点。

只是这一点也不算的什么,莫非当真是她想多了?

不久后,宫里迎来了冬天的第一场雪。

这小半月以来,叶凝常常用过早膳后便离开了坤和宫,带着素红和楚思两人在御花园里散步。今日小雪天寒,叶凝用过早膳后也一如往常地离开了坤和宫。

素红颇为不解。

以往主子怕冷,一到了下雪时节,能留在殿里便留在殿里,甚少出去。可这阵子也不知怎么了,一用过早膳便外走,在御花园附近溜达着。

御花园离乾和殿不远,穿过月牙桥后便差不多到了。

叶凝裹着狐裘,手里揣着手炉,慢悠悠地在御花园里行走,素红和楚思两人默默地跟在她身后。不一会,叶凝问:“什么时辰了?”

素红回道:“娘娘,早朝结束了。”

叶凝听了,心思一动,说道:“都这个时辰了,看来我们走了不短时间。本宫也走累了,素红你去唤宫人抬凤辇过来吧。”

支走素红后,叶凝低声对楚思说道:“去吧,小心些,莫要被皇贵妃见到了,仔细留意着。”

楚思应声。

半柱香后,楚思回来了。

叶凝问:“皇贵妃可有在凉亭里?”

“有。”

叶凝又问:“今日陛下可有召见谁?”

楚思答道:“夫人果真神机妙算,今日陛下召见的正是顾侍郎。”

叶凝眸色微深。

经过这小半个月,她发现了一事,林悠兰果真如素红所说那般,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的,几乎日日都在乾和殿附近的凉亭里坐着,直到早朝过后的半个时辰才离去,而其中只有在皇帝召见顾意书时,才会逗留久一些。

此时素红也唤了凤辇过来。

素红问:“娘娘,是要回坤和宫吗?”

叶凝说道:“不,本宫听闻皇贵妃的兰和宫新得了一株奇花,便去兰和宫看看吧。”

叶凝到兰和宫时,林悠兰还未回来。叶凝也不着急,慢悠悠地坐在殿里等着。兰和宫里的宫人见到皇后来了,赶紧遣了人去寻皇贵妃。

不到片刻,林悠兰就匆匆忙忙地赶回。

叶凝悠哉游哉地看着林悠兰,说道:“妹妹总算回来了,本宫听闻妹妹新得一株奇花,特来观赏观赏。”

林悠兰一听到皇后去了兰和宫,心中就万分忐忑,也不知叶凝到底在玩什么把戏,当即急急忙忙地赶回,如今见到叶凝这副模样,林悠兰登时觉得不妙,但思来想去也想不出叶凝到底想做些什么。

她镇定下来,含了笑意说道:“都是妹妹不好,让姐姐在这里等妹妹。妹妹先给姐姐赔个不是。”说着,林悠兰又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奇花,只是玉石所制的花,工艺还算精巧,但也算不上是什么好东西。姐姐若是喜欢,妹妹便让人送去坤和宫。姐姐能喜欢妹妹的东西,妹妹心里也高兴得很。”

叶凝道:“这倒也不必,本宫也不愿夺人所好,就想过来赏一赏。东西是你的便是你的,本宫自不会夺走。”

林悠兰面色微变。

这话的言下之意岂不是在说不是她的东西她便要夺走?叶凝是在暗示什么?

叶凝淡淡一笑:“其实本宫今日来还有一事,妹妹也知本宫三年前从明琅崖坠下,所幸得上天庇佑才捡回一条命,说起来,这一点,本宫与妹妹倒也相似,那么高的明琅崖,寻常人等摔下去了定是立马去见阎罗王了,哪像本宫与妹妹,摔下去后如今也活得好好的。”

林悠兰心中咯噔了好几下。

叶凝这是知道了什么?

“不说这个了,还是说正事吧。本宫刚从南山寺回来不久,对如今丰阳城的各家贵女也知道得不多。本宫的娘家与顾家也算有交情,前些时日顾尚书的妻子入宫还特地请求本宫给他们家的嫡子顾意书指一门好婚事。妹妹可知顾意书此人?年纪轻轻便官拜侍郎,生得也是丰神俊朗的,这般好的苗子是得好好寻觅个佳妇。妹妹心中可有什么好人选?”

林悠兰垂下眼,说道:“贵女众多,一时间妹妹也难以挑选。”

叶凝说道:“不急,妹妹若是想到了再与本宫说。”

方才叶凝一直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林悠兰,在她提到顾意书的婚事时,林悠兰的五指瞬间握成了拳头,随后又迅速松开,佯作一副镇定的模样。

看来她果真没有多想。

作者有话要说:黄桑娘娘头顶绿油油呀…

第87章

坤和宫。

殿里铺了地龙,外头飞雪飘扬寒风飒飒,里头温暖如春。叶凝抱着手炉,慵懒地坐在美人榻上。近来天寒,她干脆免去六宫的晨昏定省,她也乐得清闲。

各宫妃嫔一来请安,她坐在主位,听着他们话里行间夹枪带棒的,每次都觉得头疼。兴许是有了芜河镇的三年,如今叶凝越发觉得宫里实在是没趣得很,若非有曙儿在,若非为了兄长的仇恨,若非为了家中的安危,给她坐拥天下她也不愿回来。

尤其是这几年来,元平帝的性子越来越难以捉摸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他生下曙儿的关系,元平帝特别在意曙儿。没由来的,叶凝想起之前在芜河镇时见到的一户人家。芜河镇不大,一有什么事不到半天整个镇子都传遍了。

那户人家人丁单薄,只有孤儿寡母,母亲格外疼爱自己的孩子,儿子的婚事也是精挑细选,最后挑了一个好姑娘。可好景不长,不到半年,那个好姑娘便与世长辞,再后来,那户人家的儿子又再娶了另外一个姑娘,也是不到半年又去见阎罗王了。那时,镇子里便传出那人克妻的命数,也再无好人家的女儿愿意嫁过去。直到有一日,那户人家的儿子在酒肆里喝酒,醉后吐真言。镇里的人方知寡母太过痛爱儿子,对嫁来的媳妇诸多挑剔,一有不对便耳光相迎,还时常口出恶言,甚至连行房之事也要在窗边偷听,时日一长,媳妇也受不住直接抹了脖子。

当时叶凝身怀六甲,肚里的孩子也未出生,叶凝与玄墨说,实在太可怕了,若肚里的孩子是个男娃,以后娶了媳妇她定不能像寡母那般,疼爱也得有个度呀。

叶凝不禁有些担忧。

她唤来了素红,问:“陛下这几年当真都是亲自带着曙儿?从未假手于人?”

素红想了想,说道:“回娘娘的话,也不算是从未假手于人,有时候陛下招各宫娘娘侍寝时,太子殿下便由永公公和奶娘带回坤和宫,不过娘娘们侍寝完毕后,陛下便会将太子殿下带回乾和殿。”

算起来,她回宫也快有两个月了,期间皇帝从未招妃嫔侍寝,一直忙于朝事和西北战事。

叶凝若有所思。

此时,外头有宫人进来通报:“启禀皇后娘娘,德妃娘娘来了。”

叶凝回神,连忙道:“让德妃进来吧。”

德妃进来后,叶凝便屏退了周遭宫人。德妃笑吟吟地道:“没有打扰到你吧?”

叶凝笑道:“没有,今儿天冷,我在坤和宫里闷得慌,姐姐过来了正好也能给我解闷。”说着,叶凝瞅了瞅窗外,又道:“下这么大的雪,姐姐怎么也过来了?”

德妃说道:“我也在殿里闷得慌,三皇子和五公主也睡下了,想来想去便也只能来找你了,”顿了顿,她又道:“我过来的时候还遇到了皇贵妃。”

叶凝道:“哦?她怎么了?”

德妃说道:“倒也没怎么,许是你回来了的缘故,最近她也不来找我麻烦了,今日我见到她时,她也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不知…是不是有孕了。”

叶凝笑道:“陛下好几月来去后宫,她的孩子哪里来?”至于为何没精打采,这原因她是晓得的,心上人即将要娶妻,可新娘子却不是自己,她能高兴到哪儿去?

不过叶凝至今还不明白,明明顾意书和林悠兰以前私下里也不见得有多少接触,林悠兰又为何会喜欢顾意书?

德妃说:“这倒也是…”

此时,素红进来,说道:“娘娘,各家贵女的画像都送来了。娘娘是要现在过目吗?”

德妃微怔:“各家贵女的画像?”

叶凝对素红点点头,才对德妃说道:“是呀,之前我兄长在朝为官时与兵部的顾家也算有交情,前不久顾尚书的夫人请求我为顾侍郎指一门好婚事,于是我便让人去搜集画像。”

素红呈上若干轴画卷。

叶凝随意展开一幅,瞅了瞅,说道:“这是陈家的二姑娘吧,没想到如今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了,与顾意书也算是门当户对。姐姐,你来看看,觉得陈家的二姑娘如何?”

“不…不错。”

叶凝抬眼看了看德妃,刚好见到德妃神情有异,不复方才的悠然自得。

“姐姐怎么脸色如此难看?”

德妃轻咳一声,勉强地笑道:“许是昨夜没有睡好,我现在有些乏了,改日再来过来陪妹妹说话。”

又过了几日。

叶凝召见顾尚书的夫人夏氏。

这几日她挑来挑去,始终觉得还是第一眼见到的陈家二姑娘适合顾意书,且她也让人去打听了,陈家对顾家也极其满意。是以今日她便唤了夏氏前来,只要顾家也没问题,婚事便这样定下来。

顾意书根正苗红,又曾是她的恩人,她自是打心底希望顾意书能觅得佳妇。

陈家的二姑娘的确不错,她原以为这事能成的,未料夏氏却说原来顾意书早已有意中人。

叶凝一听,不由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