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知府:……汪知府深恨自己手贱,撩了个没心没肺还不长眼的呆子!

李千户说话被打断了,居然不恼,大笑出声:“是极是极,本就不该打扰你断案的。来呀,来呀!”

这个更贱!

汪知府对着贺敬文冷笑道:“你说我不公,我便听你一辩。”

贺敬文道:“我有甚好辩?一未动刑,二不受贿,案卷皆在此,有他们的画押。”

那妇人忽地插口道:“小妇人并不识字!如何知道他们写的什么?!”富户听此言语,也叫嚷起来:“我自幼虽读过几本书,却总无所成,识字也不多哩。”

汪知府恢复了镇定他就说么,这世上还是正常的人多对贺敬文道:“如此,你便再审上一审,”又指妇人与富户,“他们的官司,你来断。”

汪知府并不怕这富户与这妇人再翻一回案,宁乡县里他有几个钉子,纵然人被贺敬文提走了,也说不出对他不利的话来。更有甚者,若人死在了宁乡县,贺敬文的乐子可就大了。

贺敬文没想过此节,只想着:挨个儿打上四十大板,问他们个戏弄上官!

彭县丞此时骑虎难下,忙道:“借州府的书记一用,将他们方才的口供也要录入,叫他们画押,这一回,可不会再被反咬说是不识字儿了罢?”

汪知府积威犹在,一斜眼,彭县丞缩了一下脖子:这眼神比我婆娘还凶!

李千户是与汪知府打过许多交道的人,就怕灭口这一招,对贺敬文笑道:“今日见面,也是有缘。巧了,近来听说有盗匪,我正要带人巡一巡,明天正好到宁乡。顺路。”再着兵,一路将人护送到了宁乡。到了宁乡,他也不走了,在宁乡一个百户所那儿就住下了,美其名曰:巡视。

贺敬文一行人回来的时候,韩燕娘正在教俩闺女打拳。

天气渐暖,屋外也活动得起手脚了,马步也扎得有点样子了,韩燕娘先教她们一套长拳,传说是宋太祖传下来的,颇有威力。孩子还小,动了刀枪不小心伤着了自己反而不美。

三人皆是短打扮,韩燕娘看到女儿们的粉拳绣腿,忍着笑给她们纠正动作。三人皆不知贺敬文往湘州府遇到了麻烦,都以有张先生与谷师爷着,当无大碍。待贺敬文的小厮平安一改平日的呆脸,满面惊慌地往二门上扎,被婆子拦住,两边吵将起来,韩燕娘才知道出了事儿。

丽芳瑶芳都在场,听平安干巴巴地说:“前儿那个案人,原告被告一齐反水,告上了州府,说老爷判错了。汪知府被气昏了,将案子发来叫老爷重审。李千户将一干人犯押了来,正在前面。老爷叫太太准备酒席,要宴请李千户。”

韩燕娘惊而不慌,说一句:“知道了。”先将平安打发走,再命女儿们回房。

丽芳瑶芳皆懂事,一字也不多言,带着乳母、丫环,蹑手蹑脚地退了。丽芳怕妹子被吓到,对瑶芳说:“打了这么一会子的拳,出汗了,你去洗脸擦汗,换身儿衣裳,过来咱们玩弹棋。”

瑶芳却是想着要去打听消息的,笑道:“弹棋怎么玩的,先生们都不会,你阿姐非要和阿敏一道玩。”

丽芳听说了弹棋,便将先前的话头放下,反驳道:“弹棋是前人玩的,不过后来失传了。前人玩得,我们也玩得。画儿里画的弹棋的模样,我们也都看到了,知道了模样就好办。你拿着笔,不用它写字,还用它吹曲儿不成?就算是作画呢,也与写字相差不远的。”

瑶芳故意说:“只怕不是写写画画,是要拿了烧火……”话没说完,一扭腰,躲到了丽芳要揪她耳朵的手,跑了。

丽芳见她似浑然不觉,又是宽慰又是担心,摇摇头,自去换衣裳了。

瑶芳回到了房里,慢悠悠洗了脸,擦了汗,换了身新袄裙。往妆台前一坐,何妈妈便上来给她梳头,绿萼就站在一旁看着,心里揣摩着如何梳,预备着什么时候可接手。待何妈妈重给瑶芳梳好了头,绿萼才小声问:“姐儿,那外头,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儿?”

瑶芳笑道:“能有什么事儿啊?”不就有一个棒槌爹么?性命是忧的。只要人活着,就能翻盘!湘州府上下都知道他呆,谁跟他计较,谁倒霉。连个呆子都不放过的人,得有多小心眼儿?

话虽如此,她也有些等不得,想早些知道会有什么变故。自绣墩上跳下来,瑶芳道:“绿萼,跟我去看看俊哥在做什么。妈妈看好屋子,要是阿姐那里有人来找,就照实说。”说着,快步走了出去。再晚,真怕丽芳就要杀过来找人了。

她带着绿萼,也是往东面跨院那里走,穿过了正房,到了贺成章的院子里却不停下,借他的院子,往前面贺敬文的书房里去。东边三座院子是前后相通的,方便了贺成章上学,贺敬文检查功课,也方便父子俩往张先生那里去。

贺成章亦听到了外面隐隐的喧哗之声,命人去打探,预备问安,却收到韩燕娘的消息:“前面事急,且不要出去。”想了一想,还是换了身整洁的衣裳,坐在书桌前等消息。一时他的小厮也来了,回说老爷正忙,他又换回了旧衣,依旧坐着读书。

瑶芳只带绿萼,就是为了两人都矮,从墙根那儿溜过去不易被发现。贺成章心不在焉地看了半页书,一抬眼,只看到半截裙角,还道自己心烦眼花。他又坐了回去,接着看书。

瑶芳主仆二人到书房时,贺敬文还在前面与李千户寒暄。与李千户约定,先派人将一干涉案之人严加看管,明日开堂。李千户往本地百户所那里安顿,晚间来赴宴,贺敬文等人也洗漱更衣,等客上门。

瑶芳到了书房便不再猫着腰学贼样儿了,挺胸抬头,大大方方地问平安:“爹和先生都回来了么?先生说什么时候开始上课了没有?我去看看。”不等平安回答,又穿过了书房,到张先生那里。

无巧不成书,张先生正好回来。

师生一打照面儿,瑶芳便说:“先生辛苦。”

张先生抹了一把脸:“进来说吧。”

瑶芳见他累极,开门见山地道:“长话短说,有什么事,有什么难处。问完我就走。”

张先生道:“这是个套儿。”将今日这事说了。

瑶芳冷笑道道:“彭县丞也是个呆子,两边都不识字,谁教唆的?挖!挖不出来那是有讼棍了!国家待讼棍是怎么个章程,先生是知道的。”

不管哪个朝廷,都很讨厌这群“教坏良民”的讼棍,甭管是自称讼师还是状师。若只是个识字的人,代写个状纸,那也还罢了。若是插手诉讼,还代人打官司,又或背后支招。主官厌了,扳倒先打,打完了发遣回家去了事。

张先生点头道:“我亦如是想。只是不知道,这背后的人许了那妇人什么好处,能叫她跟着反咬一口?钱财?怎么抵得过骨肉?”

瑶芳笑道:“先生与家父一样,都是良善人儿呢。”

张先生心里那股不舒服的感觉又上来了,瑶芳也不在意,只说:“你儿子跟着你们能过什么日子?不如放到他们家,擎他们家一分家业。”

张先生愕然。他虽学的刑名,却不曾经手过案子,依旧很有一份读书人的情怀,遇事便不肯一开始就将人想得太坏。不似前太妃,市井里打滚儿出来,又混到了宫里,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都见过,遇到与自己不对付的人,就不惮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

张先生也顾不上累了,拱手道:“受教了。”

瑶 芳道:“先生受累了,方才听了先生所言,这事倒是个机会了。单凭这桩官司,扳不倒汪某人,得加把劲儿。李千户既然看准了要出手,这里头肯定有蹊跷,他一介 武夫没事儿去捅进士的马蜂窝?甭管他是被利用还是与人合谋,告诉他,查明了湖广道御史若与汪知府没有什么利害关系,要他往湖广道御史那里喊个冤。汪某人盘 剥之下,流民成灾,他见天儿地抓盗匪,兄弟都折了许多。因家父不肯同流合污,便要赶他走。”

张先生心头顿时一松:“是极!”连李千户可能吃空饷的事儿都推给汪知府了!这一手,真是绝了。女人真不可小视,不过是给她多读了几本书、讲了些个后宅妇人未必知道的事情而已。近来看她憨吃憨玩,还交了些小姑娘做朋友,以为她放下了,没想到这是在面壁十年图破壁呢。

瑶芳又说:“趁着新君逾期,正热乎着。这汪某人在本地,大概有些时日了吧?该走了。我们也不用新君夸,只要他觉得满意,就好了。”

张先生虚心问道:“还有呢?”

“要快!”瑶芳斩钉截铁地道,“我生日快到了。”

“……什么?我没听清楚。”

“我 过完生日,悼哀王就要死了。小畜牲就要得势了,咱们的麻烦,也要来了。早早地将这里的乱事揭到朝廷上去,能引起朝廷重视,整肃地方,使反贼无势可倚,也是 功德一件。退一步讲,悼哀王薨,是件大事,总要忙乱一番,没有叫他搅了咱们的案子。案子一拖,夜长梦多。速战速决。”瑶芳最近颇为担心,若是真有这么一件 事情,张老先生怕是要殉国的,她那个蠢爹,估计也要陪着。

正想着,后面传来贺敬文的怒吼,瑶芳发誓,她这两辈子头一回听到贺敬文吼这么大声:“我就想认认真真秉公断一回案子,怎么了?哪儿错了?!”

师生二人面面相觑,张先生道:“我去看看。”

话音刚落,韩燕娘的声音也高了起来:“你有本事惹事儿,有本事平事儿啊!管杀不管埋,你算什么本事?!旁人都要累死了!”

瑶芳一怔,轻咬了下唇,拽拽张先生的衣袖:“先生能想个办法,叫我见那妇人一面么?就今晚,越快越好。摒退了闲人。”

张先生道:“我虽不才,衙里却不是没有刑讯的人,总能撬开她的嘴,问出实情来的。”

瑶芳道:“太慢!再说,一次不忠百次不容,能反一回口,下一回说出来的话旁人也要存疑了。从她嘴里问话,将隐在旁处的人挖出来,她就没用了。除她怎么改口。我要问出那个中间人,就在今晚。”

“太急。再者,小娘子为何先前不说此计,必要到现在呢?”

“时机未到。家父和汪知府不做出些事情来,李千户和他背后的人焉肯出头?我今天还想睡个好觉呢。太太,要出孝了。”

“……”合着你一直猫这儿等着呐!还有,这种话,是做人女儿的该说的么?张先生果断答应了:“我去换个衣裳,这就去办。办成了,唤小娘子来。小娘子能脱得开身?”

瑶芳道:“偷溜的本事,我还是有的。”尤其是后宅后宫,看似严密,只要留心,家里多了一个人、少了一个人,根本就没人能察觉。

张先生果然守信,他在这宁乡县衙里说话,比贺敬文还管用。瑶芳披了件暗色的斗篷,叫绿萼睡在她的床上,嘱咐她:“有人问,只管说我出去了。出了事,推到我身上。”命妈妈带了一提盒,内装了些点心。

待见到张先生,瑶芳对张先生道:“等会子先生将这食盒放好,待我走了,将这点心给那妇人吃。放心,不是毒药,她且不能死在我这牢里。”

何妈妈忠心而胆小,一字不问,跟也穿了件褐色大衫,拿块黑巾包了头,哆哆嗦嗦跟着一路到了牢里。这妇人关在女牢,有个女牢头,被张老先生一块碎银子打发吃酒去了。瑶芳一面走,一面说:“换了!太容易收买了!”

张老先生道:“累世老吏,难。”

“风云将变,容易。寻个妥贴人,替了她。”

“好。”

那妇人被关在最里面一个单间儿里,牢房里的气味十分难闻,纵是单间,也好不到哪里去。何妈妈悄悄掩鼻,低头想给瑶芳捂个帕子,瑶芳一摆手,像没闻着一般,指一把椅子。何妈妈将椅子搬了来,拿袖子擦了又擦,才请瑶芳坐了。

张先生只管旁观小女学生的手段。哪知等了半晌,瑶芳一言不发,只管端坐。那单间里的妇人初时谁都不睬,只管坐在坐席上扯条破被盖了腿。过不一刻,里面那妇人便撑不住了,觉得身上像被针扎一样。

抬头往外一看,一个矮冬瓜坐椅子上,全不似贺敬文的模样。昏暗的油灯下再一看,居然是个女娃娃。这女娃娃年纪虽小,却一脸威严,见她看了过来,对后面一摆手:“你们到外面守着,我来看看将死的人。”

妇人勉强听得懂官话,心里已经有些怯了,想起那人的话,又扯了扯破被,将自己裹得更紧。

瑶芳打了个哈欠:“好了,没人了,不废话。就一句,你儿子死定了,那家的钱,你也拿不到,一辈子吃糠咽菜,补丁撂补丁吧。”

妇人一把扯开被子,又腿落到了地上:“你放屁!”

“这三个字气不着我,哦,我多说了一句。那就再说一句,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做过少奶奶?不甘心?想不明白?怪不得被休了。”

妇人扑到了栅栏上,伸手要抓她,指尖离瑶芳不过寸许。

瑶芳微笑道:“要不怎么说你蠢呢?没读过书?不知道马明德吧?”说着,忽然变了脸。顶着小孩子的脸,做出扭曲的表情来,比成年人做同样的表情更吓人。瑶芳的表情一变即收,将妇人吓了一个趔趄坐在了地上。

瑶芳居高临下,眼中又满是慈悲了:“以民告官,先打四十。明天,百户所的军汉会换上衙役的衣服,他们,不是会给你弄鬼的人。真想打,二十棍就能叫人魂归离恨天,可明天这四十棍,不会叫你死,只会叫你残。看你能不能等到儿子擎了那家的家业,接你享福。”

说完转身便走。她的步伐很快,步幅却不大。走不半丈远,就听那妇人道:“我是被逼的!”

贺瑶芳也不回头,张先生却走了进来:“吵什么?!”又对瑶芳道,“小娘子,人也看过了,该回了。”

妇人更急,张口便将人给卖了:“那吴小郎来寻我!”这吴小郎,乃是汪知府那个刑名师爷的学徒。对这妇人说的,与瑶芳猜的分毫不差,是教唆他们以己子冒充前夫之子,谋夺家产。说是有人护着她,不会令她吃亏。

瑶芳听完,对她道:“很好。”

妇人心头一松,自以无事。

瑶芳对张先生道:“抓人。”

张先生道:“如何抓?”

“彭。”

张先生点头,表示知道,又催瑶芳回家:“出来太久,仔细被察觉。”

瑶芳道:“太太门禁虽严,到底是半路出家。说不得,我要帮忙了。”施施然带着何妈妈举步离开。那妇人大急:“那我呢?”

瑶芳头也不回地扔下一句话:“明天过堂,今晚安心歇息吧。你很快就能回家了。”

张老先生苦笑一声,将点心与那妇人:“吃饱了才好过堂呐!”妇人惊心半晚,闻到那点心香甜的味道,整颗心都松了下来。只道这几人会为她脱罪,却不知道瑶芳半字也不曾许她。

待次日过堂,与那富户一道先挨了板子,打得隔夜饭都吐了出来,一个“冤”字含在口里,竟没力气吐出来。被拖下去的时候,正遇着彭县丞带人将那吴小郎带到。此后的事情,便不是她能知道的。

不过三日,便有消息传来,湖广道御史露章弹劾湘州知府。

第49章 傻人有傻福

宁乡县这里的消息,是彭县丞打探了来报的。湖广道御史参汪知府的消息是彭县丞带过来的,彭县丞在此地为官数载,论起消息来源,比贺敬文这个到现在还不知道往哪里打听消息的人强多了。

接到消息,彭县丞喜不自禁,闭起双眼,双手一起一落地按着桌面:“哎哟,妙妙妙!我这婆娘,旺家!”送信的长随就糊涂了:三不五时挨打,顶油灯跪算盘的,您这是被揍傻了吧?

彭 县丞笑够了,睁开了眼睛吩咐道:“去,命人备轿,我要去衙里。哎,把娘子的轿子也备上。”他家也养不起轿夫,因做了县丞,从中做些安排,他与贺敬文寻常乘 轿时的轿夫都是挂在县衙账下的。长随领命去了,彭县丞往他娘子房里换出门的衣裳,喜孜孜地对彭娘子道:“快些打扮起来,咱们一道往衙里去给大令道喜,你去 跟宪太太说恭喜。”

彭娘子这回不打他了,问道:“喜从何来?啊!莫不是汪老狗要倒霉了?”

彭县丞一挑大拇指:“娘子聪明~”将御史露章弹劾之事说了,“张师爷说的没错儿,李千户不是好惹的,还有人看汪老狗不顺眼。”

彭 娘子笑着捶了他一记:“那你还在这里啰嗦什么?还不快点儿穿戴了走?哎呀,我那髻子搁哪儿了?英子,拿我出门的衣裳来。”英子是她的侍女,闻声便去开衣 柜,一面取衣裳,一面问要不要带小娘子们一起。彭娘子道:“这是自然的,这些日子一家老小都不敢说话,她们也该松快松快啦。”又跟丈夫说贺家二小娘子生 日,是不是要更隆重些?好不好打个金璎珞圈儿送她戴戴。

彭县丞道:“这个是自然的。我看呐,这位大令怕要高升,于我们总是有益的。都在这个时候了,也不要省钱了。这大令看着迂腐,运气倒是真的很好。”

“这还用你说?”

夫妻二人携着两个女儿往县衙报喜,独将儿子闪在一旁温书。他们的儿子,将要考县试了。可惜夫妻二人原籍不在宁乡,否则彭海只要不太蠢,总能捞到个功名的。

彭家人抵达的时候,贺敬文正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他顶撞汪知府时是硬气了,现在又担心了起来:不知道张先生那些布置,究竟能不能成?

韩 燕娘好容易与她舅舅联络上了,她舅舅被调走,等安顿下来了,才想起还有个苦命的妹子带着外甥女儿在京里。没想到托人一找,娘的!人没了!外甥女儿“卖身葬 母”嫁给个小白脸儿了!韩大舅好险没有杀过来,给外甥女的回信便分外地不客气!韩大舅是个粗人,略识几个字,还写得十分不好看,浓墨淋漓力透纸背,杀气十 足。韩燕娘看且笑,且笑且哭。哭完了,一抹泪,仔细将信折好,放到了妆匣底层的小抽屉里。

老安人在诵经,三个孩子在读书。丽芳对读这么些个字儿兴趣并不很大,端坐在这里只是为了给妹妹做榜样,比较起来,她宁愿看彭敏偷渡过来的话本小说。脑子里想着下回见着彭敏,要向她再要一本来抄,身子却坐得笔直,猛一看去,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贺 成章已经背完了四书,张先生在向他授六经,他学得认真,姐妹们也不搅他,身边有人陪着,倒安心些。只是偶尔回头看看妹妹:瑶芳面前摆着一本《大陈律》,正 认真看着。贺成章知道,这《大陈律》内容并不算很多,但是附例的集解却洋洋洒洒二十余万言,瑶芳在看的就是这一套集解,现已看到第三本了。他很怀疑妹妹这 是在读书还是在发呆。

张先生伸手在他的桌子上敲敲,贺成章收回心神,继续抄书。张先生看到他眼中来不及收回的那一点情绪,对他的担心很是无奈:那个真不用你操心,她越来越诡谲了。

张先生的评断是有依据的,这小女学生近来的表现让他摸不着头脑,每有惊人之举,等你仔细看时,她又一派天真,有时候还会慌给你看,真真能将人逼疯。比她那不靠谱的爹好一些,也是看得见。好在不拖后腿,不捅漏子。

瑶 芳其实在专心看集解案例,越看越觉得有趣,有时还要顺手翻一番垒在一旁的经籍。一张水嫩漂亮的脸蛋儿与桌上摊开的那厚重的书籍有一种奇异的和谐。她自亲入 女监,又设计摆了汪知府一道,心境又有所不同,忽觉得自己前因楚王而起的惊惶有些可笑:兵来将拦、水来土掩,谁说不能杀出一条青云路来呢?也是在亲人环绕 的环境里呆得久了,整个人都软和了,唯有危机能刺激出她的本性来。也是有张先生这么个可倚靠的人,能许她软弱片刻。

可一旦发现张先生懂得虽多,在官场上也是个新手,她便不得不重又坚强了起来。在心里,对张先生还是感激的,若非张先生,她现在能不能看这些书还是两说呢只要她想,贺敬文大约是不会不许的,可没有张先生指点,她大概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要去仔细研究这本书。

张先生慢慢踱着步,心情却不像步伐那么平静:不知道李千户能不能将事办妥?

忽 地,一阵脚步声传来:“嘿!老张!汪老狗这回栽了!”贺敬文冲进来就发现事情有些不妙他这么“忘形”的样子被儿女们看了个正着!贺敬文施展了官场绝技 里的“变脸”与“失忆”,就像刚才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威严地对儿女们训话:“我有话与你们先生说,你们接着做功课!”

丽芳撇了撇嘴,贺成章应了一声“是”,瑶芳耳朵动了动。又看她的书去了早就料到的结果,有什么好兴奋的?别得意忘形,赶紧想办法往上爬才是真的。不然到时候就凭这小破县城,挡不住大军的。

贺敬文与张老先生走后不久,韩燕娘就命果儿来唤丽芳姐妹:“彭娘子与两位小娘子过来了,太太叫两位姐儿过去呢。太太还说,哥儿读书亦可,想歇一歇,便在院子里走走也是不碍的。今儿有件喜事,也该松快松快了,只不过得意忘形才好。”

这回丽芳打头,三人都立起来听了,贺成章道:“我去看看阿婆吧。阿姐和二娘去娘那里,代我问声好。”

果儿笑着答应了,又说:“哥儿慢些,太太说了,哥儿要做什么,只管去,她信得过。老爷和先生那里,太太来说。只明天可要用功。”贺成章也笑着答应了。四个人都是一脸的喜气。当下分作两路,姐妹俩带着丫头跟着果儿去见彭娘子母女,贺成章去陪老安人。

到了韩燕娘那里,只见到两个母亲也是喜气洋洋,却没有人向她们解说出了什么事儿。韩燕娘只是说:“前些日子遇着了些事儿,累得你们也跟着担心,都不曾好好玩耍,好了,你们去吧。我们也说说体己话儿。”

彭敏对丽芳使了个眼色,丽芳会意,笑道:“是呢,我跟阿敏还在琢磨弹棋,等琢磨出来了,跟娘一起玩。”

韩燕娘笑道:“那你还快去?我可等着呢。”

一时两下散开,到了丽芳的院子里,四个人便围在了一起。丽芳道:“快说快说,究竟怎么一回事儿?”彭敏道:“我也是方才在路上听到的,我娘说,汪知府被参啦!”

丽 芳是长女,今年十一岁了,也不算很小。家里有事,韩燕娘也会略提几句,虽不详细解说,却也不故意隐瞒。是以姐妹俩都知道汪知府坑了贺敬文一把,贺敬文又反 将一军,还遇上了李千户发难之事。现听汪知府被御史给参了,丽芳双手合什,念一声佛:“可见老天是长眼睛的。”

彭敏道:“你这下开心了?”

丽芳反问道:“难道你不开心?”

两 人又头碰头地笑了起来。彭毓因天气渐暖,又能出来活动了,格外活泼,拉了瑶芳往一边说话。绿萼来上了茶,瑶芳招待彭毓喝茶嗑瓜子儿。小姑娘们年纪虽小,已 经跟着女性长辈们模仿出了一流嗑瓜子儿的本事了。彭毓咔嚓咔嚓嗑了两粒,赞一声:“这个好吃,比我家那个香,”接着小声说,“阿姐她们可真怪,听说,上了 年纪的人都怪。”

“噗”瑶芳正在喝茶,一口茶忍住了没喷出来,倒呛进了鼻子里。手忙脚乱的收拾好了,绿萼接过了她的茶盏,瑶芳摆摆手,让她别慌。彭毓还在问:“难道我说得不对。”

瑶芳故作认真地点头道:“很对。”

彭 毓这才说:“听说了没有,那个教谕,姓什么来着?他可能要倒霉了,我爹总说他不好。”彭家一大特色,瞧着不顺眼的,便给人起绰号,教谕因与汪知府走得近, 又为人圆滑世故,故被彭娘子赐号狗腿。汪知府还能被提个姓,教谕彭家就是狗腿长狗腿短,连个姓儿都不提,彭毓也想不起来他姓什么。

瑶芳笑容不变,下巴往丽芳那里点了一下问,道:“那与我们有什么干系?我们只管玩我们的,你看过她们弄的书没有?”

彭毓道:“与我们没关系,就是听我娘说他家怪造孽的。他家女孩儿不许读书的,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反正,没有咱们好。”说着又开心了起来,接着咔嚓咔嚓嗑瓜子儿。

瑶芳心道,那教谕比你爹会钻营,后台倒了,又得罪了上峰,怎么可能再混得下去?搞不好,那汪知府的暗账里,还有他的名字呢……等等!瑶芳心头一动,有些担心地看了彭毓一眼,彭毓莫名其妙:“怎么啦?”

那 边丽芳又在喊瑶芳:“那个案子,会怎么样呢?你知道不知道?”她跟彭敏说了一会儿话,也说到了这件事情上,正讲前面的案子。万事皆因它起,两人讨论了一回 会是什么结局,却都不甚通透。她是知道妹妹在看刑律之书的,本来说是借煞气压一压邪气,保不齐这二年看懂了什么呢?

瑶芳走了过去,不在乎地道:“哪个案子?早不知道扔哪个犄角旮旯里了,现在还有什么人在乎这案子么?不是在说汪知府?”

丽芳失望地道:“就不该指望你的。”

瑶芳送了她一个白眼,彭敏道:“说那个做什么?对了,我还带了本书来呢。”

“这么快?又有新的了?”丽芳很是惊喜,弄得瑶芳也有兴趣看一看这闲话本子了,便问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如此之多。

彭敏解释道:“往繁华地方去,好些人爱看这些个,就有人专门儿印了来卖,不是抄的哦。也有些文人就专好写这个,写出了本子,交给人去印,拿些个润笔。喜欢看的人可多啦!”

丽芳催促道:“快拿来我看看,上一回看的那个郦生与左小姐真个有趣,有没有差不多的故事的本子?”

瑶芳:……她在认真考虑,要不要跟后娘告个状,就怕这姐姐看多了奇怪的故事被带得偏了,误了一生就不好了。

丽芳不知道妹子想当叛徒,兴致勃勃地向彭敏借了书,又将上回的书还了彭敏,还说:“以后我得了书,也拿来给你。”彭敏道:“快别,你别教唆你兄弟干这个。”瑶芳心道,说不定,以后你的书,还真得她给你呢。直到彭家姐妹告辞,她都没将这话说出来。

彭 县丞一家带了这样大好的消息来,贺家上来也自欢喜。当晚家里便加菜,连久不出屋的老安人脸上都添了笑影儿,叮嘱贺敬文:“虽有御史明察秋毫,却也不好叫他 逃脱了,你不曾参与他的龌龊事情,自然是没有什么证据告他的。这事你无凭无据不好出头,却可写信与容尚书,请他斟酌来办。”

贺敬文道:“儿明白,信已写了。”

罗老安人吃饭的时候却不捏数珠儿了,捏着筷子,看一眼儿子,再看一眼儿媳妇。觉得这儿子是长大了,好像是变好了,越来越不受自己管了,这儿媳妇更妙,反过来要辖制她了。欲待做些什么,又怕误了儿子的前程,还要捏着鼻子问韩燕娘:“你要出孝了吧?”

贺敬文手里的筷子一松,掉桌上了。罗老安人一眼望去,见这儿子没出息地红了脸,暗骂一句:有了媳妇忘了娘。却还要说韩燕娘:“也该做几件鲜艳的衣裳预备着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