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血江山/美人谋废后不承欢上一章:第 67 章
  • 凤血江山/美人谋废后不承欢下一章:第 69 章

卫云兮指着昏死的普陀多,惊恐异常:“他…他…”

刺客被她挡着视线,正要探头,忽地肋下一阵剧痛穿体而过。他定定地看着背对着他反手刺向他腹部的卫云兮,凶狠的眼中掠过痛色:“你!”

卫云兮银牙紧咬,加重手中的力道。这已是她想出一击可以毙命的办法了,可是还差一点。那刺客剧变之下不容多想,狠狠一掌拍上卫云兮的后心,卫云兮只觉得后背剧痛传来,整个人被他拍得飞了出去,重重跌在了地上。卫云兮直摔得五脏六腑都在翻江倒海地痛。她竭力想要起身,却禁不住喉间一甜,一口血呕了出来。

她回头,看着那刺客捂着腹部,冷冷笑了起来:“你要杀殷凌澜,就先得踏过我的尸体!”

那刺客身受重伤,卫云兮那一件虽然偏了,但是已深深入了他的腹中,看样子也他也是活不久了。他忍痛拔出剑,喘息地狠狠道:“原来你…你骗了我!”

卫云兮擦了擦唇边的血渍,美眸中掠过深深的嘲讽:“你要杀殷凌澜,却连他长什么样你都不知道,你还配称杀手?!可笑之极!”

刺客咬牙拄着剑一步步向卫云兮走去,喘息冷笑:“你竟是骗了我。这人不是殷凌澜,你也不是他身边的丫鬟什么挽真…”

他如何能认得殷凌澜的真面目?殷凌澜深居简出,就算在南楚也十分低调,能亲眼见过他的人要么是死人,要么就是犯了重罪的人。就算有人见过也难以说出殷凌澜长什么样。只知道他相貌俊魅,清冷难言。恰好这辆马车中坐着普陀多,那刺客见普陀多相貌俊雅非凡,又深信这辆马车中有殷凌澜,自然先入为主认为普陀多就是那神秘的殷凌澜。而殷凌澜身边从不离左右的除了那华泉就是挽真…

卫云兮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刺客情急之下的那一掌劲力巨大,打得她五脏六腑都要翻搅了一般痛苦。她看着步步逼近的刺客,只能吃力向后缩去。身边是昏死的普陀多,而这垂死的刺客看样子是要杀了他们两人。

卫云兮忍着剧痛睁大眼睛看着逼近的刺客,冷笑:“你若杀了我,你会后悔的!”

刺客提起寒光闪闪的剑,眼中掠过浓浓的杀气:“后悔?我后悔的便是刚才没有一剑杀了你这个狠毒的女人!”

他说着就要狠狠刺下,可巷子外忽地传来一阵轰隆的马蹄声,整个地都在颤抖,有人高声喝道:“皇上御驾驾到,挡道者视同谋逆!”

卫云兮眼中猛地一亮,这一声如同绝境中看到一根救命稻草,她急忙喊道:“皇上!…”刺客听得她的喊声,一惊:“你是宫里的人?”他随即又哈哈一笑:“原来是个身份尊贵的人,我杀了你也不亏了!”

他话音刚落,举起手中的剑狠狠地就刺向卫云兮。这一招带了那刺客最后凌厉的劲力,卫云兮知道这一剑她再也躲避不了,不由认命地闭上眼。

“咔嚓。”一声脆响,骨头碎裂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

卫云兮缓缓睁开眼。只见方才那垂死的刺客缓缓地在自己的面前如漏了沙的沙袋缓缓倒下。

卫云兮怔怔看着那刺客身后的那个人,半天从心底吐出一口气:“凌澜…”

殷凌澜缓缓收回沾染了血的手指,看着委顿在地上的卫云兮,他向她伸出手,半空中那一双修洁的手竟隐隐在颤抖。天地间所有的声音都退去,卫云兮定定看着那一双手,脑中轰隆隆什么飞逝而过。那旧时光中清冷瘦削的少年,桀骜阴冷的眉眼从未改变。

他向她伸出手,仿佛隔了千百世,踏遍了千山万水而来…

第108章 受封为王(1)

卫云兮眼中的泪缓缓滑落,她唇颤了颤,伸出手,低低哽咽一声:“凌澜…”

“云兮!”一声焦急的声音传来,巷口处马蹄得得。卫云兮一震,只见萧世行一身明黄龙袍,飞身下马疾步走到她的面前,猛地一把把她紧紧抱在怀中:“云兮,你没事就好!”

卫云兮靠在他的肩头,看着面前退后几步的殷凌澜,终是缓缓痛苦地闭上眼道:“臣妾没事。皇上来得正好。”

萧世行见她脸色煞白,唇边血迹犹在,眼中掠过深深的自责。他一把将她打横抱起道:“回宫吧。”

他话音刚落,这才后知后觉地看见殷凌澜沉默地站在一旁,他不由一怔,看了一眼卫云兮,又看看地上已气绝多时的刺客,深眸复杂地看着殷凌澜:“多谢殷统领救了云兮。”

殷凌澜道:“不谢,是我连累了大师与娘娘。”

萧世行扫了一眼那地上的刺客,这才连忙唤来侍卫将昏死过去的普陀多架了下去。他深眸看定殷凌澜,问道:“是上次同样的刺客吗?”

殷凌澜微微点了点头,看着他怀中的卫云兮,转过头轻咳起来:“皇上,娘娘受了伤,此间事还是以后再说。”他说着转身便走。

萧世行踌躇一会,唤住殷凌澜道:“殷统领若是无事,可否随朕进宫一趟,朕还有些事求教殷统领。”

殷凌澜顿住脚步,带了几分厌倦萧索:“皇上,我已不是统领。皇上还是不要再这么称呼。不然会让天下人误会我殷凌澜现在做了北汉的大官。”

萧世行一笑,忽地问道:“难道殷凌澜是这么在乎天下人看法的人吗?”

殷凌澜回头,眸光复杂地看了他一眼,这才道:“好吧,皇上请——”

萧世行含笑点头示意,抱着卫云兮上了马,扬鞭飞驰向皇宫而去。卫云兮被他放在身前,淡淡的龙涎香扑鼻而来,她心中酸涩非常,缓缓地靠在他的肩上。猎猎的风中传来他温柔坚定的安慰:“云兮,忍一忍,到了宫里就好了。”

卫云兮忍不住回头看去,殷凌澜身影在身后越来越远,越来越小,再也看不见…

这一觉睡得昏昏沉沉,梦中纷乱,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自己要去向何方。只有浓雾中那一双深眸看着她,那眉那眼,看得她心慢慢地酸起来,伸出手想要碰触他一片衣襟怎么都碰不到。可是她还是一次次伸出手去,哀哀地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

“云兮…”一声低声的呼唤将她从迷梦中唤醒。

卫云兮伸出的手在黑暗中被一双温热的手稳稳握住。她醒了过来,烛火迷蒙,一个人坐在她身边。她看着他,轻叹一声:“原来是皇上。”

萧世行扶起她来,一摸她的脸上一手的泪。他看着手心的湿润静静道:“你哭了。”

卫云兮擦了擦眼角的泪痕,长叹一声道:“是啊,臣妾做了个很长很长的噩梦。”

内殿中烛火高照,萧世行已换了一身素白常服,俊朗的眉眼间带着淡淡的倦色。许是没有了白日的纷杂,他的神情少了白日里皇帝的威严,多了几分随意的慵懒。

他轻抚卫云兮苍白的脸色,问道:“是什么样的噩梦?朕的奶娘说噩梦说出来就不会成真。”

卫云兮想起梦中那渐渐远去的人影,轻轻依在他的肩头,沉默半天才道:“臣妾都忘了。”

两人沉默下来。只听得殿外簌簌轻柔的风吹过宫檐,曼曼的帷帐轻轻随风起伏。烛火流泻殿中,将殿中一切都拢上了淡淡的昏黄光华。令人有种今夕是何夕的错觉。

卫云兮靠在萧世行的怀中,终是打破沉默,问道:“他走了吗?”轻轻的话落在殿中,仿佛惊起了隐没在黑暗中的无数心事重重。

“走了。宫门落匙之前就走了。”萧世行轻抚她的长发回答道。

卫云兮看着一室清净,缓缓地闭上眼,再也没有泪可以落下了。那噩梦早就成真,只是她依然不甘不愿,无法真正走出。

“云兮,殷凌澜愿意留下来帮助朕。”萧世行静静看着她的眼,说出他与殷凌澜商谈一天的结果。

卫云兮神色波澜未惊,仿佛早就知晓了这个结果。

“朕收了他龙影司,只是龙影司不再有随意生杀大权,只负责谍探护卫之责。”萧世行见她没有什么反应,继续斟酌说道。

“皇上要派他去南楚么?”卫云兮忽地问道。

萧世行缓缓点了点头:“他熟悉南楚,正好为战事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卫云兮忽地道:“那皇上既然要派他去南楚,就要给他更大的权力。”

萧世行微微挑眉看着她,等着她接下来的话。

卫云兮慢慢道:“皇上若是信他,就给他兵权。他会还皇上一个安定的天下。”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那么清淡,仿佛说的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事。萧世行心中一震,不由深深地看向她。

卫云兮却仿佛心神已不在,看向那沉甸甸的夜色,沉默无语。

宣武元年七月初五,萧世行力排众议封了殷凌澜未征南王,统领六军,带着五万增兵赶赴战事最吃紧的沪州一带,监督战事。这圣旨来得那么突然,毫无预兆,整个北汉朝堂哗然。朝臣们纷纷上表力谏皇上收回成命。萧世行一一按下。三朝元老不顾年迈,亲跪御书房一个时辰,请求皇上收回成命。萧世行避而不见。最后耄耋老臣不堪烈日当晒,中暑昏去被人抬下。一向在永寿宫静养的淳于皇太后也被这事惊动,亲自去御书房与萧世行长谈长达两个时辰,规劝无果,而返。

露华宫中,卫云兮静静站在回廊下看着满园盛开的花儿,听着秦七打听来各种消息。秦七说完,已是足足半个时辰。

卫云兮沉默半晌才道:“这么说,皇上封了殷大人为征南王是上下皆反对了。”

“是,奴婢恐怕皇上会最后改变主意。”陈福拧紧眉头道。

卫云兮慢慢地向长廊深处走去,神色波澜不惊:“皇上不会轻易改变主意的,只要殷大人打一场胜仗就能改变所有人的看法。”

秦七扶着她的手,眉间的忧色不减,他犹豫许久才轻声道:“娘娘,现在朝臣们上下皆反对皇上的旨意,奴婢怕他们规劝皇上不成,会转过头来把怒气撒在娘娘身上。”

卫云兮神色不动,她看着廊下种着的大朵云白茶花,漫不经心地掐了一朵放在手间把玩,半晌才道:“秦公公听到了什么么?”

秦七低头:“奴婢不敢说。”

“还有什么不敢说的?”卫云兮看着手中的茶花,唇边溢出淡淡冷笑:“多难听的本宫都听到过。你说吧。”

正在这时,有内侍匆匆前来:“启禀娘娘,太后娘娘有请。”

卫云兮与秦七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觉。卫云兮微微一沉吟,问道:“太后娘娘有说什么事么?”

内侍低头:“奴婢不知。”

卫云兮想了想道:“本宫更衣后就去。”

她说着径直回了宫中更衣梳洗,换了一身烟水碧的宫装长裙,外披一条锦绣山河披帛就要前往永寿宫。秦七上前忧虑道:“太后娘娘曾为了皇上的决定而前往规劝未果,此时召见娘娘恐怕凶多吉少,要不娘娘与皇上一起去拜见?”

卫云兮摇头:“太后与皇上是母子,哪能让皇上为了本宫再与太后娘娘再起了心结?”她看着秦七愁眉不展,安慰一笑:“有个什么事,秦公公就去搬救兵吧。”

卫云兮一路到了永寿宫中。只见殿中女官众多环绕,淳于皇太后一身暗红色凤服,坐在胡床上,一旁含笑陪着的是皇后玉和。

卫云兮看着玉和笑眯眯地看过来,心头微微一震。什么时候淳于皇太后如此亲近了玉和了呢?自从萧世行登基为帝,后宫妃子入了后宫,她自问每日去永寿宫晨昏定省从不敢懈怠,而且表面上看淳于皇太后对玉和和自己都是一样的。但是今日看来,玉和对淳于皇太后的态度上明显亲昵了许多。

卫云兮心中心念电转,对于这种暂时猜不透的事索性不去想,恭谨跪下请安:“臣妾叩见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淳于皇太后微微嗯了一声,声音不冷不热:“起身吧。”

卫云兮看了一眼一旁的玉和,又拜下道:“臣妾叩见皇后娘娘,娘娘金安。”

玉和笑了笑,上前亲自扶起她来,笑道:“本宫万万不敢当,卫姐姐快起来吧。”她说着还亲自引了卫云兮坐在一旁的椅上。

卫云兮正要坐下,凤座上的淳于皇太后冷淡地道:“哀家有赐座了吗?”

满殿中的人听得这一句都怔忪了片刻,女官们纷纷噤声。卫云兮站起身来,恭谨谢罪:“太后娘娘恕罪,是臣妾的错。”

淳于皇太后犀利的凤眸冷冷看了她一眼,这才道:“哀家一直以为卫国夫人伶俐懂礼,毕竟曾是南楚的皇后,统领过六宫。”她说道这里顿了顿。

这一句已是极大的侮辱。作为一个女人总是羞于被人说曾经嫁过,更何况还是被废的皇后。殿中一干宫人闻言都面面相觑,眼中流露隐约可见的嘲讽。卫云兮面上不动声色,淡淡的看不出喜怒。淳于皇太后看着她冷淡的神情,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她重重冷哼一声:“但是有些事祖宗规矩是如此,就要懂得遵规守矩。哀家不懂你们南楚后宫是怎么样的,但是在这北汉,国家之事向来女子不得干政插手。哀家听闻卫国夫人日日在御书房中陪伴圣驾,参与政事,可有此事?”

卫云兮看了一眼一旁的玉和,见她眼底的得色掠过,心中微微冷笑。果然这事是玉和在淳于皇太后面前说三道四。若说她参与政事,也只在殷凌澜一事上她出了主意,劝了萧世行大胆用人。看来是淳于皇太后想要借机发作了。秦七果然料对了。

卫云兮跪下:“太后娘娘息怒。臣妾不敢干政。”

淳于皇太后冷哼一声:“当真如此?那皇上怎么会好端端去封了殷凌澜?难道不是你在从中作梗?”

卫云兮面不改色:“太后娘娘明鉴,请殷大人出山是普陀多大师的谏言。臣妾只是领了圣上之命前去引荐两人见面,至于之后皇上是否要封殷大人为征南王,或者殷大人是否愿意出仕,臣妾都无法做主。”

“啪!”地一声,淳于皇太后狠狠一拍手边的案几怒道:“好一张伶牙俐齿,你以为你推得干干净净哀家就会被你糊弄过去了吗?”

她说着看向玉和,冷声问道:“皇后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说出来吧。省得卫国夫人又狡辩!”

玉和忽地听闻淳于皇太后将她说出,脸色猛的一僵,但是当着那么多人又不敢亲口否认,只能硬着头皮上前跪下,支支吾吾道:“太后娘娘,臣妾听来的也不真切,只是听说卫国夫人与殷统领在南楚是旧识…”

卫云兮看着玉和忽青忽白的脸色,心中摇头叹息,玉和和她一样,在北汉不过是异国他乡无根之人,她想要讨好淳于太后这样在深宫中浸淫几十年的精明老妇人,还是缺了不少火候。

卫云兮深深伏地磕了个头,说道:“殷统领与臣妾的确是旧相识。说起来,皇上也曾与殷统领有过过命交情。这难道就是定罪臣妾的理由么?”

淳于皇太后顿时语塞,她微微眯起苍老而犀利的凤眸,冷冷地看着深深伏地的卫云兮,沉吟不定。

淳于皇太后才冷冷道:“这么说卫国夫人不曾干政过?皇上赐封殷凌澜并不是你的谏言?”

她的眼神犀利而迫人,卫云兮低着头都觉得头顶巨大的压力压将下来。她缓缓摇头:“不是臣妾。”

淳于皇太后忽地笑了笑,曼声道:“别人说是,你说不是,哀家都糊涂了。哀家糊涂,可是祖宗不会糊涂。卫国夫人为了证明自己清白,也为了给后宫妃子一个交代,就去跪太庙为北汉祈福吧。这两全其美,必会消了朝堂和后宫对卫国夫人的不满,也算对卫国夫人好吧。”

她话音刚落,殿中一干宫女们都纷纷露出幸灾乐祸。玉和眼中一亮,但是却连忙道:“太后娘娘息怒啊!卫姐姐也许是无心之过,太后娘就饶了她这一次吧。”

她字字句句面上都是为卫云兮求情,但是却分明坐实了她的罪过。卫云兮心中冷笑一声,平静地磕了头:“太后娘娘圣明,臣妾遵旨。”

淳于皇太后看着平静得不似真人的卫云兮,凤眸微微一紧,如卫云兮这样的女人她倒是没见过,若不是她太过懂得隐忍,就是心中太过坦荡。但是无论卫云兮是哪一样,都不是容易对付的一类。

前者心机太深,后者无懈可击。

淳于皇太后撇开脑中的思绪,冷冷道:“哀家累了,该跪安的跪安,该去跪的就去好好跪着吧。”说着她便由女官扶着走了。

卫云兮看着淳于皇太后走了,这才缓缓起身,一旁的玉和看着她神情冷静,眼中的得色一掠而过,正要再说什么安慰的话。卫云兮一双幽冷的美眸已看定了她的面上。

玉和被她那几乎可以洞悉人心的双眼看得心头一跳,勉强一笑:“卫姐姐该不会是怨了本宫把?”

卫云兮微微一笑:“怎么会呢。臣妾只是替皇后娘娘觉得惋惜。”

“惋惜?”玉和面上疑惑掠过,随即又轻抿鬓边的散发,掩饰笑问:“惋惜什么?比起莫名其妙的惋惜,卫姐姐不是更应该担心等等怎么跪太庙吗?”

卫云兮素白的面上平静无波,她微微一笑:“跪太庙并不是很重的惩罚,只是臣妾想提醒皇后娘娘一句。你我皆是南楚的人,皇后娘娘觉得谁最乐意看着后宫一团乱,最后来个北汉名门闺秀稳坐后宫么?臣妾言尽于此,还望皇后娘娘好好想一想。”

她说着不顾陡然变色的皇后玉和,走出了永寿宫向着太庙而去。

卫云兮到了太庙跟前,日头已升得很高,此时是炎夏七月,烈日滚滚,秦七频频擦着额上的汗水,低声问道:“娘娘,当真要跪?”

卫云兮一笑道:“跪,当然要跪。太后娘娘说的对,只要本宫跪了就能消了朝堂和后宫对本宫的怨恨。”

秦七见她说得一本正经,抬头看着炎炎烈日,心中越发急,道:“娘娘,可是万一中了暑气生病了怎么办?”

卫云兮看着那巍峨的太庙,缓缓跪下,嫣然一笑:“是福是祸现在还未可知。秦公公不必为本宫担心。”

她说着专心地跪在灼热的青石板上,一动不动。

第109章 受封为王(2)

烈日当空,碧空中一丝云彩也无,空气仿佛都要因为炎热而粘稠起来,秦七陪着一旁都觉得汗如雨下,喘不过气来。而卫云兮背后都已经湿透,素日粉白的脸汗水涔涔,打湿了额前的发,可是她依然一动不动。

“娘娘,别跪了!”秦公公看着她艰难的样子,连忙劝道。

“不。”卫云兮睁开眼,眼底神色坚决:“若是不跪,太后就有了理由说本宫心不诚,到头来她还有理由惩罚我。还不如…就这样跪到她满意。”

她说着脸色已一阵一阵忽白忽红,秦七跟她最久,最明白她的身体的,心中酸楚,跪在她身边涩然问道:“娘娘,当初就不应该进宫。奴婢以为皇上待娘娘是极好的必不会让娘娘受了委屈…”

卫云兮苍白一笑:“秦公公,我当初嫁给了皇上…好的坏的,统统都要受着。哪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安享富贵的。”

她看着那金顶太庙,眼前开始被汗水模糊,心中一道清浅的声音掠过,回荡千万遍:凌澜,你可知你为我安排的路,偏偏是我最不愿意走的一条路么。凌澜,我再不甘不愿却已没有了回头路,所以我要走下去…

烈日炙烤着大地的一切,眼前的金光刺眼,她只觉得双腿仿佛被滚烫的青石板烫得失去了知觉,而身上的汗如雨,心底竟有了寒气,一阵一阵地令她浑身难受之极。她心中轻叹一声,终于缓缓地倒下…

“云兮!——”一声焦灼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天边传来,卫云兮在昏沉中唇边勾起无力的笑,萧世行终于来了。

卫国夫人长跪太庙请罪,最后不竭昏倒的事传遍了皇宫上下。而更令皇宫中人议论纷纷的是皇帝的龙颜大怒。他重重责罚了看着卫云兮罚跪的永寿宫中的两个内侍,重打五十大板赶出宫外。正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萧世行如此重责永寿宫的内侍已是心中对淳于皇太后的做法极其不满。而又有人传言是皇后玉和在淳于皇太后跟前告状这才让卫云兮受责罚。

萧世行查清楚这事的来龙去脉,当天便召来皇后玉和,冷笑一声:“皇后是否觉得自己无法掌管后宫所以才要去请了太后娘娘主持大局?既然如此,皇后的凤印就交出来吧。朕也不需要一位无能的皇后来坐镇中宫。”

皇后玉和一听这话,顿时惊得跌在地上。她嫁给萧世行至今已快有三年之久。两人因萧世行军务缠身,聚少离多,感情淡薄,但是萧世行一向待她十分尊敬宽和,从未这么厉声斥责。

当下她眼中泪水滚滚,跪下泣不成声道:“皇上息怒,臣妾错了。臣妾以为顶多给卫国夫人小惩大诫,让她不至于犯了宫规干预了政事。臣妾…”

萧世行闻言脸色越发阴沉,一把推开她紧紧揪住的手,怒道:“小惩大诫?!你可知她身不好,要不是朕赶到她再跪下去会死的!什么叫干预政事?云兮在御书房中向来谨言慎行,太后如何不知,不然她能听而任之?你以为你比太后更厉害不成?朕想要分封谁,却由太后与你这无知妇人说三道四,你们才是那干预政事的人!”

他说完拂袖而去,皇后玉和怔怔看着他怒气冲冲的背影,不由软在地上哀哀地哭了起来。

卫云兮中了暑气,所幸太医救治及时,救了回来。一连几日都在露华宫中养病。淳于皇太后命人赐下不少珍贵的药材补品,卫云兮看着宫人抬来的一件件赏赐,唇边含了淡淡浅笑。淳于皇太后果然是浸淫深宫几十年的人,懂得要罚也要赏。

罚是立威,让人轻易不敢小瞧了她这太后,赏是笼络人心,只罚不赏,或者只赏不罚都不是好的办法。

卫云兮命人前去永寿宫中代她磕头谢恩。而皇后玉和因此事被萧世行夺了凤印,整日便躲在中宫中不见妃嫔,对外只说皇上命她思过,无旨不敢妄出了中宫。那宫中大大小小的新进的妃嫔们看了宫中的风向,都纷纷前来露华宫中给卫云兮请安。其中便有那淳于卿,卫云兮仔细瞧了众妃嫔,当真也就她姿容出众,难怪有了几分傲气。

淳于卿在露华宫中对卫云兮笑道:“听闻皇后娘娘日夜以泪洗面,臣妾们都不知怎么去劝呢,连中宫的门都进不去。”

卫云兮看着她眼底的笑意,垂下眼帘,叹了一口气:“皇上也不过是一时气急罢了。过几日定会好的。”

她似笑非笑地看着淳于卿,问道:“淳于小主双亲是?…”

淳于卿笑道:“臣妾家中只得祖宗荫蔽并未在朝中任官。”

她说得谦虚,但是卫云兮便知道了她其实十分以自己的姓氏自傲。想必也是什么王侯之类的皇亲国戚。卫云兮微微一笑,便岔开话头说起了别的。众妃嫔见她和善美丽,都纷纷放下先前心中的成见,多了几分热络。

此时宫人前来禀报:“皇上驾到。”

卫云兮看了看天色尚早,心中微微诧异便起了身,与众妃嫔前去恭迎圣驾。不一会,御驾前来,天光下萧世行缓缓含笑走来,他今日换了一身银色常服,腰间束一条玄色滚银丝边镶羊脂玉玉带,腰间垂着一缕细细编成的如意金络,在不经意中透出帝王的凛然贵气。

他长身玉立,身姿挺拔,俊颜星目,面上笑意柔和,若三月春风扫过众人面上,令人心旷神怡。

卫云兮看着他心情甚好的样子,唇边也勾起一抹笑意,拜下道:“臣妾参见皇上。”她身后的一干妃嫔见终于能得见圣颜,不由欣喜万分,也跟着婷婷袅袅的拜下。

萧世行看着露华宫中的妃嫔多了不少,知道自己来得太早,但是这时要走已太晚,他便含笑掠过众妃嫔笑道:“原来你这里这么热闹?朕倒是来得凑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