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心里一松,顺势靠进她的怀里说道:“不生气就好。刚才你一直沉着脸,真是吓坏我了。”

一边说着,一边还撒娇一般地将头在她的怀里四处蹭了蹭。

顾莞宁:“…”

顾莞宁瞪着借机不安分的某人:“别胡闹。”

某人继续撒娇:“我还是第一次进你的闺房。”

前世两人成亲几年,她极少回府。他也未曾陪她回来过,更未踏进过这间闺房。今生倒是一尝心愿。

“你以前从不肯带我回来。”太孙的声音里多了几分委屈:“我提起过几次要陪你回府,你都找借口推脱了。”

…以前她一直竖起心房,将他抵挡在门外。自是不想让他踏进依柳院。

顾莞宁语气软了下来:“现在不是带你来了么?快些起来,我带你在依柳院里四处转上一转。”

很好哄的太孙,立刻欣然应了。

之前因为沈氏带来的阴郁沉闷,也迅速消融不见。

“母亲一直待我冷淡,我自小就在祖母身边长大。八岁之前,我一直都住在正和堂里。过了八岁,祖母便让我住进依柳院了。”

顾莞宁一边领着太孙在依柳院里慢悠悠地闲转,一边娓娓道来:“依柳院不算大,却离正和堂最近,收拾得也最为精心。我的闺房,是祖母亲手布置的。里面的物件摆设,也大多是祖母私房。”

温暖的春日,晒在身上暖融融的。空气中漂浮着花草香气,沁人心脾。

身畔的佳人神色安闲,唇角含笑,意态闲适。

太孙的心情也格外平静愉悦,笑着说道:“你和祖母的感情确实深厚。”

他至今都记得,前世顾莞宁临盆之际,正好传来了太夫人病逝的噩耗。顾莞宁悲恸过度,躺了整整几天几夜。

顾莞宁如此恨沈氏这个亲娘,不仅是因为沈氏对沈青岚的偏心,更是因为沈氏曾在太夫人的汤药里做手脚,致使太夫人早早病逝身亡。

顾莞宁似是和太孙心有灵犀,也在此刻抬眸看了过来。

太孙的眼中满是怜惜和心疼,轻声道:“阿宁,以后我和你一起孝敬祖母。”

顾莞宁眉眼柔和,轻轻嗯了一声。

第三百八十七章 甜蜜

两人手挽着手,脉脉对视。

琳琅等人早已识趣地远远退开,各自将头扭开。

“其实,我身边的烦心事,丝毫不比你少。”太孙轻叹一声:“母妃生性懦弱胆怯,不得父王欢心,论心机手腕,都不及于侧妃。父王又格外偏爱二弟,对我这个长子倒是平平。”

“我心里也曾有过怨气,为何父王这般偏心?后来一想,所有人其实都是偏心的。总会对自己偏爱的那一个格外好一些。”

“譬如皇祖父,因为我是长孙,就格外喜欢我。五岁那年,我在宫中误食有毒的点心,凑巧也算救了皇祖父一回。身体也因此受了损。皇祖父心中对我存了几分愧疚,对我就愈发好了。”

“我虽不得父王欢心,却有别人不及的圣眷。如今又有了你。老天实在对我不薄。我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顾莞宁笑了一笑:“你这是在变着法的安慰我么?”

沈氏不爱她,还有祖母全心疼爱她,有这么多家人。如今又有了全心爱她的夫婿。这样想来,她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太孙凝视着眉眼盈着笑意的顾莞宁,忽然说道:“我们回你的闺房吧!”

顾莞宁一怔:“可是,我们才刚出来没多久。依柳院只转了一半!”

太孙靠在她耳边,轻声道:“如果你不介意我在这里亲你一口,不回闺房也无妨。”

顾莞宁的俏脸腾地红了,恼羞地推开太孙。

太孙咧咧嘴,笑了起来。

顾莞宁想瞪他,不知怎么地,也被他眉眼间的笑意感染,情不自禁地抿唇,也笑了。

一直随行保护太孙的穆韬,隔着数米的距离,依旧将太孙脸上的绚烂笑意看得清清楚楚。下意识地向琳琅的方向看去。

琳琅正侧着头和玲珑低声说话。

秀丽的脸庞上,露出小小的笑涡。

春天真是一个…令人心浮气躁的季节啊!

当天晚上,顾海回府,和太孙相见,少不得又是一番热闹。

对于一口一个“三叔”的太孙,顾海表示出了高度赞赏。身为男人,该放下身段的时候,就得放下身段。该厚颜讨好的时候,绝不能死端着架子。

太孙两者都做的不错。

甚合三叔心意!

顾三叔一高兴,便多喝了几杯。

太孙因为身体的缘故,从不饮酒。苦命的顾谨行只得撸起袖子陪酒,没到中途,就醉醺醺地趴下了。

吴氏看着心疼,忍不住絮叨几句:“老三也是的,谨行还小,灌他喝这么多酒做什么。”

太夫人不以为意地笑道:“行哥儿今年十七,是快要娶妻的人了,也不算小了。酒量不必太大,也得练上一练。日后少不得有应酬来往的时候,喝几杯就醉倒怎么成。”

太夫人一发话,吴氏立刻就转了口风,陪笑道:“还是婆婆想的周到。儿媳见识短浅,倒是没想到这些。”

吴氏比以前乖巧多了,太夫人看她也没那么不顺眼了,提点两句,又笑着问顾莞宁:“殿下真的一口酒都不能喝么?”

顾莞宁笑道:“太医们都这么吩咐过,我也从未见过他饮酒。”

前世夫妻四载,她从未见过太孙沾酒,想来应该是不会喝的。

好在他身份尊贵,没人敢在酒席上硬劝他喝酒。会不会饮酒,倒也无妨。

太夫人看着眉眼含笑的顾莞宁,笑着打趣道:“看你和殿下蜜里调油的样子,看来感情好的很,我也不必再为你操心了。”

顾莞宁脸颊微红,却也未忸怩:“嗯,我和他很好。”

太夫人笑了笑,并未将心底的隐忧说出口。

人生漫漫,谁也不能保证夫婿一辈子都不变心。

一年两年还好,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以后呢?红颜易老,美色易衰。而男人,总是贪恋新鲜喜好年轻美人的。

更何况,太孙身份尊贵,不出意外,将来会是大秦储君,也会是大秦天子。到那个时候,必是要充实后宫的。

以顾莞宁的倔强性子,也不知是否容得下,做一个贤良的人人称道的皇后…

一不小心,就想远了。

待察觉到自己脑海中的念头时,太夫人不由得哑然失笑。

“祖母在笑什么?”顾莞宁笑问。

太夫人自然不会说实话,随口笑道:“我在笑自己庸人自扰。”

没头没脑的话,听得吴氏方氏等人一头雾水。

顾莞宁却隐约猜出了几分,轻声道:“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我都会活的好好的,更不会让自己受半点委屈。祖母就放心吧!”

就是知道她这半点受不得委屈的性子,自己才放心不下啊!

太夫人不愿扫兴,顺着顾莞宁的话音笑道:“嗯,这样就好。你过的好,祖母的心也就踏实了。”

被褥柔软整洁,用干花瓣熏出淡淡的香气。枕头也格外柔软。

浅色的纱帐,围出了一方隐秘的天地。

太孙沐浴过后,躺在香闺里的床榻上,心情也如同枕头一般,柔软又温暖。还有一些隐秘的喜悦和期待。

过了片刻,顾莞宁来了。

她也同样沐浴过了,脸颊光洁红润,眼眸亮如星辰,长发披散在身后,还有一丝水汽。

柔软的白色中衣,勾勒出窈窕动人的身姿。纤细的腰肢,隆起的胸脯…还有那块悬挂在她胸前的玉佩,更是格外顺眼。

出水芙蓉,不外如是。

太孙心中赞叹一声,目光定定地落在她的身上。

虽然不能圆房,但是每天可以同床共枕,总算能稍稍慰藉他蠢蠢欲动的心了。

“阿宁,你头发还没干,为夫来伺候你。”太孙笑着调~戏太孙妃。

太孙妃横了他一眼:“既是来要伺候,为何一动不动。莫非只是耍嘴皮不成?”

太孙立刻乖乖起身下榻,拿起一旁洁白柔软的细棉布,为太孙妃擦拭一头青丝。动作又轻又柔,小心翼翼,像是在擦拭稀世珍宝一般。

“伺候”途中,太孙殷勤地询问:“不知太孙妃是否满意?”

太孙妃眼波一扫,语气端庄矜持:“还算不错。”

太孙立刻又道:“既是伺候的好,总该有些赏赐。”

太孙妃:“…”

第三百八十八章 喜讯

一转眼,两人在侯府已经住了三日。

太孙执念颇深,时不时地就要将前世受过的“委屈”拿出来说一遍:“…当年我想陪你回侯府,你总是找借口推脱,不让我跟着回来。”

然后,便用哀怨又黯然的目光看了过来。

顾莞宁素来吃软不吃硬,这一招也是百试百灵。

只要他摆出这副“你曾这样负过我”的神情,顾莞宁明知道他是故意装可怜,也会情不自禁的心软:“你想去哪儿?”

于是,这三日里,顾莞宁领着太孙将定北侯府转了个遍。

顾家上下所有人,也领教到了新婚小夫妻是何等恩爱。顾莞宁还稍微收敛矜持些,太孙种种温柔体贴的举止,简直闪瞎众人的眼。

这一日,顾谨行请太孙去下棋闲谈。

顾莞华等人也终于有了和顾莞宁说话的机会。

“二姐,太孙殿下整日粘着你。”顾莞琪笑着说道:“你回来三天了,这还是第一次‘落单’。”

顾莞华笑着接过话茬:“是啊!我们几个一直想找你说话,可惜太孙总在你身边。我索性让大哥请太孙去书房下棋去了。”

顾莞宁忍不住莞尔一笑:“我之前还觉得奇怪,大哥从不擅长下棋,今日怎么想起邀请擅长棋艺的太孙下棋?原来是你特意让大哥来请殿下的。”

大舅兄有请,太孙总不能这点薄面都不给。

顾莞华笑着抿唇,眼中闪过一丝淘气。

顾莞宁见顾莞华比往日活泼开朗许多,心里一动,低声问道:“大姐,你的亲事是不是定下了?”

顾莞华陡然红了脸,没有吭声,算是默认了。

顾莞敏笑嘻嘻地说道:“算是定下了,现在只等着过六礼了。”

顾莞华今年十六岁,也到了该出嫁的年龄。

“定的是哪一家?”顾莞宁顿时来了兴致,笑着追问。

顾莞华忍着羞怯,轻声道:“是平西伯府的长公子。”

大秦边关并不太平,贫瘠之地又屡有乱民流匪,武将的地位远胜前朝。因战功被封爵的不在少数。

门第显赫的,如定北侯府这般,是开朝勋贵,爵位世代承袭。也有不少“后起之秀”。平西伯府正是其中之一。

平西伯是普通武将出身,门第不显。不过,平西伯本人却骁勇善战,领兵打仗的本事不逊色于顾湛。立过不少战功,数年前曾护驾救过元佑帝,也因此被封了爵位。

如今,平西伯统领着五万神卫营,驻守在京城外。

平西伯府的门第当然及不上定北侯府,不过,在大秦武将中也是声名赫赫。

如今,平西伯府来为家中的嫡长子求娶顾莞华。顾莞华一嫁过去,就是平西伯府的嫡长媳。

平西伯府的长子丁骁相貌俊朗,允文允武,在京城里颇有名气。

这显然是一门极好的亲事。

顾莞宁由衷地笑道:“恭喜大姐得此良缘。”

顾莞宁对平西伯父子都不陌生。当年她逃出京城后,他们父子第一个领兵前来投奔。顾家子弟远在边关,反倒是鞭长莫及。

顾莞华显然对这门亲事也是极满意的,红着俏脸道:“说起来,还得多谢二妹才是。从二妹和太孙殿下定了亲事之后,到侯府来登门提亲的,门第都比之前高的多。平西伯府这门亲事,是祖母亲自定下的。”

顾莞琪快人快语:“那一日官媒登门的时候,丁大公子也跟着来了。我们陪着大姐躲在屏风后偷偷瞧了一眼。丁大公子生得俊的很。大姐只见了一回,便念念不忘了。”

顾莞华羞窘不已:“四妹别胡说。我什么时候念念不忘了…”

“在我面前,你就提过三回。”顾莞敏毫不客气地拆穿了她:“后来知道祖母应了这门亲事,你欢喜得一夜都没睡。”

顾莞华俏脸羞成了大红布。

众姐妹齐齐笑了。

顾莞宁也笑了起来。

哪个少女不怀春?丁骁确实生的俊俏。左右要嫁人,嫁一个门第好容貌俊的,自然是幸事。

至于品性如何,也不必担心。太夫人既是应了这门亲事,想来是细细打听过了。

她对丁骁前世的妻子,倒是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丁骁从未纳过妾,颇为洁身自好。只冲着这一点,顾莞华嫁过去,也不会受委屈。

看着顾莞华羞涩中透着喜悦的俏脸,顾莞宁的心情也格外愉悦。

这一世,因为她的重生,顾家所有人的命运都悄然发生了改变。

真好!

众人就着顾莞华的亲事,津津有味地议论了许久。

姚若竹一直微笑着坐在一旁,极少出声。众人很自然地就会忽略了她的存在。

她素来都是这样,习惯了倾听,不喜多嘴多言。和上蹿下跳喜欢语出惊人的吴莲香正好相反。

顾莞宁笑着看了过去:“姚表妹,你怎么一直都没说话?”

姚若竹抿唇轻笑:“你们说的话,我都听着呢!”

顾莞琪挤眉弄眼地笑道:“二姐出嫁了,大姐的亲事也快定下了。等祖母操持完了大姐的亲事,很快就该轮到姚表姐了。”

姚若竹和顾莞宁同龄,只小了几个月。这个年龄的少女,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终身大事。被打趣几句,也是常有的事。

姚若竹的反应却有些奇怪,没什么喜色,反而轻声说道:“我已经求过姑祖母了,我不想早早出嫁,等上两三年再说。”

两三年?

到那个时候,姚若竹可就十六七岁了。再说亲未免有些迟了吧!

还是…姚若竹已经有了心仪的少年,只是不便说出口?

顾莞宁脑海中飞快地闪过一个模糊的念头,没来得及细想,就听门边响起了一个熟悉的温润声音:“原来诸位姐妹都在。”

是太孙回来了!

顾莞宁唇角已经扬了起来,很自然地起身相迎:“你不是和大哥下棋么?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太孙眸光微闪,深深地看了顾莞宁一眼:“母妃刚才命人给我送了消息,伺候我笔墨的云墨‘不慎’掉进了水井里,差点溺毙。”

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外(一)

于侧妃母子,果然按捺不住动手了!

顾莞宁和太孙迅速地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面上故意露出惊愕的神情:“好端端地,云墨怎么会掉进水井里?”

既然是“差点溺毙”,显然是云墨又被救了上来。

顾莞华等人也被这个消息惊到了,一起看向太孙。

太孙皱眉,神色凝重地说道:“此事确实令人费解。云墨平日在书房里伺候笔墨,今日不知为何独自去了府中最僻静的一处水井边。又不慎掉落水井里。幸好当时有侍卫经过,听到异样的动静,将云墨救了上来。”

“来传信的人说,云墨在水井里差点窒息,救上来之后,一直昏迷未醒发着高烧,口中不时呓语,说着“别杀我”之类的话。”

众少女听了,面色都是一变。

顾莞宁的神色也瞬间冷凝了下来:“这样看来,云墨不是自己掉下井,是被人有意推下去的。”

“云墨是殿下身边伺候的宫女,竟有人要暗中谋害她。显然是冲着殿下来的!其心可诛!”

太孙也皱起眉头,沉声道:“母妃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已经命人彻查此事。让人送信给我,是希望我回府看看。”

又歉然道:“阿宁,我本打算陪你在侯府住上五日,现在看来,不得不食言提前回府了。”

顾莞宁当机立断:“我这就命人收拾衣物,立刻回府。”

丫鬟们动作利索,很快收拾好了衣物。

顾莞宁和太孙一起去正和堂向太夫人道别。

“…祖母,府里出了这等事,我和殿下不得不回去。”顾莞宁轻声解释:“以后有了闲空,我再回来探望祖母。”

太孙也是一脸愧疚之色:“以后我陪着阿宁一起回来。”

太夫人立刻道:“正事要紧,你们快些回府吧!不必惦记着我。”

小夫妻两个行了一礼之后,便匆匆离开。

太夫人送两人出府后,回转到正和堂,坐了片刻,越想心中越是难安。命人召了陈夫子前来。

陈夫子曾伺候太夫人多年,虽然早已被放了奴籍做了夫子,见了太夫人,依旧是往日的习惯,弯腰裣衽行礼:“奴婢见过太夫人。”

太夫人也没时间纠正她的称呼了,张口就道:“月娘,我有件极为要紧的事要吩咐你。你一旦应下,就得离开侯府。不知你可愿意?”

月娘是陈夫子的闺名。如今,侯府人人都称呼她一声陈夫子,也只有太夫人会叫她一声月娘。

陈夫子不假思索地应道:“只要太夫人有所差遣,奴婢去哪儿都愿意。”

太夫人眉头略略舒展:“好。我没看错人,你果然最是忠心。”不等陈夫子追问,又说道:“我打算让你去宁姐儿身边,贴身保护她的安危。”

陈夫子讶然抬头,目中流露出急切和忧虑:“二小姐怎么了?莫非太子府里有人欲对她不利?”

太夫人没有隐瞒,将太子府里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叹道:“此事一看就知道是冲着太孙殿下来的。可见太子府的内宅颇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