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妤在一侧的椅子上坐下来,目光打量着屋子道:“这里还是从前的样子没变。”

太妃附和,“是啊,太后娘娘让人依着从前的样式建的。”

坐着说了一会话,宫人就送了茶过来,长妤看了,那是陈年的旧茶,茶色有些黯淡,尽管如此,她还是端起来喝了几口。

华太妃笑道:“我不大喝茶的,所以没要茶叶,这是前年的旧茶,你肯定喝不惯。”

“没有,这茶很好,香味醇厚。”长妤摇头笑着道,她本来就要搁茶碗的,却又端起来喝了两口,复而放下,“本来我应该早点过来看望太妃娘娘的,可是这几年我身在太庙,也是身不由已,直到现在才来,希望太妃娘娘不要见怪才是。”

“哪里会怪,你能来看我我已经很知足了,我在这里三年,除了每日送东西来的那些宫人,没见过一个外人,没想到最后还是你来看我。”说到这里,她有些感慨的叹了一口气,昏老的目光望着她,“妤儿,从前的事我希望你不要怪我,我也是为了璋儿好,你知道他的,最是一个没心肝的人,几次三番的得罪于你。”

“太妃娘娘多虑了,小时候的事我都忘了。”

华太妃低头一笑,笑容有些苦涩,“是啊,一晃好多年,你长大了,我也老了。”

她低头望着自己的指尖,不知道在想什么,怔怔坐了一会,才想起来问,“哦,今天你来是有什么事吗?”

“哦,是旖月大姬托我过来看看,你在这里有什么需要的话尽管跟我

说。”长妤看着她的眼睛,发现她有些闪躲,嘴角微笑着,眸子里却渐渐蓄满了泪,“旖玥那孩子一定为我跟璋儿费了不少心思。”

长妤没有说话。

华太妃又道:“我知道她的难处,所以,这几年她不来看我我也不怪她,一定是她有她的苦处。”

长妤忙道:“因为手续繁杂,大姬想要过来看望您还需要一段时间。”

华太妃摇头,“不不,如果你能见到她的话,告诉她,我不希望她来看我,让她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我在这里挺好的,你也看到了,只是有些寂寞而已,不过…先皇已去,我也没什么好争的,如果能在这里终老我也心满意足。”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嗓音有些颤抖,“就是…有些担心璋儿,不知道他如今过得怎么样?”

“太妃您不必多虑,昌王是大顺的王爷,不管什么时候都是。”

华妃看着她,似乎有什么话要说,可是却始终没有说出口,直到她走,她也只是将她送到门口,“谢谢你来看我。”

“不用谢,以后我会经常来看您。”

华妃苦笑着摇头,“不必了,我一个老婆子已经没什么可看的了。”

长妤笑了笑,朝她福身行了个礼,“那长妤就此告辞,太妃多保重身子。”

出了毓庆宫,长妤上轿离去,一刻都没有多留,回到桐梓宫,明月看着她异样的神色,不禁问道:“公主,您这是怎么了?”

长妤不语,坐在榻上回忆着华太妃看她的眼神,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可是却想不起来。

她摇摇头,“没什么,给我倒杯水。”

明月依言倒了杯水给她,长妤握在手中,却并不喝。

明月想起今天华太妃的容貌,有些感慨的道:“真是风月催人老,太妃娘娘当年风华绝代,谁又会料到如今竟变成这个样子。”

长妤笑而不语。

晚上的时候,她去了紫辰殿,这是她第一次去他的寝宫,这殿里大至和前朝时没什么差别,只是里头的主人变了。

长妤进去的时候没让人通禀,悄悄的进了殿,看到王公公在旁侍立着,而皇上正埋首于一本奏折当中,拧眉沉思着。

王公公看到她,正要行礼,长妤却朝他摆了摆手,做了禁声的动作。

长妤走过去站在他身旁,他身上熏了好闻的龙涏香,一身家常长袍上秀着团龙云纹,高大的身子尽管坐着也显得气宇轩昂。

----------------------------------------------

这是昨天欠的那一更。

正文 下部 第十二章 人总是会变的(一更)

过了一会,皇上似乎拿定了主意,伸手要笔想要在折子上批示,长妤就近拿了一只毛笔递给他,顺势,看到了折子上的几个字,南越国王病危,撤消对大顺的攻击,改而求和。

长妤心想,恐怕,这也是他怕自己百年之后,皇位悬而未决之时被别的国家进攻,从而国破,这才与周围两国求和,而其中,就有大顺。

慕容顼批好了折子,放到桌子左上角的一摞折子上,抬头看到近在咫尺的她,立刻惊喜的道:“妤儿,你来了多久了?。”

长妤对他笑笑,“刚来一会,看到爹爹忙于公务不敢打扰。”

均慕容顼从椅上站起身,吩咐宫人上茶果点心,拉着她走到一旁榻上坐下后道:“我听说今天你去了毓庆宫?华太妃怎么样?”

他的手很自然的搭在她手上,尽管世人将他们传得不像样,可他还是不意孤行的对她好,因为在他的心里,爹爹疼爱女儿没什么不对,这阵子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说,这三年苦了她,以后要尽全力弥补。

可是长妤却不这么以为,她很想告诉他,三年守孝是她对昭华的情意,与旁人无关,可是这些话却是说不出口的。

泉长妤在心中苦笑一声,慢慢低下头,“太妃娘娘看上去老了很多,不过身子还键朗。”

“那就好。”慕容顼点点头,宫人上了茶点,他亲自拈了一颗水晶葡萄,小心剥了皮喂给她,动作娴熟得让她心悸,遥记得当年,她也常常坐在他腿上,心安理得的吃着他喂来的葡萄,享受着他的宠爱,可是那些时光已经离她很远很远了。

长妤别过目光,忌晦的看看殿里宫人。

慕容顼笑着道:“不用担心。”

简单的四个字,或许别人听不懂,可是她却懂得,心中那份苦涩更浓,“爹爹,听说德妃娘娘也爱吃水晶葡萄。”

她转了话题,慕容顼脸上表情黯下,高举的手也慢慢放下,他叹了口气,“妤儿,你想说什么?”

长妤抬头面对他,目光迎上他的眸,看到他眸中痛苦的眼神,她有些不忍,张口吃掉那颗他举了良久的葡萄,对他露出一抹天真的笑容,“也没什么啦,只是顺口一说,听说太尉大人在朝中很有威望,如果他的女儿能为爹爹生下子嗣,皇室的根基就很更加稳固了。”

慕容顼铁青着脸,“是不是皇后让你这么说的?”

说话的同时,他将手伸到她嘴边,长妤将果核儿吐到他掌心,摇头道:“不是的,是我自己这么想的,爹爹今年已过而立之年,却还没有子嗣,我真的很想要一个弟弟妹妹,在我出嫁之前可以为爹爹照顾一下孩子…”

他将果核磕到旁边的茶盘里,听到她说走,有些不悦的扳起脸来,“妤儿,我不喜欢你撒谎。”

“顼…”她心疼的看着他。

“我喜欢从前的你。”

她唇畔翕合,却发不出声音,长妤怔愣着,没有再说话。曾几何时,他们父女之间也有了不能说的话。

呵,从前的她是什么样子,连她自己都忘了。

()。

她苦笑了两声道:“人总是会变的,爹爹也变了。”

气氛开始变得沉默了,他们很长时间都不再说话,就那么默默的坐着。

王常躬身站在一旁,看着这对静默的父女叹息,刚才皇上亲自喂她吃葡萄,亲手从她嘴边接过果核,这简单的动作却足以让他心惊,公主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已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如果,如果公主有朝一日成了皇妃…

他不敢想象那会是怎么样一种景况。

单只是想想,就让他出了一头冷汗。

再坐一会,长妤见他真的动了气,于是从怀里掏出令牌放到他手里,站起来道:“爹爹早点休息,我先回去了。”

她起身出去,他只是静坐着,没有拦她。

再过几日,皇上答应了大姬过去探望华太妃的请求,大姬过来千恩万谢,之后,独自去了静毓宫

大姬走后,长妤唤来帖身宫婢,“明月。”

“奴婢在。”

“派几个人监视大姬的行踪。”长妤站在青瓷缸前,端着玉碗,纤长的手指拈了些鱼食扔到水里,看着鱼儿抢食。

明月抬起头,用异样的眼神看了她一眼,“公主不信任大姬吗?”

长妤冷笑,“难道你觉得她可信吗?”

旖玥帝姬在见到华太妃之前,或许她还可以信她,因为那必竟是一个还算善良的女人,但是见过了华太妃之后,她会不会叛变就不知道了。

上次去静毓宫见华太妃,表面上两个人彼此敷衍的滴水不透,但其实她心里很清楚,华太妃哪里会谢她。

她恨不得杀了她。

太妃看她的眼神是昏浊的,尽管如此,还是掩藏不了那丝苍老目光之下的恨意,当她含着泪光向她哭诉对昌王的担忧时,实则应该是在诉说着对她的埋怨。

因为如果不是她当初及时揭穿了华太妃放火焚宫的意图,让人将太妃扣留,及时去往昌王府将昌王缉拿回京,说不定她们母子已经瞒天过海,跟随贵妃一起逃出宫外了。

说起来,她倒有些同情大姬,这三年来她不断为母亲跟弟弟奔波,疏不知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被华太妃抛弃了。

当日华太妃决定跟随贵妃娘娘离去,那就是说她放弃了大姬的生死,这件事从头至尾大姬是不知情的,可是就算她是无辜的,也一定会因此而获罪,重则问斩,轻则发配边疆。

正文 下部 第十三章 可怜大姬(二更)

长妤收了思绪,拍拍手上的粉尘,转身走到桌旁坐定,

明月跟过去站在她身后,还是有些不解,“那公主为什么还帮她?”

长妤轻笑着道:“有些事情总是要水落石出的,太后娘娘三年不动,便三年没有结果,我想…华太妃不愿意告诉我们的事,总会告诉她的女儿。”

明月有些明月了,恍然点头,“哦,奴婢知道了,奴婢这就派人去监视大姬。”

眷“让他们小心点。”

“奴婢知道了。”

长妤笑笑,起身走到外室,看见明月走到院子里,对几个身着内侍服的男子一翻交待后转身离去,那些内侍是她在太庙时培养的帖身护卫,对她尚算忠心,因为入宫后男子不得入内,便净身做了太监,说起来,也是牺牲颇大。

膺长妤站了一会,转身正要进殿,看到角落里一抹凄凉的人影,不禁蹙了眉,她缓身走过去站在他身后,“丑儿…”

丑儿正蹲在灯笼花盆前看那些刚刚抽芽的嫩绿的叶儿,听到声音,连忙起身对她行礼,“奴才见过公主。”

长妤叹了口气,昭华去逝后,他就一直跟在她身边,这些年来,尽管他从来不提,可是他知道,那是为了怕她伤心,其实,他心里非常想念太子。

长妤弯腰看着那株灯笼花道:“等它开花了,我们就带着它一起去看望他好吗?”

丑儿目光瑟缩的看着她,“对不起公主,奴才不是有意要勾起您的伤心事的…”

“丑儿,看到你现在还记挂着太子我很开心,你对太子这么忠心我怎么会怪你呢?”她直起身,怜爱的拍拍他的肩,“行了,下去休息罢,这殿里没什么活可做。”

“公主,奴才不累。”

“听话,回宫休息,我听他们说你最近时常发呆,一坐就是一个下午,我已经让太医给你开了宁神散郁的药,吩咐他们按时催你服下。”

“公主,您对奴才这么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了。”

长妤轻笑,“就当是为了太子,我也该照顾好你。”

“公主…”丑儿怯懦的看着她。

倚兰殿

沐瞳独自坐在榻上,对着一盘下到一半的棋局宁神沉思着,柳眉紧紧揪在一起,手指拈着冰凉的黑白玉棋子。

彩霞站在旁边打着盹,睁开眼看到公主还对着那盘棋,歪着头道:“娘娘,您都坐了一上午了,解不出来就别解了,小心累着了。”

沐瞳本来不想理她,可是发现自己怎么都静不下心了,于是放了书本起身伸了个懒腰,看着殿外充足的阳光道:“今天天气真好。”

“是啊娘娘,用过午膳奴婢陪你到御花园里走走如何?”

沐瞳苦笑着摇摇头,宫里人多口杂,本来就容易招惹事非,她宁愿待在自己的寝宫里,也不愿走出去惹上事非。

这些天皇上不过来,她也乐得轻闲,每日在家下下棋看看书,过得倒也悠闲,只是偶尔听到宫人传闻皇上对公主如何宠爱,又下赐了什么赏赐…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的。

见她出神,彩霞道:“娘娘,您想什么呢?”

“哦?没什么!”沐瞳慌忙解释,走到门口,站在屏廊下看院子时的宫人剪花,远远的,见一个宫女捧着一个托盘过来。

她拧起眉,“这个时候有谁会过来?”

彩霞也注意到了,仔细看了看道:“好你是德妃娘娘身边的宫女。”

沐瞳脑子里划过德妃醉醺醺的样子,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嘴角牵出几分笑意。

那宫女走到她面前,福了福身道:“奴婢见过沐妃娘娘。”

“你是…”沐瞳看着她。

“奴婢是昌德宫的宫人,这是德妃娘娘让奴婢送来给沐妃娘娘的。”她将手中托盘捧上来。

“哦?”沐瞳疑惑,她能有什么东西给她,掀开袖布,看到里面放着的两瓶酒,不禁笑了,这个德妃,还是死性不改。

上回她已经明确的拒绝了她,可是她还不死心。

沐瞳道:“这些是酒啊?可是本宫从不喝酒,你回去跟德妃娘娘说,她的好意本宫心领了,这酒还是拿回去罢。”

“沐妃娘娘如果不收,奴婢不好回去复命,还请沐妃娘娘可怜可怜奴

婢。”宫女屈身跪下,高高将托盘举过头顶。

沐瞳向来心软,看到这样,也不好再说什么,“那好罢,你回去代我谢谢德妃娘娘。”

“谢娘娘,奴婢一定将娘娘的话带到。”

沐瞳笑笑,转身吩咐彩霞接礼,彩霞接过托盘站在一旁。

宫女俯身道:“那奴婢就不打扰娘娘休息了,奴婢告退。”

沐瞳点点头,见她身子走远了,回身看那两瓶酒,不禁轻笑出声,“她当真把我当成酒友了,可真有她的。”

彩霞不解的道:“娘娘,德妃到底是怎么了?她好像对名利这些东西一点都不在乎,也不把皇后娘娘的警告放在眼里,听说,娘娘已经多次让她戒酒,可她还是不听。”

沐瞳苦笑摇头,“或许她心里有什么苦处罢,要不然,一个女孩子家哪有那么大的酒瘾。”她转身道:“你把这些收起来罢。”

说完,又想到什么,补充道:“或许哪天皇上来了可以用得到。”

提起皇上,彩霞不禁撇撇嘴道:“皇上现在眼里只有一个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