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翰林翻个白眼儿,一摸胡子,溜了,很没义气地将老哥哥留在家里接待不讨他喜欢的家伙。贺敬文过来的时候,便只遇到了容尚书。

容尚书还是一团和气,关照一回他的功课,见贺敬文虽然脸上黑了,口里却还应答得体,竟丝毫不提这谋官的事儿。容尚书心里将他骂个半死,心说你这会儿又死要什么猪脸?觉得不考进士没面子了?那你谋的什么官儿啊?一旦这事儿定了,你就再也没有参加春闱的机会了你知道不知道?你还给我装!

贺敬文那点作戏的本事,在容尚书眼里就跟扒光了一样,容尚书好容易收拾完了朝上的烂摊子,火气还没降下来,也不跟他兜圈子了,直截了当地问:“我怎地在吏部见到你要谋一官职?你可知这是自绝了科场之路?我先将你那一份儿档抽了出来,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容尚书看来,贺家又不缺钱,急等着谋个官儿养家糊口,那当然是名声脸面更重要了。贺敬文人傻点,考试倒是不太笨的。

贺敬文在这事上是有些心虚的,对容尚书的感观尚可,见容尚书怒而责问,他也好声好气地解释:“上有老下有小,等不得。再者……”他一急,还忘词儿了。

这要是自己儿子,容尚书都揍死他,免得丢人现眼。只得轻声诱哄:“可是有什么难处?你我两家世交,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便不为自己,也要为老母幼子想一想呐。”

贺敬文的心剧烈地摇摆着,几乎要脱口而出“我再考一年”,终于克制住了,小声道:“是摊上了些事儿。”

容尚书诧异道:“那柳某人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俱已妥当了。你只管安心读书便是。”也是举手之劳,顺口在皇帝面前趁势一提,今上聪慧异常,又不喜陆阁老,更讨厌有人在他面前耍小聪明。一听一猜,这追查柳官的旨意,今天白天就发出去了。

贺敬文差点给他跪了,他心里特别想考,猛又想起舅家那一摊子烂事儿,又头疼了起来,吱吱唔唔,终于觉得这容尚书比亲舅靠谱,小声将舅家也不好的事儿说了。容尚书心很累:“男人丈夫,怎么能遇事就躲呢?亲娘舅家,那是躲得开的么?他们不过是嚼嚼舌头,已经算好的啦。你连这些事情都应付不了,还怎么当家作主、顶门立户?”算了,知道你的脑子办不了这样的事情。

容尚书愁得要死!最后还是说:“你再想想,再去温书,明天还有一科,考不上了,我再与你安排。放心,如今缺儿多。”

贺敬文磨磨蹭蹭接了家眷走了,将容尚书留下来生闷气:我挣扎得出人头地,就是为了不与这等货色为伍,哪知道还欠了这么个人情,又得操这份儿闲心?

回来跟容老夫人一说,容老夫人道:“世上有多少人?中进士的有人多少?国家有多少进士?能做到尚书的有多少?何必因为自己有能耐,就瞧不起不如你的人呢?他就只有这样的本事,你叫七郎穿你的衣裳,他也穿不起来。还是穿自己的吧。倒是你,安排他,难不难?”

容尚书老实答道:“他还真是好命!一朝一天子一朝臣,自上而下,渐次要换许多官员。缺儿有,他生得又好,”妈的,真是命好,“他自己活动一二,我再添一两句话儿,寻个稳妥地方是不愁的。我愁的是,他人不稳妥。”

容老夫人笑道:“这个你倒不须担心,他家老安人却才说的,当地一极好的师爷,现在他家里。”

容尚书道:“既这么着,我也不管那么多了,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我为他寻个稳妥的地方罢了。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容老夫人道:“孩子学走路,你要总扶着他,他就学得慢。自己跌两跤,就会走啦。不是叫你不管他,也须得放手叫他自己做些事儿。等他花了力气,晓得官场的事儿不大好办,长点儿心了,你再帮个忙。”

容尚书道:“还是娘英明。就是这样。也好叫他明白些里头的事,不像他想的那般容易。”

容家母子有商有量,贺家母子也有话说。老安人与贺敬文通了消息,又都有些意动,想再考一科。老安人犹豫道:“可我已经向老夫人说了,你要谋官的。”

两人犹豫不决,还是要请张老先生来拿下主意。

张老先生也想给贺敬文跪一跪,你这么能作,你爹知道么?我也不想你做官儿啊,你做官,我受累。可你不做官儿,我看我也不轻松!还是早早谋个官儿,你就没别的念想了,混吃等死算了。反正你京里有靠山,寻常人弄不死你!

耐着性子道:“机会难得。当今天子才登基,是要陆续换一批人的,缺儿多些。再等,哪怕中了进士,机会都不如现在多。”

这是大实话,在容尚书那里听了一回,张老先生又分析了一次。最终,贺敬文咬牙:“求容尚书给通融通融罢。”

张老先生感激涕零:难得东翁您还知道要走关系送礼!

罗老安人狠一狠心,将能动用的银两拿出来一半儿,抽了两千两银子出来置办给容家的礼物。又准备了五百银子,以备吏部上下走动打点之用。一切议定,张老先生辞去,贺敬文才问罗老安人:“孩子们呢?”

罗老安人道:“二姐儿衣裳湿了,燕娘带她换衣裳去了。”

贺敬文漫应一声,也回去安歇了。

贺瑶芳正跟母姐在韩燕娘的大床上窝着呢,贺丽芳还说:“这尚书府的衣裳,料子比咱们的好像也好不了多少。”

韩燕娘道:“尚书府里,人看着是不错的。好人自然是样样好,也不过份奢侈。”

贺瑶芳心说,那是试探你呢,泼我胳膊上的水,那都是不冷不热的,显是算好了的。带我进去换他们家衣裳的时候,那俩人眼睛往我胳膊上瞄,是些女人下手容易拧的地方。这是担心后娘不贤。

贺丽芳还在那儿问:“太太怎么知道他们是好人的呢?”她犹有一点以容家为荣的意思,自家不大值得夸耀的时候,与一个值得夸耀的人认识,那也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韩燕娘笑笑:“他们家人,对不如自己的人有耐性。”

前太妃呆了一呆,心道,可不是么,哪怕是装的,肯对身份不如自己的人一直这么装下去,那也是有些悲天悯人的气度的。这样的人路只会越走越宽,越来越得人心。这继母真是一针见血。

“好啦,不说他们家了,咱们睡吧。入秋了,有些凉了,叫你们奶妈妈给你们再抱条被子来。”

这会儿觉得容尚书真是个好人的前太妃并不知道,俩月后,“好人”给她劈了又一道惊雷。

冬至过后,容尚书就给贺敬文活动了一个不肥不瘦的缺儿太肥招人眼红应付不了,太瘦又太苦,尚书不忍心湘州府辖下的宁乡县的知县。

前太妃死了丈夫都没这么六神无主过,跑到张老先生那里就流下了眼泪来:“那里是楚王的地界儿!楚王他……过不多久就要反了啊!这不是要人命么?朝廷平乱之后,可是连头二十年在他封地上做官的人都追究过啊!”

这还不能不去赴任!不说容尚书的面子搭在里面,也不说现在提出来“数年后的楚王”(那时的楚王是现在楚王的儿子)要造反有没有会信,就说这朝廷威严,能允许你一个举人,上蹿下跳谋了官儿,然后又不去了吗?

这死皇帝记仇的功夫一流!日后俊哥登科,至少要报父祖三代官职姓名籍贯。被他翻腾出来是个逗朝廷玩儿的,一家子几代都别想翻身了。不翻身还是好的,谁知道他会不会折腾出别的事情来?

张老先生也惊呆了:“小娘子莫不是在开玩笑?此事不可戏言!”

“这事儿比珍珠还真啊!”

第40章

张老先生深深地觉得,好奇心真不是个好东西!别人瞅个坑儿都绕开走,他不但趴坑边儿上伸头往里看,还一时想不开跳进去了!真是捶胸顿足悔不当初啊!可到了这么个份儿上,临阵逃脱好像又不太对。

况且:“不对呀,楚王是个老实人!”

是的,全天下都知道,楚王很老实,不是假老实,是真老实。因为他……脑子不大够用。

现楚王是今上的叔叔,当年还在京里没就藩的时候,大家就知道他是个傻子。他出生的时候是难产,脑袋卡亲娘肚子里好久才拔出来,大概是憋太久了,也不知是进水了还是怎么的,反正脑子就一直不大灵光。别说他有没有脑子造反了,他有个脑子娶媳妇儿生娃,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你说他会造反?别是你脑子也进水了吧?

前太妃只好跟张老先生解释:“不是现在这个,是他儿子啊。”

那就更不对了。张老先生皱眉道:“楚王世子?他也是个实诚人啊。”

对,楚王世子,有个傻爹,真个没人教他造反这一套。因为爹傻,所以不管是他爷爷还是他大伯都比较关心他,他小的时候接宫里养着,大一点要去封地找他爹了,还给他打包了好几个大儒带过去当老师。去年侍奉他爹来哭灵,大家都传说,这真的是一个好(xiao)少(dai)年(zi)。

就算他不好吧,你想啊,他爹是个傻子,没法儿理事。那王府里、封地上的属官,都是朝廷给安排的,到如今楚王府经历了三代皇帝了,谁也没必要跟自家傻亲戚费那个神,都留着当牌坊显示大度呢。一个个的想把楚王府跟朝廷做成个君臣典范,吃多了撑的撺掇楚王府造反。谁特么傻啊?跟个傻王爷造反?

贺瑶芳这回是真的要哭了:“这都什么事儿啊?那小子是真的要反啊!”当你藏着掖着的时候,人家当你是真的,当你开诚布公的时候,大家居然当你是在逗乐。世上最悲催的事情莫过于此了。

张老先生见她这表情,还有几分信了,很和气地道:“不是我不信,小娘子要让我信,总要拿出点证据,或是能说服我吧?楚王父子这个样子,纵是说给曹操听,他也不会怀疑吧?要不,您给说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多新鲜呐!谁会以为司马衷是个明君啊?

贺瑶芳深吸了一口气,自己先斟了一杯茶灌下去,才说:“他们父子,原本好好儿的,悼哀王不消说,是个傻子。这反了的那一个,一向也是个老实人。可谁知道傻子死了,老实人发起疯来比疯子还要厉害。朝廷近来不是因为宗室人多,费了无数心思么?”

张老先生猜这“悼哀王”便是谥号了,也不点破,一点头:“总不至于削藩。”

贺瑶芳一脸的惨不忍睹:“真要为了削藩还就好了!他要是敢因削藩造反,我敬他是高祖的种,有血性!今番议定,不过是定了婢妾的名额,额妾之外,皆为冒妾滥妾,冒妾滥妾所出之子女,皆不予爵发俸、止给口粮、不得袭爵,是为庶人。有冒充额妾所出而请封得爵者,一经发觉,悉追夺。此外又有花生子【1】,也是这般。这是为人口过多计。开国之初,为繁衍计,是不限这些的。然而为正风气,只限一样娼妓舞乐之流,不许狎近。”

这些事情张老先生自是熟知的,捋须点头:“这是正理。略要脸的人家,也是这般的,何况皇室当为天下表率?”

“天下表率?”贺瑶芳嗤笑一声,最不讲究的事儿就发生在他们家好吗?“就是这天下表率之家,今上的好堂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了,迷上了个婊子!”

顶着小孩子的嫩壳子说出这等词句来,张老先生听来有些不自在,问道:“这个,少年人,好色而慕少艾,也是有的,何至于因此而反?”

“呵呵,一想到这小畜牲,我就觉得我爹真是个好人!那个小畜牲,看上就看上了,无论是先帝中宗皇帝,还是今上,都觉得他可怜,也是要拿他做脸,等闲小事,也都容了他。先生是知道的,悼哀王是傻子,这世子成婚之事,他办不来,两年后,直着悼哀王病危的时候,今上亲自为他定的婚事儿,好叫悼哀王走得放心。妃是先帝朝贤臣胡阁老的孙女儿,胡阁老家教颇为严明,胡氏亦是贤良淑女。今上很少对人这么好过……”

张老先生乍闻这等秘辛,两只老耳朵都竖了起来:“然后呢?宠妾灭妻?不能够啊!”

“什么宠妾灭妻啊?这边儿放了定,那边儿婊子闹,要做正头夫妻,”贺瑶芳一如天下所有正常的人一样,提到这个就想笑,“不让她做王妃,那就一拍两散,这世子也就别去找她了。”

张老先生还有一丝丝文人脾性,那便是对雅妓心存爱怜,中肯地点评道:“某妓固是贪心不安份,却也可叹可怜。愿做婢妾,也是有心气的明白人。她是命不好,若生在百姓家,未尝不能如愿以偿。”

“呸!高祖定制,摆那儿好有一百年了,她头一天知道?”贺瑶芳却怒啐了一声,“可怜的人多了去了!她可怜,那已定了婚的胡氏就该了死了?我竟不知,人家好好儿地良家妇女,招谁惹谁了要被人说不如个妓。最后为证清白,为保母家不受株连,自缢而死。

那行院出来的贱人,转脸儿又勾搭上一个宗室子,这头还不肯放手,吊着那个小畜牲的胃口。最后撺掇着小畜牲造反,小畜牲要是反成了,不就是皇帝了么?不就说话算数儿了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要满朝文武拜个妓,不就行了么?为了这个小畜牲造反,天下多少人受牵累!”

前太妃生平与种种有心计的女人缠斗无数,却不像傻男人这般天真,这些人一定不知道“欲迎还拒”四个字是怎么写的。更不晓得“欲擒故纵”不止是兵法。

张老先生目瞪口呆,万没想到一个妓女竟有这等宏图大志:“竟有这等事?小娘子如何得知内幕来?”

贺瑶芳痛陈一段荒唐史,气儿也消了一些,摆摆手,又斟一杯茶灌下,手绢儿压了压唇角,才说:“此事太过离奇,经过那一段儿的,茶余饭后没有不说的。最傻是另一个孤老,舍了脸面,冒着险些被爹娘打死的风险,别置外室,将她接了去好生侍奉。结果小畜牧一起兵,就将她接了去,她居然不但自己做‘皇后’去了,还能诱得这傻子为了她的荣华富贵附逆了!他爹娘真是欠了他十八辈子的债!这家是吴王一脉,连吴王家都受了牵连,嘿嘿。”

嗯,最后吴王的封地便宜给了她的儿子。想想还真是要谢谢这个造反的傻货啊。只是当时将皇帝气得够呛,朝上还要绷着,回到后宫就破口大骂,用词十分精彩,信息量很是惊人,每天他看完了供词,后宫就有新话本子听。

一段离奇史,听得张老先生目眩神迷,咂巴了下嘴,回味了一阵儿,才问:“纵我信了,小娘子要如何取信于人?听说过风流天子李三郎,不爱江山爱美人,没听说过为了给妓女名份而造反的人呀!况且,那世子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断不会如此糊涂,”压低了声音道,“纵要反,也是为了宏图大业吧?”

贺瑶芳一怔,轻声道:“谁知道呢?兴许那女人就是个幌子,他受不了旁人看傻子似的看他。杨妃不也是叫明皇下令勒死在马嵬坡了么?可那个幌子,不甘心呐!以楚王父子之智,如何能瞒得了人,做下这等事来?谁肯为他做呢?教唆他往京中送礼,教唆他招徕流亡编为部伍的,又是谁?我只是知道,盗匪因之而起,烧杀抢掠。百姓流离,江水为赤。后来那片地界儿上的官儿,要不就是反逆伊始,不从逆被杀了,要不就是从逆了,平叛后被正法。能守城保民、传讯京师的……十无一二。”

张老先生惊呆了!只知有红玉击鼓,不造有妓女当军师造反啊!喃喃地道:“小娘子很该先说后头那一段,那才是大义所在。至于什么香艳绯闻,却不必太义愤了。只是,要如何说服令尊令祖母?”

贺瑶芳无力地道:“那张真人也下山了,难不成我还要假借祖宗托梦?”

张老先生道:“不妥,不妥。子不语怪乱力神,他们宁愿相信扶乩请神,也不会相信你。要说楚王谋反,连蛛丝马迹都没有,谁信?要不小娘子就坦白了说,自己是重活过来的?小娘子可知,举人谋了官又不去做,又无宗族帮衬,也不是元勋阁老文宗之后,会是个什么下场?究竟值不值得冒这风险?”

贺瑶芳担心的就是这个!最后还是有些不忍心,对张老先生犹豫地道:“要不我试试?”

张老先生有些悲悯地道:“或可一试,可千万小心着点儿。我看难!”

第二日上,韩燕娘起得早,起身后给两个闺女掖了掖被子,让她们继续睡。贺瑶芳便故作惊醒,将韩燕娘吓了一跳,问道:“怎么惊着了?”

贺瑶芳这才发现,问题有点严重要怎么样才像个小孩子说话?最后冒出一句:“楚王要造反!”

韩燕娘乐了:“楚王怎么可能反嘛!你又睡前听了什么故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好了,时候还早,你多睡会儿。小孩子睡得少不长个儿,别吵着大姐儿。”

贺瑶芳:……全家最难哄的人原来是你!

她犹不死心,到老安人那里又说了一回:“我今天做了个梦,跟重活过一遍一样……”

韩燕娘满眼无奈:“你是魇着了吧?这样的话也能乱说?”

罗老安人初听时还觉得有趣,听到后来不免心惊,跳起来先往菩萨面前上一炷香,再念念有词好一阵儿。转过身儿来对韩燕娘道:“你还愣着做什么?她这必是小孩子太干净,被脏东西盯上了!快!与我一同求碗符水来给她喝了!”

贺瑶芳:……=囗=!亲,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亲!

一直躲在不远处围观的张老先生乐了,难得看到这位每每一副“智珠在握”的小娘子这么惨!心情真是太爽了!

看了一出好戏,张老先生心情大好,在罗老安人张罗符水的时候,才施施然上前解救:“听到喧闹,不知出了何事?”

前太妃听着她阿婆她后娘她姐姐三个人一齐请张老先生分析分析,这是不是中了邪了,要喝什么口味的符水比较好,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张老先生是个厚道人,出言解救了她。慢条斯理地道:“子不语怪乱力神,符水无用的,不如诵读《大陈律》,其内自有正气在,鬼祟不侵。”

前太妃目瞪口呆,万没想到他老人家居然能借题发挥,将学律法的事儿就这么过了明路了!

罗老安人一想,双手一合:“着啊!就这么办!刑律之书煞气大,辟邪!”

前太妃:……

张老先生打蛇随棍上,又申请了一些历代卷宗一类,罗老安人也欣然应允了。

自以不笨的前太妃又被张老狐狸上了课,人生在世,要学的东西,还真是多啊!

贺敬文这一日是出去道谢的,容尚书为他出了力,事情办成了,自然要郑重道一回谢。等回到家里,外出的衣裳还没脱,到罗老安人那里问安的时候,就听罗老安人半是忧心半是说笑地讲了贺瑶芳的事儿。

贺敬文听了,一扭身一低头,见小闺女正搁那儿嘟着个嘴,闷闷不乐呢。不由笑了:“楚王是个,”一指自己的太阳穴,“你小孩子家不懂的。纵是有难,我辈又岂能退缩?”

从来不知道自己爹还是个慷慨悲歌之士的贺瑶芳真想给他跪了,你去是送人头,不是去平事儿啊!换个能平事儿的去不好吗?

韩燕娘被他的话闪瞎了眼,心道,他居然还是个有担当的人?

真是放心得太早了!贺敬文跟罗老安人这儿说完了话,取笑了小女儿一回,拎着儿子去检查功课,不忘对老婆说一句:“不日便要启程了,收拾行装的事情,你看着办吧。”

【窝去!你这就不管了啊?!】韩燕娘欲哭无泪。家里的事儿,她能办得了,哪怕是雇车雇人、跟京城的本家联系了,叫他们来看宅子,这也不是难事儿。可这一路上要注意什么事情,你指望这辈子没走出走京城五十里的人去准备妥当?万一有个不妥贴,这一家子老的老小、小的小,撂路上怎么办?

罗老安人却是习惯了,对儿媳妇道:“这个并不是很急,还要到部里办交割。那边交上了印来,这里到部里领了文书印信。还要再拜访些个亲友,他们或有盘缠馈赠。归置行囊安排车辆的时候,也要将这些空出来。”

韩燕娘压下了无力感,用心跟婆婆学着,恨恨地想:这烂泥糊不上墙的货,还是得收拾!口里答应着婆婆:“是。这一路不知道是走旱路还是水路?需要带什么人去?我年轻,没经过这些事儿,还得请您多指点。”这不应该是男人操心的么?!

罗老安人终于有了一点“有了儿媳妇,我果然能够轻松一点了”的感觉了,虽然还是不太放心新媳妇独自操办,好歹有了跑腿儿的人了。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韩燕娘管厨房也头头是道,处置人际关系也颇为周全。

老安人年轻的时候,丈夫也曾做过官儿,也曾带着家人回老家,经验自是比韩燕娘要丰富得多,从中指点一二,韩燕娘便受益匪浅。罗老安人自己动手的时候儿不多,倒是宋婆子,上一回是全程陪同的,老安人便命她去“襄助太太”。韩燕娘这才知道油衣油布等还要备齐,放在伸手能够得到的地方,又要准备些小零嘴,再买点深色的布,略缝上了边儿,以备路上方便时用。林林总总,忙进忙出。

韩燕娘忙了数日,待到贺敬文从部里领了文书印信,才陪着罗老安人往罗府去一趟,告知要远行的事儿。

因先前的事儿,两家如今是淡淡的。罗太太心里尴尬,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平平静静接待了小姑子婆媳俩。罗老安人对这嫂子有气,以为侄媳妇嘴巴不好,必有嫂子的纵容。走过来不过是因为这里是娘家,不好断绝往来罢了。今见嫂子一副淡淡的模样儿,心说,我这就要远行了,这把年纪,下回还不知道见不见得着了,你就这样!

张口便说:“那宅子,就空在那里了,交给他叔给照看着,别当是进了贼。”

罗太太坐不住了,身子半起来,又压回了椅子里。盖因这宅子一直是交她家照看的,为的是贺敬文入京赶考有个舒服的落脚地儿,三年用一回,一回撑死了三、四个月,余下的时候,都是她在使。以为小姑子再远行,不托给她,又能托给谁?托人照看,可不得好声好气儿么?

岂料人家不托给她了!

罗太太怔怔地说:“那是你的陪嫁宅子。”

罗老安人道:“是呀,所以我处置得,又不是要胡乱发卖了。嗯,租出去收几个房钱,也好贴补些家用。我儿做了官儿,应酬多呢。”

罗太太哑口无言,又不好意思叫嚷出来,还没到穷得急眼了的时候,不好意思丢下“体面人家”的面子。只得怏怏地道:“他们家如今有能照应的人么?这一带都是官宦人家,照应得过来?”

罗老安人本不想以势压人,此时也赌气道:“容尚书那里,我留了话儿了。”

罗太太这才想起来,原来小姑子还有这门贵交,不得不偃旗息鼓。等晚间却向罗焕抱怨:“她这什么意思?现成的亲哥哥家在这里,陪嫁的宅子不交与咱们来打理,倒要交给出了五服的本家!这是恨毒了你呢。”

罗焕心烦道:“你懂个p!”这是近年来少有的严厉的口气了,将罗太太气得不轻:“你说什么?!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这一大家子人,都要我操心,你都做了什么了?”说着说着便哭了起来。

罗焕想抽这个傻媳妇儿,一甩手,怒道:“你嚎的什么?将有孙媳妇的人了,还这般撒泼,要脸不要?你有脑子没有?你生的这些儿子,有一个有出息的么?想过他们要怎么办么?”

罗太太一直嘤嘤嘤,丈夫的话也只听了个模糊,直觉得比较重要的时候,才止了声音,一擦眼泪:“怎么?”

“外甥再如何,背靠着尚书府,又补了外放的官儿,你生的儿子,年纪比外甥大,却连个举人都没捞上,以后何以立足?说不得要靠人家提携呢!你倒好,好好的亲戚叫你搅得要不上门了!”

罗太太一阵恍惚:“就你那外甥?”一直以来,贺敬文在她的心里,那就是个不会来事儿的棒槌,走了狗屎运考中了举人,其余一事无成。不以为贺敬文会有什么出息,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尊敬。猛听丈夫这么一说,她还转不过弯儿来呢。

罗焕左手遮眼,右手连摆:“你让我静静,叫外头不要吵闹!收拾些盘费礼物,好生送妹妹和外甥!自己想想,一个生员、一个县令,哪个贵重?县令可定本县生员前程!”

罗太太一惊:“哦。”

罗焕觉得,这老婆比他外甥也聪明不到哪里去!打定主意,要跟妹妹好好聊一聊。外甥是个棒槌,说了他也不听,反招他烦,不如与妹妹讲。只要妹妹说两句好话,外甥总是要听进去一二的。

这罗老安人接待完了哥哥,又接收了罗二奶奶带人送来的盘费,略揭开上盖的绸布一瞄,便说:“家里日子也紧巴巴的,又来送这个做什么?”

罗二奶奶陪笑道:“总是家里一番心意,姑太太别嫌少。这里有这么一份儿念想,路上也多一分儿太平。这几块皮子,路上盖腿使。”

罗老安人顺手捻了一块银子给她:“都不容易,天冷了,做点热汤水吃。”

罗二奶奶开开心心地回去了,罗老安人喃喃地对儿媳妇道:“看见了么?还是做官儿好。儿子做了官儿,就不受人欺负啦。等老爷回来了,叫他来见我。见识了这样的人情冷暖,他总该用心将官做好了吧?”

韩燕娘唯唯,低声请示:“那这些皮子,要怎么收拾?现在做怕来不及了。”

罗家送来的皮子,罗老安人还真没大瞧上,做衣裳也来不及,也不够好,不如挂车里挡风了。至于家里人穿的皮袄袍子斗篷,她早命人去置办了,她年轻在京的时候,婆家娘家都富裕,眼界自然是高的。

容尚书府那里,也送了些制成的斗篷过来,做工可比寻常裁缝强多了。罗老安人就打算出京那天,全家都穿容家送的斗篷,图个吉利。

韩燕娘听了这吩咐,也觉得没有问题,答应了一声,却又吩咐花儿、果儿两个:“跟宋大娘请教请教,皮子上头缝几个扣儿,好往车里头挂。再看看哥儿姐儿们的行李收拾齐全了没有?一应的铺盖、衣裳、首饰、书本子,都造册,叫他们的奶妈妈守着,要的时候不许出纰漏。”

花儿果儿两个却是不识字的,要造册,又是一种麻烦事。好在家里还有几个识字的仆妇,方解了这一时之忧。韩燕娘愈发立意,等闲下来要调教丫头们识字懂事儿。

贺瑶芳对此并不以为意,比起她上辈子的行头,小孩子能有几件东西?全在她脑子里。见屋里乱,便命绿萼拿了个拜垫,悄悄往屋后僻静处放下了,对着禁宫遥拜了三拜:【此去不知何时能再见,愿娘娘保佑,妾全家平安,也为娘娘了却一桩麻烦事。】

绿萼看着,也不问,也不说话,只管等她拜完了,扶她起来,再将拜垫收起。主仆二人没事儿人一般又回去了,旁人竟不及察觉。回来再往张老先生处说话,张老先生正在收拾书本,一样一样的安排好了,命小厮看着。

见她来了,就忍不住想她差点喝符水的倒霉相儿,胖老头儿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小娘子,这又是要说什么?”

贺瑶芳白了他一眼:“您这会儿还笑得这么开心!”

胖老头儿蹲下来就是个大肉墩子,依旧笑吟吟地道:“那有什么办呢?总不好我现在逃回原籍吧?你们可怎么办呢?”

贺瑶芳哑然,张老先生能跑,她家全家是跑不了的。除非她想法子打断她爹的腿!张老先生又占一回上风,心情大好,道:“与其想那没边的事儿,不如想想眼下,令尊要怎么办?”

贺瑶芳干脆也蹲了下来:“想好了。”两宿没睡好觉,终于叫她想出个办法来了。

“愿闻其详!”

“本来就傻,那就傻到大家都知道呗。他棒槌,就说他天真;他不近情理,就说他只认律法;他不通俗务,就说他性喜文雅。”一句话,给他树立起一个天真烂漫的好人形象!傻货也要包装成蠢萌,就这么简单!

张老先生笑道:“高!”

“这个他自己做不来,得咱们给他鼓吹。”

“老朽就知道,跟着小娘子,总是能开眼界的。则楚王之事?现在揭出来,众人只会当你比楚王还傻。反之前揭出来,令尊还在楚王封地上,怕要被报复。”

贺瑶芳心很累地道:“走一步算一步,不是还有容尚书么?我记着日子,大约在元和十年前后,咱们提前上书得了。成与不成,总是报备了。到了地方再看有没有逃匿的办法。头一条要紧的,是千万不要与楚王搅在一起。”师爷不就是干这事儿的么?即使主官不乐意做,一个师爷、一个亲闺女,也是很容易在这中间捣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