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公和秋韵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顾莞宁也没做出送银票之类的举动,一路上端庄沉稳地坐着,一句话都没多问。

李公公看在眼里,不由得暗暗点头。怪不得元祐帝对这位顾二小姐如此另眼相看,她确实比那些所谓的名门闺秀强了不止一筹。

别的不说,只这份宠辱不惊的镇定功夫,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上一次进宫是去椒房殿觐见王皇后,这一回,顾莞宁被李公公直接领到了福宁殿里。

说起福宁殿,顾莞宁当然不会陌生。

从大秦建朝之后,福宁殿屡次被修缮。

群臣朝会是在文德殿,福宁殿离文德殿最近,也被用作天子日常批阅奏折之所。顾莞宁身为太后执政的时候,常在福宁殿里看奏折。召见重臣们商议要事,也都在福宁殿里。

能在福宁殿里伺候的内侍宫女,都经过极严格的挑选。后宫嫔妃们心思再活络,也不敢轻易将手伸到这里来。

王皇后是唯一的例外,也是唯一能踏进福宁殿的女子。其余嫔妃,只能在后宫里等着皇上临幸,绝不敢到福宁殿里来。

福宁殿的气氛格外肃穆威严。

站在殿里伺候的内侍们,一个个低眉敛容神色端凝,无人敢发出声音惊扰低头看奏折的元祐帝。

“启禀皇上,奴才将顾二小姐带来了。”李公公恭敬地禀报。

元祐帝嗯了一声,放下手里的奏折,龙目一扫:“所有人都退下。”

第三百三十四章 相询

内侍们悄然无声地退下。

李公公站在元祐帝身侧,另一侧站着的是一个年约四旬的太监。

这个太监姓钱,黑黑瘦瘦,看着毫不惹眼,实则身手惊人。平日一直守在元祐帝身边,负责守护元祐帝的安危。

钱公公在宫中十分低调,远不及李公公风光得意。可元祐帝对他的信任,犹在李公公之上。

顾莞宁下跪行礼:“臣女顾莞宁,见过皇上。”

元祐帝简短地应了句:“平身。”

顾莞宁站起身来,目光落在元祐帝的衣襟处。

看着温驯安静,全然没有了那一日在椒房殿里的犀利难缠。

元祐帝眉头微微一动,淡淡说道:“顾莞宁,朕今日特意召你进宫,你可知道是为了什么?”

顾莞宁神色同样淡淡:“皇上是当今天子,想做什么,但凭心意。何须问过臣女的意见?”

模样是安静柔顺了,一张口,桀骜不驯的棱角顿时就冒了出来。

元祐帝非但没恼,反而笑了起来,声音中竟有一丝激赏:“看来,你已经猜出朕今日召你前来是为了什么事了。”

顾莞宁抬起头,平视着元祐帝:“臣女本来还不敢确定,直到皇上张口,臣女才敢肯定自己的猜测。”

“太孙殿下病重不起,皇上是想赐婚,为太孙殿下冲喜吧!”

元祐帝:“…”

圣心难测,前一刻可能是春风化雨,下一刻或许就会变成狂风暴雨。在圣前应对,无人不战战兢兢。

太子经常挨训斥,在元祐帝面前畏首畏尾。

几个得宠的皇孙也都小心翼翼,不敢随意说话。

元祐帝已经很久没见到在自己面前如此镇定坦然的人了。

眼前的顾莞宁不过是一个十四岁的闺阁少女。

这份胆量和勇气,委实令人激赏。

顾莞宁淡淡说了下去:“皇上特意召臣女前来,是想问臣女是否心甘情愿吧!”

元祐帝又是一阵哑然无语,半晌才张口道:“你果然如阿诩说的聪慧无双,竟是猜得丝毫不差。既然你已经猜到了,朕也不必拐弯抹角地试探了。”

“朕只问你一句,你是否愿意嫁给阿诩?”

顾莞宁不答反问:“如果臣女说不愿意,皇上就不会下旨赐婚了吗?”

堂堂天子,容不得人挑衅。

元祐帝神色一沉,语气中多了些怒气:“顾莞宁,如果不是阿诩亲自求朕,朕也不会召你进宫,特意相询。你若是再敢这般放肆,朕饶不了你!”

天子一怒,那股无法言喻的威压和气势顿时弥散开来,压得人心惊胆战透不过气。

顾莞宁并未下跪求饶,也未张口告罪,依旧挺直腰身:“如果皇上不愿意听实话,臣女从现在起不说就是了。”

这个顾莞宁,胆子真是太大了。

元祐帝冷了脸:“顾莞宁,你不要自视太高。你不愿意,这京城多的是愿意嫁给朕长孙的少女。”

顾莞宁神色不变:“皇上说的是。那就请皇上另外择一位名门闺秀,为太孙殿下赐婚冲喜。”

元祐帝:“…”

站在元祐帝身侧的李公公不由得暗暗为顾莞宁捏把冷汗。

这位顾二小姐,美则美矣,脾气也太大了些!对着一朝天子,也不知道低头弯腰说话软和些…

另一侧的钱公公,也深深地看了顾莞宁一眼,嘴角微微扬了一扬。

他最清楚元祐帝的脾气。

元祐帝不喜庸才,厌恶不懂规矩礼数的。欣赏的是坚强聪慧果决的,最喜欢的是有傲骨有风骨的。

这位顾二小姐,正巧入了元祐帝的眼。

果然,元祐帝并未动怒,反而笑了起来:“怪不得阿诩对你如此钟情。你确实值得他另眼相看全心相待。”

顾莞宁这是看准了非她不可,这才无所畏惧张口直言。这般聪明,又这般大胆,真是世间少见。

王皇后温驯贤良,却少了傲骨。众嫔妃也多柔顺恭敬逢迎讨好。奉承话听多了,其中少不得有诸多违心之语。

元祐帝心中明白,不过是睁一眼闭一眼罢了。现在忽然遇到这么一个犀利直接胆大妄为的少女,倒是觉得新奇有趣。

这样的姑娘,他年轻时候怎么就没遇上一个?

元祐帝笑了片刻,很快收敛笑意,正色说道:“顾莞宁,朕不妨明白地告诉你。冲喜一事,势在必行。只要能让朕的长孙好起来,朕这个天子不介意背上逼臣女冲喜的恶名。不过,朕还是希望你心甘情愿地嫁给阿诩。”

不情不愿,心存怨怼,总是不美。

既是要冲喜,自是要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地办一场喜事,这样也能让太孙的心情好起来,说不定病症会不药而愈。

顾莞宁也正色应道:“不瞒皇上,臣女敬重太孙殿下为人,这门亲事臣女自是愿意。只是,当日齐王世子在椒房殿里胡言乱语,损了臣女的清名,也令顾家为之蒙受耻辱。”

“臣女若是真的嫁给了太孙殿下,只怕又会有那些无事生非的小人在背地里胡乱嚼舌,甚至辱及顾家。”

元祐帝立刻道:“有朕在,谅他们也不敢!顾家是大秦中流砥柱,代代守卫边关,出了众多武将良臣,于国于民都有大功,岂容他人在背后枉议!”

顾莞宁又道:“齐王世子如此欺辱臣女,臣女至今想起,心中依然难平。”

元佑帝毫不犹豫地说道:“朕已经罚齐王世子在府中禁足,每天只吃一顿饭,抄五个时辰的经书。阿诩的病症一日不好,朕就一日不放他出府。以后就是解了他的禁足令,朕也绝不允他再胡言乱语。”

顾莞宁继续说道:“臣女还担心,万一冲喜不成,太孙殿下若有个闪失,只怕皇上会迁怒于臣女。”

元祐帝不假思索地说道:“这怎么会。阿诩病重,你仍然愿意嫁给他冲喜。可见重情重义,品性高洁。不管以后阿诩如何,朕都认你这个长孙媳。”

顾莞宁立刻跪了下来:“臣女斗胆,现在就称呼皇上一声皇祖父。”

元佑帝:“…”

第三百三十五章 赐婚(一)

看着跪在面前的绯衣少女,元佑帝哭笑不得。

真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也有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被忽悠着许下了这么多承诺…

不过,这一声皇祖父听在耳中,也格外悦耳就是了。

元佑帝半开玩笑地说道:“你这丫头,是笃定了朕不会翻脸发怒,连朕也敢戏弄。”

顾莞宁抬起清澈明亮的眼眸,微微抿唇一笑:“太孙殿下在臣女面前曾提起过,皇上看似威严,实则是一个慈祥的长辈,对晚辈最是怜惜心软。臣女斗胆出言放肆,不过是仗着皇上心地仁厚,对太孙殿下格外疼惜几分,少不得会爱屋及乌,对臣女也会多几分包容。”

马屁人人会拍,拍得这般高明的,也着实少见。

元佑帝笑了起来:“被你这么一说,朕倒是不忍再让你跪着了,快些平身吧!”顿了顿,又说道:“你叫朕一声皇祖父,朕不能让你这么空手回去,总得赏些见面礼。”

说着,吩咐李公公一声:“前些日子各地进贡的那些贡品还剩多少,清点一下,送到定北侯府去。”

李公公忙笑着应下了。

元佑帝出手赏赐,比王皇后可要大方多了。

王皇后不过是赏几匹软烟罗。元佑帝这一张口,赏赐的却是宫中今年剩余的所有贡品,想也知道一定很丰厚。

顾莞宁并未矫情推辞,含笑谢恩:“多谢皇上赏赐。”

这些赏赐,昭示着元佑帝的恩宠。

日后当做陪嫁一起带到太子府去,腰杆也能挺得更直。

元佑帝挑了挑眉:“刚才不是还叫朕皇祖父吗?”

顾莞宁从善如流地立刻改口:“是,莞宁多谢皇祖父赏赐。”

元佑帝心中一阵舒畅,挥手道:“你先回府吧!朕明日就下旨赐婚,半个月之内你和阿诩就成亲。”

既然是要冲喜,当然是越快越好。

万一拖延得久了,太孙撑不到成亲的那一日,冲喜也就毫无必要了。

顾莞宁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并无异议,轻声应了。

元佑帝对顾莞宁的懂事识大体十分满意,冲李公公点点头。

李公公立刻笑着说道:“顾二小姐,咱家这就送你回府。”

出了福宁殿的那一刻,顾莞宁长长地松了口气。

她和太孙的亲事,竟然就这么定下了?

生旨赐婚,半个月之内就成亲…半个月之后,她就要再一次嫁给“病重”的太孙,成为太孙妃了!

一直沉浮不定的心思,被突如其来的惊喜充斥着,反而更多了一份不真实的感觉。

李公公叫来两个内侍,吩咐他们去库房清点元佑帝赏赐的东西。然后转头对顾莞宁笑道:“再过些日子,咱家就该称呼顾二小姐一声太孙妃了。”

以元佑帝对顾莞宁的青睐,哪怕冲喜不成太孙病逝,顾莞宁以后也能稳稳地在太子府立足。

有元佑帝做靠山,有谁敢慢待她半分?

顾莞宁定定神,冲李公公微微一笑:“以后还请李公公多多关照。”

顾莞宁并不是一味高傲不近人情,相反,她对身边的人素来宽容温和。也因此,琳琅等人都对她忠心不二。

李公公此时也感受到了顾二小姐特有的亲切,心中竟有些受宠若惊之感,忙笑着应道:“二小姐这么说,真是折煞咱家了。他日二小姐若有差遣咱家之处,咱家绝不推辞。”

这样的许诺,当然不能当真。要是真的提出逾矩的要求,就是不知轻重了。

不过,这也足以表明李公公表达出的善意了。

顾莞宁抿唇笑了一笑:“那就先多谢李公公了。”

半个时辰后。

顾莞宁站在正和堂里,被众人围拢在中间。

“莞宁,皇上召你前去,到底是为了何事?”

“莞宁,皇上没刁难你吧!”

“二妹…”

“二姐…”

一张张溢满了忧虑的脸孔在眼前晃动,耳边是众人焦虑又关切的询问声。

顾莞宁从不是多愁善感的性子,自认心肠冷硬。可此时,被众人这般关心着,心中涌起阵阵温暖。

她轻轻地张口说道:“大家伙儿别担心。皇上召我前去,别无他意。是为了我和太孙的亲事。”

众人:“…”

果然是赐婚!

果然是冲喜!

顾家上下俱是一脸愤慨。尤其是顾海,神色顿时一沉,冷哼道:“太孙殿下病重,人尽皆知。皇上让我们顾家的嫡女给太孙殿下冲喜,这是在欺负我们顾家无人吗?我这就进宫求见皇上收回成命!”

说着,便气冲冲地要迈步离开。

太夫人立刻道:“老三,我也要进宫讨个说法。”

顾莞宁眼疾手快地抓住顾海和太夫人的衣袖,无奈地说道:“三叔,你先别冲动。祖母,你也别生气。我的话还没说完。”

“皇上今日特意询问我是否愿意嫁给太孙,我告诉皇上我愿意!”

“赐婚的圣旨明天就会到府里,半个月之内就要成亲。”

顾海和太夫人俱都愣了一愣。

顾海停下了所有动作,皱了皱眉头,沉声问道:“是皇上逼迫你答应的吗?”

“不是,是我心甘情愿的。”顾莞宁耐心地解释:“三叔,我真的没骗你…”

太夫人的目光定定地落在顾莞宁的脸上:“宁姐儿,你不要怕,祖母自会为你撑腰做主。祖母已经是半截入土的人了,今日拼着一条老命,也要去皇上面前分说几句。顾家的孙女,怎么能嫁人冲喜?实在是欺人太甚!”

说到最后两句,太夫人的脸上涌起愤怒的红潮,目中燃起怒意。

顾莞宁心中又是感动又觉得愧疚。

个中内情,她是绝不能说出口的。哪怕是亲如祖母,她也不便相告。现在,也只能一口咬定自己是甘愿的了。

“祖母,你听我说,真的没人勉强我。”顾莞宁说道:“我一直盼着能嫁给太孙。椒房殿那一日发生的事,一直令我难以释怀。这些日子,我的心情从未有一日好过。现在我终于能如愿以偿了,我心里很高兴。”

第三百三十六章 赐婚(二)

一席话,听得众人俱都安静下来。

太夫人皱着眉头,半晌才问道:“宁姐儿,你没骗祖母吧!你真的愿意嫁给太孙冲喜?”

顾莞宁想也不想地点头道:“是,我心甘情愿,绝无半点勉强。”

太夫人哑然无语。

顾海拧起了眉头,沉声道:“莞宁,太孙殿下确实是万中无一的优秀少年,人品才学无人能及,对你也一片情深。换在之前,我绝不会阻拦这门亲事。可现在,太孙病重不起,不知日后能不能好起来。”

“你现在嫁过去,若是冲喜成功了还好。你对太孙有情有义,日后谁都要高看你一眼。万一冲喜不成…你这辈子要怎么办?”

“一旦嫁入皇家,可没有半途再改嫁的先例。”

顾海的话说的很直接。

方氏也忍不住张口附和:“是啊!莞宁,你今年只有十四岁,正是大好年华。这辈子的路还长的很,你可别犯糊涂。”

顾莞宁冲顾海夫妇笑了一笑:“三叔,三婶,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我着想。不过,此事我真的想好了。我已经做出决定,不会再更改。”

顾海和方氏也不说话了。

顾莞宁又冲神色各异的堂兄妹们说道:“你们都别为我担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管什么样的结果,我都能承受。”

众人一阵沉默。

顾谨行身为大堂兄,第一个张口道:“二妹,你一向有主见。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们自然会支持你。”

顾莞华也说道:“我相信二妹,一定能将自己的日子过好。”

太夫人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缓缓说道:“大家伙儿先都散了吧!我有几句话,要单独问一问宁姐儿。”

众人应了一声,各自告退离开。

正和堂里再无他人,只剩下太夫人和顾莞宁。

“宁姐儿,你老老实实告诉我,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太夫人盯着顾莞宁平静的脸庞,直截了当地问道。

太夫人为人精明,绝不好糊弄。

顾莞宁故作糊涂:“祖母为什么忽然这么说。我怎么会有事瞒着祖母。”

太夫人瞪了顾莞宁一眼,轻哼一声:“我还没老糊涂。如果没有半点把握,你怎么敢点头答应嫁给太孙冲喜。”

正如顾莞宁了解太夫人,太夫人对顾莞宁的性情脾气同样十分熟悉。

冷静,果决,懂得分析利弊,不会感情用事。

这样的顾莞宁,绝不会莽撞冲动地将自己一生寄于冲喜是否能成功上。

她敢答应,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太孙的病一定能好起来!

“看来,太孙的病别有蹊跷。”太夫人似自言自语地低声说着:“你和太孙也早有默契。所以,你这些日子并不特别担心烦忧。皇上一张口赐婚冲喜,也正合你的心意。”

顾莞宁:“…”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精明睿智的祖母。

顾莞宁有些无奈地笑了笑:“祖母既是猜到了,那我也就不瞒着祖母了。太孙虽然没让人给我送过信,不过,我们确实早就有过默契。他的病,其实并未严重到不治的地步。有一半倒是装出来的。”

太夫人略一思忖,便会意过来了:“你的意思是,太孙在知道齐王世子闹了椒房殿之后,就故意装病装可怜搏同情?”

顾莞宁咳嗽一声:“我也不十分肯定,只是猜测而已。”

太夫人:“…”

太夫人嘴角抽了抽,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了。

看来,她之前的愤怒焦虑都白搭了!

这个太孙,原来并不如表面这般温和无害。对自己尚能狠得下心,对别人自然也不会心慈手软。

“对不起,祖母。”顾莞宁一脸歉然:“此事太过要紧,我也不敢断言,所以一直都没敢告诉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