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水大师修仙指南上一章:第 1 章
  • 风水大师修仙指南下一章:第 3 章

  四个月前,他又找了那坐堂医生复诊。对方说他的身体已经好了,除了有些体弱之外,跟常人无异。

  可是常人要是他这种吃法,早就吹气一样胖起来。陈潇就疑心这跟他穿过来有什么关系。要是因为这个就没办法跟别人说了,只能把困惑埋进心里。

  见他沉默不语,周武师还以为他心情低落。他就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包裹,放到桌面上,推到他跟前。

  周武师说:“这是你之前存在我那里的钱。你自己收着,该买些什么补品就买,别省着。”

  陈潇吃了一惊:“周叔?上次怎么没听你说起?别不是因为我不记得,就好意拿你自己的钱框我吧?”

  周武师气乐了,抬手在陈潇脑门上拍了一下:“瞎想什么?这是你以前攒得盖房子,娶媳妇的钱!”

  这一下打的生疼,让陈潇相信,他说的绝对是真话。他这才把小包裹打开,里边是一小堆银光闪闪的圆硬币。

  这里百姓之间流行的货币仍旧是以金银铜此类贵重金属为主。

  最小的是铜板,跟以前的古钱很相像,不过中间不是方孔,而是圆孔。中间的货币单位是眼前这种银色的硬币,也被称为银钱。因为银钱是民间主要流通的大面值货币,就跟百元的地位差不多。所有货币跟陈潇前世一样有个通称,同样被称为“钱”。价值最高的是金色的硬币,陈潇猜测应该是掺杂了合金成分的金子做成。

  这些货币之间的兑换是:一金币等于一百银钱等于一万铜板。

  陈潇挣得多,花的也多,在踏雪寻仙阁干了五个月也就攒下了五十钱,也就是五十个生前一元大小的银色硬币。而他眼前这堆硬币,粗粗看去竟然有一百五、六十个。

  周武师说:“你转了护卫之后,薪资当然是提了起来。除了花用,也存了不少。不过因为你一直跟着商队住,没有自己的住处。这才托我把钱收着。想着等以后攒多了,还回你叔叔那个村,盖房子娶媳妇过日子。可是却没想到,你一下遭了这么大的难,身体变得这般弱,也没办法继续跟着商队干。”

  陈潇并没有跟周武师说他现在每个月挣得比以前当护卫还多,周武师自然就为他惋惜。在他看来,武师虽然辛苦,又有些危险,挣得钱却是不少的。

  “你把钱收好,我还有件事要跟你说。”周武师说。

  陈潇就把包裹重新包好,放到衣柜里。他落座后问:“什么事,您说。”

  周武师皱着眉毛说:“我这次来找你,也是因为你叔叔,想要你赶紧回去一趟。”

  陈潇讶异地说:“您说…我叔叔想要我赶紧回去?是出了什么事吗?”

  周武师以一种不太赞同的语气说:“听说你以前住的那个村子,现在有仙门前去招收门徒。想来你叔叔是想你回去,出出主意。”

  憨娃的叔叔家,生有三子一女。老大跟憨娃的父母一样,在逃亡的路上夭折了。老二是个姑娘,已经定了婚。老三不大,只有十一岁。老四是落户到这边生的,五岁。

  逃亡之前这一大家子是农户,跑到这边,也是给村镇上最富的一户人家当长工。没有什么大见识,遇到仙门选徒的事情就慌了手脚,想要把憨娃叫回去,好商量一番。

  大概在他们看来,憨娃走南闯北见得多,现在又在郡城一家有名的店铺里边当伙计,更是认识广泛。

  周武师却觉得仙门选徒这种事情,憨娃怎么可能有什么办法。况且这小子没有仙缘,凭白回去一趟,耽误工时不说,看着别人选上,自己没机会,更是失落。

  哪想到,憨娃听了他叔叔这没道理的要求,眼睛顿时发亮。竟然犹豫都没有,直接说他要回去!

第4章 职业病犯了

  反复跟陈潇确认了他记住了村落地址,周武师才揣着一肚子不解离开了。

  此时歇班的掌柜跟师傅们也都回来了,陈潇就迫不及待的跑去跟大掌柜的请假。一开始听到他要请十天假期,大掌柜还觉得挺不高兴。等到听闻他是要回家去,家里边来了仙门的人收徒,找他回去是为了这事,就立刻同意了。

  跟陈潇预想的一样,踏雪寻仙阁背后的东家是仙人的疯狂粉丝,只要是跟仙人沾边的事情,都会让他由衷的感兴趣。所以大掌柜的想都不想立刻批准了陈潇的假期,并且还关心的问十天够不够。

  他这样做,也只是为了陈潇回来之后,能多搜集一些仙人的相关信息。就算是只谈谈这次的见闻,也会让东家高兴。要不是东家刚好不在郡城,大掌柜的相信东家都会跟着陈潇跑一趟乡下,就只是为了追仙。

  大掌柜直接免了他下午的活,让他去做回家的准备。在赵二虎羡慕的眼神当中,陈潇回后院取出周武师给的那个包裹直接去了之前他被轰出来的那家店铺。

  这家店名叫做鉴宝斋,跟踏雪寻仙阁一样,也是这家古玩街上出了名的古董店。

  陈潇都在这边生活了五个月,自然是一踏进大门就被人认了出来。门口伙计笑着招呼他:“小憨,这回儿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陈潇笑着回道:“这回来是办点私事。”

  门口伙计就奇怪了,他到这鉴宝斋办什么私事?就见陈潇走到玉器货架边上,旁边站着一个高等伙计,看到他进来脸色就拉了下来,这会儿更是直接冷到要掉渣。

  昔日被他扫地出门的土包子成了同行,直接减少他的优越感。每次偶然碰见,双双都没有话说。

  “也不知道吃什么熊心豹子胆,晌午刚过就敢跑出来偷懒。我要是踏雪寻仙的掌柜,早就把这种痞懒的家伙给撵出去了。”那伙计看也不看陈潇一眼,嘴里还不阴不阳的说着。

  陈潇心里当然是不快的,可是想到要到手的目标,他忍了。于是抬脸就是笑:“多谢关心。大掌柜的关照过的,这才敢出来。”

  那伙计冷哼一声:“哪个关心你!自作多情了。”

  陈潇心平气和地说:“近日要回想探亲,这次来是要选购一样礼物。”

  那伙计嗤笑了一声:“打肿脸充胖子!”嘲讽完,才意识到陈潇是买他负责的货架上的展品,随后不耐烦的一甩手,“自己挑!敢打翻哪个,当心你赔不起!”他才不乐意伺候,干脆两步走到一边。

  玉器是大分类,自然不可能就他自己一个负责,上边还有一位掌柜师傅专管精品,他这伙计自然就只能看管这个成色品相差一些的。

  那伙计甩了脸色退开,却没看见他背后的掌柜师傅不满地瞪了他一眼。要不是掌柜师傅这会儿正有客人,就要过来削他了。

  当然不是为了陈潇抱屈。陈潇一个小小的伙计,他根本就没看在眼里。而是不管怎么样,伙计都是不能让客人单独待在货架前边,这是伙计的职责。

  门前跟陈潇打招呼的伙计看到了掌柜师傅不满,也不提醒那伙计。自己上前一步,笑呵呵地对陈潇说:“小憨,看上哪一件了,我来帮你。”

  那伙计也没傻到家,看门口伙计过来,立刻呵斥:“你不好好守在门口迎客干什么?这是你来的地方吗?回去!”

  门口伙计做出一个委屈的表情,内心却很高兴的回去了。看你上边的掌柜师傅不罚你!

  那伙计还不知道自己要倒霉,冷着脸站在货架边上,眼睛盯着陈潇,眼神跟刀子一样。陈潇不为所动,装模作样挑选了一番,才拿起那个有着隐晦气场波动的玉珏。他转身对伙计说:“我选好了,就这个吧。”

  那伙计垂眼看了看,嘴里嘀咕了一句,陈潇没听清,看表情反正不是好话。随后就听他说:“两百银。”

  陈潇眉毛一挑,心里有些生气。都是做这行的,看这个东西被摆放在不起眼的架子上,就知道这玉珏的价格不会超过一百五十银。这伙计跟他要二百银,分明是狮子大开口。

  陈潇沉了脸色,抬高声音冲着伙计背后方向说:“我是看这玉珏还算不错,才想着在鉴宝斋买。没想到贵斋这么不诚心,行内都知道的价格,还多了三成,看来贵斋是不愿意做这笔生意了?”

  被陈潇直接上升到鉴宝斋的高度,那伙计就有些心虚了。不过他毕竟是做了很多年的伙计,陈潇一拿起这玉珏,就回想起他当初被撵出去那一次,也是拿着这样一块玉珏。

  要不是真心喜欢,何至于几个月之后再回来买?对这样的人,他们这个行当就流行咬个高价,不怕对方不掏钱。

  那伙计就不客气地说:“就这个价格,爱买不买!”

  按道理说,他这个想法是对的。只不过这态度糟糕,并且其他的人也不知道陈潇之前就看上了这玉珏。

  于是,这伙计直接把身后的掌柜师傅给惹火了。他跟客人告了个罪,脚下生风的走了过来。

  “小憨是吧,让老夫来看看——”

  那伙计先是一呆,然后急道:“掌柜师傅,我这是…”他还没说完,就被对方给严厉喝止:“你先闭嘴!”那伙计吓得一抖,看掌柜师傅的样子竟然已经是对他不满至极,立刻就白了脸。

  陈潇态度恭敬的问候了一下这位师傅,那师傅客气的笑了下,“既然是小憨要这玉珏,只一百四十银便可拿去。”掌柜师傅铁了心要立刻打发掉陈潇,至于那伙计稍后训斥惩罚不迟。

  他不管对方跟这看货架的伙计有什么矛盾,都不可以再闹下去。店里还有几位客人,影响太败坏了!

  陈潇也没再拖延,干脆的拿出银钱会了账。他转身走出鉴宝斋,想起那伙计如丧考批的脸,笑了笑。小坑了对方一把,不过是临走收些利息。

  把玉珏小心的贴身收好,陈潇又去了其他商业繁华的大街。

  买了郡城出名的点心,又到布店扯了十米淡蓝色细布。两样加起来,在村镇不管是探亲还是访友,都是非常体面的礼物了。

  不说村镇里边吃不到这样的点心,单说这十米淡蓝色细布。一家三口的量,省一些像憨娃叔叔家连大带小,也是能每个人一身新衣。

  把礼物单独放好,陈潇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又带了一身备用。然后以防万一,把一个汤婆子塞进铜水壶的棉套里带上。他担心憨娃的叔叔家晚上更冷,毕竟那里晚上可是烧不起炭盆的。

  按照周武师给的路线,陈潇从郡城坐上了前往县城的驿站马车。

  驿站的马车比起私人的要贵,却非常的舒适。毕竟是四轮的,装了减震跟弹簧,内部的空间也比较大,至少不用缩着腿憋屈。

  道路虽然是土路,但是压得很厚实,也非常的平整。马车跑的很快,一天就到了县城。晚上在客栈睡觉,果然汤婆子派上了用场,要不然冷的陈潇根本就睡不着。

  第二天一大早,吃了客栈提供的餐食,陈潇就又上路了。这次只坐了半天牛车,就到了憨娃叔叔住的村镇。

  在牛把式的吆喝当中,陈潇下了牛车。背起行囊,向着大路旁边的小道走去。走着走着,他不由得职业病发作,从旁边的山道上了山顶,向山下的村庄望去。

  只见这个地方山多拱秀,水势向西,四面环山,村中有三条溪流穿过。周围山势高起,却有一片宽阔的平地,形状好似一艘帆船,静静地停泊在港湾里。山环水绕,藏风聚气,正是风水上典型的吉地特征。

  陈潇不由惊叹一声:“好地方,好风水!”

  在这样的风水吉地居住,人们必定安居乐业,人才兴旺。住在这里的村民如果走仕途必定升官,如果经商则必定发达。

  也难怪那仙门会跑到这个小小的村子里来招收徒弟,毕竟地灵才会出现优秀的人杰。

  想到这里,陈潇脑海当中灵光一闪,只可惜念头过得太快,他没有抓住。

  就在他冥思苦想的时候,身后一个迟疑的声音说:“憨娃哥?是你吗?”

  陈潇这才回过神来,想起他这回不是来看风水的,而是以憨娃的身份回来探亲的。

  他转过身来,身后是一个瘦弱的男孩,手里牵着一头牛,后边跟着两个牛犊。

  陈潇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对方:“你是?”那男孩被看得很紧张,咽了咽口水。陈潇目光变得柔和了一些,他轻声和气地说:“抱歉,我之前生了一场大病,以前的事情都不记得了。”

  那男孩露出欣喜又不敢置信的表情:“真是憨娃哥!你变得、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陈潇眨眨眼:“嗯,大概是因为痩得厉害了。对了,能告诉我,你是谁吗?”

  男孩摇了摇头,似乎是在否定陈潇的说法:“不是因为痩了。不过,也许是因为痩了?”说着说着,他自己都糊涂了。随后他笑了起来,露出不太整齐的牙齿,“憨娃哥,我是三栓啊,你的堂弟。”

第5章 他想叫自己的名字

  陈潇正愁不认识村里的路,三栓牛也不放了,要带他回家。他把大牛栓在一棵树上,两只牛犊也不乱跑,就乖乖地跟着母亲低头吃草。

  三栓遇到这个全家族里最有出息的堂哥,开心的小脸通红。一路上手舞足蹈,不等陈潇发问,就把他知道的都倒了出来。

  原来的憨娃因为跟着商队走南闯北,一年到头回不来几次。偶然回来,也会送些钱。每当这个时候,三栓家就会好过一段日子。所以在男孩的心里,很是仰慕和崇拜这个堂哥。

  之前商队的人特意送了消息,告知他们一家憨娃受了重伤,被留在郡城养病。全家上下都很难过担心,只不过家里边的日子过的紧巴巴,实在连路费也凑不出来,这才没有过去看望。

  直到三月前周武师再去看望过后,见憨娃已经大好,还找了一份体面的新工作。这才有底气过来,跟一直挂心的叔叔一家人说了一声。

  至于周武师说的,憨娃因为长时间高烧,烧的脑子坏了,过去的事情都记不得。叔叔婶婶俩人并没有太在乎。要人活着,能自己养活自己,过得住日子,他们就算对得起逝去的兄嫂。

  三栓因为年纪还不大,就更不能理解被烧坏脑子,前事全都忘光了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他忧心忡忡,担心这个堂哥变成像村东那家的傻儿子一样。每日只知道傻笑流口水,被村里的坏小子们戏弄,也全然不知道反抗。

  有次三栓见到,那帮坏小子给他个牛粪告诉他那是栗米糕子,竟然也毫不犹豫的往嘴巴里边塞。牛粪那么臭,就算三栓没有见过栗米糕,也知道这俩全不一样。要不是他见机得快,上去一把打掉,那傻子真就吃了!

  想到堂哥会变成傻子那样,三栓就愁得觉都睡不好了。他想,他是家里最大的男娃,这个时候就应该承担起长男的责任。将来有自己一口吃的,就绝不饿到堂哥。绝不能让他到大街上边,落到被人骗着吃牛粪的地步。

  小小男孩的心思百转千折,忙着挣钱养家的大人们自然是察觉不到他的烦恼。他才十一岁,远不到充当家里顶梁柱的年龄。也就没有人会跟他说,他操地完全是一份用不到的闲心。

  所以,他见到完好无损,精神还很不错的堂哥突然出现,别提多么的高兴。

  因为小时候的经历,陈潇对这种年纪小小,过得苦,还很懂事的孩子特别的有善心。三栓的那个烦恼在大人看来觉得是个笑话,他却认真地向男孩道谢。多谢他的这一份担当和好心。

  三栓被陈潇的郑重其事弄得小脸变得越发黑红了。他晕陶陶的想,堂哥痩了以后变得比以前好看多了。而且去郡城做工就是不一样,说话也变得特别斯文有条理,就跟村里最富的那家的少爷一样有教养。霎时间,这男孩对堂哥更加的崇拜了。

  三栓带着陈潇走了好长的路,穿过半个村子。来到位于村子边缘的地方,一个泥巴围墙的农家院跟前。

  三栓说:“憨娃哥,你先进去。我爹晚上下了工才回来,家里只我娘和姐姐在。你赶路一定累了,先歇着吧。我得赶紧回山上看牛去。”

  陈潇进了农家院,里边是三间泥巴屋子,分别是正屋、左右厢房。院子倒是很大,就是乱糟糟的。有一个鸡圈,养着三只鸡。陈潇大概看了看,只有正屋跟左厢房能住人,右边的厢房一半是厨房,一半是放杂物的。

  大概是听到儿子的声音,一位头发有些凌乱包着深色花纹头巾的妇女走了出来。见到陈潇,她吃了一惊。眼前这人说是陌生人,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陈潇就主动走过去,冲着对方行了一个这边的礼:“是婶婶吧?我是憨娃。”

  婶婶跟三栓一样,满眼不敢相信,从头到尾打量了两三次,才敢说:“还真是憨娃啊…”然后看着站在她跟前微笑地陈潇,不知道怎么的就脸上一热,匆匆忙忙地说了一句:“赶紧进屋,进屋坐!”

  婶婶回身进了正屋房门,陈潇背着行囊上了两阶台阶,走进正屋。这房子跟他前生在农村看到的房屋格局差不多。也是一进门一间堂屋,用来待客和吃饭。两边是两间套间,分别住人。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这房子小也矮一些,让人感觉有些逼仄。

  婶婶进了挂着门帘的一边,另外一边连门帘也没有,只有一道草帘子。陈潇猜挂布帘子的是叔婶的卧房,至于挂草帘子的,因为看不到,就不知道是谁在住。

  陈潇把行囊放到旧的厉害的桌子上,低头观察了一下椅子四腿俱全,才敢坐下。这绝不是他多心,他去过比这更穷的人家,椅子腿就剩三条了也没有丢弃,反而是拴上一截木棍继续用。

  婶婶再一次出来,头发梳的齐整,头巾也换了一块颜色鲜亮的。她殷勤的对陈潇说:“赶路回来累不?要不要先上屋里躺躺?”

  陈潇客气的说:“不累,坐的牛车,很安稳。”

  婶婶“哦”了一声,又说:“你叔这会儿在东家上工。你在家等会,我去叫他回来。”说完,竟扭身要走。

  陈潇赶紧站起来:“不用叫,不就半天功夫,不差那一会儿。都是一家人,这么客气做什么?”他拉开放桌上的包裹,“婶婶别忙,我从郡城带了礼物回来。您看看喜不喜欢?”

  也不是憨娃婶婶要客气,而是陈潇进来之后身上那种陌生感太明显,让她不自觉的就拘谨了起来。听了陈潇招呼,婶婶这才走过来坐到桌边。

  往常憨娃回来只是给送钱,专门带东西还是头一回。婶婶看着点心只觉得新奇,看了细布就不只是新奇,全然感到欢喜。

  唯一的女儿如今十四岁,开始备嫁,平日里也做一些绣活。大点的三栓给开始给东家放牛,最小的那个比较受宠,却也学会了跟大孩子们一块上山拾柴。在全家人的努力之下,买这宅子的钱终于快要还清了。

  就因为这笔外债,添上一件新衣都不容易。从来都是大的穿不了给小的穿,缝缝又补补。

  手在细布上摸了又摸,婶婶嘴里喃喃地念着:“憨娃子,你有心了,有心了。”

  陈潇满头黑线,憨娃的这个小名竟然还有这么一种更乡土的叫法。他看妇女只顾着看细布,就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说:“婶婶,我这次回来,也是有一件事情要办,就是上大名。”

  婶婶意外地抬头看他,有些不知所措:“这会儿就上大名?早了点吧?”

  上大名,是这个世界乡下一种特有的现象。

  这里的人每个人从出生起,就有一个名碟。这是一个不知道什么金属材质的小牌子,只有拇指大小。平日里可以带在身上,也可以放在家里。不过要是出远门,这个名碟就必须带在身上,因为这是一种相当于身份证的凭证。

  名碟的小牌子上写着持有人的姓名,出生年份,外貌特征,以及居住地址。除了这个名碟在持有人的手中有一份,还有一份则存在他落户的地方。这就是这个世界管理户籍的手段了。

  人小的时候跟长大了之后,外貌大相径庭。所以名碟上的外貌特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过一段时间,必须进行修改。更新名碟上的信息不是无偿的,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对于贫苦人家来说,就是一份额外的支出了,所以很多没钱的人家,就不愿意更换新名碟。

  当然如果这些人坚持不换,也没有人会逼着他们换。只是这些人千万不能遇到严查名碟的事情。要不然名碟上的描述跟人对不上,名碟不仅会被上缴,人也会被检查的一方给关押起来。直到持有人的身份被调查清楚了,才会被放出来。

  之前像是憨娃那样跟着商队不停奔走在各地的职业,就必须注意更新名碟,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麻烦。

  变化大的这个年龄段,一般是在十岁、二十岁这样的整数年龄更换。成年之后的变化就不大了,可以间隔时间更长,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一更换。

  陈潇初次得知这个制度之后,感觉这跟到期更换身份证差不多。只不过这个是自愿,而身份证则是过期必须更换。

  像憨娃这样家里没有有见识的人,也请不起起名先生的人家很多。往往是出生的时候起一个小名,先上了名碟。一边等孩子长大,一边在慢慢起大名。想不出好名字,顶着一个狗娃、臭腚等乡土味十足的名字过一辈子也有。

  想出来了好名字,等十岁、二十岁这样整数年龄更换名碟的时候,就把上边的名字给改了。这样就叫做上大名。

  陈潇这次赶回来,除了想要亲眼看看仙门的人什么样,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改名碟上的名字。

  憨娃家同样也是姓陈,他只要把名碟上的“憨娃”改成“潇”,就能重新叫回自己的名字。

第6章 她说愿意等

  陈潇和婶婶坐了没一会儿,婶婶就出去干家务活了。上大名这么大的事情,她没办法给出意见,只能等晚上丈夫回来了再说。

  陈潇的包裹暂时先放在叔婶的卧房里。他进去看了一眼,俩人的房间一样简陋,家具也没有几件,基本空荡荡的。

  不一会儿,憨娃的堂妹二顺回来了,见到陈潇也是一番惊讶。大概是因为变化太大,这姑娘感觉跟不认识一样,就有些害羞,掀开草帘子躲了进去。陈潇这才知道挂草帘子的房间是二顺的。

  又过了一会儿,也许是觉得这么躲羞不好,二顺出来了。她上外边厨房拿了一个碗,端了一碗清茶给陈潇。二顺细声细气地说:“今年光景不好,茶是去年的陈茶。憨娃哥,你可别嫌弃。”

  陈潇摇了下头:“没事,怎么会嫌弃。”他端起来,慢慢地喝了一口。茶虽然是陈茶,水却给它增色不少。水质甘甜清冽,也从侧面说明,此地的风水确实很好。陈潇顿时心痒起来,他站起身,对二顺说:“我去村子里转转。”

  陈潇走出农家院,沿着来时的方向走到村子里,然后沿着主路来回转了转。

  这个村子名叫樊村,说是村,却比起一般的镇都要富庶。全村有七百户人家,五千多人口。陈潇没有判断错,居住在村中的人家大多情况不错。有经商的人家极其富裕,也有投入县城、郡城做了文吏的。

  村里有自己的小市场,一般日常需要的东西都能够在这里买到。可以说,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走着走着,陈潇来到了一个学堂样式的建筑跟前,隐约听到郎朗的读书声。

  这学堂式建筑的确是学校,不过学童却是以有没有仙缘为入学条件的。像憨娃和他叔叔家的几个孩子,都没有修仙条件,自然也就没有入学的资格。从这一点来说,这个世界也挺残酷。一样都是孩子,没有修仙的资质,就连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没有。

  这些孩子进入学堂之后,会学文识字。同时学堂会发一本最普遍的基础功法,让学童们跟着练习。等他们学出名堂,就会被村里的大户人家挑走,进行个别资助。

  而其他那些没有天分,学的不好的,直接就被毕业。各自选择出路,有去学做生意,也有的跟周武师一样给人做护卫,再又上进一些的,就到城市里走门路谋一个小小的官职。

  这次想来那仙门要招收的人都会从学堂当中选拔。

  想到这里陈潇若有所思,憨娃叔叔一家并没有有修仙资质的人。还这么火急火燎的叫他回来,一定另有原因。

  大致转了一圈,满足了的陈潇施施然地走回了陈家的农家院。路上有不少人觉得他生得好,不由多看了两眼。等陈潇回到陈家的泥巴墙院子,他叔叔陈长根已经回来了。

  叔侄两个见了,互相问候,陈长根虽然也惊讶陈潇的变化,不过他的心里有事,很快略过此节。

  “憨娃子,这回喊你回来,是为着二顺。”陈长根忧愁的皱着眉毛,“年前二顺跟村里一家姓吴的小儿子定了亲,这回仙门选徒,恐怕要把他选上。那户人家就想着,不敢耽误二顺,要不就把亲退了。二顺不同意,她说愿意等。”

  陈潇也没想到竟然是因为二顺才叫他回来,下午的时候二顺在他跟前竟然一点口风都没有透露,可见态度也是坚决。他肃然地问:“叔叔,你想要让我怎么办?”

  陈长根咬了咬腮帮子,说:“我也是觉得姑娘耽搁不起,真要选走了,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二顺岂不成了老姑娘,被村里的人笑话。我就想着,这娃从小就听你的,你劝劝她改改主意。”

  陈潇有些为难,毕竟他不是真的憨娃。很难站在对方家人的角度去思考,也没有权利去做出倾向性明显的劝说。再说了,如果他劝说了,将来的事情发展不尽如人意,他是要沾上因果的。

  暗中思来想去,随后陈潇自嘲地一笑。他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好听叫做谨小慎微,难听点叫做胆小如鼠。他附的是憨娃的身,就算不主动去做什么,身上也是担着因果的。

  就算沾上新的因果又怎么样,他陈潇什么时候担不起该承担的责任过?于是陈潇站起来,冲着陈长根说:“叔叔考虑的对,我去劝劝她。”

  二顺正在院子里喂鸡,陈潇走过去还没开口,二顺就说:“憨娃哥,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不用劝我。”

  她语气坚定,态度也坚决。对这种做了决定,死不悔改的类型,陈潇也不愿意花费力气。可是不说又不行:“你既然知道我要说什么,就应该明白你爹为你担了多少心。他年长,见识的多,说的情况不能不考虑。”

  二顺扭过脸来,柔顺的乌黑发丝垂落,她把落发抿到耳朵后边,轻轻一笑:“我知道。爹娘都跟我说过,怕他不回来,耽搁了我的青春。”

  陈潇严肃地问:“你既然都知道,为什么还不改主意?”

  二顺看着陈潇,认真地说:“且不说学堂的学童那么多,跟他优秀的也有几个。选得到选不到,还不一定。这会儿就说退亲,万一最后他没走,两家更要难堪。就是选上了,将来他真要不回来,也是他吴家对不起我家。吴家的家况不错,未免面上难看,也不敢对咱们家不好。有吴家帮衬,三栓跟四宝能早点立起来,这样爹娘也能早点享福。”

  陈潇以为她是儿女情长,想不到她竟然会这么说,不由得呆住了,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她这等于是拿自己的终身去赌,赌成了她就是高嫁,将来有享不尽的福。就是不幸输了,也为娘家换来助力,帮扶了弟弟,照顾了父母。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二顺就是其中的翘楚。一定是因为她上边的哥哥早逝,弟弟年幼,堂哥隔着一层离着又远不敢指望,作为最年长的孩子,她这才想了这许多。按照陈潇以前的想法,这样用自己终身来算计的心机他是肯定不喜欢的,可是这样为父母家人打算的二顺,却让他没办法生出一丝讨厌。

  二顺见他怔住,抿着唇瓣一乐,脸颊边挤出两个小小的梨涡。她原本就遗传了陈家的基因,弯眉如黛,杏眼桃腮,嘴也长得好似樱桃般红润,是个地地道道的小美人。虽然还没有长开,却能看到将来如斯美丽的前景。

  就听她说:“吴家的也不过是他父母的意见。谁知道是不是见有了攀高枝的机会,想要提前搬掉障碍。他自己是绝对没有这个意思的,跟我保证过,一定会不耽搁的回来。”说到这里,二顺不好意思极了,低着脑袋,耳朵跟脖子都红了。

  这小儿女的模样才正常嘛。陈潇内心吐槽,刚才理智冷静拿自己做筹码的画风差点让他惊到。就说这么大的女孩不该有对自己那么狠的心肠,没有感情支撑,她没有勇气去冒险。

  不过,二顺的聪明到底让陈潇心生赞叹。这样优秀的女孩,尽管她的想法有些稚嫩和不成熟,却也不能直接说她不对。陈潇没办法让二顺改主意,也只好希望她能有个幸福的未来。

  听到陈潇也没办法,陈长根长长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背景下,晚饭吃的很沉闷。枉费婶婶还专门杀了一只下蛋的母鸡做了,给陈潇接风洗尘。饭桌上,只有三栓跟四宝两个全然不知,专注的朝肉食进攻。陈潇和其他人只象征的沾了沾筷子,谁也没有心思好好吃饭。

  晚上,陈潇被分到三栓跟四宝的房间里睡觉。这俩男孩一起睡在左厢房,屋里虽然不点炭盆,却是火炕,倒也没有陈潇预想当中那么冷。再抱上汤婆子,一觉踏实地睡到早晨,竟比在郡城睡得还舒服。

  第二天早晨起来,陈潇被陈长根催着吃饭。原来他这天请了假没有上工,专门等着陈潇起床去给他上大名。

  换名碟挺麻烦,首先要去村子里找村长写条子,然后再拿着去县城专管的机构递上去。这还没完,要等专人核查,确保要换名碟的是真正的持有人,而不是冒名顶替的。

  接着,核查完毕的资料被递上去,等上个一段时间,就可以去把新名碟领回来了。当然,陈潇是没有时间等的,只能花钱办加急的。为此他掏了两个银钱,把陈长根心疼坏了。

  陈长根只请了一天假跟他跑,因为陈潇的名碟是落在他家的户籍上,他是户主。剩下的就不用他亲自办理,就交给陈潇自己去办。

  回到樊村的第四天,众所瞩目的仙门收徒终于开始了。而陈潇也见到了让二顺倾心要等的吴家小儿子。

第7章 跟三观告别

  这日,整个樊村跟过节一样,几乎全体村民出动把主街打扫的一尘不染。连市场也不开了,所有店铺关了,摊子收起来,生怕仙门的来人看着厌恶。

  收徒的地点,是在樊村最大的一户人家的祠堂跟前的广场空地,这里是除了村里打谷场之外最大也是最体面的地方。虽然村民们都很想前去凑热闹,不过村长和村里的几位耆老并不允许。只让备选的几位学童家里的人围观。就算是这样,也只能站在祠堂外边看,不可以走进来。

  陈潇有幸在此列。

  很早就起来了,跟二顺两个一块来到祠堂外的夹道边上等着。陈长根心里很复杂,不知道是盼着吴家的选上,还是选不上。索性根本就不来,把名额让给陈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