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不去……”田村长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地。“不去也不成!”刘大少在他背上一推,就将田村长往前推了几步,田村长脚步不稳,一个踉跄,就又多走了好几步,偏生不巧的是,刚抬起头来,正撞到了那个提灯笼的影子身上。

“哎呀,我的妈呀!鬼啊!……”刹那间,田村长那声嘶力竭的嗓子响彻整个乱坟岗,吓得几只刚刚抱着媳妇准备嘿咻嘿咻的乌鸦大哥齐齐飞上了天,呱呱呱的不敢下来。气的母乌鸦们叉着腰,用鸟语喊道:死不要脸的,下来!

“哎呦……”那影子好像经田村长这么一撞,也吃了记痛,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哀嚎了两声,手中的油纸灯笼也滚落到了地上,灯芯儿一沾上包在竹框架上的纸,立马燃烧起来,没几下就把灯笼烧没了。

“谁啊?这么不长眼,是不是刘家兔崽子!”那影子揉着屁股,哀怨道。不过借着星星点点的月光,她还是能看到,眼前这个撞上自己的人显然不是个孩子,起码那体格轮廓,该是个成年人无疑:“你……你是田村长?”

听着这声儿,黑暗里的田村长也是咦了一声:“你不是鬼?”这话倒是弄得那影子哭笑不得:“你瞧你这样子,前怕狼后怕虎的,我是范婆婆呀!”

“啊?范婆婆!”田村长一蹦三尺高:“你怎么来了?”

范婆婆捋了捋袖子,三寸金莲歪了歪步子,终于勉勉强强的站起身:“走路也不留神,把我的灯笼也给搞烧了。”

田村长看了看地上已经烧没了的灯笼残骸,也觉得自己有些唐突了:“对不起呀,不小心撞见你了,都怪那小子推的!”说完,狠狠地瞪了刘大少一眼。

“范婆婆,真的是你呀?”刘大少凑上前去,睁着一双眼睛,左右看了看道。

“呵呵,不是老身又是谁呀!”范婆婆笑嘻嘻的说。

“真好,你来的太及时了。”刘大少见真是范婆婆,此刻心中的七分恐惧,早已去了六分,可谓有恃无恐了。

“怎么走得那么慢?”范婆婆抬起脚踩灭了灯笼点起的一小片草穗儿,对刘大少说道。若是留下点火种,指不定过几个时辰,会把这满山遍野都点起来也说不准!

“可不是嘛,我们都被困在这里快一个晚上了。”刘大少可怜兮兮的道。

范婆婆一只枯槁的手在空中掐算了一番,好象明白了一些头绪,说道:“哦,我看你们一定是碰上鬼打墙了。”

刘大少连连说道:“是呀,婆婆,你说的一点也没有错,这地儿太操蛋了,您一定会有办法让我们离开吧?”说完朝着范婆婆投来了一道求救的目光。

范婆婆一张老瘪瘪嘴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办法嘛,当然是有的,如果没有办法,我也不敢一个人到这里来。”

刘大少闻言,赶忙上前抓住范婆婆的手激动地说:“婆婆,你一定要救救我们呀!”

范婆婆白了刘大少一眼,冷笑说:“哼,刚才我是想救你的,但现在改变主意了。谁让他们一见面就说我是鬼。鬼有我这么长得好看吗?一个大男人还怕鬼,胆子这么小。”

刘大少一听,便急了,讨饶道:“我的好婆婆,俺错了还不行吗?我这就给你道歉。”

“刚才实在是我们的不对,今天晚上我们被鬼吓怕了,一时情急之下眼睛看花了,所以就把你当成鬼了,再说了,你比女鬼长得要好看多了,要好看百倍千倍都不止啊!就跟电影明星似地。”

世上没有几个人是不爱听好话的,范婆婆听刘大少夸自己好看,就掩着嘴对他笑着说:“那好吧,看在你主动承认错误的份上,老身就饶过你一次吧。”

“其实啊,我跟你们说,傍晚的时候老身见你们出来这么久了都没有回来,就估摸着肯定出岔子了。当下火急火燎的往灵官庙上赶,看到山路坍塌了,本以为你们摔下去了,但瞅了半天,也没瞧见个啥。我就猜想这肯定是你们下山的时候才塌的,你们见无路可走,所以才从乱坟岗这条路回去了。于是我又下山,从另一边山头爬上来,这老骨头都要瘫痪了,还没有走到这里,就看见这里起了大雾,所以就更加肯定你们在这里,等我来到这里就真的看到你们在这里,看来真是找对路了。”范婆婆娓娓道来。看她说话的那阵喘气劲儿,还有泛红的脸面,显然说的不假,这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的,也给折腾的够呛了。

“好了,既然你俩安然无恙,老身也就放心了。对了,刘家大孩子,我嘱咐你的事儿办妥了吗?”范婆婆问道。

“哦,办妥了,办妥了。”刘大少会意,赶忙从兜里拿出那三个精致的小纸鹤,递给了范婆婆:“只不过它们却是没有像您说的那样飞的起来。”刘大少如实说道。

“大概是这里戾气太强盛了吧!小小的灵魂,根本就被牵制的无力动弹。”范婆婆阴沉着脸道。

“好了,我们这就回去吧!”

“但,这些白雾怎么办?您不信走走瞧瞧,进里面就转不出个东南西北了。”刘大少急道。

“呵呵,没事,看我的。”范婆婆言罢,取下戴在手上的那串佛珠,双手合十,对着当空叽哩咕噜地念叨着什么。刘大少两个人根本就听不懂他在念些什么东西。

田村长捅了捅刘大少的腋窝,小声地对他说:“小侄子,这婆娘在说些什么呀,你听得懂吗?”

刘大少也小声回答道:“鬼知道呀!”

又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听见那范婆婆停下来喊了一声:“开!”然后睁开眼对两个人说:“别发呆了,雾已经化去,咱们可以走了。”

两个人看了看四周的雾一片诧异,几分种前还是看不透的雾层竟然开始一点一点地散开了,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照在了地上,道路依稀可见。

刘大少和田村长看了之后唏嘘不已。刘大少连忙问范婆婆:“婆婆,你是神仙不?能不能教教我这些本事?”

范婆婆一笑道:“非也,非也。我只是以前和老道公学过几手,这些本事只是一些皮毛而已,比起真正的先生来差得远去了。”

田村长也按奈不住自己内心强烈的好奇心,于是问范婆婆:“范仙姑,为什么我们会被困在这里走不出去,而那些雾又是怎么样产生的?更奇怪的是,连天上的月亮也被云给遮住了。”

“我说村长喂,你一下就问我这么多的问题,叫我怎么回答你呀?”范婆婆听到这一直跟自己作对的田村长竟然破天荒的叫自己一声仙姑,那张老脸自然是笑的跟个水蜜-桃似地,就快要掐出水来了,当下沉吟片刻,说道:“你们之所以被困在这里,是因为你们遇到了倒路鬼,也就是常说的鬼打墙。”

两个人齐声叫道:“还真的遇上了倒路鬼啊?”

范婆婆点了点头:“是呀,那些倒路鬼对你们这两个生人施了障眼法,致使你们无法辩别道路,从而你们怎么走都走不出去,也都只是在原地打着转。”

田村长这时却皱了皱眉头:“可那些雾呢,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可是一下子就看到起了很多雾的。”

范婆婆说:“至于那些雾嘛,也好解释的通。你们看,这片乱坟岗是在树林当中,树林里长久没有人来往,所以就行成了一种瘴气和迷烟,再加上坟地里的阴气混合起来就形成了迷雾,而月亮为什么会突然不见了那只是一种巧合罢了,不过这都要从这段日子说起呀!”

刘大少两个人异口同声地问:“要从这段日子说起?”

范婆婆笑着说:“我们回去还要走一段时间的路,边走边说吧。”

“行!”刘大少点头。

走了数十步后,范婆婆当先扯开话头道:“你们的胆子也太大了,敢在这段时间的晚上赶夜路,而且走的还是乱坟岗,你们知道这段日子是什么日子吗?”

田村长说:“是十一月十五啊!”

范婆婆摇了摇头:“你只答对了一半。”

刘大少猛然脱口而出:“月当头!”

范婆婆说:“这就对了。”

田村长也恍然大悟道:“十五月当头,我怎么会没有想到呢?这不正是老祖宗们下山的日子吗?”

范婆婆说点了点头说:“是呀,七月十五是大鬼节,而这段日子就是小鬼节,也就是鬼门关开放的日子,你们两个的胆子可真不小,敢在这个时候岔开山路,选这条偏僻小路。这乱坟岗是离鬼门关最近的地方,也是阴气最重的地方,所以你们才会碰上鬼。”

田村长点了点头说:“我说那些鬼影子怎么老是跟在我们的屁股后面跑呢,甩都甩不掉。”

刘大少问范婆婆道:“婆婆,那些老是跟在我们后面的影子又是怎么回事,是真的鬼吗?”

范婆婆说:“恩,那些都是孤魂野鬼,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孤魂野鬼吗?那就是还没有去投胎或者是没有墓碑的鬼魂,而在鬼门关开放的时候回不了家,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也只能够在坟场里四处游荡。在月当头的这段日子里地府里是不能够收留鬼魂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鬼都要把你赶出鬼门关,送你到人间来和你的亲人团聚。你们两个算是够幸运的了,能够碰上倒路鬼。”

“走运?”刘大少大声说道:“这算是那门子走运呀,晦气死了,没被鬼捉去就算是老天开了眼了。”

范婆婆又说道:“倒路鬼一般是那些喜欢恶做剧的鬼,喜欢捉弄生人,让你留下来陪他一夜。倒路鬼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害人的,因为在这其间害人的鬼会被阴阳判官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所以说碰到这样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坐下来等天亮鸡叫。”

“哦,怪不得没有任何鬼前来索命。”

“是呀。”田村长也说道:“早知道这样的话,我们就坐下来等,就不会去学什么鸡叫了。”说完对刘大少笑了笑。

范婆婆也笑了笑:“你们还学过鸡叫?那是老办法了,被倒路鬼寻上了就算撒尿也没有用,真正能够沉得住气的人很少,一般一个人的一生中碰到倒路鬼的机会很少,几乎都没有,等明白过来却又碰不上了,所以说你们很走运呀!”

在这十一月的后半个月里每家每户都要献饭,并且每天三叩首,早晚一柱香。

所谓的献饭就是主人家在一日三餐的时候摆上一桌饭菜和酒,把主人家里上两辈去世的先人从山上请下来到自己家里吃饭,好保佑子孙平平安安,后代富贵。

虽然说那个时候在农村的生活很艰难,但是在这半个月里饭桌上的饭菜还算是丰富的,和过年的时候差不多。要是弄得不好的话,老祖宗们是会不高兴的。

其实那都跟祭祖差不多一个样,都只是一个仪式而已。只不过祭祖是在祖宗的坟前,而献饭却是在家里。

话说有一年有一户人家,在献饭的时候听到献饭的那间屋子里有什么响动,就轻轻推开门往里面看了看。这一看不要紧,他看到饭桌前自己以去的先人们正有说有笑地吃喝着,等他来到桌前想跟先人们说说话时,那些身影却不见了,就连说话声和笑声都戛然而止,只剩下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饭菜还是丝毫未动。那家主人后悔不已,懊恼自己太冲动吓走了先人们。

其实,献饭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哪里会有什么祖先回来吃饭?只不过是老一辈人代代相传传下来的习俗罢了,老一辈的人都这么做,这一辈的人也就跟着做了。

在献饭的时候,主人家对着一桌子饭菜说:“列祖列宗们,你们吃好喝好吧!虽然说家里并不是很富裕,但还是不能够亏待你们的。”说完便退出了那间屋子,并且吩咐家里的小孩不要靠近那张桌子,以免打扰了祖宗们吃饭。大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主人家才进到那间屋子收拾饭桌。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祖宗们都已经吃饱喝足了,主人家在献完饭之后才可以吃自己的饭,这表示对先人们的尊重。

由于天气因素,所以献饭不能够留到第二天,就在当晚献完饭之后主人家就吃掉了,第二天又重新开始做。

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的凄切的叫声。夜里独有的芬芳气味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所接触到的都是罩上这个柔软的网的东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是象在白天里那样地现实了,它们都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此刻,白云沉沉,星空显得格外高远,秀水村就这样沉浸在如梦如幻的宁静中。

第四十三章 下阴司,黑白无常!(11)

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的凄切的叫声。夜里独有的芬芳气味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所接触到的都是罩上这个柔软的网的东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是象在白天里那样地现实了,它们都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此刻,白云沉沉,星空显得格外高远,秀水村就这样沉浸在如梦如幻的宁静中。

因为没有了灯笼照明,三个人只得踩着零零碎碎的月光,摸着黑,循着大致的路径往家里赶,范婆婆人老了,眼睛也不好使,在这种环境下,等于是一个睁眼瞎,这不,刚走几步,就摔了个狗啃泥,还好这时候天气还没完全转冷,不然的话土地疙瘩子一冻僵,非把她摔个头破血流为止。刘大少见不是个办法,只得让田村长在前面开着路,自己在后头扶着范婆婆,小心翼翼的下着坡儿,速度还不敢太快,生怕范婆婆受不了,就这样走一步停三步,待完全走出乱坟岗,已经不知道过了多久了。午夜里的风冷飕飕的,仿佛刺到了骨子里,让人浑身不自在,三个人不约而同的紧了紧衣服,双手揣进了袖子里。待到了小麻子他家里时,已经差不多快十一点了,农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差不多也都蒙着被子,搞搞婆娘,见周公去了。不过小麻子他娘倒是有些精神,此刻竟然还没睡觉,正端着条板凳坐在院子里,一边磕着自家烘焙的南瓜子,一边翘首而盼,摸样很是焦急。直到听见了范婆婆等人的叫门声,这才转忧为喜,兴冲冲的去开了门。

“陈家媳妇儿,你老头子呢?”范婆婆见开门的是小麻子他娘,老脸挤出一团菊花,笑着问道。

“那个死没娘心的,估计还在镇子里倒腾粮食呢,连他亲生儿子的死活都不管不顾了!”一说到自己的丈夫,小麻子他娘顿时气不打一处出,叉着腰骂骂咧咧起来:“下午的时候我找开货车的司机哥儿给他捎话了,也不知道遇见了没有。”

“呵呵,我先前安排的那些东西,你没挪走吧?”范婆婆走进院子,只是步子却一瘸一拐的,看来是崴了脚。

“没,没……”小麻子他娘连连摆手:“现在我家娃娃能不能活命,可就靠仙姑您了,我哪敢动您的东西。”

“那就好。”范婆婆笑了笑:“都邻里乡亲的,客气什么,老身尽力而为。”

“那您快进屋吧!外面凉。”小麻子他娘恭恭敬敬的将范婆婆请进了屋子,田村长和刘大少也跟着进去了,而刘老实和狗蛋他爹则早早的回去了,毕竟,这深更半夜的,屋子里就一个妇道人家陪着,传出去也不好听。

走进客厅,才发现,原本摆在正中央的八仙桌早已被折叠了起来,藏在了门后,腾出了一大片空间。和桌子搭配的四个小方凳子,也挪到了墙角,孤零零的在那呆着。而空下的地儿上,则被满满当当的置办上了一座长方形的香案,棕红色,差不多有一米多高。表面经过了细密的打磨,在接缝处还精心雕刻了一些龙凤图案,只是左边磕了一角,案面上还有些深深地划痕,看来定是有些年岁的老古董了。香案两边,点了两根白色的蜡烛。烛火下各摆了一个小瓷碟儿,肚儿不大,边儿圆圆,正适合做文人画画的用具,调弄些浅淡墨水。当然,这玩意在乡下,却大多会被用来盛腌菜,不多不少,正够一家人吃一餐大白饭,既节约又方便。定睛那么一瞧,左边的瓷碟里装的是一些红色的液体,很是粘稠,也不明白是个啥。右边的瓷碟则平淡得多,清澈见底,一看就是些清水。

“愣着干啥,都坐下吧!”范婆婆伸手指了指墙角的凳子,示意田村长等人坐下。田村长点了点头,自去搬了个凳子坐下,刘大少,小麻子他娘也跟着坐了下来,看那范婆婆一脸的严肃的劲儿,不苟言笑,就跟别人欠了他几十块钱似地,也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夜里风大,关上门!”打量了一番香案后,范婆婆才慢吞吞的道。刘大少刚要起身,田村长却抢先一步,将屋子里的门紧紧带上,还附带着扣上了插销,弄完这些事情后,转身对范婆婆笑道:“仙姑,还有什么差事不?”

“没了,谢谢。”范婆婆颌首,小心翼翼的拉开香案的抽屉,从里面捧出了一个绑的很严实的包裹,层层叠叠的,就像是个五花大绑的卷心菜。但见那范婆婆一手摁住包裹一边,另一只手轻轻的解开最外面的一道活结,五指绕着螺旋,转了几圈后,成功摘下了那块布匹,但这只是最外面的一层而已,范婆婆抹了把汗,又开始解开第二层的束缚,那边刘大少却起了浓厚的好奇心,到底是啥玩意让这老婆子如此当爹一样伺候着?奶奶的,不对,应该是说比爹还金贵!他在这里琢磨,范婆婆在那边手也不停,直等到如此照做了五六次之后,原本椰子大小的包裹,也就比玉米棒子稍微粗一些了,又过了几分钟,这东西终于露出了自己的庐山真面目,原来却是一个通体乌黑的和尚雕像,大概也就十几厘米高,算是个迷你袖珍货色。不过在煤油灯的照射下,这塑像却异常的明亮,将灯光折射成一片片鱼鳞状得光斑,浑身荡漾着,很是好看。更奇怪的是,刘大少根本看不出这是什么材料做的,你要说是石头吧,也不可能透明成这样,都能看到里面的脉络了,你要说是玉吧,刘大少活了十几年,还真没听过有这种颜色的玉石存在。

范婆婆双手将这和尚雕像虔诚的捧到了香案正中的莲花座上,点上三柱高香,拜了三拜,将点燃了的檀木香插进了香炉里,紧接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双手合十,做了一个明显的佛教徒才有的祭拜姿势,连连说了好几声:“阿弥陀佛。”但之后念念有词的是个啥,刘大少却听不清楚个真切了,反正唧唧歪歪,跟个老太太当街唠叨似地,裹脚布的德行,又臭又长,听得耳朵根子都生老茧了。当然,刘大少以后长大了才知道,范婆婆念得这一出并不是子虚乌有的,而是地地道道的佛教《地藏经》。借着范婆婆煞有其事念经的这一会儿,刘大少跳下板凳,开始歪着脑袋,端详起这个和尚塑像来,但见这和尚脸蛋儿圆乎乎的,笑容可掬,可却也不胖,耳朵很大很长,一直垂到了肩膀,身披袈裟,手拿降魔杵,骑在一只头生独角,长的极其难看的怪兽身上。这是如来佛?还是弥勒佛?刘大少眼睛眨巴眨巴,摇了摇头,好像自己见得画像里,如来佛是卷毛,挺时髦的,而弥勒佛就像个猪头三,肥的三人环抱,这和尚显然不是这两个佛祖里的一个,很可惜,刘大少只认识这两个佛教知名人物,所以研究了半天,还是一无所获,便又索然无味的回到椅子上了。

大约念了小半个时辰的经文,范婆婆那张如黄河般连绵不断的小瘪瘪嘴这才停止了运动,瞧她两鬓上湿透的白发,显然自己也是累得够呛。深呼吸,喘了一长两短的三口气,范婆婆这才缓过精力。麻利的伸手入兜,将先前从刘大少那里取来的三只纸鹤平摊到了塑像前,调了调纸鹤的角度,将它们各自的嘴巴对到了一个点上,围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图案。紧接着右手五指轻舒,在盛满清水的碟子里抄了抄,洒了些在纸鹤身上,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个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从那不起眼的和尚雕像的莲花座下,竟然流出了一条黑色的液体,并且自己在中途,转弯,转弯,再转弯,鬼使神差般的在这三只纸鹤之外绕成了一个弧形的圈子。田村长自然是无话可说,百分之百信服了,刘大少却差点脱下下巴,半晌才说道:“我草,圆,真他妈圆!”他说的的确一点儿也不假,那个圈子实在是太圆了,就算是专业的画手用工具去画,也不见得会达到这种效果,那种一种自然的圆润,让人根本捕捉不到一丝一毫的漏洞和误差。

范婆婆眼睛一眯,左手飞快的抓起瓷碟上的毛笔,沾了点红色的朱砂,额外的在那个黑圈外又勾了一个圆形的图案,忙完了这一切,她才如释重负的搁下了笔:

“好了,老身已经暂时封住了他们的这一魂一魄,有地藏王菩萨护持着,应该出不了什么差错,剩下的就要看他们各自的造化了。”范婆婆歇了口气,道。

“范婆婆,这和尚是地藏王菩萨?”刘大少指着塑像,好奇的问道。

“是啊!”范婆婆点了点头,再次对佛像鞠了一个躬:“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王菩萨主管阴间一切事宜,自是要请他帮忙了。”

“不对呀?”

“怎么不对?”范婆婆眉毛一耸,转过身来。

“我看婆婆你先前施法,好像用的都是道士的一些东西,怎么现在又请出和尚,菩萨们来了?难道您不怕这两个参合在一起,会互相之间打架吗?”刘大少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呵呵。”范婆婆知道他的意思,摸摸他额头,微微一笑道:“你说的也对也不对,要是和尚去拜道教的三清,道士去拜如来佛祖,那可都是欺师灭祖的表现了,定没有好果子吃。但老身只是个吃阴阳饭的闲人,无门无派,学的也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把戏而已,上苍有灵,念在我救了不少人的份上,自然不会怪罪。再说了,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都是好猫!懂不?”

“还有这道理?”刘大少哭笑不得。

“当然有了,少见多怪。”

“那婆婆,您说道法和佛法,哪个更厉害些呀?”刘大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范婆婆脸上的皱纹动了动,做了个思考状态:“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不过我觉得各有千秋吧!道法主攻,佛法主守,两个差不多就是矛和盾的区别,也分不出个究竟来。”琢磨片刻,范婆婆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对了,现在既然已经稳住了三个孩子的魂魄,就还差下阴司这一步了,成败在此一举,不过老身一个人下去,指不定照顾不了周全,所以需要一个帮手。”范婆婆道。

刘大少听了后,赶忙对范婆婆说:“婆婆,您就带我下去吧,我不怕。”

范婆婆则鄙夷的瞪了刘大少一眼,道:“你以为阴曹地府那种地方是活人随便可以进去的吗?”刘大少赶紧问:“那什么样的人才能下去呀?”

范婆婆说:“阴曹地府乃至阴之地,只有阳气极旺的人才能下去,阳气虚弱之人如果被带下去,倘若被游魂野鬼缠住,就是想回都回不来了,而且还得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样才能帮他暂时点开阴阳眼,以便于在阴司里辨认魂体。”

“婆婆,那我应该去哪儿找阳气极旺的人呀?”

范婆婆笑了笑,说:“在哪找?就在你们的亲戚朋友家里找呗,要是找个不认识这三个娃娃的人下去,那还不是白跑一趟。还有,你得赶快回家去找,三天之内必须把找好的人带过来。”

刘大少问范婆婆:“婆婆,为什么一定要在三天之内?”

范婆婆说:“你知道什么叫狐臭吗?”

刘大少摇了摇头,一脸疑惑的望着这个老婆子。

范婆婆道:“狐臭,就是村里人说的臭人。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两夫妻很恩爱,但不幸的是:丈夫年纪轻轻就早死了,妻子不忍心将丈夫埋葬,就一直把丈夫的尸体放在床上,后来,阴司审案才发现,原来鬼差抓错了人,阎王让被抓错的那个男人自己做选择:是回阳间继续生活,还是在阴间做个一官半职。男人选择了回阳间和妻子团聚,阎王无奈,只好放他回去,男人回到阳间的那天正好是他死后的第三天。死而复活的男人终于可以和他的妻子团聚了,不过,从此以后,男人的妻子发现,丈夫身上随时都散发着一股死尸的腐臭气味,无论丈夫怎么洗都洗不掉。再后来,夫妻俩有了小孩,但可悲的是:他们的小孩身上也遗传了这种臭味。这种臭味就这样一代传一代,一直到延续今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狐臭’。后来,阴司知道了这件事,就做出了规定:凡是人在死后的三天里,倘若魂魄还不能回到阳间的话,就永远也不能再回去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下个阴司还有这么多门道,看来是没希望了!”刘大少有些出头丧气。

“嗯,万事都不是那么简单的。”范婆婆笑着说:“今晚是不成了,明天你多留意下,找找看认识的那帮伙伴里有没有八字硬,五行里还带葵水的孩子,要是有,那便成了。但若是实在在不到,时间不等人,最后关头老身也不得不勉为其难,单枪匹马去阴司里走一遭了。”说到最后几句话时,看那范婆婆的口气却很是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的犹豫,但就这份态度,也让在一旁暗暗观察的田村长心里点了点头。

“你们都回去睡觉吧!围成一圈守在这算什么事啊?这里有老身一个人看着就行了。”范婆婆看了看座钟,对田村长等人道。

“范仙姑,我不困,今晚就一起留在这吧!万一出了事,也能帮个忙!”田村长强笑道,不过随后打出的哈欠却掩饰不住自己那浓浓的睡意,毕竟,整个一天都担惊受怕的,再加上来来回回的在灵官庙,乱坟岗那转悠,这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折磨,早让这个中年人有些撑不住了。

“你看,都这样了,还逞强个啥?去吧去吧!你们都去睡觉吧!陈家大媳妇给我在隔壁房间清出一张床就行了。”范婆婆道。

既然人家都那么说了,田村长也就不再推辞了,提了盏煤油灯说道:“嫂子,晚上路黑,借你灯用用,明天给你还回来。”

“拿去用吧!”小麻子他娘笑道。

“嗯。”田村长点头,招呼刘大少道:“小侄子,一块走,我顺路送你回家,你一个人我不放心。”

“那,好吧!”刘大少有些不舍:“明天我再来看国强他们。”

“范婆婆,我先去给您铺被子,用我结婚的那套,最好的。”小麻子他娘勤快的捋了捋袖子,走进自己房间翻柜子去了。

刘大少走到门口,准备回头再看田国强三人一眼,却陡然吃了一惊:,竖起了手指:“婆婆,不好了,你看?”

“怎么了?”范婆婆一愣,顺着他指向的地方望去。

“国强,国强他们的人起来了!”

“嗯?”田村长闻言转头一看,可结果却和刘大少所言大相径庭,田国强三个人明明好好地睡在那,一动不动的,田村长顿时气不打一处出:“小侄子,你扯个啥?”

“我没骗你,我真看见他们起来了!哎呦,怎么有两个?”刘大少连连惊呼。

“两个?”范婆婆眼睛一亮,一把抓住刘大少的手:“你怎么会看到的?”

“我,我就是看到了呀?”

“难道你有阴阳眼?”

“阴阳眼,好像是有那么回事来着。”刘大少吞吞吐吐的道。

“那就好,不用再去找人了,也省了大把的时间,明个就你陪我下一趟阴司吧!”范婆婆喜出望外得道。

“你们在打什么哑谜呀?他三个不还睡在那里吗?怎么一会起来了,一会又变两个了,现在是开玩笑的时候吗?”田村长不高兴的说道。

“他说的的确没错。”范婆婆为刘大少辩解道:“现在这三个纸鹤,和国强三个孩子是维系在一起的,而刘家大孩子所说的起来了,变成了两个,则是地藏王菩萨的金莲座系住了他们的这一魂一魄所导致的结果罢了。此刻,他们的魂体的确是和身体垂直的,所以他看到了两个,一个是人,一个是魂,只不过他能看见,你看不见罢了。”

第二天一大早,公鸡打鸣,太阳出头之时,范婆子便开始准备下阴司的事了。在下去之前,范婆子把刘大少叫到跟前说:“刘家大孙子呀,再过一会儿,你就要跟老娘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到了那儿,可千万不能瞎逛啊,一定要紧紧攥着老娘的爪子,千万不能放开呀!脸上的俩窟窿也要瞅仔细了,撞见他们仨儿就赶紧告诉俺。”

第四十四章 下阴司,黑白无常!(12)

刘大少朝范婆婆点了点头。狗蛋他娘也走了过来,蹲在刘大少面前,扣着他的肩膀说:“狗少呀,我们家小麻子可就得靠你了!”说着,狗蛋他娘的声音竟变得有些哽咽了,眼泪也夺眶而出,刘大少赶紧用手擦了擦她脸上的泪水。拍着胸脯说:“大婶,您别哭,有我在,小麻子他们不会有事的,放心,我跟范婆婆很快就会回来的。”

下阴司前的准备仪式总算开始了,范婆婆先在堂屋里点起了香,然后又烧好了一堆纸钱。刘老实则从自家的鸡圈里捉来了一直公鸡,范婆婆接过刘老实手中的公鸡,提着公鸡的两只翅膀,那公鸡估计自己就快一命呜呼了,竟然连叫都不叫一声,只是瞪圆了眼,左右摇晃着脑袋。范婆婆提着公鸡对着正冒着青烟的香拜了三拜,然后用指甲掐破了公鸡的鸡冠,那公鸡被掐疼了,“呱呱”的叫了两声,鸡冠上的血也不断地往外渗。刘老实在一旁赶紧拿了一只碗,接住流出来的鸡冠血,待鸡血流得差不多了,范婆婆便将手中的公鸡给放了。

但见这范婆婆捧着盛有鸡血的碗,闭了眼,嘴里阵阵有词的念了一阵,然后用手指蘸了鸡血涂在了刘大少的额头上。一边涂,嘴里一边唠叨着:“涂了鸡血,便开了‘天眼’,下去以后,阴司的一切你便能看见了。”涂完鸡血,苏婆婆又找来一条黑色丝带系在刘大少的腰间。一切准备就绪,范婆婆叮嘱说:“刘家大孙子,把老娘刚才吩咐你的话,再给俺重复一遍。”刘大少苦笑着说:“我都记清楚了,下去以后要紧紧拉住婆婆的手,不能乱跑,看见国强他们了就赶紧指出来。”范婆婆听刘大少说完,满意的朝他点了点头。

不过刘大少此刻却在想:这老妖婆到底从哪儿进去才能到阴司去呢?是不是要找一口很深的水井,然后跳下去。正胡思乱想,范婆婆叫他把鞋脱了,躺到堂屋的床上去,刘大少按照范婆婆的吩咐躺在了床上,刘老实又赶紧过来,按照范婆婆的命令给他严严实实盖好了一床被子。

“刘家大孙子,你把眼睛闭上,不要胡思乱想,咱们马上就要启程了。”范婆婆说完,刘大少赶紧闭上了眼睛,不知怎么回事儿,他这时心里突然开始发毛了,于是便偷偷的睁开眼睛,瞄了瞄范婆子,她正坐在自己面前的椅子上,喝了两口水,然后将身体趴在了桌子上,便一动不动了。一旁候着的刘老实看见自己儿子睁开了眼睛,赶忙小声在刘大少耳边说:“兔崽子,赶快把眼睛闭上,不要胡思乱想,就像晚上睡觉一样。”刘大少无奈,只得依言闭了眼睛,静静地等待到达阴司的那一刻。

一分钟,两分钟……大概过了十来分钟的样子,刘大少渐渐觉得自己快要睡着了,他想努力睁开眼睛看看周围,可是怎么也睁不开,那感觉仿佛梦魇一般,刘大少的心终于变得恐惧起来,想努力挣扎醒过来,可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猛然间,他的身体强烈的抽搐了一下,感觉自己像是从噩梦中惊醒了过来。这时,有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刘家大孙子,睁开眼睛,咱们到了。刘大少此刻听得很是清楚,这正是范婆子的声音。

他赶紧睁开眼睛,目光所及之处,四下里皆是昏暗的一片,像是冬季里临近天黑的傍晚。于是望着范婆婆问道:“婆婆,这里就是阴司了吗?”范婆婆朝他点了点头,然后拉着刘大少的手一直朝前走。奇怪的是,刘大少自己虽和范婆婆一直往前走着,但是却看不清脚下的路,在他们的周围也看不见一个人。范婆婆说:“刘家大孙子呀,你可要瞅仔细了,看见另外三个娃就赶紧告诉俺昂。”刘大少“嗯”了一声,朝范婆婆点了点头。

他紧紧拉着苏婆婆的手,一路走一路向四周张望着。两个人大约走了半个时辰的样子,便看见前面有个穿红衣服的人渐渐的朝他们飘了过来,刘大少紧盯着眼前这个红衣服的人影,范婆婆在他耳边小声说:“孙子,快把眼睛闭上不要看。”刘大少当时很好奇,完全没有把范婆婆的话放在心上,渐渐的两人和那个穿红衣服的人影离得越来越近了,刘大少终于看清了这张脸——是个年轻、漂亮,穿着红色旗袍的姐姐。

旗袍姐姐和两人擦肩而过,惹得刘大少一边走一边扭头向后,看着那个远去的旗袍姐姐。范婆婆拉着他,眉头一紧,脚下的步伐逐渐加快了,当刘大少回转头来的时候,却被吓傻了——一张恐怖的脸猛然间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刘大少被这张脸吓得一屁股跌在了地上,张着嘴说不出话来。这是怎样的一张脸——后脑勺的头皮搭在了额前,左眼的眼珠已经没了,只剩下一个黑窟窿,右眼的眼珠像牛眼一样朝外暴了出来,整个脸色像是涂了一层雪白的面粉。

范婆婆见状,赶紧把刘大少拉起来,安慰他说:“孙子,莫怕,莫怕,姐姐喜欢你,和你闹着玩儿呢,你再朝身后看看。”听了范婆婆的话,刘大少这才胆怯的再次向身后看去,还是那个穿旗袍的姐姐,旗袍姐姐面对着他,朝他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然后转身飘然而去。

范婆婆却暗自摇了摇头:“这个穿旗袍的姑娘,生前一定藏着许多幽怨,估计又是跳楼了结自己的。”说完,她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阴司的路和阳间的有所不同,总感觉脚下像是铺了一层蒙蒙的薄雾,踩在上面似有似无。越往前走,这条路上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拄着拐杖的耄耋老人,有抱着小熊哭嚷着的小女孩,也有频频回首的中年汉子……

这路上的人个个阴沉着脸,刘大少猜想:恐怕他们中很多人还在留恋人世间的种种吧!范婆婆这时候出言提醒道:“孙子,你可千万要瞅仔细了,这里人多,要是错过了,可就麻烦了。”

刘大少点了点头,老实说,这次下阴司他真的感觉有点儿失望,既没有看见传说中的牛头马面,也没有见到奈何桥,更不用说判官和阎王了。不过仔细一琢磨却也完全在情理之中:像判官、阎王这种阴司的高级官员又岂能是自己随便可以见到的。或许就连这个老神婆这辈子也没撞见过吧!

刘大少和范婆婆走了很长一段路,可还是没找着田国强三人的踪影。范婆婆说:“孙子,咱们再往前面走一段路,要是还找不着他们的话就回吧!要是在下面待的时间太久,被鬼差发现,可就麻烦了。”

刘大少就是这种刨根问到底的性格,赶忙问道,要是自己被鬼差发现的话会怎样?范婆婆苦笑着摇摇头:“要是被鬼差发现了,咱俩要再想回去的话,可就难咯。他们阴司是不允许活人随便下去的,况且我们要是在下边呆太久了,你爹和孩子的父母也会着急的。”

“那,那怎么行?您先前就说了他们是刚下去的生魂,在这片儿的阴司能留下的时间也就几个时辰而已,我们这时候放弃,待到他们被压到另一个地府,我们岂不是再也没有救出他们的希望了?”

“孙子,你说的话,我懂。”范婆婆点头:“但阳间有阳间的规矩,阴间有阴间的规矩,俺们也只能尽力而为了,这三个娃娃能不能活下来,就得看老天爷的安排了。”

“不成!国强,狗蛋和小麻子都是我兄弟,我不可能丢下他们不管,今天无论如何,我都要把他们救上去。”

“犟嘴!”

刘大少和范婆婆又往前走了很长一段路,在前面的人群里,他看见了一个身影胖墩墩的,年纪也挺小,最重要的是怎么看怎么像三个孩子里的狗蛋,于是,刘大少赶紧指着那个身影,对范婆婆说:“婆婆,前面那个人很像狗蛋。”

范婆婆眼睛一闪,顿时意会,悄悄的朝刘大少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示意他不要大声嚷嚷,然后拉着刘大少加快了步伐。冲着那个方向走去,待走到离人群五六米远的时候,辨明了衣服和那腰间标志性的堕肉,刘大少就更确定自己刚才的猜测了。当下喜不自胜,忍不住招呼着手,大声喊了一句:“狗蛋!我找你来了,国强他们呢?”这时,人群里的所有人都转过脸来,一脸惊诧地望着刘大少。

那个胖胖的身影也转了过来,刘大少定睛一看,哎呦喂,果然是狗蛋无疑,而且在他身边不远处,还站着小麻子和田国强。一见到死党,刘大少立马甩开范婆婆的手,朝他们跑去。田国强一见到刘大少,忙问:“狗少,你咋到这里来了?”

刘大少二话不说,当先一把搂住了田国强:“强子,我是来接你回去的,咱们四大恶少可不能给灵官庙的那五个老畜生给拆散了呀!哈哈,见到你们我贼开心了,比吃了蜜蜂屎还甜,比摸了燕子还舒坦。”可这刘大少刚一抱住田国强,田国强的身体就像是触电般哆嗦了下,被弹出了好远,旁边的狗蛋和小麻子也莫名其妙的被一股大力掀起,滚了好几个三百六十度。刘大少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大跳,摸着脑袋,蒙头蒙脑地站在哪儿。

范婆婆赶忙走过来,提醒道:“孙子,不要碰他们,他们现在还是鬼魂,而你却有貔貅护体,周身上下皆是浩然正气,会伤着他们的。”被范婆婆一提醒,刘大少这才猛然醒悟过来。

范婆婆看着田国强,从兜里摸出了一道黄符,撕成了三份递给了他们:“把这个贴在额头上,不要拿下。赶快随老身回去吧,我和刘家大小子下来就是专程来接你们的。”

“你……你是观花婆婆?”田国强的眼睛一亮,猛然认出了这个范婆婆来。

“不错不错,好孩子,还记得老身啊。”范婆婆慈爱的摸了摸他的后脑勺:“不像某些白眼狼,认识还偏要装糊涂,弄得就像婆婆我为了一亩南瓜就要拿着菜刀找他拼命似地。”说完,有意无意的朝着刘大少看了一眼。

“我爹不都赔你钱了吗?还硬把这事挂到嘴皮子上。”刘大少心思机敏,自然是听出来范婆婆矛头指向的是谁了,当即嘀咕了起来。

范婆婆也不理刘大少,指了指田国强手上的符咒:“孩子,赶紧贴上吧!不贴这玩意,路上难免都丢魂散魄的危险。”

田国强点了点头,依言照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