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莞宁引以为傲的冷静镇定,在这一刻,尽数溃散。直到这一刻,她才肯承认,自己远比想象中的更思念他。

她快步上前,他也大步走来,如风一般来到她身边,将她搂进怀中:“阿宁,我来了。”

顾莞宁眼眶一热,声音不自觉地有些哽咽:“你怎么才来。我一直在等你。”

“是我不好,过年的时候本该来陪你。”

太孙愧疚地低语道:“只是母妃感染风寒,两个孩子无人照顾。我不忍抛下他们两个,便命人送信给祖母。请祖母让三妹四妹来陪你。”

让顾莞敏顾莞琪来,原来是他的主意。

顾莞宁心中暖融融的,轻声道:“你还没吃过午饭吧!我让珍珠给你做些饭菜,吃饱了歇上一两个时辰再动身。”

一路骑马疾驰而来,太孙确实有些疲倦,闻言点了点头。

吃完饭,太孙没有休息,略略沉了脸:“阿宁,你过来。”

顾莞宁故作不知他为何沉下脸孔,微微笑着过来了:“怎么了?是不是太久没见想我了?”

想用美人计蒙混过关,绝不可能!

太孙很有原则很有骨气地板起脸孔:“顾莞宁,我问你,当日你察觉到楚王妃和齐公公有染,为何不命人给我送信?”

“为何不和我商议,就定下了以身为诱饵的计策?”101

“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防备不周全,这一招引蛇出洞,真得引出了毒蛇怎么办?”

“当日琳琅动作慢一些,现在受重伤躺在床榻上的人就是你。你有没有想过,我和孩子要怎么办?”

顾莞宁从善如流地认错:“你说的是。是我思虑不周,胆大妄为,令你担心。”

太孙继续板着脸孔:“你根本没将我当成你的夫婿,也从没想过依赖我。”

你根本不知道,当我知道此事的时候,有多惊惶害怕。

我害怕你会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受伤,我害怕会失去你,我害怕我们今生依旧没有相守的缘分。

说到底,你还是不够在意我。

如果你像我在乎你一般在乎我,又怎么会这般对我?

太孙的语气中有些怒意,更多的,是失落和黯然。

顾莞宁的心被悄然拧痛,内疚也涌上心头,走上前,握住太孙的手:“萧诩,对不起。此事确实是我的错。我向你保证,以后不管遇到何事,我一定会提前告诉你,和你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太孙定定地看了她一眼,然后淡淡说道:“你不必说好听的哄我。若再有这样的事,你依旧会做了决定,事后才会告诉我。”

顾莞宁:“…”

顾莞宁难得有一丝心虚。

她前世一个人独断独行惯了,遇事习惯自己拿主张。这是多年习惯使然,真的很难改过来。

顾莞宁想了想,才老实承认:“是,我确实是这样的性子。前世是这样,今生也没能改。也可能,这辈子都改不了了。”

“设身处地想一想,换你遇到这样的情形,你可会将此事告诉我?这么危险,你一定会阻止。可机会稍纵即逝,我必须抓住这个好机会,逼着楚王妃先动手。顺带着牵出王家和皇祖母。”

“我没有时间犹豫,也无暇和你商议,迅速做了决定。”

“事实证明,这样的决定是对的。”

确实是对的。

可他心里的失落难受担忧焦虑也是真的。

太孙看着顾莞宁,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罢了!我这辈子注定是栽在你手中了。总之,万事都要以自己的安危为重。你若有差池,我也绝不会独活。”

顾莞宁听得心惊肉跳,瞪了他一眼:“不准胡说!就算我出了事,你也得好好活下去,将阿娇阿奕抚养长大。前世你走得早,我还不是一个人撑着过了二十多年?”

太孙淡淡道:“那是因为你心里没我。”

顾莞宁:“…”

好像更心虚了怎么办?!

顾莞宁不得不再次用上了美人计,主动投怀送抱,又亲又哄,只差没当场献身。总算是将太孙心里的怨气抹平了。

太孙将顾莞宁紧紧地搂在怀中,靠在她的耳边轻声道:“阿宁,我带你回家。”

顾莞宁嗯了一声,她想念一双儿女,想念祖母,想念太子妃…

盼归的心已如离弦的箭一般飞回了京城。

第七百二十一章 归京(二)

衣物行李早已收拾妥当,搬上马车便能启程。

静云庵里的人员安置,却成了不大不小的问题。当日夜袭静云庵的匪徒,死了的都被就地埋在山上,剩余的活口也得带回京城。101

太孙索性将穆韬留了下来,然后先一步带着顾莞宁回京。

临走之际,顾莞宁特意叮嘱穆韬:“琳琅伤得很重,不能挪动。她若是想回京城,你绝不能心软应允。”

穆韬立刻点头应下了。

待主子们启程离开,穆韬才偷偷咧嘴笑了起来。

太好了!

终于有和琳琅单独接触的机会了。

穆韬很快绷住脸,一本正经地前去“探望”琳琅。

珊瑚也被留下照顾琳琅,见穆韬进来,珊瑚眼中闪过了然的笑意,轻快地说道:“琳琅,穆统领来看你了。”

琳琅原本正躺着,听闻穆韬进来,顿时有些羞窘,挣扎着想起身。

穆韬一惊,也忘了保持距离,大步走到床榻边:“你身上的伤还没好,别乱动。”目光迅速掠过琳琅的伤势部位,却忘了琳琅伤的位置颇为尴尬…

穆韬的无心之举,令琳琅愈发羞窘,一张俏脸飞起两片红晕。因失血过多显得苍白的俏脸,多了几分惊心动魄的艳色。

穆韬此时才惊觉自己的举动太过唐突,一张略黑的脸孔也红了起来,局促难安地道歉:“对不起,我刚才一时情急,绝不是有意唐突你。你别放在心上。”

琳琅故作镇定地张口应道:“我并未怪你。”

珊瑚瞄了红至耳根的琳琅一眼,强忍着笑,随意找了个借口:“我去配药。”然后便溜了出去。

珊瑚一走,穆韬和琳琅反而更不自在了。

两人目光微微一触,然后各自移开。

过了半晌,穆韬才道:“你什么都别多想,安心养伤。等伤势好了,我再陪你回京。”

琳琅一怔,下意识地抬头看了过去:“你要一直在这里陪着我?”

向她表露心意吧!

此时正是最合适的机会。

穆韬暗暗给自己鼓劲,然而一对上琳琅的眼眸,鼓足的勇气就像被戳了一下的皮球,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殿下让我留在这里。”话一说出口,穆韬便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琳琅不知是释然,还是失落,总之松了口气。

“你将穆韬留在静云庵,你猜他会不会趁着这次机会向琳琅表明心意?”顾莞宁半依半靠在太孙怀中,随口说笑。

太孙笑道:“他就是个闷葫芦,哪有这个胆子。”

穆韬平日不苟言笑,颇为严肃,看着非常唬人。可惜一到了琳琅面前,便畏首畏尾没了勇气。

顾莞宁忍不住笑了起来:“罢了,等琳琅的伤好了,我这个做主子的主动问一问琳琅的心意。为他们做主早日成亲好了。否则,以穆韬这样的性子,想抱得美人归不知要到猴年马月。”

太孙嗯了一声,然后,握住顾莞宁的手道:“好在有琳琅,不然,此次受重伤的人就是你了。”

这么说确实有些自私。可他真的庆幸琳琅为顾莞宁挡下了一箭。

顾莞宁想到琳琅的伤,不由得黯然叹息:“我真是对不住琳琅。”

前世琳琅为她而死,今生又为她挡了这一箭。好在没有性命之忧,否则,她不知会何等自责后悔。

太孙瞥了顾莞宁一眼,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你对不住的,可不止琳琅一个。”

顾莞宁哭笑不得。

之前哄了他半天,现在又将脸绷上了。

这个萧诩,真是惯不得。

想归想,顾莞宁到底还是张口哄了他几句:“是是是,此次的事都怪我。连累身边人不说,也令你为我焦灼难安。”

太孙得寸进尺:“回京之后,你要好好补偿我。”

若有所指的话,听得顾莞宁微微红了脸,轻轻啐了他一口:“脑子里尽想这些。”

太孙满脸幽怨:“我还是年前去见过你一回,年后这一个月,我们都未见过面。更别说同床共枕。再这样下去,我就快成圣人了。”

顾莞宁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堂堂太孙,若想要美人,至少稍微示意,环肥燕瘦,各色鲜花,任君采撷。何须这般委屈自己。”

太孙立刻收起幽怨自怜,义正辞严地说道:“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一直为爱妻守身如玉,那些不怀好意的女子,休想碰我一根手指。”

顾莞宁绷不住了,顿时扑哧笑了起来。

笑颜如花,娇艳欲滴。

太孙俯下头,采撷独属于自己的娇艳。

马车加快行程,一路几乎未曾停歇。

第二天傍晚,终于进了城门。

一进京城,顾莞宁再无心说话,一颗心早已飞回府中。

太孙知她思念儿女心情渴切,着意地说些阿娇阿奕的趣事给她听:“临来之前,我已经告诉他们姐弟,我去接娘亲回来。阿奕立刻说,他要等你回来才睡。也不知道他昨夜睡了没有。”

“阿娇气你许久未归,说等你回府,要罚你每天给她讲故事…”

顾莞宁肩膀微微耸动,泪落如雨。

太孙心中一阵恻然,伸手为她擦拭脸上的泪痕,柔声哄道:“别哭,天黑之际,我们就能到府中,看到阿娇和阿奕了。”

顾莞宁哽咽着嗯了一声。

天色一点一点地暗下来,直至完全黑暗。

太子府开着正门,门上悬挂着数盏风灯,柔和的光芒驱赶走了黑暗。

太子妃站在门边,身边站着高矮不一的四个孩子。麒哥儿麟哥儿还好些,阿娇阿奕已迫不及待踮起脚尖张望。

车轮滚动的轱辘声终于传入耳中。

太子妃眼睛一亮。

很快,马车驶到了正门前。还未停稳,车门已经开了,顾莞宁迫不及待地跳下马车。

“娘!”

“娘!”

阿娇阿奕兴奋地喊着,几乎一起扑了过来。

顾莞宁俯下身子,同时将儿女搂进怀中。心里空荡荡的地方,立刻被填满了。

顾莞宁眼眶又红又热,声音哽咽不已:“阿娇,阿奕,娘回来了。以后娘一直陪着你们,哪儿都不去了。”

第七百二十二章 团聚(一)

“娘说话不算话,说好了几天就回来,一直都没回来。”

过了一个年头,阿娇虚岁三岁,口齿愈发清楚伶俐,一长串的话说得十分顺溜:“我要罚娘亲每天都讲故事给我听。”

顾莞宁一边流着泪,一边笑了起来:“好,娘亲每天都讲故事。”

阿奕紧紧地搂着顾莞宁的脖子:“我每天晚上都要和娘亲睡。”

“好,”顾莞宁毫不迟疑地应了:“以后娘亲每天都陪阿奕一起睡。”

姐弟两个一起高兴地笑了起来。

太子妃看着母子重逢的这一幕,也是满心欣慰欢喜,笑着走上前来:“初春天寒,别在这里待着了,先进府再说话。”

顾莞宁应了一声。

众人先回了雪梅院。

明亮的烛火下,太子妃额上眼角的细纹愈发明显,人也清瘦了不少。

这几个月来,太子妃既要忙着打理府中琐事,又要顾着几个孩子,精力不济,吃不香睡不好。

太子妃还没来得及说话,顾莞宁已经端端正正地跪下,给太子妃磕了三个头:“儿媳不孝,令母妃日夜忧心,又劳心费神,为我照顾一双儿女。”

太子妃鼻子一酸,忙扶起顾莞宁:“你能平安回来就好。过去的事就不必追究了。以后有什么要紧事,记得先透露一声。免得我跟着手忙脚乱,没了主张。”

顾莞宁轻声应了下来。

孩子都在,太子妃不便细问静云庵里发生的事,略略打量顾莞宁一眼,见她面色红润,想来没什么大碍,这才放了心。

麒哥儿麟哥儿一起上前行礼。

顾莞宁眉眼柔和,温声道:“不必多礼。快些起身。”

两个孩子被太子妃教导得极好,麒哥儿天真憨厚,麟哥儿淘气灵动,唇红齿白俊俏无比,行礼说话有模有样。

顾莞宁也终于有时间细细打量怀中的儿女。101

阿娇长高了,还是白胖圆润的机灵可爱模样。

阿奕愈发眉清目秀,对她也格外依恋,紧紧地攥着她的衣袖不肯松手。

顾莞宁的心,早已被一双儿女融化,亲了亲女儿的脸颊,又吻了吻儿子的额头:“阿娇,阿奕,娘亲不在府中,你们有没有听祖母的话?有没有淘气?”

阿奕一本正经地答道:“阿奕听话,阿娇淘气。”

阿娇立刻反驳:“我最听祖母的话了。不信问祖母。”一边说着,一边撒娇地抬起头:“祖母,阿娇听不听话?”

太子妃想也不想地点头:“阿娇当然听话,从不淘气乱跑,也不捉弄三叔四叔,更没摘过祖母养的花。”

顾莞宁和太孙一起哑然失笑。

阿娇没听出话里的趣味,洋洋自得地说道:“祖母也夸阿娇听话呢!”

顾莞宁笑弯了腰。

所有的阴郁怨怼气闷不甘,在这一刻俱都烟消云散。

就在此时,门口响起了脚步声。

是太子从宫中回来了。

太子一露面,原本其乐融融的欢笑声骤然一停。

顾莞宁眼底的笑意悄然隐没。

太子目光扫过来,想说什么,又无从说起,索性闭口不言。

已经撕破了脸,如今再见,没了那块遮羞布,着实尴尬。

阿娇阿奕似乎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凝滞和紧张,不敢再淘气胡闹,各自攥着顾莞宁的一只衣袖,悄悄藏在顾莞宁的身后。

太子妃张口打破沉默:“殿下今日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他其实也不想早早回来。

可顾莞宁今日回府,他这个公公若避而不见,倒显得惧怕儿媳一般。这么一想,太子便回来了。

然后,现在就后悔了。

他自问当日说的话并没有错。偏偏只隔了三个多月,顾莞宁就安然归京…他的脸有些疼。

太子故作镇定地迈步进了内堂:“宫中无事,孤便回来了。”

顾莞宁没有行礼。

太子想发作几句,不知为何又没底气,颇有些没话找话说的意思:“阿诩,这一路可还平安?”

太孙淡淡说道:“多谢父王关心,一路平安无事。”

太子又无话可说了,只得又张口询问麒哥儿麟哥儿,然后冲阿娇阿奕笑道:“阿娇,阿奕,到祖父这儿来。”

太子平日对两个孩子也颇为疼爱。

阿娇阿奕有些犹豫,抬头看了顾莞宁一眼。

顾莞宁的面色立刻柔和几分:“祖父叫你们,还不快些过去。”

大人之间的恩怨再多,也不该延续到孩子身上。

太子有再多不是,也是孩子的嫡亲祖父。

阿娇阿奕这才高高兴兴地去了太子身边。太子抱起两个孩子,笑着哄了几句,逗得孩子咯咯直笑。

冷凝尴尬的气氛总算缓和了几分。

太子也未多逗留,很快便离开了。

太子妃暗暗舒出一口气,笑着说道:“天色也不早了。你们夫妻一路奔波回来,也一定累了。早些回去歇着吧!”

夫妻两人带着孩子回了梧桐居。

暌别三个多月,再回到这里,顾莞宁只觉得格外熟悉亲切。

更令她熟悉亲切的,是站在那里的清俊少年。

十二岁的少年,身量已初长成,只略显得瘦削了几分。五官十分俊秀,一双漂亮乌黑的眼睛里,满是喜悦:“姐姐!”

一股暖意,从顾莞宁的心头涌起,迅速蔓延。

“阿言,”顾莞宁微笑着喊了一声。

“姐姐,”沈谨言声音哽咽,大步走上前,将顾莞宁揽进怀里:“我一直在担心你。我想去看你,姐夫说我头上的伤还没痊愈,不让我出府。”

少年的身形还略显单薄,胸膛也不够结实,可他已经比她高了一些,像一棵急待长成的树,想为她挡风遮雨。

顾莞宁心中一软,柔声道:“阿言,我已经平安回来了。以后有我在,你只管安心住下,谁都休想欺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