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来说去,古玉芝无非是将这次当成了机会。以为能离间了静灵在陶君兰跟前的印象,从而让她自己趁机拿些好处。

碧蕉又道:“静灵姨娘则是没有半点可疑之处。不管是见谁,还是做事儿,都从未背着人过。每日更是只将目光放在果姐儿身上。”不管怎么看,静灵都是叫人放心的。

陶君兰点点头,又嘱咐:“那便是让古玉芝好好在自己院子里呆着!直到王爷回来再说!而静灵那头,更是不许叫人随便去打扰。”

今日有人能在她跟前挑拨,那么明日就肯定有人在静灵跟前挑拨。纵然精灵如今心思剔透,也想通了,可是也怕架不住别人的洗脑不是?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这谎话说多了,也就变成真话了。

一时碧蕉又悄悄问陶君兰:“那慎儿的事儿,以后咱们这边可还过问?若真不过问了,阿武又如何安置?”

陶君兰苦笑一声,揉了揉太阳穴:“不过是一句气话罢了,哪里就真能当真了?慎儿真不去找,那怎么可能?若让姜玉莲自己去找,那我不是等于在害慎儿?再说了,现在这情况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又如何能抽身退出?”

宜妃和皇后那头都知道了是她掳走了阿武,难不成她还要讨好的将阿武送回去,求皇后和宜妃原谅不成?反正到了这一步,她就算退让也没用了,所以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我只是真不想见姜玉莲了。”陶君兰冷笑一声:“回头得空,就将秋宜苑好好清扫一番,将那些不好的丫头都清理出去。找几个会劝人好的进去伺候!”

就姜玉莲那样,别说是她,就是换了另一个人来,只怕也一样是受不了这个下场!

陶君兰扶额长叹一声:“端亲王府里怎的都是这等子人?也怪不得别人笑话咱们府上太寒酸了。”一个个的,大敌当前,都却是只盯着内宅这一亩三分地!;

第一卷 第546章 嚣张

陶君兰在听了春卉的回禀之后,便是直接吩咐道:“传我的意思,让桃枝在廊下跪一个时辰,好好清醒和反省一下。你也不必挑明了是为了什么事儿,只让她自己想。”

春卉还没见过陶君兰这样雷厉风行的手段,当下微微一怔却是浮起一丝笑意来,脆声应了:“是。奴婢会看着桃枝姨娘跪够时辰。”

陶君兰也笑了一笑,“嗯。”这个时候,她的确是不能再软了,得用手段好好震摄一下府里这些一个个不安分的心思。

“再有谁这样不安分,下次直接就上板子了。第一个十板子,第二个二十!一路往上堆,我看看到底谁真这么不要命又不要脸!”冷笑一声,陶君兰的目光微冷。这些人的心思她其实隐约能猜到一些,无非就是为了要好处罢了。平日也就算了,如今是什么日子?

但凡这些女子真有关心李邺的,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还想着这些!

不过,府里这些事情,她也是没多放在心上,此时她最关心的还是宫里的反应会是如何。

阿武在她手里,自然那头不可能拖着。所以倒是很快就给陶君兰下了帖子:太子妃得了十来张皮子,让陶君兰过去给拴儿挑一张。

当然,为了掩人耳目也邀请了庄王妃和武王妃。不过都是个陪衬和借口罢了,真正的目的,还是想和陶君兰要回阿武。

陶君兰想了想,仍是将阿武留在沉香院,只是叫人瞒着这个消息不叫府里其他人知道了罢了。

之所以如此,她还想看看,到底沉香院这边有没有被安插进来的眼线和细作。毕竟,若是真被安插了人在她院子里,那么阿武的消息就包不住。可若是没有的话,那么她那院子便真是最安全的地方了:换做是谁也不会想到,她会将阿武放在自己跟前,跟拴儿和明珠在一起。

陶君兰如约定进宫赴宴。

出门的时候却是带了水纹和春卉两人——她们二人倒是都比碧蕉她们体力更好些,身手也敏捷些。若是在宫中遇到什么事儿,也更能帮上忙。

自然,陶君兰并不认为自己在宫里会遇到什么事儿——要知道,宫里可并不真是皇后一人说了算的。她若是在宫里出事儿,那么别说阿武是再找不回去了,就是太子妃她们也是脱不了干系。所以想来太子妃等人是不会蠢到那个地步的。

不过,宫里不会出什么事儿,可不代表路上不会。陶君兰这次乘坐的马车不仅是特制的,更是带上了团团的护卫。走的更全是繁荣的大街道。

事实上,自从上一次她遇刺后,京城的巡逻便是又增加了一倍。如今还想再来一次那样的情况,怕也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一路进宫,倒也平安无事。而太子妃也早派了人在宫门口候着,让陶君兰一路坐了软轿前往太子中宫。

太子妃已经算是将姿态放得十分低了;

。示好的态度更是再明显不过。

陶君兰满意一笑,心道:太子妃倒是能放得下身段,不过想来心里也不会痛快到哪里去吧。任谁这样被人威胁,也不可能觉得痛快。

一路行至太子中宫,被宫人带进屋中后,太子妃便是迎了上来,笑道:“陶侧妃可算是来了。”

陶君兰对上太子妃的微笑,也是抿唇浅笑:“这话说得,倒像是太子妃故意这般等着我似的。倒叫我不好意思了。”

一时上了茶,太子妃便是看了一眼左右的宫人,示意宫人都退了下去,好让她们能说些悄悄话。随后,太子妃的目光落在了春卉和水纹的身上。

陶君兰微微摇头:“她们都是我的心腹,留下也无妨。”

太子妃神色不变,语气却是有点儿微恼:“怎么,陶侧妃这是怕我下毒还是动手?”

陶君兰轻笑一声,看住了太子妃反问:“是啊,我可是怕得很。”

“你!”没想到陶君兰居然这样轻易大方的就承认了这事儿,太子妃倒是被噎得有点儿说不出话来。她本意是想用激将法让陶君兰将左右都屏退的。结果……

深深的看了一眼陶君兰,太子妃到底将怒气吞回去,徐徐道:“罢了,也无妨了。陶侧妃既然坚持,我也不好勉强。”

陶君兰只端坐微笑,也不去喝那茶水,更不碰那点心。不然,万一真叫人动了手脚,那该如何是好?

“太子妃有话就说罢。”见太子妃迟迟不肯开口,似乎不知道该如何说起。陶君兰便是率先开了口,“不然庄王妃和武王妃来了,倒是更没机会了。”

太子妃是故意不开口的,本想让陶君兰先开口,这样她就能握住主动权。可是没想到陶君兰却是打定了主意要将主动权握在手里。

太子妃微微皱了皱眉头,说实话她并不是一个喜欢被动的人。不过眼下显然是容不得她来选择的,所以再不喜欢也只能忍耐着开了口:“慎儿并不在我们手上,只怕陶侧妃这个要求有些太过了罢?”

慎儿虽然重要,可到底不是太子妃的亲生孩子,所以难免还是不怎么重视,又加上心里膈应,所以自然更没有小心翼翼的神色,反而一开口就如此言道。

陶君兰挑眉,微微一笑:“哦?这样?那正好,其实我也是开玩笑的,那孩子也并不在我手上。”太子妃既然要睁着眼睛说瞎话,那么她也是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的。

太子妃一听这话顿时愠怒,怒目瞪了陶君兰一眼,冷笑道:“那这么说,陶侧妃这是在耍着我们玩了?”

陶君兰笑容不改:“是又如何?太子妃何尝又不是耍着我玩呢?慎儿在哪里,你我都心知肚明。你若是真没这个诚心,那咱们也不必再说下去了。反正一个庶次子,换一个唯一的血脉,倒是十分合算。”

顿了顿,陶君兰越发挑高了唇角,笑得微有些邪恶:“而且正好两个孩子都不是你我亲生的,说起来,不换也好,倒是双赢的局面。太子妃觉得呢?”

太子妃只觉得一口气哽在了喉咙里,吐也不是,不吐也不是;

。那种难受劲儿,让她整个人都有些不大舒坦。所以太子妃摇摇头:“怕是你根本就下不了那个狠心罢?若真一开始就是打的这个主意,那你又何必偷了孩子要换?”

面对太子妃的嘲讽和揭穿,陶君兰不以为意的拢了拢袖口,又将手里捧着的手炉转了一下:“哦?太子妃是这样认为的?可见太子妃的确是不了解我呢。之所以提出要换,不过是为了做个样子,你们要换我也就换,我正好得个好名声。不换我也尽了最大的努力,自是不怕将来无法交代了。再则,我们端亲王府可不是轻易吃亏的人哪!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才是最快意的法子,不是吗?这桩生意着实不亏本,想来王爷知道了说不得也要夸我几句的。”

太子妃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样无赖的陶君兰,简直就和素日那个总是的端庄素淡的陶侧妃完全不同。当然,也是叫她觉得无从下口。

陶君兰的确是处处占了先机。

太子妃心头叹了一口气,心知肚明自己是输了。当下只得收敛了情绪,低头轻声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只能换了。不知陶侧妃是想怎么换?”

陶君兰微微一笑:“慎儿怎么从府里出去的,想来也可以那么回来。至于那孩子——我也原样送回去。”

太子妃,眉头紧紧锁住,几乎是有些恼了:“陶侧妃如此没诚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我如何没诚意了?”陶君兰冷笑一声,盯住了太子妃:“反正要换就如此换,不换就算了!”主动权在她手里,没有道理她要顾忌对方是不是能接受罢?再说了,能让他们为难一二,想来也是非常不错的事儿。

皇后做了那么多恶心人的事儿,如今她报复一二,也没什么不妥当的。

太子妃咬咬牙:“那若是我们将孩子送回去了,你又反悔了呢?”

陶君兰看着太子妃,嫣然一笑:“太子妃觉得,我会像是你们一样不折手段,拿着个孩子的性命去去威胁大人?还是,太子妃以己度人,觉得我和你们是一样的?再则,太子妃难道事到如今还觉得,选择权是在你们手里?”

太子妃愕然的看着陶君兰施施然起身,笑盈盈的往外走去,心里恼得不行。

“太子妃若是将慎儿送回来,其实我还可以告诉太子妃一个秘密。一个关于那孩子身世的秘密,想来皇后应该没告诉太子妃,那孩子的来历和母亲罢?”陶君兰回头浅笑,冲着太子妃摆摆手:“时辰不早了,我还得去太后那儿请安,就不多留了。至于皮子我也就不要了,拴儿和明珠都有呢。反倒是太子妃不如给那孩子留着罢。”

陶君兰扬长而去,太子妃咬着牙死死的扣着椅子扶手,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陶氏此人,一开始就不该给她发展的机会!

而也是此时,太子妃也总算明白了为什么皇后对陶君兰如此憎恶,甚至愿意大动干戈就为了要陶君兰的性命!别说皇后,就是她此时也是恨不得陶君兰死了!

(月票还差9票就能加更了~亲们都快去看看月票是不是又有了吧~嘿嘿。眼看月底了,不用也是报废了哟~);

第一卷 第547章 丹药

太后还是十分关心慎儿的,见了陶君兰便是问起了这事儿:“怎么的不继续找了?”

“我可不信太后您真不明白这里头的弯弯道道;

。”陶君兰笑着看住了太后:“您想问什么直接问罢。我必是知无不言,言不不尽的。”

太后叹了一口气,倒是也爽快了许多:“那到底是谁?”

陶君兰微微垂下头,掩饰住嘲讽的笑容:“还能有谁呢?自然是端亲王府的老对头了。”

“皇后如今竟这般大胆?”太后有些不可置信,顿了顿又急道:“她这般掳走慎儿到底是为了什么?”

陶君兰觉得太后未必真猜不到什么,只是想从她这里得到更确切的答案罢了。当下便是叹了一口气:“无非是想借此威胁端亲王府罢了。还能如何?”

“那你打算如何解决?”太后沉吟片刻后如此问道。

陶君兰抬头看向太后,却是不知怎么的想试探一二,便是故意问道:“太后您觉得呢?我经历得少,遇到这样的事情只怕是处置不好,也是慌了手脚。”

太后看了一眼陶君兰,徐徐开口道:“慎儿也是端亲王的血脉,自然是不可能不去救的。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陶君兰明白太后看自己那一眼是什么意思,微微一笑:“这是自然。王府里就这么两根苗苗,自是都要珍惜的。”

太后这么问,无非是怕她为了拴儿就干脆放弃了慎儿。不管慎儿的生死罢了。不过太后这样的心思,还真是有些多余了。

陶君兰又有些无奈:在太后看来,为什么她始终都是满腹心机没点人情味的?做了这么些事情,太后始终没有任何的改观。或许,她和太后果真就是天生不对盘的?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毕竟,做为她的胞妹,陶芯兰却是十分得太后欢心,不是吗?甚至连这种一视同仁的不喜也没有。反倒是差距得如同天地一般。

陶君兰自然也从未真想过非要在太后跟前将形象扭转回来。不过失望肯定是有的。

“皇帝知道这事儿了不曾?”太后又问。

陶君兰微微摇头:“这事儿本就是我的猜测,一点确凿的证据也没有。如何更告诉别人?再说了,若是真告诉了皇上此事,那不是逼着皇后对慎儿下手?如今皇后那头还指望着用慎儿威胁我们,自然是不会动慎儿的。肯定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当然,她之所以能说得轻描淡写,也无非是因为慎儿到底不是她亲生的。不然的话,只怕她这会子如同姜玉莲一般,早就已经疯魔了。

“拴儿你务必看好了。”太后听得连连点头,末了又郑重的嘱咐一句;“万一他们还想对拴儿下手,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陶君兰见太后如此在意拴儿,心里倒是好受了些,心道就算自己不受太后喜欢,可是拴儿却是没因此受到半点影响,这点还是十分好的。当下也就笑道:“太后放心罢,出了这样的事儿,我已经让人时刻盯着孩子们,更不许他们踏出沉香院半步了;

。”

太后轻叹一声:“这才安稳了几年?”

陶君兰抿了抿唇,没接话。的确也是没安稳几年。皇帝刚登基那几年还是很不错的,可是如今却是一年比一年更加动荡了,而且天灾都是多了起来。仿佛连老天爷都不看好这江山了一般,频频降下灾难。

当然,其实这些也是和皇帝的身体有关系的。这几年,皇帝的确是一年比一年更加老迈,身子也不好了起来。关键是,他的几个儿子都长大‘成’人,羽翼渐丰了。

“皇帝最近亲信一个道士,一直在服用丹药。”太后苦笑一声:“我知道后劝了一回,可皇帝面上应了。实际上却还是背地里照样服用。而且还又接连着宠幸了两名年轻宫人。”

陶君兰微微一惊,讶然的看向了太后。服用丹药?这可是大事儿。要知道自从前朝有个皇帝因为追求长生之道,服用丹药导致丹毒发作年岁轻轻就早逝的事情之后,炼丹服丹便是彻底的被人唾弃了起来。至少,寻常人是没有敢再炼丹服丹的了,只有那些道士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

到了本朝,这样的事情说实话陶君兰还从未听说过。不过,她心里很清楚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儿。那些丹丸纵然是一时之间真的有效,可是长期服用便是只有一个效果:那就是身体里的丹毒持续累积,总有一日爆发出来那便是神仙也没救了。

皇帝到底是在想什么?他的身子本就算不得强健了,只怕在丹毒的侵蚀之下他只会摧枯拉朽一般,倒下得更快。更别说还如此在女色上不忌讳了。

陶君兰心里生出一个猜测来:会不会皇帝本身身子就已经不大好了,所以才会如此将希望放在虚无缥缈的丹道上?

不过当着太后的面儿,这话她自然是不敢说出来的。当然,太后心里也未必就没想到过她想的这些,不过也是不愿意说出口罢了。

“若真要废太子,就尽快罢。”太后苦笑一声:“现在皇帝已经不听我的话了,再继续等着,只怕就更不听了。”

这还是太后第一次主动提出了废太子的事儿。可见太后是真的着急了,而且也的确是觉得太子不适合做皇帝。

陶君兰苦笑了一声;“太子若不回京,只怕皇上是不会废太子的。如今外头废太子的呼声如潮,可是皇上的态度……”

如今已不是她再做点什么促进此事儿了,而是皇帝到底想得通想不通的事儿。

皇帝若是不肯,她说破天去也是无用。而且……“如今王爷也不在京中,这事儿的确是不十分合适了。”

她可不想辛苦一场后,这胜利的果实叫人摘了去。

太后闻言也是无奈,最后又重新回归了慎儿的话题:“你到底打算如何营救慎儿?”

陶君兰想了想,到底是将她的计划说了出来:“其实,我已经找到了太子养在外头的一个私生子,打算用来换回慎儿。”

太后一惊:“太子在外头养了个私生子?”

“嗯,和九皇子一样大;

。”陶君兰描述了一下阿武的情况,倒是也不怕太后猜出什么来:这事儿太匪夷所思,任谁也不会去想一个宫妃居然勾引了太子,还给太子生了个儿子。

太后听完之后沉吟了片刻,末了才皱眉问道:“能管用吗?皇后可会在意?”此时太后也是顾不上陶君兰这样的手段了。只是考虑到底有没有用了。

陶君兰点点头:“应该管用。毕竟上次太子被皇上责罚了之后,又看了那样血腥的场面,回来之后大病一场,已经是不可能再有孩子了。”

这话惊住了太后,太后足足反应了半晌才缓过劲儿来,“什么?太子他——”

“嗯。”陶君兰点了点头,不予评价。太子毕竟也是皇帝的亲生儿子,是太后的亲孙子,遇到这样的事情,太后肯定还是怜惜太子的。她若是此时幸灾乐祸,到底让太后不痛快。

不过,她是真挺想说一句,恶有恶报的。她甚至想,皇后在知道这事儿的时候,有没有庆幸过还好当初让宜妃生下了阿武?

若不是这样,太子那可真的绝后了。

陶君兰甚至以为太后可能是会让她打消这个主意的,可是没想到太后到底最后只嘱咐了她一句:“尽量善待那孩子罢。”

陶君兰明白太后的意思,这是要她好歹别让太子真的就连个儿子都没有,彻底绝了后嗣的意思。

陶君兰郑重其事的应了,好安太后的心。末了临走前又和太湖商量:“陈家那头倒是巴巴的盼着芯兰回去,太后您看——”

太后有些不舍,却也知道的确是不好再留陶芯兰了,便道:“明儿我让人风光的将她送回陈家去。”之所以要这样隆重,也是为了给陶芯兰增脸面。

从宫里出来的时候,陶君兰立刻叫了刘恩过来。

“消息可传给王爷了?”见了刘恩之后,陶君兰第一件事情就问的是这个。不管太子和皇后打的是什么算盘,只要李邺心里有数了防备着了,那必然也就不大容易再落进圈套里了。

这事儿刘恩自然是不敢马虎的,当下忙点头:“已传出去了。我让他们务必亲口告诉王爷此事儿。”

“嗯,你再传话过去。”陶君兰深吸一口气,郑重的言道:“皇上身子不好,请他速速回京!”丹药这种东西,效果越强丹毒也就越厉害。她不确定以皇帝的身体情况到底能支持多久。所以,李邺尽快回京来,才是最好的。

毕竟,若皇帝真撒手归西了,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要立新君。若此时李邺不在京里,那么这事儿只怕还真就和李邺半点关系也没有了。

那个时候,就算皇帝真定的是李邺,其他虎视眈眈的人,也有法子叫李邺永远都进不了京!

刘恩被这个消息吓了一跳,只以为皇帝已经病入膏肓了,忙道:“怎么外头却是没有半点消息?此时王爷赶回来,可否还来得及?”

(月票满五百啦~亲们好给力~今天会有加更哟~然后,阿音继续求月票~有的童鞋别忘了顺手投一下吧~—);

第一卷 第548章 惊吓

刘恩这明显就是误会了。陶君兰看了他一眼,却也没解释太多,只道:“还没到了那个地步,不过恐怕也撑不久了。所以王爷最好尽快赶回来。”

刘恩松了一口气,不过神色却依旧是凝重,点点头道:“既是如此,那便的确是该通知王爷一声;

。”

“太子的消息,可打探到了?”陶君兰又问刘恩:“太子可有动身回京?”

刘恩点点头:“听说是的确动身回京了。不过却是在王爷到了之后才动的身。”

太子动身了就好,她最怕的是太子不肯动身回京。太子只要一回京城,她便是打算立刻坐实了废太子的事情。就算李邺不在京中也是一样。反正再立太子也可以缓一缓,这样对李邺的名声也有好处。

“王家那头可有什么动静没有?”因想着王家是皇后的依仗,所以她在慎儿不见之后便是让刘恩注意着王家的动静。因为很可能慎儿就是让王家人藏着。而今她威胁太子妃要将慎儿先送回来,想来若真是王家那头藏着慎儿,那必然此时也就该有动静了。

刘恩摇摇头:“目前倒是没什么动静,不过让人时刻盯着,若真有动静,咱们立刻就会知道的。”

“嗯,你再去查查,最近皇上见的人里头,可有道士?会炼丹的那种道士。”陶君兰想起太后的话,便是叹了一口气。随后又道:“若是查出来了,再去问问那道士是谁推荐给皇上的。”

皇帝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想起丹药这回事儿,所以想来也是有人在皇帝耳边吹了风。当然,或许她直接问宝船太监倒是来得更快一些,可是宝船太监在皇帝跟前伺候,只怕她是见不着了。

这般想着,陶君兰便是又让刘恩去给陶静平带句话:“让他多接触宝船太监。”

宝船太监若真心帮着端亲王府,那么自然就会主动告诉陶静平了。毕竟,陶静平是她的亲弟弟,宝船太监真想给她带话的话,陶静平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待到嘱咐完了这些事儿,陶君兰也算是彻底的闲了下来,可以好好歇一歇了。

陶君兰叫人将三个孩子抱了过来,逗弄玩耍了一会儿,见阿武也似乎比昨日活泼了些,便是笑着对照顾阿武的奶娘道:“你做得不错,回头找碧蕉领赏。”

奶娘自然是喜出望外,连连谢恩。并且表示会更加精心努力的照顾阿武。

陶君兰点点头,却也没说阿武可能呆不了几日了。

看着阿武,陶君兰倒是有些犯愁了——太子不能人道,阿武就是太子唯一的血脉了。如今只怕皇后和太子妃都是一个意思,是打算将阿武养在太子妃名下的。那么,她现在倒是不好帮着袁琼华了。

可答应过的事儿却总部能不算数,所以她还是得想法子才好。

或者,干脆就将阿武还回去的时间拖延一二。待到太子回来之后再说。太子应该是不愿意将阿武给太子妃养着的,否则也不至于阿武四个月了都还养在宫外。

还有个法子,那就是直接从宜妃那儿下手。宜妃毕竟是阿武的生母,她的意见太子肯定是重视的。

再或者,从太后那儿想想法子?

陶君兰足足走神了小半个时辰,却依旧是拿不定主意。

倒是拴儿玩累了,巴巴的看着她,低声道:“娘,吃点心;

。”

陶君兰回过神来,从盘子里拿了个鲜乳饼给了拴儿。拴儿小心翼翼的掰了一点点先塞进明珠嘴里,又冲着阿武摇摇头:“你还小,不能吃。”说完这才自己咬了一口吃起来。

不过许是阿武巴巴的眼神看着让拴儿不适应,最后拴儿赶忙三口两口将整个鲜乳饼都塞进了嘴里。饶是一个饼子不过他自己拳头大,可是还是塞得两个腮帮子鼓得高高的。

陶君兰已经和其他人笑得不行了。

碧蕉笑着夸奖拴儿:“拴儿小公子真乖,这么小就懂得谦让了。”

拴儿被夸奖了自然高兴,顿时笑起来,不过嘴里还鼓鼓囊囊的全是饼渣,所以一张口就往下落。他忙又一口捂住,然后含混不清的说:“我是哥哥。”

陶君兰被他这个小摸样逗得整个人都是化了,搂过他也顾不得计较他吃东西这般不规矩了。一面笑着替他捡去衣裳上的饼渣,一面笑着夸他:“拴儿做得对,当哥哥就该这样。以后拴儿也要一直这样。”

拴儿忙点头应了。

陶君兰心里有些感慨:以前太后那样养着,她还担心拴儿成了小霸王一样的性子,却没想到非但没成了小霸王,反而这样叫人觉得骄傲。

毕竟,旁人四岁的孩子哪里有拴儿这样谦让?

不过这头她正感慨着呢,那头拴儿已经吃完了点心,保住她的胳膊开始撒娇了;“娘,晚上和娘睡。”到底还小,还是十分依恋陶君兰的。以前是不知道还可以和陶君兰睡,自从那天和陶君兰睡过一回之后,倒是从此就惦记上了。

陶君兰其实觉得挺对不住自己几个孩子的——平日李邺在的时候,自然是不可能留孩子在跟前睡的。而小时候她甚至连见拴儿的时间都是少之又少。

所以,面对拴儿的这个请求,她自然是不忍心拒绝。当下便是一口应下了。就是明珠也是沾了哥哥的光,也是一并留下。

夜里明珠是要起夜的,所以陶君兰临睡的时候,叫人放了热水在屋里存着,明珠起夜之后,是要洗屁股的。不放热水不行。

当然,奶娘和丫头也是都在屋里值夜。怕的就是万一她忙不过来。

夜里陶君兰将明珠和拴儿都放在靠里面,她睡在外头,就怕玩一拴儿晚上睡觉乱动滚下床去。不过,因也怕拴儿压着明珠,所以在拴儿和明珠中间她又放了个枕头。

即便是如此,旁边睡着两个孩子,她也不敢睡死了,尽量留着一些惊醒。这样一有什么动静,她也就立刻醒了。

寅时的时候,明珠动了动,陶君兰立刻醒来了。随后就将明珠抱起来把尿。

她这么一动作,丫头和奶娘自然也全都醒了。一时都忙起来,准备温水的准备温水,拿尿布的那尿布,把尿的把尿。

陶君兰见状,便是笑着摇头:“倒是比平日更费事些;

。”

奶娘笑道:“都是一样的,平日也得旁边有小丫头守着。明珠小姐起夜,不仅我忙,丫头也要帮忙的。只是明儿怕是侧妃您要多睡一阵才行,不然怕没精神。”

陶君兰点点头,打了个哈欠;“可不是,这么折腾着,睡得好就怪了。”

一时折腾完了,陶君兰正要躺回去,忽然觉得有些不对,便是侧头问奶娘他们:“你们觉不觉得外头有点儿太安静了?”

奶娘怔了一下,随后静静听了一下,神色也有些古怪:“是太安静了一些。按说外头还有丫头婆子守夜,这个时候多少应该进来问问我们要不要添水什么的。”

陶君兰也是觉得这里古怪——外头的人,看见屋里灯亮了,肯定会进来看看的。可是现在别说进来看了,外头几乎是一点声音也没有。这着实没法子叫人觉得不奇怪。

“许是睡死了。”奶娘一面说着,一面便是起身出去看看情况。

奶娘只开门看了一眼,就被忙将门关上了。随后飞快将门锁上,压低声音道:“不好,外头屋里一股子古怪的烟味,人都睡死了。奇怪得很。”

陶君兰心里一沉,下意识的跳下床便是冲到了窗户跟前,将窗户小心翼翼的戳破一个洞,往外头看去。

好在屋里灯光也并不太亮,加上外头有积雪,所以倒也不黑黢黢的什么都看不见。影影绰绰的倒是也能瞧见外头的情形。

当然,此时她是半个人影也看不见。外头一片静谧。这想来是晚上最过寻常的情形了。只是陶君兰心里却是有些发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