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太子妃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太子表现出来的愉悦,就略显刻意了:“痊愈了就好。你皇祖父每隔几日就会问起你的身体。若是知道你恢复如初,他也一定很高兴。”

顿了顿又道:“择期不如撞日,今日你们两个就随孤一起进宫吧!”

太孙立刻道:“母妃也一起去吧!”

太子无可无不可地嗯了一声。

太子妃忙用袖子擦了眼泪:“好好好,母妃这就陪你进宫。”

顾莞宁看了太子妃一眼,轻声道:“母妃先别急,儿媳陪你先去梳洗一番再进宫。”

太子妃这才反应过来,讪讪地笑了一笑。刚才哭了一会儿,妆容早就被弄花了。不重新梳妆,哪里能出去见人。

顾莞宁善解人意,只字未提太子妃此时的狼狈,扶着太子妃的胳膊进了内室。

第三百七十六章 痊愈

太子妃身边的宫女手脚颇为利落,很快就为太子妃重新梳妆整齐。

除了眼睛微红之外,几乎看不出半点哭过的痕迹。

太子妃激动的情绪也稍稍平复,冲顾莞宁笑道:“你果然是有福之人。阿诩娶了你之后,病症很快就好了。”

顾莞宁毫不谦虚地领受了太子妃的夸赞:“自儿媳嫁进门后,殿下的身体确实一日好过一日。才半个多月,就已恢复如常人无异。这样看来,儿媳确实颇有福气。”

太子妃:“…”

你这么不谦逊,让别人还怎么夸下去?

顾莞宁似是猜出太子妃心里在想什么,抿唇笑道:“在别人面前,儿媳自然要谦逊低调些。母妃又不是外人,儿媳也就不必虚伪客套了。”

短短几句话,听得太子妃心情舒畅,笑着点头:“这倒也是。”

顾莞宁又微笑道:“儿媳扶着母妃出去。”

太子妃才三十多岁的年纪,走路健步如飞,根本无需人搀扶。

不过,儿媳主动搀扶伺候,太子妃也觉得颜面有光,欣然应了。

四人分别乘坐两辆马车。

太子和太孙坐一辆,顾莞宁和太子妃坐了另一辆。

太子府离皇宫极近,不过是盏茶功夫就到了宫门处。

按着宫中的规矩,宫外的马车一律要停在宫门外。进了宫门后,只能步行。在宫中,唯有元祐帝和王皇后乘坐御撵。

守门的御林侍卫,见了太子一行人,立刻开了宫门,上前来行礼。待太子一行人进了宫门,几个御林侍卫忍不住凑到一起说起了闲话。

“以前听传言,太孙殿下快病得不行了。顾二小姐一嫁进门,太孙的病竟然就好了!”

“是啊!太孙殿下虽然瘦了些,看着倒是格外有精神。”

“顾二小姐果然是天生的富贵命。此次救了太孙殿下一命,皇上和皇后娘娘不知有多高兴…”

众侍卫闲话一番,得出结论。

顾二小姐的命真好!

好命的顾二小姐,此时已经随着太孙等人到了椒房殿外。

内侍飞速地跑进去通传。

大庭广众之下,太孙不便多言,默默地看着顾莞宁,用目光询问:还好吧!累不累?

顾莞宁挑了挑眉,回了一个自信的浅笑。放心吧!我身体好的很。就算你累倒,我也是无碍的。

太孙:“…”

看顾莞宁怼人是一种乐趣。怼到自己身上,可就不是滋味了!

小两口眉~来~眼~去,太子妃只作未见。太子眼角余光瞄了一眼,嘴角抽了抽。

都说他喜好美色。可他再喜欢美人,也没在众目睽睽之下这般肉麻过。

传信的内侍很快出来了。

王皇后召众人进殿觐见。

太子领着众人一起行礼。

王皇后笑道:“快些平身吧!”

今日进宫觐见的主角,自然是太孙和顾莞宁。

王皇后的目光率先落到太孙身上,上下打量几眼,笑得十分快慰:“看来,阿诩的身体确实是大好了。”

虽然比往日瘦了不少,可他眼中奕奕有神,整个人也看着格外精神。就算是不懂医术,也能一眼就看出太孙的病症好了。

太孙笑道:“孙儿让皇祖母操心了。”

…皇祖母其实没操什么心,真正操心的人是皇祖父才对。

王皇后笑着询问几句,见太孙目光清朗对答如流,才放下心来。然后又看向微笑不语的顾莞宁:“顾氏,你照顾太孙身体有功,本宫今日可得好好赏你。”

顾莞宁从容一笑:“孙媳照顾殿下的身体是应该的,治好殿下病症的人是徐大夫,孙媳岂敢厚颜居功。更不敢当皇祖母的赏赐。”

这是王皇后第二次见顾莞宁。

第一次见面,顾莞宁的骄傲倔强犀利难缠,给她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王皇后对敢于顶撞自己的顾莞宁没什么好感。不过,元祐帝对顾莞宁格外青睐,王皇后装也得装出同样喜欢她的样子来。

此时顾莞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说话也颇为得体。

王皇后心里暗暗点头,含笑道:“徐大夫自是重重有赏。不过,你也功不可没。本宫已经命人去给皇上送信了,到底要怎么赏你,还是皇上说了算。”

说到最后一句,不无打趣的意味。

顾莞宁从善如流地改了口:“皇祖父皇祖母这么疼孙媳,孙媳真是受宠若惊了。”

王皇后的赏赐要不要无妨,元祐帝的赏赐,却是多多益善。

王皇后见顾莞宁如此机敏善言,不由得哑然失笑,对太孙说道:“阿诩,往日本宫觉得你天性聪慧,无人能及。现在倒是觉得,你的媳妇丝毫不弱于你。”

太孙冲顾莞宁笑了一笑,然后用骄傲的语气应道:“其实,阿宁比我聪明能干多了。”

王皇后:“…”

被新婚小夫妻的恩爱炫得头晕眼花啊!

元祐帝很快就来了。

今日没有朝会,元祐帝也未穿龙袍,只穿着常服。少了几分令人不敢亲近的威严,多了几分温和。

太子忙领着妻儿行礼。

元祐帝看都没看太子一眼,只盯着面色红润言笑如常的太孙,朗声笑了起来:“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字!

说的中气十足,笑声如洪钟!

足可见元祐帝是如何的高兴!

太子忍不住心中泛酸。当日他被立为储君的时候,也没见元祐帝这么高兴过。元祐帝这颗心,简直偏得没法说了!

太孙也是一阵激动,上前一步,拱手道:“孙儿病了这么久,让皇祖父忧心,实在是孙儿不孝。”

元祐帝不以为意地笑道:“你又不是成心想生病,何来不孝之说。”

顾莞宁默默地看了太孙一眼。

太孙演技精湛,顿时流露出一脸愧色:“皇祖父日理万机,忙于朝政,还要为孙儿操心。孙儿每每想及这些,就恨不得立刻好起来。也能像往日那般常伴皇祖父左右!”

元祐帝欣然笑道:“你现在既是好了,就早日进宫来吧!”

太孙愈发愧疚了:“孙儿还想陪阿宁回顾家住些日子。”

元祐帝:“…”

众人:“…”

第三百七十七章 恩爱

元祐帝哭笑不得,忍不住瞪了态度诚恳的太孙一眼:“你这是娶了媳妇就忘了祖父啊!”

太孙也不觉得害臊,笑着说道:“当日回门的时候,孙儿没能陪着她回去,心里总是过意不去。所以想趁着这几日陪她回侯府住上几天,再进宫来陪皇祖父。”

又被恩爱炫了一脸的众人:“…”

元祐帝哭笑不得,挥挥手道:“罢了!朕再让你歇上三日。三天后再进宫来。”

才三天啊!

时间是比预期的少了一点。不过,做人也不能太过分了!有三天假期,总比没有的强。

太孙深谙见好就收之道,忙笑着谢了恩。

元祐帝这才看向顾莞宁,笑着问道:“顾氏,你照顾阿诩有功,想要什么赏赐,只管张口。”

这一回,轮到太子妃心里泛酸了。

帝心难测,伴君如伴虎!

做元祐帝儿媳十几年,每次见到元祐帝,她都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唯恐哪句话说错了,就会惹来元祐帝不喜。

瞧瞧顾莞宁,没费什么力气,就得了元祐帝的另眼相看。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

顾莞宁颇有宠辱不惊的风度,微笑着应道:“照顾殿下,是孙媳分内之事,岂敢求皇祖父的赏赐。”

没等元祐帝说话,话风又是一转:“只是,皇祖父金口玉言,既是说了要赏,孙媳更不敢拂逆了皇祖父的一片心意。”

众人:“…”

所以,就是又要颜面又要赏赐,既得了面子又得了实惠是吧!

太孙笑吟吟地看着顾莞宁,脸上写满了“我的妻子怎么这般可爱”。

…元祐帝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被闪瞎了眼。

元祐帝咳嗽一声,打破沉默:“顾氏,你要什么赏赐?现在就不妨说出来。”

太子妃唯恐顾莞宁不知分寸狮子大张口,连连冲顾莞宁使眼色。

顾莞宁视若未见,神色坦然地说道:“孙媳确实有一件事想求皇祖父。”

太子妃一听这话,心里更急了。这个顾莞宁,也太实诚了吧!怎么能这么直接地张口要赏赐…

“孙媳天生是个倔强脾气,最见不得内宅妻妾不明嫡庶不分。”顾莞宁的声音不疾不徐地在众人耳边响起:“也因此,进门第二天敬茶的时候,就冒然张口撵走了于侧妃,惹得父王不快…”

太子的脸都快绿了。

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种事,遮着藏着还来不及,怎么能让元祐帝王皇后知晓?

只可惜,顾莞宁口齿利索的很,三言两语就将当日的事情说明白了:“…于侧妃立了半个月的规矩,约莫是心中憋屈,如今卧病在床。益阳郡主迁怒于孙媳,对孙媳也颇多怨言。当着母妃的面,便嘲讽奚落孙媳。”

“孙媳身为长嫂,本不该和益阳计较。只是,孙媳确实是嫁进门为太孙殿下冲喜。若是如益阳所说的那样,殿下病好了,孙媳就被冷落晾在一旁,孙媳委实心有不甘。孙媳更担心会有人故意借机生事,胡乱传言,损了太孙殿下的颜面。”

“孙媳也明白家业和睦的道理。只是,孙媳心中实在不是滋味。这才出言顶撞了父王几句。”

说完,冲太子敛衽行了一礼:“今日当着皇祖父的面,儿媳想求父王饶过儿媳之前的出言不敬。”

太子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这个顾莞宁!

这个顾莞宁!

这个…刁钻泼辣犀利难缠狡猾阴险的顾莞宁!

当着元祐帝的面这么说,成心将太子府内宅里的事都捅出来,故意挤兑他,让他这个太子难堪!

太子妃心中也有些忐忑。

这样让太子没脸,太子恼羞成怒之下,怕是会记恨在心。

太孙的神色倒是颇为坦然镇定,甚至主动张了口:“阿宁,你嫁过来时日尚短,还不了解父王的脾气。父王是心疼益阳没错,可父王更重规矩礼数。于侧妃心中郁结,生病不起。益阳心怀怨怼,对你出言不逊。这都怪不得你。父王断然不会迁怒于你。”

顾莞宁松了口气,释然笑道:“听殿下这么一说,原来都是我庸人自扰。”

“是啊!就算你偶尔有言语冒失之处,父王也不会和你计较的。这点小事,哪里需要闹到皇祖父面前。”

太孙温和地责备两句,然后转头看向太子:“阿宁还年轻,说话行事难免有思虑不周之处。还请父王多多海涵。”

不海涵能行吗?

他都快被挤兑得没脸待在椒房殿里了!

太子深呼吸一口气,硬生生地挤出笑容:“些许小事,不值一提。”

“父王心胸宽广,无人能及。”太孙不失时机地拍了一记马屁。

顾莞宁立刻笑着附和:“父王胸襟广阔,儿媳敬佩不已。”

太子扯出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

这些事既是在元祐帝面前过了明路,以后他就再也不能借此刁难顾莞宁。显然,顾莞宁就是打着这样的主意,才有意当着元祐帝的面将此事捅出来。

一切如顾莞宁所愿!

元祐帝看了一出好戏,心中若有所思,神色莫测,看不出喜怒。

王皇后最擅揣摩元祐帝的心思,瞄了元祐帝一眼,不动声色地笑着打圆场:“不是什么大事,说开了也就好了。”

又对顾莞宁笑道:“你刚才说的这一桩不算,再另外说件你想要的赏赐。”

顾莞宁微微一笑,恭敬柔顺地应道:“金银玉器珠宝首饰衣料之类,皇祖父皇祖母已经赏得够多了,孙媳岂敢再贪心。若是皇祖父有心要赏,就赏一副墨宝给孙媳吧!”

元佑帝自少时就喜欢书法,时常挥墨泼毫。如今年龄大了,体力精神远不如从前,除了动笔批阅奏折之外,已经极少练字了。

顾莞宁这个请求,恰巧挠中了元佑帝的痒处。

元佑帝眼里有了笑意,若有所指地说道:“朕主动给你赏赐,怕是只有这么一回了。你再好好想一想,到底想要什么。”

顾莞宁淡淡一笑:“多谢皇祖父,不过,孙媳别无所求。”

因为,我想要的一切,我自会亲手取来,无需任何人给予施舍。

第三百七十八章 光华

话外之意,虽未明言,却在清亮坚定的眼眸中毕露无疑。

这一刻的顾莞宁,绽放出无比璀璨的光芒,炽热又夺目,令人无法移开目光。

太孙静静地凝视着她,嘴角扬了起来。

这才是他钟情的喜欢的女子。

自信自傲,霸气慑人,独一无二,举世无双!

太子神色复杂,太子妃一脸怔忪,王皇后目光不停闪动。

而元佑帝,却定定地看了顾莞宁许久,然后仰头笑了起来:“好!好一个别无所求!好一个顾莞宁!”

“朕生平阅人无数,自恃没有朕看不透的人。今日,朕不得不承认,朕还是低估你了。顾莞宁,你若身为男子,必是朝廷肱骨良臣,更胜过你父亲顾湛。你身为女子,也巾帼不让须眉,有傲气有风骨。”?

“朕有这么多孙女,无人能及得上你。朕的皇孙里,也只有阿诩配得上你。”

“好,好的很!”

说完,又是一阵长笑。

王皇后也在笑着,眼中却闪过一丝晦暗。

那一句“朕有这么多孙女无人能及得上你”,算是戳中了王皇后的痛处。

大皇子只留下了高阳郡主,王皇后亲自抚养高阳郡主长大。高阳郡主也是唯一一个在宫中长大的皇孙女。元佑帝对高阳郡主也颇为疼爱,却也从未这般盛赞过高阳郡主。

现在竟然张口说这样的话,可见顾莞宁是真正正正地得了元佑帝的青睐。

就像太孙一样,在元佑帝的心中稳若泰山,无人能取代。

太子妃一脸震惊,头脑一片混沌。

顾莞宁说话这般放肆,她一直担心顾莞宁会触怒元佑帝。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元佑帝不但没发怒,反而这般高兴?!

太子的震撼,丝毫不弱于太子妃。

耳听十遍百遍,也不如此时亲眼看见。

原来,元佑帝是真的这般青睐顾莞宁!

不是因为太孙,而是因为顾莞宁的骄傲锐气入了元佑帝的眼。看来,以后顾莞宁言语放肆,也不得不隐忍一二了。

太孙清朗含笑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皇祖父说的是。孙儿能娶到阿宁,是孙儿前辈子修来的福气。”

说着,深深地看了身侧的顾莞宁一眼。

顾莞宁自是能听懂他话语中的深意,冲太孙抿唇,两人对视一笑。

…众人齐齐被闪得头晕目眩。

王皇后半开玩笑地说道:“皇上既是答应了要赏顾氏墨宝,不如臣妾现在就命人准备笔墨。再这么下去,臣妾这一把老骨头,都快要脸红了。”

元佑帝莞尔一笑,瞄了甜甜蜜蜜的新婚小夫妻一眼。

新婚燕尔,耳鬓厮磨,恩爱些也是难免的。

很快,便有内侍捧了上好的笔墨纸砚来。

元佑帝提起笔,蘸饱墨汁,然后迅速落笔。

如游龙一般,笔迹苍劲有力,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