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霍铭善觉得还有一线希望。“也许我们可以商议出办法……”

静心庵。解先生在空无一人的庵庙里仔仔细细地查看着。他看到了那个侧院,院门上着锁。

他走了过去。

第96章

解先生站在侧院门前,先听了听里头的动静。没有声音。他观察了一下四周,然后纵身跃了进去。

这看起来像是个放置杂物的院落,小屋的门开着,里头有床有桌,简简单单的摆设,却没有寝具物什,看上去无人住,但打扫得太干净了些。空着屋子,不用来置物,那做什么用?

解先生走进了屋子,看了一圈,没发现什么。他走出来时,发现院子地上有些石板砖比较新,与周围几块颜色不太一样。这时候他发现他不知何时踩到了浆泥之类的东西,地上隐隐有他踩过的脚印。

解先生皱了皱眉头。他跳出院子,发现原来是这院子周围泼了层浆水,颜色与地砖差不多,若不是特别留心,还真不容易看出来。

解先生不管了,反正有人来过这庙庵的事已经暴露,索性大大方方地查探起来。这静缘师太果真是可疑的,就算不喜与人打交道,反感被人查探也不必如此。闵东平的感觉是对的,他在报函中有提过,觉得静缘师太不可控,还需尽快特色新人选取代她。如今看来,这静缘确实不受约束,她是不是藏着什么秘密?

安若芳坐在佛像下面的秘室里,看着屋顶上的丝线微微晃动着。这表示有人在佛台附近走动。安若芳紧张地盯着那些丝线,手里拿着静缘给她的暗器。

静缘师太外出了。临走时嘱咐了安若芳,让她在密室里躲一躲,这回比平常的时间要长些,但最长不过三日,若三日后她未能回来,就让安若芳乔装成农家孩子,到紫云楼找安若晨。

“这是下下策,未到时候,你莫乱跑。若我能回来,表示我还能护你一阵。你大姐那头情势也不妙,并不比我这儿更安全。我这么说,你可明白?”

字面上的意思安若芳明白,但究竟发生了什么,安若芳不懂。静缘师太给她准备好了乔装的衣物物什,告诉她乔装的身份,比如什么村哪一户的孩子,若在城门遭盘问该怎么说,到了紫云楼被军爷拦下后该怎么说等等。

静缘甚至还带安若芳去了她的屋子,给她看了地板下的暗格:“我若回不来,这里头的钱银全给你。无论日后你如何,有钱银傍身,总是好的。”

安若芳吃惊地瞪着那些银子,师太这是什么意思?交代遗言?师太外出,究竟要去做什么?

“不去不行吗?”安若芳只敢问这个。

“不行。若是不去,就更惹他们怀疑了。”静缘摸了摸安若芳的脑袋,“别怕。”

言尤在耳,安若芳还记得静缘最后与她说话时的温柔眼神,就像记忆中母亲看她的眼神一样。师太的预测是对的,她离开,果然有人闯空门来了。安若芳紧紧盯着微微晃动的丝线,心里祈祷着师太能平安。

静缘师太此时盯着霍铭善看,她打断了他的话,说道:“若是指能不能不杀你这问题,就不必商议了。不是我还会有别人,你一定活不了。”

霍铭善紧张地咽了咽唾沫,想着对策。“谁派你来的?”

“辉王。”静缘毫不犹豫地就把幕后主使供了出来。

霍铭善深吸一口气,再问:“你怎会为他效力?”南秦第一杀手,大名鼎鼎,桀骜不驯,不贪名利,只图欢喜,怎会对辉王言听计从。

“我不为谁效力。当初他帮过我,我想图个清静,他为我安排,给了我安身之地。后来他需要人杀人,而我正好想杀人。”

霍铭善闭了闭眼,脑子里迅速推断着辉王的目的。他要阻止他上京见大萧皇帝?为什么?难道之前那一系列的事端都是他的谋划?他想让两国开战,然后趁着战乱夺取皇位?那些对皇上的忠心之言,那些表现出来的叔侄之情,那些说他当年觊觎皇位的传言是栽赃的话,都是假的。

霍铭善心急如焚,他不能死,他得阻止战争,他得救皇上。

“邹芸,我不是贪生怕死,但辉王意图谋反篡位,我必须揭穿他的真面目。你杀我若只是想杀人,那待我将事情处置妥当,我再来找你,如何?”

“不如何。打不打仗,谁当皇帝,我都无所谓。”

可她还没动手。霍铭善突然想到了,“对了,当初遍寻你不见,一直没机会告诉你,你错怪了黄大人。不是他派人挟持了你女儿,他是想对付辉王没错,可他不会用这等手段。他死了之后,我追查此事,发现了线索。”

静缘冷静地看着他,淡淡地道:“接下来,你是不是要说,若我放过你,你就把事情真相告诉我?”

霍铭善一噎,他确是如此打算。

“我已经把他杀了,把他全家都杀了。你说我错怪他,我也不会觉得如何。他起码一家都在黄泉路上相伴,而我孤身一人在这世上。南秦皇帝下旨要捉我问斩,江湖各派都悬赏取我人头。你不怕死,我也不怕。我只是觉得他们烦,不愿纠缠。在这里我也过得不痛快,没人来杀我了,也是颇寂寞的。辉王那些手下叽叽歪歪自以为是,我也烦。听说来了个龙将军,英勇无双,我特意留信告之有细作,以为会有趣些,结果老半天也没人找上门来。”

霍铭善简直无言以对,人人都说邹芸古怪疯颠,所以才练得绝世武功。不是没有人比她武艺更强,只是没人似她一般视人命如草芥,不止别人的命,包括她自己的。一切的改变都在她生了女儿之后,她退隐归山,江湖平静。一切的改变又都在她女儿死后,她血洗京都,如魔附体。这些年还不时有人提起当年惨案,而邹芸自己却毫无表情,似在说别人的事。

霍铭善再深深吸了一口气,挣扎道:“你不介意杀错人,但起码,不能让真正的凶手逍遥。不然待你下黄泉之时,如何与你女儿交代?”

“那么,真正的凶手是谁?”

静缘看着霍铭善的眼神,让霍铭善把到嘴边的那句“等我平安办完事再告诉你”咽了回去。他道:“我并不知道谁是真凶,但确实不是黄大人。”

静缘淡淡地道:“所以说这些是无用的。霍丞相,当初你对我女儿友善,虽未能将她救活,但她临死之时,你关怀鼓励,让她能感到些许温暖不那么惧怕,也正因此,我没有直接一刀砍下你的头颅。你还未弄清楚怎么回事是不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不是我杀你,便是别人杀你。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重兵把守之下,你换屋子找替身,做了这许多事,而我还能出现在你面前。”

霍铭善咬着牙关,这还用想吗?有人泄露了计划,他的一举一动对方都清清楚楚。

“我甚至知道你会换到哪间屋子,在卫兵围住这个院子之前,我就已经潜进来了。”

霍铭善的后脊梁一阵发冷。若邹芸未与他扯这许多话,直接从他身后一刀砍了他的头,他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今日他们要见到你的尸体。”静缘看着霍铭善,“我必须杀你,我不会看着女儿在我面前死第二次。”

霍铭善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他也无暇顾及她女儿已经死了又怎会死第二次。他问:“他们都有谁?”

“我不知道。与我接头的只一人。听说要杀的是你,我便来了。”静缘师太道:“我来,总比别人来好。”

霍铭善苦笑:“你来,我还能在死前见见故人叙叙旧?”

“不。你有机会交代遗言。”

霍铭善看着静缘,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

门外,是否就站着奸细,猜测着这屋里的动静,在等着看邹芸何时动手。又或者离得更远些,在这院子外头,衙府之内?辉王的手究竟伸得多长,如何能买通这许多人?

“杀了我之后,你如何逃?”

“怎么进来的,就怎么出去。”

霍铭善咬咬牙,心一横:“我确是有遗言要留。”

喜秀堂里,安若希先走了。安若晨向薛夫人问了几句,两人正说话,薛叙然领着小厮从屋里出来,正听得安若晨道:“只要是夫人能拿主意,这事定了,其他的我来想办法。”

薛叙然原想装没听着,但上了轿又觉气闷得慌。他复又下轿,过去对安若晨道:“趁着安大姑娘在此,不如我们也说说话吧。省得日后为了这事,大家伙儿没完没了的还要商议,累得慌。今日都说清楚了,日后莫要相扰。”

薛夫人很惊讶,正想斥责几句儿子的无礼,圆一圆场,结果安若晨却欣然答应。

于是薛叙然领着安若晨又回到了刚才他与安若希说话的雅间里。待屋里只剩下他们二人了,薛叙然开门见山道:“安大姑娘真是费心了,但这事我不会同意的。你们还是趁早死了这心,莫再撺掇我娘。”

安若晨笑了,道:“我以为这亲事是你们薛家先提的呢,怎么原来是我撺掇的。”

薛叙然皱眉头,道:“安大姑娘说话可真不痛快,绕着弯编排就没意思了。我娘是去提了亲,但你爹拒了,这事已经了结了。”

“听起来薛公子对此结果很是满意。”

“原本就该是此结果。”

“所以薛公子是铁了心打算终身不娶?”

“谁人说要终身不娶了?”

“你与我妹妹说的呀。不是说体弱多病,不好连累糟蹋姑娘,故而拒婚嘛。”

薛叙然不言声了。

安若晨又道:“薛公子如此品格,我妹妹很是钦佩呢。只不过在薛夫人心中,薛公子是个孝顺听话的好儿子,你推拒婚事忤逆到底让她相当意外。”

薛叙然:“我们母子之情,家务琐事还需要跟你一个外人相报?”

“你们家务事自然是与我无关。只是涉及我妹妹婚事,我却是要关切的。为何拒婚,总该有个好理由。当然不是什么体弱多病,也不是因为对象是安家这种庸俗世侩丢人现眼的人家这么简单。”薛叙然既然是要挑明谈,那安若晨也直接问了:“我爹爹的名声你父母不在意,你为何在意?拒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薛叙然哼道:“原来安大姑娘不知道吗?什么八字相扶,冲喜转运,都是鬼扯。也就是我娘着急才信这些。若是早知娶妻这事会被拿捏,被利用要挟,我早早便娶了,省得如今麻烦。龙将军打的什么主意?高官欺民,我告到朝廷去,龙将军可是会有大麻烦。我打听过了,你们安家捏在钱裴手里,一切看他脸色,你逃出去后,你二妹频频找你,你是怕被她拖累,才想把她嫁给个局外人,这般你背芒拔掉,才好安心,是不是?”

安若晨一愣,相当意外。将军安排的?她为二妹之事苦恼,于是他让净慈大师布了这个局骗了薛夫人吗?

薛叙然盯着她看:“你真不知道?我用棋局赌赢,才逼得大师说了真话。虽说他言明不会与任何人承认这事,我没法举证,但这事是确确实实的。将军大人好大的官威,竟诱得净慈大师如此相助。”

安若晨道:“你与我二妹八字相合定是真的,这么容易被戳穿的骗局,净慈大师可不会傻得自毁名声。”

“冲喜之说就是鬼扯,谁在乎八字合不合。”薛叙然很气恼。“我娶谁都是娶,我娘喜欢便好。但如若想利用此事让我家来背上麻烦,将我家拖累,我可是不会答应。安姑娘还是死了这心吧。这事你我心知肚明便好,闹开了我娘忧心,龙将军也惹不痛快。姑娘不顾自己名声,也替将军想想。”

安若晨沉默良久,忽然道:“所以,看起来我们是互相拿着了对方的把柄。”

薛叙然冷笑:“你能有我家什么把柄。我们薛家可不像你们安家似的,我们做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安若晨道:“若真是将军选中了你,不会没有理由。你说得对,我们安家是被钱裴拿捏着,从买卖到儿女婚事,我爹都要看钱裴的脸色。你是个聪明人,你打听得很清楚,推断得也不差。我逃了出来,二妹却还在安家,她的日子不好过,自然我也有麻烦。将军想替我拔掉背芒,除掉祸端,就得选个有本事的。他为何选了你?”

薛叙然一愣,但很快恢复镇定。“想找个与钱裴不对付,又算门当户对,且病急乱投医,不能嫌弃安二姑娘的,除了我家,怕全城找不到第二个了吧?”

安若晨摇头:“将军说过,聪明劲儿,该藏着的时候藏着点。”她盯着薛叙然看:“公子年轻气盛,心直口快,所以暴露了。”

第97章

薛叙然这回面不改色,板板地道:“安姑娘不必故做玄虚,我暴露了什么?姑娘直说便是。”

“我若是只凭三言两语便能知道公子或是你们薛家的秘密,那我也太厉害了些。我现下自然是不知道,但若要知道也并不难,若真是将军办的事,去问将军便可知。”

薛叙然冷笑道:“这般要挟恐吓,可没什么威力呢。”

“这不是要挟,不过是说个事实。另外想告诉薛公子,既是将军发现你家的秘密,却未采取行动,未对你家斥责问询查究,而是希望促成婚事,那表示,将军信得过你。”

薛叙然再冷笑:“改利诱了吗?”

安若晨不理他,继续道:“可如若你不识好歹,不接受婚事便也罢了,倘若还到外头叽歪八卦些将军的事,编排什么官欺民,诱拐蒙骗的谎话,那你薛家的底细,你薛叙然的把柄,恐怕军方就得好好追究了。”

薛叙然一噎。

安若晨对他微笑:“这才是要挟恐吓。”

薛叙然冷道:“还真让人害怕呢。”

安若晨又道:“但正如我方才所言,将军放过你们薛家定有其道理,可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若是被有心人察觉,用你们的短处做文章,恐怕你家会有麻烦。”

薛叙然抢话道:“这般栽脏威胁,还敢说自己未曾欺民?!”

“薛公子又错了,我还未说完呢。”安若晨施施然道:“你们薛家于我是外人,出了什么事可与我,与将军皆无关系。可如若你成了我妹夫,那么薛家的麻烦事,自然就是我们的麻烦事了。我们可不会任由旁人欺负到薛家来。”安若晨再挂起微笑:“薛公子,这叫利诱。”

薛叙然给她个大白眼。

安若晨站起身来,抚了抚衣裳,说道:“好了,我要说的话说完了,薛公子体弱,春寒伤人,还是快些回家去吧。这婚事呢,薛公子再考虑考虑,若是实在不答应,那就罢了。你好好劝慰你母亲,或者再给净慈大师别的八字,让他与你母亲说别人也很合适。”

薛叙然撇眉头,这是在讽刺他吗?

“我妹妹那人吧,其实与公子一般,都是自小娇生惯养,脾气颇大……”

薛叙然忍不住了,瞪眼斥道:“你骂谁娇生惯养!”

安若晨若无其事摆摆手:“说我妹妹呢,公子别打岔。我这二妹呀,说真的,我心里也没底,与公子心性这般相像,会不会嫁过去没两天就打起来了。别看我妹妹长得柔柔弱弱的模样,打人的力气也不小呢。万一伤了公子,确是不好与薛夫人交代。”

薛叙然差点要拍桌子,谁要跟女子打架!还打不过?!

“总之婚事你随便吧。你家的事,我会问问将军的。告辞了。”安若晨说够了,扬长而去。气得薛叙然差点要跳脚。

薛夫人在隔壁雅间忧心等待,听得外头丫环报安若晨出来了,赶紧出去相迎。见得安若晨表情并无不快,稍稍安下心来。忙拉着安若晨相问。

安若晨只说薛公子颇有自己的主意,而她还是那个意思,若是薛家这头对这门亲事有诚意,她会帮着想办法解决安家的问题。她反劝薛夫人放宽心,既是八字相合,必有缘分,但凡事随缘,强求不得。不然闹得薛公子烦心,一不利于养病,二惹出忤逆脾气,日后就算婚事成了,夫妻二人相处也不欢喜。

薛夫人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听得安若晨的意思还是愿意帮忙,放下心来。薛叙然过来打了声招呼便走了,压根没理安若晨。薛夫人心里叹气,命人上了好茶,拉着安若晨再多说说话,意在拉拢拉拢,多亲近亲近关系,就算日后这婚事真的不成,也没必要将未来将军夫人得罪了。

安若晨回到紫云楼时已近晡时,刚进大门就觉得气氛不对,周长史慌慌张张正领着队兵将要外出。

“长史大人这是要去何处?”

“安姑娘!”周长史见了她颇是激动,喊道:“出事了,出大事了。”待要往下说,看了看左右,又咽了回去。

安若晨皱了眉头,凑了过去。

周长史附在她边道:“霍先生在太守府内自刎身亡。”

尤如突然一记响雷在安若晨头上炸开,她惊得目瞪口呆。“怎会如此?”

“太守命人来相报,我得速去问个究竟,不然这呈报如何写?龙将军定会震怒啊!”

这可不是怒不怒的问题,安若晨头皮发麻,脑海时已浮现宗泽清与她说的那些开战的场面。她闭了闭眼,将被鲜血染红的四夏江的想像从脑子里踢了出去。当下也不多言。速与周长史一道往太守府赶。

到了那儿,周长史火速去寻主薄江鸿青询问事情经过,而安若晨则往霍铭善的居院奔。

如今往那院子去已经没有卫兵拦阻了。安若晨一路通畅地到了那儿,听到一个年轻的声音带着哭声嘶吼着:“都是你们,是你们逼死了先生!”

院子里站着不少人,安若晨穿过人墙,终看清了院中情形。霍铭善的侍从曹一涵抱着霍铭善的那把“和平之剑”跪在院中嚎啕大哭,而太守夫人蒙佳月跪在他面前,泪流满面。两人中间摆着一张写满字的纸。

安若晨走到一脸铁青的蒋青身边,悄声问他怎么回事。

“未时将过时,那曹一涵去了小屋,发现霍先生留了遗书,自刎于桌前,用的就是那把剑。”蒋松用下巴指了指曹一涵的方向。

还有遗书?安若晨看了看太守夫人面前的那张纸,想来便是遗书了。这时候她可不好上前去查看,只得再问蒋松:“蒋将军,遗书字迹对吗?说的什么?”

蒋松脸色极难看,安若晨明白他的压力,他几乎没有休息,亲自盯着霍铭善的安全,上京之路,也需他亲自带队守卫,只是没料到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出了这种事。可就算他心情不佳,安若晨也不得不问,自尽?她不敢相信。

蒋松缓了一缓,按捺住脾气,道:“确是他的笔迹。他那侍从确认的。霍先生说近日来深感责任重大,而他并无把握能完成,他为无法向南秦皇帝交代而深深忧心,与其奔波挣扎后再以死谢罪,不如今日解脱。他愧对南秦皇帝,愧对两国,愧对龙将军。完了。”

安若晨还是无法相信。霍铭善昨日夜宴时还谈笑风生,他从蒙佳月手中接过剑时那坚定的神情她还记得。迫于压力求解脱自尽,怎么可能?!

“这遗书是否是被人逼迫写的?是否有人与他说了什么?是否有人进了他屋……”

“安管事!”蒋松再隐忍不住发了脾气,怒气喝住安若晨。周围一下静了下来,就连痛哭着的曹一涵与蒙佳月都看了过来。蒋松咬咬牙,放缓了语气,朗声道:“安姑娘,我们上百双眼睛盯着这院子,数十双眼睛盯着这几间屋子,霍先生的屋子,除了他的侍从,并没有任何人进去过。发现尸体后,我们进去查看,门窗紧闭,无人进出,院外的卫兵们也都确认,没有任何可疑人经过。”

蒋松瞪着安若晨,似要讲给其他人也听听:“安姑娘明白了吗?就连这个院子,不是进出,是经过!就连经过都无外人经过!何况进入霍先生的屋子!除非我们这些人全瞎了全聋了。没有刺客!”

四下里一片寂静,安若晨的脑袋却嗡嗡做响,没有刺客?没有一点疏漏之处吗?是啊,几十双眼睛盯着,瞒得过一人两人三人。可是几十人,怎么瞒?

安若晨张了张嘴,试图理清思绪:“那,那他自刎时,有没有,我是说,觉得疼痛总会叫喊……”

蒋松瞪着安若晨,全身绷紧,膨胀着怒火,拳头都握了起来,但他仍克制着说:“没有大的动静,门窗闭着,我们在外头确是没听着声音。”

“我不是……”安若晨很抱歉,想解释,她并非想指责蒋松什么,但她也知道她的每个问题似乎都在质疑安全护卫出了问题。她想说她不相信是自尽,但若不是自尽,哪里来的刺客?真有刺客,那蒋松就更是失职。安若晨张着嘴,不知道该怎么说。

“安姑娘。”蒙佳月过来将安若晨拉住,她哭得两眼红肿,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她未多话,只是将霍铭善的遗书递了过来。

安若晨接过遗书,这时候曹一涵忽然大叫:“别装了!一切都是你们的诡计!是你们逼迫了先生!先是龙将军,再是姚太守,你们每个人,每个人都在逼先生上京,见你们的皇帝!见了有什么用!让他去领受羞辱吗?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之前的使节在你们这儿就是被羞辱回去的!之后的使节又是在你们大萧被杀的!如今你们又这般对待先生!还装什么好人!”

安若晨不理他,飞快地将遗书看了。内容果然跟蒋松说的一样,霍铭善说自己不堪压力,以死求解脱。信中诉说了自己的歉意,又让曹一涵不要怪罪任何人,请他为自己收拾遗容,火化后将骨灰带回南秦。甚至还交代了要葬于何处。

安若晨迟疑不定,曹一涵这时又大叫:“有本事你们把我也杀了!待我南秦大军杀过来,为我与先生报仇血恨!”

蒋松气得要拔剑,安若晨与蒙佳月同时伸手阻止。蒋松也知自己冲动,但实在咽不得这气,喊道:“将他押下!与霍先生最后见面的人就是他!事情究竟如何,当严审于他!”

“蒋将军。”安若晨不赞同这做法。

曹一涵跳着来嚷嚷:“是呀,你们本事,栽脏陷害最是拿手,什么都是我们南秦人干的,你们大萧无辜。如今我家先生枉死他乡,居然也是我干的。抓我呀!严刑拷打!逼迫我招供!对了,让龙将军来呀!龙将军是如何逼迫先生去见你们皇帝的,让他也来逼迫我!对,就是这般!我要见龙将军!我要当面问问他!他干的好事!他怎么有脸见先生!我要让龙将军亲眼见见先生!听到了吗?我要见龙腾!让我见龙腾!”

“押下去!”蒋松忍无可忍,挥手让卫兵把曹一涵押回屋子去。曹一涵大喊大叫,说南秦必报此仇,说一定要见龙腾,当面讨公道。他声嘶力竭地一边喊一边被拖回屋子里,关了起来。

安若晨忧心地看着那门口,蒋松嘱咐卫兵将曹一涵看好,然后对蒙佳月道她这边若是无事了,他得去跟太守大人相议此事。

蒙佳月点头应允。蒋松向蒙佳月和安若晨施了个礼,领兵离开了。

院子里一下子少了许多人。安若晨抓紧机会向蒙佳月询问情况,蒙佳月将她知道的说了一遍,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她听得消息时事情已经发生了好一会,太守和其他官员都赶到了,曹一涵情绪激动,太守找了仵作验尸,确实是自刎而亡。太守与蒋松和衙头都细细问了,没人发现有外人来,霍先生一直是独自一人在屋里,只曹一涵进过他屋里,但每次都很快出来,也并无可疑之处。

太守让曹一涵辩认了遗书,确是霍铭善的笔迹和口吻。那把剑落在椅子旁,上面有血迹,脖子上的伤口与那把剑锋也能对应得上。

安若晨从一旁卫兵手里拿过那把剑。曹一涵被押进屋里时,卫兵把这剑没收了。

安若晨拉开剑看了看,走进屋里。蒙佳月也跟着进去,她很自责:“也许,也许真是我们对霍先生说了太多,总说希望就在他的身上,又说上京如何如何,但他在南秦皇帝身边多年,也许他比我们更明白情形不乐观。可所有人都指望他化解,他压力太大了。我们还让他躲在小屋里,见不得光,然后上京之路遥远,处处凶险,若换了我,也会觉得太难承担。”

安若晨没接话,她进了屋,看到书桌那儿地上很大的一摊血,桌前椅子上也全是血,从椅子到床上也有。

“尸体移动过?”

蒙佳月道:“该是仵作验尸时搬动了。我来的时候已经验完,大人都在屋外等,说是曹先生依遗嘱要收拾霍先生遗容,不然再过一会尸体太僵了会不好换。曹先生一直说霍先生生前最爱干净,莫教他一身血衣狼籍。”

“尸体现在何处?”

“在东屋。那儿干净整洁,是霍先生想要的。”蒙佳月又抹泪。“后来大人们便回衙堂议事去了。我想与曹先生说说话,他有些怔怔的,我担心他也想不开。他果然在心里责怪我们,也许霍先生也是这般想。”

安若晨没理会她的唠叨,她走到门口,对卫兵道:“先前守屋的卫兵离屋子最近是哪个位置?”

卫兵指了指脚下,答曰就是这儿。

“好,你注意听着屋里的动静。”安若晨嘱咐完,把门关了,接着又把窗户关上,然后她站在了书桌前,没在意面前就是血泊,她拨出了剑。

蒙佳月吃惊地看着她,退了两步。

安若晨大致比划了一下高度,然后认真想了想,装做咬牙忍痛“啊”的一声,松开了手,让手中的剑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