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独影跟在他身后,想起先前他吹的笛曲,问他:“你吹的曲子叫什么名?”

“《解忧曲》。”易三答道。[注○1]

“解忧曲……”风独影默默念一声,“倒是曲如其名,我从不曾听过这般美妙得可一扫人间忧愁的笛曲,仿佛是……”她说到这忽然顿住,只因想起了另一个擅于吹笛的人。

“仿佛什么?”易三回头看她一眼。

“仿佛是……”风独影停步,抬首望向墨绸似的广袤夜空,脑中想起的却是另一个人。“你吹的笛曲,就仿佛是云霄之上天池里的水和着轻风缓缓飘落。”

易三闻言倒是一怔,想不到风独影会是这么一番比喻,不由又是展颜一笑,“得风七姑娘如此夸赞,倒不枉我为姑娘吹笛一宵。”

这话里略带调笑之意,风独影不由一怔。这么多年来,敢在她凤影将军面前调笑的似乎只有那个胆大包天的顾云渊。

默默想着时,不知不觉便走到了。

夜色里一座老旧的木屋矗立眼前,屋子里传来两道平缓的气息,似乎是有人在熟睡。进到屋里,易三点亮了灯,风独影打量了一番,所站之处是间堂屋,左右各有一间房,左边那间房就是她睡过的,而那两道平缓的气息却是自堂屋的后边传出。

易三点了灯后便轻步走到堂屋后边,掀了帘子进去,不一会儿出来,手中端着一碗饭一碗鱼,摆在屋正中的四方桌上,“你睡了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也该饿了,这是幺婶特意热在锅里的,就担心你醒来饿着了。”

那碗鱼是以指长的小鱼过一遍油,然后再细火煮汤,最是鲜嫩甘美。

风独影此刻闻着香,倒真觉得饿了,便也不客套,走至桌前坐下,拾起筷子便吃起来。

不一会儿吃完了,易三提过一壶茶水,倒了两碗,“这个渔村的人全姓海,所以叫海家村,隶属沛城境内。这屋是海幺叔的,他家就他与幺婶两人。那日风雨里船到了这里,幸得幺叔与幺婶收留我们。”

“喔。”放下碗筷的风独影点点头,这一点头便觉得头脑又重又晕,更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敲打一样的疼痛,不由得抬手撑住脑袋。

易三见着,道:“你头上被砸开一道两寸长的口子,流血很多,这几天肯定会常有头痛头晕之感,至少也得将养一、两日等伤口结了疤才好些。不过还算幸运,只差半寸便到太阳穴了,否则焉有性命在。”

“嗯。”风独影闭着眼等晕眩过去。

易三看她那样,起身走至堂屋后边,片刻便端着一碗药回来,道:“你喝完了这碗药后再去歇息。”

那药是才从罐子里倒出来的,色泽褐黑,热气腾腾的散发着苦香。风独影面无表情的看着,没有动。

易三看她一眼,将药碗往她面前推了推:“趁热喝了。”

“不过小伤,过两日就好了。”风独影将药碗推远一点,竭力忍住以手捂鼻的冲动。

易三挑眉,“难道堂堂凤影将军怕喝药?”

闻言,风独影顿下巴一抬,睨着他道:“你用不着激将法,本将不是怕,本将是讨厌喝药!”

“哦?”易三眸光一转,然后云淡风轻的道,“今日烈阳当空,海幺叔出海劳作一天,捕有半筐鱼,然后背着步行数里,到了镇上换回你眼前这剂药。”

风独影沉默。

易三只是将药碗又往她面前推了推,冲她微微一笑,似乎说:我不会强压着你喝的。

半晌,风将军低头,如临大敌般看着药碗,然后双手慎重端起,屏住呼吸,再一仰首咕噜咕噜一口气灌下,随即把药碗往桌上一搁,手便伸向茶碗。

“不行!”易三却压住茶碗,“茶水解药性。”

风独影极力压住喉间呕吐的欲望,眼眸瞪向易三,大有他再不放手便要一掌拍翻他的意思。

“吃这个解苦味吧。”易三手腕一翻,便塞了一样东西到风独影嘴里。

风独影不妨他这招,被塞个正着,顿时嘴里一股浓浓的酸味弥漫开,直酸得她两颊打颤,眼眶里都冒出泪意。

“这酸竹子是幺婶为她家怀孕的侄媳晒的,我想着你喝药后估计也得点东西压苦味。”易三的声音温柔如水,可不知为何风独影听着就觉得这声音里藏着笑意,所以她捂住嘴巴,狠狠的瞪着他:谁稀罕你这酸东西了!只可惜此刻她眉头拧成一团,凤目里蒙着一层水气,大大折了凤影将军的气势,只搏得易三公子哈哈一笑,“这药你还得喝几日,喝惯了就不怕苦了。”

“本将不喝!”风独影使劲咽下那酸竹子。

“都是海幺叔捕了鱼换的药,幺婶守着火熬个多时辰的。”易三闲闲淡淡抛下一句。

“……”

可怜纵横沙场所向无敌的风将军,此刻看着对面的人,竟是束手无策。

这没法下达命令,也不能一剑解决。

最后风将军起身,丢下一句:“头痛,睡了。”便火速回房,似乎生怕身后又冒出一碗海幺叔一日劳作换来的药汤。

身后易三微笑的看着她,直到帘子落下掩了她的身影才收回目光,静静站立一会儿,也转身回屋歇息。

一夜无话,安然过去。

五、风采妙.凝冰玉2

第二日早上风独影醒来,觉得头也不再痛了,精神也爽了,走出了房便见着了屋子的两位主人。

海幺叔约莫五十来岁,一张脸被海风吹成了黝黑的干桔皮,但声音宏亮身板结实,显得精神奕奕的。而他的妻子幺婶则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妇人,眉目慈善,圆圆的脸上不笑也仿佛带着三分笑。

“姑娘可算醒了,头上的伤痛不痛?”见风独影起来,幺婶一脸喜笑的招呼。

“不怎么痛了。”风独影摸摸头,然后冲海家夫妇抱拳道,“海中遇难幸得大叔大婶收留,这分恩情风七记下,日后定当图报。”

“唉哟,这算啥恩情的,谁出门在外不会有个不便的,只要姑娘与公子不嫌弃,尽管住着就是。”幺婶赶忙摆手,又一推幺叔,“老伴你去灶房里把饭菜端出来,我给姑娘打水去。”

海幺叔憨实的笑笑,便转身去了灶房,这时对面房睡着的易三也起床了,幺婶很快打来水,让两人洗漱。

洗漱后,四人坐上方桌用饭。一盆炖得浓香扑鼻的鸡,一碗煎得外黄里嫩的鱼,一碗豆腐,一碗青菜。风独影看着,不由眉尖微蹙。

幺婶瞅见,忙道:“可是不合姑娘胃口?姑娘想吃啥,告诉婶子,回头叫老头子去镇上买。”

那日风雨里易三抱着风独影上门,只道海中遇难,请求收留几日。海家夫妇见他怀中的风独影一身的血,又穿着铠甲,手中还紧握着长剑,换作常人定是惊惧交加,不敢收留。可海家夫妇长居海边,日对这辽阔的大海,养成了一副豁达胸襟,又年已半百,早是历尽人世沧桑,所以看着形容狼狈的两人,什么多话也没问,赶忙请进了屋,烧水、送药、做饭,招待得十分的周到热情。

等到将易三与风独影收拾出来,看着两人出众的仪容,夫妇俩惊异之余也知其定然出身不凡,所以这顿早膳已是做得极为丰盛了,就是担心两人吃不惯这简餐陋食。

风独影却摇头,道:“一餐吃饱就可,大叔大婶不必如此破费。”她出身寒微,知道平常百姓家日子的艰难,而桌上这一顿大约是倾这个家的所有了。

海家夫妇本当她是不满意饭食,没想到她会有这番话,微微惊愣过后,倒是对这姑娘打自心底生出喜爱。

“这鸡是自家养的,鱼是海是捞的,豆腐去镇上用鱼换的,青菜也自家地里摘的,都没花钱,所以姑娘尽管吃。”海幺叔笑着道。

“老头子说的是。”幺婶连连点头,“姑娘既是不嫌弃,那就多吃点,你受了伤,更是要补一补。”说着将一只肥大的鸡腿挟到风独影碗中。

“多谢大叔大婶。”风独影接过了鸡腿,抬头之际正撞上对面易三的目光,不由得微怔。那双眼睛里有着笑意与赞赏,还有着一份令人费解的温柔。

只是易三很快便收回了目光,拾起碗筷,含笑招呼:“吃饭。”

一顿饭,四人都吃得很香。

早饭过后,幺婶果然是又端来了一碗药,风独影看一眼易三,易三很温和的笑笑。无奈,她只得再次屏息饮下,不过她饮药前先倒了一碗开水在旁,药碗一放赶忙端起开水漱口,喝得太急被呛住了,由不得咳起来。

“姑娘慢点喝。”幺婶看着不由上前替她拍背,“真是个急性子,喝口水也会呛着。”

旁边易三看着,摇头叹息而笑。

风独影又喝了几口才止了咳,背上拍着的厚实手掌让她颇不习惯,不着痕迹的避开,然后顺手将碗放在幺婶手中,“多谢大婶。”

“不谢,不谢。”幺婶接过了碗,“大姑娘中午想吃什么?老头子昨日打的鱼卖完了,可还有些螃蟹,中午就吃蟹如何?”

“行。”风独影点点头,然后起身走出屋外。

屋子外,海幺叔正将渔船推出海面,看得她出来,冲她咧嘴一笑,黝黑的脸上皱纹层层,如同一朵瘦菊铺展,朴实又温暖,于是风独影由不得回他一笑。

目送海幺叔驾着船远去,她绕着木屋随意走了几圈,便在屋檐前坐下。戎马多年,她从没如此清闲过,呆在这陌生的地方,看着这陌生的大海,颇有些无所适从。

易三出来,看她无聊的坐在阶前发呆,站了片刻,便道:“我要去镇上,你跟我一块去吧。”

风独影抬眸疑惑的看着他。

易三不等她回答,跟屋里的幺婶招呼一声,便抬步前去,“走吧。”

风独影想想与其无所事事的坐在这,不如出去走走也好,便跟在易三身后。

两人走在路上,一开始是易三走在前,风独影跟在后,可走了一段后,就变成了风独影在前,易三在后。

看着风独影扬头挺胸,身形笔直,阔步前行,那姿态不是去闲逛,而是去赴朝会。

“不用走这么快。”易三伸手拉住她。

风独影被他一拉,不由停步。

“去镇上不过几里路,用不上半个时辰便到了。”易三似乎知道风独影不喜欢别人的碰触,很快便放开了手,指向道路两旁,“反正我们只是闲逛,那沿途看看风景也不错。”

路的两旁长着不少野菊,黄的、白的点缀于丛丛野草之间,草地上放养着几头牛羊,不时哞咩几声,稍远一点的农田里长着荗盛的庄稼,有几名汉子赤着胳膊挥着锄头在地里干活,再远一点,那些草庐木屋前有女人咯咯逗弄鸡鸭……清晨的阳光洒落于屋野花树之间,一派明朗和丽,到处都显得生机勃勃。

这样的风光,风独影自然是看到过,却不曾真正看入眼,此刻跟着易三的脚步,慢慢的走着,慢慢的看着,风和日丽之下,倒是真的觉得放松舒服。

“唉呀,不好!”冷不妨易三突然叫了一声,然后快步便往左旁数丈远的一株高树跑去。

风独影移目望去,便见那株高树的杈丫间筑着一个鸟巢,巢里三只嫩黄的小鸟喳喳啼鸣,而在鸟巢的外面一条灰褐色的长蛇正把脑袋伸向巢里的幼鸟。

“滚开!”

易三一边跑去一边喝叱,同时弯腰捡起石子扔向树上的长蛇,只可惜离得太远,手法又不准,那石子都穿树而过,并不曾惊动长蛇。眼见着长蛇张开了大口,易三心头一紧,顿是飞快的奔到树下,一拳击在树干上,想摇动高树惊走长蛇。

“沙沙沙!”大树晃动了一下,然后长蛇从空坠落,那刻易三正抬头关切的望向树上,于是长蛇几乎是挨着他的鼻尖擦过,吓得他猛然后跳。等缓过神,按下砰砰的心跳低头看去,长蛇在地上扭了几下便不动了,蛇身七寸处贯穿着一个指尖大小的血洞。

他转头往风独影望去,正见她拍了拍手,显然方才千均一发之际是她投石射蛇。抬头望上树杈间,鸟巢里的小鸟儿似乎也知道躲过了一劫,齐齐喳鸣,仿佛向他致谢。

“没事了。”易三冲着小鸟们微微一笑,然后转身离开,回到大路上,对风独影道:“姑娘好功夫。”

风独影却理也没理他,抬步便走,就像只骄傲的凤凰,目不斜视的昂首前行。

身后易三摇头笑笑,然后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约莫走了一里的样子,易三忽然又道:“我闻到桂花的香味了。”他说着站定,并伸手拉住风独影的衣袖。

为免幺婶的旧衣裳扯破,风独影只好停步。

易三左右望了望,然后扯着她的衣袖便往右边的林地走去,风独影只能无奈的任他牵着走。一路走过,桂香越发的浓郁,走出数十米,果然见一株桂树夹在一片柏木林里,千层翠叶里点缀着星黄万点,十分的醒目。

“正好摘些回去泡茶喝。”易三入开风独影的衣袖,悠然走向桂树,并自袖中取出个小布袋,伸手便摘起桂花来。

风独影站着不动,看着前方摘着桂花的人,只觉得莫名其妙。既然要去镇上那就该直往镇上去,要喝桂花茶去买不就是了。

“你也过来帮忙。”易三忽然转身冲她招手,“自己摘的桂花泡出茶来,喝着格外的香。”

风独影鼻孔里嗤了一声,然后抬头望天。她又不是三岁小儿,会被这种话哄住。

易三眼见她不动,便又道:“你这会住在幺叔幺婶家,身无分文,等于是白吃白喝,所以至少摘点桂花回去泡杯茶给他们喝,以回报他们的收留大恩。”说到这,他眸光一转,唇边勾起一抹浅笑,“有手有却的人都该凭己之力换取衣食才是,焉有不劳而获之理。”

闻言,风独影愣住,呆呆看着易三。“凭己之力换取衣食”不久前她才是说过,倒想不到今日换成了别人来说她。

过来帮我摘桂花吧。”易三微笑依旧。

默立了片刻,风独影终是不情不愿的移步过去,尽管她从来都不曾欣赏过那些摘花闻香、簪花添容的女子。

“把这些黄色的花摘下,不要摘叶子,也不要折了枝干。”易三一边摘一边教她。

本将又不是傻子,难道连这都不知道。风将军肚子里又是冷哼了一声。

尽管这是凤影将军第一次摘桂花,但她摘桂花的动作却是相当的好看。只见她目光一扫,指尖随即划过,便有一撮桂花夹在指间,左掌一伸便接在掌心,再指尖划过,又一撮桂花在手……如此反复,随着左掌上的桂花从小撮慢慢变成小堆,本来不甘的心情也散了,觉得这摘桂花也不错,还可以练习“拂尘指”,而且置身于这沁人脾肺的袅袅桂香里,让人心神安宁又轻快。是以到最后反是比易三摘得更快更多,因为无论是步伐移动还是手指的敏捷,易三都比不上她,而且那些长在高处的花她只需轻轻一跃便掬于掌心。

等到易三喊“够了”时,她瞅瞅自己衣襟里兜着的一大堆桂花,再看看易三布袋还不满三分之一,风将军下巴一扬,道:“回头泡了茶,你只一杯,余者皆是我与大叔大婶的。”

易三看着她那模样不由得发笑,道:“这些桂花若泡了茶足够喝上一月了,所以用不着这么多,你摘的那堆回头叫幺婶做桂花糕吃。”

风将军看看兜着的桂花,想做成桂花糕也不错,只是再一想,泡茶既然不需要很多,那干么要她来摘?难道她被耍了?

她这么想着时,易三已将她兜着的桂花全装进布袋里,然后顺手从桂树上摘下一枝插在风独影乌黑的发髻上,“这就当是你帮忙摘桂花的谢礼。”那一枝碧叶相对,中间夹着三朵桂花,素淡无华,倒衬风独影此刻朴实的装扮。

风独影怔愣着,而易三不等她回神,牵起她的衣袖便走,“走了,我们去镇上。”

被牵着走在大路上时,风独影才回神,抬手碰了碰髻上的桂花,犹疑了片刻,终是未有取下。

于是,凤影将军也做了一回摘花、簪花的女子,闻着幽幽清香,竟是怎么也找不着一点讨厌的感觉。

六村镇不大,其实说白了就是海家村、穆家村、胡家村、王家村、张家村、甄家村这六姓六村组成的小镇。镇上自然是有些店铺的,街道上也摆了些小摊,也有些村人们过往,看着还算热闹,但自然不能与帝都的繁华相比,所以风独影走在这镇上也没啥新奇的感觉。

“你怎么又走这么快了。”不知不觉中风独影又是昂首阔步前行了,易三干脆牵住她的衣袖不放,“你跟着我走。”

于是乎,这一路易三便没放开过袖子,风独影只得放缓了脚步跟着,两人本就形容出众,这一走在街上还不招得满街的人注目。可易三落落大方,完全不在意,风独影更是无视那些目光,偶尔凤目扫过,那些与之目光相撞的只觉寒光沁肌,无由的生出惧意,赶忙低头再也不敢多看。

而一个上午,风独影被易三拉着做了许多她从没做过、本来也绝不会做的事。

路过臭豆腐摊时,易三要了两串,一串递给风独影,然后就牵着她在大街上边走边吃;路过首饰摊时,他一个大男人却在那里左挑右捡,还选了几样在她头上比划,最后挑了支雕着凤凰的桃木簪插在她头上;看到了有说书人,他拉着她蹲在路边听了两个章回,人家说书人说时他就在她耳边悄悄说另一版;看到了绸铺店,他又拉着她进去说她也该做件衣裳了,不能老穿幺婶的,一定要她选了颜色才肯走;碰到一群小孩在玩陀螺,他竟然也拉着她要加入,这一回倍感丢脸的风将军强行拉着易公子走了……

直等到饿了,易三又拉她在路边的一个小面馆里用膳,一人一大碗面条,吃得风独影差一点撑着。吃完了面条,两人又喝了一碗面馆提供的粗茶,歇息片刻,结了帐,正要离开时,忽然听得一阵哭喊声传来。

“唉呀!你这夭寿的李麻子!烫坏了我的绣屏啊!后天甄家就成亲了!这可怎么办啊!”女子的哭喊声引得街上许多人围观。

“走,去看看。”

风独影本往另一条街抬去的脚步被易三一扯衣袖,便只能收回。风将军默默叹口气,反正一上午被他拉着做的事多着去了,不差这一宗凑热闹了。

“我绣了整整一月啊,眼睛都要瞎了才绣出这绣屏!李麻子你炉子这一倒,便全毁了!老天爷啊,我可怜的春妞儿啊,这可怎么办啊!老天爷,你太欺我们孤儿寡母了!老天爷啊……”人群中一名妇人坐在地上哭天抢地的大喊着。

“胡顺嫂,我真不是故意了!”旁边一个脸上长着麻子的年轻小伙想上前扶她,却被她甩手挣开。

“你不是故意的,可我的绣屏怎么办啊?你毁了我的绣屏,我的春妞儿就得赔得甄家了!你这天杀的!我可怎么办啊?老天爷啊!我的春妞儿才六岁啊!我可要怎么活啊!”妇人捶地大哭,脸上涕泪纵横,十分可怜。

围着人群多是叹息,还有的上前劝说,可妇人坐在地上不肯起身,只是悲嚎着。

两人看着都不明前因,于是易三问旁边一位中年妇人:“大婶,这是怎么回事?”

那大婶回头一看,见一双男女并肩而立,仿若瑶台璧玉,顿时眼前一亮,忙向两人细道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