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归来

隔日,清晨。

定北侯府。

太夫人一大早就起身,心情颇佳,气色也格外好。巧手的丫鬟为她精心梳了发髻,戴了一整套的翡翠头面,穿的衣裳也比平日鲜亮几分。

太夫人揽镜自照,满意地点了点头。

紫嫣笑道:“太夫人这般穿戴,显得格外精神,看着也年轻了许多。”

太夫人笑了起来:“你就是会哄我高兴。我这一把年纪了,还有什么年轻不年轻的。”

“等二小姐回来,可就轮不到奴婢哄太夫人高兴了。”紫嫣伺候太夫人多年,深谙太夫人的性子脾气,一句话就哄得太夫人眉开眼笑。

太孙领着顾莞宁进宫觐见一事,昨天下午便传到了定北侯府。

太孙身体大好,元佑帝龙心大悦,赐了顾莞宁一幅墨宝,还恩准太孙陪顾莞宁回顾家住上五日…

一连串的好消息,听得太夫人心中喜不自胜。侯府上下,也是人人开怀。

很快,吴氏领着长房儿女,方氏领着三房儿女,都来了正和堂。唯有顾海一大早去兵部点卯当值,不在府中。

好在顾莞宁此次回来要住上五天,总有见面的机会。

刚到巳时,太孙和顾莞宁便到了侯府。

离回门的那一日,不过短短半个月。

太夫人迅速地打量顾莞宁一眼,见顾莞宁面色红润气定神闲,顿时放了心。然后领着众人给太孙行礼:“老身见过太孙殿下。”

太孙大步上前,及时地托住了太夫人:“今日没什么太孙殿下,我是阿宁的夫婿,也是祖母的孙婿。祖母这般多礼,我实在无颜待下去,只能打道回府了。”

一番话说的又诚恳又真挚。

祖母也喊得格外亲热。

太夫人听的心里热乎乎的,也不再拘谨,顺势起身,笑着说道:“既是如此,老身就托大一回。”

太孙展颜一笑:“祖母随意些,我们做晚辈的也自在。”

太孙病了这么久,瘦了不少,容貌自是不如往日。雍容温和的气度却更胜以前,又格外地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很轻易就博得顾家上下的好感。

太夫人早就领教过太孙如春风化雨一般的温和。吴氏方氏等人却是第一次得见,受宠若惊之余,不由得暗暗赞叹顾莞宁的好福气。

瞧瞧太孙看顾莞宁时的温柔目光,看看顾莞宁眼角眉梢的盈然笑意,不用多问也知道,新婚小夫妻蜜里调油一般,感情好着呢!

太孙初次以顾家孙婿的身份登门,自是要一一认亲改口。

“这是大伯母。”顾莞宁含笑介绍吴氏。

太孙彬彬有礼地冲着吴氏抱拳作揖:“大伯母。”

吴氏激动得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殿下快些请起。”等等,晚辈行礼,长辈总该给些见面礼。可她之前忘了准备怎么办?

吴氏求助地看向方氏。

方氏也有些发懵。

谁能想到太孙一上来就行晚辈礼,她也没准备见面礼啊!

太孙何等敏锐,见吴氏方氏神色略有些尴尬,顿时猜到了是怎么回事,半开玩笑半打趣:“我要陪阿宁在府里住上五日,大伯母三婶娘的见面礼可是省不下了,总得补一份给我。”

众人都被逗得笑了起来。

吴氏方氏也没那么尴尬了,齐齐笑道:“这是当然,一定得补一份重礼才行。”

顾莞宁看着这一幕,心里也觉得甜丝丝的。

堂堂太孙,岂会没有半点傲气。是因为在意她,所以对她重视的家人也格外随和。

太孙似是察觉到了顾莞宁的视线,略略侧过头,和顾莞宁对视一笑。

众人:“…”

眼睛都被快闪瞎了!

好在太孙比昨日在宫中收敛多了,很快便移开视线,看向顾谨行,抱拳行了平辈礼:“大哥。”

顾谨行甚为受用,扬着嘴角笑道:“我是不是该称呼殿下一声二妹夫?”

太孙对这个称呼十分满意:“甚得我心。”

众人又是一阵笑。

至此,气氛融洽轻松愉悦。

之后,太孙一路“大姐”“二弟”的喊了过去。而且,所有的平辈兄弟姐妹,太孙都细心地准备了见面礼一份。

给男子的,是上好的文房四宝一套。

顾莞华等人,每人两匹上好的衣料。

拿来平日里用正合适。

太夫人心中暗暗点头。太孙行事,确实可圈可点。若是送得太过贵重了,反而不美。见面礼就该是这样,不必太过贵重。

这份细心体贴,也足可见太孙对顾莞宁的在意。

否则,又何必用心良苦地讨好顾家人?

顾莞宁确实嫁对了人。

从这一刻起,她也能将这颗心彻底放下了。

这一次会面,太孙轻易地博得顾家所有人欢心。

午宴的时候,顾谨行顾谨礼顾谨知兄弟三人陪着太孙坐了一席。因为太孙不便饮酒,只象征性地喝了果酒。

几个少年有说有笑,很快熟稔起来,

女眷不分老少,也坐了一席。

太夫人心情极佳,喝了几杯果酒。

吴氏对太孙赞不绝口:“殿下生的俊,脾气好,细心温柔周到,对莞宁又这么好。莞宁嫁得这样的夫婿,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太夫人从未听吴氏说话这般顺耳过,赞许地看了吴氏一眼。

方氏笑着说道:“大嫂说的是。不过,我们莞宁相貌才情样样都出众。殿下娶了莞宁,也是殿下的福气呢!”

还是老三媳妇说话更顺耳啊!太夫人赞许地看了过来。

吴氏不甘示弱被比下去,立刻又道:“我们莞宁可是福泽恩厚之人。一嫁进门,殿下的病症就好了。”

方氏笑着附和:“皇上对我们莞宁也格外器重偏爱,听闻赏了一幅墨宝,上面还写了‘巾帼不让须眉’几个字!这份圣眷,委实是独一无二,令人艳羡。”

吴氏:“我们莞宁…”

方氏:“我们莞宁…”

太夫人乐呵呵地听着。

顾莞华顾莞琪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眼。为自家亲娘的争相表现暗暗好笑不已。

顾莞宁坐在太夫人身侧,见太夫人笑得开怀,唇角也扬了起来。

第三百八十五章 重逢(一)

家宴过后,太夫人留小夫妻两个说了会儿话。

顾莞宁知道太夫人有午睡的习惯,见太夫人神色间有些倦色,笑着说道:“祖母,你先休息片刻。我领着殿下去依柳院里,安顿好了再来陪祖母说话。”

太夫人笑着点头:“也好。”

亲自送小夫妻两个出了正和堂,太夫人才回转休息。

“祖母待你真好。”太孙由衷地感叹。

顾莞宁眼中满是温暖的笑意:“是啊,我自小就在祖母身边长大。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又对我颇为冷淡。好在有祖母疼我护着我,堂兄弟堂姐妹们也肯忍让我几分。”

顾莞宁说的这些,太孙当然清楚。

前世他成了一抹游魂,一直跟在她的身边,对她的一切了如指掌。此刻,听顾莞宁娓娓道来,愈发觉得心痛。

顾莞宁一抬头,迎上太孙怜惜的目光。

“阿宁,你以前受苦了。”太孙轻声低语:“以后有我在,再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

顾莞宁心头一暖,轻轻嗯了一声。

此时,两人正好经过荣德堂。

太孙忽地停住脚步:“我想去看看你母亲。”

他想亲眼见见那个背叛了丈夫视亲生女儿为仇敌的沈氏。

顾莞宁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她有什么可看的。还是别去了吧!”

太孙却很坚持:“不管如何,她都是你的母亲。我这个做女婿的登了门,不去探望一趟总是说不过去。”

顾家将沈氏软禁在荣德堂里,对外宣称沈氏得了重病。他身为女婿,既是到了侯府,确实应该前往荣德堂探病。

顾莞宁犹豫片刻,才不太情愿地松了口:“你要去也就去吧!不过,只看上一眼就走。也别和她多说什么。”

有沈氏这样一个亲娘,对生性骄傲的顾莞宁来说,无疑是一个洗刷不清的耻辱。

可恨的是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顾莞宁再恨沈氏,也改变不了自己出自沈氏肚中的事实。

沈氏活着一日,就一日是她的母亲。

太孙深深地看了顾莞宁一眼,然后握紧了顾莞宁的手。

顾莞宁定定神,将手抽了回来:“放心,我没事。”然后低声吩咐琳琅一句:“让人开门。”

琳琅应了一声,很快去敲了门。

守门的依旧是碧玉。

碧玉一开门,见是顾莞宁亲自前来,不由得一惊,忙弯腰行礼:“奴婢见过二小姐。”想到顾莞宁已经出嫁,忙又改了口:“奴婢给太孙妃请安。”

顾莞宁随意地嗯了一声,领着太孙往里走。

守在沈氏门外的碧彤,也未料到顾莞宁会和太孙一起前来,行了礼之后,大着胆子说道:“奴婢先进去禀告夫人一声吧!”

沈氏现在这副尊荣模样,实在不宜见人。更何况,还是太孙亲自前来。怎么着也得“提点”一二再开门,不然,真怕吓到太孙。

顾莞宁淡淡说道:“不用通禀,直接开门吧!”

在知道一切的太孙面前,没有遮掩的必要。

碧彤还想说什么,在看到顾莞宁淡漠沉凝的俏脸后,自动销声匿迹,很快拿出钥匙开了门。不等顾莞宁吩咐,又退了下去。

顾莞宁站在门前,神色很自然地冷了下来。

太孙见她这副模样,不由得暗暗后悔。

沈氏是顾莞宁心里的伤疤,也是她痛苦的来源。他这样坚持来见沈氏,和逼她又有何两样?

“阿宁,我们不进去了。”太孙歉然低语:“刚才是我不好,硬是让你到这儿来…”

顾莞宁没有吭声,伸手推开门。

门一开,一股异样的怪味迎面扑来。

沉闷中混合着浓烈诡异的香气,令人呼吸一窒。

坐在梳妆镜前梳妆的沈氏,头也未回:“碧彤,让人再送两盒香粉来。”

说了两遍,身后一直没有回应。沈氏颇有些气恼,霍然转过头来:“我的吩咐你也敢不听…”

在看清来人之后,剩余的话顿时戛然而止。

母女两个已经许久未见。

就连出嫁,顾莞宁也未曾告诉她,倒是太夫人来过一回。毫无防备的沈氏,万万没料到,顾莞宁会忽然前来。

还是携着新婚夫婿一起前来。

母女两个四目相对,无言对峙了片刻。

顾莞宁目光冷然。

沈氏在这样的目光前,总有些心虚,下意识地先行移开视线,正好又和太孙四目相对。

太孙看着她的目光,也有些奇异。

沈氏定定心神,站起身来,行了一礼:“妾身沈氏,见过太孙殿下。”

被关了一年多,如今的沈氏早已不复昔日的美貌优雅,浓妆艳抹,也无法掩饰面容的枯瘦苍白。偏偏还竭力表现出定北侯夫人的风范气度来,显得有些滑稽可笑。

太孙神色未变,淡淡说道:“夫人请起。”

竟未以晚辈礼节相见。

沈氏心中有些不满,正要张口说什么,顾莞宁已经淡淡说道:“见过了,就走吧!”

说完,毫无眷念地转身。

太孙随着一起转身。

沈氏面色一变,脱口而出道:“顾莞宁!你见了自己的亲娘,就是这般模样吗?”

见顾莞宁停下脚步,沈氏自以为拿捏住了她的弱点,又说了下去:“往日我们母女两个确实有些误会,彼此生了些隔阂。可我到底是你亲娘,母女之间,哪有一辈子的仇恨。如今你也出嫁了,难得回来一次,怎么着也该留下和我说说话。也让我和姑爷认认亲。”

姑爷可是最得圣眷的当朝太孙。

她这个岳母,也该和姑爷亲近亲近才是。

顾莞宁再倔强再骄傲,也不敢当着太孙的面揭开她们母女之间结怨的真相,更不敢让太孙知道那一段往事吧!否则,顾莞宁还有何颜面面对自己的新婚夫婿。

沈氏心中打着如意算盘,又刻意放缓了声音道:“莞宁,你肯回来看我,可见你还念着母女之情…”

“夫人误会了。”张口说话的,竟不是顾莞宁,而是温文尔雅的太孙:“阿宁根本不愿再见你,是我坚持要见夫人一面。”

沈氏:“…”

第三百八十六章 重逢(二)

沈氏一时摸不清太孙的话中之意,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道:“我和莞宁之间闹过些不愉快,莞宁这丫头,心性倔强,最是记仇,一直不肯原谅我这个母亲。让殿下见笑了。”

顾莞宁冷冷地看着沈氏,眼中满是讥削,却未出言反驳。

看来,她果然是忌惮太孙,所以一直隐忍不语。换在平日,她早就对自己冷嘲热讽了。

沈氏精神暗暗一振,对着太孙笑道:“殿下和莞宁既是成了夫妻,妾身托大一句,殿下也该称呼妾身一句岳母才是。”

太孙淡淡说道:“论理确实如此。只是,阿宁既已和夫人决裂,我身为阿宁的夫婿,自是不能拂逆她的心意。”

沈氏笑不出来了,面色颇为难看。

太孙的反应,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我今日来见夫人,是想看看,一个对亲生女儿如此冷漠无情的母亲,到底会是何等模样。一见之下,夫人竟比我想象中的更凉薄无情。”

太孙面色平和,语气也不算凌厉,字字句句却如千斤,重重地落在沈氏的耳中。

沈氏心直直地往下沉,心中惊疑不安。

听太孙的语气,像是什么都知道了…这怎么可能?顾莞宁怎么敢据实以告?

沈氏笑得比哭还难看:“殿下不知内情,难免心生误会。莞宁是我辛苦怀胎十月生下的女儿,我岂会不心疼她?又怎么会对她冷漠无情…”

太孙冷不丁地打断沈氏:“沈举人葬在哪里,夫人可知晓?”

沈氏像被针刺一般,面色陡然变了,声音中满是骇然和惊恐:“你说什么?”

“我说什么,相信夫人听得清楚明白。”太孙冷然说道:“阿宁和夫人之间的恩怨纠葛,我也都了然于心。希望夫人给自己留最后一份颜面,不要再说出令人嫌恶的话来。”

沈氏面色惨然,无言以对。

太孙拉着顾莞宁的手,轻声道:“阿宁,我们走。”

顾莞宁点点头,和太孙并肩离开,再也没回过头。

两人走出荣德堂之后,都未说话。

守在外面的琳琅和玲珑也默然不语,没有多嘴。

顾莞宁的心情并不如外表那样平静,只是她惯于收敛自己的情绪。只有熟悉她脾气的人,才能看出她此时心情并不美妙。

有沈氏那样的亲娘,换了谁都心里都不会好受。更何况,顾莞宁又是如此倔强骄傲的脾气。

都怪他!

原本高高兴兴地,为什么一定要去见沈氏?

太孙心中懊恼自责不已,碍着身边有人在,又不便出言哄顾莞宁。

直到进了依柳院,到了顾莞宁的闺房里,再无旁人了,太孙才终于歉然张口道:“阿宁,今天的事都怪我。如果不是我一时兴起要进荣德堂,你也不用见你母亲。你心里生气不快就都说出来,别闷在心里。”

顾莞宁抬起眼,静静地看着满脸懊恼的太孙,依旧一言未发。

他宁愿她像往日那般瞪眼发怒,也不愿见她这副隐忍的模样。

太孙愈发自责:“阿宁,都是我不好。你打我几下出出气好不好?”将头凑到顾莞宁面前,拿着她的手,往自己的头上拍了几下。

“你这是做什么。”顾莞宁终于张口了,声音里有几分无奈的笑意:“我什么时候说怪你了。”

“我只是见了她,心情不太好,一时不想说话罢了!”

而且,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太孙知道是一回事,让他亲眼看见面目丑陋可鄙的沈氏,让她有一种微妙难言的羞耻感。

太孙就着这样的姿势,抬起头来,眼巴巴地看着她:“你真的不生气了么?”

可怜兮兮的模样,就像一只急待主人抚摸的小狗。

顾莞宁心里一软,唇角忍俊不禁地扬了起来,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太孙的头:“不生气了。”

只要能让她展颜,扮丑卖乖也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