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局的人正是大皇子妃孙氏。

孙氏本就不满这桩婚事,为了一家老小的安稳,只能答应嫁过来,可谁曾想先发生接亲新郎不至,花轿到了门前,新郎还是没出现。她是三媒六聘八抬大轿迎来的皇子妃,不是不声不响坐顶小轿从偏门进的小妾,大皇子这行径明显是瞧不起她,所以她就恼了。

孙氏坐在轿子里放话,如果大皇子不亲自出面,她今日就不下轿。

第108章

鞭炮声有气无力地响着。

按照规矩, 在鞭炮声停止前,新人当已入门,可穷奢极欲如皇家,在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已经点完了备下的所有鞭炮, 也没有多余的再接下去了。

听闻大皇子成亲, 为了得喜钱, 门外早就围了不少过路的百姓, 自然没漏下这次的事, 见过成亲当天新郎不出面的,但还没见过坐在花轿上不下来的新娘, 尤其男方还是个皇子,更是惹得越来越多的人围观。

僵局还在持续, 府里府外一片窃窃私语声,都在等着大皇子的出现,又或者接下来该怎么办。

“还没找到大哥?”魏王皱眉问道。

此时满贵早就是一头包, 却又支支吾吾, 欲言又止。

“当着我们兄弟几个面前, 你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找是你找来的, 又不把事情说清楚, 那这事我们就不管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吴王一手拿着把折扇摇着, 满脸闲适的从容, 说得漫不经心。

其他几位主差不多都是这个意思, 满贵见再也瞒不住了,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几位殿下,奴才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大殿下就在府里,人也找到了,但喝醉了,他、他叫不醒啊。”

……

另一头,芳兰院中。

满贵派来找大皇子的小太监被挡在门外,无论怎么哀求,里面的门都不打开。与前头的热闹不一样,这里静得让人心惊胆战。

心惊胆战的当然不止这几个奉命来叫人的小太监,还有这院子里服侍的其他下人。打从他们来了,表面上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实际上都藏在暗处窃窃私语,说这李侍妾真是胆大快要包了天。

可说什么都没用,如今大皇子躺在人家床上,李侍妾也帮忙叫了叫不醒,这事就悬着了。

“你们快走吧,都告诉你们殿下醉了,怎么还在这里纠缠不休。”

“可前头还等着呢……”叫人的小太监如丧考批,像死了娘。

“那就等着吧。”

娇媚的女声轻飘飘地飘了出来,之后便再没回应。

见此,几人面面相觑。

“还是先回去复命吧,这事我是没办法了!”其中的一个小太监说。

“走,反正闹大了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

正当几人想走,从院门外奔进来一个穿着红衣的女子,她打扮极其古怪,速度也极快,几乎是眨眼的功夫就来到他们面前。

“大皇子在里头?”

小太监胜子下意识点点头,就听得一声巨响,门被人踹开了。

是的,踹开了,方才被堵在外面,胜子无数次生出想踹开的那扇门,就这么被个女人踹开了。

之后便是乱成一团糟,随后而来的吴王妃等人,眼睁睁地站在外头听着里面尖叫声、痛呼声不断。

几乎不等她们有所反应,就见一物从屋里被扔了出来。

再去看才发现,竟是个娇媚婀娜的女子。

此时她哪还有娇媚的模样,叫得像杀猪,大抵是被摔狠了,半天都没从地上爬起来。

“快,还不快去拦拦。”吴王妃道。

“你是谁,哪儿来的泼妇,快来人!”屋里传来大皇子的怒喝声。

满贵带着人涌了进去,却似乎毫无作用,怒喝、嘶吼、痛呼声持续了好一会儿,终于世间一片寂静。

过了会儿,孙氏从里面走出来,一身红衣的她,艳气逼人,却又不失英姿飒爽。

“把她,给我吊起来,就吊在那儿,”她指了指院子里的石榴树,态度自然地下着命令。见没人动,她挑了挑英气十足的长眉:“怎么?使唤不动你们?”

有一个人动了,然后都动了。

三下五去二,那‘杀猪叫’便被捆成待宰的猪,被吊在最粗的那根树枝上。

“不关我的事,真不关我的事,都是马良娣,不,马侧妃命我这么做的……”

*

孙氏没有理会此人,径自去了前院。

此时,前院所有的宾客都陷入一片凌乱中,京里好多年没上演过的奇景,今日在所有人面前上演了一遍。

新郎在婚礼上不出面见过,但没见过坐在花轿上不下来的新娘,这新娘最后竟自己掀了盖头,从花轿上下来冲进皇子府,那气势汹汹的模样,俨然这事不会善了,可惜碍于不能跟过去,也就吴王妃这几个妯娌跟去看了场大戏。

也因此当孙氏再度出现时,所有人都麻木了,发生什么都不会再惊奇。

“今日大皇子府闹了一场笑话,让诸位见笑了,我与大皇子乃圣上赐婚,婚礼不过是走个过场,此时礼已毕,诸位可自去饮酒吃宴,礼数不周的地方还请各位见谅,”说着,孙氏指了指跟过来的满贵,“你,还不快去请客人们入宴。”

满贵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在跟自己说话,忙上前去招呼上了。

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这场事明摆着是大皇子不对,身为新妇的大皇子妃能做到如此,有人觉得她狂妄失礼,碍着局面不好多说,但更多的人对她是欣赏。

这其中就有凤笙。

她主动对吴王妃等人道:“我们还是去后面吧,那些女宾还需招呼,母后既把这事分给了我们,还是尽量周全的好。至于大嫂你,还是快回新房,今日乃是你和大哥的好日子,怎么都不该让你出面。”

孙氏看了她一眼,点点头,便让人领着自己往后面去了。

帮着把女宾都招呼入了宴,又敲打了下处于混乱状态的下人们,待一切都步入正轨后,凤笙和吴王妃等人才入了席。

“大哥也真是荒唐,换做是我,今日恐怕没脸见人了。”

“没脸见人又能怎么办,事到临头又不能临阵退缩,我瞅着这新大嫂倒是个泼辣的性子。”

“今日这事恐怕不简单,大喜的日子大哥喝醉在小妾的房里,这小妾还挡着不让人进门,你们觉得真是那马侧妃做的?”

吴王妃等人议论着,其实女人什么时候都八卦,只是人前多少要遮掩一二,今天发生了这么惊世骇俗的事,也不怪她们会忍不住想说两句。

“恐怕不用等这边散,全京城的人都知道这事了。”秦王妃含着笑,那模样俨然是幸灾乐祸。

“让我说这些小贱妇们就是喜欢坏事,为了内斗,连府上面子都不要了。”襄王妃啐道。

看她说起‘小贱妇’那咬牙切齿样,就知道她没少吃这些人的苦头,凤笙曾听梁王妃说过,襄王府也不清净。

赵王妃道:“这手段使得阴损,一般人都没新大嫂这个胆子,碰见这种事,除了打落牙齿和血吞,没有其他法子,那几个在这府里经营已久,自有势力,主母还没进门就被扫落面子,以后如何在人前树立威严?一朝失势,一辈子站不起来,不过经过今天这事,结果可就不好说了。”

“行了行了,反正又和我们没关系。”

那边吴王妃等人议论着,这边梁王妃低声对凤笙道:“我一直觉得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府上那几个够难缠了,万万没想到还有大哥府里这样的。”

凤笙笑了笑,不知道该接什么。

事实上,这些皇子中恐怕就只有魏王府最清净,没什么妾室通房啥的,其他几个府里哪个都不清净。哪怕梁王,府里还有几个小妾,据凤笙所知也不太清净,不然梁王妃不会不顾身子,刚生完女儿没多久,这又怀了一胎,比她还要着急,大抵是急着想生下嫡长子。

“她倒是个聪明的,经过之前的事,即使是她的错,也没人会责罚她。”

“不过是无奈之举,倒真如你所言,是可惜了。”凤笙叹了一口道。

*

毕竟是长嫂,可能陈皇后十分看重,也可能是想在众人面前确定大皇子长子的威严,陈皇后提前就命人给各府传了话,所以次日凤笙等人在坤宁宫里,再度见到孙氏。

孙氏神色坦然,气色极好,脸上并不见憔悴之色,似乎并没有把昨天的事放在心里。也是个教养极好的,反正礼仪上完全挑不出毛病,恍然让人以为昨日见到的河东狮只是错觉。

陈皇后也知晓昨日闹了场笑话,不过她似乎并没有责怪大皇子妃的意思,言谈之间反而对马侧妃痛恶之至,并当场命富春去一趟大皇子府。

“母后,这恐怕不好吧,马氏到底是有生养的。”吴王妃犹豫了一下,劝道。

“生养?为皇家繁衍子嗣的人多了,但没有一个像她这么胆大妄为的。婚是陛下赐下的,她马氏这么干是想做什么?表面上是想打孙氏的脸,实际上是在打我跟你父皇的脸!”

陈皇后满脸戾气,吴王妃顿时不敢说话了。

凤笙还有点没弄懂这话里的意思,陈皇后接下来的话,让她打了个激灵。

“马氏那三个孩子,以后你养着。这个恶人母后来做,只望你以后将府里的事务打理好,若是有那不识趣的,你只管来禀了我便是。”

这话是对孙氏说的,孙氏低头应道:“是。”

“行了,你们都散了吧,孙氏留下。”

一众人鱼贯而出,凤笙和梁王妃落在后面。

一个是走不快,一个是若有所思。

“在想什么呢?”出了坤宁宫大门,梁王妃低声问道。

“富春那是去——”

梁王妃怔了一下,失笑道:“三嫂,你不会不知富春是干什么去的吧?我倒是忘了,三嫂不是出身我们这种人家,不懂倒是不稀奇。”她把凤笙往旁边拉了拉,低声道:“富春去了,那马氏只有三种选择,鸩酒、白绫、匕首。”

“你是说——赐死?”

梁王妃点点头,“这事搁在哪个府里,马氏这回都不会善终,不过是个暴毙的下场。不过没想到母后这回这么狠,竟把马氏赐死了,那马氏膝下还养着两子一女。”

这个凤笙倒是懂一点,看样子陈皇后也知道大皇子的后院,已经到了不得不整顿的地步。圣上赐婚,她们就敢如此动手脚,表面上说是马侧妃,实际上凤笙猜测可能另有其人。

毕竟能在东宫存活下来,还生了三个孩子的人,怎么可能是个傻子,就这么明晃晃地指使人给新主母下绊子。可昨日哪种情况,容不得马侧妃辩驳,关键也是没人去听,今日陈皇后就下命赐死,俨然是陈皇后即使心里明白可能有蹊跷,也不想去过问了。

这是杀鸡儆猴,一来警告大皇子后宅那些女人,二来也是给孙氏树立威严。

其实凤笙在想,如果陈皇后早有这种决断,可能大皇子的后宅不会乱成那样,可惜很多事没有如果,不是被逼到绝境,陈皇后又怎会放弃自己经营已久的表象。

“只是可怜了孩子。”

“三嫂倒是个慈悲心肠,其实马氏既然敢这么做,就该有事情败露的觉悟。”

见梁王妃说得极为坦然和平淡,一改平时偶尔还会害羞的腼腆,凤笙有点感叹,到底是出身不同,她们习以为常的手段,让她来看多少有些如噎在喉。

凤笙见梁王妃表情微变,顺着她目光看过去,就看见往这边走来孙氏。

孙氏并没有避开,而是直接走到她们面前。

“昨天谢谢了。”

凤笙哂笑了下,道:“谢什么,不过是分内之事,大哥府里没有管事的主母,母后便命我们多帮忙看着些。”

孙氏没有再多说,点点头走过去了,留下梁王妃和凤笙都看着她的背影。

“这个人性格倒是爽利,就是……”

就是命不太好,可惜了。

第109章

凤笙没有和梁王妃一同出宫,而是折道去了咸福宫。

她今天进宫时, 把珒哥儿也带来了, 来坤宁宫不方便带着, 就放在皇贵妃那儿。

到了咸福宫, 小十六正和珒哥儿玩着。

小十六已经三岁了,因为皇贵妃养得好,倒不像刚生下来时那般瘦小, 不过比起珒哥儿了, 那真算得上是瘦。

相反珒哥儿可能随了魏王,不光个头大,人也敦实,比起小叔叔也就矮了个脑袋盖,刚学会走路没多久的他,正满殿里乱窜, 累得小十六在后面追他。不过两个孩子玩得好, 小十六也没有厌烦。

一看见凤笙进来了,珒哥儿就一面喊着娘一面奔了过来, 这孩子说话早,还没满周岁就会喊爹娘, 现在叫祖母和皇爷爷叫得很顺溜, 弄得皇贵妃可是嫌弃了小十六好一阵子,因为当初小十六学说话没珒哥儿早。

“又跑了一头汗。”凤笙将他扶住, 从袖子里掏出帕子给他擦汗。

“珒哥儿, 你就叫我一声。”小十六随后而来, 珒哥儿似乎不愿意,拼命地扭着小脑袋,就是不把脸对着小叔叔。

“他其实会叫。”当娘的给儿子漏底。

“那为什么不愿意叫我?亏我都把糕点省着给你吃。”小十六很伤心,他可疼小侄子了,糕点玩具都省着给他。

凤笙笑着点点儿子的额头:“看到没,小叔叔多疼你,还不快叫一声。”

珒哥儿看了小十六一眼,嫌弃地又扭过头:“唉……”

“珒哥儿说什么?”

“你矮。”

凤笙不知道怎么说,生怕打击了小十六的信心,这时从里面传来一阵笑声,正是皇贵妃。

“珒哥儿这是嫌弃你矮,让你平时不好好吃饭。”

其实小十六也不是不好好吃饭,只是他还没戒奶,这事起先凤笙不知道,也是珒哥儿过了一岁,她让奶娘给珒哥儿添饭才知道,很多大户人家的孩子都是吃奶吃到三四岁,还有的吃到七八岁的,更不用说皇宫里头了。

在世人眼里,人乳子是极好的东西,魏王也觉得多吃奶好,不用这么急着给珒哥儿添饭。可凤笙从小长在民间,民间哪有孩子吃这么久的奶,都是早早就添饭了,身子骨也长得很壮实。

再加上珒哥儿胃口极大,留下的两个奶娘根本不够他吃,吃得多饿得却快,凤笙就给他添了粥。

吃过了粥后,珒哥儿就再也不愿意吃没滋没味的奶了,每天都闹着要吃饭,吃各种好吃的。就这么吃了两个月下来,倒长得越发敦实高壮,刚好碰见皇贵妃总说小十六长得瘦,凤笙就建议她给小十六添饭,光吃奶哪能够。

她现在算是知道了,孩子长大了,奶根本不管饱,怎么可能吃的胖。这倒提醒皇贵妃,当年魏王可不是照其他皇子那么养的,那会儿她生了魏王,皇后的二皇子却没了,没少碍人眼。

奶娘也有,但她却不敢用,只能自己硬撑着把魏王奶到快一岁,实在供不上了,就给他添了米粥。再大点,她吃什么就给他吃什么,当时她还怕亏了儿子,哪知魏王却长得极好,从小就有力气,走路又稳又快,连刘贵妃的二皇子都不如他。

等到五岁时去和大师傅学武,连大师傅都说他根骨好,养得壮实。

鉴于这些皇贵妃倒也改了想法,让下面人给小十六添饭,可小十六却不愿意吃,就愿意吃奶,顶多平时吃一些软和的糕点。凤笙悄悄地观察了下,小十六的牙长得并不好,很稀疏,倒是珒哥儿的牙一看就很瓷实。

她也不懂医术,但明白一个道理,就像挑牲口首先要看牙口,牙口好的才能吃料,才能长得壮实,牙口不好,说明身体不好,养得不好。

这不,为了让小十六多吃饭,皇贵妃没少费心,连珒哥儿都听进去了,知道说小叔叔不吃饭不长个子了。

小十六受到严重打击,抱着自己小木马跑走了,见小叔叔不追自己了,珒哥儿反倒去追小十六。

这孩子还太小,但很有蛮力,一把揪住小十六的衣裳,把他揪过来,冲他拍拍自己的小胸脯:“吃饭,比珒哥儿高。”

“我们珒哥儿真懂事,都知道劝小叔叔吃饭了。”那边,皇贵妃对着凤笙说,笑得合不拢嘴。

小十六看看母妃,再去看面前的小胖墩,他可不想吃得像珒哥儿一样胖,可是珒哥儿都快比他高了。

他悲愤地一抹脸,嚷道:“我肚子饿了,要吃饭。”

“吃,吃饭。”珒哥儿也嚷着。

……

咸福宫有小厨房,吃什么都能现做,所以不一会儿吃食就端了上来。

小十六还小,也吃不了什么太硬的东西,所以小厨房做了小馄饨。珒哥儿一看见有吃的精神就来了,爬到炕上去坐好,本来倩如还指了宫女去喂他,谁知珒哥儿却不让,自己拿了小汤匙要去舀。

他似乎受过教训,十分小心翼翼,先用汤匙试了下,顿时就指着碗说烫。

凤笙笑着走过去,从宫女手里接过一个空碗,把馄饨都挑了出来,放在空碗里,搁在他面前。

“快吃吧,不准捣蛋。”她拍了拍儿子后背说。

然后珒哥儿就自己吃了起来,舀起来吹一吹,啊呜一口一个,再啊呜一口又一个,吃得不亦乐乎。边上的小十六都看呆了,见他不吃,珒哥儿用汤匙挖起一个,递过来。

“吃。”

小十六看看他,又看看那皮薄肉多的馄饨,犹豫了一下,咬了半口。

“好吃。”

看着小侄子的胖脸,小十六点点头:“好吃!”又对准备喂他吃的宫女说,“我也要自己吃。”

宫女有些犹豫,看了看皇贵妃。

皇贵妃道:“去,给他挑出来,珒哥儿都能自己吃饭了,小十六还是小叔叔。”

宫女去把馄饨另挑出来,碗里放了根汤匙,搁在小十六的面前。小十六哪里自己吃过饭,倒是兴致勃勃去拿那汤匙,却怎么捏着都觉得怪。他去看珒哥儿,学着他那样握着汤匙,总算觉得顺手了。

舀一下,很稳当,可往嘴里喂时却掉了出来。

对面,吃了一脸汤水的珒哥儿乐呵呵的,小十六心中很是悲愤,觉得自己被小侄子给笑话了,倒想命了宫女喂,可实在没脸比珒哥儿还笨,遂拿着汤匙不屈不挠对付起那碗小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