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国涛与薄小宁对视一眼,付国涛说:“你这个想法够大胆的,不过能不能做,我一个人说了不算。”

  “付总,”杨列宁说,“只要你愿意合作,我们私下还有得商量。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得到汪总的支持。中亚永通一心要把晶通做死,他们对你们和赛思中国都不会有兴趣,只要我们能够合作,就是我们和你们,或者我们和晶通电子,拿出一个全盘皆活的方案,这样王贵林一定会接受,晶通电子就会满盘皆活。”

  “话不能这么说,”付国涛说,“我看他对中亚永通的案子很有兴趣。”

  “那是他没有办法,如果他现在就接受我们的方案,那他这个厂长恐怕连命都没有了。”杨列宁冷冷地说,“这种例子我看多了,开始的时候是什么样?最后是什么样?能差十万八千里。”

  付国涛沉默着,看了薄小宁一眼,薄小宁笑道:“杨总,这样吧,您的意思我跟付总都明白了,我跟付总回到北京,把这件事汇报给汪总,至于将来怎么样,我们还要听老总的意思。”

  “可以,”杨列宁微微笑道,“我就等二位的好消息了。”

  付国涛与薄小宁点了点头。

  杨列宁又加了一句:“你们得快,不然陆总那边我不好交代。”

  付国涛眉头一皱,“陆帆也知道这些吗?”

  杨列宁嘿嘿笑了,“付总,看你说的,我既然能给你说这样的话,也能给陆帆说这样的话。不瞒你说,我听说陆总今天一早回了北京,想必是和何总商量去了。”

  付国涛脸色微微一动,继而笑了,他看着杨列宁,“你这个滑头,这不是摆我们一道吗?”

  “这叫明人不做暗事,”杨列宁说,“事情怎么样,还要看两家大外企如何选择。我只不过是棋盘中的一颗棋子,怎么敢隐瞒信息呢?”

  付国涛与薄小宁告辞出来。薄小宁说:“付总,他真的会和陆帆商量吗?”

  “会,为什么不会?”付国涛冷冷地说,“姓陆的做事一向后发制人,这次却跑到我们前面去了。赛思中国数字压力巨大,我看他们是等不及了。”

  “那我们就跟在后面,”薄小宁说,“看他们什么举动之后再动手。”

  “没问题,”付国涛笑了,“不过我们已经慢了一步,不能再慢第二步。”他大踏步地朝车子走去。薄小宁喊:“去哪儿?”

  付国涛挥了挥手,“回北京。”

第七章 信私不信公 每个人都需要一条出路(1)

  当天晚上,付国涛、薄小宁在汪洋的办公室开了会。付国涛把这次去晶通电子和中亚永通开会、和杨列宁接触的过程原原本本汇报给了汪洋。汪洋仔细听着,眉头深锁。这位年仅四十五岁的SK(Siltcon Kilo)大中华区执行总裁,虽然只比付国涛年长几岁,但看上去就像付国涛的长辈一般。他等付国涛叙述完毕,看着薄小宁,“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付总的介绍很清楚,”薄小宁说,“赛思中国的陆帆也和杨列宁接触过,但是我们不知道中亚永通会不会拒绝他们,但中亚永通的徐亮明确地拒绝了我们。”

  汪洋微微一笑,“看来这个烫手山芋没人愿意接啊。国涛,你打算继续吗?”

  “我听您的意见。”付国涛说,“但是,杨列宁说的方案确实很吸引人。”

  汪洋摇了摇头,“如果真像他说的那么吸引人,不要说我们,赛思中国,随便一家大外企都会愿意跟他合作。国企改制向来是很复杂的,牵涉到政府,还牵涉到民意。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的企业,又在石家庄这个相对保守的地区,我认为是不可行的。如果我们不仅动用SK(Siltcon Kilo)的资源,同时以私人名义参与在里面,事情做成了也要冒着败露的危险,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还要承担SK(Siltcon Kilo)公司的责罚,还有可能会受到美国商业法的追究。事情如果做不成,”汪洋看着付国涛,“你我这一辈子的职业生涯就会断送了。”

  付国涛从牙缝里吸了一口凉气,然后看着薄小宁。薄小宁也目瞪口呆!二人在回北京的路上曾经探讨过汪洋的态度,他们都认为谨慎的汪洋不会这么快答应杨列宁的方案,但没有想到汪洋不仅是断然拒绝,而且把后果说得如此严重。薄小宁问:“汪总,照您这么说,我们现在就要放弃吗?”

  “现在当然不能放,”付国涛恨恨地说,“就算为了拖住赛思中国,也要在晶通电子上跟他们一决高下。”

  “说得好,”汪洋说,“赛思中国现在销售压力巨大,总部对何乘风是很有意见的,如果我们撤出晶通电子,对何乘风有百利而无一害。依我看,我们不仅要继续跟进,还要抢先一步。国涛,你去找杨列宁,假意答应他的条件,让他先做合作的方案。”

  “汪总,你的意思是……”

  “先乱赛思中国的军心,让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转移到晶通电子上,现在,他们的数字压力大过我们,一旦发现我们先动手,很可能在这个事情上会失去应有的判断。如果陆帆或者何乘风在晶通电子的方案上签了字,那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职业生涯的结束。当然了,事情还要从另一面看,如果我们两家共同推进,确实能够推动一个特别好的方案,也不妨碍我们和晶通电子合作,重新找到一条出路。”

  “汪总,我有点明白了。”薄小宁想了想说,“您的意思是我们表面上处处先下手为强,实际上是观察赛思中国的动向,然后再做决定?”

  汪洋温和地笑了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现在要你们既当螳螂又当黄雀。”

  “好主意!”付国涛兴奋得一拍大腿,“我们就是打,也要把陆帆活活打死在赛思中国销售总监的位置上。”

  “国涛,”汪洋眉头一皱,不悦地说,“不是我批评你,做事要公私分明,女人的问题要放在一边,现在我们是商业竞争,商场如战场,不要夹杂个人恩怨。”

  “好,好,”付国涛尴尬地笑了笑,“我知道。”

  薄小宁坐在一旁没有说话,说实话,他对付国涛为女人和陆帆较劲,心中也颇为不屑。他觉得在这方面,陆帆要比付国涛大气。女人归女人,职场归职场,他同意汪洋的意见。

  付国涛第二天一早,给杨列宁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汪洋对和联欧国际合作的事情既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但是他个人很希望能够和联欧国际合作,同时愿意在公司内部为联欧国际争取合作。杨列宁似乎信以为真,问他要怎么干。付国涛让杨列宁先做一个合作方案,哪怕是一个初步的方案,但是要让汪洋看到方向,同时看到诚意。

  “付总,”杨列宁问,“你有把握说服汪总吗?”

  “现在不是我说服他,而是你能不能说服他。”付国涛笑道,“杨总,我也看了,你这么热衷此事,也是因为你个人在其中能得到好处,我们现在统一战线,你要用你的方案来支持我,我在公司内部动用资源支持这个方案。”

  杨列宁嘿嘿笑了,“付总,既然你这么说,你放心,我一定支持你,你就等着我的方案吧。”

  两个人分别挂断了电话。付国涛觉得杨列宁的态度有些古怪,而杨列宁根本没有相信付国涛的鬼话。他觉得付国涛答应得太快了!他只不过说了一个方向,并没有拿出具体的数字,告诉他如何盈利,盈利多少,仅凭一个方向,SK(Siltcon Kilo)就贸然同意合作,似乎显得不够谨慎。

  杨列宁盘算很久,觉得可以在赛思中国和SK(Siltcon Kilo)之间再烧一把火,不管你付国涛是什么目的,我要一把火烧两家,让你们都热得团团转。想到这里,杨列宁直接拨了陆帆的手机,陆帆正在和一个客户对接方案,见来电显示是杨列宁,连忙走了出来,接了电话。

  “陆总,”杨列宁哈哈笑着,“没有打扰你吧?”

  “没有,”陆帆说,“但是我一会儿还要开会,杨总有什么事情吗?”

  “我上次和陆总建议的方案,陆总有什么想法?”

  “哦,这个方案我们还在考虑。”

  “是吗?我有个消息,觉得不告诉陆总可能不好。你们的竞争对手SK(Siltcon Kilo)已经有合作意向了,如果陆总这边确实没有什么想法,可能联欧国际就会加紧与SK(Siltcon Kilo)的合作。”

  陆帆拿着手机,猜不准杨列宁说这番话的意图,于是沉默不语。杨列宁接着又说:“陆总,我们是一见如故,虽然作为联欧国际的员工,我希望和一家大外企合作,然后促成晶通电子的改制成功,但是作为我个人,我是很倾向你的,如果我不向你通报一些消息,我怕你将来不认我这个兄弟,那么,去香港品红酒就没有我的份了。”

  陆帆哈哈笑了:“行啊,杨总,这样吧,你能告诉我SK(Siltcon Kilo)和你们要进行什么样的合作吗?”

  “深入合作。”杨列宁说,“晶通电子所有的优质资产都在那家子公司,我们一起把子公司做活,海外上市。”

  “是吗?”陆帆说,“既然你愿意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我,说明联欧国际也很希望跟我们合作。这样吧,我把这个事情向何总汇报,有什么消息我们随时联络。”

  “好啊,”杨列宁笑了笑说,“但是要快,你也知道,SK(Siltcon Kilo)的付国涛一向很快。陆总,你可要抓紧啊!”

  陆帆挂上了电话,这个杨列宁真是有备而来,他和自己一见面就能聊起红酒,刚认识付国涛就知道他做事一向求快,可见他在之前就对赛思中国和SK(Siltcon Kilo)做了深入的分析。现在唯一不清楚的,就是SK(Siltcon Kilo)真的愿意跟他们合作吗?他立刻给云海打了电话,并向何乘风汇报了这件事。何乘风立刻召集会议,要求陆帆处理完手上的事情马上赶回公司,下午两点在他的办公室与云海、欧阳贵召开一个小会。陆帆给云海发了一条短信:“我要开会,你先好好琢磨琢磨。”云海回了一条:“放心。”

  中午时分,陆帆回到公司。下午两点,陆帆准时来到何乘风的办公室,云海因为有会,拖到了两点十分,接着,欧阳贵到了。陆帆与云海都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见到欧阳贵了,此时的北京,已经很热了,欧阳贵还戴着一顶帽子。可能在外奔波久了,他有些黑瘦,下巴显得更长,眼睛更加凹陷,让人过目难忘。

  “欧总,”云海和陆帆看见他,立刻站了起来。

  “坐,”他从喉咙里发出像刀片刮过一样的声音,顺手从皮包里取出两包雪茄,一包扔给陆帆,一包扔给云海,“我从美国带给你们的。”

  “谢谢欧总!”陆帆和云海点头致谢。

  何乘风笑道:“大家都别客气了,三点我还有会,时间紧迫,弗兰克、杰克,你们先说说你们的想法。”

  陆帆看了云海一眼,云海说:“我先说吧,我有几个想法:第一,我认为SK(Siltcon Kilo)不会这么快和联欧国际合作,付国涛去年春节因为抢快,已经赔了二百五十万美金,就算现在他想快,汪洋也不会同意。他们这是将计就计,要乱我们的军心;第二,也有可能是SK(Siltcon Kilo)想看看联欧国际到底会拿出什么样的合作方案,所以投石问路,让他们先做一个试一试;第三,联欧国际的人既然主动把消息透露给我们,就说明SK(Siltcon Kilo)并没有提出相当有利的条件,他们仍然希望在两家当中能够择优而选;第四,联欧国际提出的想法其中有部分是不合法的,我个人并不太赞同。”

  何乘风微微一笑,“说得好。”

  欧阳贵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陆帆接着说道:“我同意杰克的想法。而且我认为既然SK(Siltcon Kilo)能将计就计,我们也可以将计就计,假意答应联欧国际的合作,探听出他合作的方向和细节,便于我们做出判断。”

  何乘风点点头,看着欧阳贵,“欧总,你到美国走了一圈,北京已经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你有什么想法?”

  “机会是个好机会,要看怎么干。”欧阳贵冷冷地说。

  “美国那边局面如何?”何乘风问。

  “你上次提到的外包项目,我在总部和很多人聊了,总部确实一直有这个想法,”欧阳贵看着何乘风,“这和联欧国际的方案有关系吗?”

  “和联欧国际没有关系,”何乘风笑了,“和晶通电子有一点关系。弗兰克、杰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赛思中国总部其实一直想在中国寻找条件合适的外包公司,来承接每年大量的硬件生产业务。之前,我们的硬件主要在美国生产,但美国的成本比中国高得太多,所以这次趁欧总在美国,我又请他询问了相关的事情。看来总部对这个项目还是很关心,而且后续的资金支持会非常优越。”

  “没错,”欧阳贵说,“总部有上百亿的资金放在账户上用不出去,现在美国的经济形势越来越不好,赚钱的项目很难找,怎么对股东们交代?”

第七章 信私不信公 每个人都需要一条出路(2)

  陆帆与云海大为吃惊,二人都受过良好的商业教育,立即猜到何乘风说这番话的用意。但是二人都不知要说什么:事情太大了,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经验!陆帆说:“何总,这么说,您认为我们和晶通电子的合作是可行的?”

  “很多事情都是可行的,也都是不可行的。”何乘风没有正面回答,“关键是团队。”

  “那SK(Siltcon Kilo)的汪洋……”陆帆问。

  “汪洋不会冒这个险,”何乘风微微笑道,“你们对汪洋都不够了解,他的父亲是美国一个很大的企业家,整个家族在美国都很有背景。我不知道他到底因为什么会来到中国,在几个大外企任职,但是我知道,他随时可以离开外企,回到美国,到他的家族中接手很好的管理工作。所以他行事非常小心谨慎。这种谨慎可以说是他的性格,也可以说他比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都不需要钱。”何乘风的脸上浮上了一丝有意味的微笑,“一个不需要钱的人,怎么会为钱去冒险呢?”

  “何总,”欧阳贵嘶哑的声音响了起来,“他不是不需要钱,是不需要小钱。”

  “晶通的合作方案肯定不是小钱,”何乘风说,“但是他不会为了这些钱去做非法的事情。他将来是要回到美国去的。”

  陆帆和云海面面相觑,要不是何乘风谈起,二人还真不知道汪洋的家族背景。陆帆说:“如果何总您判定SK(Siltcon Kilo)不会这样冒险,那就是说他们现在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干扰我们?”

  “我这么说,一是因为我了解汪洋,二是因为我对SK(Siltcon Kilo)的美国总部也相对比较了解,SK(Siltcon Kilo)的经营一向比较良好,业务增长很快,没有意向在中国寻找什么大项目,确实也没有给汪洋提供一个合作的平台。我看他们现在这个方案,主要是为了干扰我们,当然也不排除有一定的合作的可能,如果联欧国际的合作方案确实非常完美,完美到不违法能赚钱,仅汪洋个人的能力就能帮他融到很大的资本。所以……”何乘风想了想,“不管SK(Siltcon Kilo)的想法是什么,我们都要快,我们快的目的不是为了合作,而是为了稳住王贵林。”何乘风看着欧阳贵,“欧总,你的想法呢?”

  “需要我去一趟石家庄吗?”欧阳贵问。

  “不,”何乘风摇摇头,“这一次我亲自去。”他看着陆帆,“告诉乔莉,让她联系石家庄,就说我要和王厂长当面谈一谈。”

  这时,三点到了,何乘风与欧阳贵还有下一个会要开,陆帆和狄云海双双走了出来,二人都觉得有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意思,不知道该说什么。云海看着陆帆,“弗兰克,这次去石家庄,你要小心。”

  陆帆点点头,“外包的事情,我先去搜集一点资料。”

  云海说:“这不是小事,我们都要慎重。”

  “好,”陆帆点了点头,“你要留意车雅尼的动向,不要让她过分参与。同时如果乔莉有任何问题,你要帮助她。下面的事情会越来越复杂,我有点担心。”

  云海也不知道要说什么,拍了拍陆帆的胳膊以示鼓励。陆帆回到办公室,给乔莉发了一封邮件,说明何乘风要去晶通电子的意思,并让乔莉立即准备。乔莉看到这个邮件时,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才从石家庄回来多少个小时啊,何总就要去?她想起昨天中午在星巴克看到陆帆跟周雄的情形,不禁暗暗猜测,难道是周雄说了什么确定了陆帆的决心?

  她很想找周雄谈一谈,但周雄一直没有上网,因为身份没有暴露,所以她也不好给周雄打电话,只能按捺着。她先与小陈联系,陈秘书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半个小时之后就给她回了电话,说王厂长非常欢迎何总,何总什么时候去,王厂长就什么时候有时间。乔莉照此给陆帆回复了邮件,陆帆CC给了何乘风,何乘风的回复是明天中午出发,晚上到石家庄,吃完饭连夜赶回北京。

  乔莉在MSN上等候了周雄一个晚上,但周雄没有出现。第二天中午,乔莉、陆帆、何乘风三个人两辆车开往了石家庄。下午四点,他们到了晶通电子的厂门外。王贵林、陈秘书、晶通工会林主席和纪委书记都在厂门外等候着。陈秘书为何乘风打开车门,何乘风一下车,王贵林就迎上来,紧握双手,“何总,您能来到晶通电子真是我的荣幸啊!上次见面还是春节,现在石家庄的槐树花全都开了。”

  何乘风呵呵笑道:“我早就听说这里的槐树花很有名,特意来看看,也顺便看看老朋友,您不会介意吧?”

  “哪里,哪里。”王贵林把何乘风介绍给大家,众人簇拥着何乘风往里走。王贵林边走边说:“何总,今天我们要不醉不归。”

  “哎,我不能喝酒,”何乘风连忙摆手,“你想喝酒,下次我把欧总带来,让你们两个人喝个够。”

  “那何总这一次来就是视察我们的工作喽?”王贵林呵呵笑着,“不瞒您说,现在为了两个方案的问题,我是一个头两个大,两个方案各有所长,选哪一个,不选哪一个,我真的是很难决定。”

  “改制的事情,我不是专家。”何乘风笑道,“但是既然你们改制以后,要转到和IT相关的电子行业,我还是可以提一些意见的。”

  “哦?”王贵林满脸堆笑,“何总愿意指导我们,那我们求之不得。”

  一行人有说有笑来到会议室,由陈秘书介绍了两个改制方案的优势与劣势。何乘风也象征性地谈到了目前电子行业相关的IT领域有发展的几个方向,其中侧重谈到了外包问题。众人虽觉得何乘风谈得有点远,但都听得饶有兴趣,这种热烈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晚饭以后。王贵林似乎为了表达对何乘风的感激,一定要亲自送何乘风回宾馆,工会主席、纪委书记等都告辞而去,只剩下陈秘书陪着王贵林。王贵林与何乘风肩并着肩走进晶通宾馆的大堂,何乘风笑道:“王厂长,您今天听了我的建议有什么感想?”

  王贵林沉默片刻,忽然看着何乘风,“何总,您要听我的真心话吗?”

  “当然是真心话,”何乘风笑了,“虚情假意,我来这里做什么?”

  “晶通电子马上要改制,改制就是市场化运作。”王贵林嘿嘿一笑,厚厚的眼镜片在大堂里看不出任何表情,他把头微微偏向何乘风,压低了声音,“到了那个时候,我就信私不信公了。”

  “姓私不姓公?”何乘风一愣。

  “不是姓名的姓,”王贵林说,“是相信的信。”

  何乘风点点头,“我明白了。”

  “那我就送到这里了,”王贵林笑道。他和陈秘书把何乘风、陆帆、乔莉送上电梯告辞而去。电梯一路上行,何乘风对陆帆笑道:“你知道刚才王贵林给我说了什么吗?”

  “说了什么?”陆帆问。

  “他说他信私不信公。”

  陆帆一愣,“相信的信还是姓名的姓?”

  何乘风微微一笑,“是相信的信。”

  陆帆又是一愣,警惕地看了乔莉一眼,乔莉正看着陆帆和何乘风,她见陆帆望着自己,连忙转过目光,微低下头。陆帆不明白,何乘风为什么要当着乔莉说这样一句话。而何乘风认为,乔莉是负责晶通电子的销售,有些事情是必须让她知道的。他从不欺骗下属,但下属如果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他就没有理由不被上司指责。

  乔莉独自回到房间,觉得晶通电子正在朝一个方向飞速变化着:首先是何乘风到了石家庄,其次是何乘风介绍和电子行业相关的IT的方向,最后是王贵林的那句话:信私不信公!

  这是什么意思?她百思不得其解,想来想去,还是给杭州的父亲打了一个电话。老乔这些天正为乔莉的事情忧心不已。告诉女儿晶通电子有风险没有真凭实据,劝她跳槽没有理由,要她回杭州是不可能的事。老乔不便和乔妈妈商议,只能通过朋友找一些国企改制失败的案例,以及触犯法律的事件,以总结经验,找乔莉谈心。他正在伏案工作,乔莉的电话就到了。老乔默默地听着女儿的叙述,当女儿说到何乘风的动向,以及王贵林那句信私不信公的话时,老乔大惊失色。很明显,这桩国企改制的背后,一定会有另外的企业产生,王贵林信私不信公正是此意!不能再让女儿继续跟进这个案子了,老乔当机立断,“乔莉,我劝你从现在开始,放弃晶通电子。”

  “爸爸,你说什么?”乔莉吓了一跳,“退出晶通电子?”

  “对,立即退出,马上。”

  “为什么?”

  “晶通电子很有可能会有非法的交易,而且交易数目之巨大是你不能够承受的。”

  “你是说王贵林他们在谈行贿受贿?”

  “还不是行贿受贿的概念,改制牵涉到重组,牵涉到新公司的成立,牵涉到上市,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不可控的内容。”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是负责这个案子的销售,不管将来他们出了什么问题,追根溯源都要从你这儿下手,你还想在北京好好地工作和生活吗?而且到时候,哪家外企愿意雇用一个有问题的销售?”老乔语重心长,“你听我说,这段时间我收集了不少这方面的案例,也找了几个朋友,细问了这其中的事情,你作为负责的销售是很危险的。爸爸从来没有管过你的事,但这件事爸爸一定要管,你也一定要听我的!从现在开始,你要想尽办法离开晶通电子,如果有必要,你就跳出赛思中国,甚至你可以回杭州。”

第七章 信私不信公 每个人都需要一条出路(3)

  “爸爸,”乔莉难以掩饰内心的震惊,父亲的话击中了她在晶通电子项目中最可怕的部分。她不否认父亲的话有道理,但是让她立刻离开晶通电子,离开北京,她办不到。“爸爸,”乔莉想了想,“你说的这些太突然了,给我时间,让我想一想。”

  “女儿,”老乔太了解乔莉了,“你听我说,第一你不能心存侥幸,第二你不要贪图这个案子当中能给你的东西,哪怕一些经验和知识,听我的话,立即撤退,你还来得及。”

  “爸爸,”乔莉说,“为了这个案子,我已经辛苦了快一年,而且暂时还没有你说的这些危险,你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好好想一想。就算我要跳槽,我也需要时间来准备。”

  “那么,你承认爸爸说的这些严重性了?”老乔知道硬扭不得,只能转了一个方向。

  “我知道你说的这些都有可能。”

  “所以你要答应我,要慎重考虑,同时在你没有决定之前,永远不要在任何合同上签字,你能办到吗?”

  “我能办到,”乔莉说,“你放心,爸爸,我会好好保护自己。”

  “记得你刚转销售时,我对你说过什么吗?”老乔说,“你只在自己的船上,你要小心。”

  “我记得,”乔莉说,“但是你也对我说过,要和别人同舟共济。”

  “是的,”老乔说,“可你在这条同舟共济的船上太微不足道了,要保护好你自己的船,要小心,法律是无情的,不要牵连进去。”

  “放心吧,”乔莉说,“我会小心的。”

  “和我保持联系。”老乔说,“有任何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家里的电话、我的手机,二十四小时你都可以打。”

  “好的。”乔莉觉得此时的父亲好像和自己并肩作战,不禁在心底涌上一股暖流,“爸爸,你也不要为我的事太多操劳,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我会注意。”

  “人生路,犯不起错,”老乔说,“一步错,步步错,你要三思而后行。”

  乔莉挂上了电话,默默地坐在宾馆房间里。这时,房间的电话响了,她这才想起,一个小时后要在楼下会合,他们还要连夜赶回北京。乔莉连忙收拾好行李,来到楼下,陆帆和何乘风已经在等她了,乔莉尴尬地说:“何总、陆总,对不起!”

  何乘风笑了笑,陆帆没有说话,三个人上了车,朝北京绝尘而去。

  乔莉回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她极度疲倦,却无法入睡。父亲的话像一个巨大的警钟在她的心中敲响。退出晶通电子,退出赛思中国,甚至退出北京,她心有不甘,可留在北京,她就要做出跳槽的决定。现在的工作太难找了,从春节后到晶通电子重新启动前,那一个多月找工作的艰难,与她大学刚毕业时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现今之计只有拖,一方面尽快开些小单,另外一方面要投递简历,最重要的,她还是想看一看晶通电子这个项目到底能怎么进行。只要她不签合同,她就不负法律责任,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