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顿时失笑:“果真算了?不想知道了?那我可出门了?”

一听李邺还要出去,陶君兰顿时心里更加猫抓似的难受了,她怎么可能真不想知道?她只是不想让李邺得逞罢了,尤其是看着李邺那副样子,就知道他心里必然还有盘算呢。

犹豫了片刻,她到底还是只能妥协:“那你要如何才肯说?”

李邺登时得意的笑了笑,然后道:“我记得你春日里收集了桃花?就做一回桃花冻罢。”

陶君兰有点儿不相信;“就这么简单?”

李邺看了陶君兰一眼,见她满脸不可置信顿时笑出声来:“怎么,你以为我会提什么要求?就这个就行了。至于别的我哪里又是那起子威逼利诱的小人呢?”说着还意味深长的冲着陶君兰眨了眨眼睛。

陶君兰登时闹了个大红脸,想瞪李邺一眼又觉得着实也似乎不是李邺的错,是她自己想歪了。只是不瞪他一眼,她心里又不甘心。最后只能悻悻的轻哼一声催促:“快说!”

李邺倒是也没嗦,当下只吐出两个字来:“产婆;

。”

陶君兰听了之后倒是还愣了一下,随后便是明白了李邺的意思。九公主就要生产了,对方既然掳走九公主,那必然是留着有用的,自然也就不会让九公主有任何的危险。所以,如果不打算立刻将九公主还回来的话,那么必然是要给九公主找个产婆的。

京城有名的产婆人虽然不少,可是毕竟也总有个限度,挨个儿去查去盯着,总会有结果。

这倒是个好法子。而且看李邺的架势,只怕这个法子是真有用的。

想到很快就能找回九公主,陶君兰登时松了一口气。

待到送走了李邺,陶君兰犹豫了一番之后,便还是叫人将九皇子的东西都收拾了,然后打发红螺亲自给顾惜送过去。

只是为难的是九皇子原本身边服侍的人该怎么处置。

想了想,陶君兰也懒得去管这个烂摊子了,当即便是吩咐道;“一并送回去,让庄嫔娘娘自行处置罢。”既然顾惜要养孩子,那么这些事情自然该顾惜去操心。她也能省心不少,更不必背骂名。宜妃留下的人,她处置也不是,不处置也不是。其实是有些为难的。

而且,她还想试探试探顾惜。

待到红螺抱走了九皇子之后,陶君兰则是去了一趟古玉芝那儿。一是送点金疮药,二则是有几句话想问问古玉芝。

古玉芝因伤在腰臀上,所以之能趴着,甚至连侧躺着都不能。见了陶君兰,古玉芝动了一动,却是立刻疼得额上冒出一层冷汗来。

“恕臣妾不能起身迎接太子妃了。”古玉芝倒吸一口凉气之后,却又很快如此请罪。只是她声音大约是挨打时候惨叫得太厉害,伤了嗓子,此时声音听起来嘶哑粗砾颇有些刺耳。

“无妨。”陶君兰点点头,随意的在凳子上坐了。也没靠得太近,此时古玉芝身上一股子药味说实话是不大好闻的。

古玉芝都这幅样子了,陶君兰自然也没打算拐弯抹角,直接长话短说:“我这会子过来,是有几句话想问问你。”

古玉芝大约也是意识到自己声音不好听,所以没开口只是点了点头。

“你给九皇子吃的点心是原本就放在九皇子屋里的?”陶君兰第一句问的是这个。今日谁也没提起这个细节,可是如今想来却是有些奇怪。

古玉芝点点头,然后又道:“就摆在显眼的地方,奶娘说平日也会给九皇子吃的。都是容易克化的。”

正因为摆在显眼的地方,所以才会随手取来逗弄九皇子。也因为平日就吃,所以她才放心的喂了。

“那九皇子病了,你为什么不让人知会我,或是叫人请太医?”陶君兰始终还是不相信古玉芝真愚蠢到了这个地步,对于这个也是心存狐疑。

按理说,任何人遇到这种事情,第一个反应都该是立刻请太医才对。可古玉芝偏偏选择了瞒下来。

哪怕是为了不担责任,古玉芝也应该立刻告诉她才对;

古玉芝沉默了片刻,忽然苦笑一声:“这一次我却是被算计了。”

古玉芝这么一开口,气氛顿时就有些沉凝了下来。陶君兰微微挑眉,倒是不意外古玉芝会这么说。不过,她心里想的是一回事儿,该问的还是得问的。当下便是疑惑的出声:“哦?”

“奶娘当时表现得十分淡然,只说是吃坏了肚子,应该是吃了糕点的缘故。也是决口不提请太医。”古玉芝说着说着有些咬牙切齿起来;“她作为九皇子的奶娘都如此淡然,我自然也不会多想。只以为没什么大问题。不过,原我也是想告诉太子妃您一声,让您做裁决的。不过奶娘劝我说问了反而是找麻烦,毕竟太子妃您这几日本就忙,自然不愿意再有烦心事儿。再则,说太子妃您本也对九皇子不大关注。”

“所以,我只当瞒过去也就算了。没想到”古玉芝一脸懊恼。

“这么说来,全是奶娘误导你的缘故了。”陶君兰挑眉。

古玉芝没说话,不过神色却是有些讪讪和心虚。

陶君兰看在眼里,自然也是什么都明白了。古玉芝这些话是真的,可是也有水分。奶娘或许是真误导了古玉芝,可古玉芝自己也不是真就被人牵着鼻子走。而是真有那么几分不愿意将事情让人知道了被责怪,所以故意瞒下来了。

“不过,当时我是来亲自看了看情况的额,九皇子那时候根本没有多严重。谁知道今儿早上竟突然恶化了”古玉芝见陶君兰一脸了然,心里有些发慌,便是忙又辩解了一句。

陶君兰看着古玉芝这幅紧张的样子,倒是也没再责备她。只是婉转道:“皇上为了此事发了很大的脾气。虽说你挨了板子,不过只怕却也不够服众”

古玉芝登时就悬了心,“那太子妃您的意思”只从古玉芝的语气里,就不难听出她的忐忑不安。

陶君兰顿了顿,看了一眼古玉芝背后的伤,然后才缓缓道:“伤养好之后,你便是尽量不要出门了。免得惹眼,再让人想起这件事情来。另外,你这良娣的身份……”

就凭着皇帝险些将古玉芝发配去做了军妓这事儿,她就不该继续留着古玉芝。更别说还让古玉芝继续做太子良娣,然后风光尊贵了。

这件事,有损李邺的颜面和自尊。她不希望别人再想起来,更不希望李邺再想起来。所以,她只能打发了古玉芝。

倒不是她心狠,而是事情只能如此。古玉芝和李邺,孰轻孰重自然是不必言说了。纵然古玉芝也有几分可怜,可古玉芝也不是没错,而她更不可能为了古玉芝牺牲李邺。

没提起见古玉芝送出宫去静修,她已经是够仁慈了。

古玉芝对此自然是有些不能接受的。当即便是急了,挣扎着要起身来。不过她背上的伤势严重,哪里能起来?折腾着只是让她看起来更加狼狈凄惨罢了。

陶君兰轻轻侧过头去不看古玉芝,站起身来轻声道:“事情就这样定了,你好好养伤罢。缺什么少什么,只管派人来跟我说。”;

第一卷 第650章 猜错了

陶君兰又去给皇后请安时,皇后见了陶君兰,便是似笑非笑的问道:“怎么,你想通了?”

陶君兰知道皇后问的是交易的事情,不过她今儿来却不是为了这个。

所以当下便是笑道:“其实今儿我来,倒也不是为了那个事,而是有些事情想请教皇后娘娘您一二。”

皇后登时就被惊得笑起来了,似乎听见了什么特别好笑的事情:“哦?却是不知是什么事儿,竟是要让太子妃来请教我。”

“宜妃的死,和皇后娘娘有关系罢。”陶君兰知道皇后这是在嘲讽她,倒是也无动于衷只当没听见,直接就问了起来。

是的,今儿她来,就是想确认这件事情。

皇后的笑容在听了这话之后顿时一凝。随后只听得皇后冷声道:“太子妃这话是什么意思?”语气里透着一股子的戒备和警惕。

显然,陶君兰这么直白的开门见山,登时叫皇后生怀疑了。

不过,皇后的怀疑显然是多余的。陶君兰笑着摊开手来:“这里不过只有我和我的宫女在,皇后娘娘不妨直白的告诉我。横竖,只有我听见了,我就是拿出去说,也不会有人相信的。这样罢,皇后娘娘若是肯实话告诉我,我便是告诉皇后娘娘一个事儿,如何?”

皇后皱了皱眉头:“我怎么知道值不值得交换呢?”却是明显的有些意动的。毕竟,皇后其实心里也清楚,陶君兰既然这样那个说,那这个事儿必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

陶君兰笑容不减:“比如,是谁将慧德太子的情报透露了出去。以至于慧德太子英年早逝。比如,为什么慧德太子怀孕的姬妾不少,可最终平安生产的却是凤毛菱角。再比如,我是怎么知道慧德太子和宜妃的事儿”

前面也就罢了,倒是也都没提起皇后的兴趣来。待到听见最后一个的时候,皇后的呼吸都是一顿,显然是被吸引住了。

陶君兰见状笑容更深几分,随后也不再言语只等着皇后松口。

果不其然,皇后一番犹豫之后到底开口了:“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做个交换罢。我可以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你也要告诉我,我想知道的。”

陶君兰点点头:“这样最是公平不过。不过,我先问,不知道皇后娘娘肯不肯谦让我这一次呢?”

皇后自然也不会拒绝,就算心里不怎么乐意,可是显然也没有别的选择了不是吗?若是不想从陶君兰那儿知道什么也就罢了,既然有求于人,皇后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况且,如今的陶君兰,皇后发现她已经完全得罪不起了。陶君兰知道的秘密太多,随便说一个出来,都是能动摇她的根基的。如今她没了儿子,又失去了强大的娘家支撑,更是连作为皇后的威信也是失去了,她根本就已经没了以前的资本。自然更不要提压制陶君兰了。

事到如今,皇后发现,她和陶君兰的位置已经有对调的趋势了。以前,是她处处压制陶君兰,将陶君兰摆布在手掌之中。而如今……则是陶君兰牵着她的鼻子走了。

可偏偏,她却是无力更改半点。这种憋屈和无奈,让皇后心情有些烦躁起来。不过看着陶君兰笑盈盈的样子,皇后只能在心里再三的告诫她自己,必须冷静才好。

陶君兰见皇后没有反对,便是开口问道:“宜妃的死,可是皇后娘娘的手笔?”

皇后虽说不情愿,去也是答了:“是又如何?”

“这么说,墨香说是皇后娘娘您给宜妃赏赐的毒药,是真的了;

。”陶君兰微微挑眉,想起已经殉葬的墨香,心里有片刻的怅然。忍不住轻叹了一声。其实,墨香也算是忠心耿耿了,与宜妃的主仆情分,着实也叫人唏嘘。

提起这个事儿,皇后倒是丝毫不见不自在,反而笑了一笑坦然道:“你既知道了,又何必再来问我呢?”

这是皇后的心里话,她觉得陶君兰就是没事儿找事儿。既然知道了,那她承认不承认,真有那么要紧?她就不信,陶君兰只因为她没亲口承认,就无法确定这事儿是她做的。

陶君兰摇摇头:“也就是问问罢了。不过,我最好奇的是,宜妃被皇上厌弃幽禁也是皇后娘娘的手笔?说起来,宜妃也是和您算是有缘分的,您又何必非要赶尽杀绝呢?留下宜妃一条性命,说不定将来阿武还会感激您的善举呢。”

她这话一说完,那头皇后便是立刻冷笑了一声:“感激?阿武凭什么会对宜妃的事儿感兴趣?再说了,我不过是顺手推舟,我又何曾主动害宜妃了?她自己犯了错让皇上知道了,难道就要怪我?”

皇后的表情充满了讥讽的味道。

于是陶君兰便是明白,只怕这事儿还真的不是皇后主动挑起的。而且,到了这个地步,皇后也没有那个必要再去撒谎了。

看来,真不是皇后故意算计宜妃的。她相差了。是,皇后是顺手处理了宜妃,可是一开始却不是皇后的安排。

这么说来,皇帝幽禁宜妃厌弃宜妃的事情,别有内情。

不是皇后,那又是谁呢?陶君兰想来想去,也只能想到一个人。那就是顾惜。

顾惜曾经问过她关于宜妃的事情,顾惜问她,她握住了宜妃什么把柄。几次三番的试探。其实那个时候她就猜顾惜是不是知道什么了。不过后来到底觉得不可能,也就没有多想。

可是如今再看,分明就是她猜对了。

这么一来,倒是也能解释为什么宜妃被揭露出来的给皇帝下毒,而就连私通这事儿也是含含糊糊的并无半点证据了。因为,顾惜能查到的,只有这个。

毕竟以前宜妃和慧德太子的事情有皇后帮着遮掩,不管是人证还是物证大约都不是那么轻易能够找到的。所以,顾惜查不到。

只是,顾惜为什么要对宜妃下手?是为了那个位置,还是为了九皇子?

如今再回头来看顾惜在宜妃出事的时候为九皇子求情的态度,陶君兰只觉得顾惜无比的可疑。

而今日,顾惜来得那样巧,又趁机将九皇子的抚养权要到了她的手里。名正言顺的将九皇子揽入了她的名下。

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无形之中有一根线串联在一起,看似散乱,实际上都有迹可循的;

这么说来,顾惜做这么多,竟然就是只为了一个九皇子。

陶君兰微微打了一个寒噤,只觉得遍体生寒。没想到顾惜的心机如此深沉,没想到顾惜布了如此大的一个局。没想到……

陶君兰忽然就生出了一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来。

以前她觉得顾惜就是个内向的小姑娘,以前她觉得顾惜虽说怯懦胆小了些,可是人还是善良的。以前她还觉得顾惜挺可怜。

而如今……她记忆里头那个顾惜的形象彻底的翻天覆地了一回。她原来从未看清过顾惜。

忽然,她又忍不住再一次的庆幸起来:还好顾惜没能成为李邺的女人,不然的,今日端本宫觉得不会如此平和。而她也不会如此轻易的当上太子妃。

就在陶君兰心中发寒的时候,皇后倒是倏地开口了:“是庄嫔做的?”

陶君兰回过神来,倒是也不奇怪这些她能想到,皇后自然也能想到。毕竟她问的这么明显,且今日的事情皇后也在场。

皇后见陶君兰默认了,当即便是兴味一笑:“没想到庄嫔的心机倒是深,我们都小看了她。呵,果然顾家的女人就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皇后这句“顾家的女人”,自然也包括了太后和顾贵妃。

陶君兰觉得,其实皇后说的就是太后和顾贵妃。

“不过可惜,她这如意算盘却是注定要落空了。”皇后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笑得不可遏制:“她一定想不到,她费尽心思弄到手的,不过是个不知哪里来的野种罢了!”

皇后措辞刻薄,陶君兰忍不住皱了皱眉,却是也没说什么。

“不过这一环扣一环的,倒是也精彩。”皇后甚至这般赞叹了一句:“倒是让人看了一出好戏。”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陶君兰忽然又想到了一个可能。当即她就被自己这个想法给吓住了。好半晌,她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我问皇后您最后一个问题。”

话都说了这么多了,显然皇后也是放开了,摆摆手道:“问罢。”

皇后显然也是有几分好奇了,毕竟今日陶君兰问的问题,都挺有意思。

陶君兰镇定了一下心神,然后尽量保持平静的问皇后:“九公主,是否是皇后您绑去的?”问完了这话,陶君兰几乎是眼睛一眨不眨的看住了皇后的脸,不肯错过半点变化。

皇后露出了一个错愕的神色来,“九公主?我?”

皇后“哈哈”大笑起来,几乎眼泪都要笑出来了:“你觉得我会做这样的蠢事儿?”

皇后的语气很嘲讽,自然也很伤人。陶君兰却是没觉得任何不适,只是心头轻叹了一声:看来,她又猜错了。;

第一卷 第651章 私心

从皇后那儿告辞出来,陶君兰便是自己在御花园里逛了一会儿,一路也不曾开口说话,只是兀自在心头琢磨了一番。

皇后没有理由撒谎。而且如今再仔细想来,她和李邺之前的猜测似乎也有颇多的疑点。

至于皇后问她的那些问题,她自然也是如实的告诉了皇后。比如庄王对慧德太子下手,再比如慧德太子和宜妃的事情她是亲眼撞见了自然这样的回答是有些小心机的。她横竖是不可能供出袁琼华的,不过她当初也是的确撞见过慧德太子和宜妃之间的事情,所以也算不得撒谎。

而告诉皇后庄王对慧德太子下手,一则是出于对慧德太子的怜悯,二则却也未尝没有要借着皇后的手去对付庄王的意思。

王家这一次自然是保不住了不管是不是皇后,陶家的平反势在必行。吹枯拉朽之下,王家好比早已经被蛀空的大树,自然是只有被推倒的份儿。

在王家覆灭之前,能接着皇后的手对付庄王一二,倒也是颇为合适的。当然,作为回报她也算是告诉了皇后到底谁才是她的杀子仇人。

皇帝的无动于衷虽说叫人心寒,可是追根究底还是庄王害死了慧德太子。

而她之所以要对付庄王。也是不想庄王再继续做这些小动作。她不能给庄王任何威胁李邺的机会。决不能让庄王成长起来。所以,现在就出手扼杀那是最合适不过的。

就算庄王真的因此丧命,那也是庄王自找的,和她没有关系。毕竟,若是庄王没做了这些事情,又如何会导致皇后的报复?

说她卑鄙也好,还是别的什么也好。反正陶君兰觉得自己是无愧于心的。

至于绑架了九公主的到底是谁,她心中虽然很想知道。不过却也不是那么着急,毕竟李邺已经说了应该很快能找回九公主的。既然如此,她现在一时半会儿的也不用着急上火,完全可以等一等。说不得一会儿李邺就会回来告诉她,说九公主已经找到了。

想通了这些,陶君兰便是重新打起了精神来,然后去端本宫接拴儿兄妹两个。也顺带给太后请安。

因去的时辰正好是太后散步的时辰,所以陶君兰去了寿康宫之后就看见宫人用椅子推着太后出来散步晒太阳的情形。而拴儿和明珠慎儿也都在。

拴儿和宫人玩蹴鞠,满脸通红一头大汗,却是丝毫不觉得累,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倒是陪着他玩耍的小宫人反而累得直喘气。

明珠在玩七巧板,慎儿也在旁边。算是两人一起玩。

不过,却也明显的看得出来明珠和慎儿也是玩不到一起的,慎儿不大理会明珠。反倒是明珠常去招惹慎儿。

陶君兰不自觉地看了一阵子,这才上前去给太后请安:“太后。”

太后似乎心情颇好,笑着道:“你来得正好。今儿日头好,也不晒人,几个孩子玩得多开心?”

陶君兰也是笑;“可不是?不过拴儿太皮实了,一个小宫人都陪不住他。下次还是多叫几个人才好。”

“拴儿也差不多该找几个伴当了;

。从小就跟着,将来也忠心。至于陪读,你也可以慢慢筛选了。”太后提点陶君兰道,倒都是经验之谈:“可别觉得早。六岁差不多也该启蒙了,有几个孩子陪着一起,他也更容易学进去一些。但是这哪些人家的孩子可以陪读,里头的利害关系你却是得心里清楚。这么一选,等你选好了,时间也都过去得差不多了。”

陶君兰倒是还真没想到这些上头去,听了之后倒是觉得的确像是太后说的这样,是该好好考虑这件事情了。当下便是忙点头应了,又叹一口气:“却是我疏忽了。若不是太后您提醒,我还不知哪一日才能记起来。”

太后一笑:“你没经历过这些,自然也不知道细节。我与你说了,你自然也就明白了。”

陶君兰点点头,笑道:“还请太后多提点我才是。”

太后又向陶君兰提点了几句,接着便是问起了别的事儿:“听说九皇子病了?严重不严重?”

陶君兰看太后这架势,倒不像是知道顾惜的事儿。当下也没隐瞒,便是一五一十的说了:“应该是不严重的,太医说是吃坏了肚子。只是已经不在端本宫了,皇上做主让庄嫔抱去了。”

“让庄嫔抱过去了?”太后微微一挑眉,露出几分讶然来:“你是说,以后九皇子就让庄嫔养着了?”

陶君兰点了点头:“不仅如此,更是当场升了庄嫔的分位,顶上了宜妃空出来的位置。”

太后脸上的讶然之色更甚:“竟是这样?”

陶君兰轻描淡写的应了一声,尽量不让自己露出异样的神色来。这一次,她被顾惜算计了的事儿,她自然也不愿意让太多人知道的。更别说主动透露了。

当然,若是太后猜到了,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不过,她却是低估了太后的反应力,很快太后就问:“怎么突然说要让她养着了?而且后宫这么多的妃嫔,怎么就轮到她了?她没什么经验,分位也不好。”许是没有外人的缘故,太后说话的时候十分随意,倒是没有了往日庄重肃穆的架势。显得更和蔼可亲一些。

对于陶君兰来说,太后这样随意显然是对她亲近的表示,她心里倒是有些惊喜。

而太后的问题,她虽说是有心掩饰几分,可是却也不能说假话,所以当即便是如实说了:“因为我照顾九皇子不力,所以皇上有些责怪的意思。最主要也是因为古玉芝不争气,她给九皇子喂了一些点心后,九皇子闹肚子她怕担当责任受罚,所以伙同奶娘瞒下了此事儿。以至于九皇子病情加重,很是凶险。”

“古氏这样没分寸?”太后一脸的错愕,完全是不可置信。

陶君兰苦笑一声:“她也是一时糊涂,被人诱导了。”

太后闻言,顿时沉吟起来。好半晌才抬头看了陶君兰一眼,然后反问了一句:”你这是被人算计了?”

瞒不过太后,陶君兰只能点头摸着鼻子尴尬的承认了。说实话,心里也有些忐忑和挫败。又怕太后觉得她无用,被人算计到了这个地步;

虽说,顾惜还是顾家出去的,和太后更亲近些,似乎也不见得太后就会真生气。

太后的眉头皱了一下:“顾惜如今心是越来越大了。手段也是越来越高了。”倒是没有责备陶君兰的意思。

陶君兰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后低声道:“她也是为了她自己打算,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太后您也别太在意了。至于我,吃一堑长一智也算是长了教训。再说,是我自己大意,这才被算计了。也怨不得旁人。”

这话倒也不全然是为了哄着太后高兴说的,也是有她的心里话的。对于顾惜,她倒是也不怎么怨恨责怪。只是觉得更大的原因是自己疏忽了,这才让别人有了可趁之机罢了。

而且,这个事情也是提醒了她,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该疏忽大意。否则的话,便是给了别人算计自己的机会。

毕竟,别人可不会因为你的心情而顾虑什么,只会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我又何必生气?”太后冷笑一声:“她这样有本事,倒是全然用不上我帮忙了。以后我也可省心了。”

太后这话听着倒是有几分像是气头上的话,更有些赌气的味道。

顿了顿,太后又道:“让她养着九皇子也好,她这般处心积虑的争取了过去,想来是会当那孩子是宝贝的。九皇子也不至于吃苦。”

陶君兰应了一声,目光落在了拴儿身上。又招手叫了一声:“拴儿你过来。”

拴儿闻言一抬头,这才发现了她。登时欢叫一声连球也不踢了就朝着她冲了过来,“娘!”

拴儿整个人几乎是撞进了陶君兰的怀里。陶君兰几乎是被撞得险些一个趔趄,不过她也舍不得责备拴儿,只是拿出手绢来爱怜的替拴儿擦了擦汗,“你看你,玩得都疯了。”

明珠也看见了陶君兰,咿咿呀呀的往陶君兰跟前挣。

太后瞧着,便是笑道:“这才多长点儿时间没见着?就是这样了。罢了罢了,你还是快领回去罢。否则他们就该闹腾了。”

陶君兰抱过明珠,亲了亲她软软的脸颊,又牵着拴儿笑道:“太子也好几日没看见他们了,今儿带他们回去让太子看看。明儿一早我再带他们过来请安。”

太后摆摆手,“太早了他们起不来,也就不必了。以后改成每日傍晚过来罢。那会子太阳也不晒了。正好赶上吃晚膳的时候,让太子也跟着来。”

陶君兰忙应了,心里却是觉得大约太后是有些寂寞的。便是打定主意提醒李邺还是要多过来看看太后才是。

等到陶君兰带着拴儿和明珠回端本宫的时候,慎儿也是看住了陶君兰,眼巴巴的样子倒是让人有些不忍心。太后叫人将慎儿抱了下去,倒是也没叫陶君兰多看。

只是陶君兰心里到底有些不好受。不过她也只能无奈的抛开这些情绪,否则不然呢?总不能让慎儿回去姜玉莲身边。;

第一卷 第652章 人质

陶君兰得知了陶芯兰对陈大奶奶做了什么之后,愣神了半晌才笑着摇了摇头:“她倒是知道陈大奶奶怕什么。也是,这样比我的法子更让陈大奶奶难受。”

陶芯兰直接让陈家给陈大公子陈景娶了个平妻。是的,平妻。

一般来说,娶平妻这种情况是十分少见的。也是极其特殊的。毕竟除非一开始就定了两家说了是娶平妻,原配进门了再娶平妻的情况实在是少之又少。一则是原配肯定不愿意,二则也是律法规定,若原本无大错,那是决不允许娶平妻来威胁了原配的地位的。

而娶平妻这种情况在权贵世家中更是少见。

陶芯兰会想到这个也是不容易。不过这却是对陈大奶奶最好的惩罚。

陈大奶奶一向自傲,觉得她身份极高,娘家体面。可是这些今日却是帮不上她半点,依旧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地位被降下去,然后丈夫再娶一个女人进门和她争斗。

自然是要争斗的。管家的权力,孩子的身份,等等等等都是需要去争斗的。如果陈大奶奶和陈景的感情好也就罢了,可偏偏

不提这个,只说日后陈大奶奶走出去听见别人对她的议论,看见别人看她的眼光,陈大奶奶都会忍不住的不痛快,甚至发疯。

要让人不痛快很简单,那就是拿走对方最骄傲的东西,让对方失去依仗,一下子跌落尘埃。而这种方法,则被陶芯兰演绎得简单粗暴。

这下,陈大奶奶估计更恨陶芯兰了罢?可是恨又有什么用?偏偏什么都不能做,那种无力感,大约要跟随陈大奶奶一辈子了。

所以陶君兰忍不住笑,既有点儿欣慰又觉得有些伤感。以前陶芯兰没进宫之前,还是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不谙世事,性子单纯。可是一转眼,却是已经全然不同了。她记忆力的妹妹,如今和现实中的一对比,其中的差距着实让她没法子不伤感。

不过总体还是高兴的。陶芯兰这样,说明她是有能力自保,别人是轻易欺负不到她了。就算是被欺负了,她也能还手回去。这就好比小鸟终于长大了,能自己翱翔长空,这自然是让鸟妈妈欣慰高兴的。

陶君兰此时的心情就有点儿像是鸟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