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第20章李明栓关心基层1

生产大队这次过去除雪的擦伤磕碰什么的在所难免, 一个个反正都不痛快, 这个时候比起来那一天两个的工分,突然觉得亏了, 亏大了。

当然最惨的还是聂老三, 躺在炕上不能动弹, 在那里养骨头,受了不少罪不说,为了给他补身体还宰了家里的鸡,又去别人家借了平时不舍得吃的棒子面来给他吃,折腾来折腾去的, 消耗不知道多少。

陈有福看着这情景, 就跟公社里汇报了这次除雪的事,公社里领导自然重视,认为应该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于是便要在这一天来到平溪生产大队进行慰问。

这一天,陈有福一大早就在大喇叭里喊了, 让大家伙都别出门,人家领导要来, 到时候根据情况重点挑几家有代表性的进行慰问。

顾家听到这个, 倒是没在意,这一次他们虽然四个兄弟都过去救人了,但是家里也没人受伤,顾家没人出事,当然不会有人来慰问。

于是他们该干嘛的干嘛, 顾家几个兄弟编草席,编箩筐,修鸡窝,修屋顶。之前下雪,雪水化了,屋子里就往下漏水,虽然不多,但是也挺闹心的。

顾卫东把之前孩子们捡来的麦秆芦苇杆什么的晒干,和成稀泥搅拌匀了去糊屋顶,这样的泥有韧性,不容易塌,也不轻易漏雨。

修完了自家的,几个兄弟又帮着旁边的陈老头家修,陈老头一辈子没媳妇,也没孩子,孤寡老人一个,年纪大了,外面一下雨家里炕上就得撑把伞。

这边正修着,就见胡同口一阵热闹声,紧接着陈有福陪着几个穿中山装的过来了。

陈有福看顾卫东大冷天的站在隔壁家屋顶上,手里拎着铁锨,裤腿还挽起来,小腿上沾着泥巴,顿时恼火了。

大喇叭里早就说了,让你们好好准备,争取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公社里领导,你这算是怎么回事?

他连忙让公社书记等一会,然后对着顾卫东喊:“下来,赶紧下来洗洗,这像什么话?”

说着,他向公社书记解释:“平时都挺好的,今天可能忙,有事,让他下来好好说话。”

公社书记姓李,叫李明栓,李明栓倒是没恼,笑呵呵地冲着屋顶上的顾卫东摆了摆手:“老乡,你这是做什么呢?修屋顶呢?”

顾卫东一看人家公社里人来了,也是着急,赶紧下来,又用芦苇杆擦掉腿上的泥巴,放下裤腿,顾家其它人也都赶紧穿戴好了迎接。

一会儿工夫,一家子二十一口都在了,全都盯着李明栓。

李明栓和生产大队的人衣服不同,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中山装左胸口处的口袋里别着一支在农村很稀罕的钢笔,下面的口袋放着红塑料皮的笔记本和农村里常见的那种经济香烟。

李明栓上前和顾大勇握握手,又拍了顾卫东的肩膀,亲切地问起来:“刚才你是站谁家屋顶上修呢?”

顾卫东面对公社里领导有些拘谨,便解释了,隔壁陈老头屋子漏雨,年纪大了,得给他修修。

李明栓听得连连点头,对陈有福说:“帮助孤寡老人,这个好。”

顾卫东被夸得不好意思,赶紧说:“其实,其实也没有,这是我家修,顺带给陈大伯家修修,顺带,顺带的……”

李明栓看着顾卫东略显拘谨的样子,哈哈笑了:“不用这么拘谨,随意一点,其实我这次过来咱生产大队,也是随便看看,看看咱公社里的老百姓的情况,这样心里也有底,便于我们接下来开展工作。”

顾大勇父子几个都是老实人,面对领导,都憋得脸上通红,不敢说话,苗秀菊见这样,只好来了一句:“李书记,您看看您大老远过来了,赶紧进屋,咱这里没什么茶叶,但是白开水管够,棒子面窝窝头也有,今日中午就在家里吃饭吧,您随意吃,别客气。”

李明栓看向苗秀菊,见她穿戴利索,说话虽然朴实,但干练,也有胆子,便上前握了手,笑着说不用吃饭,又问起家里的情景来。

苗秀菊嘴皮子利索,都一一说了,明里暗里又说了自己家穷,但是自己家多么上进,家里几个孩子都上学什么的。

李明栓大喜:“应该上学,孩子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是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后备力量,都应该上学。”

说着,他恰好看到了福宝,不免眼前一亮。

福宝实在是生得太好看了,在乡下孩子是很少见到这样白净精致的小姑娘的,而且身上穿得也好,绛红小袄片里面是碎花小棉袄,下面是一身墨绿裤片,绛红小袄片右边小兜兜是一块缝上去的桃子型布片,布片上点缀着一个红色小樱桃,显得特别可爱。

这一身衣裳,不像是乡下人做的,倒像是城里买来的。

李明栓:“这是?”

福宝和顾家其他孩子明显不像,别的黑而粗糙,福宝那么白嫩,说是一家子出来的孩子,李明栓都要怀疑自己的眼睛了。

陈有福看到福宝,也是有心显摆,连忙说:“这个孩子呀,李书记你还记得当初山上尼姑庵里的那个孩子吗?这就是,现在被顾家收养了,养得多好啊,小孩子白白的,聪明懂事。”

李明栓听了,大喜。

他是记得这孩子的,当时还是他亲手从尼姑庵里抱着这孩子下的山,小孩子确实可爱得紧,生得又好看,如果不是他媳妇现在在外地,两地分居,自己一个大男人没法养孩子,他当时都想收养这孩子了。

没想到五年过去,又看到了这孩子,而且长这么好了。

看福宝身上那衣裳,明显是被精心照料的,穿戴甚至比顾家自己孩子要好!

他忙蹲下来,望着福宝:“福宝,你还记得我吗?”

说完这话,他自己也笑了,他当时抱着福宝下山的时候福宝才一周岁不到,怎么可能记得。

福宝望着眼前的李明栓,她确实是记得的。

但是她当时太小了,如果说她还记得,别人一定会奇怪的。

所以她只能安静地望着他,也不吭声。

李明栓看着这小姑娘柔和清澈的眼神,忍不住抬起手摸了摸福宝的脑袋:“都长这么大了,时间过得真快,能吃饱饭吗?在顾家怎么样?”

福宝轻轻点头,小声说:“能吃饱,吃得挺好,我爹娘对我都好,家里爷爷奶奶大伯大娘都对我好,还有许多哥哥姐姐一起玩儿。”

李明栓听着这声音细细软软的,越发笑了。

他站起来,赞许地看着顾家:“你们家孩子多,还能对收养的孩子这么好,家风好啊!”

苗秀菊满脸都是笑:“李书记,也是福宝这孩子有福气,懂事,惹人疼,如今我看着福宝,就跟我们家亲孙女一样!”

李明栓点头,又去顾家前后看了看,问了问隔壁孤寡陈老头的情况,最后满意地夸了顾家一番。

本来他只是听陈有福介绍,说是顾家当时一听出事了,四个兄弟立马一起过去帮忙,又听陈有福说顾卫东在救人过程中如何机智,一马当前带领大家从东边开始挖,这边能更早地把人救出来,所以想过来看看,慰问表扬下。

可谁知道,过来以后,看顾家虽然穷,但是门户前后整齐,也不会满地鸡窝鸡屎,能照顾隔壁的孤寡邻居,又善待收养的孤女,当下心里对顾家满意极了,便回过头来问陈有福:“今年年终咱公社里有个市先进五好家庭的指标,本来前面大转子生产大队想要,都已经申报了,可是我看着顾家这情况也不错,你看看替顾家写一份报告提交上来,我帮着他们递上去,看能不能给评上。”

陈有福听了,大喜。

这次的先进五好家庭可不同于往常的那种五好家庭,平时评上的五好家庭一般每个生产大队都有一个指标,这个指标是陈有福根据各家情况看着给。但是区先进家庭,那是一个公社才一个名额!

要知道一个公社底下十几个生产大队,大家都挤破头争这个名额呢,平溪生产大队凭什么抢上?别说抢,连推荐上去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李明栓说这个,这就是一个机会,运气好,市里的领导说不定就看上了,就给评上了,那别说是顾家脸上有光,就连他这个平溪生产大队长都觉得走出去倍有面子!

陈有福喜出望外,赶紧一叠声地感谢李明栓。

旁边的苗秀菊听得懵:“又要给我们评那个五好家庭了是吗?上次评了,发给我们一袋子高粱米,评上真好!”

这话说得旁边的李明栓笑起来:“大娘,这个是市先进五好家庭,和那个可不一样。”

啊?

那个更好?

苗秀菊求助地看向陈有福。

陈有福赶紧说:“那个是一个生产大队有一个名额,高粱米是另外给的,不是一回事,这个要是评上了,给发大奖状。”

随之带来的好处陈有福不好细说:“反正这是大好事!”

苗秀菊听说这是好事,高兴啊,咧开嘴笑:“那就好,那就好,李书记真是谢谢你了,你看看留下来吃饭吧,我让我儿媳妇给你杀鸡吃!”

李书记笑着摇头:“我们这次过来是看看基层人民群众的生活,可不是来吃鸡的,大娘,你的鸡就留着下鸡蛋,以后多给孩子补补身体。我还得去别家看看。”

说着,他低头看了一眼福宝,福宝正歪着脑袋打量他。

那清澈的小眼神,软糯的小模样,乖巧的神情中仿佛对自己有一丝不舍的……

李书记轻叹了口气,想起来他从尼姑庵里把这孩子抱出来的时候。

他伸出手来,握住了小福宝的手:“福宝,走,跟我过去串门好不好?”

福宝微怔了下,之后笑了,点头:“好!”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发100红包。

李书记一直很记挂咱福宝的~~~

今天双更,下一章15点更,以后我在文案前面写上更新时间。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李明栓关心基层2

却说聂老三这里也真是愁云惨淡, 一个大男人骨折了, 不能下炕, 只能每天躺在炕上不干活, 凡事都指望聂老三媳妇,一来二去,聂老三媳妇也是心里憋闷,不乐意, 动辄骂人出气, 再使唤家里两个小孩子干活什么的。

生金是个男孩,是聂老三媳妇的宝贝蛋, 自然暂时不用干什么,但是生银就逃不了了, 剁菜喂鸡, 上山拾柴, 刷锅洗碗, 小小年纪,什么活都得干。

旁人看着这一切, 突然就记起以前福宝在她家时候了, 那时候聂老三媳妇天天使唤福宝干活,现在福宝被赶走了, 竟然轮到了生银。

生银每日干活,心里自然怨气很大, 但是想想以后聂家将来早晚会有钱的, 而自己爹以后做生意也可以发大财, 而自己弟弟也将考上名牌大学,她心里就平和了。好日子在后头呢,急什么急,早晚的事。

她按捺下性子在家里干活,也不怕苦不怕累的,而且还时时甜甜地笑着和她娘说个暖心话。

现在什么也不敢想,只努力忍着,早晚有一天聂家能像上辈子一样时来运转,交上好运,到时候她自然是她娘手心里捧着的宝贝。

生银想到这里,突然有了干劲,手里端着一个破瓷盆去喂鸡。

正喂着,就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还有说笑声。

抬眼看过去,她一下子愣了。

只见陈有福正陪着几个穿中山装的男人过来,后面还跟着生产大队的一些社员,一个个笑呵呵的满脸喜庆。

而为首看上去最有地位的穿中山装的男人,神情温和,不就是上辈子的那位李书记吗?后来这位李书记好像升官了,仕途亨通。

他来自己家做什么?

生银心里一动,意识到了什么,是那个市五好家庭名额吗?

那当然是好事,能去领奖,奖励二十多块钱,而且还给个奖状,以后出去上学可以写在履历里,总之是很光彩的一笔。

生银顿时心中狂喜,属于聂家的一切终于要开始了吗?

而就在她忍不住咧开嘴笑的时候,突然,她看到了那位李明栓书记手中领着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干净好看,身上穿着的衣裳都很用心,整整齐齐的,完全和一般野地里跑着的粗糙农村孩子不一样。

她就那么被众星捧月的李明栓书记领着,就好像是被所有人宠爱着的小公主。

生银望着那个小姑娘的脸,心狠狠地一沉。

是福宝。

李书记干嘛牵着福宝的手过来?

而李明栓来到了聂家后,一进院子就发现不对劲,这院子里乌七八糟的,鸡粪满院子都是,一些农用家什也随手乱扔在地上,而就在门台前,还有一个满脸脏污的小姑娘正在那里抱着个破瓷盆喂鸡。

这家和顾家一样穷,窗户那里也是用破油布箍着挡风,但同样是油布,一个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另一个却是沾满了鸡粪鸟屎还有什么奇怪的痕迹。

陈有福一看,差点跺脚,明明大喇叭喊了让大家收拾下家里,结果这有一个是一个,怎么都这样?

他赶紧问生银:“你娘呢?”

生银还在盯着福宝,她不明白为什么李明栓牵着福宝的手一副很宠爱的样子。

她皱着眉头说:“我娘在屋里。”

陈有福没再理会生银,赶紧领着李明栓要进屋。

李明栓牵着福宝的手,忍不住看了一眼生银。

这孩子显然是没有被好好照料,以至于看着像是没人要的孩子,实在是不容易。

可是就在他看向生银的时候,他隐约捕捉到了生银眼中闪过的一丝阴冷的光。他略意外了下,再看过去时,却是再也看不到什么了。

心里隐隐疑惑,但是想想或许是自己看错了,只是一个农村五岁小孩子而已,还只知道抱着粗瓷碗喂鸡什么都不懂呢。

这时候聂老三媳妇听到动静,也迎出来,开始看到福宝,顿时不待见了,当场就要拿扫帚往外打,多亏了陈有福赶紧拦住,说了情况。

聂老三媳妇一听是公社里来慰问,又看有个中山装手里拎着一个尼龙网兜,网兜里装着些东西,顿时眼睛都亮了,也顾不上说福宝了,赶紧诉苦,说我这日子多么不容易,男人躺在炕上家里乱,一对儿女都要吃喝云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得好艰难。

李明栓才从顾家那边回来,那边是一团乐呵蓬勃向上,结果来到这聂家,明明看上去家境都差不多,这边却是愁云惨淡脏兮兮。

李明栓没法,只好耐心安慰聂老三媳妇,又接过来旁边的尼龙网兜,网兜里是一袋子鸡蛋糕,一罐子麦乳精,还有三斤红糖。

“这都是区里给我们发的慰问,希望聂老三同志能够好好养伤,身体是咱们社员的本钱,只有养好了伤,才能把精力更好地投入到咱农村的大建设中。”

聂老三媳妇赶紧接过来那网兜,转哭为喜:“谢谢李书记,谢谢李书记!”

当下又张罗着让李明栓坐下,要去倒水喝,李明栓当然不喝,过去炕边问了下聂老三的伤势。

聂家炕头一股子腐朽发臭的味道,就连陈有福都受不了了,不过看看李明栓依然面不改色地和聂老三聊,他也只好忍下了捏鼻子的手。

福宝是被李明栓牵着手走进来的,现在就站在李明栓腿边。

她乖顺地站在那里,望向这个她生活了四年多的聂家。

屋子还是那个屋子,房梁早就被烟熏黑了,墙上糊了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年画已经看不出原来的图案,炕头那里露着一点破旧的凉席,凉席上铺着老蓝花的被褥,被褥边缘因为脏污的关系而发出油亮乌黑的光泽。

她之前生活在这里四年多。

看着那个炕头,她会记得自己每早爬起来去灶房烧火做饭的事。

不过现在她已经离开了聂家,不再是聂家的女儿,成为了顾家的女儿,远离了这一切。

聂老三这边躺在炕上,回答下李明栓的问话,神情僵硬,动作呆板,他对于人家公社的领导来自己家感到很不自在,而让他不自在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福宝。

聂老三看都不敢看福宝一眼。

但是他知道现在的福宝穿戴整齐干净,模样好看,像个小童子一样,几乎让他不敢相信这就是之前在他们家总是怯生生傻乎乎的福宝。

其实对于福宝,他心里多少有愧疚。可是他凡事得听媳妇的,没办法,只好对不起福宝了,现在福宝穿得干干净净跟着李书记进来,他有点心虚,只好硬着头皮和李明栓说话,假装没看到福宝。

至于聂老三媳妇,那更是偶尔间扫一眼福宝,都恨不得眼神变成刀子。

这时候屋外就有跟过来看热闹的社员没事,对着聂家的事打趣开了,特别是那个王富贵媳妇,忍不住就开始说:“哎哟哟,这生银以前穿得干干净净,什么活都不干,就跟个地主家小姐似的,怎么现在也开始喂鸡干活了?”

旁边有那多嘴的媳妇就笑:“以前有福宝呢,别看福宝人小,每天都在家干活,里里外外都得干,除了重活,聂老三媳妇都让人家福宝干,现在福宝去顾家了,谁给她干活,可不得让她亲闺女干呗!”

这话多少是嘲讽奚落了,有人就开玩笑,说聂老三媳妇这次是失了算计,留着福宝继续干活,她自己轻松,闺女也不至于受累。

这边李明栓陪着聂老三聊了一会,这次起身离开,迈出屋门的时候正好听到外面那些闲言碎语。

他皱着眉头,没说话。

一直到走出了李家,李明栓看看身后的社员差不多散了,蹲下来和福宝平视,问福宝说:“福宝,我问个你事。”

福宝乖巧地点头。

李明栓:“那位聂家的大娘好像不喜欢你,这是怎么回事啊?”

福宝犹豫了下,才小声说:“我一开始是住在她家的,她是我的旧爹娘,但是她不要我了,说我是扫帚星转世,我就只好去顾家过日子,在那里认了新的爹娘。”

李明栓眉心皱得更紧了,福宝说起话来,竟然是一口一个旧爹娘新爹娘。

她还不到六岁,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她没得过疼爱,不知道爹娘就是爹娘,是独一无二没办法替代的,是这天底下最该对她好的人。

李明栓心疼,不解地看向陈有福。

陈有福没办法,只好把事情都说了:“这不是聂老三媳妇打滚撒泼非说不要福宝了,我只好让社员抓阄,这才把福宝给送到顾家去。”

李明栓沉着脸,突然问道:“那些社员说的是真的了?福宝在他们家,天天干活?不给吃饱饭?”

陈有福无奈,含糊着说:“饿肯定不至于饿着,不过他们家穷,条件也就那样了……”

李明栓突然沉声道:“真是胡闹!”

陈有福低着头,不敢说话了。

李明栓黑着脸,严肃地说:“福宝是一个孤儿,当初安置尼姑庵里的尼姑,这是公社里承诺的要好好照顾福宝,这是公社里的任务,也是公社下发给你们平溪生产大队的任务,结果现在呢,福宝被这聂家收养了四年竟然一直遭受虐待,现在更是把她扫地出门?”

他当然看出来聂家媳妇那劲头,如果不是陈有福拦着,早把福宝给扔出去了。

陈有福叹了口气,没敢再吭声。

李明栓神色稍缓:“生产大队里社员的事,你比我了解情况,你的工作也有难处我知道,但是妥善地安置好福宝,不能让她挨饿受冻,这是最起码应该做到的。”

陈有福被教训得一句一句的,最后只有点头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