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兰摇摇头。

吉三乐说:“答案是,还没有。不过估计公安不会放过我,明天一早就会再来找我做笔录,我会怎么说?我会告诉他们,我是第一个挨枪子儿的、也是唯一一个挨枪子儿的,忠于职守,歹徒一来我就冲出去了,你们给我带奖状了吗?给我带奖金了吗?后来怎么样?你们挨过枪子儿吗?没有吧,我可以告诉你们挨了枪子儿的感受,两个字,懵了。”

那兰不知道自己是眼花还是眼尖,吉三乐似乎又浑身颤抖了几下,声音没压抑住,逐渐增高:“你不会想到在这么个……怎么说来着……高档娱乐消费场所,你会被这么狠的武器打伤。被子弹击中是闹着玩儿的吗?我有时想,大概我就是对子弹的威力太了解了。那些狗屁不通的抗战电视剧里,不管好人坏人,被打两枪三枪还满地打滚、南拳北腿,那是假得不能再假了!我们保安培训的时候看过真枪操作,很多枪,一子弹下去,半个脑壳就没有了,一条大腿就只剩骨头了。所以我一被枪子儿打中,当时整个人就进入了一种状态,一种说不清楚的状态,觉得完了,以身殉职了,绝望了。匪徒是带真枪来的,那是要做大案的……知道市面上弄把真枪多不容易嘛?所以后面发生什么事,你们千万别找我问,我就算说出什么,估计也是乱七八糟,反而把你们搞糊涂了,因为我自己对发生了什么都糊里糊涂的。这回答你说他们会满意不?”

那兰说:“当然不会。”

说话间吉三乐开始进攻第二盒饭菜。他看了那兰一眼:“要一起吃点儿不?”

那兰说:“不用了,再吃我就成猪了。”又问:“你们上岗前,一定都被打过预防针吧,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遇到挨枪子儿怎么办。”

吉三乐说:“我们的上岗培训里有专题讲过,关于抢劫的。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做保安,遇到团伙抢劫,应急处理的流程都差不多,拨打110报警,通知附近的保安同事和群众,疏散可能会被影响到的群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服歹徒。”

那兰点点头,吉三乐再次停筷:“我知道你在想啥,你在想为什么我在办公室里听到外面的动静没有立刻报警,反而愣头愣脑地冲出来挨枪子儿?其实很简单,你听到外面一阵闹腾,一般来说,会立刻判断出是有人来抢劫吗?当然不会。我们上岗培训时都被传授过经验,抢劫是小概率事件,外面乱吵吵,多半只是吵架、斗殴,所以不光是我,任何一个保安在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乱子之前,都不会去打110报警。巡警来了,发现就是两个醉鬼推推搡搡而已,一定不会给你好脸色,下回你真遇到麻烦再报警,他不定磨蹭到什么时候才来呢。”

那兰再次点头:“有道理。”又问:“吉大哥哪里人?”

“口音听不出吗?”吉三乐吃完了饭。

“东北银儿?”那兰承认,的确不难猜。

“可不。”

那兰站起身说:“你是第一个反抗劫匪的,是真英雄,真应该受表彰的。”“可是挨了子弹后,我就成了个怂货、狗懒子。这话难听啊,你听过就忘掉吧。”吉三乐又靠回墙边,蜷起双腿,双臂环绕,紧抱着伤膝。

案发后第二天5月19日,江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早上八点整,“5?18大劫案”的办案碰头会在指挥中心召开,与会者有一半以上都双眼血丝丰富,脸颊两边的皮肉无力地耷拉着,他们是一群熬夜的和半熬夜的警员,很多已经连轴工作十五个小时以上。

碰头会采用“大劫案”这一媒体专用称呼,大概是给上午10点的新闻发布会做热身。届时,市委分管司法的一位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都将抛头露面,而此刻的碰头会以刑侦总队为主角,一位副局长旁听。

一整夜过去,进展甚微,但还是有那么点收获。

先是一大早听到现场勘查人员传来“喜讯”,二楼两声枪响的子弹找到了。

两颗钢珠弹!

两颗钢珠弹,一颗嵌在一段爆炸后坠落的天花板的木纹之间,一颗仍在头顶天花板上。这个发现意味深长。在楼下找到的那颗子弹和击伤保安吉三乐的手枪吻合,是9毫米的标准鲁格弹,射自真枪。而发射钢珠弹的,显然是气枪。严格说来,真枪略作改制,也可以发钢珠弹,不过犯罪分子通常热衷于将气枪改制成真枪,逆向改制的情况实属罕见。

同时,戴向阳身亡的消息连夜传到了大洋彼岸的洛杉矶,戴向阳的太太(现在已正式成为遗孀)将即刻带着儿子登机回国。戴向阳的律师决定本着人情世故的惯例,等戴夫人回国后再向家人公布遗嘱内容。这一进展本身和破案并无太大关联,但或许能进一步证实劫匪的目标,戴向阳所谓的“命根子”究竟为何物。

岳飞《满江红》手稿的说法,警方已得到一些确证。戴向阳商圈中的几位密友和一位文物古字画鉴赏的专业大家都说亲眼看到过这份珍贵手稿。只不过商圈密友说不准那幅字的真实来历出处和价值,文物专家可以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可能,那的确是爱国英雄的手笔。绝对没人能证实的是,这份手稿究竟有没有“命根子”传说中的超能量。戴向阳的三起三落倒是可以考证,真是岳大帅手写的词句将他拽出低谷吗?有位密友说绝对扯淡,三起三落是戴向阳二十年商场生涯的概括,而那份《满江红》手稿是戴向阳三年前才买来的。

另一项进展是关于潇湘主楼三楼的另一具尸体的身份。那具尸体的脸部烧损严重,无法再通过头像辨识,但他的手指指纹却相对完好地保留了下来——他戴着一副耐热耐火绝缘的优质化纤材料手套,一副“专业人士”的手套。他的指纹影像在指纹数据库里一跑,就跑出了匹配。

指纹的主人叫彭尚,四川成都人,42岁,他的指纹之所以在公安部联网的数据库里,是因为前科,他是九年前发生在成都的中国农业银行万福桥支行劫案的主犯之一,在此之前,还有多次抢劫和抢劫未遂的经历。

真正的专业劫匪。

巴渝生在会上概括了调查至今的几个重要疑点。

被炸死的劫匪究竟是谁?为什么所有目击者都说是黑衣黑裤黑巾蒙面的劫匪丙,但现场发现的死者是位穿戴平常的老者?黑衣黑裤穿在寻常衣裤之外被完全烧成灰烬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死者被炸断的尸体附近并无大量布屑,而且寻常衣裤并没有严重烧损,说明尸体碎块的着火程度并没有那么严重。

劫匪制造这一大案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劫案发生不久他们似乎就拿到了抢劫的目标,保险柜里的《满江红》手稿,为什么不见好就收,安全撤离,反而报警,叫来了警察形成对峙,形成更严重的人质危机?他们要和警方、和政府谈什么样的条件?

劫匪为什么叫那兰做谈判员?以劫匪对那兰和市局关系的了解,应该对她的容貌也有所见识,毕竟那兰上过电视新闻,网上也有照片。为什么那兰就“恰好”在人质中,而劫匪视而不见?

保险柜里两具尸体和彭尚尸体的发现,说明了什么?到底谁是劫匪?或者说,谁是真正的劫匪?三名貌似专业劫匪的尸体为什么会出现在案发现场?谁杀死了他们?或者更准确地说,谁制服了他们,导致了他们的死亡?是劫匪甲乙丙一伙吗?是经典的黑吃黑吗?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假设现场被炸死的老者的确是劫匪丙,劫匪乙是如何成功逃离现场?又该如何捕获劫匪甲和劫匪乙?

5月19日10时整

成功逃离现场的两名劫匪一起围在小小的电视机前,看江京市公安局负责刑侦工作的副局长关于“5?18大劫案”的新闻发布会。“我不喜欢‘5?18’大劫案这个名字,特俗气,你不觉得吗?”其中的一个劫匪问。“大俗即大雅,这个你还得继续学习。”然后许久两人都没说话,听着局长艰难地向媒体解释劫案和爆炸案的发生经过,以及侦破工作的进展。“你说,他们今天发布的,是不是都是他们知道的……ok,当然不是,我是说,他们瞒下了多少?”另一个劫匪说:“按照惯例吧,二八分成,说两成,瞒八成。”“难怪,要不怎么说马航的事儿没个准儿,马政府特不靠谱,百分之百都瞒下了。”“而且一直瞒到现在。”然后又是一阵沉默,都在认真听记者提问。

第五章

“这些记者真不够敬业,居然没有一个问到那兰。她是整个事件中最关键的人之一,又是曾经被狗仔队偷拍过的八卦人物,这么好的切入点,绝好卖的新闻材料……”

“大概他们事先被‘关照’过,提前封口,不准问涉案的人员,尤其受害者和人质,保护隐私什么的,尤其那兰,过去三年里刑侦总队的头号秘密武器,他们一定要力保的。”

“她不是因为脑震荡失忆了吗?有什么可担心的,可以一问三不知。”门铃突然被揿响,两个人同时跳了起来,面面相觑,彼此似乎都能听见对方的心跳。

门铃响了两声后,谢一彬还在懵然中,竟没有本能地去应门。墙上挂着的LED高清大屏幕电视上,记者仍在向做新闻发布会的市局副局长问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他只穿了条大裤衩,胳膊和腿上的纱布刚换过,伏在茶几前,茶几上铺着一张写满了字、画满了条条框框的纸。他正沉浸在一个有趣但令人头痛的游戏中,他要亲自解开这所谓5?18大劫案的谜,写成他打入悬疑小说圈的处女作。谁能有他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一个亲历的案件,第一人称的惊悚和悬念。

他的懵然是因为门铃声的响起,意想不到。他搬入这套三环外的小公寓已经有半年了吧,门铃声还是头次响起。说好听点,他是个独行侠;说难听点,他是条不善交际的孤魂。交不上朋友不能怪他,只能怪他那张嘴,一开口就是揶揄和调笑,讽刺与不幽默。在外面混的人都深知人生苦短,實不愿用青春聆听他满腹牢骚,难免就和他保持距离。他倒是一点儿也不宅,平时四处打工,寻找他事业的起点,很少在家,有换纯净水或者网购送货的,都拜托隔壁的一对老夫妻替他接待。好在那对老夫妻做事基本还算靠谱,这方面他没有太多可抱怨的。

如果门铃半年喑哑,偏偏“大劫案”后第二天就使劲吆喝,能不让他紧张吗?

砰砰砰,来者显然知道门铃不给力,开始拍门。“谁啊?”谢一彬七手八脚地穿上牛仔裤,走到门前,从猫眼里往外瞧。看到来人面目后,迫不及待地打开门。那兰站在门口微笑:“没打招呼就跑来了,打搅你了吗?”“没有,没有。”谢一彬下意识地捋捋长发,“请进。”那兰没多客气,走进门,小客厅里四下看看,说:“你条件很优越啊。”

“不像厨房里打杂儿的住的,对不对?势利的人们都这么说。”但他一时想不起还有谁这样说过,因为从来没有人来串过门……他突然紧张起来,关上门,双眼直瞪着来客。“你怎么找到这儿的?”

“你做笔录时留的地址。”那兰在沙发上不邀自坐,揉着脚踝,显然昨天跳楼时脚也扭着了。

“我留的是隔壁的地址!”

“你邻居那对老夫妻,真的很不错。”

谢一彬愤怒地在空中一挥拳:“我专门跟我……这对老夫妻嘱咐过,不要把陌生人往我这儿带……”

“陌生人?我失忆了,难道你也失忆了,我们昨天不是刚见过?好了,别怪他们了,他们守口如瓶,是我自己猜出来的。”那兰的目光停留在茶几上的那张纸上,“我一打听你,他们一边说不认识你,一边紧张地互相看,然后下意识地往你门前瞟两眼。是他们的眼睛露馅儿了。你和这对老夫妻做邻居多久了?”

谢一彬一愣:“什……什么意思?”

“大概也就三十年吧?你管那位大叔叫老爸,管那位大妈叫娘,对不对?”那兰自己都有点忍俊不禁。

“你胡说什么呀!”谢一彬还在微弱抵抗。

“好啦,也不怪你,谁让他们墙上挂了那么大一镜框呢,你们仨的合影。”

“照片上我才初中!我有那么天山童姥吗?”

“墙上还有另外一大镜框,江京铁路分局机务段,谢长盛,光荣退休。”

见谢一彬终于放弃了抵赖,那兰拿起茶几上那张纸,“看来你是真打算写悬疑小说啊,布局都布好了!”

“我想琢磨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谁能都跟你似的:我失忆了,再见,撒手不管了,谁也别找我的麻烦。”谢一彬把纸抢了回来。

那兰笑道:“我要是撒手不管,找你来干吗?”

“什么意思?”

“你要是丢了记忆,不想立马找回来吗?所以我比谁都更想知道昨天到底怎么回事。我看了你们的笔录……”

“凭什么!”谢一彬叫起来,“他们怎么能让你看我们的笔录?合法吗?”

“没办法,谁让他们逼着我做这个案子的犯罪心理咨询顾问呢,我想不看都不行。”那兰从来不喜欢捡便宜卖乖,但此刻还是忍不住俗气了一把。“你到底想不想和我一起把这个案子破了?”

“你开什么玩笑,我们俩?市局刑侦总队那么多警探,难道都立正、稍息,等着我们两个小业余破这个大劫案?我可不能这么糊弄我的读者。”谢一彬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一阵小兴奋。

“那就算了吧。”那兰站起身,“我以为我去给他们做顾问,有些内部材料,你会多少有点兴趣呢。我自己来吧。再见。”

她走到门口,谢一彬忍不住问:“我能做些啥?”

“很多。”那兰知道他刚才不过是在试探和发牢骚,转身一笑,“首先,我需要一个人跟我一起开发智力,互相启发。比如,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什么上面?”

“或者说,放在谁上面?”谢一彬把手里那张纸谈在茶几上,那兰再次坐下。“你看这里所有人的关系,大多松松散散的,但和这个劫案、爆炸案紧密相关的,就是他。”他指着“戴向阳”三个字。

那兰点头说:“他恰好又是比较容易调查的……相信警方也会以他为突破口。但我们有优势。”“你继续推销吧,我听着。”

“据我跟市局合作几次的了解,警方有人力,因此可以全面出击,但全面出击可能带来的缺点是忽略细节,或者说,不会立刻进入细节。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可以试着找警方不见得会注意的细节。”

“能打个比方吗?”谢一彬一时没有什么思路。

“警方会去调查劫案发生前,戴向阳是否得罪过什么人,跟哪些人有过生意往来,可能会结怨,知道保险柜内容的有哪些人,其中哪些可能会有兴趣或者动机将其中的好东西据为己有。他们会更容易掌握戴向阳经济上的一些情况,调查他的家庭,调查他集团里的复杂人事关系。我所说的细节,是……比如他喜欢吃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品牌,看什么样的书,他有没有没公开的健康上的问题,比如抑郁、失眠。另外,我们可以去抓一些他生活中的规律,比如经常光顾什么样的餐馆、酒店、会所,从那里可以道听途说很多警察正式询问问不出来的小细节。噢对了,”那兰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戴向阳的侄女戴娟曾经告诉警方,戴向阳每年要去东南亚度假好几次,只是一个细节,他具体去了哪里?他去干什么?遇见了什么人?我不觉得警方在目前这个阶段会专门派一名警探去调查这个细节,但是我们这样的游击队员正好可以有所作为。”

谢一彬说:“你是说像我这样的游击队员可以做些什么,你一定还有别的打算。估计我只是个跑腿儿的,你还是大Boss。”

那兰笑笑说:“我一样得跑腿儿,大家都是游击队员,都是志愿者,没有雇佣关系。把你手机号给我吧。”

谢一彬又抱怨了一通昨天心爱的手机被付之一炬,只好买了个“小三”,和那兰互相加了微信。他伸长脖子看了一眼那兰的微信联系人,惊呼:“哇,你真是传说中的交际花呀,好像我们这些难友都加上了。”

那兰说:“难友都是缘分,要珍惜哦。我这里还不全呢,华青和建伟还没有新手机,还有吉三乐,基本上见了我就头痛。”

两名成功脱逃的劫匪听到门铃声,互相看了一阵对方恐惧的脸,然后去关掉了电视机。其中一人在猫眼里往外看看,外面的人对着猫眼拍了一巴掌,把他吓了一跳。让来人进门后,其中一个说:“吓死我了,不是说今天不联系的吗?不是说我们哥俩要人间蒸发几天吗?危急情况例外。”

另一个说:“那肯定就是有危急情况了。傻不傻呀你?”

来人说:“当然危急,人命关天。”

两名前劫匪的脸色更难看了。来人问:“你们以前的那些手艺,还会吗?”

其中一个劫匪说:“当然。要干嘛?”

来人说:“杀人!”

5月19日下午2:30许,余贞里潇湘会所周一显然是余贞里在一周之内相对平静的一天,游客不多。刚出过大劫案的潇湘会所附近,还有人驻足,对着黄色的警戒线和烧成黑麦面包色的巴克楼拍照,但一天前的喧闹仿佛是上个世纪的事儿了。那兰向执勤公安出示了市局的临时顾问证,跨过警戒线,走入会所大门。

小小的院子里仍是一片狼藉,地上散布着碎石、断木、焚烧后的灰屑。那兰昨天也曾跨入这小院,但此刻才有时间仔细观察潇湘主楼的整体构造和外部环境。潇湘主楼和大多数巴克楼一样,有天井。入院门后的那小片院子,三面是墙,一面是楼,叫院子也行,叫“前天井”也凑合。楼心还有一片露天空地,被四周房屋环绕,那是真正的天井。郭子放告诉过她,两人从醉花阴包间里爬下楼后,落脚在主楼楼体和三面后院墙形成的小小“后天井”里。

潇湘主楼毕竟是当年的“豪宅”,和绝大多数巴克楼不同的是,其院落虽小,但却是矮子里的巨人,前后天井以窄窄的巷道沟通。后天井的东拐角处是厨房的后门,西拐角处是另一扇小后门。那兰猜测劫匪乙就是从西拐角处的小后门出来,把她和郭子放擒获后,再从厨房进楼。

大概是为了让嘉宾一眼心怡,前院天井基本上就是个小花园,一块块直径约一尺的圆砖在花草间铺出一条路。那兰在前院天井的正中偏西处找到自己被救起来的位置,向右平视,离略东南向的正门尚有一定距离,不在急救人员的第一视线之内,难怪巴渝生说她没有第一时间被发现,而是在第三次爆炸前才获救。

第三次爆炸,根据在现场勘查的邢瑞安和唐云朗共同协商定论,是由厨房内大火直接导致。之前主宴厅里的爆炸和火情虽然已对整个楼的上下都造成了破坏,但仍有相对局域性,而厨房燃起的大火因为有食用油和柴油助力,起势迅猛,瞬间就扩展到厨房之外的和上面的楼层。紧连着厨房的楼梯下面是电表间,还新安了一个烧热水的小锅炉,气、电两用,爆炸就是从那里发生的。

而第三次爆炸,是对潇湘主楼的毁灭性打击。如果救援工作稍有迟缓,楼中将没有幸存者。所以此刻想起来,着实令人后怕。

她开始在自己倒地的位置细细查看。根据救援者的描述,她被救起时是侧身,不是嘴啃泥的俯卧,也不是仰八叉,从仪态学的角度说,谢天谢地。但因此也很难判断是头敲地上砖还是被高空落下的砖石击中。当时她头下是圈小花圃的沙色方砖,她蹲下身,那些砖大多还算完整,但随眼可见被磕磕碰碰的痕迹,她甚至能看见其中一块砖上的血迹。

看来,更多的可能还是落地时摔得很惨,头敲在地上。她再次看看那些圈花圃的沙色方砖,伸手去推了推,方砖都嵌入地面,很牢固。站起身,她踩着那一块块圆砖,尽量避免踩踏碎石和玻璃,走向院子正门。快到门口时,她突然立定,低头看去,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5月19日18:15左右

“你可够野的,昨天还在昏迷中,今晚就要去夜店。”从大二开始,陶子就是那兰的“御用化妆师”,此刻她一边在完善那兰的眼影,一边不解地絮叨。“我知道,你一定别有用心,葫芦里卖什么药,要给谁吃药,都从实招来。”

那兰说:“真要听实话吗?我感觉自从脑震荡一下后,就像换了一个人,真心认为青春不要虚度,一定要玩儿得轰轰烈烈痛痛快快才是,所以从今晚起,你就当我这个室友搬进夜店了,不到凌晨鸡叫,绝不回宿舍门。”

陶子咯咯笑:“你知道你脑脖后还绑着纱布吧?给你个讲台,你还真就瞎掰起来了。”“你才瞎掰呢,明知我要去见谁,还说我要去夜店。”陶子说:“会所难道不是夜店?”

“你对夜店的定义索性再宽泛点得了,夜里开的店都是夜店。学校对门的那家包子店,也开到晚上九点半呢。可不可以说我们俩经常一起去夜店吃包子和茶叶蛋?”那兰开始收拾提包。电热水器“叮”的一声响,水开了,可以泡茶了。

一个小时后,那兰的座驾停在了昭阳湖畔的沁荷。沁荷是个外人知之甚少的私人会所,以茶道清酒为特色,也是少数逃过了近日会所整顿利刃的产业之一,那兰的司机显然是个包打听,在佳人面前更是努力地卖弄,告诉那兰说沁荷之不倒,得益于老板和省里一位副书记的特殊关系。梁小彤是沁荷老板的小兄弟,他创办潇湘会所,也多少受沁荷的启发。

通常那兰的座驾是地铁或出租,今晚则是一辆梁小彤特地派来接她的路虎。

梁小彤昨晚为那兰送饭送菜送花,顺便递上请柬一封,邀她去沁荷,美其名曰为她压惊,说她出面和劫匪谈判,很大程度上起了拯救人质的作用,勇敢伟大,陶子看了后说那兰被形容得像位女战神。那兰几乎要将请柬立刻扔进垃圾篓,但转念一想,拿起来又看了两遍,发了一阵呆,然后回电话说,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只要医生同意让她出院,她会届时到达。

说实话,梁小彤发出邀请,并没做任何成功的打算。他固然自命风流,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更是四下打听后得知了那兰“冰雪美人”的恶名。这个当年和秦淮、邓潇这类名流公子哥儿纠结不清的女子,这个连续卷入数起惊心动魄大案的女子,恐怕不是他这样的纯情少年能料理的。可他怎么也没想到,那兰竟相当痛快地答应了。

这说明什么?是他要来福了,还是那兰打算用她犯罪心理师的犀利目光把他刺个遍体鳞伤?

谁知道呢。也许那兰的脑震荡把她那些复杂的脑细胞都震碎了,让她恢复成一个稀松寻常、头脑简单、爱慕虚荣浮华的美丽女子。美女难道不都应该是这样的吗?美女都这样世界不就会单纯很多吗?

再者说,即便她是以犯罪心理师那兰的面目出现,他也没什么可怕的。他又不是劫匪,他又没策划爆炸杀人,他也是个受害者。受害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温馨交流,互相慰藉,天经地义。

虽然脚踝的扭伤还没有复原的迹象,梁小彤在迎客厅中还是努力站得笔挺,他已经见识过那兰的高身长腿,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居高临下的优势,所以展肩扩胸增强气场格外重要。但那兰一走进会所大门,他的腿就全然瘫软,气势气场似乎都被湖面上吹来的风一气吹散。

眼前的那兰可以算惊为天人,那是被动平淡的说法,更准确说她是拳王梅威瑟的一记重拳,打得梁小彤口鼻流血。她穿了一件浅紫色的旗袍裙,浅紫色,和他昨晚送去的请柬信封颜色搭配。她怎么知道旗袍是最令他惹火的裙装?这旗袍远非前台小姐们的那种呆板样式,质料更轻盈柔和,同时也更贴身裹体,更着重于裙装的风姿,旗袍的开衩处,健康的长腿若隐若现。她的头发盘成略复古的髻,髻身下垂,巧妙地遮挡住了后脑的纱布。她脸上薄施朱粉,她素颜即可餐,以脂粉为佐料,可大快朵颐。

她看见了梁小彤,一笑。

两个字,销魂。

梁小彤用尽了全部心力,终于回忆起该怎么走路,左脚,右臂,右脚,左臂,一瘸,一拐,总算没有一顺儿地迎上前,握住那兰的手,一握就握得太久:“多谢你赏光,真担心你的身体,怕你来不了呢。”

那兰笑道:“感谢你的热忱邀请,一起经过磨难,怎么也要聚一下,今天来不了,也还有明天后天。”她竟没有刻意抽回手。

梁小彤幸福得即将晕厥,可见流言毕竟是流言,那兰这冰雪美人的冰雪,更像索契的冰雪,丝毫不给力,或者已经被脑震荡和梁小彤融化,也未可知。他伸手指向楼梯:“那小姐这里请。”

沁荷的装潢彻底远离富丽堂皇,但也绝非简约。墙壁、屋顶和地板都是以竹为料,装饰以大家的水墨真迹为主,淡雅色调,远山、清水、小荷、修篁。梁小彤为了接待那兰这位女心理师,也狠狠专攻了心理一番,认为在沁荷会面,从其氛围装饰而言,静宜轻松。刚在潇湘经过大风大浪、剑拔弩张、硝烟战火的人,尤其像那兰这样的知性丽人,一定不愿立刻投入金碧辉煌的喧嚣世界,而更愿置身于一处恬淡舒心的家园小筑,疗伤止痛。

那兰的确很欣赏这布置雅致的会所,她还算是眼中有景的人,一路走,一路留意那些装潢的细节。然后心理师的职业病犯上来,也留意了那些出入这会所的人。

人不算多,三三两两,大多衣着得体又显贵气,说话都轻声细语;人不见得艳丽或豪帅,但个个斯文得体,就连在迎客厅一角沙发上独坐的一位上了点年纪的女子,侧脸看去,脂粉不重,饰品不招摇,成色极佳的珍珠项链和镶蓝宝石的钻石耳钉,丝毫不鄙陋,风韵犹存之外,身上也散发着浓浓的大家气质。

梁小彤订的包间在二楼,远眺昭阳湖。此刻夜幕已完全降下,空中半月朗朗,照在粼粼湖面上,湖中几艘游船撒着星星点点的灯光和隐隐的歌声。那兰在窗前的小桌前坐下,轻叹一声:“好久没这样看昭阳湖的夜色了。”心思忽地飘远,飘到三年前的夏夜,她如鱼,潜游在湖心,和他一起。而如今,斯人何在。

“‘五尸案’?对不对?我听说了,据称是湖上第一大案,当年你和秦淮……”梁小彤猛地刹车,臭嘴,臭嘴,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是啊,像是在看一场没头没脑的劣质电影,看到最后忽然发现,主角竟是自己,你说可悲不可悲。”那兰倒没有太过哀怨,只是轻轻摇头。

“可是好就好在你成功了,后面多少次遇险,你也成功挺过来了,了不起!”梁小彤觉得自己的台词干巴巴的,后悔自己没去找个北大文学系的高材生修改一下。

“你太夸张了,我只是运气比较好而已。”那兰笑道。“一次两次那叫运气,这么多回那是你人品好,值得庆祝一下。红酒?”不知什么时候,梁小彤手里已经拿了一瓶标签上写满法文的红酒。“医生嘱咐过,我这个脑震荡后遗症患者,在头痛没有彻底消退之前,绝对不能碰酒。”那兰抱歉地笑笑。

梁小彤说:“那没关系,以茶代酒吧,我让服务员来做功夫茶,你喜欢哪种?绿茶、红茶、还是普洱?要不要放花?姜片、橘皮、枸杞?他们这里应有尽有。”

那兰说:“都行,不用放什么别的。这桌上不是已经有茶了?”“这桌上的只能叫饮料。让他们做功夫茶,这里拿手的,真的,你不要客气。”梁小彤说。“客气我就不来了。”有那兰的笑,为什么还要红酒,为什么还要红茶?梁小彤起身到楼下去张罗人来做功夫茶,特意嘱咐只要来人,带上茶具即可。茶叶是他特地带来,每年总产量只有八斤半的贡品凤凰茶。总产量八斤半什么的,贡品什么的,所言皆不虚。梁小彤没说的是,他必须控制茶叶的来源。

成败在此一举,在此一晚。

茶里混了缓释的迷药,所谓缓释,就是黏附在茶叶上缓缓溶解,这些药粉都经过特殊的药剂学处理,外面裹了一层极细微的水溶性薄膜,薄膜会慢慢在茶道的头冲水中溶化破裂,这样即使头冲的水按茶道规矩倒掉,后面加水后仍会有释放出的药末溶入茶中。这估计是天下最安全最隐秘的用药方式,据说是各国间谍机构广泛采用的秘法,中药者分明看见头冲的水倒掉,没有人往二冲水里加药,所以绝不会怀疑茶里有毒。

对待那兰这样绝顶聪明、极度小心谨慎的美女,只有用这样极端的技术,六位数价钱换来的良药。

但梁小彤知道,今晚过后,这一切心血都值。

自从开始用这药,梁小彤还从未失手过,两名犹犹豫豫的二线女星,一位故作矜持的有夫之妇,都是这样得手的,到时候裸照一拍,就乖乖成了他的长线。她们至今都不明白,在哪个环节失的足。今夜将是那兰的福分。“梁总在打什么样的算盘?”梁小彤一惊。他已安排罢一切,回到桌前,和那兰共同享用着刚端上来的一份凤梨糯米小煎饼。

“我是说潇湘会所的事务,应该说您的账房先生一定在拼命打着算盘,保险理赔有多少,怎么重建主楼,怎么处理戴总的股权……潇湘总还是要开下去的吧?”那兰问。

有头脑的美女就是不一样,谈话内容都那么有营养。

“你别梁总梁总的,听着挺生分的,就叫我小彤吧。潇湘一定会开下去,我可能会改个名儿,本来就不喜欢潇湘这个名字,听上去跟湖南馆子似的。你说改个什么名儿比较好呢?你有文化,一定得帮我参谋参谋。”

那兰差点恶作剧地说“金利凯”,笑道:“我有什么文化呀,一个学心理的,人人都知道,糊弄人的学问。”

“太谦虚了,心理师多了不起呀,跟人一聊,抑郁的人就高兴了。要我说,怎么能糊弄了人、又让人高兴,那才是真正高深的学问。”这段是梁小彤事先背好的,说出来特别顺溜,而且说得美人笑得花枝乱颤。

一点都不做作!

“哟,你脖子上的伤,是怎么回事啊?”那兰伸出食指,轻点着梁小彤脖上的纱布。虽然细细手指根本没有触及,梁小彤还是觉得如有轻微电流通过,整个身体麻麻酥酥的好生舒服。

梁小彤满目温情地看着那兰:“看来你是真不记得昨天的那些事儿了。”那兰叹息一声:“他们都说我最幸福,把那段恐怖的经历全忘了,看来,有些记忆真的是可以不要。”

梁小彤暗惊:“他们是谁?”

“小真、谢一彬他们,都是你的员工,对不对?”

“是,是,都是好员工。他们还说什么了?”梁小彤努力漫不经心地问。

“再没有什么了……哦,我们一起合计来着,说我们这些幸存者,也都是有缘分,来日应当好好聚一聚……就像我们现在这样。”

“哦。”梁小彤坐直了些,双眼望向月光下半是暗黑半是银灰的湖面,默想。“嗯,好主意,是应该聚一聚。”他起身说,“要不等建伟、华青他们出院了,我来做东,就在我的会所里聚,怎么样?”

这时候一位女茶道师走进来,在屋中茶几上布好了烹制功夫茶的茶具,两人并排坐着,茶师坐在两人对面,算是主人接待两位客人。

茶师取出梁小彤事先交给她的一小包凤凰茶,放在赏茶盘中,让那兰仔细看过,说:“这是极品凤凰茶,明清时期送入皇宫的贡茶——现在也算是贡品,据说每年只产八斤半,大多送到中南海和秦皇岛。凤凰茶属于乌龙茶系,冲泡这种茶的难度可能会稍微大一点,但你们放心,我多少还是有些经验,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等会儿你们会注意到,我冲这种茶的手法可能跟别的泡茶师不大一样,投茶很快,洗茶更快……”

数分钟后,茶师倒完茶,逐一捧给那兰和梁小彤。梁小彤的手机突然响起来,这关键时刻,就是习总打电话来,也坚决不接。梁小彤看也不看来者是谁,将手机揿到静音,偷眼看那兰,见她微闭双眼,茶盅在鼻唇之间,入神地嗅着茶香,啧啧叹着:“终于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醇香。”

外面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外面有人喊:“梁先生,有人打电话来找您,是潇湘保安打过来的电话,非常紧急,好像有人在砸您的会所,请您一定要接听。”

“岂有此理!”梁小彤跳起身。那兰说:“你去处理一下吧,这里的茶等你来一起喝。”

梁小彤说:“没关系,你自己先喝。”然后匆匆出去了。

他在楼下迎客厅接过了电话,不耐烦地问:“哪一位?”

一个不知是河南还是山东口音的男声说:“是梁总吗?我是潇湘东楼保安哪,刚才有人朝我们东楼扔板砖,滿已经砸坏好几块玻璃啦。”

“这种事儿你给我打电话干什么?报警啊!”

“警察来过啦,做了记录了,他们也不知道该咋弄,扔砖的早跑没影儿了,现在黑灯瞎火地他们也抓不到人。他们告诉我得尽快通知业主,开单子找保险理赔。”保安说。

“几块玻璃明天找人换了不就行了,找什么保险呢?”梁小彤觉得警察和保安的思路都有些问题。

“不光是几块玻璃,有人把停在后门的两辆接送客人的专车也砸了,都是奥迪的吧,好贵的车吧?”

“什么?车也砸了?你怎么不一块儿说呀?”梁小彤觉得怒火攻心,已经有点儿控制不住了。难怪,奥迪车被砸,的确得找保险了。

“我说了呀,我说好几块玻璃,包括车上的玻璃啊。车身还好,也就几个坑,应该还能开。”保安实事求是地说。

梁小彤有一种想吐血的感觉。

挂了电话,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跳上二楼。飞跑入那临湖的包间。

这才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