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些宫人的改变,陶君兰倒是很满意,微微一颔首后便是露出了几分笑意来,语气也更为放松:“只要咱们守住端本宫就行,太子肯定会派人来救我们的。”

红螺更是伺机言道:“只要守住了端本宫,保护了太子妃和小主子们,你们就是大功臣!到时候论功行赏,少不得你们的天大好处!”

一时之间众人皆是心旌动摇起来:这次看着凶险,可是的确是大好的机会啊!

更有人忍不住大声道:“太子妃放心,奴才一定万死不辞!”

有人开了口,其他人自然也都坐不住了,都是纷纷表态起来。

陶君兰便是点点头,随后又低声的问红螺:“你可知道端本宫还有没有其他可供出入的地方?”

只是守着这里也不是个办法。她还是担心李邺那头,想让人出去看看,再则也是顺带搬救兵。

红螺也不知道这个,便是忙去问别人。不大一会儿倒是真问出来一个出路:端本宫当初修建的时候便是留了一前一后两个门的,不过后门不用,早已经封了。不过那地方却封得不严实,砖都是直接堵上去的,并没有砌成真正的墙面。所以,真想出去,叫两个人去将砖块取下来就行了。

有了这么一个地方,陶君兰自然是高兴。随后便是吩咐:“既是这般,那就叫那人带十个人过去,再问问,他愿不愿意帮我跑腿一趟。若是愿意,赏十两黄金!”

十两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足够一个宫人出宫之后买上一块土地,当个小地主过上吃穿不愁的生活了。

最关键的是,宫里赏赐金子从来都是体面的象征。一次赏十两,那更是大大的体面和封赏。再则,十两黄金都赏了,那更别说以后的前程了。

就这样一个封赏,当即不少人听了都是心痒痒起来。甚至忍不住想那人若是不肯答应,自己就毛遂自荐!

不过那人却是一口应下来了,更是斩钉截铁道:“奴才一定不负太子妃的重托;

。”

陶君兰也是郑重道:“如此,我便是将我们的身家性命托付在你手中了!”

目送着那人爬出那个掏出来刚够一人爬进爬出的墙洞,陶君兰又等了片刻后便是言道:“重新封上。”

这话一出,倒是红螺都有点儿迟疑了:“太子妃,这”人才刚走,就封了对方的后路,是否太让人寒心了?

“封。”陶君兰再度下了令,随后才侧头和红螺解释:“他若是被抓了,供出这里,被断了后路的就是我们。而且,这也是告诉他,他没有后路,除非他带着救兵回来!”

十两金子和以后的荣华富贵,哪里又是那样容易挣出来的?而且,她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安危,就让端本宫里这么多人冒险。她有这个觉悟,对方也该有这个觉悟。

红螺听了陶君兰的解释后,便是也知道自己不该质疑陶君兰,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上质疑。这对陶君兰的威信和形象都是有折损的。否则,陶君兰也不至于如此仔细的解释。

她低下头来,歉然的赔罪:“却是奴婢糊涂了。只盯着一两个人,却是忘了大家的安危了。”

陶君兰点点头:“你虽说也是心善,可却也的确不该如此。我既被你们叫一声主子,我眼里就不可能只有一两个人,而是要将你们全部人都要看见。”

所以,损一人而护众人,她是毫不犹豫的。当然,心里也并非半点愧疚也没有,可是事实如此,她也无力更改,唯有在心头默默道:若是对方回来了,那日后一个好的前程,她是绝不会吝啬的。若对方没回来……她也只能做到不亏了他的家里人。

静灵和古玉芝自然也是听见了外头的动静,然后出来查看了。静灵是亲自出来的,古玉芝则是让贴身宫女出来问的。自从出了那事儿之后,古玉芝就不大爱见人了。

出来一看,静灵自然也是觉得情况不好,便是忙找到了陶君兰:“这是怎么了?”

陶君兰扶着腰,微微仰着头凝重的看着天上那一轮残月,半晌才缓缓呼出一口气道:“先皇去了,有人怕再等下去就没机会了,所以蠢蠢欲动也是正常。”

这么一说,静灵顿时也就明白过来了这是有人要逼宫了。说起来,如今倒也的确是极好的机会。先皇刚去,新皇帝还没上位,若此时逼宫,比起直接拉了皇帝下马自己上位这种行为,名声上却是不知道好了多少。

明白之后,静灵顿时多少有些慌乱,不过还是很快镇定下来,轻声道:“我叫人将果姐儿抱过去和拴儿她们放在一处罢。太子妃你去陪着孩子们,我在这儿守着。”

陶君兰知道静灵这话的意思,是怕万一有什么情况,让她带着孩子们逃命,而静灵则是在前头主持大局,如此一来,或许牺牲的也就只有静灵一人。

陶君兰笑了笑,为静灵有这份心思觉得欣慰,随后则是摇头拒绝了:“不行,我要留在此处主持大局,你去守着孩子们吧。”

静灵有些焦躁,语气也是有些重:“太子妃!”

陶君兰微微一笑;“以前都是如此,这次自然还是如此;

。而且,我是这些宫人的主心骨,我若一走,他们也就如同一盘散沙了。你镇不住他们。”

这话倒不是看不起静灵身份低微,而是大实话。若换成是静灵,那必然是镇不住他们的。

静灵听了这番话之后倒是沉默了一阵子,最后才叹了一口气:“那我这便是去了。”

陶君兰含笑点头:“孩子们就托付给你了。”

不知怎么的,静灵听了这句话,却是只觉得眼睛有点儿发酸。忙是扭头哑着嗓子吩咐红螺:“你家主子怀着身孕,去拿个袄子给她添上,再披上个披风。将火盆搬出来,让她坐着烤着脚。不然受不住这寒气。”

说完这话,静灵便是觉得有些忍不住了,忙头也不回的就去抱果姐儿了。

红螺也是这才想起这件事情来倒不是她不细心,而是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她的心神全被吸引过去了,压根就没想起来这些事情。

当然这会子被静灵一提醒,红螺难免的脸上有些发烧,歉然的看了陶君兰一眼,便是急忙的进屋去给陶君兰拿衣裳,搬炭盆了。

陶君兰看着红螺忙活,倒是心中一动,叹道:“去将端本宫小厨房的火升起来,有肉的话熬一锅肉汤,多多的放姜,给大家御寒也好。”

当然,或许不只是御寒的效果呢?外头的人闻见围墙里头的肉汤,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一个心情?或许会觉得愤怒?说不定还有点儿愤愤不平,然后再有点儿不安?

这个自然是完全可能的。

有了火盆和披风,陶君兰坐在廊下四平八稳的等着李邺派人过来,倒是无端端地生出了几分优哉游哉的味道来,若不是气氛太诡异,只怕倒是还真有那么几分赏雪的味道了。自然,这般她也更有时间可以慢慢等着看,那肉汤到底有没有效果了。

想到说不得外头气势汹汹的人被自己一锅肉汤打败,陶君兰就忍不住的想笑。

不过也没几个人知道她的真实想法。基本上大家都认为这就是太子妃仁善,体恤他们这些底下的宫人罢了。

而此时屋中,静灵心神不宁的哄着几个孩子睡觉。慎儿和明珠到底小些,加上本来就困了倒是也没怎么折腾就睡了过去。倒是拴儿,一直睁着眼睛听着外头的动静。

果姐儿虽然也困,可也不知怎么的不肯一个人去睡,非要挨着静灵才肯睡。静灵无奈,只能搂着果姐儿。

结果,拴儿却是忽然问了一句:“外头怎么了?”

(之前一段时间太卡,如今总算顺一点了。大家也看得出来,凤鸣即将完本了。少则五六日,多则八九日的样子。有不少亲是从一开始就追的,将近一年时间了。阿音诚挚的说一声谢谢。加更可能加不上了,不过大家如果有想看的番外可以留言在书评区,番外阿音会免费给大家看的。另外,新书如果大家想客串一下,也可以进群来和阿音说~最后,诚心招募副版主~主要就是帮阿音管理一下书评区。加精啊,删除广告贴啊。举行什么活动啊~附上群号292903306,欢迎大家~);

第一卷 第705章 救星

结果,拴儿却是忽然问了一句:“外头怎么了?”

面对拴儿黑沉沉透着一股子和年轻不符的眼睛,静灵只觉得她根本说不出哄骗拴儿的话来。最终她叹了一口气:“外头有人闹事,太子妃只能在外头守着。”

“会有危险吗?”拴儿再次出声,甚至没有一点儿害怕的样子,冷静得有点儿不像是个孩子。再加上他绷紧了的唇角,倒是真让人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他的肃穆。

静灵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便是只能模棱两可道:“我也不知道。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爹会来救我们吗?”拴儿又问。

静灵忙笃定点头:“一定会的。”回答完见拴儿不再提问了,她倒是松了一口气:拴儿再问下去,她倒是真招架不住了。

看了看拴儿又看了看明珠,静灵心头忍不住想:莫非现在的孩子都这么早熟聪慧?

然而接下来让她更加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拴儿站起来走到了明珠那儿,然后和明珠并排着躺在一起,又细心的替明珠拉好了小被子,这才自己也闭上眼睛睡了。

似乎知道静灵的讶然,拴儿出声说了一句:“我会保护妹妹的。让娘放心。”

静灵惊得半晌都没回过神来。末了却是有点儿鼻子发酸:拴儿这样懂事,怎叫人不感动不心疼?

拴儿的话,静灵还是让人传给了陶君兰。

陶君兰听说了这个之后,同样也是鼻子发酸,半晌却是没哭反而忍着泪笑起来:“好,拴儿果然是个好哥哥,不愧是我的儿子。”

连拴儿都如此,陶君兰更是自觉退无可退,心底便是生出了一股狠意来:既然如此,她倒是要好好的斗一斗了!她倒是要看看,谁输谁赢!

等到陶君兰这头肉汤熬好了之后,外头的人也渐渐耐不住了。毕竟冰天雪地的呆了半晌,人都快冻僵了不说,还闻见肉汤味道却又不能吃喝,一张嘴咽口水都只能喝一肚子的冷风。这种感觉,换成是谁都耐不住性子。

当端本宫大门被撞响了的那一刻,陶君兰就知道外头的人忍不住了。面对宫人们都被这撞门声弄得有些惊惶的情形,陶君兰微微叹了一口气,随后朗声道:“怕什么?有什么可怕的?端本宫的大门结实着呢!喝完了肉汤,你们就去顶住门!”

陶君兰话音刚落,外头便是又开始喊话:“太子妃还是开门投降罢!太子已经被生擒住了!不会有人来救你们了!”

乍一听见这话,陶君兰心里倒是真慌了一慌。不过很快她就镇定下来,纵然李邺真的被生擒了,她也绝不可能开门投降的。她的儿子女儿都还在端本宫中,她如何能投降?

与其让几个孩子将来过得连自尊都没有,倒不如现在死撑到底,哪怕是最后一起死了,也比被抓了,一辈子被幽禁,任人凌辱的强。

坚定了这个信念之后,陶君兰便是咬紧了牙,默不作声只当什么都没听见。

她这般镇定自若,丝毫不往心里去的态度自然也影响了宫人们,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所有人都又镇定下来,然后都再去添了一碗肉汤慢慢的喝;

。若是运气不好,这就是他们此生最后的一顿饭了。

空气里莫名多了几分悲壮之意。陶君兰沉默的看着众人,将自己的焦躁和担忧都隐在了心里。

说实话,她真的十分担心李邺。李邺如今到底怎么样了,她是真想知道。经过这么久了李邺都还没来救她和孩子们,其实或许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李邺本身也是自顾不暇,所以才没办法顾及这头。

能将李邺逼到了这个份上,情况到底有多凶险,也不必再多想了。

陶君兰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只觉身上有些发冷。然后就是后悔:她其实一早就清楚,李邺登基一事不可能这么顺利。庄王武王,皇后,哪一个又是省油的灯?只不过以前她只当就算要动手,那肯定也是皇帝要下葬,而李邺登基的事情正式提上日程的时候。

可现在,皇帝满打满算也才驾崩了七天而已。才七天,对方就忍不住动手了。和她猜想的完全是大相径庭。

若是她的危机意识更强些,早些做防范,或是提醒李邺一番,或许就不是今日这样的局面了。

所以,她是真有些后悔。

就在陶君兰后悔的时候,外头却是忽然响起了一声呼哨声,接着就是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外头喊:“二嫂,我奉二哥之命,前来救你!”

陶君兰微微一颤,情不自禁的便是站起身来,激动的看住了大门口。这个声音,是七皇子的。

伴随着七皇子声音的,还有马蹄落在青石板上清脆“哒哒”声。这样的声音急促而有力,仿佛绵密的鼓点,几乎是让人的心也不禁跟着狂跳起来。

短暂的静默之后,在七皇子的呼声再一次响起来的时候,端本宫中的宫人们便是忍不住的欢呼了出声。如何能不欢呼?在他们早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放弃了希望的时候,七皇子却又给了他们这么大一个惊喜,这两个极端的转变,怎么能让他们不激动,不雀跃?

就是陶君兰,也是忙拢了拢披风,随后快步走到了门边,就着门的缝隙往外头看。

她看见了一阵箭雨。随后那些宫人便是如同切菜一般的倒了下去。他们手里提着的灯笼也随着主人倒下的时候跌落在了地上,然后烧成了一团火光。再蔓延到了它的主人身上。

冬日里人穿得厚,不管是棉布还是棉花,都是十分容易点燃的东西。虽说外头冷,可却一点儿也不妨碍火势的蔓延。

凭着这一片火光,陶君兰将外头的情形看得越发的清楚起来。

她看见一队一身漆黑的侍卫军从隐蔽的地方冲了出来,以搏命的架势反扑向箭雨的方向。那种架势,让她看得忍不住微微打了一个寒噤。她看见了这些人眼里熊熊的杀意和毅然决然的心态。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就是这种气势。

不过可惜的是,一波密集凌厉的箭雨之后,最终还站着的人却已是还不足一半了。不过那一半的人却还在往前冲,哪怕是踩着同伴的尸体也无所畏惧;

陶君兰终于看见了七皇子。七皇子骑在一匹骏马上,率先的冲了过来,和那侍卫军遭遇了。

七皇子用的是一杆枪。枪头锋利而瘦长,却奇异的并不反射光芒,而是显得有些暗哑。不过虽说不起眼,威力却是丝毫不减的。

七皇子下手很快,全是照着对方的脖子和眼睛下的手。但凡是被长枪戳到,对方无一例外的都是留下一个窟窿,然后窟窿里迅速的飙出血花来。

一时哀嚎嘶吼声绵延不绝。这一刻,仿佛这里已经不是富丽堂皇的皇宫,而是杀人的战场,要人性命的地狱。

七皇子的神色在陶君兰看来,倒是有一种怒目金刚的威严。这种威严掩住了他的稚气,掩住了他的书卷气,最终只剩下了令人胆寒的赫赫威风。

少年骑马踏疆土,长枪横扫无人挡。七皇子就以这样的气势横扫了剩下的侍卫军。遗漏之人不超过五个。

当七皇子勒马一跃而下的时候,陶君兰分明就看见了他的枪尖上甩出了一溜儿血线。这都是方才沾染留在上头的鲜血。

陶君兰意外的觉得那抹血色的弧线竟是很美。

七皇子下马之后,便是郑重的对着端本宫大门行礼:“二嫂,臣弟来迟,让二嫂受惊了!臣弟罪该万死!”

从七皇子一路骑马到了端本宫外头大喊,到如今外头有所威胁之人一个不剩全都倒在地上,其实竟是短短的一刻钟都不曾到。

陶君兰看着七皇子跪下时,便是示意宫人将门上的杠子取了下来。而后她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缓缓的拉开了端本宫的大门。

她的心里是有些激动难耐的。七皇子刚才喊话的时候就喊的是李邺让他来的。这是不是也就代表着李邺已经解决了麻烦,度过了危机?

当然,这种激动里也有点儿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松了一口气。

七皇子此时也是抬起头来,然后冲着陶君兰咧嘴一笑,眼底的欢喜怎么都藏不住。

七皇子脸上还有防才溅上去的鲜血,星星点点的倒像是长了一脸的麻子。陶君兰看着七皇子白生生的牙,和脸上密密麻麻的血点,然后便是张嘴准备说几句话。

结果一张口,闻着那股浓烈的血腥气,再加上七皇子脸上牙和血的鲜明对比,她却是再也忍耐不住胃里的翻腾,张口“哇”的一声干呕起来。

七皇子被唬了一跳,几乎是跳起来就忙要去扶陶君兰,不过不知是不是想起了男女有别,最终却是又站住了,着急的问:“二嫂这是怎么了?”

七皇子身上的血腥味也很浓厚,离得陶君兰近了,陶君兰只觉得她闻到的不只是血腥气,更是仿佛感觉到了人血的温润。当下胃里更是翻腾得厉害,怎么也忍耐不住,忙往后退去。

红螺也这才抽出时间来瞪了七皇子一眼:“七皇子快别再过来了,太子妃怀孕哪里受得住这样大的血腥气?”;

第一卷 第706章 选择

七皇子这才醒悟过来,忙退后一些。

陶君兰干呕了一阵子,缓过神来之后歉然的冲着七皇子笑了笑:“让七弟你见笑了。太子怎么样了?”七皇子一直以二嫂称之,她自然也不就不可能再摆架子。不冲着别的,就冲着今日七皇子来救端本宫,她以后都不可能再摆架子。

更何况,七皇子本也是个好的。

七皇子满脸笑意:“如今太子在前头主持大局,辛攀和陶静平陈赋等人带着援兵到了,正协助太子剿灭乱党;

!”

陶君兰一听这话,心倒是放下了一大半。这么说来,李邺是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陶君兰吐出一口浊气,然后才吩咐红螺:“去打水来让七皇子梳洗一下。”那一脸的血,看着人头皮都发麻。

七皇子大约也意识到了,伸手抹了一把脸,然后摸到了一脸的粘腻,摊开手掌一看鲜红的一片,登时也有点儿嫌弃。忙不迭的告罪去梳洗了。末了又有点儿丧气的道歉:“却是我吓到了二嫂了。”

陶君兰勉强笑了笑:“这也没什么,杀人哪里有不见血的。”不过,闻着这冲鼻的血腥味,看着满地的尸体,闻着火烧着了布料烤着尸体的那种味道,她心里还是别提多难受了,胃里也不舒服。

红螺扶着陶君兰回了屋子。陶君兰进屋之前将披风接下来扔在了外头。她觉得她身上已经染上了血腥气了,即便是扔了披风似乎也闻得见。

“我身上有味道没有?”陶君兰示意红螺仔细闻闻。

红螺闻了一下:“没味道,还是熏香染上的桂花香气。”

陶君兰这才放下心来,让红螺扶着她去看几个孩子了。拴儿那小大人似的,说不得这会子还强撑着没睡呢。

拴儿果然还没睡,果姐儿倒是被静灵搂着睡着了。静灵一扭头看见陶君兰,面上全是欣喜之色:“太子妃!”

陶君兰笑了笑:“事情过去了,应该接下来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儿了。你且带着孩子们先时罢。我要出去一趟。”

倒不是她要去看李邺,而是她要去一趟皇后宫中。

静灵倒是没再劝,外头是个什么情形,其实她也是知道的。七皇子及时的前来,又将叛乱之人悉数杀死,这事儿她知道。如今后宫里大约也不会再有什么危险,所以陶君兰此时出去也无妨。

最紧要的是,陶君兰是太子妃,是未来的皇后。这个时候她若是一直龟缩在端本宫里,那才是真正的不妥当不应该呢。

拴儿看着陶君兰,虽说困得都有点儿睁不开眼睛了,不过还是笑着对陶君兰保证:“我带妹妹睡。”

陶君兰鼻子登时又是一酸,轻轻的凑上去亲了亲拴儿和明珠的脸颊,她拍了拍拴儿:“好了,你睡罢。明儿早上起来了,什么都好了。”

拴儿果真也是困得不行了,刚说完这话就忍不住合上了眼睛,然后飞快的睡着了。

陶君兰又是心疼又是欣慰的替拴儿拉上被子,这才恋恋不舍的出了门。

七皇子也已经梳洗完毕了。因为还要去李邺那儿复命,他也只是洗了一把脸,至于衣裳还是拿了一套李邺早年穿过的衣裳换上了。虽说略有些不合身,不过却还算齐整。至少看着像尊贵的七皇子,而不是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少年将领了。

七皇子似乎有些着急着离开,当即便是主动道:“二嫂有什么要问的,或是又什么话要我转给二哥,尽管说;

。”

陶君兰便是也没客气,直接问道:“后宫现在如何了?可安全?”

“都被控制住了。作乱之人都已经拘了或是杀了。二嫂可安枕无忧了。”七皇子言道,微微有些得意这些都是他领着人做的。

当然,七皇子没说实话,没敢告诉陶君兰后宫的这点风波并不算什么,前朝的争斗叛乱,那才叫气势汹汹,那才叫心惊胆战。不过现在事情都要接近尾声了,而且陶君兰还怀着孕,更没必要为这些事情操心了。

陶君兰点点头,“那你留些人与我,我去一趟皇后那罢。”

七皇子一怔,随后倒是也明白了陶君兰的意图,当下也没推辞,直接就是答应了。末了飞快告辞:“我还要去襄助二哥,就先走一步了。二嫂自己小心。”

陶君兰点点头,送走了七皇子后,就侧头吩咐红螺:“你派人去宫中各处看一看,看看别处如何了。然后让他们都好好呆在自己宫中,不要到处走动。”

红螺领命而去,春卉则是扶着陶君兰上了轿子。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端本宫外头的一片狼藉已经被收拾得干净了。至少尸体和火光都看不见了,只有空气里残留的味道还隐约能证明方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掩住了鼻子,生生的压下胃里的翻腾。说实话今儿看了这一幕,大约她很久都不会再想着吃肉了。

尸体被火一烧,那种味道其实是颇有些像是烤肉的。

此时已经是后半夜了,宫里安静极了。她们这一行过去,只有鞋子踩在地面上的声音,除此之外,就再无半点的声音里。

这样安静,甚至会给人一种其实什么事儿都没发生的错觉。

陶君兰甚至在轿子上小憩了片刻。孕妇本来就容易困顿,更别说今儿还发生这么多的事情,如今更是熬到了现在。轿子一摇一晃的,倒是很容易让人睡着。

待到到了皇后宫中,轿子停下来之后春卉这才轻轻的晃了一下陶君兰:“太子妃?到了。”

陶君兰睁开眼睛来,面上的神色也怎么变化,还有些迷蒙的眸子就已经冷静了下来。她伸手让春卉扶着,然后下了马车来。

皇后的宫门紧紧闭着,里头静悄悄的更是一丝儿声响也没有。仿佛里头的人都睡了,或者说都死了一样。

陶君兰示意宫人上前去敲门,她则是耐心的等着。甚至笑着和春卉说话:“你说皇后一会儿见了我,会是什么反应?”

春卉认真想了一下,却是觉得自己想不出来。最后只能摇摇头。

“我猜皇后其实什么反应也没有。”陶君兰轻声言道,微微眯着眼看住那两扇紧闭的大门:“皇后她,大概早就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了。其实我还挺佩服皇后的。你看,经历了这么多次的打击,她却始终没倒下。倒是真有点儿愈老弥坚的味道了;

。如果她不是运气这么差,而且行事太过阴狠,她今日也不会有这样的结局。”

皇后的计谋,忍耐力以及审时度势的眼光都是极好的。太后甚至当初都和她说过,让她别小看了皇后,让她有机会的话千万别心软。可见,皇后的实力连太后都是肯定的。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啊。

陶君兰笑了笑:“所以,她就是我的镜子,我以后绝不能像她一样。”她不敢说她是个仁善之人,可是她却绝不会如此狠辣,不给自己留半点善缘。而且,她也始终提醒自己,要保持自己心里的一点清明之光。

很快门就被敲开了。当大门缓缓洞开的时候,陶君兰就看见了一身皇后大妆的皇后。

皇后如今容貌虽不在了,可气势还在。那一身华贵的衣裳穿在她身上,倒是也没有累赘反复之感,只让人觉得就该如此,合情合理。

“皇后娘娘。”陶君兰笑了一笑:“这么晚了皇后娘娘还没睡下?”

皇后同样回了个微笑:“太子妃不也没睡下?我老婆子年纪大了,觉少。”

陶君兰了然的点点头,随后又笑问:“这么晚了,皇后娘娘还穿着皇后大服做什么?莫非是觉得以后没机会再穿了?”

皇后竟然点头应了:“是啊。穿了这一次,以后也就没机会穿了。说起来,这身衣裳我也不过只穿了几回罢了。当初做太子妃,一做就是多少年,倒是比不得你命好。”

陶君兰这个太子妃做了还不到一年呢,这马上就要是皇后了。以后的日子不知道多顺遂风光,这么看来,倒是真比皇后好多了。

陶君兰诚恳的点点头:“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不过,皇后娘娘应该不会嫉妒的罢。”

皇后笑了笑,略有些嘲讽:“我倒是还不至于心眼子这点小。”

“是,皇后娘娘一向计策无双,眼光独到。因此我倒是有件事情想问问皇后娘娘的意思,不知道皇后娘娘觉得我该如此处置您呢?”陶君兰这话是真心的,当然也是故意的。

皇后一怔,随后“哈哈”大笑起来,末了却是缓缓摇头微微眯着眼睛道:“你不会杀我。也不敢杀我。”

陶君兰点点头:“这话是真的。我还不敢杀你。”

皇后的笑容里就添上了几分得意。

陶君兰将自己未竟的话说完:“不过我敢叫人去将慧德太子的尸身扒出来,挫骨扬灰,再写上十大罪过,让他留下千古骂名。”

陶君兰侧头冲着皇后微笑:“您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皇后笑不出来了。半晌才道:“人都道你是个最仁慈和善不过的,可如今看来,你却是比我更狠毒。”

“这仁慈和善也看对什么人。”陶君兰敛眉肃容:“对你,全无必要。慧德太子的名声和尸身安稳,还是你死我不动他,你仔细考虑考虑罢。”;

第一卷 第707章 局势

皇后直接就被镇得半晌说不出话来。许久开口,便是有些气急败坏:“你也不怕这么做伤了阴德;

!对个死人,你却用如此手段,难道就不怕一报还一报?”

“我怕什么?”陶君兰冷笑一声;“我死也要好几十年之后了。为了我的丈夫,为了我的儿子,我纵然死了下地狱又如何?说起伤阴德,只怕皇后娘娘你才是那个最该害怕的人才对。你做的那些事情,哪一件又不是伤阴德的?”

末了,陶君兰甚至有些恶毒的给了皇后重重一击:“说不得你就是伤了太多阴德,慧德太子才会早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