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霍锦云过来了,他的目光扫向这群孩子们,看着小孩子们激动的眼神,他忍不住轻笑出声:“该说的,你们苏老师已经和你们说过了,现在——”

他故意停顿了下。

大家的心全都提起来,现在,现在要干嘛?

霍锦云笑着说:“现在,放假了。”

“哇!”

大家兴奋地跳起来,背着书包就往外窜,放假了放假了,可以上山割猪草,可以去拾野果子野蘑菇,可以随便疯玩啦!

福宝跟着顾胜天也背着书包回家去,回到家里,福宝和顾胜天都上缴了试卷。

苗秀菊先看了顾胜天的,满意:“八十九分,八十九分啊,不错,不错!”

她虽然不识字,但是八十九却是认识的。

看完了顾胜天的再看福宝的,一看到那个红彤彤的一百,她愣了下,之后咧开了嘴把一张久经风霜的脸笑得像一朵花:“瞧咱福宝,一百分呢,一百分!”

刘桂枝看到,自然也是高兴,孩子学习好有前途,比嘛都强。

就在这个时候,秀妮也背着书包放学回来了。

秀妮和福宝顾胜天他们是同一批入学的,不过秀妮坐在后面一排,平时也不怎么和福宝顾胜天玩儿。

现在刘招娣看秀妮背着书包回来了,劈头问道:“你考了多少分?”

秀妮犹豫了下,说:“我考了八十五分。”

其实秀妮考八十五分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这次霍锦云出的题目并不算太简单,顾胜天的八十九分算是很好的,至于福宝考一百分,那都是祖坟冒青烟的成绩。

然而刘招娣不懂。

刘招娣的想法简单又粗暴。

同样是上学,上了这半年了,怎么人家福宝考一百分,就连那个傻儿吧唧的顾胜天都考了八十九分,怎么你才考了八十五分?

这是不能接受的!

刘招娣一把从秀妮手里夺过来试卷,自己看了看,哪怕看不懂,但是上面那个“5”她认识的,她直接一巴掌呼过去:“笨死你拉倒,我黑天白夜地忙乎,供你吃供你喝,你就给我考这点分?丫头片子就是没用!”

这边苗秀菊拿着福宝的试卷本来正乐呵着,突然就见那边三媳妇打起孩子来了,她忙把秀妮招呼过来:“这不是挺好的吗,打啥打?考八十五分也挺好的啊!”

刘招娣哼了声:“娘,你别搭理她,这不争气的玩意儿,才考这么点!”

苗秀菊一看,就板下脸来了。

虽说现在分家了,各家都吃自己的,也管自己的孩子,但到底是她亲孙女,当然看不得当娘的这么不给孩子面子。

小孩子已经上一年级了,也是要面子的,你当着一家子这么打骂她,她能好受吗?

不过苗秀菊并没有直接说,分家了,各家过自己的,她也不是当家人,说了也没用,她只是招呼孩子们:“出去外头等着吧,你们爷爷带着你们爹过去公社里交猪去了,今天回来铁定给你们买糖吃。”

一听这个,家里的几个小孩子都欢呼起来。

到了年底,生产大队里算账发粮食,而养了猪的人家则要去公社里猪场交猪去了。

福宝和顾胜天忙活了将近一年的那头猪,现在浑身都是肉,肥得人人夸,今天借了别人家的推车,给推到了公社里。

公社里会称重,超过二百斤算是合格的猪,可以上缴,上缴后,猪场负责宰杀,宰杀过后会问你们是要肉还是要钱,选择要肉,他们会留下来一百斤肉,剩下的你们自己带回来,如果要钱的话,就给你们按照猪场收猪的价格折算成钱。

而他们上缴的这一百斤肉,公社的猪场会折算在平溪生产大队上缴的粮食指标里,充份子。

苗秀菊早就和自己老头子还有几个儿子媳妇商量过了,他们到时候不要钱,就要肉。她估摸着自己家那头猪大概得二百六十多斤,到时候四个儿子和她一共五家分那一百六十多斤肉,一家能分三十斤。在农村里,过年能有三十斤肉,那简直是能过一个肥得流油的年。

到时候各家谁愿意拿去换点米粮或者钱的都可以,想自己都吃了就自己吃。

几个儿媳妇听到这个,也都惦记起猪肉来,要知道自从分家后,她们想到现在吃的都是自己的东西,不是别人的,也不是大家伙的东西,就啥都不舍的吃,在米粮上格外克扣,以至于不光是小孩子们,就是大人的都觉得嘴里淡得没味儿,馋得一听肉就流口水。

小孩子们更是等都等不及了,眼巴巴地跑去了大街上等着。

到了大街上,就见等着的人还真不少,今天生产大队里不少养猪的都去公社猪场交猪了,那些有猪交的家里小孩子自然都盼着大人回来带好吃的。

于是一群小孩子们在街上碰面了,这个表示猪肉有多好吃,那个表示她家的猪有多肥,最后很快演变成一场比猪肥的比赛。

比来比去,大家纷纷表示:“顾家的猪最肥!”

生银从旁听了,都忍不住翻白眼的,肥就肥呗,有什么大不了,反正自己家的猪养得也不错,到时候也能换回来猪肉。

现在她家日子过得不好,不过总算她爹被放回来了,放回来的时候人瘦得皮包骨头,看起来被折磨得不轻,但回来了就好。

最近她娘卖命地养猪,现在猪养得不错,她心里算着,家里已经顶出去差不多一百斤猪肉,还得以生产大队的名义上缴公社里一百斤,不知道这头猪能多少斤,也许有二百三十多斤,到时候自家可以落下三十多斤猪肉?

生银掐指头算了算,这种日子再熬个两三年,差不多这场事也到了过去的时候了,到时候有的是机会,她随便指点下,家里的日子就能好起来。

至于眼下这头猪,那自然是得了猪肉回来自己吃,先填饱肚子,把营养搞上去,等过几年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她就能点石成金了。

正这么想着,就见生产大队那头露出了人影,正往这边走,大家翘脚一看,正是去公社里交猪的!

小孩子们都欢呼起来,赶紧找自己的爹,看到了大声喊:“爹,猪肉,猪肉!”

福宝虽然没喊,但是也翘着脚睁着大眼睛满心期盼地等着。

等到了一群人说说笑笑地走到了眼跟前,孩子们各找自己的爹,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话。

顾卫国几兄弟手里各自沉甸甸的,脸上带着笑,满脸光彩,原来他们的猪果然是称出了一个大秤,竟然有二百七十四斤!

要知道这年头人都吃得不好,哪里有什么好粮食喂猪,都是上山割猪草喂,猪一般也养不太肥,一般也就两百多斤出头的样子,像这种二百七十四斤的大肥猪,很少见,就连公社里猪场的都忍不住问,说你家怎么样的,猪竟然这么肥。

二百七十四斤,一百斤以生产大队名义上缴,剩下的一百七十四斤五家平分,那就是一家三十四点八斤,这在过年一家割一两斤肉的农村,可是大肥年!

其他家也有称出两百三十斤的,也有称出两百四十多斤的,反正大家都称出了比预想中要好的斤两,一个个心满意足,提着手里沉甸甸的肉,想着吃肉的日子,都忍不住大方起来,这不,有的当场拿出来在公社里买的块糖发给小孩子们。

小孩子们欢呼雀跃去抢,一时街道上笑声一片。

生银皱了皱眉头,问旁边的王富贵:“富贵叔,我爹呢?怎么没见我爹回来?”

当初去的时候可是一起去的。

她这一问,其他人都注意到了,大家这才想起来,当初她家要弄那个棉絮买卖,是说好到时候拿家里的猪肉来抵的。

于是大家都纷纷问:“对,聂老三家的猪呢,她家可是欠着我家三斤肉!”

另一个也说:“她家欠我四斤肉呢,怎么不见聂老三回来?这可别赖账啊!”

其实大家伙都是好心人,虽然当初被聂老三收了棉絮,但想到人家被以投机倒把罪给抓起来了,所以也不好意思催着要,都没敢提这事儿,怕人家觉得自己落井下石,都是乡里乡亲,太过分了也不忍心不是吗?

不过现在,她家的猪既然能宰了,是不是猪肉也得算一算了?

于是不少人都用期待的目光望着生银,之后又望向王富贵。

忍不住流个口水,他们,他们也馋肉了。

王富贵被生银那么一问,愣了下,之后说:“诶呀,我差点给忘了,你爹拉着你家猪送去了猪场,结果人家一称,说是不够二百斤,没法收,就让你爹送回来。当时我们回来的时候,你爹还牵着猪让人家通融通融呢!”

具体地说是,他们本来排在前面,先称重,然后杀猪匠来杀猪,等他们这里猪杀完了,那里聂老三还磨蹭着让人家收猪,后来怎么样他们就不知道了,他们就提着猪肉赶紧回来了。

生银一听,着急了:“怎么可能,我们当时借生产大队的秤过了下,当时够两百斤了!”

那都是十天前了,十天前,够两百斤了,她想着又喂了十天,那怎么也得两百多了吧?

王富贵想了想,终于想起来了:“对了,你家猪去猪场的路上拉了一盘屎,估计拉了后就正好不够了!才一百九十九斤半!”

拉了一盘屎………………

生银一下子傻眼了。

这也可以?还能这样?

旁边的人也都呆了,不过想想,确实猪很能拉的,拉了后,就恰好不够两百斤?

想到这里,那些被聂老三家欠了猪肉的,顿时心疼起自己的猪肉,聂老三家的猪人家猪场不收,那怎么办?自家的猪肉什么时候能拿到?能赶上过年吗?

而那些没被聂老三家欠猪肉的,听到这话都忍不住想笑,咋就这么点背,这种巧事,真是听都没听说过啊!

第82章 第 82 章

第82章过年甜蜜蜜

聂老三家的猪本来够两百斤了, 结果路上拉了一坨屎,去了猪场正好不够分量了。

这事传出去,大家都笑疯了。

想想那可怜的猪,怎么好好的半道拉?它就不能再憋一憋等称重过后再拉吗?

想想就乐呵, 社员们拿这个当笑话, 有人见了聂老三媳妇就问:“你家猪喂了啥, 怎么到半道非要拉?”

聂老三媳妇也发愁,她怎么知道那头不争气的猪为什么要办道拉屎?这叫什么事啊!!

现在她男人已经把那头猪给拉回来了,这几天她自己不敢吃好的,尽可着这头猪吃,就盼着这猪祖宗能多长几斤肉, 到时候也好过关。

如此喂了那么几天,眼巴巴地看着应该是够了,临走前狠狠的喂了猪一顿棒子面拌猪草,把猪喂了个大饱,又赶紧借了手推车把猪给送到了公社猪场里,这一次严堵死防, 时刻小心,那真是把一头猪当成祖宗来伺候,连颠簸都不敢颠簸一下,就怕一不小心颠簸出个屎尿来,斤两又少了。

千小心万小心, 伺候着这头猪来到了猪场,心惊胆战地等着猪场的人来称重, 谁知道好不容易要轮到了,那头猪却拱拱屁股。

聂老三媳妇惊到了:“不能拉,不能拉!”

周围的人看过来。

大庭广众之下,她的猪,又拉了……

聂老三媳妇差点哭出来,偏偏这个时候轮到他们了,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把猪放上去称重。

斤两出来了,人家工作人员报数:“一百九十九斤二两,差八两,不合格,不能收。”

聂老三媳妇一脚差点跌那里。

聂老三想哭,不过还是打起精神求人家:“同志,你看看,就差八两,你就收了吧,本来我们这头猪肯定是够二百斤的,谁知道就在刚刚,就在刚刚拉了一坨,如果不拉,肯定够的!你就行行好收了吧?”

说着,他还指了指猪刚刚拉的那一坨:“那一坨,肯定有一斤沉吧?”

工作人员看了看斤两,皱眉头,严肃地说:“老乡,我们是收猪的,不收猪粪。猪如果没拉,我们不会强迫猪拉给你去分量,但是猪既然拉了,就不能再把拉出去的粪算上。”

聂老三媳妇这次真想哭出来了:“我们也没想到猪竟然这个时候拉!”

早一刻不拉,晚一刻不拉,这猪怎么非这个时候拉??

这时候后面还有要称重猪的,毕竟快过年了,谁不想赶紧杀猪吃肉换粮食换布换鞭炮的,于是工作人员很快就去称重其它的猪。

聂老三媳妇和聂老三相视一眼,无精打采地推着猪往家走。

走在路上,聂老三终于受不了了:“你说咱怎么这么倒霉呢?”

聂老三媳妇:“这我哪知道啊!”

聂老三想起了生产大队社员们的传闻,他们说福宝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说是谁收养了福宝谁就沾大便宜,说人家老顾家日子过得如何如何好,还说顾卫东去做买卖都没被抓投机倒把就是因为人家有福宝的福运保佑着,还说人家顾卫东别看摔了腿,但是想吃鸡就吃鸡,说有个大夫来看就真有个大夫来看。

反正不能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也是事事比别人运气。

当然最让人震惊的是,一个哑巴了十年的媳妇,人家竟然张口说话了。

你说这事稀奇不?

聂老三迈着沉重的步子,抬着灌了铅水一样的腿,沉闷地说:“你说,真是福宝有福气,把顾家给旺了?”

聂老三媳妇不信邪:“怎么可能,你看顾家都分家了,你看顾卫东也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聂老三:“人家的猪称了二百七十多斤哪,二百七十多斤!”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大家都说福宝这个孩子旺家,还说顾家不光是猪肥,顾家自留地的庄稼都比别人收得多,用陈有粮的话说“老顾家那麦穗子沉甸甸的,一个麦穗顶人家两个”。

聂老三仔细地数了自从福宝到了顾家后,顾家发生的种种,明面上看着也没啥大事,还折腾得分家了,但是顾家那情况,其实也到了分家的时候,明面上看也没发啥大财,但其实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至于自己这一年多的功夫,摔了腿,蹲了几个月号子,养了个猪明面上是二百斤,但其实一百斤是生产大队的,一百斤是赊欠给了社员们,最后自己还倒赔八两猪肉!

聂老三回头,看了看自家猪拉的那坨粪。

也许留给自己的,只有那么几坨猪粪吧。

聂老三媳妇听着这话,也有点犯疑惑了:“照你这么说,那,那她在咱们家的时候,怎么没见旺咱们?咱们还不是穷哈哈的,也没见啥好事啊!”

聂老三沉痛地看了他媳妇一眼:“咱生金生银啥时候来的,你忘了?”

聂老三媳妇一愣。

聂老三叹了口气:“有些事,过去了,我自己都不太记起来了,但是现在想想,你怀孕那个时候,说是想吃酸果,我说这个季节哪来酸果,结果那天在山里,就恰恰好碰到一棵树上结了酸果,不多,但是我摘下来,让你吃了个够,你还记得吗?”

聂老三媳妇猛地想起来了。

这件事太久远,都差不多忘记了。

当时她怀着身子,抱着福宝在那里叨叨,说酸果一想就让人流口水,结果当天聂老三去山里砍柴,就摘回来一大包酸果。

聂老三闭上眼睛,无力地往前走:“你坐月子那会,家里穷得没蛋,也没肉,更别说红糖,当时咱家的鸡下蛋,一只鸡下两个蛋供你吃,我出门还抓回来一只野狐狸,送到城里,恰好人家城里就要这玩意儿,给了咱十三块钱,我给你买了红糖撒子,才做了一个好月子,我记得,当时那钱咱还顺便给生金生银做了一身好衣裳呢!”

聂老三媳妇两腿一软,直接摔那里了。

聂老三慢腾腾地看了一眼媳妇,没扶起来,自己也干脆颓然地蹲在地上了。

“我想起来,当初福宝在咱家,咱对她挺好的,咱这运气也好,顺心,想要啥,就来啥,那日子过得虽然穷,但真滋润。”

聂老三长叹一声:“事情怎么就变了呢?”

怎么就变了?

他记不清了。

他当时就是高兴自己有了龙凤胎,每天卖力地干活,等他偶尔注意家里时,他媳妇已经动辄打骂福宝,还不给福宝吃饭,饿着福宝。

聂老三媳妇两眼发直,眼前发黑,呆了好半晌,才喃喃地说:“你这意思,福宝还真是有福气的,当初她在咱家,是因为咱对她不好,她才不旺咱了。”

聂老三痛苦地抱着脑袋:“我不知道,我也搞不清楚……哎,事情怎么就成这样了……咱这日子怎么就过成这样了?”

聂老三媳妇:“如果真是这样,那,那咱要不把福宝要回来吧?”

聂老三长叹一声:“要回来?哪那么容易,再说,咱对她不好,要回来人家能旺咱啊?”

而接下来的日子,聂老三媳妇和聂老三都陷入了纠结痛苦之中,聂老三媳妇是琢磨着福宝到底是要回来还是不要回来,聂老三是眼巴巴地盼着自家的猪能长够那八两,最好是再多长几斤,好歹给自家留几口肉。

可是聂家真是走背运的时候,想要什么,偏偏就不来什么,他勤快地喂,隔两天就去猪场一次,结果死活凑不够那二百斤,总算在过年前一天,又去了,人家工作人员都不耐烦了,才勉强够了称,是二百零一斤。

聂老三媳妇见了,总算松了口气,松了口气后,高兴得快哭了:“咱还能剩下一斤肉!”

聂老三脸都黑了。

辛辛苦苦养一年,最后自己捞着一斤肉?

从猪场拿到了那个交肉的回执,让人家杀了猪,带着一百零一斤猪肉回去,回去后到了陈有福那里,先把回执交给了陈有福,算是把当初小猪仔的账给填平了。

接着聂老三媳妇和聂老三又吆喝着让大家来取当时赊欠下的猪肉。

其实最近大家都绝望了。

聂老三家那头猪根本长不够二百斤,没法杀,他们过年吃不上猪肉了。

就在绝望的时候,大家听说聂老三总算是把猪给杀了,于是都纷纷过去要肉。

聂老三借了生产大队的称,开始给大家称肉,这个两斤,那个三斤,还有一个四斤半,热闹了一天,总算是还完了债,大家高高兴兴地走了。

生金跑过来,看着一推车的猪肉慢慢地分没了,他不高兴地跺脚:“爹,娘,我要吃肉,咱家肉咋格都给别人了!”

聂老三媳妇低头一看,纳闷了:“不是领回来一百零一斤吗?咱家应该多出来一斤肉啊!”

聂老三愣了下:“是啊,咋没了呢?”

聂老三媳妇想了想,气得大骂聂老三:“你这是怎么分的肉!!”

一斤猪肉,就这么给糟蹋了,凭空没了!

她的猪肉啊!

****************

顾家的猪肉一共领回来一百七十四斤,顾家每个人都喜滋滋,就连刘招娣都高兴得咧开嘴笑,现在分家了,每家能分三四十斤八两的猪肉,这可是老大一笔,对于庄稼人来说,算是年底猪肉大丰收了。

这猪肉还没分到手,刘招娣已经开始惦记着猪肉自己吃多少,拿到集市上换粮食多少,什么都盘算好了,连回头带到娘家几斤都想好了。

一定要给娘家大几斤,最好是五花肉,两层瘦一层肥的五花肉,到时候也让自己娘家吃一顿红烧五花肉,到时候娘一定高兴,嫂子一定脸上有光,刘招娣这么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