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终于能见物了,能看清对面之人的脸了。罗迦满头大汗,终于站稳。芳菲却嘻嘻笑起来:“陛下,我就说太阳没有死嘛……这有什么好怕的?”

他好生奇怪:“芳菲,你怎么知道?”而且,当时芳菲并没有感到太过害怕。这真是太奇怪了。

芳菲摇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猜想,太阳肯定不会死的。”

“因为太阳根本不会死……”

回答的不是芳菲,而是通灵道长。

人心惶惶11

回答的不是芳菲,而是通灵道长。他拿着一柄拂尘,几乎是飞奔着赶来。他素日慎重,此时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道长,你来得正好……”

跟随在道长身后的还有一大群宫人。几乎所有惊慌失措的宫人太监,甚至御林军,都跑到立正殿了。

但见帝后安然无恙,众人方松一口气。

罗迦见这么黑压压的一大群人,叹道:“道长,你说说,刚才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太阳突然不见了?”

“陛下,这种现象,古已有之,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众人都不曾见过这种现象,一起惊问。

“这种现象在南朝俗称天狗吃日,就是说,天狗把太阳吃了。为了赶走天狗,南朝人还经常敲锣打鼓,吓唬天狗……”

“可是,我们没有敲锣打鼓,为什么天狗还是吓跑了?”

“这就是关键!其实,这不是天狗,而是一种日食现象,就是每到一定时间,太阳会被什么东西遮挡,这样的情况,时常会发生;平均每年都会发生一两次,只是,它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不同,许多人根本看不到,或者是此地能看到,彼地又无法看到。同样,月亮也会发生这种情况,但因为月亮是在晚上,而且,晚上本来就黑,月亮一时不见了,人们很少注意而已,就算看到了,也引不起这么大的恐慌……”

众人都松一口气。

“可是,这会不会带来什么灾难?”

“没有任何灾难。先师早年云游,见过两次这种现象,说给我们听。我们也觉得奇怪,先师为了解惑,便通过他的一位老朋友,去查询了南朝钦天监的记录,发现这种现象记载了好几次。陛下,难道您们不觉得这样的现象很壮观美丽么?”

的确是壮观!

但是,也足以销魂——吓得人魂不附体了!

人心惶惶12

罗迦还是不无担心:“南朝真的并未因此引起任何灾祸?”

“当然!事实证明,每每发生这种现象时,并未伴随过任何的灾荒,不过就是个自然现象而已……南朝的钦天监还能提前观测出来,早早通知人民,某个时刻会有天狗吃日,就敲锣打鼓地去追赶,才引不起这么大的恐慌……陛下去年才出征南朝,应该知道,南朝这些年,从未发现这样的情况,但是,内乱四起!再举一个例子。早年南朝的刘宋文帝刚刚登基时,就出现过这样一次日全食,钦天监有记录,非贫道能编纂的。宋文帝怕招祸,日全食之后,马上就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由是“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罗迦听得一呆。

“众所周知,文帝雄才大略,这一现象,还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好运,从此,出现元嘉之治的盛世景象,让南北的有志之士都羡慕不已。想当初,北国许多人都去投奔南朝,太祖为此绞尽脑汁……”通灵道长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元嘉之治!

这倒是真的,稍微了解北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罗迦也完全知道。只不过,不知道他是因为——天狗吃了太阳,而发达的而已。

芳菲却暗暗惊异,真有这么凑巧?而且,几时听说宋文帝遇到了天狗吃日?会不会是通灵道长穿凿附会的?

可是,这附会也来得太妙了,天恰到好处了。她十分感激地看了道长一眼,人家都说道家博大精深,果然,道长真不愧陛下委任他为“国师”!

人心惶惶13

心里后怕之于,就更是欣喜,幸好他留在了平城,不然,今天的局面完全无法收拾了。

通灵道长还在侃侃而谈这些奇怪的日食月食现象。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听到,什么钦天监竟然能提早预测出这样可怕的情景,更是惊讶。

罗迦追问:“这也能预测?”

“当然能。天下万物,相生相克,所谓日月星辰,自然也有他们的规律。南朝早在一千年前,就能观察到扫帚星,也能预测地震,自然能记录到天狗吃日……”

他每说一字,众人的恐慌就去一层。

有个人怯怯地问:“道长,真的不是妖魔作怪?”

他朗声大笑:“怎么会?若是妖魔作怪,太阳岂不是消失不见了?你们看,太阳现在不是好端端的在天空挂着?这就是明证!”

“可是,以后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通灵道长看看天空,太阳高悬,万物晴明。

“会!但是,那要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而且,每次消失,也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大家根本用不着慌张。再说,我们有生之年,未必还能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了。大家应该为此而庆幸,而不是担忧恐惧。许多人终其一生,也不曾见过这样的美景呢!难道它不是比一切都壮观么?老实说,贫道见了,也非常激动。”

芳菲但见陛下面色逐渐的缓和,其他宫人的面色也逐渐地缓和。这时,忽然心里一紧,这些人倒是有通灵道长解说释疑。但外面的人呢?

外面的人如果也吓成这样,岂不是天下大乱?

她赶紧道:“陛下,快派人到城里看看情况,谨防有人借机行事。”

罗迦恍然大悟,也一惊,立即道:“来人。”

通灵道长拿了拂尘,面色十分慎重:“陛下,贫道来,也正有此意。其他人不行,贫道亲自走这一趟……”

“那就辛苦道长了。”

人心惶惶14

“来人,调派三千御林军出城,查看情况,若有妖言惑众的,一律抓起来。”

通灵道长一走,芳菲才说:“大家都散去吧,各自回各自的屋子。什么都不要乱说乱想。”

众人退下。

芳菲侧耳道:“陛下,你该马上上朝。”

“对,朕的确该马上上朝,不然,那些老顽固,又不知会编造出多少妖言。”

罗迦本人,心里也是十分惧怕的,那一刻,真的觉得大神降罪了,好在通灵道长一番解释,又真切看到太阳重现,心里立即明白,其他人肯定会借此大做文章。

尤其是大祭司。

如果时机延迟,后果不堪设想。

真没想到,在这样的时候,竟然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不吉利了。但是,如果按照通灵道长的解释,马上释疑,也许,还能真正逢凶化吉。

陛下上朝,芳菲也坐不住了。

这时,才发现手心里都是汗水,自己比陛下更加害怕。这些,对于自己,更加不利。所有的借口,都会冲着自己而来。人们对恐惧的威慑总是大于其他。通灵道长真能说服那些顽固而密信的老贵族?如果说服不了呢?

她在御书房里走来走去,看着厚厚的一叠奏折,全是小贩蹊跷死亡的。这什么日食来得如此不是时候,大祭司不趁此大做文章,完全是不可能的。

现在,该怎么应付?

她想起南朝历史上,许多次重大决策,都是因为一些天灾人祸,帝王也不得不做出妥协,甚至下什么“罪己诏”!现在,是自己处在风口浪尖,陛下要挺身而出。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竟然来了这么一着。

岂不是天要亡自己?

张婕妤一直在深宫深居简出没有出门,日食的时候,反而没什么感觉。直到宫女呐喊起来,她才起床。

人心惶惶15

当时,也吓得几乎晕过去,逃命一般就往门外冲。可是,黑夜里,冲不快,反倒因为宫女们四处拥挤,摔倒在地。

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半柱香时间,但是,在人们心中的震荡,简直不可忽视。

太阳一出来,她爬起身,才发现宫女们几乎都吓得瘫软在地,一些早已跑得无影无踪,边说搀扶她,她们自己先就掉了魂了。

还是她自己挣扎着爬起来,吃力地喊“小飘,小飘……”

小飘也摔倒在地,一瘸一拐地跑过来,满面惊恐:“娘娘,刚刚是不是有魔鬼?”

“胡说,这是什么魔鬼?这叫天狗吃日……”

“啊?娘娘,你知道?”

“本宫当然知道。”她心里一动,忽然道,“这是因为出现了妖孽,不敬大神……”

“啊?娘娘,你说宫里有妖孽?”

“对!妖气弥漫,所以亵渎了太阳。”

小飘吓得魂不附体,左右看看,仿佛妖精下一刻就要到身边抓了自己的魂走。

张婕妤见她如此,又见到陆陆续续跑回来的宫女,一个个皆步履踉跄,摇摇摆摆。她的惊吓彻底变成了喜悦——这岂非是天赐良机?

那死肥球,本是该被焚烧祭祀大神的,正是她的亵渎,才招致了神灵发怒,太阳死去。

她喜得惶惶不安,不停地走来走去,自己一下想到了这一招,大祭司呢?大祭司能想到么?

这一招,可是比什么都厉害的!

只要揭露了皇后的身份,公告天下,是她触怒了大神,就算是陛下,也绝对保不住她了!

千万个借口,都用不着了!

这一个,已经足矣。

真是天助我也。

她兴奋地走来走去,大祭司,大祭司,真的恨不得马上插翅冲出去告诉大祭司。

宫女们见她走来走去,还以为她是在害怕,一个个更是惊心。

PS:今日到此:)))

太子倒戈1

这时,她忽然看到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正是小荷和她的四名宫女。

小荷吓得魂不附体,一见是张婕妤,又见她安然无恙,急忙行礼:“奴婢参见娘娘。”

她冷冷道:“小荷,你不用多礼了。”

小荷受了惊吓,她是从左淑妃房里出来的,本是去采花的,却忽然遇到这种奇怪的现象,而且又不曾听到通灵道长那番话,以为真的天下降落了什么妖孽,吓得直觉地立即就要跑回玉堂。

“小荷,你在怕什么?”

“奴婢……”小荷慌慌张张的,却又觉得好奇,“娘娘,你为什么不怕?刚才……刚才太阳死了,好可怕……”

张婕妤冷笑一声:“这有什么好怕的?无非是不敬祖先,有妖孽横生而已……”

小荷更是吓得战战兢兢:“妖孽?妖孽在哪里?”

张婕妤没有回答她,转身就走了。

小荷讨了老大一个没趣,急匆匆地就往玉堂走。

她还寄居在玉堂,却是单独隔离出来的一个小院子,布置得十分华丽,十分清雅。她刚进去,看到左淑妃也是慌慌张张的,被几名宫女搀扶着,吓得腿脚发软。

二人相见,倒有点死里逃生,久别重逢的意思,一把拥抱在一起。

“娘娘,刚刚吓死我了。”

“我也吓死了。”

二人看着头顶的艳阳,几乎不敢相信,还能看到太阳出来。

左淑妃拍拍胸口:“太吓人了。”

“娘娘,是不是有什么妖孽啊?”

“妖孽?”

“太阳忽然不见了,肯定是妖孽把太阳吃了……”

左淑妃战战兢兢的,忽然惊恐道:“大神怒了,一定是大神发怒了……天啦,一定是这样……”

太子倒戈2

“娘娘,为什么大神会发怒?”

“因为,皇后……”

“皇后怎么了?”

左淑妃捂着嘴巴,神思恍惚,却不敢说下去,更是惊恐。圣处女公主做了皇后,大神的祭品嫁给了天子。看吧,这样的大逆不道,一定会惹来灾祸。

灾祸已经来了。

“怎么张婕妤也说有妖孽?”

“她也这么说?”

“娘娘,真的有妖孽?妖孽在哪里啊?”小荷左顾右盼,生怕妖孽就在自己背后。她这样的眼神,严重影响了左淑妃,更是令她惊恐,“天啦,天啦……她是妖孽……她就是妖孽……大神找我们算账了,找我们算账了……天啦……”

外面天日昭昭,她却吓得魂不附体,也顾不得再回答小荷,匆匆忙忙地就跑回寝宫,重重地关上了房门。

小荷听她胡言乱语,以为她是受了什么刺激,她自己也惶惶然的,更加不敢追问,也赶紧跑回屋子里藏好,再也不敢露面了。

但是,关于宫里有妖孽的传闻,却不胫而走。虽然没有人敢在明处说,但是,暗地里,却描述得绘声绘色,更是惊心动魄。

平城。

大街小巷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尽管重新出现的太阳,也完全不能消除人们的疑心,大家惊恐万状,遍地的混乱,被践踏受伤的人群不计其数,如无头苍蝇一般地四处乱窜。菜市场的瓜果蔬菜、贩卖的鲜花、杂货铺的米粮,牛羊肉……百货……许多东西掉在地上,肆意践踏,也无人管理;一些人从小贩处拿了东西也不付钱,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整个城市,完全陷入了一片空前的恐慌和混乱。人们不停地议论,不停地走来走去,大家都惊恐地盯着突然又钻出来的太阳,生怕它突然又消失了。

太子倒戈3

太阳是万物之灵,是一切光和热的来源。

如果没有了太阳,人类,必将覆灭。

大家在过度的恐慌里还没回过神来,只见一群黑衣人忽然呼啸而过,大声地呐喊:“妖孽,天啦,有妖孽……”

“是大神降罪了……”

“天啦,有人触怒了大神,就是不祭祀大神的缘故……”

“大神怒了,大神怒了……”

一时之间,大街小巷都是这样的声音。

迷信本来就容易让人脆弱,当大家忽然经历这样大的恐慌时,对于大自然的不认识,无法理解的怪现象,本来就容易归纳到鬼神乱力,彻底敬服在鬼神的脚下。现在,听得“大神怒了”这样的口号,当然一个个马上就有了认同感,七嘴八舌道:

“对啊,肯定是大神发怒了……”

“祭祀法令取消了,我们许久不敬拜大神了,大神当然要怒了……”

“两个月前的皇家祭祀,就是用的道教,又不用我们的大神教,大神当然要发怒了……”

“天啦,大神发怒了该怎么办?”

“大神这还是小小的惩罚,如果我们北国人再不敬畏大神,以后,他就不会把太阳还给我们了。那样,庄稼就不能生长,牛羊就不能成长,我们就见不到光明,一年四季都是黑夜里……”

“这太可怕了!”

“要恢复祭祀,恢复祭祀……”

“对,要建议陛下恢复祭祀。”

“要重新祭拜我们的大神,让他享受最好的贡礼……”

人群里,那些悄然露过的黑衣人,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尽管他们自己也对这一现象感到非常害怕,但是,他们倒真的都以为这是大神发怒了。

这是大神的警示!

如果陛下再一意孤行,整个北国,必将覆灭。

现在,一定要利用民众的力量向陛下施压,这是最大最好的力量,自己等一定要利用起来。

太子倒戈4

当通灵道长带着御林军赶到时,眼前所见,耳里所听,全是这样的妖言惑众。御林军统领魏晨抽出佩剑,正要去捉拿一名正口沫横飞鼓吹大神的男子,通灵道长却立即挥舞了拂尘,大声道:“不可!”

御林军统领魏晨的来头很有些蹊跷,他虽然是北人,但是,祖辈已经有了南人的血统,他的父亲笃信道教,也影响到了他这一代,他本人对通灵道长几乎敬为天人。早已得知了通灵道长那番话,就认为所有一切都是妖言惑众,别有居心。

现在见道长竟然不捉拿这些人,很是惊讶:“道长,他们胡说八道。陛下也说了,这些人,统统不能放过。”

通灵道长看着满城惊恐的人民,平城是目前北国最大的城市,虽然比不了南朝的金粉都城南京,但是,此时也有十几万人的规模;加上京畿周围的人口,不下百万。如此巨大的百姓,如果要封堵他们的嘴,靠武力,显然是不现实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再禁止他们发言,更是会扩大惊恐。

现在,根本不是抓人的时候。

“魏大人,一个都不要抓!”

魏晨好生为难:“若是陛下问起?”

“贫道自会交代。”他暗叹一声,要消除民众的恐惧,这一次,显然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魏大人,你们留意城里那些呼啸而过的黑衣人,这些人才抓,其他人统统不抓。”

魏晨定睛一看,但见那男子还在口沫横飞地说个不停:“道长,我看这个人就像坏人……”

通灵道长摇摇头,这个男子眼神涣散,显然不过是一个受了惊吓后的爱吹牛的好事之徒而已,绝不像神殿那些有预谋的人。

这时,百姓们已经发现了大规模出动的御林军,神情更是惊恐。

通灵道长低声示意,自己却退了下去,藏匿在人群里。

太子倒戈5

魏晨会意,站出来,大声道:“大伙不必慌张,本官奉陛下之命出来保护大家,有什么歹人敢为非作歹,御林军定斩之不饶。”

一些人看着明晃晃的大刀,毕竟,消失的太阳,还来不及眼前的尖刀利刃;另一些人,则松一口气,朝廷大军到了,真有什么妖魔鬼怪,也能抵挡一阵吧。

“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大人,是不是触怒了大神?”

“大人,陛下说该怎么办?”

众人七嘴八舌地围上来,魏晨根本答不上来。

这时,通灵道长忽然站出来。魏晨这时才发现,道长竟然是便服。他早已在出城的时候,便换上了便服,不再是道人的打扮。

通灵道长此番,自然是一番苦心。他站出来,朗声道:“这叫做天狗吃日,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好事……”

“啊?怎么会是好事?”

“你这个老儿胡说……”

但是,人们见他仙风道骨,童颜鹤发,这样的人,首先就给人世外高人的感觉,一些人倒也不嚷嚷了。通灵道长一挥手:“各位稍安勿躁,听我道来……”

他便把刚才在皇宫里的那番话讲了一遍。

众人简直如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无不惊奇。南朝人这么厉害?连太阳不见了也能预测出来?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太阳不是死了,而是暂时被一些东西所遮挡了,就像乌云漫天,夏天的雷阵雨一样,而且,这事只能小范围之内见到,其他人根本见不到……真见到了的人,可谓三生有幸,这是百年不遇的盛况,你们有福了……”

众人更是不信:“怎么会?太阳在天上,当然是天下人都能见到,我们这里的太阳死了,难道其他地方的太阳还能活着?不可能吧……”

太子倒戈6

其实,日食的范围,在当时那种落后的情况下,又没有适当的观测工具,肉眼看着本来就很困难,只有小范围内的小部分人才能看到;恰逢平城当日天气极好,方能看得清清楚楚。而其他地方,根本囿于天气,是看不到的,而且黑下来的时候,多半在下雨。大家都知道,夏天下雨的时候,雷电交加,突然黑下来也是寻常之事,所以说,除了平城外,其他地方,未必就会恐慌。

通灵道长笃信这一点,又大声道:“不信你们问其他地方的亲友,肯定北国大多数地方都是好好的,不过下了一场雨而已……天上只有一个太阳而已,怎么会死?要是死了,其他地方怎么会看到?而且,太阳不是马上就出来了么?”他抬头,看着天上,面带笑容,声音提到了最高,“你们看,太阳高悬天上,这么明亮!刚才,不过是被乌云遮挡了一下而已!”

众人更是惊骇莫名,有些人,又觉得很有道理,便有点松了口气的意思。

魏晨大声道:“大家散去吧,该干嘛干嘛,不要听信任何的妖言惑众。”

“去吧!你们该为看到了这样壮丽的景象而庆幸,而不是惊恐!以后,朝廷也会像南朝那样,提前就将这种情况通知大家,以免大家恐慌……”

“我们北国也能预测了?”

“能,一定能!我们北国也有能人高士嘛!”

大家听得竟然还能预测,下一次要提前通知大家,更是惊讶。

通灵道长笑道:“不过,这种情况,下一次应该是几十年之后了,我们的有生之年,也许再也看不到了。”

大家听他这么多,倒真有些遗憾,回想起方才太阳那样神奇的景象,到真的像欣赏了一场精妙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