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太子那个儿子在她手里,她又怕什么?

陶静平的办事能力自然也是十分了得,第二日一大早便是派人送来了一个篮子,篮子对外宣称是一篮果子,是给拴儿和明珠吃的。不过实际上,那篮子里躺着的是个孩子。四个多月的孩子入手也是沉甸甸的,那孩子倒是也十分乖巧,一直睡得十分沉。

陶君兰问那送东西来的小厮:“你家主子可让你带什么话来了?”一面问着,她一面将那孩子从篮子里抱出来,轻轻的拍了拍。

那小厮压低声音回话:“主子说,没人知道是谁做的,更没留下任何把柄。请姑奶奶放心。”

“这孩子怎么一直睡着?”陶君兰见自己这般折腾孩子都没醒,倒是有些担心。

“因怕闹腾,给孩子闻了一点子的安神香。”小厮低声答道:“不过闻得不多,只是怕孩子半路上醒来闹腾叫人发现了;

。”

陶君兰点点头,虽说有些对孩子的歉然,可也明白这是必须的。

“主子还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孩子还是放在姑奶奶这边的好。谁也不会怀疑什么。”小厮传递完了最后一句话,便是要告辞了。

陶君兰给了赏钱,又笑道:“就说我谢谢你家主子的心意了,这果子十分好。”

陶君兰随后叫碧蕉将明珠的奶娘叫了一个过来。拴儿如今不吃奶了,他那几个奶娘如今自然也没奶水了。所以,只能暂时用着明珠的。横竖明珠一人也吃不完几个人的奶,分一个也没什么。

陶君兰低头仔细看了看睡得酣然的孩子,有些歉然的低声道:“是我对不住你,你别怕啊。我不会伤害你的。过些日子,我就给你找个疼你的母亲。”

说实话,宜妃和太子的容貌都算不错,这个孩子也真是承袭了母亲和父亲两个人的所有优点,长得十分不错。看着就让人恨不得捧起来亲一口,加上喂得好,更是粉团子似的。

不多时明珠的奶娘过来了,陶君兰看了看见碧蕉叫的是最老实的一个人,当下便是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招手叫奶娘靠过来,又将孩子交给那奶娘:“这是我亲戚家的一个孩子,家里遭难暂时没法带,求到了我这里让我帮帮忙。这孩子就先交给你带几日罢。好好养着,别亏了孩子。”

奶娘一听是陶君兰亲戚家的孩子,心道说不定就是表公子了,当然不能怠慢了,忙应了。只是随后又问:“哥儿的名字是——”带孩子总也不能成日公子公子的叫罢?

“叫什么来着?”陶君兰迟疑了一下,故作回想的样子,随后随口道:“好像是叫阿武。”

这名字自然是随口胡诌的,也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为了显得普通些罢了。

“也不必太过声张了,安安静静的带着阿武就行了。府里最近事多,让秋宜苑那边知道了,也不妥当。”陶君兰这个借口自然是十分不错——事实上若姜玉莲真知道她这个功夫还有闲心弄过来一个孩子养着,只怕能立刻冲过来将阿武掐死。

陶君兰想了想,又吩咐奶娘:“找了拴儿当初穿过的衣裳给他换罢。来得匆忙倒是什么都没给孩子带,好在府里有。至于这身原本的衣裳,换下来交给我,我给收起来。”顿了顿,又道:“若孩子身上又什么胎记你也来回我,那些饰物金锁也都先取下来给我保管着。”

以陶君兰的身份当然不可能贪了孩子的东西,所以她说保管着,倒是也没人怀疑什么,只当是要给孩子留着作为纪念。

一时奶娘将孩子抱走了,陶君兰倒是苦笑了一声,看了看自己的手:“如今我倒是也不折手段起来了。以往只觉得皇后卑鄙无耻,可如今看来我们却也是半斤八两。”

碧蕉在旁边听着,正待劝说几句却又见陶君兰自己就收敛了,重新恢复了平静,道:“对那孩子好些,到底是我们不对。别亏了他,好歹也是拴儿的堂兄弟。”不管宜妃是什么身份,那的确是太子的血脉,既是太子的血脉,那就是拴儿的堂兄弟。

(昨晚太困了就没来得及写完,今天的更新迟了一些,让大家久等了~不过今天有加更的~);

第一卷 第543章 威胁

至于皇帝那头,显是被宝船太监带回去的话给弄得恼了;

。然后就想起了一件事来——太子应该是该到了才是,可是如今怎么都还没动静?

这么一想,自然是少不得又要问一问皇后了。皇后支支吾吾的也给不出个回答,于是皇帝也就明白了:太子这是怕被废了,所以不敢这么快回来?

一怒之下,皇帝又下一道诏书,命太子火速回京。

陶君兰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倒是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皇帝的催促,想来总会有用的。至少皇后和太子是必须顾忌的。

随后,陶君兰叫人在太子的光辉事迹之中添上一条违抗圣命,抗旨不遵传播了出去。

接着,陶君兰带着阿武脖子上的一块长命锁进了宫。

照例先是给太后请了安,然后陶君兰借口去看顾惜,又让顾惜帮她将宜妃请了出来。

宜妃和顾惜其实现在多少是有些竞争的意思。毕竟在顾惜进宫之前,最得宠的始终是宜妃。不过现在么——却是有点儿平分秋色的意思。

如同陶君兰预料到的那样,宜妃在听见宫人的禀告,说是陶君兰要见她的时候,还是愣神了一下的:“庄嫔请我去赏梅?这可真是稀罕事儿。”

宜妃甚至是犹豫了一下到底去不去。不过好奇到底是占了上风,她想了一想,到底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去看看。于是便是换了衣裳梳了头去顾惜那儿。

到了顾惜那儿,见陶君兰也在,宜妃顿时更加惊奇了:“看来庄嫔是真邀请了不少人哪。”

说着便是将陶君兰上下一阵打量,末了又是一笑:“陶侧妃可也真是够闲的,竟是还有赏雪的闲情雅致。换做是我,我却是真没有这样的心思。”

宜妃显然是在影射慎儿不见了的事,然后以此为由将陶君兰讥讽了一番。意思是陶君兰因为慎儿不是她的孩子,所以根本不在意,甚至是有些幸灾乐祸的。

陶君兰不在意的冲着宜妃一笑,又叹了一口气:“瞧宜妃娘娘这话说得,倒像是慎儿不见了,我就该以死谢罪似的。其实要真算来,这事儿我已是尽心尽力了,也没什么好再愧疚的,当然是不必再非要做出难过的样子。您说是不是?”

宜妃冷笑了一声显然并不赞同。

陶君兰看了宜妃这幅样子,然后故意提起九皇子来:“说起来九皇子如今也四个多月了。不知道如何了?想来是被照顾得非常好罢?到底是皇子,比起一般人家的孩子的确是享福多了。早产的孩子能被养成那样,也不容易。”

这话说得有些奇怪且不礼貌,顾惜便是看了一眼陶君兰只觉得纳闷。

宜妃更是皱了眉头一脸莫名其妙:“你到底想说什么?”

“哦,也没什么。就是昨儿我一个亲戚家的孩子让我瞧见了,父母俱是不在身边,几两个奶娘并一个奶妈子照顾着,真真是可怜极了。所以呢,我就好心将那孩子安置了。”陶君兰叹了一口气,又笑了笑:“我又叫人翻出慎儿当初的长命锁给那孩子戴了。然后又想起来,九皇子那儿我和王爷可是连见面礼也没曾给过;

。所以,今日便是补上罢。”

说着,陶君兰便是从丫头手里拿过匣子来,当着宜妃的面儿打开露出里头的长命锁来。这个长命锁,自然就是阿武身上拿下来的那个。

果然,宜妃只扫了一眼之后神色都是凝固了,定定的仔细看了一番那长命锁,又将长命锁拿起来翻看了两回,最终神色大变恶狠狠的看向了陶君兰。

陶君兰回以一个微笑。

宜妃张口想说话,陶君兰则是侧头看向顾惜:“庄嫔娘娘瞧瞧,我选的这个长命锁如何?可够给九皇子佩戴了?不算寒酸罢?”

顾惜以为陶君兰是故意不想理会宜妃,当下便是也笑着凑上来附和着评论:“这块美玉怕是宫里也找不出几块可以相媲美的罢。温润如脂膏,洁白无暇,并不辱没了九皇子的身份。”

随后顾惜又有些惊讶道:“而且这个长命锁,瞧着倒是和现在九皇子脖子上那个十分相似。”

宜妃脸上的笑容几乎都要绷不住了。这块玉还是皇帝给的,她便是偷偷送出宫去了,如今她宫里那孩子脖子上的,根本就是假的。

她没想到顾惜的眼色会这么好,没看过几次反倒是一眼就认出来十分相似。能不相似吗?宫里那个,就是现在这个的赝品!

明明是数九的天气,可是如今宜妃却是觉得自己背上都有些汗湿了。她有些不安的看着陶君兰,心里紧紧的绷着——陶君兰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长命锁陶君兰又是哪里来的?

此时宜妃很想立刻告辞,然后派人出宫去看看自己儿子。

陶君兰见宜妃完全已是坐立不安了。便是知道目的达到了,当下微微一笑,将话题扯开了。而且还故意拉着宜妃说话,看着宜妃失魂落魄口不对心的样子,她更是冷笑不已。

待到时辰差不多了,陶君兰这才告辞离去。自然,她这头刚一说要走,那头宜妃也是坐不住了,立刻便是跟着告辞了。

陶君兰看了一眼一脸狐疑之色的顾惜,微微一笑压低声音道:“想来这段时间宜妃都是没功夫和比别苗头了。你可抓紧时机了,封妃之事,宜早不宜迟。”

顾惜面上顿时就涌出了一片艳红之色来,看了陶君兰一眼后又慌忙的挪开了目光。

陶君兰自然没看见这些,此时她已经是走远了。她说这话,其实也是为了顾惜好——顾惜是不可能再有子嗣了,若是再不抓住宠爱博取高位,那日后皇帝死后又当如何?眼看着如今的局势,陶君兰却是着实不觉得皇帝还能撑多久了。

而且,要知道将来皇帝死后,位份低且无子嗣的宫妃是一律要殉葬的。顾惜这样的,显然便是在那个殉葬的队列里了。

就是太后,不也是急切的想要顾惜封妃?因为封妃之后,日后皇帝死了,顾惜便是不必再殉葬了。而且还能得到妥善的安置。别的不说,锦衣玉食和安逸的生活便是不会少了。

陶君兰走出去没多远,就看见宜妃在那儿等着自己。之所以这么肯定,完全是因为宜妃的急切神色在看见她之后立刻就转化成了紧张;

陶君兰微微一笑,上前见礼:“宜妃娘娘不是说要回宫?怎么却是在这儿等着?”

宜妃见陶君兰装傻,更是怒从心起:“你说呢?”

陶君兰挑眉仍是故作不知:“我却是真不知。怎么,我该知道?”

宜妃拿出那长命锁,恨恨瞪着陶君兰:“这长命锁你哪里来的?”

“我都说了,是我那亲戚孩子的。”陶君兰仍是带着浅笑,轻声解释:“我瞧着长命锁极好,又和九皇子现在戴的很相似,便是拿来送给宜妃娘娘,怎么宜妃娘娘不喜欢?”

宜妃怒目瞪住了陶君兰,恨不得直接将手里的长命锁掷在陶君兰的面上。不过那长命锁的事情没弄明白,她自然是不敢嚣张的,她甚至只得忍气吞声:“亲戚?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亲戚?这样的玉可不多见。”

陶君兰见宜妃已经猜到了,当下也就不再兜圈子,笑着上前去凑在宜妃耳边轻声说了个地址。自然,那个地址是袁琼华给的地址,也是阿武之前呆的地方。

宜妃听了之后,整个人顿时都呆住,半晌不能回神。

陶君兰自然也不着急,耐心等着。

最终宜妃回过神来,怒不可遏的低声喝道:“你敢!”

“我为何不敢?”陶君兰轻声冷笑,冷冷的看住了宜妃:“相反的,我倒是想问问宜妃娘娘您,您怎么敢做下那样的事儿?”

宜妃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太子,不过随后却是抿紧了唇,梗着脖子良久才嘶哑着声音道:“我却是不知你在说什么。”说完转身就想走。

“听说太子病得不轻。”陶君兰微微一笑,轻声的吐出这么一句话俩:“说不得以后都不会有孩子。真真是可怜。”

宜妃一僵,不过脚下却是不敢停留。

“慎儿的安危,我很是担心。若是宜妃有法子找回慎儿,我自然有重谢。”陶君兰看着宜妃的背影将这番话说了出口,她清楚宜妃是必然听得见的。

而且,宜妃也不会当这话是玩笑,必然懂得她这话的意思。

想要阿武,就必须用慎儿换。不见慎儿,则不见阿武。

以阿武对太子一脉的重要性来看,显然慎儿是完全比不上阿武的:陶君兰虽说担心,可是那毕竟不是拴儿,不是她亲生的孩子。她不可能想是在意拴儿那样去在意慎儿。

所以,想用慎儿威胁陶君兰,那就是做梦。可阿武却是会成为皇后和宜妃最大的掣肘。

陶君兰昨晚这一切,微微的呼出一口气——该做的她都做了,如今只看皇后的回应了。也看慎儿是不是福大命大,能平安归来。

至少,她是无愧于心了。哪怕慎儿真回不来了,她也能坦然的面对李邺。;

第一卷 第544章 无奈

比起拴儿和明珠小时候,阿武倒是显得更为乖巧一些,也更沉默安静一些。奶娘喂了奶便是乖乖睡觉,醒了除了吃喝拉撒之外倒是也不闹腾人。有人陪着一起玩也就罢了,若无人陪着玩儿,睁着眼睛左看看右看看,最后阿武也能将自己看得睡过去。

奶娘悄悄和陶君兰说:“小孩子这般可能是为了好带故意养成这样性子的。可不如明珠小姐活泼,怕以后长大了性子大多也安静些。”

奶娘说这话的时候,带着一股子怜惜的味道。显然,她是觉得阿武被人照顾得不大好,又些心疼。毕竟这么小的一个小孩子,是个人都会忍不住带上几分怜惜。

陶君兰微微叹了一口气,道:“那你就多陪着他玩玩罢。小孩子家家的,要那么安静做什么。”没得叫人心疼。想来,以后阿武跟了袁琼华之后,袁琼华应该是会对阿武好得罢?

想起袁琼华当时的神色,陶君兰觉得袁琼华虽说性格不大好,可是却也应该会将阿武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就像是静灵对果姐儿那样。

看着阿武那副样子,陶君兰便是伸手逗弄了他一下,许是鲜少有人这样逗弄阿武,阿武顿时就睁着乌溜溜的眼珠子一动不动的看住了陶君兰。许久,忽然就咧嘴笑了。

陶君兰心里一软,点了点阿武的鼻尖儿,叹了一口气:“你以后会不会怪我?”心里又难免想起了宜妃来,心道不知宜妃如今在做什么?

这会子宜妃必然已经知道了阿武被偷的事情了。事实上皇后肯定也知道了。只是却是不知道,此时皇后和宜妃,还有太子妃又是什么样一个态度?

不过想来不管是谁,大约这会儿都恨不得将她薄皮拆骨,嚼吃入腹罢?

皇后这会子的确是就恨不得直接将陶君兰薄皮抽筋,再挫骨扬灰。她怒目盯住了宜妃:“你再说一遍!”

宜妃被皇后这么一瞪微微有些心虚,随后想起自己的儿子,便是又来了勇气。仰起头看着皇后道:“还是用慎儿将孩子换回来罢!那毕竟是您的亲孙子——”

“住口!”皇后怒斥,目中更是如同有火焰燃烧一般灼灼:“孙子?我哪里来的孙子?你再说一句这话试试!你胡说什么?!还有,慎儿在哪里我又如何知道?”

宜妃被皇后这么一句讽刺弄得面色一白,不过随后她也是豁出去了,冷笑道:“若真不想要认他,只怕以后太子可就要绝后了!您可想清楚了!”

这话顿时将皇后气得仰倒,起身霍然盯住了宜妃:“你满口胡说什么?!身为宫妃,倒是张口闭口提起太子,果真是不要脸!”

皇后心里自然是不喜欢宜妃的,甚至是带着几分恨意的。皇后始终觉得,宜妃和太子的事,是宜妃主动勾引了太子。宜妃不自重,又不知轻重,做下了那等糊涂事儿,最后还要她擦屁股,还让太子非要保住那孩子,她又如何喜欢得起来宜妃?

宜妃冷笑一声,倒是丝毫不惧怕了此时;

。干脆盯着皇后轻声道;“看来太子不能人道的事儿,皇后娘娘应该是不知道了?”

这下皇后真的是露出了惊讶之色,不过惊讶之后就是恼怒:“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太子怎么可能不能人道?那太子的几个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等等……皇后想起来太子当时被皇帝逼着看了一场刑罚之后的状态,心里顿时打了个突突。原本笃定宜妃是胡说的心里,也开始汇入一丝丝的狐疑。

皇后看了一眼宜妃,抿着唇阴沉着脸半晌不言语了。

“很简单,叫了太子的几个姬妾来问问也就知道了。”宜妃看着皇后那副神色,不知怎么的竟是觉得有些痛快,忍不住语气里都带了几分刻薄嘲讽。“看看那孩子是不是太子唯一的儿子。”

皇后渐渐的压下了情绪,淡淡的扫了一眼宜妃。然后叫了人进来吩咐:“去将太子妃和两个良娣都叫来。我有话要问。”

一时太子妃三人都是匆匆赶了过来——同样的都是一脸狐疑。这么晚了,皇后叫他们过来显然是有事儿的。可什么事儿,需要叫她们三人同时过来?

皇后自然不可能当着宜妃的面儿问这种问题,所以是避开宜妃问的。不过得到的结果,却是让皇后心里发沉。

皇后怎么也没想到太子会被一吓之后竟然就……一时之间又是懊恼又是怨恨。觉得那勾引太子的宫女可恨,觉得皇帝心中不慈。

可是这些情绪过后,留下的就只有深深的恐慌了——这么说,太子的血脉,就真的只剩下那一条了。这么说,以后太子再也不可能有孩子了。

想起太子宫里那几个病怏怏的小姑娘,皇后就只觉得心里一闷,说不出的憋屈难受。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听皇后是想大叫两声发泄一番的。

不过这些最终都只化作了一个苦笑,她是皇后,自然还是要维持住皇后的架子,不能让人看出端倪。皇后看了一眼明显还蒙在鼓里的太子妃,和一脸茫然的王良娣,以及神色淡淡的袁琼华,无力的挥挥手,“罢了,你们下去吧。”想了想又道:“太子妃留下。”

这件事情显然不可能瞒着太子妃——那孩子若真是太子唯一的儿子了,势必只能记在太子妃的名下。既然如此,那还怎么瞒着?

况且这件事情,只怕最后还得交给太子妃她才放心。她最近忙着废太子的事儿,如何抽得出空?只是这么一来,原本预定好的计划,就势必要被打乱了。她得好好想想,下一步棋该怎么走才是。

看着皇后怔怔出神,太子妃只得轻声提醒:“母后?”

皇后醒过身来,冲着太子妃点点头,然后二人再度去了宜妃呆的屋子。

宜妃见皇后领着太子妃过来,便是知道皇后是确认了,当下心里反倒是松了一口气——这么看来,太子是真不能人道了。那么,那孩子就有救了。要知道,若太子还能有其他的孩子,那么皇后必然是不可能太过重视那孩子的。很可能,就直接不管了。

谁的儿子谁心疼,宜妃自然是希望自己儿子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一时之间甚至又有些窃喜:以后太子登基,那自己的儿子就是当仁不让的太子了;

皇后看住了宜妃,深吸一口气后道:“是陶君兰掳走了那孩子?”

宜妃点点头,“应该是没错。今天是她将那孩子的长命锁故意给我的,就是为了让我与皇后您传话。我本也不信,不过叫了心腹去那宅子看了看,才知道这事儿是真的。”

宜妃看了一眼太子妃,也没再提起太子不能人道的事儿也是陶君兰说的。这种事情,还是得给太子留面子的。

太子妃此时回过神来:“孩子?什么孩子?陶君兰掳走了谁的孩子?”

“是太子的。”皇后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太子妃后解释道:“是太子在外头和一个女子偷偷生养的孩子,是个儿子。”

太子妃顿时觉得心中一窒,随后只觉得可笑——她将府里的人都防备完了,却是没想到外头还有女子。而且还有了一个儿子。太子瞒得竟是如此深……而看皇后这样子,怕也是早知道的。就是宜妃也知道,看来不知道的也许就只有她一个人了罢?说什么疼爱有加?说什么亲姑姑?到底不过是一场笑话!

太子妃是很想嘲讽的笑一回的,不过想起家里的女儿,她到底还是维持住了神色,勉强笑了笑:“不管是和谁生的,只要是太子的血脉,那就是好事儿。”这个孩子好歹也是要养在自己名下的,将来养大了,自己的两个女儿也算是有个依仗。

太子妃强颜欢笑,皇后自然是看在眼里。不过她如今也顾不得怜惜太子妃了,只吩咐道:“如何将那孩子平安救出来的事儿,便是直接交给你们二人了。”

太子妃这才想起来,陶君兰是将孩子掳走了。当下一皱眉:“既是陶氏所为,只怕她是不可能将孩子轻易还给我们了。她有什么要求?”

“要我们拿慎儿去换。”宜妃不知道皇后为什么没点明白那是她生的,不过这样一来她还是松了一口气的。毕竟,这种事情谁愿意拿出来说?而且太子妃还是太子的正妻,她这般岂不是就要低了太子妃一头?

太子妃顿时眉头就皱得更紧了,思量半晌才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怕是不容易。”

太子妃觉得,他们已然是完全处在了被动的局势上。要知道,慎儿只是庶出次子,本就不大得李邺欢心,怎么可能被陶君兰在意?倒是他们这边,那孩子说不得以后就是太子唯一的儿子了,由不得人不重视。

这事儿,着实是麻烦。

太子妃只觉得疲惫不堪。

而就在太子妃犯愁的时候,拴儿却是和陶君兰一起盯着阿武看,然后时不时的用手指戳一下这个新来的“弟弟”。

陶君兰唯恐拴儿将阿武戳疼了,不过却是惊讶的发现拴儿下手其实是有轻重的。当下也就随着拴儿去了,不过还是亲自在旁边看着。

“娘,弟弟不走了?”拴儿仰起头来问,脸上全是渴望,只差没直接说:娘,咱们将弟弟留下来罢。

(月票还差点点就能加更了哟~童鞋们别忘了看看自己有没有月票没投的哟~);

第一卷 第545章 荒唐

陶君兰笑着摇头:“这怎么行?待到弟弟的家里人寻过来,还是要将弟弟还给他家里人的。”

拴儿顿时一脸失望。

陶君兰越发笑得不行了。小孩子家家的,偏学了大人的做派,而且刚玩了多大一会儿?哪里就真有那样深厚的感情了?

正笑着,丫头水纹从外头进来,低声禀告道:“姜侧妃过来了。说是要见您。”

陶君兰心中一凛——她倒不是怕蒋玉莲,而是真觉得和姜玉莲打交道让她头疼。姜玉莲泼起来的时候,她只看一眼就觉得头疼得厉害。

倒也不是她真动不得姜玉莲,只是这个时候,她却是不好去动姜玉莲。毕竟如今慎儿刚被偷走,她就动姜玉莲,不说别人怎么看,就是她也觉得不合适。不忍心。

所以,到到头来也不过是只能继续忍耐罢了。可是陶君兰觉得,如今她的耐心怕是都在以前用光了。一看见姜玉莲那副样子,她就忍不住心里的怒火,更是想不去理会。

“问问她是什么事儿,若是没什么事儿就说我人不舒服,已经睡下了。”思量片刻后,陶君兰便是能淡淡的言说了这么一句。

见了也是不耐烦,干脆就不要见好了。

不过水纹却是叹了一口气:“怕是不得不见一见了,是为了慎儿少爷的事情过来的。一本正经的,不好拒绝。”

陶君兰揉了揉眉心,叫奶娘看么孩子们,她则是去外头见姜玉莲。

姜玉莲神色憔悴得不行,看着只让人觉得阴沉得厉害。陶君兰看了一眼,心里到底更软了几分,觉得姜玉莲又可怜又可恨,最终还是放柔和几许神色:“姜侧妃来找我,所谓何事?”

姜玉莲猛然抬起头来,双目灼灼的像是两盏灼人的灯光:“为什么不继续找慎儿了?是不是慎儿出事了?”说到最后那一句的时候,姜玉莲的声音都带着颤音,显然是害怕恐慌极了。而这样的质问,也显得更像是强撑出来的气势。

陶君兰有点儿不知道该和姜玉莲如何解释,不过面对姜玉莲的担心,她却是直接摇头否定了:“慎儿好好的,只是暂时不在家中罢了。你别想太多。”

就冲着今儿她将阿武在她手里的消息告诉了宜妃,慎儿就绝对是平安无事的。

只是陶君兰纵然笃定,可是姜玉莲却是不肯相信,反倒是越发咬死了:“若是慎儿没什么事儿,你们为什么不继续找了?”

“所有人都努力过了,可若真能找到,我们又如何不去找?”陶君兰无奈的解释;“再说了,只是明面上不找,私底下仍是找的;

。慎儿是王爷的血脉,怎么可能不找?”

只是姜玉莲仍是半信半疑。

“我骗你作甚?”陶君兰叹了一口气,“你只管安稳等着就是了。”事实上,姜玉莲除了安稳等着之外,也根本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姜玉莲看了一眼陶君兰,想了想忽然飞快道:“那好,你答应我。若是慎儿真找不到了,你要把拴儿赔给我!”

陶君兰被姜玉莲这话给惊住了,半晌回过神来之后立刻就被气笑了。姜玉莲到底是怎么想的?才能说出这样可笑的话?

“这样的话我不想再听见第二次。”片刻之后,陶君兰收敛了面上的笑容,冷冷的看住了姜玉莲沉声言道:“这样荒唐的话,你又如何说得出口?看在大家都是孩子母亲的份上,这一次我不与你计较,下一次,我便是不会再体谅你如今丢了孩子的心情,不会再轻易揭过去了!”

若换成平日,这个时候陶君兰非要给姜玉莲一巴掌,叫她好好的冷静冷静才是。听听那是什么话?!拴儿是什么?那是她儿子!不是什么货物!更不是什么可以轻易舍弃的东西!

再说了,凭什么找不到慎儿她就要负责,更要拿着拴儿去赔?她是欠了姜玉莲什么了?事实上,她非但不欠姜玉莲的,倒是姜玉莲欠她的!要知道,慎儿那是姜玉莲的儿子,她这般为了慎儿劳心劳力,是不是也该问姜玉莲要点好处?

姜玉莲却是显然没将陶君兰的威胁放在心上。她反倒是厉声道:“你若不肯答应,便是你心中有鬼!”

陶君兰“嗤”的一声笑了,“我如何有鬼了?慎儿是我弄丢的?是我故意弄丢的?”

姜玉莲咬牙只攀着这句话不松口:“你不答应,便是你不肯用心去找慎儿,你巴不得慎儿死在外头!否则,你为什么不敢答应?你不是口口声声说慎儿一定找得回来?”

陶君兰再忍不住,端起茶盏就往姜玉莲的脸上一泼:“既你如此说,那我还真不找了!你自个儿找去罢!送客!给你三分脸面,你还真当自己有脸了?我且告诉你,慎儿不见了,你的责任比谁都大!那奶娘是你自己找的罢?车夫是奶娘求情到了你跟前你故意安插的罢?平日里对慎儿不上心的,是你吧?那日走水,连静灵都知道去看看果姐儿,怕果姐儿受惊了。你呢?!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去看热闹了!你根本没去看过慎儿!有你这样做母亲的?你倒是还好意思来找哭闹!”

奶娘是姜玉莲自己找的,那车夫也是姜玉莲帮着管家的时候安插进来的,怪谁都怪不到她头上来!陶君兰也是气急了,这才一下子将这话说了出来。事实上她本是打算不说这事儿,体谅姜玉莲心情已是不好受,就不再让她更难受了。

可是眼下看来,她这一番好意,还不如喂狗来得好!至少喂了狗,狗还知道摇尾巴,可给了姜玉莲呢?反倒是口口声声的质问!

深吸一口气,陶君兰收敛了怒意,淡淡的伸手指着门外吩咐:“送客!”

姜玉莲被训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更是半晌都没回过神来。被丫头几把就拉了出去。

陶君兰冷笑一声,道:“以后秋宜苑那边事情,只叫秋宜院自己处理,别来问我;

。我是半点不想管这些破事儿了!”

几个丫头见陶君兰发怒,吓得大气也不敢多喘几口,一个个噤若寒蝉。

陶君兰想了想又叫来春卉:“去打听打听,到底是谁又在姜侧妃跟前嚼舌头了。”

姜玉莲本来好好的,突然知道了自己不再去查慎儿的下落不说,还提出了这么一个荒唐的理由。她是真不相信姜玉莲没听别人说什么闲话。

吩咐了这事儿后,她倒是又想起了古玉芝前两日的行为来,便是又叫了碧蕉过来问问。碧蕉便是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想趁着机会赚好处罢了。至于目的——想来无非也是为了打压其他人,或是冲着果姐儿去的。”

碧蕉没说的是,只怕在桃枝和古玉芝的眼里,果姐儿就是个比香饽饽还要香饽饽的存在。

毕竟就算端亲王府里算是人丁兴旺了,可是说来说去也就一只手就能数过来了。慎儿和拴儿明珠不敢想,他们自然是只能紧紧盯着果姐儿了。最关键的是,是静灵养着果姐儿。

静灵的身份是什么?自然是不能叫人福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