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林岐瞅着她笑,林姨娘脸更白了,霜华这才看看她说:“林姨娘年纪轻轻的,又千娇百媚,定是心急要找个依靠,我看不如这样,找个适龄的小厮配了就是,王爷看这样可好?可违背王府家规吗?”

林岐点头说:“如此甚好,凤家无所出的妾室,在夫婿过世后,都可再嫁。”

林姨娘跪下说道:“老王爷在世时分明是让王爷纳我为妾,我当初求了老王爷,并没有下纳妾官文,我依然是自由之身。”

霜华看向凤林岐,林岐笑笑:“林姨娘误会了,父王只是让我照看你,当时父王弥留之际,我为尽孝心,只能答应。”

霜华说道:“既是自由之身,让福伯给林姨娘足够的银两,出府后找一个情投意合的夫婿,安度一生多好。”

林姨娘犹不死心:“老王爷跟我说过让王爷收了我,只是弥留之际没来得及把话说完。”

霜华笑道:“有机会嫁为人/妻,何苦要做人妾室?林姨娘看起来是个通透人,你仔细想想,三日后给我答复,若是不愿,当初又没有官文,继续呆在王府名不正言不顺,执意留在府中只能做奴婢了,院子外那些丫鬟婆子也不能再伺候你,若是你愿意离去,她们中愿意跟着你走的,可给了银两由她们去。”

林姨娘白着脸磕过头走了,霜华摇头叹道:“倒是个痴情的人儿,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林岐皱皱眉:“这是什么话?好像是我的不是。”

霜华笑说:“能让老王爷在弥留之际还把她挂在心上,自然是有心机的女子。”

林岐拂去她头顶的花瓣笑说:“你这是避开话题,顾左右而言他,父王不是挂念她,要说痴情的恐怕是父王,他一生钟情的女子叫林洛,因林姨娘相貌与她有七八分象,又正好也姓林,就纳进府中百般宠爱,弥留之际怕她受苦,就将她托付于我,这个林姨娘在服丧期间,就有意无意试探。”

霜华笑道:“你会没有法子对付她吗?”

林岐说道:“父王去世后,府内人人自危,皇上时而拉拢时而疏离,哪顾得上她,我常常不在府中,她倒是安分了些日子,如今你一进府,她又心急了。”

说着话在霜华耳边说:“许是看你高华雅致,怕我这颗心给了霜华,把她忘在脑后吧?”

霜华红着脸站起身要走,林岐的手捉着她的说:“一起走吧。”

霜华挣了挣却没有挣脱开......

9、仿佛心有灵犀...

凤林岐带着霜华在王府四处走了走,随后到了书房,让霜华去书架上挑喜爱的书看,自己则坐在书案前回复一些信件,霜华拿了书坐在他对面,看到他案前几卷卷宗上写着的奏章字样,瞅瞅他没有说话。

凤林岐忙碌一会儿,头也不抬随口对霜华说:“有些渴了,沏杯茶吧。”

霜华去门外看了看,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想起书房里本该出现在龙案上的奏章,心下明了他早把人打发得远远的,只是为何放心让自己在他身侧?是信任还是试探?

霜华心下琢磨着,看到廊下放着一个小小的陶制炭炉,比绿梅常用的茶灶精致些,待水煮沸提到屋里,小几上摆着一套上好的龙泉青瓷茶具,霜华沏好茶,倒了一盏给凤林岐,凤林岐手里正忙碌着,就着她手喝了一口,噗得一声吐出来,说道:“蠢才,糟蹋了这上好的茶叶。”

说话间瞅见端着茶盏的一双纤纤素手僵在那儿,才醒悟过来端茶的是谁,忙站起身笑说:“忘了是霜华在屋里了,难为你为我沏茶,不过,霜华于茶道太不通了些。”

霜华抿了抿唇,不服气说:“我只会品茶不会沏茶,你呢?就精于茶道吗?”

凤林岐笑笑,牵了她手到廊下说:“从煮水开始,我一点点教你。”

霜华嗤之以鼻:“正是因为我们家有绿梅这样一个茶道高手,我才只会品茶不会沏茶,我就不信你能超过她去。”

嘴里说着,眼睛却紧盯着凤林岐一举一动,凤林岐重新沏好茶,倒一盏递到霜华唇边,霜华有些忸怩,偏偏若有若无的淡淡茶香直往鼻子里飘,她伸手说自己来,凤林岐不理她,只得就着他手嘬饮一口,闭着眼睛叹道:“果真是妙不可言,比绿梅的又好了几分。”

又睁开眼睛端详着眼前的茶具:“这茶一叶一芽,在龙泉青瓷里更显其绿得淡雅,香得清幽。”

凤林岐笑看着她:“霜华还真是品茶高手,既是爱茶,为何不亲手沏茶呢?”

霜华脸颊微红:“我......我不是忙吗?哪来的闲心?”

凤林岐笑道:“我看你是懒吧?或者是你那四个丫头太伶俐了些,我猜霜华也不会绣花吧?是不是绣的牡丹活像一团乌云?”

霜华咬牙说:“白兰这个嘴快的丫头,竟给你说这个。”

凤林岐哈哈大笑:“白兰没跟我说过什么,是我猜的,竟然被我猜中了。”

霜华又羞又窘,凤林岐突然伸手捏捏她脸,霜华捂着脸怒瞪着他,他双手扶在霜华肩头肃然说:“西北的昭苏国现今蠢蠢欲动,如果他们对大裕起兵,最不利的就是凤氏一族,我要出趟远门,烦劳霜华略为操心府里,有为难的事可询问福伯福婶,有压制不住的人可找翠姨,还有一件最要紧的,算了,如此重任不该让你担着,我还是嘱咐好母亲和逸......”

前一瞬还嬉笑着轻松烹茶的人,下一刻就一本正经嘱咐霜华,霜华点点头:“我信你,你说的要紧事可是小羽,我尽我所能,她对我很敌视,怕是听不进去我的话,我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凤林岐深不见底的双眸中微微泛起波澜,喃喃说道:“霜华......,等我回来。”

说着话转身快步而走,霜华在他身后轻喊了一声:“那书案上的奏章还没有收起来。”

凤林岐回头看着她笑:“那些有人会处理,还要给皇上看呢,只是在我这儿稍作停留,霜华......”

霜华点点头:“我想你是为了自保,不知道对不对。”

凤林岐转身笑看着她,霜华被他说不清道不明的目光包围着,心头慌乱间,他温润的双唇扫过她的脸颊,停留在她的额头上,耳边他低低说道:“我为霜华失了本性,我愿意记着头一夜说过的话,虽然我很想......”

霜华僵立着轻仰着头,茫然间身旁的人已离去,过一会儿有小厮进来恭敬说:“遵王爷吩咐送王妃回屋。”

霜华清醒过来看向书案,书案上的奏章已不见踪影......

回到屋中,霜华有模有样拉着绿梅比赛烹茶,让白兰她们三个品尝以分高下,青竹一个劲儿嚷着说这是品茶吗?都快撑死了,霜华这才罢休,拉着白兰教她绣花,一直忙碌到夜里......

第二日一早,林姨娘带着一个婆子一个丫鬟过来磕头:“婢妾想明白了,多谢王妃指点,这就离开,这个婆子和丫鬟是母女,家里就她们两个,她们愿意跟着婢妾,求王妃成全。”

霜华大略问了那两个母女的情况,笑着对林姨娘说:“看来你待下人和善,所以有今日的福报,不至于孤零零度日,日后若有了心仪的郎君,还请告诉我一声,我好备上贺礼。”

霜华吩咐白兰去禀告王太妃,又吩咐青竹去找福伯福婶过来,福伯福婶未到,翠姨先过来了,进门喝退在场的人,对霜华说:“奴婢这是传王太妃的原话,王妃请勿见怪,凤氏虽有家规准许无所出的姨娘,在夫婿死后再嫁,可并无先例,这林姨娘若开了头,府内还有四位无所出的姨娘,若是都出府,难免让人看凤氏的笑话,坏了王爷的名声。”

霜华沉吟一下对翠姨说:“劳烦翠姨跑一趟,过会儿我去和母亲说。”

正说着话,福伯一路小跑进来说道:“老奴先去禀报了王太妃,王爷离府前嘱咐过林姨娘的事,王太妃不只应允了,还菩萨心肠给林姨娘一所城外的小院,那所小院带着些收租的薄田,足以让她安稳度日。”

翠姨看着霜华松了口气,霜华心中也放轻松,细细问了福伯府中可有定例,福伯正盘算时,林姨娘进来磕头说:“王太妃菩萨心肠,婢妾再无所求,老王爷曾赏过一些金银珠宝,都是些值钱的,如今又有了房子和田产,婢妾给王妃磕过头,再去给王太妃磕头。”

霜华受了,让福伯给了二百两银子,林姨娘再次磕头谢过,那婆子和丫鬟也过来磕了头,霜华一人赏了二十两银子,拿了她们的卖身契过来递给林姨娘,林姨娘当场撕了,霜华这才点点头吩咐福伯:“她屋里的首饰细软都可带着,吩咐上下不可为难,福婶留下,别人都各自忙去吧。”

众人去了,霜华笑问福婶王爷如何吩咐的,福婶笑道:“王爷让禀告王太妃,王府中一应事务由王妃打理,让王太妃尽管放心,不要干涉,如果开头不顺,日后驭下就难了。王太妃稍作沉吟也就答应了。”

福婶走了,霜华倚在美人榻上,怔怔想着心思,他竟什么都想到了,本以为嫁娶都属无奈,只求平淡终老,却没想到能与他相处甚欢,心里也越来越亲近,霜华有些忐忑,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会如意若此?

他也没说究竟要去哪里,难道要去昭苏国吗?为何说昭苏国若起兵,对凤氏一族最为不利?昭苏国远在西北,与凤氏又会有何联系?这时青竹在门外嚷道,下雨了......

雨丝越来越密集,霜华听着屋檐下的滴水声,猛然想到昭苏现在还是天寒地冻,他可带冬衣了吗?他说要走,自己怎么就没想起为他准备行装?

心里想着忙喊了福伯过来,福伯说:“王妃切勿忧心,王爷一向来无影去无踪的的,身旁也无人服侍,他不惯那些排场,对了,王爷有功夫在身的,王妃就放心吧。”

霜华一听更不放心了,急急说道:“身旁连个服侍的人也没有,只身在外该有多苦?有功夫在身又怎样?双拳难敌四手,而且人外有人,要是碰上功夫比他还好的呢?怎么办?”

福伯劝慰说:“王爷这十多年大半在外度过,不会有事的。”

他说的越多,霜华原本轻蹙的眉头却皱得越紧,福伯告退出来,实在不忍心让王妃担忧,可是王爷身旁藏有暗卫的事,王爷没有嘱咐过,不知道该不该和王妃说......

凤林岐从淮扬骑快马一路西行,天黑时到了徽州地界,因凤氏一直秘密掌管大裕王朝各处驿站,夜里就宿在徽州驿馆的上房,三教九流的一干朋友闻讯前来为他接风洗尘,席间推杯换盏,有一人笑问道:“听说凤兄娶了美娇娘,可满意吗?”

凤林岐一笑说:“我家娘子很有趣,也很聪慧。”

一人笑道:“这倒奇了,凤兄以往评论女子,无非是相貌如何身段怎样,从来没有关乎性情。”

凤林岐顿了顿问:“从来没有吗?”

旁边的人都起哄:“自然是从来没有。”

凤林岐笑了:“不过有一点,别的女子爱听的她一样爱听,别的女子招架不住的她也招架不住......”

有人打趣道:“看来凤兄真真假假试探了一番嫂夫人。”

众人哄笑起来,笑声中凤林岐微醺着说:“不说她了,她要知道我在酒席间谈论她,该生气了,她可是眼里容不下沙尘的......说说昭苏吧,你们打听得怎么样了?”

众人敛了笑容压低声音一一禀告,凤林岐听着眯了眼睛,心里知道这次的争端恐怕不易平息,姑母深恨凤氏图谋日久,如今她羽翼已丰,自己冒险去见她,她心中可还有一丝亲情吗?十八年前,父王硬生生将她和心上人拆散,送她到昭苏和亲,临别前她说过的话言犹在耳:我今日和凤氏一刀两断,你们等着,我早晚会让凤氏死无葬身之地。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看文按爪啊,没人说话,俺码字码得心里七上八下:)

10、凤林羽要入宫...

雨停风住,霜华带了四个丫鬟去王太妃处,进去时王太妃正乐呵呵与翠姨说话,看她进来让了她坐,笑说:“倒是我古板糊涂了,还是霜华做的有理,这样一来也算是给了林姨娘一条生路,翠儿不说,我倒不知道她对伯岐还存着心思,这样的人如果留下倒是祸害了。”

霜华笑道:“母亲说的极是,媳妇也是看伯岐眼色行事,他不喜林姨娘纠缠他,媳妇就只能唱黑脸,将林姨娘打发出府了,这样对林姨娘也好,她还青春年少,如能遇到合意的男子,这辈子才有了依靠,母亲吃斋念佛,是慈善人,这次的善举定会福报在母亲这里。”

王太妃眉开眼笑,拉着霜华的手话家常,细细问了北阳王府里的情况,得知北阳王一妃两妾,霜华还有个一母所出的弟弟,刚刚年满十二岁,两个妾室一个生了女儿,年满十六,一个生了儿子,刚刚八岁,王太妃笑说:“等霜华对这边熟了,邀亲家翁亲家母来江南游玩一番。”

霜华点点头,想起这几日忙乱,没有写信给父母亲,他们该牵挂惦念了,向王太妃告退回到房中写信,信中说一切都好,婆母为人和善,王爷......写下这两个字,仿佛他站在眼前笑看着自己,目光如磁石般引她深陷,她竭力闪避却避不开,可是那目光中还有些别的东西,她不愿意去深究,如果凤阳王真如传言中那般狡诈,岂会轻易与人亲近?难道他是在试探吗?试探又怎样?自己不也一样试探过他吗?他可察觉?

霜华想着落笔写下,王爷待我也很好......此时凤林岐在徽州驿馆送走众人,独自躺在床上,以往沾床就睡的他,这会儿却想起席间友人的问话,霜华此时在做什么?确实曾对她心存试探,可是试探着就不由乱了阵脚,他自嘲笑着,这些年来阅人无数,霜华并算不上美人,她究竟哪里不同?哪里在吸引着自己?也许是因为她注定要与自己走过一世,所以待她与别个不同。

第二日一早,霜华和王太妃林逸一起用过早饭,告辞回房,林逸从身后追上来,笑嘻嘻说:“嫂子可想去玉琼苑看看?”

霜华摇摇头:“我没有兴致,林逸想去就去吧。”

林逸笑笑要走,霜华叫住他问道:“林逸平日都忙些什么?”

林逸规规矩矩答道:“多谢嫂子关心,哥哥严命我和兄弟们文武双修,请了名师教我们诗文,每日天不亮就起,练武功强身健体。”

霜华点头笑道:”如此甚好,林逸去吧,我去看看小羽。”

林逸一拍头:“不去了不去了,哥哥嘱咐过,要我看好小羽。”

霜华这才转身回屋,与绿梅斗茶,与白兰绣花,日子悠然过了几日,青竹笑问:“小姐可想姑爷吗?”

霜华一怔,这几日竟没有想起他来,手里忙活着说:“一个认识两三日的人,哪里会时时记在心上。”

青竹说道:“姑爷是一般的人吗?只怕别的女子看一眼就得记在心上,小姐与他三日形影不离,夜里又......又同床共枕的,能不想吗?”

霜华手里的绣架轻轻拍在青竹头上:“让你再胡说。”

白兰笑道:“小姐这几日真清闲倒是真的,在我们府里那会儿,可没有这等自在光景。”

霜华笑道:“我们府里没有福伯福婶这样的能干人,我自然就忙些,找了多年,能干的不可信,可信的又干不好,好在两年前墨菊荐了天青叔过来,就算离家千里,我也足可放心。”

墨菊说:“天青叔的身世一直成谜,他的脸上身上都有伤痕,腿也有疾,不知道会不会招来麻烦。”

霜华笑道:“墨菊还在担心吗?两年过去了,不也没事吗?我相信天青叔。”

正说着话,一个小厮匆匆跑进来:“请王妃换了诰服,到堂屋接旨。”

霜华心下唬了一跳,凤林岐不在府中,也不知帝王降下圣旨所为何事,匆匆换好衣服,出了门才想起来问:“可禀告了王太妃?”

小厮点点头:“王太妃、郡王郡主,各位少爷小姐都已派人去传话了,王妃这里离堂屋最远......”

霜华舒了口气提步急走,到了堂屋中,王太妃林逸林羽和凤林岐众弟妹都已候着,众人净手焚香三跪九叩,皇宫的总管太监赵进亲自前来传旨,圣旨大意是凤氏功在朝堂社稷,为彰显皇上隆恩浩荡,纳凤氏林羽为妃,即刻随赵进前往国都面圣,不得有误云云。

跪着的众人鸦雀无声,王太妃紧抓住林羽的手一脸灰败,霜华拉拉林逸的衣摆,林逸带头站起来接旨并叩谢龙恩。

霜华忙招呼赵进入席,赵进摇摇头:“老奴要事在身,先往驿馆歇息,请郡主与娘家人叙旧,明日一早随老奴动身。”

林羽得意环视众人,几个年纪相仿的妹妹都艳羡看着她,她的目光转到霜华脸上,霜华面沉似水,看都不看她吩咐道:“翠姨,吩咐人把郡主带回屋中看管起来,任何人不得放她出府,违者家法严惩。”

林羽怒道:“你大胆,我如今已是皇妃,你一个王妃,竟敢下令管我?”

霜华淡淡说:“尚未册封,你还不是皇妃,翠姨......”

翠姨这才答应了一声叫人,霜华惊疑看着她脸上的哀戚稍纵即逝,难道是看错了?

霜华用了几口午饭,满腹的心思,如今圣旨一下,如何才能阻止林羽入宫,她一筹莫展,王太妃神色恹恹的,只说一切交由她处置,林逸也说无计可施,能做的只能是看紧林羽,霜华想起凤林岐临行前的嘱咐,心内略略有些烦躁,他千算万算,竟没算到皇上会出尔反尔吗?他如今又在何处?府中有事,他为何还不回来?

傍晚时分,霜华亲自去了驿馆,对赵进说:“林羽向来胆小,从小被父母兄长呵护在羽翼之下,如今听到要离家去国都进宫为妃,受了惊吓竟病倒了,到这会儿高烧不退,已经请了名医诊治,还请赵公公等待几日。”

赵进无奈只能答应下来,他倒没想到眼前这位斯文秀丽的王妃胆敢撒谎欺君,第二日一早,他本想到二十四桥游览一番,岂料凤郡主迎面而来,只带着一个丫鬟,淡淡吩咐道:“赵公公,即刻动身吧。”

霜华早起刚梳妆好,林逸匆匆进来说:“嫂子,不好了,小羽带着丫鬟杏芳跑了,我一路追到驿馆,赵公公的人马已动身到了城外,我又追到城外,赵公公笑说,郡王可是来送行的吗?我只得硬着头皮说是,又央求赵公公在长亭稍作等候,如今木已成舟怕难挽回了。”

霜华闭上双眼,默默在心里说,我已尽力了,你回来莫要怪我。

林逸看她不动声色,急得直跺脚,霜华睁开眼问道:“林逸住的院子挨着小羽的,昨日也曾说要看好她,昨夜你可在府中?”

林逸红了脸低着头说:“天快亮时,门上的小厮过来说,紫茵病得厉害,我匆忙去了玉琼苑,守门的婆子说只怕听错了,紫茵一直好好的,我心中狐疑,回到府中直接去了小羽的院子,院门大开,人却不见了。”

霜华瞪了他一眼,林逸的脸红得紫涨,霜华起身说:“走吧,我去禀告母亲,你去对赵公公说,事已至此我们无话可说,该有的排场凤家一样也不会少,请他看在凤阳王的脸面上,容我们为郡主打点行装。”

霜华禀告了王太妃,王太妃只是默默垂泪,霜华命福伯福婶和翠姨依例着人开始忙碌,一应物事齐备,又挑了七个伶俐的丫鬟和四个稳重老练的婆子随行伺候,待郡主进了宫安顿下来,她们再回转。

一切准备好,王太妃说:“见了也是伤心,我就不去了,霜华代我嘱咐小羽几句就是。”

这时候翠姨突然跪下来哭道:“奴婢是看着郡主长大的,了解郡主的脾性,愿意随郡主入宫照应,只是不能再伺候小姐了。”

王太妃感动不已,抹着泪说:“我知道你疼她,他们三个跟你比跟我贴心,去就去吧,我虽舍不得你,可我是黄土埋半截的人了,小羽的日子才刚开始,有你照应我也放心。”

霜华心中诧异,脸上却笑道:“如此甚好,翠姨收拾一下,我们走吧。”

一行人到了长亭,霜华见翠姨低头走在几个婆子身后,服饰也换了最平常的,似乎是有意避开旁人的视线,她笑笑过去对坐着的林羽小声说:“母亲让我嘱咐小羽几句,进宫后不比家里,要谨言慎行,照顾好自己,视麦宁贵妃为后宫之主,伴君如伴虎,在皇上面前更要万分小心。”

林羽轻轻嗯了一声,霜华扬起声音说:“王太妃担心郡主,特意让贴身伺候的翠姨跟着进宫。”

众人随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挡在翠姨身前的丫鬟婆子们忙往旁边闪避,众人的目光胶着在翠姨身上,她猝不及防,轻颤着不敢抬头。

11、拿翠姨换七日...

霜华挽住翠姨的手依次缓步走过那些宫人面前,待走到赵公公面前时,翠姨的头垂得更低,身子也颤得厉害,手心里的汗湿了霜华的手,霜华看着赵公公低低笑道:“赵公公请借一步说话。”

赵公公微微笑道:“王妃有话请说,老奴皇命在身,不可多加耽搁。”

霜华低声说道:“翠姨只怕是赵公公的故人,翠姨已认出你来,只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好抬头相认。”

赵公公瞅了瞅翠姨,正要摇头,突然看见她手臂上的一对银镯,神情怔忪着悲喜交加,待回过神来转身对霜华说:“王妃请。”

他的声音有些抖颤,霜华抓着翠姨的手,吩咐左右看好了,任何人不得过来打扰,三个人来到长亭墙后,赵进看着翠姨喃喃说道:“小翠,真的竟是你吗?”

翠姨抬起头来时,已是一脸泪水,她哽咽着说:“进哥,三十年了,没想到在这里见着你。”

霜华走到另一角站着,听不到两人的对话,又能防备着有人闯过来,翠姨紧紧抓住赵进的手泪流不止,赵进的双眼中满含着泪水,凄然叹道:“小翠,此生能再见你一面,真是老天垂怜。”

翠姨哭道:“进哥,昨日在王府认出你后,我就下了决心,我要随你进宫陪伴着你。”

赵进擦着她的眼泪说道:“我如今已是这副摸样,不敢再有奢望,你只要好好的就行了,千万不可进了暗无天日的深宫,那里面的女子都很可怜。”

翠姨摇头:“我意已决。”

霜华心下明白这是一对苦命鸳鸯,不知为何各分东西,待二人情绪平稳了些,缓步过来笑道:“赵公公和翠姨果真是故人,只是翠姨偷偷放走郡主,触犯了凤阳王府家规,赵公公请让我带回去处置。”

翠姨哀求道:“该打该罚我都受着,只求王妃处置后让我跟着郡主进宫。”

赵进看着霜华:“王妃假称郡主生病已是欺君,难道不怕祸及凤阳王府吗?”

霜华淡淡道:“二位的深情我也很感动,只是翠姨,你求了王太妃,她定会成全你,为何要出此下策,利用敬爱你的林逸不说,又害了林羽,你于心何忍?”

翠姨咬唇道:“我已照顾王太妃和她的儿女三十年,我对得起他们,我只对不起进哥,我本以为他早就娶妻生子,可是他竟孑然一身,无论谁都不能阻止我进宫。我也知道进哥的脾气,他是不会让我跟着他的,我只能随着郡主才能到他身边。”

霜华说道:“可惜你欲盖弥彰,被我猜了出来,赵公公,翠姨对王府劳苦功高,她的心愿我一定要满足,我这就去求王太妃把她的卖身契还给她,让她陪在你身边,至于日后你们如何盘算,与我无关,只是林羽确实是病了,你不得已要在淮扬呆上些日子,赵公公说是吗?”

赵进有些犹豫,霜华沉了声音:“这就让王府兵丁把翠姨带回去,家法伺候。”

赵进忙出声阻止:“一切听从王妃吩咐,只是今日这么大阵仗,难免会传到皇上那里。”

霜华悠然笑道:“这个好办,林羽昨日确实病得厉害,一早好些了,本来准备上路,没想到家人在长亭为她送行时,哀伤过度哭得昏了过去,醒来后病情更重,淮扬名医徐默潜诊治后说需卧床静养。”

赵进无奈叹气:“如今只能听王妃的了,这可是老奴头一次违抗圣命。”

他看翠姨一脸悔意,温言安抚道:“没事的,事情本来就要如此。皇上千算万算,算准了凤阳王离家千里,却没想到王府里还有这么一位有胆识有计谋的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