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回去之后告诉大哥一声。”罗芷萱笑着应道:“让他老老实实地等着。”

说完罗霆交代的事情后,罗芷萱又兴致勃勃地说起了最近的新鲜事:“对了,有件事你还不知道吧!我前几日去崔姐姐家,听崔姐姐说,闵家和赵家正在议亲呢!”

此事顾莞宁当然知道。

季同派了人盯着闵家,闵家有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她的耳目。

自那一日被送回府,闵媛一直称病不出,待在闺阁里。名为养病,实则是被软禁在府中。

闵大老爷和闵大夫人去了太子府求见太子妃,不知说了什么,回府之后,便开始张罗着为闵媛说亲。

闵家如今大不如前,闵媛虽是家中嫡女,匆忙之下,想说一门好亲事并不容易。闵大夫人挑来挑去都不如意。

半个月前,赵家登门为长房嫡次子提亲。

赵家出了一位赵阁老,赵家一门男丁,在朝中做着大大小小的官职,声势远胜闵家。赵家长房嫡子赵文也是京城有名的少年俊杰,做了齐王世子伴读。赵平是赵文一母同胞的弟弟,论才学远不及兄长赵文,又有些贪恋女色的名声。

闵大夫人对这门亲事便不太乐意。也不知闵大老爷怎么说服了闵大夫人,如今赵家闵家已经开始议亲。

定亲程序繁琐,等正式过聘定亲,至少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

“哦?竟有这回事?”顾莞宁故作讶然:“闵三小姐不是倾慕太孙吗?如今太孙亲事未定,她怎么肯嫁到赵家?”

罗芷萱耸耸肩:“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崔姐姐说的有鼻子有眼的,由不得我不信。”

顿了顿又压低声音说道:“听说闵媛根本没生病,是被家里关起来了。这门亲事,是闵大老爷亲自定下的。她不乐意也不行!”

终身大事,素来都要听从父母之命。疼女儿的,会私下问问女儿的心意。父母直接定下亲事也是有的。

“听说那个赵五公子贪恋美色,还没定亲,身边就有了通房丫鬟。闵媛日后嫁给这样的人,不知会有多憋屈。”

说到这儿,罗芷萱轻轻叹了口气:“虽说我不喜欢闵媛,可听说这样的事,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

所以说,罗芷萱才是标准的嘴硬心软。

相较之下,顾莞宁就冷漠多了:“我倒是觉得,闵三小姐和赵五公子是很合适的一对。”

就冲着闵三小姐前世做的那些事,顾莞宁对她也生不出半点好感来。

何况,闵三小姐前世就是嫁给了赵五。这一世不过是提前定下了亲事而已。

罗芷萱见顾莞宁反应冷淡,便也不再多说。

顾莞宁忽地笑着瞄了罗芷萱一眼:“罗姐姐,你一会儿说我,一会儿又说闵三小姐。你自己心中可有中意的夫婿人选?”

罗芷萱也没觉得害臊,笑着说道:“母亲早就和我说了,要多留我几年再出嫁。这些事离我远的很,我可没想过这些。”

顾莞宁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我倒是觉得,傅大公子对你似乎不同寻常。”

提起傅大公子,一张斯文俊秀的脸孔顿时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罗芷萱脸上微微热,难得有些忸怩:“你可别乱说。我和他只见了两面而已。”

“有缘分的,见一面便能定下终身。”顾莞宁笑着打趣:“没有缘分的,就是天天见面也未必能做夫妻。说不定,你和傅大公子就是天生注定的好姻缘。”

罗芷萱俏脸终于红了,用力地捶了顾莞宁一把:“你怎么尽拿我打趣。”

顾莞宁故作疼痛地诶哟一声:“罢了罢了!你整日凶巴巴的,像母老虎似的。只怕斯文的傅大公子消受不起。”

罗芷萱扑哧一声笑了:“你呀,这张嘴真是损的没边了。换了别人,怕是当场就要梨花带雨了。幸好我宽宏大量,不和你斤斤计较。”

顾莞宁笑而不语。

当年她做了太后,当朝理政,掌控后宫。宫中的内侍宫女见了她俱都战战兢兢,就连那些朝臣官员对她也颇多敬畏。

她一怒,在她面前的人何止是梨花带雨。跪地求饶也是常事。

两人有说有笑地聊了半天,到了中午,顾莞宁留了罗芷萱午饭。

饭还没吃完,琳琅便笑吟吟地来了:“小姐,门房管事送了衡阳郡主的请帖来。”

衡阳郡主?

好端端地,她送请帖来做什么。

顾莞宁和罗芷萱俱是一怔,下意识地对视一眼。

第一百四十二章 邀请

前来送请帖的,是衡阳郡主身边的宫女秋湘。

秋湘年约二十,相貌生的不算出众,只有中人之姿。不过,她说话行事颇为周全,性子又稳重,颇得衡阳郡主器重。

“再过三日,是郡主的十四岁生辰。”秋湘笑着说道:“太子妃娘娘说了,让郡主设生辰宴,请几个交好的闺秀登门做客,聚在一起说说话。”

“郡主便命奴婢送了帖子过来。正好罗小姐也在,奴婢倒是省得再去罗府了。”

不管这生辰宴是何用意,既是送了帖子,也只能先应了再说。

“多谢郡主一番美意。”顾莞宁微微笑道:“你向郡主复命的时候,代我和罗姐姐向郡主道谢,三天后,我们一定登门赴宴。”

顾莞宁冲琳琅使了个眼色。

琳琅立刻将准备好的荷包塞到秋湘手中。

荷包一捏到手中,就知道分量不轻。

秋湘推辞不过,收了荷包:“多谢顾二小姐赏赐。奴婢不敢久留,这就回去复命。”

说完,福了一福。

顾莞宁笑着吩咐玲珑:“你代我送一送秋湘姑娘。”

玲珑笑着应了。

秋湘一走,罗芷萱便皱起了眉头:“奇怪,我们平日和衡阳郡主素无来往。她设生辰宴,为什么忽然要请我们去赴宴?”

顾莞宁扯了扯唇角:“我猜,傅妍林茹雪她们也都接到请帖了。”

罗芷萱脑子转的飞快,立刻就听出了顾莞宁话中的深意:“你的意思是,这是太子妃娘娘授意的?”

顾莞宁眸光微闪,略一点头:“肯定是。”

赏花宴过去有两个多月了。闵媛被彻底踢出了太孙妃的人选之外,闵家已经开始为闵媛另外说亲。

太子妃显然心意未定,借着衡阳郡主的生辰宴,再见一见几个家世才貌俱都出众的闺秀。

罗芷萱也明白过来,忍不住低声咕哝:“娘娘为了太孙,还真是煞费苦心。”然后,扯了扯顾莞宁的衣袖:“你真的打算去赴宴?”

之前不知道罗霆的心思也就罢了。现在既是知道了,罗芷萱自是要为自家兄长谋算。

顾莞宁有些无奈地笑道:“我当然不想去。不过,帖子都已经送来了,我若是装病不去,反而太过惹眼。倒不如去看看再说。”

前世装病没去,太子妃从未见过她,倒也罢了。

现在明摆着太孙对她有意,她若是装病不赴宴,就是彻底地没将太孙放在眼底。

明晃晃地打太子府的脸面,岂不是给顾家惹祸?

罗芷萱想了想,也叹了口气:“你的顾虑也不无道理。既是如此,还是乖乖去赴宴吧!”顿了顿又低声道:“大哥若是知道这件事,怕是又要郁闷了。”

时时刻刻不忘了为罗霆刷一刷好感度。

顾莞宁嗔怪地看了罗芷萱一眼:“再提罗大哥,我就不理你了。”

罗芷萱吐吐舌头,讨好地奉上谄媚的笑容:“小的再也不敢了。顾二小姐大人大量,就别和小的一般见识了。”

顾莞宁被逗得笑了起来。

太夫人很快便知道了太子府命人送请帖来的事情。

太夫人略一思忖说道:“衡阳郡主是李侧妃所出,听闻郡主相貌颇为出众,不知性情脾气如何。”

衡阳郡主闺名萧婧,生的娇柔美丽。刚及笄就被远嫁到吐蕃和亲。

顾莞宁前世嫁到太子府的时候,衡阳郡主已经出嫁。所以,顾莞宁对她的性情脾气几乎一无所知。

“我也不太清楚。”顾莞宁答道:“衡阳郡主平日极少出府,我只远远地见过她一回。”

太子府里的几位郡主,都是出自侧妃的肚子。

太子妃对几个郡主,说不上如何疼爱,不过是维持着面子上的情分罢了。

太夫人为人精明,稍微一想,便猜出了这场宴会的真正用意:“衡阳郡主设宴,想来是太子妃娘娘授意为之。莞宁,你若无意做太孙妃,不如想法子避上一避。”

顾莞宁轻叹一声:“祖母的顾虑,我也都想到了。不过,一味躲避,总不是办法。若有旨意赐婚,我又能躲到哪儿去?”

“所以,我不但打算赴宴,还要在宴上令太子妃对我生出厌恶。只要太子妃不喜欢我,就不必担心了。”

太夫人握着顾莞宁的手,细细地打量着她的俏脸,然后笑道:“一家有女百家求。你才十三岁,就有少年郎倾慕于你。再过两年,我们这侯府的门槛怕是要被提亲的人踩平了。”

语气中满是欣慰,更有着吾家有女初长成的自豪。

顾莞宁故意摆出个羞涩的样子哄太夫人开心:“其实,我也没祖母说的那么好。”

太夫人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我的宝贝孙女自是最好的。不然,罗家小子怎么巴巴地跑上门来。”

顾莞宁:“…”

看着顾莞宁哑口无言的样子,太夫人忍不住笑了起来:“怎么?难不成你以为我真的老糊涂了,连这点小事都看不出来吗?”

顾莞宁难得地羞窘了一回:“祖母…”

真不能小觑祖母啊!

太夫人笑了片刻,才正色道:“罗家小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论相貌人品,没什么可挑剔的。罗家就在我们侯府隔壁,人口简单,家风清正,若能嫁到罗家,也不失为一门好亲事。”

“如果没有齐王世子,我会考虑这门亲事。不过,罗家再清贵,也比不得齐王府。将来齐王世子承袭了王位,就是藩王。齐王妃是你嫡亲的姑母,虽然多年未见,到底血浓于水。日后做了你的婆婆,也一定会善待你。”

太夫人天生护短,在她眼里,天底下最出众的少女是自己的孙女,最优秀的少年是自己的外孙。其余人等,一律远远不及。

顾莞宁不想和太夫人争辩什么,只低声道:“祖母,我还小,不急着定下亲事。总得看一看等一等,找一个最合心意的。”

这倒也是。

太夫人握着顾莞宁的手笑道:“就算定了亲事,我也要多留你两年再出嫁。”

顾莞宁也没什么羞怯不好意思,笑着点了点头。

第一百四十三章 意外

三日后。

顾莞宁和罗芷萱都接到了衡阳郡主的请帖,两人约好了结伴同行。

当顾莞宁看到罗霆的身影时,半点都不觉得惊讶,只似笑非笑地瞄了罗芷萱一眼。

罗芷萱讨好地拱拱手:“顾妹妹,我们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家出行,总得有人护送。正好大哥闲着没事,不如就让他送我们一程如何?”

罗霆看着镇定自若,实则心中颇为紧张。一双眼睛密切地留意着顾莞宁的神色变化。

顾莞宁并未看他,只嗔怪地对罗芷萱说道:“以后再这样,我可不理你了。”

罗霆心头一块巨石落了地,精神抖擞地笑道:“我保证,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顾莞宁抿了抿唇,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天气炎热,好在马车上放了冰盆,冒着丝丝凉气。车厢里不算闷热。

罗芷萱和顾莞宁坐在马车里,吃着冰镇过的蜜瓜,十分惬意。

只苦了罗霆,在烈日炎炎下骑着骏马,额上不停地渗着汗珠,后背早已湿漉漉的,衣服粘在身上,别提多难受了。

竹制的车帘被掀开。

一张笑吟吟的俏脸出现在车窗边:“大哥,外面这么热,不如进马车里坐上一会儿?”

罗霆大为意动。

凉快与否倒是小事,重点是他进了马车,就能和顾妹妹面对面地坐着。哪怕不说什么,看一看她也是好的…

不过,这个念头刚一动,立刻又被罗霆压了下去。他义正言辞地应道:“不用了。男女有别,总该避嫌。”

罗芷萱见他这般坚持,也不再多说,随意地耸耸肩,便将头缩了回去。

顾莞宁微微一笑。

罗顾两府通家之好,罗霆这样送她一程,也不算唐突失礼。上了马车,却是大大不妥了。

罗霆若是真的要上马车,她倒也不会说什么。只不过,那样的他,也不值得她另眼相看了。

罗芷萱一转头,就对上顾莞宁揶揄的眼神:“罗姐姐,你真是挺为罗大哥着想的。叫罗大哥上马车,一定是怕他被太阳晒昏了头吧!”

罗芷萱笑得心虚极了:“是是是,还是顾妹妹最了解我了。”

马车里还有几个丫鬟在,有些话不便说出口。顾莞宁意思意思地敲打几句,便放过了罗芷萱。

很快就到了太子府。

衡阳郡主生辰,只邀了六七个少女登门做客,比赏花宴的时候少了一半不止。登门的客人少了,也没再出现马车拥堵不堪的情景。

马车在太子府的侧门处停下,立刻便有侯在门口的管事迎上前来。

略略寒暄询问几句,管事便笑道:“郡主已经恭候多时,请顾二小姐和罗大小姐随奴婢去芙蓉院。”

顾莞宁微笑着应了。

罗霆在侧门外站了片刻,待顾莞宁和罗芷萱都进了太子府,才依依不舍地转身离开。

“罗公子,请等一等。”

罗霆一愣,下意识地停住脚步,看了过去。

只见一个唇红齿白相貌俊俏的内侍走了过来,笑着说道:“罗公子,奴才是太孙殿下身边的内侍小贵子。殿下吩咐奴才在门口等着,若是见到罗公子,就请罗公子去梧桐居小坐片刻。”

太孙怎么会猜到他会到太子府来?

罗霆心里暗暗奇怪,一口便笑着应下了:“好,我这就随你一起前去梧桐居。”

小贵子笑着在前面领路。

罗霆和傅卓赵平等人都相识,和太孙也有过数面之缘。不过,进太子府还是第一回。一路上,他目不斜视,并不东张西望。

倒是有不少宫女悄悄打量过来。

太孙温和俊美气度雍容,太孙伴读傅卓相貌英俊斯文儒雅,都是千里无一的出众少年。这个少年郎不知是何身份来历,竟也同样英俊出色。

走到梧桐居外,罗霆不由得一愣。

只见一个身着月白锦服的俊美少年含笑而立。

竟是太孙亲自相迎!

罗霆颇有些受宠若惊,忙上前行礼:“罗霆见过太孙殿下。”

没等罗霆弯腰,太孙已经笑着走上前,亲自扶起罗霆:“你我早就相识,虽然平日亲近的机会不多,不过,也算得上意气相投。”

“我特地让小贵子领着你过来说说话。你我不妨以朋友之礼相交。你若是这般拘谨,倒是令我不自在了。”

温润如春风的太孙,总会让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卸下防备,全身舒泰。

罗霆本就是潇洒爽朗的人,不喜忸怩作态。太孙既是这么说了,他也就顺势站了起来:“殿下这般盛情,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只是,我一放松随意,少不得偶尔会有言语冒犯之处。殿下可别口中不说,心里暗暗记恨才是。”

这话说的颇为风趣。更兼之罗霆俊朗不凡,那双黑亮含笑的眼睛格外明亮,咧嘴一笑时,英气勃勃神采飞扬。

就连太孙也忍不住暗赞一声。

这样一个优秀出众的英俊少年,又痴心专情。哪一个少女能不为之所动?

太孙心中在想什么,罗霆自是不清楚。

事实上,他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

他和太孙确实见过几回,也说过几句话。不过,说什么意气相投就有点夸张了。太孙忽然折腰相交,也着实令人不解。

不过,罗霆素来是个豁达通透的性子,想不通的事情暂且抛到一旁,不再多想。随着太孙一起进了书房。

时下男子,大多都有书房。或是喜欢读书习字,或是附庸风雅,或是招呼朋友。能够进书房,也是显示亲近的意思。

罗霆自己也有书房,除了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之外,还偷偷藏了不少闲书杂书——罗尚书其实也知道,平日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太孙的书房实在无愧书房两个字。

罗霆粗粗打量一眼,忍不住惊叹一声:“殿下竟有这么多的藏书!”

整整一面墙的书架,分门别类地摆放着许多书籍。粗略一看,至少也有上千本。

别以为这是个小数字。在此时,书的造价十分高昂。有些古书孤本,花再多银子也未必买的到。

第一百四十四章 结交

太孙笑着说道:“我自幼体弱,不宜练武。别人骑马射箭,我只能多看书打时间。”

“这些书,有的是买的,有的是别人赠送给我的。种类极多,杂书也很多。若是有你感兴趣的杂书,不妨看看。我送你也无妨。”

罗霆眼睛一亮:“殿下此话当真?”

太孙目中含笑,不答反问:“不知你喜欢什么类型的杂书?是游记还是杂学?”

罗霆略一迟疑。

他本不想实话实说,转念一想,他在国子监里“不学无术”也不是什么秘密,太孙怕是早就知道了。说与不说,其实没什么区别。

“我喜欢探案验尸之类的闲书。”

罗霆不无自嘲地笑了一笑:“我爹是两榜进士,堂堂状元出身。偏偏有我这么一个不喜读书只喜欢‘歪门邪道’的儿子。让他丢尽了颜面。”

“你这么说,实在是妄自菲薄了。”

太孙注视着罗霆,温和地说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各有志罢了。你不喜欢读书,是因为你不喜儒家学说,也不擅长做文章。”

“会读书的人很多。有的人读成了书呆子,未必真正懂书中的道理。有的人虽然不爱读书,却明辨是非性情机敏果决,将来必成大器。你就是这样的人。”

平平常常的几句话,却听得罗霆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顾莞宁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不过,顾莞宁毕竟是闺阁少女,又是他心仪的人。他在她面前,不太好意思畅所欲言。

在太孙面前,却全无这方面的顾忌。

“殿下对我这般盛赞,委实令我汗颜。”罗霆口中说着汗颜,目中却闪着熠熠光芒:“不瞒殿下,我心里其实一直都是这么想的。我不考科举,难道日后就没有前程出路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