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暖阁外面,只听里面一片安静,半响才响起一个沙哑苍老的声音,“老朽无能,老夫人,请节哀顺变。”

静默延续了片刻,凄厉的哭声才突然爆发了出来,夹杂着一片“奴婢该死”的叫嚷和咚咚的声音。杨老夫人厉声道,“你们这些奴婢的确该死,一个都不许出去,定要查个清楚,好好的一个小公主,怎么突然就这样没了!”说到后来,声音也颤抖了起来。

哭声中,刘康的声音清清楚楚传了出来,“老夫人,昭仪那边……”

杨老夫人顿时止住了哭泣,哑声道,“御医,快去看看昭仪,她适才一急昏过去了!”

黄御医“啊”了一声,帘子一挑,一行人急忙忙的又冲了出来,一路小跑进了武昭仪的寝殿,玉柳正守在门口,眼睛红肿,看见老夫人来的方向和脸色,一怔之下立时捂着嘴哭了起来。

琉璃也跟到寝殿的门外,不远处的暖阁依然有哭声不断的传来,但似乎已经没有人再往那边多看一眼,所有的人都眼巴巴的看着寝殿,倾听着里面传出的每一点动静。大概也就是一盏多茶的时间,似乎变得无限的漫长,当黄御医沙哑的声音响起时,每个人几乎连气都不敢出了。

“昭仪是忧思太过,又急怒攻心,才昏迷过去的,如今脉象还算平稳,老夫人也莫要太过忧心,只是昭仪的身子,是怕是再也受不得气恼伤心,你们还是要多劝慰她一番才好。”

屋外众人的心顿时像坐了一回过山车,只听杨老夫人苦笑了一声,“御医倒不妨教教老身,如何才能劝慰住昭仪,教她不必气恼伤心!”

黄御医哑然无语,众人也面面相觑,正一片静默中,突然外面有人高声到,“圣上来了!”

人群哗的向两边分开,忙不迭的低头行礼,那赭黄色的身影风一般的从眼前刮过,直冲入寝殿之中,一叠声的道,“媚娘这是怎么了?小皇女如何了?”

黄御医的声音顿了顿才响起,“启禀陛下,小公主她……已经去了,昭仪急怒之下昏厥了过去,眼下脉象还算平稳。”

让人心里发凉的一阵沉默后,高宗的声音里已经有止不住的哽咽,“到底是怎么回事?朕晚上走的时候,她还好好的……带我去看看!”

眼见那黄色的身影有些蹒跚的走向不远处的暖阁,低低的抽泣声开始在整个咸池殿里蔓延,琉璃随着跟在高宗身后的宦官宫女走近暖阁,站在了窗下。

暖阁里的哭泣声更加哀切了些,半响,高宗才问了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嬷嬷的声音答道,“启禀陛下,今夜是老奴当值,大概一个时辰前,小公主的乳母突然惊叫起来,老奴就看见小公主全身都在抽动,这才吓得喊了起来,赶紧让人去叫昭仪,等昭仪过来时,小公主还在抽搐,眼睛瞪得大大的,昭仪一见就晕过去了。等到御医来的时候……”说到后来,声音里已满是恐惧和绝望。

高宗沉默片刻又问,“昨天可是出了什么事?或是给她吃了什么?”

那嬷嬷忙道,“启禀陛下,奴婢们没敢给小公主吃任何东西,都是按平日的规矩伺候着小公主,便是乳娘,也是一口凉水都没敢喝过……”

高宗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怒气,“那是怎么回事?!她怎么会突然就如此了!”

里面扑通的一声,另一个嬷嬷的声音响了起来,“陛下明鉴,奴婢们当真冤枉,要说昨日有什么不同,原是有的,奴婢们不敢说。”

高宗怒喝一声,“说!”

嬷嬷声音发颤,却带着一丝看到活路般的急切:“昨日,小公主本一切都好好的,吃药也比平日要顺些,吃过便睡着了,谁曾想皇后却突然带了一大群人进了这房间,又给小公主的手上戴了一个串珠,小公主平日便是最怕惊动的,当时就醒了,哭得厉害,药也全吐了,后来就不怎么爱吃奶,精神也差了好些。”

高宗似乎怔了一会儿,“既然如此,为何不早说?”

嬷嬷道,“奴婢们禀告过昭仪,昭仪道,若是皇后来了立刻就去找太医给公主看病,只怕传出去皇后要多心,让奴婢多看顾着点,今日一早再去找那太医,没想到……想那太医原是交代过奴婢们,这屋子绝不能让外人随便进来,就怕让小公主受了惊或是过了病气,可昨天那一屋子人,谁知道有什么!”说着又哭了起来。

高宗怒道,“既然知道,你们怎么能让一屋子不相干的人进来?”

嬷嬷们没有答话,一个宫女的声音道,“求陛下明鉴,昨日皇后来了便指明要见小公主,太医的这些话昭仪都反复跟皇后说了,但皇后就是要来,又非要亲手给小公主戴那串珠子,昭仪怎样恳求都拦不住,奴婢们又怎么拦得住皇后殿下?”里面立时响起了一片急切的附和声。

“砰”的一声,不知是什么东西被摔到了地上,高宗的声音几乎是有点咬牙切齿,“混账!”半响又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她算哪门子皇后!”

太阳慢慢升了起来,微带金红色的阳光静静的洒在咸池殿内那一小片结冰的湖面上,反射出冰冷的光芒。殿里过年的红灯笼都已被静悄悄的摘了下来。按规矩,刚满月就夭折的小皇女不会有隆重正式的葬礼,但总不能让那艳红的颜色再刺痛贵人们的心。

咸池殿里是一片死一般的安静,如果说小皇女的死,让这几百号人痛哭失声,那么,武昭仪醒来后得知噩耗又一次吐血昏过去的消息,简直让他们连哭都哭不出来了:昭仪若是真出了意外,他们前程乃至性命就全完了!

琉璃静静的站在寝殿的门口,因为进去的人太多,门帘已被卷了半边,从她站的地方,能看见屋里一角的景象。前一刻,尚药局的一位上官针师动了银针,武则天才终于醒了过来,却只哭着说了一句话,“是我害死了女儿!”说着便要起来去看小公主,为她操办后事。一屋子哭声劝声中,武则天并不算高的声音却有一种几乎能划破人耳膜的凄厉,“什么劳累不得!如果我早些死,女儿就不会丧命!”

背对着门口的高宗,身子明显的一震,正乱着,却见武昭仪的身子又是一软,倒在了众人手上。

几个御医顿时涌了过去,轮流诊过一遍脉后,低头商量了一会儿,还是黄御医回道,“陛下,昭仪的脉象十分混乱,乃是心神受激过度,不如吃些安神的药丸,好好睡上一觉,大约会好些,只是……若再这样下去,却怕会禁不住。”

高宗咬牙道,“你们好好治,用心治,绝不能让她出一点意外!”

黄御医苦着脸应了声是,偷眼看了看高宗的脸色,低下头来。高宗捂着额头坐在屋角的一张凳子上,一言不发,本来被阿余扶着,一直站在一边的邓依依却突然转身向高宗走去,跪了下来,低头禀告着什么。

屋里的人围在床前,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屋角的这一幕,琉璃只能看到高宗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突然霍地站了起来,厉声道,“你此言当真?”

依依的声音顿时大了起来,“陛下,妾若有半句虚言就剐了妾!之前妾也没敢把自己这次旧病复发跟那口脂联系起来,又怕蒋司医是危言耸听,好容易打听到了是有这样的说法,昭仪却道此事太大,不能声张,又说,既然是寻常香料,只怕也是无意配出的。但加上今日之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谁不知道昭仪的身子损得厉害,再伤不得神,她们想害的不是小公主,而是借着这个要昭仪的命!”

屋里突然静了一静,随即却又都像没听见这声音般各自忙碌起来,只有杨老夫人灰着脸走了过去,低声问了几句,突然冷笑起来,点头道,“竟是这东西!难怪那天陛下竟会醉了,皇后竟会病了,留媚娘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好容易挣出一条命来,御医们这样千叮万嘱不能劳神劳心的,到底还是叫人不放心!我苦命的女儿!”说完绷不住哭了起来。

高宗的脸上已经是一片灰白,身子看上去就像木雕一般僵硬得没有生气,只是一双眼睛里,却渐渐射出了慑人的亮光。

第61章 未雨绸缪 暴雨惊魂

永徽五年,三月戊午,太极宫承天门的正门再一次为皇帝出巡的仪仗而洞开,一千八百人的大驾卤薄分成二百一十四列肃穆而出,十二架副车左右拱卫着皇帝的銮驾庄严前行。銮驾之后,则跟随着近千辆马车,迤逦数里,延绵不绝。

整整半城的长安人都被这多年不曾出现的大队人马惊动了,互相打听之下才知道,自登基以来几乎不曾出游的高宗李治,今年要移驾万年宫避暑。

避暑?望着这杨柳飘絮的三月阳春天,便是最爱出游的长安游侠儿们也不禁相顾茫然起来。

他们自然无从知道,戊午日,正是太极宫内那位小公主七七斋结束后的第三日;也是咸池殿里那位天天以泪洗面的武昭仪,能够离开这个伤心地的最早时间。而离长安足有三百多里、风景清幽的万年宫,显然是让她静心休养的最佳选择。

三百多里的路程自然不近,好在一路官道平整,前朝又沿路修了十二座行宫,无论小憩休整或是夜警晨严都十分便利。浩浩荡荡的銮驾于第三日午间到达了万年宫。当日下午,皇帝的一封制书便由快马发往长安,追封武德年间大唐开国功臣,其中最显眼的一位,正是武昭仪的父亲,应国公武士彠。

五月,皇帝亲手撰写了《万年宫铭》一篇。当月朔日,赴万年宫来朝的三品以上大员悉数在铭文后提笔签名,太尉长孙无忌自是排名第一。不久,在魏征为太宗所撰的《醴泉铭》碑旁,一块《万年宫铭》碑拔地而起,双碑并立,仿佛是见证着永徽之治与贞观之治的血脉相连、相守相望。

而琉璃清楚的知道,这,不过是结束前的一声悠长回响。

转眼便是闰五月初一,再过几天就要入伏,便是在这群山环绕、碧水侧流的万年宫里,也能感觉到盛夏的阳光一日日的变得热烈起来。这日午后,琉璃去武夫人屋里时,就听她对翠墨嘟囔道,“这万年宫处处都好,就是没有冰,连井也没有两口,喝起酪浆来实在有些不够凉爽。”

琉璃心里一动,上前了两步,“琉璃倒听说这里原是有极大的冰窖,只是圣上几年都不曾出游,便不曾预备那么多,说来夫人住的这屋子原是低洼了些,入了夏,不免有些潮气,琉璃如今日日在那梳妆楼做画,那里便凉爽得多。”

武夫人忙道,“此言当真?”

琉璃点头笑道,“夫人跟琉璃去一次便知道了。”

这次跟着高宗过来的依然是咸池殿的这拨人,而万年宫房子又实在多了点,所以武昭仪、武夫人与邓才人都安排了单独的院落,武昭仪住的是紫泉殿,万年宫唯一的甘泉活水绕宫而过,武夫人住在紫泉殿西边的屏玉殿,邓才人则住在稍低处的回涧阁。三处院落都坐落在天台山山脚与山腰之间,依山靠水,松柏掩映,是万年宫里风景最美也最便利的所在,唯一的缺点就是地势略低了些。

至于梳妆楼,却是琉璃来了万年宫不久便跟武则天说,她想画一幅《万年宫图》,武则天自然满口子答应。琉璃便挑了山腰附近视野最好的梳妆楼的北亭当画室,有时赶上雨天路滑,索性就住在梳妆楼的偏阁里,倒也逍遥自在。

见武夫人面露向往,琉璃又道,“那梳妆楼就在山腰凸起的平台上,山风最爽,若是清风明月之夜,更是幽凉入骨。从丹霄殿到紫泉殿的青石水渠也正好流过,用来冰酪浆也是极好的。”

武夫人想了想,一拍手,“还没看见你画的画成什么样子了,不如现在就去!”

梳妆楼离御容、屏玉两殿都不算远,沿着斜坡往上走个两三百步便到,一上那平台,武夫人便觉得视野开阔,凉风拂面,琉璃的画室正设在楼前的半山亭中,紧靠着路口外侧,视野最好。凉亭四面都垂着锦帘,当中是一张极大的案几,案几边放着三张方凳,又有两个不小的三彩柜,居然还有一个炉子,一袋木炭,一个被盖得严严实实的木桶。武夫人忍不住笑道,“难不成你竟是准备夜里在这儿睡?”

琉璃笑道,“夫人有所不知,画这界画与别个不同,原是最繁琐费事的。”

走在她身后的阿凌不由默默的翻了个白眼。她跟着琉璃也有半年多了,琉璃日常作画原是最爽利省事不过的,没想到一拉开架势画这幅《万年宫图》,却立刻变身麻烦婆婆,又是要了火炉木炭来熬什么明胶,拿矾水兑入明胶,再用刷子一层层的往绢上刷,说是做工笔界画必得如此。这也罢了,居然还找人要了一大桶油,说化颜料烤碟子前要先抹层油才好,可那一大桶油,只怕够烤几年碟子了!最古怪的是,明明早就立夏,却硬是不许宫女将半山亭的锦帘换成纱帘,说是怕夜里遮不严实……

武夫人便上前看那张画。这万年宫原是建在群山环绕之中,以天台山为主,山顶是主殿,南坡为外朝,随行官员多住外朝,北坡往后则是内宫,也就是她们如今身处之地。此时这画儿也不过完成了一多半,看得出在青山碧水之间,若干亭台楼阁参差错落,山顶处一座雄壮宫殿,前面双阙对立,山谷中一泓碧流,上有飞桥凌空,正是这北坡附近的景致。

武夫人啧啧称叹了一回,笑道,“这里视野真好,处处都看得清楚。”

琉璃忍不住笑了起来,“这里虽开阔些,也没法都看清的,最近这些日子,万年宫北坡琉璃都已经都跑遍了呢!”

武夫人点头不语,丢下画又到楼上楼下转了两圈,只觉得处处精致雅洁,难得当真凉爽宜人,下楼来便站在厅中宣布道,“我去禀告昭仪一声,回头咱们就搬家!”

到了这日晚间,武夫人和月娘的行李便从屏玉殿搬到了梳妆楼,虽然房间少些,武夫人身边的人本来就不多,倒也住得下,而琉璃原本有时就会住在偏阁最外面的屋间里,此时更是名正言顺的搬了进来。

阿凌便笑道,“当时您挑了这间住时,奴婢还觉得太阴冷了些,如今看来却是最凉快的一间。大娘真真是有远见。”

琉璃正站在窗边用撑子支开窗户。从窗口看去,对面山坡上的万年宫北门似乎就在眼前,她出神看着那片火把摇曳、人影晃动之处,半响才道,“那是当然!”

第二日照样是个晴天,只是天气似乎又闷热了些,早上武夫人一见琉璃便笑道,“幸亏昨日搬了地方,不然更不好受!”

一行人走到紫泉殿时,迎面正遇见邓依依。只见她身上穿了一件绯色流云纹的衫子,系着散花石榴裙,衬得脸上多了几分红润,只是眉头微锁,神色依然沉郁。

武夫人停下等她,相互见了礼后便笑道,“你的脸色当真是好多了。”

依依点头一笑,“从前日起,蒋御医就换了个方子,这两日倒是睡得好了些。”

武夫人笑了起来,“蒋御医是有真本事的。昭仪都能渐渐的好起来,你才多大?自然会越来越好。”

原来这邓依依因受寒又吃了凉药身子受损,经蒋孝璋调养后原本好了一些,不想葵水期间又用了那破血行气的口脂,竟落下了崩漏的毛病,拖了半个月才偶然间查出缘故,此次却当真是伤了根本,到万年宫来养了两个多月,也不过稍见起色。

依依听了武夫人的话,勉强笑了笑,侧头往东边长安方向看了一眼,眉宇间的阴霾更深了。

到得武则天的寝殿时,高宗却还没有走,如今他不在山顶的大宝、丹霄两殿处理政务,便会在紫泉殿与武则天吟诗唱和,磨墨挥毫。初二并无朝会,他便留在了紫泉殿,正与对镜梳妆的武昭仪谈笑晏晏,回头见到武夫人与邓依依联袂而来,一个纤弱秀美,一个风情明媚,心情更是愉快,笑道,“你们来得正好,我和昭仪正商量着今日有些闷气,要坐船去游览一番杜水才好。”

武夫人第一个拍手叫好,依依自然也凑趣,四个人顿时说得热闹起来,这边宫女宦官们开始收拾些随身的物件,琉璃乘人不注意,跟翠墨悄悄说了声还要去画画便脚下开溜。

回到梳妆楼的北亭中,琉璃调好颜色画了一个多时辰,便拿了纸笔满山溜达,东画画西比比,跟遇到的打扫宫女聊聊天,又坐在长廊上对着对面山坡发了半日呆。她这一个多月来常是如此,阿凌早看惯了,心里原先还有些纳闷:原先在太极宫时,这大娘是一句话不肯多说一步路不肯多走,到了这里怎么竟变了个性子?如今见怪不怪,只道她是离了皇后萧淑妃诸人,本性流露。

一天时间晃晃悠悠的过去,高宗几个到晚饭前才回,武夫人满脸都是兴奋,直叹琉璃是个没福的,那画舫有两层楼高,在里面迎风小酌,看窗外青山对出,真是神仙不换的逍遥日子。

到了夜里,琉璃照例到亭中转了一圈,放下四周的锦帘,回到屋里支起了窗棂,这才倒头睡去。

不到半夜,一阵风声呼啸,她突然惊醒了过来,只听得窗外风拍窗棂,雨声哗哗震耳,不由一个激灵爬了起来,从枕头下摸出火石,几下点燃了一直放在床头的油灯。不顾窗口砸进的雨水,冲过去往外一看,只见窗外雨如瓢泼,放眼看去全然是漆黑一片,什么亮光都没有,侧耳倾听,雷雨隆隆,更是什么都听不见,竟是来万年宫后从未遇过的一场暴雨。

转眼间,从窗口刮进的雨丝便将她的中衣打湿了一片,琉璃怔怔的坐回床上,不敢关窗,也不敢去睡,想了一想,起身把房门后挂的一件蓑衣两顶雨笠和桌上的铜管提灯检查了一遍,又脱下湿衣,换上了利落的葛布胡服和麻底线鞋。

窗外的瓢泼大雨似乎竟毫无休止之意,足足下了一个多时辰,雨声才略微小了一些。突然间,雨声里中似乎夹杂着一些奇怪的声音,琉璃忙奔到窗前,竖起了耳朵,远处仿佛是有人在大声呼喝,只是雨声实在太大,只能隐隐的听到几个词语,依稀是“大水”“圣上”,又夹杂有咣咣的敲击之声。

万年宫大雨之夜,山洪暴涨,玄武门守将士四处逃散,只有将军薛仁贵登门向宫内大呼示警……没错,就是今天了!

琉璃再不迟疑,一面高声叫道,“阿凌快起来!外面涨水了,快去叫人!”一面穿上蓑衣,戴好雨笠,点燃提灯,又拿上了另一顶雨笠,开门跑了出去。只听阿凌惊叫道,“大娘你说什么?”

琉璃只道,“你快起来,去把楼里楼下的人都叫起来,发水了!”转身开门,用雨笠遮住油灯就往作画的亭子跑去。外面的雨依然十分急,风倒是小了一些,雨点噼里啪啦的砸在琉璃的下巴下,待她跑进亭子时,提灯一照,倒是松了口气,因冬日挡风的双重锦帘被雨打湿后更为沉重,倒是将亭子遮了个严实,里面的地面根本就没有湿多少。

琉璃将油灯放在地上,几下便把四面的八幅锦帘都紧束在亭柱边挂的帘钩上,然后把月牙凳,三彩柜、木炭等物都堆上了案几,用力提起那桶油便倒在上面,随即油灯一点,火头“砰”的一声燃了起来,随即腾得老高。

这雨夜里,万年宫原本四处挂着的灯笼早已被狂风暴雨打灭,到处都是一片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但随着半山亭的火光燃起,亭子四周顿时变得明亮起来,连山上山下的道路都被照得依稀可见。

阿凌这时刚刚跑出门来,一见这火顿时呆住了,尖叫了一声,“大娘你在做什么?”

琉璃大声道,“若不放火,这外面哪里还能看得见路?你快去把楼里的人都叫起来,只尽量找些铜盆敲起来,沿着半山腰的路来回跑动,一起大声叫‘发水了’,我这就去叫昭仪!”不等阿凌回答,她提起油灯转身便向山下冲去。

这一条路是琉璃两个多月走了又走,熟到闭着眼睛也不会走错的,一路快走,到了紫泉殿的院门外,便一面踹门,一面高声叫,“快开门,发水了,快开门!”

门好容易开了,露出一张有些呆滞的脸,琉璃从她身边挤了进去,高声叫嚷着“发水了,昭仪快出来”,脚下向主殿狂奔,到殿门口时,殿里的宫女早被惊动了,听了琉璃的话,慌得也一起大叫起来,没过片刻,就听见了武则天的声音,“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见武则天披散着头发,身上罩着披风,在几个宫女拥簇下快步走了出来。琉璃忙道,“昭仪,琉璃半夜起来,听见玄武门那边有将士大叫,发水了,快让圣上走避,想来是山洪发了,这里地势低,昭仪还是赶紧到高处去躲避才好!”

武则天脸色顿时变了,回头对玉柳厉声道,“快去把弘儿抱出来,往山上走!”看了看琉璃又道,“你带我去回涧阁,圣上还在那边!”

琉璃一呆,万万没料到高宗今日居然不在这里,忍不住暗叫一声“晦气!”只好道,“昭仪你快上山,圣上那边琉璃去叫就是!”说着把油灯往身边的宫女手里一塞,脱下身上的蓑衣,不由分说的穿在了武则天身上,“梳妆楼边上的亭子里我放了把火,出去就能见到,昭仪往火光那里走!”

武则天惊讶的看了琉璃一眼,她身边的几个宫女此时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忙上来拥簇着她就往外走,琉璃也拿了油灯雨笠转身往外跑去,就听身后武则天叫了声,“刘康,快和库狄画师一起找圣上去!”

雨水此时似乎又略小了一些,半山腰上铜锣铜盆敲打和喊叫的声音变得清晰可闻,不断有各处的宦官宫女从琉璃身边狂奔着向半山亭的火光跑去,琉璃被撞得了几下,险些没拿住手里的雨笠和提灯,就听身后脚步声响,刘康已经追了上来,伸手从琉璃手里接过了东西,带头往前跑去,他身强力壮,身手又敏捷,无人撞得动他,琉璃跟在后面,速度顿时快了起来。

两人跑到回涧阁时,守门的宫女似乎已经被外面的动静惊醒,一拍门环,门立刻就开了,刘康推开门便扯着嗓子叫了起来,“发水了,圣上快出来!”声音极为响亮,琉璃猝不及防下,几乎没捂着耳朵跳到一边去,片刻后,阁楼的大门咣的打开,王伏胜几个簇拥着高宗和邓依依冲了出来。

借着门内的灯光看去,两人似乎都只穿了中衣,外面乱裹着衣服,王伏胜几个更是衣衫不整,好在黑夜中也没有什么礼数不礼数的,刘康一面尽量举起铜灯引路,一面回身往山上走。没走两步,琉璃只觉得脚下感觉有异,有小宦官惊叫了一声,“水上来了!”果然脚下积水眼见着就没过了脚面,每一步都是哗哗做响,琉璃只觉得一颗心就要跳出了腔子,再也顾不上什么,往前就跑。

这里离半山亭已经有些距离,能看到那边有火光闪动,指引着方向,眼前却只有刘康手里的一点光亮在前面晃动,脚下的水似乎在迅速涨高,本来不过是几百步的路,竟长得似乎没有了尽头。头顶上还有铜锣敲打和呼喊示警的声音,但琉璃却只听得见脚下哗哗的水响和身边人粗重的喘息声。

好容易终于跑到紫泉殿附近,眼前也更亮了一些,就听有人叫道,“是圣上过来了,昭仪,快走!”

众人不由大惊,借着火光隐隐看见前面路口站了五六个人,当中一人穿着蓑衣,自然是武则天。此时洪水几乎已经涨到小腿中部,她站在那里却是一动也不动,见到高宗过来,才分开众人淌着水几步迎了过来,高宗上去一把拉住她的手,十几个人簇拥着两人往山上跑去。

风雨中,依稀能听见高宗惊魂未定的声音,“媚娘,你早就出来了,等我作甚?万一我再晚些过来可如何是好?”

武则天的声音十分平静,却有一种破冰碎玉般的决然,“陛下若是没有过来,媚娘绝不上去!”

山路一直沿着斜坡向上而去,洪水则几乎追着众人的脚跟淹了上来,直到上了半山坪,众人才踩到了干硬的土地,只见这坪里空荡荡的,只有武夫人带着阿凌、翠墨几个焦急万分的等在那里,看见高宗和武则天,每个人都是拍着胸口长出了一口气,忙又上来领着他们继续往上走,武夫人便道,“弘儿已经到长廊里了,你们怎么才上来?”

没有人答话,火光里,高宗侧头看了武则天一眼,脸上一片柔情。

一行人一路往山上走去,不多时便登上了绕山长廊的台阶,此时长廊里面密密麻麻的都站满了人,高宗和武则天上来时,众人忙让出了一片空地,一干人走到长廊中,不约而同都松了口气,只是立刻就发现,除了穿了蓑衣的武则天,人人都落汤鸡似的狼狈无比,好几个人还是赤着脚,也不知是没来及穿还是跑掉了。

李弘和月娘被人抱了过来,各自见了母亲都是嚎啕大哭。死里逃生之下,众人此时才惊魂稍定,有唏嘘的,有庆幸的,有忙着找人的自不必提。

琉璃悄悄的退到一边,摘下头上的雨笠,默然回望了一眼对面玄武门的所在,心里一片茫然:她现在可以肯定,如果没有自己,高宗和武则天有八成以上可能就此被淹死在万年宫里——这样的雨夜,这边山上除了她这个特意住在离对面玄武门直接距离最近的屋子里,又竖着耳朵等动静的人,谁会听到那隐隐约约的示警声?至于玄武门附近的宫人,他们就算听到了示警,但水逼玄武门时,两座山中间的山谷里早就是一片洪流,谁又能过得来?时间的因和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难道说在这个时空中,自己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路人甲?

洪水似乎停止了上涨,半山亭里的火焰还在熊熊燃烧——那案几柜子都是上好的红木,果然是货真价实、经久耐烧……她正胡思乱想,就听长廊之上,远远传来了喧哗的人声,随即是一声焦急的高声询问,“敢问圣上可在?可还安好?”

正是裴行俭的声音。

第62章 不动声色 论功行赏

他怎么来了?怎么来的会是他?

琉璃不由回头往山上看了一眼。据她所知,此次随高宗来万年宫的官员,多住在南坡几处地势颇高的楼阁里,此前她倒没怎么担心过裴行俭,但在这样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逃奔后,突然听到他熟悉的声音,一颗心竟是不由自主的急跳了起来。

只见山上的一片漆黑中,渐渐闪烁起了几点微弱的火光。王伏胜上前了一步,仰头大声道,“圣上在此,来者可是裴舍人?”

“正是裴某,如今水势未明,臣斗胆请陛下移驾丹霄殿。”

这倒是好主意,总不能在长廊里呆着。高宗不由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衣服:他原是半夜从床上被惊醒的,随手抓了件衣服就跑了出来,此时才看清,身上披的竟是一件粉色的轻袍,赶忙脱了下来,可里面湿漉漉的白色中衣更不成样子,正踌躇中,武则天已走上一步,解下蓑衣披在了他的身上。她在蓑衣里原本还穿了一件披风,如今只是下摆湿了一片,倒也无伤大雅。

高宗忍不住握住了武则天的手,低声叫了句,“媚娘……”武则天淡淡的一笑,转头对王伏胜道,“告诉裴舍人,圣上这就上去。”

雨渐渐的小了,山上火光也越来越亮。刘康手持提灯在前面引路,高宗紧紧携着武则天的手,沿着回廊往山上走去。几个贴身的宫女宦官跟在身后。

眼见武夫人和邓依依都跟了上去,琉璃也走上几步,默默的跟在了武夫人的后面。武夫人回头看见琉璃,忙伸手把她拉到了身边,叹了口气,低声道,“今夜,实在是多亏了你!”

沿着长廊往上一百多步,出回廊往西走,不多远便到了后宫的南门仁寿门。门旁早有几个宦官在翘首等待,见到高宗挥手示意,连忙下锁打开大门。只见门外已经整整齐齐的站了百十位手持火把的侍卫,最前面的正是裴行俭和一位头戴银盔的年轻将军。裴行俭身上的一件深碧色圆领袍被雨水打得半湿,袍角下摆皱得不成样子,但看上去居然并不狼狈,只是剑眉微锁,神色里带着几分焦虑。

看见大门打开,两人都上前一步行礼,“臣裴行俭,臣郑芝华,见过圣上。”

高宗快走了两步,“两位爱卿免礼。”顿了顿又道,“今夜原来是郑将军值守?只是守约,你怎么也会在此处?”

郑芝华道,“臣正是今夜值守,闻得山下有异,因此召集人手守在门边,以备不时之需,陛下无恙,真乃大喜,裴舍人已着人知会丹霄殿内侍准备热水衣物,陛下即刻便可移驾过去。”

裴行俭也微微欠身,“启禀陛下,臣适才被风雨声惊醒,心内有些不安,故此出来查看,还未到后山,便听见了铜锣敲打、人声呼喊之声,赶到此处又遇到了郑将军,守门内侍无旨不敢深夜开门,只道山下长廊似有人避水,臣这才登墙询问了一声。请圣上恕罪。”

琉璃被武夫人拉在身边,位置原本就站得靠前,一眼便看见门外的地上还仰天扔着一把油伞,想到平日那般镇定的裴行俭,适才一急之下,丢开伞,撩起袍子就爬到了这足有一丈多高的墙上,忍不住低头闷笑起来:裴行俭跟薛仁贵,今天一个爬门,一个爬墙,身手矫健,真不愧都是大唐名将!只听高宗的声音里也带上了笑意,“事急从权,守约何罪之有。”说着便往前走去。

裴行俭谢了恩,直起了身子,目光却往高宗身后微微一扫,琉璃不着痕迹的踮了踮脚尖,露出了半张脸,裴行俭的目光在她脸上并未停顿,只是垂下眼帘时,本来紧锁的眉头已然展开,略微发僵的双肩也放松下来,整个人又恢复了淡远无波的气度,静静的转过身去,为高宗带路。

一行人没有走出多远,前面人声喧哗,却是一干留守万年宫的朝臣都已得到消息赶了过来,领头的正是司空李绩,披散着花白的头发,迎上来便深深行了一礼:“听闻山洪突发,水势凶猛,幸得天佑吾皇,陛下无事。臣等无能,令陛下受惊,又迎驾来迟,罪该万死。”

高宗淡淡的摆了摆手,“司空平身,此事谁能预料?众卿随朕去丹霄殿罢。”

到得丹霄殿时,却见殿门大开,到处灯烛点起,殿里的宫女宦官都已衣冠齐整的候在门口。诸位朝臣留在外殿,高宗与武则天等人则被拥簇着进了内殿,自有人捧上干净衣服伺候他们换上,便是武夫人和琉璃几个也被引到了一间暖阁里,有宫女捧上了热水铜盆毛巾,又准备了几套干净衣服。

琉璃今夜是淋得最透的一个,身上从里到外早已没有一根干纱,她穿的是一套葛布胡服,虽然不会像其他宫女般曲线毕露,但一路上走来已经忍不住有些瑟瑟发抖。此时终于在这明亮温暖的屋子里擦干了头发身子,换上了柔软洁净的衣服,简直有了一种重新活过来的感觉,就是身上这衣服似乎略小了一号,也顾不得许多了。

武夫人也换好了衣服,舒服的叹了口气,她一直打着伞在半山坪上等人,其实并未淋多少雨,但这一夜惊魂却是少不了的。看见琉璃低头绞着发尾的雨水,忙让翠墨也上去帮忙梳头,琉璃笑着推辞了声“哪敢劳烦姊姊”,武夫人就道,“今日便是我来帮你绞头发也是应当,若不是到你说起这梳妆楼的好处,我们哪里想得到要搬上来?今夜水势如此之急,还不知会如何!”

琉璃只得笑道,“此事乃是夫人的福气,与琉璃何干?”

恰好乳娘也把月娘收拾好带了过来,月娘今天晚上一直被厚披风裹着,身上一点也没湿着,唯有头发略落了几点雨水,开始又受了点惊吓,此时早已好了,咕噜噜的转着眼珠子,颇有些好奇的东张西望,武夫人便拉了月娘过来道,“快些谢过你琉璃小姨。”琉璃不由吓了一跳,月娘已奶声奶气道,“月娘谢过琉璃姨姨。”

琉璃摆手不迭,“夫人快莫如此!”

武夫人正色道,“我等也就罢了,今夜若不是你警醒,圣上和昭仪那边只怕也不会如此有惊无险,若是……”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后怕之色。

她语音刚落,就听暖阁外面有人道,“请问库狄画师可在此处,昭仪有请。”

武夫人顿时笑了起来,“快些去,定是好事!”

琉璃忙应了声,“琉璃这就来。”这边翠墨和阿凌飞快的把琉璃的头发挽了个低髻,琉璃看看身上并无失礼之处,这才急忙挑帘出去了。一面跟着传话的宫女往前走,一面心里不由有些七上八下起来:她这两个月每到大雨之夜便出门观察,竖耳倾听,不敢入睡,渐渐将事情筹划周密,今夜又经历了这样一番凶险,为的就是这一刻,却不知是否会如愿……

宫女将她直接领到了西殿后面的一间房里,只见房间甚大,地上铺着深紫色的地衣,进门几步便有坐榻案几,稍远处低垂的朱红色锦帘后隐隐露出一张屏风大床,想来就是皇帝在丹霄殿的寝宫。不过此刻屋里只有武则天和玉柳等人,武则天显然已经收拾过一番,换上了一身浅黄色的襦裙,脸色却还有些略微发白,看见琉璃便笑道,“你可算过来了,适才我在长廊里就想找你。”

琉璃在长廊时其实一直注意着武则天的动静,绝不相信她当时还想得到要找自己,也只得笑道,“琉璃当时形容狼狈,不敢靠近,怕惊了昭仪。”

武则天笑了起来,“倒是多亏你把那蓑衣给我披上了,不然圣上和我这一路过来,定然狼狈。说起来,今夜若不是你,圣上与我,加上弘儿,还说不得会如何。”

琉璃忙道,“昭仪折煞琉璃了!琉璃哪敢当昭仪一谢?便是没有琉璃,定然也会逢凶化吉的,所谓吉人自有天相,圣上、昭仪和弘皇子都是天命所归的贵人,自有上天庇佑,琉璃不过适逢其会,哪敢贪天之功?”

武则天笑道,“好巧的嘴!你这谨慎的性子何时能略改一些?只是今夜情形究竟是如何,你也细细的跟我说一遍才好。”

这篇话琉璃心里早有了准备,定了定神才道,“今夜原有些闷的,琉璃贪凉,就开了窗子睡觉,没想到半夜被风雨声惊醒了,去关窗子时,便听见对面仿佛有人在叫,‘发水了,快让圣上走避!’,琉璃吓得不得了,忙穿了衣服,提了灯出去想叫人,出门才看见外面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灯笼竟是都被打灭了,琉璃心里惶恐,这雨夜里就算叫起了人,又该往哪里跑?一急之下才想起平日作画的半山亭里还有木炭炉子这些物件,因此跑过去就点了把火,这才看得清路了,便赶紧下来叫昭仪。”

武则天沉吟着点了点头,看向琉璃的目光中露出几分欣赏,回头对玉柳道,“你们可也学着点,真真是七窍琉璃心,才能造下这莫大的福缘。”玉柳几个一夜惊魂,此时对琉璃都是满心感激——若是没有琉璃的示警,没有她放的这把火,莫说昭仪圣上,那满山的宦官宫女又如何能逃得脱这场大水?纷纷都应是,又忙把琉璃的聪慧忠心夸赞了几句。

琉璃倒真心有些不好意思起来,顿时红了脸。武则天看着她叹道,“琉璃,你今夜所为,原不是一个‘谢’字能过的,圣上必有厚赏,只是你若是有什么心愿,不妨先告诉我一声。”

琉璃藏在袖子里的手,不由握紧了拳头。

第63章 救驾之功 意外之喜

向前走了一小步,琉璃深深的行了一礼,“昭仪,琉璃一介女子,别无所求,只是家父家世清白,能文善书,琉璃斗胆求赐家父一个出身。”

武则天惊异的挑起了眉头,转念间心头已是雪亮,原来还略有些紧绷的眼角,顿时露出了柔软的笑纹,上前两步拉住了琉璃的手,“没想到你竟还有此等孝心!我也曾听母亲说过,你家曾祖在前朝官声甚好,想来定然是家风严谨的,尊亲既然善书,那就更不会违了规矩,你且放宽心。”回头又对几个宫女笑道,“你们先退下,我还要拷问她几句!”

玉柳几个本来正暗自有些惊诧,这琉璃是傻的么,宫里的女子,家里若是高官勋贵也就罢了,至于是平民还是小官,跟自己的前程又能有什么关系?宫中人的擢拔,便是罪官出身也不论的!此等大好时机,正应乘机先占住个好位置,以后再帮家里人,岂不是容易百倍?有的忍不住便替琉璃可惜,恨不得提点她一声,有的则心生窃喜,听见昭仪这一声,这才忙都退下了。

待众人都出了门,武则天才低声笑道,“你这妮子,竟敢在我面前弄鬼!你原先说的那有口头之约的良人,难不成竟是官身?”

琉璃心中一震,她原本也不准备再瞒着武则天,却没料到她竟在转眼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心思真是敏锐得可怕!忙低头回道,“琉璃不是存心瞒着昭仪,只是那人,不但是官身,且是高门子弟,说出来只怕人人都道琉璃是痴心妄想,琉璃也就是在昭仪面前提了一句,别人更是一点风都没敢露过,便是夫人也一无所知的。”

武则天心头舒坦了许多,忍不住又生出了几分兴趣,追问道,“那人是哪家子弟?如今又担着何等职务?”

琉璃脸上一红,半响不语,武则天便道,“有什么不敢说的,你们既是有情在先,此番你又有救驾之功,别的不说,此事我定会设法让你如愿!”

琉璃心头忍不住一松,不想再绷下去,开口道,“启禀昭仪,此人……”一语未了,就听门口有人到,“圣上到!”

高宗穿着一件黄色绫袍大步走了进来,叫了声,“媚娘”,看见殿内情形,不由一愣。武则天拍了拍琉璃的手,对高宗笑道,“陛下,你来得正好,这里还有一位今夜的大功臣你不曾见过。”

高宗一怔,看了一眼琉璃,见她低着头,身上穿的是一件寻常的宫女衣服,牙色长裙,浅绯色半臂,衣服紧紧的裹在身上,格外显得身材玲珑、亭亭玉立,心里顿时一动,笑着“喔”了一声,“昭仪倒说说看,这位宫人在何处当差?又如何立了功?”

武则天见他居然没有认出琉璃来,不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陛下,她哪里是什么宫女,是臣妾宫中的库狄画师!琉璃,你就不要接着数砖了!”

琉璃此时心中已是大定,闻言也笑着抬起了头,高宗一眼扫过去,不由惊讶的微微睁大了眼睛:眼前的女子一张脂粉不施的素脸,但肌肤胜雪,长眉入鬓,竟有几分年轻时萧淑妃的品格,一双浅褐色的眼睛更是晶莹清澈、熠熠生辉,几乎令人神眩。

他心头不由有些恍惚:眼前这个神采殊胜的清丽女子,真是那个一天到晚头恨不得贴到脖子上说话的胡人画师?印象里,这几个月里她在自己面前似乎晃过无数次,只是每次都是一副拘谨守礼的小家子模样,他竟从未注意到她有这样一副容貌品格。

琉璃一眼看到高宗的目光,忙敛目垂头,微笑道,“昭仪取笑了。”

武则天看见高宗的眼神,心里不由微微一沉,转眼便看见琉璃忙不迭的低了头,心思转了几转,口中笑道,“陛下有所不知,今夜正是库狄画师第一个听到了玄武门那边有人呼叫发水了,这才叫醒了众人,出去时又见各处的灯笼都被风雨打灭,便在半山亭点了那把火,臣妾那里是她去唤起人来的,便是陛下那儿,也是她和刘康一道去的。”

高宗此时已回过神来,上来携了武则天的手,“如此说来,这库狄画师倒真是今夜第一等的功臣,如何赏她,媚娘可有什么主意?”

武则天笑道,“这库狄画师是个有孝心的,不求自己的封赏,只想为她父亲求个出身。臣妾也问过,这库狄氏前朝时原也出过几位王侯,家风又极为严谨,库狄画师的父亲便能文善书。”

高宗略有些意外,上下看了琉璃一眼,方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以善书选个流外官身原也算不得什么。”

琉璃心里顿时真正的松了一口气。大唐原是贱口、良民、官身等级森严的社会,一有出身,便可免赋税,成为衣冠户,于平民而言,自然是鱼跃龙门。她费尽心思所求,就是让自己的那位便宜父亲库狄延忠好歹挂一个官身,那么她的胡人面孔也好,商女母亲也好,多少便能遮掩过去。毕竟一个小官的嫡女,和一个平民胡女,身份上已完全是两个概念。至于她自己,难道她能求一个女官的职位,好一辈子出不去皇宫么?

只是这大唐的官,却也不是随便就能授予的,当年安家叔祖安叱奴因受宠于唐高祖而被封为散骑常侍,几乎惊动了朝野,至今还是一桩帝王轻许官位的反面教材。她今夜功劳再大,但身份所限,皇帝却不能明着因此去封赏她的父亲——除非她成为高宗的宠妃,那又另说。好在大唐正式官员之外,还有一种编制外的“流外官”,可由各衙门自行选拨,平民只要能写能算能做事情,就有资格去应选。库狄延忠好歹一手字写得还算漂亮,以这个名义去选流外官,并不违例。此事高宗只要交代一声,自有下面的官员去办理。虽然是“暗箱操作”,但金口玉言,又是合于情理的小事,自然断无反悔的道理。

她心头喜悦,忙行了一礼,“民女多谢陛下恩赏。”

高宗随意点点头,摸着武则天的手依然有些发凉,不由皱眉道,“御医怎么还未过来么?”

武则天微笑道,“陛下忘了么,如今臣妾都是蒋司医看的,他早已到了,臣妾急着见库狄画师,便让他让外面先候了一会儿。”

高宗叹道,“你的身子要紧,好容易调理得好了,还是要赶紧看看,万不能因受凉再生病。”

武则天摇头道,“臣妾今夜并未淋多少雨,倒是陛下该把把脉才是,正是暑日,又受了寒,若是引发了头风却如何是好?外面还有那么些事务等着陛下处置。”

琉璃见他俩你侬我侬,一颗微微悬起的心放了下来,悄悄退到一边,此时玉柳等人也早已走了进来,又劝说了几句,武则天这才躺到里面的屏风床上,放下了纱帐,宣蒋司医进来诊脉。

那蒋司医进来后低头诊了半日,眉头紧锁,高宗见了心惊,待他退下后忙也跟了出去,没过片刻,又在门外大声道,“司衣何在?”

待那司衣彩儿赶了出去,没多久却是高宗当先一步神采奕奕的走了回来。武则天已坐了起来,奇道,“那蒋司医怎么说。”

高宗笑道,“他道你的身子已经大好了,今夜也未受风寒,不用吃药,只是要多休息,待到睡好了他再来请脉!”

琉璃听到此处,知道再无他事,眼见玉柳已经带着几个整理床榻,忙抽空道了声,“请昭仪好好安歇,民女告退。”

武则天笑着挥了挥手,“你今夜也辛苦了,下去休息好了再过来陪我说话。”

倒是高宗听见“民女”二字心头一动,看着琉璃低头退下的身影,想说什么又忍在了嘴边。

此时早已过了四更,那领着琉璃下去休息的那管事宫女便笑道,“夫人她们都已是睡下了,这里睡处却是不多,画师若不嫌弃,不如到奴婢屋子里小憩片刻?”

琉璃忙笑道,“琉璃如何好打扰姊姊?”

那女官笑道,“画师太客气了,我家妹子就在紫泉殿里当差,想来若非画师示警,只怕今夜连命都逃不出来,画师若能让奴婢尽点心意,也算是帮妹子报答一二。”

琉璃听了这话,不好再推辞,只道换了谁遇上那番情形,还能不出去叫醒人?说着便随着这女官去了她的住处。不知是否是此事已经传开,这一路上遇见的宫女宦官看见她无不含笑招呼、行礼,琉璃笑得脸都酸了,好容易到了东殿的一间耳房里,那女官身后的小宫女快手快脚把床上的被褥都换了新的,琉璃再三谢了,便在那屋里歇了下来。她原本的确有些乏了,心头谋划之事又终于有了结果,躺下没多久便睡了过去。

待她醒来时,早已是日上三竿,门外候着的小宫女听见动静忙走了进来,伺候琉璃梳洗,吃了些点心,又换上了一套宽大些的青色衣裙。琉璃便笑道,“还要麻烦你带我去武夫人的房间。”

小宫女带着琉璃从后殿绕到西边的一间房前,一问才知,武夫人已经到了寝殿去找昭仪,只有乳母在屋里伴着月娘。乳母见了琉璃却道,“你快过去,适才昭仪还问起你来,正有件天大的喜事!”

第64章 将军威仪 帝王煞气

琉璃忙问,“有何喜事?”

乳母笑道,“就你贪睡,如今大伙儿都知道,早间御医又给昭仪请了脉,说是喜脉无疑了,这还不是天大的喜事?这才真真是冲掉了晦气呢。”

琉璃吃了一惊,心里顿时对武则天佩服得五体投地:前年生了弘皇子,去年生了小公主,如今居然又有了!这叫神马效率?

她转身要走,那乳母又道,“你去时当心着些,圣上起来时身子有些不大爽快,御医说怕是头风犯了,须要多歇着,如今外面说是淹死了好几千人,里里外外乱成一团,圣上便是想歇也是歇不了的。这丹霄殿本来就不大,能住人的房子都满了,宫女们正在收拾着暖阁,眼下只能用帘子把寝殿隔了,昭仪在里面休息,圣上便在外面听人回报事务,你切莫冲撞了人。”

琉璃忙谢了她,转身往寝殿走去,殿外守着的两个宦官看见是她,都是笑着点头,琉璃也微笑着回了。走到门口一看,心口不由一跳:高宗果然就在外面的便榻上半躺着,正吩咐着什么,两位官员在一旁提笔记录,右边那个子高些的不是裴行俭是哪个?她深吸了一口气,见似乎没人注意到自己,便向身后的小宫女摆了摆手,悄悄的进了门,转身便溜进了落下的帘子里,却不知那边高宗说话的声音足足停顿了一拍,裴行俭手一抖,纸上落下了一个墨点。

琉璃进了帘子,只见武则天正靠坐在床上,武夫人坐在榻前,低声说笑着什么,看见琉璃两人都笑了起来,武夫人忙向她招手,琉璃快步走了过去,武夫人便笑道,“亏你昨夜那件蓑衣,医师说昭仪腹中的皇裔一切安好,说来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琉璃忙笑道,“哪里的话,皇裔分明是托了陛下与昭仪的福气。”

武则天忍不住笑了起来,“就知道你会这样说!”她此刻脸色红润,眼波明亮,只是看着琉璃的目光,却有一种奇怪的深意。

几个人正说笑间,就听外面有人大声回道,“陛下,右领军郎将薛礼已在殿外等候。”高宗立刻道,“快宣他进来!”

薛礼薛仁贵!“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即使是在名将辈出的大唐,薛仁贵这个名字也实在是不要太如雷贯耳……一时间,琉璃只觉得心里有几万只蚂蚁在爬来爬去。

武则天和武夫人不由对视一眼,武则天笑问,“你难不成是已经听说了,昨夜你听到的声音,正是这位薛将军冒死登门呼喝?”

琉璃一怔,忙不迭点头,武则天忍不住摇头笑了起来,“你想看,就去帘子后偷偷看一眼吧。”

琉璃眼睛顿时亮了,笑着福了福,悄悄走到了帘子后面,拉开一点缝隙往外看。却见外面裴行俭正拿起一份奏折念给高宗听,他醇厚舒缓的声音在屋子里回荡,竟似有一种奇异的韵律感,琉璃虽然不知道他到底在念什么,一时竟也听住了。

直到门外一阵脚步声响,琉璃才惊醒过来,却见从门口走进一位身披白袍,手拿银盔的将军,身材高大,似乎比裴行俭还要略高一些,脸型方正,剑眉凤眼,眉梢眼角都高高挑起,果然是不怒而威,只是双颊微松,颌下一把胡须,看年纪怎么也有四十上下光景,再不是传说中那手拿方天画戟、在万军从中所向披靡的白袍小将。

却见他进门便向高宗行了一礼,“臣薛礼参见陛下。”

高宗忙道,“将军免礼。”慢慢坐直了身子,才叹道,“昨夜危急关头,幸得卿登门大呼,朕方免于沉溺,始知世上果真有忠臣!”

薛仁贵沉声道,“护卫天子,乃臣职责所在,不敢言忠。”

高宗笑道,“将军过谦了,先皇昔日东征,不喜得辽东,而喜得将军,今日将军又有救驾之功,朕便赠将军御马一匹,他日或可助将军奔驰千里!”

薛仁贵静默片刻,肃然行了一礼,“谢陛下恩典!薛礼纵然粉身碎骨,必不负陛下期待。”

高宗微笑着点点头,“朕相信将军。”

薛仁贵并不多言,躬身告退,转身离去时,那张沉肃威严的脸上竟有一丝掩不住的激动之色。琉璃心里忍不住嘀咕,高宗收买人心也很有一套啊!一匹马几句话就让薛仁贵恨不能粉身碎骨,真是桩划算的买卖……却听高宗突然笑道,“说到救驾之功,朕差点忘了。守约,你去外殿看看司空那边还有何事要回禀的,若有奏章便一道都拿过来。”

琉璃心里一跳,忙退了回来,诧异的看了武则天一眼,却见武则天淡然道,“早间蒋司医禀告圣上说,邓才人又病倒了,风寒高热,只怕要休养好一阵子。”

琉璃不由一怔,心道,这跟我有一个铜子的关系么?

说话间,高宗已扶着王伏胜挑帘走了进来,看见琉璃,眼里露出一丝笑意:适才她从门口蹑手蹑脚的溜进了帘子里,样子实在有些滑稽,好在身姿窈窕,脚步轻盈,看起来倒也赏心悦目,自己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媚娘身边还有这样一个美人儿?

一屋子人忙都向高宗见了礼,高宗笑着摆了摆手,“罢了。”又问,“媚娘……”

武则天仰头妩媚的一笑,“哎呀,都怪臣妾记性不好,玉柳,你们先出去一下。”

王伏胜玉柳等人都笑着退了出去,武夫人怔了一下,脸色突然变得有些复杂,看了琉璃一眼,也走了出去,转眼间这帘内便只剩下了武则天、高宗和琉璃三个人。琉璃只觉得事情古怪,一颗心顿时悬了起来。

武则天眼波流转,对琉璃笑道,“琉璃,圣上适才跟我说,以你昨日之举,当得上才行出众,足以纳入宫中,擢为才人。不知你是否愿意侍奉陛下左右?”

琉璃怔怔的看着武则天,脸色慢慢变得苍白:一夜之间,事情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她不是答应了要成全自己的心愿么?猛然间,武则天刚才说的那句话掠过心头,邓才人“只怕要休养好一阵子”,是了,她自己刚刚查出怀了身孕,邓才人偏偏又病得厉害了,这万年宫明面上再无合适之人,所以,自己就成了暖床工具的最佳选择么?难道自己苦心筹划,救了他们这一家四口,结果竟是换来了这样的灭顶之灾?

琉璃只觉得胸口发紧,几乎喘不过气来,却见武则天目光明亮的看着自己,轻声笑道,“琉璃,你发什么呆,这可是圣上的恩典,你若有什么谢恩的话,不如自己去跟圣上说。你原是救驾有功的,谁还会怪你不知礼数不成?”

这目光就像冰雪般令琉璃心头一凛,刹那间已全然明白过来:此事只怕不是武则天的主意,只是她也不肯为了自己而令皇帝心头不快罢了。想来皇帝兴致勃勃说要抬举她的人,她却说此人已经有了心上人,一门心思是要出宫嫁人的,听上去有些太扫兴;又或者,她对自己愿不愿意当这才人没有把握,更不肯冒险。因此,这扫兴的话,必须由自己来说,反正自己是“救驾有功”的,皇帝总不好翻脸来怪自己。

想明白此节,她心头一片冰冷,再不迟疑,转身深深的行了一礼,“民女多谢陛下抬举,只是民女不配入宫,无法奉旨,请陛下恕罪。”

武则天暗暗的松了口气,这个琉璃,果然是铁了心不愿意进宫的。

想到早上那一幕,她心头依然有些百味交集:当蒋司医确定自己是喜脉时,圣上狂喜之下信誓旦旦“媚娘,你才配当我的皇后,这个孩子,我绝不会让他再受他哥哥姊姊那般的委屈!”可转头当医师回报邓才人的病情时,他却几乎没有斟酌就说要抬举这库狄琉璃,帝王的恩情,果然是雷霆雨露!只是这种情形下,自己怎么能说出,‘库狄画师与人已经私定终身,不愿入宫’的话来?

更何况,不愿进宫当宫女,和不愿进宫当才人,本就是两回事,库狄琉璃的婚约只是口头约定,此等荣华富贵就在眼前,谁知道她会不会改变主意?她也说过,除了自己再没告诉别人的。圣上既然对她动了这种心思,自己替她回了,万一她日后得知反咬自己一口又该如何是好?此事风险实在太大,而自己眼下却是一步都不能行错的!倒不如就装个不知道,用话点她一点,她这般玲珑剔透的人,自然知道该如何抉择,没想到她竟是直接回了“无法奉旨”……

一眼瞥见高宗的脸色由惊讶迅速变成了微沉,武则天的脸上也露出了惊诧的表情,“琉璃,这却是为何?”

琉璃低头不语,刚才她几乎脱口就想说“民女已有婚约”,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裴行俭,他的确说过想娶自己,说过他愿意娶自己,可是说到底,那也不过是一句话,他如今前程正是大好,在这样的情形下,自己又何必把他牵扯进来?

武则天见她不回答,心头倒也明白了几分,抬头对高宗笑道,“想来女儿家面薄,有些事情原是不好禀报圣上的,这库狄画师历来是个妥当的人,又是个忠心耿耿的,此事都怪臣妾太过鲁莽了,请陛下还是莫要怪她才好。”

高宗漠然的看了琉璃一眼,这一生,在女人们面前,他听到过太多次惊喜若狂的“多谢陛下”,却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斩钉截铁的“无法奉旨”,惊诧之余,不由有些恼火,却也有些好奇,只是此时若自己开口追问,未免也太轻率了些,只得随意点了点头,“她既然能忠心救主,想来也不敢无故抗旨,此等小事,昭仪自行处置就是。”他心绪不佳,话音自然格外的冷漠,说到“无故抗旨”四个字时,更是下意识的加重了语气。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气氛得沉闷得令人心颤。却听门外一个清润的声音传了进来,“陛下,臣有事启奏。”

在这片怪异的沉寂中,裴行俭的声音来得格外及时,高宗转身掀帘便走了出去。琉璃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却听武则天低声笑道,“琉璃,你心中可是怨我?”

琉璃心中一凛,忙诚恳的摇了摇头,“琉璃哪敢这般不知好歹,这原是一场天大的富贵,昭仪是疼琉璃才没帮琉璃回了的,只是琉璃的确不配入宫,不敢欺瞒陛下罢了。”

武则天仔细看着琉璃,只见她也眼巴巴的望着自己,神色中略有些紧张羞愧,不由轻轻的一笑,心道,原来还是个不懂事的,只怕在外面跟那人做了点什么出来,便不敢进宫来侍奉圣上了,这样也好,眼前这女子不比邓依依,看着性子谨慎老实,却总有种让人看不透、抓不住、亲近不了的古怪感觉,她若真起了那种心思,只怕就是个难缠的。

想到此处,她安慰的拍了拍琉璃,“你放宽心,陛下最是宽仁不过的,你原是进来给我当几个月的画师而已,有了婚约不能入宫,自然算不得欺君抗旨。”

琉璃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帘外,高宗坐回了卧榻,淡然吩咐,“守约你进来回话。”

裴行俭垂眸走了进来,“启禀陛下,适才郑芝华回报,三卫人数已经大致清点过,少了一千二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