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惶恐地道:“请皇后娘娘恕罪,臣妇是昨日才晓得此事,意书又是个性子固执的…”

叶凝道:“起来吧,这也不算是大事。顾侍郎血气方刚,有意中人也理所当然之事。不过也幸好提前说出来了,若指婚后再说,想收回也没这么容易了。”

夏氏这才站起谢恩。

叶凝有些好奇,问道:“是哪家贵女?”

夏氏轻叹一声:“是太仆寺的沈主簿之女。”

叶凝恍然,难怪夏氏要叹气,入了太仆寺官职难升,这辈子顶多便是从六品官员,而顾意书年轻气盛,年纪轻轻就已官拜侍郎,侍郎从四品,而顾蓝又是兵部尚书,眼下元平帝又颇为宠信顾意书,他以后可谓是前途无量。且据叶凝所知,沈主簿只有两个女儿,嫡女早已出嫁,剩下的二姑娘是庶女。

若这门婚事成了,那就是门不当户不对。

不过顾家也不需锦上添花的亲事,既然是顾意书的心上人,她成全他又如何?虽为庶女,但能得顾意书的青睐,想必也是玲珑剔透的人儿。

夏氏走后,叶凝唤人去打听了沈家的二姑娘。

傍晚时分,楚思回来禀报,并呈上沈二姑娘的画像。

叶凝一看,登时愣住了。

沈二姑娘的眉眼竟与德妃有六七分的相似。

叶凝心念一动。

林悠兰总针对德妃,莫非就是因为这个缘由?

而德妃的病久久未愈,如今也能解释得通了。不是太医治不好,而是德妃根本不想治愈。叶凝想起当初她与皇帝互换身子时,在荣熹宫里与德妃说话,提起顾意书时,德妃明显也是神情有异。

夏氏回了顾府。

顾蓝心中忐忑,一见夏氏回来,连忙道:“皇后娘娘如何说?”

夏氏说道:“老爷放心,皇后娘娘极是和气,并未责怪我们,也未责怪意书,还答应了要帮意书指婚。”

顾蓝叹道:“也只能如此了。”

夏氏忧心忡忡地道:“意书娶了沈家的二姑娘,想来也会放下不该有的心思了。”

顾蓝道:“但愿吧。”

他的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唯一这点不好。不过幸好也没有犯下大错。

说到这里,顾蓝瞪了夏氏一眼,说道:“以前你就不该常带意书去南山寺,不然意书也不会识得德妃娘娘。”

夏氏抿唇不语。

当年顾意书还只是个少年郎,夏氏常常去南山寺烧香拜佛。南山寺外有片桃林,每次夏氏烧香时,顾意书便去桃林里玩耍。

夏氏与顾意书说了指婚一事。

顾意书沉默了。

他垂下眼,窗外飞雪飘入,脸冻得发僵,但他半点知觉也没有。过了许久,他才说道:“母亲,儿子明白。”

夏氏轻声一叹,说道:“你明白便好。”夏氏又看了看顾意书,这才抬步离去。

顾意书望向窗外。

窗外雪花纷飞,像极了当年桃花怒放飘飞的场景。

他在南山寺外的桃林里遇到了不少姑娘,可唯一能让他记住的却只有她。

只不过最终他还是迟了一步。

他与她只能有缘无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好像吃错东西了,肚子疼(┳_┳)

所以木有更新~~

本来打算今天三更的,下午不小心睡太久了…【我也不知道我怎么睡这么久…

所以明天三更!大家不要大意地来监督我吧!

第88章

兰和宫。

即便外头飞雪如瀑,冻得人手脚发冷,可此刻的林悠兰怒火攻心,浑身气得热腾腾。寒冬腊月的,杏语不停地摇着团扇,轻声细语地道:“娘娘息怒。”

“息怒?”林悠兰的脸色极其难看。她指上的比甲断成了两半,掉落在地。她说:“这口气本宫是无论如何也吞不下!”

一想到顾意书即将娶妻,娶的不仅仅是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庶女,而且其眉眼还与德妃那狐狸精有五六分的相似!这口气她要如何吞得下!如!何!吞!得!下!

她哪里不如德妃?

“娘娘身体为重呀,莫要为了不相干的人生气,气坏身子就不好了。七皇子殿下还小,还要依靠娘娘呀。”杏语劝慰道。

平日里她只要提起七皇子,主子再怒再气也会消停。可今日林悠兰却像是吞了炮仗似的,劈里啪啦的,殿里的若干物什都被摔烂了,吓得杏语小腿肚都在发抖。

这是杏语第一回见到自家主子怒成这样。

地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碎片。

“娘…娘娘…”

林悠兰的十指握成了拳头。

那时她正值年少,还只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她是林家的独女,打小便是林家众人的掌上明珠。父亲也格外宠爱她,知她不喜热闹,便任由她留在家中,府外各家贵女的茶话会她不愿去就不去。

直到那一日,母亲去南山寺上香。

她听闻南山寺外的桃花开了,便嚷着母亲带她去。

春风拂来,桃花纷飞,美得不可思议。她赏花赏得入神,一不注意便走丢了,杏语也不见了人影。不过她也不曾慌张,横竖会有人来她找的。

她心安理得地走入桃林深处。

未料走了会,却是遇到了几个轻佻的公子,望她的眼神颇为放荡,口中所出之言亦是不堪入耳。她被欺负得只能连连后退,靠在一株桃树上。

眼见他们离自己越来越近,林悠兰心中惶恐到了极点。

而就在此时,顾意书从天而降,如同盖世英雄那般拯救了她。几个轻佻的公子被顾意书说得面红耳赤,直说下回再也不敢了,还给她道了歉。

彼时的顾意书只是个少年郎,白衣翩翩,面如冠玉,在夹杂着桃花香的阳光下,一举击中了她的心。

她心如鹿撞,道:“多…多谢,不知公子贵姓?”

少年郎爽朗一笑。

“免贵姓顾,双名意书。”

顾意书,果真是极好的名字。

她头一回明白何为情窦初开。

她回府后悄悄地让杏语去打听了,方知他原来是兵部顾侍郎的嫡子。再后来,她打听到顾意书是个极其有孝心的人,时常陪他的母亲去南山寺烧香。

她确定了日子后,精心打扮了一番,主动提出与母亲一块去南山寺。

她想着,这一回一定要认识他,要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他。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她在南山寺外的桃花林中没有遇到顾意书,反而遇到了还只是王爷的元平帝,更没料到元平帝会心悦于她。

回府后,父亲意味深长地道:“兰儿,你是我们林家的嫡女,家中宠你半生,你后半生便要回报我们林家。”那时她方知原来父亲是站在四王爷这边的,她让杏语打听顾意书的事情,父亲全都知道,只不过装作不知罢了,而那一日便是在点明她。

当家中的掌上明珠,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

比如自己的后半生。

她也不明皇帝到底喜欢自己哪一点,可他嘴里说喜欢她,却迟迟没有任何表示,说不愿委屈她,却拖了她最美好的数年。

她对元平帝从来都没有过一丝一毫的喜欢,除了怨便是恨。

若非他是皇帝,若非父亲站在他这一边,这辈子她宁愿下嫁作商人妇也不愿入宫。入宫后,她起初还尝试着去喜欢元平帝,但时日一长,她便发现皇帝其实不喜欢自己,他更喜欢的是得不到的人。

好比如她,好比如叶凝。

可即便如此,她的后半辈子还是得留在深宫中,日日夜夜对着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原本她以为自己可以接受的,只要后位是自己的。

她为了后位放弃了顾意书,为了林家放弃了她这辈子最爱的人。

但现在她得到了什么?

顾意书喜欢德妃,如今也娶妻了,而后位不是自己的,皇帝最喜欢的人也不是自己,连将来的太子之位也不是她的儿子。

她放弃了这么多,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林悠兰看着手中的画像发怔。

画中的人是沈家的二姑娘,瞅着与德妃有五六分相似的眉眼,一幅好端端的画像眨眼间便撕成了碎片。

她知道顾意书喜欢德妃是前几年的事情。

当时宫中举办夏日宴,朝中众臣皆在,后宫妃嫔亦在,唯独德妃不在。

后来德妃姗姗来迟。进殿的那一刹那,她发现席位上的顾意书眼神变了,他望德妃的眼神就像是自己无数次偷偷地望他的那般,隐忍而痴情。

林悠兰回过神。

她缓缓地喝了口茶,早已凉了的茶吞入肚里,让她整个人的心情都平静下来。

既然她什么都没有了,也不妨尝试赌一赌。

她要后位,也要顾意书,太子之位也该属于她的孩子。这些都该是她的!所有阻挡她的人通通都不得好死!她第一个要铲除的眼中钉便是她!

林悠兰吩咐:“杏语,你去给父亲传个话,便说本宫要打听德妃身边所有的侍婢,一个也不能放过。”

杏语应声。

乾和殿。

元平帝今日格外高兴,西北来了捷报,之前战败退让出去的几个州城如今全都收回了。有个名字唤作玄九的新兵屡立奇功,听闻极有将才。

击败汗那察国,如今指日可待。

阴沉了许久的元平帝面上总算有了笑容,一放松下来,元平帝方想起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去过后宫了。这段时日以来不是在忙朝事就是在忙战事,剩下的时间全都在陪曙儿。

叶凝回宫后,元平帝本该要招叶凝侍寝的。

可不知为何,如今一见到叶凝,他没由来地就想起叶舟。叶凝是个聪慧之人,他始终有些担心,怕叶凝会看穿自己。且…他一见到叶凝抱着曙儿,心里就不爽快。

尤其是曙儿喊叶凝母后的时候,两母子亲亲热热的模样,元平帝一看就吃味得不行。

曙儿的出生,叶凝一点力也没有出。

孩子是他给的,生孩子的人也是他,通通都是他出的力!这几年来照顾曙儿的人也是他。他堂堂一国皇帝,为了太子简直是操碎了心。

元平帝越想便越觉得不值得。

可在名分上,叶凝的确是曙儿的母亲。

蓦地,元平帝的心里猛然跃起一个念头——若是叶凝没有回来便好了。

这个念头一出,元平帝就怔了下。

他浑身重重一抖。

不成,他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叶凝终究是曙儿的母亲,堂堂太子没有母亲可不像话,且宫里能让他放心的妃嫔压根儿就找不出一个来。

还是叶凝勉强能看得过去。

此时小永子前来奉茶,他说道:“陛下,太后娘娘也闻得捷报,前不久遣了人过来说陛下也该去后宫了。”

元平帝喝了口茶,方道:“朕正有这个打算,这些时日以来的确很久没到过后宫了。眼下西北战场有捷报,后宫也该好好地庆祝下。”

小永子侍候了元平帝这么久,现下已是将元平帝的心思摸了个j□j不离十。

他说道:“陛下,奴才前不久听皇后娘娘说想听戏,德妃娘娘也说过丰阳城里最近似乎来了个不错的戏班子,唱的戏也新鲜。”

“听戏…”元平帝一听,挑眉道:“便这么办吧,召集各宫妃嫔去畅戏园里听戏。”

说起来他也很久没有听戏了,如今难得轻松,便陪陪后宫里的妃嫔吧。似是想起什么,元平帝又道:“太子的课业可有结束?如今什么时辰了?”

小永子说道:“回陛下的话,还有两刻钟。”

元平帝笑道:“等太子课业结束后再去畅戏园吧,对了,顺便也让各宫妃殡把皇子公主们也带上。“有差不多年龄的公主皇子们陪着,也免得曙儿发闷。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

第89章

元平帝听闻玄九打的第一场胜仗用的就是空城计。如今在畅戏园里,皇帝便也点了一出《空城计》。看着戏台上的孔明抚琴时,皇帝面上的愉悦是遮也遮不住。

太子坐在皇帝的身边,眼睛睁得圆碌碌的,眨也不眨的看着戏台。

叶凝的桌案在皇帝的旁边,太子位于两人中间。叶凝见到曙儿,哪里还有心思看戏,眼角的余光时不时瞥向自己的儿子。皇帝把太子藏得跟宝贝似的,平日里见上一面,没一会皇帝就把人给带走了。

许是叶凝的目光太过灼热,太子很快也发现了。

他扭过头来。

叶凝对他一笑。太子也弯眉一笑,他挪挪臀,离叶凝近了些,小声地唤了句:“母后。”

叶凝心下一暖。

她忽然想起在芜河镇时,她只要对琬儿一笑,琬儿就会笑眯眯地扑到她怀里,甜甜地唤一声“娘亲”。虽然只要她父亲一出现,她便忘记她这个娘亲了。

叶凝心下不由得有几分酸楚。

琬儿如今在叶府,父亲母亲还有琅姝都帮忙藏着掖着的。前些时日楚思还告诉她,琬儿很懂事,刚到叶府的时候哭了一整日,第二天便开始适应了,不过隔三差五的总会问一句爹爹和娘亲去哪儿了。

思及此,叶凝深吸一口气。

为了将来,只能暂且忍受此刻的分离。

她伸出手摸了摸太子的头,低声问:“曙儿最近学了什么?”

曙儿一一作答。叶凝说道:“曙儿真聪明,母后真为你高兴。”她捧来一杯果茶,问:“曙儿要不要喝果茶?是素红泡的,味儿甜甜酸酸的。”

太子的眼睛骤亮。

此刻哪有方才说话时的一本正经,反倒是更像这个年纪的小孩。

叶凝正要笑着说些什么,皇帝的目光瞥来,说:“曙儿过来告诉父皇戏台上演了什么?”太子正襟危坐,有模有样地回答皇帝的问题。

叶凝眸色微深,不动声色地看了皇帝一眼。

太子回答毕。皇帝哈哈大笑,直夸太子聪明。皇帝本来就坐在最前头,一举一动都格外令人瞩目。现下众妃嫔见到皇帝与太子的相处,都羡慕不已。瞧瞧自己的孩子,皇帝进来后连个眼角的余光都没给,哪像太子从头到脚都被皇帝宝贝着。

林悠兰坐在右侧最前头。

她舀了一勺荷叶膳粥,喂进七皇子的嘴里,对于皇帝与太子的亲昵,视若无睹。她只专心地看着自己的孩子。

戏台上的一出《空城计》毕,皇帝让众妃嫔随意点戏。

此时,林悠兰抬起眼,说道:“臣妾听闻这戏班子是丰阳城新来的,有不少的新鲜的戏码,便让这个戏班即兴来一出吧,好让臣妾开开眼界。”

元平帝道:“也好,便依皇贵妃的意思。”

得了皇帝的首肯,戏台上很快便开唱了。元平帝倒不怎么喜欢听戏,此番过来本意也是陪后宫妃嫔。台上唱什么,元平帝也没听进多少,他的注意力都在身边的太子身上,目光还时不时飘向叶凝那儿。

叶凝看着台上的戏码,眉头倏然拧了拧。

须臾,林悠兰轻笑一声,说道:“这戏还真上不得台面,太小家子气了,看到这会,都在讲戏中妇人不择手段只为红杏出墙,倒是可怜了戏中妇人的夫婿,恐怕他们李家的香火就要断了…”

向来温柔可人的皇贵妃忽然间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周遭妃嫔微微诧异。皇帝也不禁讶然,心中忽有不悦。

而此时林悠兰又接着说道:“不过这妇人也倒是好手段,理由千奇百怪的,也亏她夫婿深信不疑。德妃,你说是不是?”

突如其来的指名道姓让德妃心中一惊。

她勉强一笑,说道:“皇贵妃看得仔细,方才五公主一直闹腾,妹妹顾着五公主,也没法分心注意台上的戏码。”

叶凝淡淡地说道:“皇贵妃倒是看得认真,想来是深有感触。”

林悠兰说道:“戏如人生,臣妾也只是一时感慨而已。”

元平帝打从经历了与叶凝互换身体的事情后,如今听到各妃嫔你一言我一语的,哪会不知此刻说出来的话绝非仅仅是闲聊。

他不着痕迹地瞥了德妃与林悠兰一眼,也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