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之璐从小到大都没给父母丢过脸,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实。她总是以标本的出现在别人的口中。认识他们一家的人都会说,钟行长的女儿又漂亮又聪明,在班上都是前几名,唱歌跳舞什么都会,作文也写得好,还会弹钢琴,周末的时候总是听得到她家有琴声,多文静的孩子啊。她一路顺风,保送上了高中,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在国内排名前几位的大学。若是古代,大概提亲的人都能踏破门槛。

之璐后来想,自己为什么没在这些颂扬声中迷失,一是父亲对她的影响,二是读书。她要什么书,钟载国就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她看书多,书看得多,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思想也许比同岁的孩子更深一些,身上也自然能沉淀出一些可贵的品质,例如道德,例如正直,例如坚持。

第一次带叶仲锷回家,他有点震撼的看着着她的卧室,说,这哪里是卧室,不如说是书房。之璐又从床底拖出好几个大箱子,那么多书都被整理的整整齐齐,一本不乱。她拿起一本亚当·斯密的传记,正要说话,他从箱子那边探身过来堵住她的唇,把她要说的每个字都吃下去。她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许久后才把那句话断断续续的说完,这都是我的嫁妆,你要不要?

之璐摇摇晃晃回到卧室,打开电视。这几天,省里正在开两会,新闻报道里全都是,她歪着头看新闻,每个领导都认识,每个字也都进了耳朵,但是就是不知道整合起来代表了什么含义。

她拿着书在客厅外的阳台上坐了一晚,半夜的时候觉得冷,回屋子拿着被子把身体裹住。没有星星,夜空暗得发亮,就像经过加了颜料的湖水,浸出一种诡异的光芒。时不时的有风吹过脸颊和耳边,仿佛低低的呢喃。她几乎睡着了。

此后连续好几个晚上,她都是这么过的。那种奇怪的声音也消失了。不过在户外过夜的结果,到底是感冒了。嗓子沙哑,咳嗽,最严重的时候话都说不出来。

吃午饭的时候,邓牧华没好气,说她:“最近你的怎么状况这么多?”

之璐只笑。

邓牧华忧心忡忡:“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我给你介绍个男朋友吧。重新谈恋爱会不会好一点?喂喂,我跟你说话呢,听到没有?”

之璐一愣,把思绪抽回来一点,问:“师姐,你有没有背人跟踪过?”

“你被人跟踪?”邓牧华上上下下的打量她,忽的失笑,“你的爱慕者跟踪你?当年就有这种事情吧。你应该有经验的。”

“不是这种跟踪,”之璐沉吟一下,“其实也没事,忘了这个事情吧。”

自从那次鲁建中说过有人可能跟踪她,之璐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状态,有点像小时候看了聊斋故事之后的感觉,情不自禁的觉得身后有东西。不论是坐车上还是不行,感觉得有人在跟随,后颈发凉。那怕是在室内都觉得不对劲,无缘无故的,战栗的感觉在全身游走,一周之后,这种感觉愈发强烈了。

回到办公室,打开手机,发现有个未接来电,她拨回去,是李凡,问她晚上有空没有,说有事要请她帮忙。他能有什么事情找她帮忙?之璐爽快的答应下来。

下班后李凡开车在楼下等她。李凡的花花公子作风是有名的,他靠在车上,笑得来往的女士方寸大乱。出版社的同事纷纷对这个来头不小的人行注目礼,邓牧华笑得尤其开心,之璐觉得尴尬万分,瞪了邓牧华两眼,但还是上了他的车。

李凡请她去吃饭,安静奢华的包厢,隔音效果很好。服务员身高整齐,个个高挑动人,上菜后,礼貌的轮次退了出去。李凡问她“可不可以抽烟”,之璐笑着做了个请便的动作。原以为有什么大事,结果李凡拿出一篇稿子给她,让她看看能不能发表,说是这是他妹妹的作品,他妹妹迷上写小说了,做梦都想当作家。

之璐收下稿子,摇摇头微笑:“就是这个事啊,那也不用特地请我吃饭吧,李总你让人把稿子送来,说一句话就可以了。”

“之璐,别跟我客气,叫我名字好了。以前你客气一下无所谓,是怕叶兄多心,现在你们都离婚了,我就实话实说,”李凡摆手,“其实也不仅仅是因为稿子的事情,还有别的事。”

之璐压根就想不到他下面一句要说什么,晃了晃茶杯:“请说。”

李凡身子前倾,表情从容,语气平平常常,仿佛是在说世界上最平常的一件事情:“我想追你,可以吧。”

房间里的灯光恰当的闪了闪。之璐迅速的眨眼,终于确定自己没看错李凡的表情,也没有听错他的话,然后才回答:“对不起,不可以。”

李凡调整了一下坐姿,把烟灰抖落在烟灰缸里,挑眉看了她一眼:“怎么,你觉得我是花花公子?我承认,我是有很多女朋友。我一开始就很喜欢你,想追你的,后来才知道你结婚了,而且老公还是叶仲锷。我不得不对你死心。”

之璐抿嘴,片刻后重复了一句“对不起”,然后把手从桌子上拿下来,合在一处,十指交叉,方才慢慢开口:“离婚这个事情,我没有办法。不论仲锷怎么想的……但是,我爱他,我比自己想象的更爱他,我不能再爱上别人。我像傻子一样,错过很多事情,这些我都没办法,我无能为力。所以,对不起,我永远不会用你或者任何一个人当镇定剂。”

她站起来,说:“李总,谢谢你抬爱。我先走一步。”走到了门口,李凡忽然叫住她,暧昧的灯光下,他脸色阴晴不定,沉声说:“之璐,你真的不考虑一下?”

“不用考虑。”之璐欠身,打开包厢门,径直去了柜台,结了账离开。她不想欠他什么,一顿饭也不愿意。

外面已经是晚上,霓虹灯光闪烁不停。她顺着宽阔的马路慢慢的走,从一栋栋高楼大厦面前走过去,心事沉沉,脑子还想着李凡刚刚那番话。李凡表态说要追她,她与其说是震惊,更不如说是遗憾。她心里有数,跟他再作朋友应该很难了,几乎不可能。

忽然耳边传来七八岁小孩子的哭声。之璐停下脚步,环顾四周,分辨出哭声是从身边两栋大厦里的小巷子传来的,巷子里没有灯,她的视力还不错,努力分辨可依然看不清楚里面何事。然而,那个小孩的哭声更大更惨烈,仿佛在声嘶力竭的述说什么不幸的遭遇。

之璐抓紧肩头的挎包,毫不犹豫的进入巷子,扬声问:“有人么?哪个小朋友在哭?别怕,阿姨来找你。”

巷子里的地面不平整,之璐深一脚浅一脚的往里走,想起了自己曾经做过的一篇纪实新闻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的市区,甚至市中心都会有这样的小巷子,路灯昏暗,或者没有路灯。哪怕城市建设做的再好不过,总还是会有这些地方,阳光照不到,游离于城市建筑规划之外,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地方也是犯罪高发之地,政府拿它们无能为力。

她努力回忆着自己在那篇稿子里写的内容,寻找着哭声的来源。眼睛渐渐习惯了没有光亮的环境,她也借助月光,渐渐能把墙壁,地面,更远处的垃圾筒分辨出来。

这个时候,孩子的哭声嘎然而止,巷子一下子变得异常安静空旷,人也格外敏感。

几年的记者没有白干,其间也不是没遇到过危险。她的直觉发挥作用,告诉她危险临近;之璐猛然一个转身,另一个男人的气息逼近身后,一眨眼的功夫,刀锋割破空气,颈旁一片冰凉。金属的质感在皮肤上的感觉完全不同于温湿的手指触觉,带着不容分说的敌意。

那人速度极快,力气也大的不可思议,双手宛如铁钳,把她的双手扭到身后,阻止了她想去摸手机的动作;然后在她耳畔轻笑,拿着那把毫无温度的刀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脖子,嘶嘶的低笑,冰凉刺骨。这把声音是之璐听过的最让人胆寒的声音,她在心里酝酿着措辞,想,如果眼睛蛇王能说话,二者倒是可以一较高下。

他说:“乖,想活命就别动。”

[九]

事已至此,之璐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冷静下来。无论如何,她不想死在这样的环境和这样的人手里。

那人声音果断:“文件在哪里?”

当下就是一愣,之璐一头雾水:“什么文件?”

他不耐烦,拿刀在她脖子上敲了敲,语气更加凌厉:“我问你,那文件藏在哪里!”

“我不知道什么文件,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之璐平静的回答。她脑子里升腾起一个念头,这人很可能是找错了人。以前也经常收到威胁要杀她的邮件电话之类,但是这样真刀真枪的威胁,还是首次体验。

他不耐烦,之璐感觉手腕狠狠的被人一扭,钻心的疼。冷汗顺着她苍白的没有血色的脸颊滚下来,同时听到他说:“原来你真的不想活了。”

脖子那里冰凉,他的刀就停在自己的脖子的动脉血管处,只要轻轻一割,她大概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平生第一次跟死亡如此临近,这种感觉让她呆了几秒钟。一阵阵的阴冷的风在她心里抽打,死亡在她耳边喘息延续。

她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脑冷静下来,平和的说:“你有没有想过,就算我有你说的东西,你杀了我,岂不是更加得不到?”

身后的人影没说话,那份安静更让人恐惧。

之璐觉得缺氧,深深吸一口气后继续说:“如果那份文件值得我这条命来换,那我怎么又会把它放在你找得的地方?如果我死了,那份文件还会安全?你觉得我会这么蠢?坦白说,你杀了我一点好处也没有,还要背上一条人命。”

回答却透着极度的轻蔑:“人命算什么?”

之璐缄默片刻,她绞尽脑汁的整理思路,回忆自己曾经在犯罪心理学这门选修课上听到的内容。顿一顿后,她清晰的开口:“是真的,我不知道什么文件,我完全不懂你在说什么。如果你确信自己没找错人,请你先告诉我那份文件到底是什么?”

那人笑了几声,刀锋避开她的脖子:“倒是有几分胆量。”

“你是谁派来的?”之璐暗暗松一口气,“为什么找上我?”

话音一落,那把刀子移动下滑,移到了她的胸口,虽然刀尖距离胸口有一定的距离,但衣服她也能感觉出刀子里散发出的寒意。低头一看,这个巷子光线如此黯淡,刀身窄窄,看不真切,依稀感觉是不锈钢制成的。她闭上双眼,一字一句的问:“许大姐也是你杀的?”

那个人一时没说话,片刻后狰狞的笑了几声:“看来,我实在不能留你。”

问话之前她已经有了答案,现在终于确定下来。这个人的笑声里分明透露着渴望,绝对动了杀意,就是像是闻到鲜血味道的吸血鬼,凶狠残忍,没有任何怜悯之心。

霎那间绝望拥上了心头,世界不复存在,只剩下这一刻被无限延长。生死旋踵,她想起看过很多次的一本书,喃喃的背,“白天和晚上,夏天和冬天,光和黑暗,全部都被接受。当两者都被接受,当生命的两极都被接受,你就会得到平衡……”

哪里还听过这段话?

那个夜晚,叶仲锷带她出去,他们在五十层大厦的楼顶,楼顶的风毫无遮拦,肆意呼啸,她穿着他的外套,感觉到无法解释的温暖;地面和天空的距离同样遥远,远得一切都静止不动。她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她坐在栏杆上,笑着跟他说尼采、康德,叔本华、奥修,眉飞色舞的背文章的节选给他听;她的手在他的手心汲取温暖,忽然一低头,愕然发现右手的无名指上多了一个戒指。

他吻她的手背,抬起头时目光如星,写满温柔;他说,钟之璐,你愿意嫁给我吗?

一切还是最初。

忽然手臂能活动了,之璐感觉她身后的那个男人在拿上衣里的手机;死寂的巷子里,距离又近,手机那头里的声音隐约可以分辨,没有什么特色的中年男子声音,带着南方口音。那人一直听着,最后几近不满的把手机塞回衣服里,冰冷的声音说了一句,“算你命大。”之璐一个闪神,他跟出现时一样,迅速消失在漆黑的巷子深处。之璐呆呆看着,没勇气追上去。

百多米的距离奇长无比,之璐拖着沉痛的双腿离开,回到宽阔的马路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她忽然想流泪。僵硬的双腿开始软化,她踉踉跄跄的扶着墙站定,下意识的摸出手机,刷刷的翻着电话本,终于翻倒了“老公”那条,拨打出去。悠长铃声响起时,她猛然醒悟,重重摁了挂机键。

她打车回家,在车上终于觉得后怕,恐惧宛如后劲十足的酒,一下子涌到了喉咙,逼得她想连连咳嗽,可第一声之后就忍住了。她没有任何地方受伤,浑身上下的神经都绷得直直的,稍微一个触动都能让她心跳急剧加速。跟凶手如此近距离接触,而自己也差点被杀,对钟之璐而言,绝对是个全新且叫人战栗的体验。

都不知道那个晚上怎么熬过去的,可不想让人看出来,她掩饰的不算成功,杨里很担心,问她晚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她欲言又止,最后什么都没说,只让她上楼学习。杨里魂不守舍,上楼的时候没注意脚下,结结实实的摔了下来,膝盖小腿上青了一大片。

之璐找红花油给她抹上,然后送她回了卧室,去书房把很久不用的素描本和笔找出来,坐下,把感觉到的所有关于凶手的外貌和身体上的细节都画或者记录下来,聚精会神时,手边的座机响了,她没抬头,顺手抓起来:“你好。”

“之璐,是我。”

一呆,竟然是叶仲锷的声音,温润低沉。

“哦,哦,”之璐说,“是你啊。”

叶仲锷问:“晚上你给我打电话,有事?”

“哦,没什么事情的,不好意思啊,是我拨错号码了。”之璐敏捷而轻快的笑了两声,转变之快,她自己都咂舌。可电话那边没声音,冷场,她于是继续说,“真没什么事情啊,本来是打给师姐的,结果选错了,拨号码拨到你这里了。对不起对不起,不是打给你的,你别误会,给你添麻烦了,谢谢你了。”

“真的?”叶仲锷声音一沉,“拨错了?”

“当然是这样,肯定是拨错了,”刚刚说了那么多话,反而接近欲盖弥彰,露出了怯意,之璐懊悔得心如猫抓,换了个语气,笑嘻嘻的,仿佛刚刚中了奖那样满是喜气,“我还有事情呢,不跟你聊了,再见,晚安。”

一下子挂了电话。她没勇气再说下去,只怕一开口就会忍不住嚎啕大哭,出声哀求。他们认识五六年,夫妻作了三年,她从来没在他面前留过一滴眼泪,甚至委屈都没露过,即使最后离婚的时候,她也什么都没说。

她住他的,吃他的,这屋子里差不多一切都是他的;她也辗转从别人那里听说到,杨里父亲所在工厂的那篇纪实报道因为太过敏感曾被主任掐掉,是有人在幕后帮了她一把。只要世界上还有任何一条别的路可以走,她都不愿意借助他的力量,她相信自己有能力,可是跟他和叶家比起来,真的是一文不名。现实就是如此,她不得不依靠他,尽管她从不可能提出要求,尽管他也从不会提及帮助,可实际上他的影子就是无处不在;她只能像攀援的凌霄花那样,紧紧依附着高大的橡树生存。是的,她不甘心如此。

之璐握着铅笔,仿佛不会活动的木偶,她呆呆的想,自己曾经取得那些成功,到底他有多少功劳?她在南方新闻报社的工作,是不是也有他的操作?连以前的情人他都仗义的伸手加以援助,又会怎么对她?一直以来,她关于婚姻的反思到这里就终结。今天也不例外。她埋头画出凶手的轮廓,照例不再进行深入的思考。她恐惧最后的答案,她有预感,这个答案会让她兵败如山倒。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她已经在看《第二性》这本书,十几年下来,书虽然是翻烂了,“平等”两个字却深深的烙在她的脊柱上,她知道自尊不能当饭吃,也知道夫妻之间不应该计较这些,可依然固守着最后一点的迂腐可怜的骄傲,乃至顽固。

第二天之璐去了趟公安局,告诉把昨天遇到的事故汇报给鲁建中,她说的非常详细,可鲁建中依然不厌其烦把一切细节问了又问。

鲁建中看着素描,若有所思:“按照你的说法,那个人只比你高了一点,看来,跟在超市里跟随你的不是同一人。”

之璐无力的苦笑,怎么还有两三个人对她不利?她侧头,从取证室的窗户看出去,警察们忙碌而有序。她忽然觉得,这么久以来,自己第一次感觉到安全感。在鲁建中的示意下,其他两名同是调查这个案子的警察起身离开,取证室里只剩下他们二人。

鲁建中清了清嗓子,开口说:“本来案子的调查情况不应该随便透露,但你差点被凶手伤害,也应该知道一些情况。”

之璐静静听着。

“凶杀案之后,我们在现场的取证彻底失败。没有指纹,没有脚印,没有任何可以用的证据。然后又调查闻讯了嘉禾路附近的一些居民,那里汇集了三交九流的人,什么人出现都不奇怪,从邻居那里,我们没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但附近一个卖杂货的老太太却跟我们反映了一个情况。那个老人家每天都在路口买杂货,许惠淑只要有空就会跟她聊聊天。她去世的前一个星期开始,就有些不正常了,老人家说她每天神色匆匆,很奇怪的问她怎么现在都不跟她聊天了,她说‘大娘,最近有人跟踪我,我要小心一点。’”

之璐一愣:“原来许大姐知道有人对她不利?”

“是,而且她预料到自己会出事,这是线索一,”鲁建中徐徐说,“其二,关于那个小说。我们去找过吴姜,从她那里要来了书迷来信和邮件。其中有两封信不正常,写信的人痴迷《蓝白色的日光》那篇小说,几近走火入魔。没有来信地址,信封上印了邮编,一查,才知道是河西区嘉禾路那一带。这样两个线索就串起来了。”

沉思半晌,之璐开口:“吴姜的小说并不是大众都能接受的,另类,意识流,没相当文化基础的人甚至都看不懂。鲁警官,能不能把那些信给我看看?”

鲁建中打了个内线电话,隔一会有人把信的复印本送来,薄薄的四页,字很大,很潦草,之璐仔细的读完,惊异的指着信纸说:“你看这句,‘我们存在的本身,就是潜在的死亡’,这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说过的话,写信的这人,看过一些书。”

“你昨天晚上遇到的人应该就是凶手,你觉得符不符合写这封信作者的特征?”

之璐摁着额角:“感觉上差不多,并不是完全的疯子和杀人狂,目的性很强,也很有头脑。只是我实在不知道那份文件是什么。”

鲁建中说:“你觉得杨里知道多少内幕,她有没有可能对警方或者对你瞒了一些事情?”

之璐摇摇头:“小里能知道什么?知道的话不会告诉我们?别的人有可能隐瞒,可小里不一样,我了解她,再说,死的人是她的母亲。”

“未必,”鲁建中瞥她一眼,“连那个卖杂货的老太太都能觉得许惠淑神经高度紧张,杨里是她的女儿,母女的生活空间就是那个十几平米的小房间,她会感觉不到?许惠淑为了女儿的安全,可能会想办法瞒着,但是你她觉得真能瞒得过杨里?”

之璐彻底说不出话了。她知道,也许,十个大人都不及杨里的聪明敏锐,勇气毅力。

鲁建中蹙眉:“上次在你家,我私下问过杨里,可是她坚持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我相信她有苦衷,因此不能告诉我们。我办案这五六年,这个案子是我见到过最复杂难解的案子之一。所以,之璐,你务必要去问问她,你们关系亲近,她也许会告诉你。这也是为了她的安全着想。你被人威胁,她也有可能遇上这种事情。”

这番话听的她心彻底都凉透。眼看再无可说,她起身告辞,鲁建中送她到公安局门口,调查取证的那大半个小时他都表情严肃,宛如此刻的天空那么阴沉;现在缓和一点,不再是公事公办的语气,仿佛两个好朋友之间的聊天,叙旧:“之璐,别这样了,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还有,下班了就早点回家,不要再走小路。看到可疑的人,听到可疑的声音不要接近,立刻给我打电话。别一个人自作主张,这样的凶手,你对付不了的,交给我们警方。”

之璐笑笑,点头应允:“谢谢你,我都记住了。我想,他昨天既然放过我,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对我有太大的威胁。”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鲁建中想起她昨晚遇到的危险,喉头紧了又紧;如果不是还要加班,他肯定会送她回去;忍不住想看看她的脸,于是他开口叫住她。她回头,表情诧异,鲁建中一时失语,而她的惊讶之色越来越浓,沉默了片刻,他指了指天空:“要下雨了,路上走好。”

若有所思回到公安局,一抬头,发现几个刑警队年轻小警察看着他,笑嘻嘻:“鲁队,怎么不去送送人家?”

鲁建中板着脸,目光凌厉的从他们脸上扫过去。

“翻脸了翻脸了,”大家开始笑,“那钟记者不错啊,那么漂亮,身材又好,这个案子结了就去追人家吧,省得一辈子孤家寡人。”

鲁建中笑微微开口:“手里的事情都干完了?那明天一早把调查报告交给我。”一句话虾得众人做鸟兽散,他在原地站立片刻,等待着心里某个地方发芽开花。

看着车窗外越来越密集的云层,之璐心想,果真要下雨了。云层越来越低,从这个城市高大的建筑群顶端掠过。风艰难的从开着的车窗溜进来,从另一侧溜出去。风不算大,可路上的行人行走的却格外艰难,遇到熟人打个招呼,几乎没有笑容。

可是之璐预料错了。她回到家,做饭,吃饭,等到杨里下晚自习回来,这场雨还是迟迟没有落下,云层更低,风声更大,就是没有雨。

杨里的头发给吹的乱七八糟,这场欲下未下的雨给这个暖冬带来了冰冷的味道。她冻得哆嗦,坐下好一会才缓和过来。之璐坐在她旁边,用手指帮她把头发理顺,然后拿出一只九成新的手机给她,说:“小里,你以后随身带着这个手机,里面有我和鲁警官的电话号码,遇到什么事,马上联系我们。”

杨里愕然,不肯接受。之璐知道她会这个反应,一五一十的把昨晚遇到的事情说了一次,看到她的脸色一变再变,于是补充道:“凶手能找上我,也有可能会找到你。拿着,有备无患。”

这样一说,杨里听话的把那只小巧的红色手机接过,目光依然直愣愣的盯着前方:“之璐姐,杀我妈的那个凶手,跟你要文件,然后也要杀你么?”

勉强的笑了笑,之璐端着玻璃杯灌了几口水,貌似冷静的开口说:“小里,告诉我,你知不知道有这样一份性命攸关的文件?”

杨里慢慢的回答,声音轻得好像要飘起来:“我不知道,真的,我不知道。”

那个样子真叫人心疼,之璐不忍心再追问,拍拍她的头:“我相信你。我不再问了,去睡吧。”

杨里听话的回了卧室,之璐为她盖好了被子。杨里睡着了就像个小孩子,眉心蹙着,清秀的面容写满了忍耐到极限的疲乏。之璐默默看着她熟睡的面容,忽的有些羡慕,想起以前,从来不知失眠为何物,而现在,想睡好觉而不得。难怪哲人说,能睡觉是至高无上的幸福。

回到卧室,之璐把每一盏灯都摁亮,又打开家庭影院,开始看不知道看了多少次的电影《指环王》,她把声音关的很低,可墙壁却还在震动。起初她是诧异,忽然的巨响之后,她起身拉开窗帘,方知何故——

黑夜茫茫,两个小时前还算温和的风在此时变成骤风,带着不可言说的霸道,狠狠拍打的卧室落地窗上钢化玻璃,每一声都宛如狮子的怒吼;而窗户外面电闪雷鸣,惨败灼目的白光上过,雷声震耳欲聋,闪电雷声如此密集,几乎毫无间隙,极响的一个惊雷之后,暴雨如注狂泻而下,仿佛带着造物者的旨意,任务就是吞噬这个世界。别说此时是四月,就连炎夏的时候都很少有这样的狂风骤雨。

她站在窗户后看了一会,觉得疲倦,就在她转身的一霎那,所有的灯光都失去了。卧室里一片漆黑,黑暗覆盖了一切,包括她的视觉。

之璐极其怕黑,她条件性反射的开始哆嗦,身体各个部分和潜意识都在提醒她,今天的情况相当不妙。她努力压下越来越强烈的恐惧,在黑暗中摸索到了墙上的开关,“啪啪啪”的摁了几下,确信下来一件事——停电了。

片刻后她的眼睛适应了卧室的黑暗,大致可以看清门上的把手在暗处闪闪发亮,忽然急促的拍门声一声重过一声的响起,伴随着是杨里惊恐失控的声音:“之璐姐,之璐姐,你起来啊……”

她打开了门,杨里一下子扑到她怀里,歇斯底里的叫:“之璐姐,我刚刚看到了一个人,在屋子里,我看到一个人……”

之璐猛然抬起头来。一到闪电划破天际。客厅的落地窗帘没有全部拉上,还有一条半米长的缝隙,雪白的电光透过那缝隙钻进了客厅,照亮了一切。她站在卧室门口,客厅的一切一览无余。光芒转瞬即逝,之璐依稀看到,客厅的最远处,厨房和酒橱交接的地方,一道模糊的身影立在那里。

[十]

何为恐惧?

上大一的时候,之璐曾经花过大量时间阅读《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并为它撰写了数篇评论。那时候她以为自己彻底的读懂了这篇深刻的小说,可此时此地,她再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无知。她诧异自己的迟钝,居然在这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才首次想到,小说里弥漫着的从来不是对黑夜的恐惧,也不是对未知的恐惧,而是——对人生的苦难,对活着的恐惧。

人生的无助,无望,无用逼得她走入恐惧的想像里去,像雾霭一般不可避免地缓缓升起,模糊了她的来路和去处,没有目的,没有方向,宛如黄泉路上。是啊,黄泉,还不如死了好。

偏偏不能。她活着。之璐张张嘴,说:“谁在那里?谁在那里!你在找什么东西?”

没有人回答,雷雨拍打窗户,哗啦作响。之璐在黑暗中摸索着回到了床头,拿起座机,指示灯没有亮,听筒里没有任何声音。她又顺着床头摸手机,本来习惯把手机放在枕边,可今天什么事情都偏离了正常的方向,自然,手机不在以往应该待着的地方。她又惊又急,杨里提醒了她:“客厅也有电话。”

从敞开的卧室门往外看,客厅漆黑一片,是包容一切的黑暗,那里面,藏着太多的可能性,其中之一就是手握凶器的凶手,有着狰狞的面目。可客厅不能不去,电话是她向外求救的唯一方式。

她跟杨里互相搀扶着来到客厅,手心都是冷汗,目光谨慎的四处乱晃。窗外的雨下的正酣,屋子里每一声响动都能使她们心跳剧烈加速。之璐摸着沙发坐下,搁搁绊绊的摸到了电话,拿起来,依然没有声音,指示灯依然也没亮。

电话打不通,手机找不到。她抱着杨里,想,莫非是她们今天要困死在这里?一道白光乍现,她目光低垂,浑身发寒,随即否认了这种可能性——在那些时不时闪起的白光里,她目光随着电话线一路游走,电话搁在两张沙发的中间,靠着墙壁,稍微往茶几后一看,就能清楚的发现——半截电话线吊在空中。

整整二十七年来,钟之璐的人生从未象这几天时间这样波澜壮阔过。阴谋和陷害,绝望和反抗,谋杀和被杀,而如今是终极思考,生存和死亡。

忽然杨里把她的手机递过来。杨里也看到那跟被剪断的电话线,恐惧袭上了心头,说话也不利索:“之璐姐,这个,你的手机,在沙发上,刚刚我摸到了。”

宛如一线生机。之璐拨电话给鲁建中,他一下子就接了电话。警察就是不一样,声音很亮,非常有威慑力,让本来惶惶不安的之璐镇定下来。鲁建中听完叙述,声音一沉:“那个人还在你家里?”

“应该是,不过我没看到人。”之璐开口。

鲁建中知道她家房子大,藏一个人太容易不过,他让自己安心,说:“小里在么?”

“她在我身边。”

“找一样可以防身的东西,看门锁好了没有,去邻居家躲一躲,”鲁建中说,“一定要冷静,就算正面遇到那人,也试图讲道理。”

之璐压低声音:“我不敢动……我们停电了……”

“那就呆着不要动,”鲁建中急速的说,“千万不要轻举妄动。那人没有现身,说明他目前不会想要害你们。”

挂上电话,之璐环顾了一圈屋子,没有人从黑夜里潜出来,仿佛那个人从来没有出现过,她看到的那个影子不过是某物体的阴影而已。杨里的声音似乎在发抖,说:“或许走了吧,啊,肯定是走了。他有办法进来,也有办法离开。”

“怎么进来的?”之璐接着她的话往下问,同时自己也有了答案。她再次翻开手机,根本不翻电话本,直接输入了一串十一位的数字,拨了出去。她小心翼翼的把手机举到耳边,等待着那个声音的出现,每一声细长的“嘟”都是一种凌迟。

电话无人接听,断了。之璐再拨了一次,这次那个她期待已久的声音终于在手机那头响起来,既遥远又熟悉:“喂。”

毫无疑问,被电话吵醒前,叶仲锷正在睡觉。他声音慵懒,有点沙哑,因而显得非常性感。几年夫妻,哪怕她再粗心大意,他某些方面的一些小细节她也不可能不注意到。例如这种声音。果不其然,另一个柔软娇媚的声音响起:“仲锷,是谁这么晚打电话来?”

仲锷仲锷,叫得真是甜蜜,听的人心都融化了。极少女人能这么亲密的叫他。之璐觉得窒息。前两分钟前她还觉得那半截电话线是她遇到的最恐怖的事物,可现在她才知道,这个女人的声音才是最有杀伤力的,疼得五脏六腑移了个位子。他从来都不缺女人暖床,就像邓牧华说的,她这一离任,不知道多少女人都会倒贴过去。唯一安慰的,是叶仲锷没有回答。

她沉默了一会,而那边也沉默着。仿佛是隔了天长地久,之璐终于开口:“是我。”又怕他听不出自己的声音,忙忙解释,“是我,钟之璐。我问你一点事情。”

叶仲锷仿佛没有情绪,声音不见波澜:“我在听。”

“家里的钥匙,你那里还有一套吧?现在还在不在?”之璐说。婚是离了,这栋房子的钥匙他也带走了其中的一套。

叶仲锷停了停:“应该在。”

“没有丢?也没被人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