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岑之被绕了半天总算明白全部的意思,不过是修书一封带给师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当下应允道:“小事一桩,大嫂有心了。笔墨来,我现在就给师父写信。”

他这么一说,立刻有侍女端上笔墨纸砚,林岑之认认真真地写了数张信纸,放下笔,晾干了墨迹,封好,交给了百里落。

百里落接过,神色却并没有因此而开怀,犹犹豫豫道:“虽然有些不好意思,却不能瞒着三师弟,我那几个侍从笨得很,从没出过远门,自然不会认识鹿台山。听说那是个极容易迷路的所在,也有些触不得的禁地,我怕他们冒冒失失地去了,或恐犯了师父他老人家的禁忌,这样,反帮了你大师兄的倒忙,让他心里越发不安了。所以,我有个不情之请,想求三师弟画一份鹿台山的地图,给那几个不中用的侍从参考参考。”

林岑之不疑有它,笑道:“好,鹿台山我们师兄弟都熟得很,我虽是一介武夫,地图却闭着眼睛都可以画出来。”他说着,便坐了下来,在一张铺开的宣纸上画起了简略的地图。

“落公主,陛下颁了旨,让林公子即刻前往刑部协助调查。”

过了一会儿,有下人进来通传道。

“啪”的一声,林岑之手中的笔一松,掉到那张画了一半的地图上,清晰的线路都被染糊了,他吓得脸都白了,转过身,哆哆嗦嗦道:“我…我怎么了?为什么要带我去刑部?”

百里落也是莫名其妙。

那下人摇头道:“小的不知,刑部的大人们正在外头等着呢。”

林岑之家族世代经营镖局,倒是没有与官府怎么打交道,这见官的事儿他头一回遇上,居然还是刑部,当下脚都有些软,但缓了缓,想起自己未曾做过亏心事,倒也没什么可害怕的,便转头对百里落行了个礼,立刻就往外走去。

“三师弟,这图…”百里落在他身后问道。

林岑之回头,笑道:“大嫂莫急,若是我能从刑部走出来,明日肯定画好了地图给大嫂送来。”

刑部来带人,百里落不敢拦着,便微笑着应道:“好,敬候三师弟的消息。”

待林岑之跨出了晋阳王府的门槛,百里落拾起桌上画了一半的地图,只见连绵起伏的山脉中有一处隐蔽的入口,林岑之这人很有意思,生怕她的侍从真的踏入了禁地似的,便在地图上率先标出了禁地的所在,若非有图在,一般人真没办法找到,而禁地的位置,正是她所想知道的…

自方才起温婉似水的浅笑哀伤全都收回,百里落唇角勾起一丝嘲讽的弧度来,对身边的侍女春翠道:“叫那些人准备准备,明日便可以出发了。早些去,也好早些了了本宫的念想。”

“是。”

春翠刚走,便听到外头传来脚步声,三个人,步伐沉稳,功夫底子都不弱,而韩晔的脚步更是格外轻巧,她很容易便辨认出来。

百里落不动声色地将书信和地图收进了袖中,也没上前去迎他,而是伫立在原地,一边缓缓整理着衣衫和发髻,一边注视着韩晔从院中一步一步走过来,越来越近,她等着他发怒或者兴师问罪。

韩晔的脚步终是迈入了正厅,可百里落的算盘却落了空,只见韩晔撩起白袍在桌前坐下,认真地喝着下人端上来的解暑凉茶,神色也异常平静,清淡的星眸不见半分火气,根本不曾与她拌嘴半句,对她腹中的孩子更是只字不提。

世上谁人能比晋阳王世子更沉得住气?

百里落忽然怒火中烧,是不是就算她在他面前活活吊死,韩晔也不会眨一下眼睛?酷暑时节,韩晔的血一年四季都是冷的!

她冷笑走上前去,在韩晔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把脾气都收敛了,温婉地笑道:“夫君忙碌了一个上午,想必是饿极了,我已叫厨房备下了酒菜,很快就做好了。”

“嗯。”韩晔随口应了,将喝了一半的凉茶随手放回桌上,又接过韩文递过来的账簿瞧了起来。

定安公主大婚,景元帝也附送了嫁妆,房产、田契、奴才,加上晋阳王府在盛京的资产,倒也需要有人费心打理,平日里,除了在礼部任职,韩晔也有事可做。

百里落终于被韩晔惹火了,抽走了他手里的账簿,对韩文韩武等一众奴才道:“你们都给本宫滚出去!”

第142章

虽然百里落下了命令,可这儿到底是晋阳王府,凡事只有韩晔开口才有用,百里落如此气急败坏,对韩晔还是一丝震慑力也无,韩文韩武静立不动。

韩晔的脾气好,都闹开了,他也不恼,没转头瞧百里落的神色,而是抬了抬手,语气平缓:“你们都下去吧。”

韩文韩武这才退了出去。

正厅顿时只剩他们夫妻二人。

百里落从小到大,见多了各色眼神,早修炼成了精,可她的道行在韩晔面前完全使不上力,被他逼得原形毕露,也不再装模作样,冷笑着质问道:“怎么?不问问我肚子里的孩子是怎么来的?你都是要当爹的人了!”

韩晔垂眸翻阅着手里的账簿,听到这话,扬起唇角轻轻一笑,晋阳王世子的美貌惊天下,只是一个侧脸便能叫人心驰神往,他在桌子那头笑道:“你若是愿意,可以说说孩子是怎么来的。若是不愿意,就好好养胎,待孩子生下来,我认便是了,必不会委屈了他。”

百里落被他的这番话震得哑口无言,韩晔根本不在乎她有没有孩子,更加不在乎这孩子是不是晋阳王世子的亲骨肉,她若是做得出,他便受得了。听他的意思,恐怕是料定了她肚子里什么都没有,只等着她十个月后变一个孩子出来给天下人交待。

反正,颜面于他韩晔早已不重要,无论怎样折损都无所谓,而她百里落却要脸得很,她撒出去的谎必得由她自己来圆!

韩晔这人究竟无耻到了何种地步,不在乎妻子死活,不在乎头上是否戴了绿帽子,他耗着她,以行动来告诉她,其实她怎么做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

百里落无法形容自己心里到底有怎样一种恨,来自少时的被欺辱,长大成人时的被忽略,还有嫁人后越发叫她痛恨的漠视,这种恨日复一日地累积,得不到治愈,便疯狂地长着,藤蔓一样地缠着她的心。

韩晔说完了便继续看他的账簿,她接话与否对他来说也不重要,她愿意就说,不愿意就算了。

百里落把屈辱和热泪都忍了回去,冷静了好久,才笑出声来:“既然夫君如此大方,对未出世的孩子疼爱有加,那本宫自然得好好安胎,为夫君绵延子嗣。这孩子无论是谁的,左不过都要姓韩了,夫君得空为他取个名字吧。本宫想着,若是女孩,小名儿就叫丫丫,女儿是父亲的心头肉宝贝疙瘩啊,这么叫怪亲昵的。”

听到这,韩晔的脸色终于有了一丝松动,他削薄的唇抿了抿,却还是未出声。

百里落一瞬间尝到畅快的滋味,就使劲把匕首往韩晔的心窝里插:“昨儿个端阳夜宴上,夫君也听婧儿妹妹说了,她与婧驸马也快有信儿了,只是不知到时候她那肚子里头是真是假,总不至于也像我这般说有就有了吧?”

她说得越发开心起来:“若是真的有了,倒也难为婧儿妹妹了,毕竟那婧驸马生得丑陋又病怏怏的,也不知两人要在床上翻滚多少回才能怀上,怪恶心人的,夫君你说是不是?哦,说了这些有的没的,都是我瞎操心了,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确定…婧儿妹妹的孩子日后姓什么都有可能,反正不会姓韩。”

眼见着韩晔将手中的账簿捏得快要变了形,百里落这才心满意足地起身,抚着小腹嫣然一笑道:“夫君,我有些乏了,先回房歇息了,午膳你若是没胃口吃不下,就让下人们晚一些再上。”

说着,也不再等韩晔的答复,便朝门外走去,抬头挺胸,唇角勾起,她不是百里婧那个蠢货,得到与失去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谁欠了她的,她必得讨回来!谁让她的日子不好过,那人也休想过得安稳!她要让韩晔知道,这桩婚姻无论是以什么原因结合,她百里落与他韩晔始终势均力敌!

账簿在韩晔的手下被捏成了一团,他的目光冷凝,不知焦距在何处,但韩晔的性子到底冷静自持,终是缓缓松开了手指,将账簿一点一点细细抚平,虽然再也抚不平整。

对他来说,最坏的结局远不是这样。现在,心爱的女孩不过是与旁人成亲生子,没什么大不了的,她总不能一辈子都不嫁人。他希望她可以像个普通的女孩一样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管边疆战事,不管家国纷争,她能完全置身事外,与韩晔、与王政毫无干系,那便是他和她此生的大幸。

“爷,伤口裂开了,快包扎一下。”

韩文韩武听见屋里没了动静,便进来探视,见韩晔站在那,眉心痛苦地蹙着,顿时不忍地劝他。

韩晔抬脚往书房走,什么话也没说。

进了书房,处理伤口时,韩武道:“林岑之被带去了刑部,婧公主似乎也在那,不好下手。若朝廷不放林岑之离开,就更难办了。”

韩文道:“玄影已经照爷的吩咐各司其职,请爷放心,必定不会再让她受伤。”

韩晔轻声答:“好。”

韩晔光裸的上身肌理分明,却遍布大大小小的伤痕,旧伤添新伤,好像一直未断,偏偏这副狰狞的身子外面套上了最儒雅干净的白色锦袍,任是谁也料想不到。这不可能是在鹿台山上习武时所留下的,必定经过无数次的生死较量。不过,这些伤口并没有几个人见过,也包括从前夜夜睡在他怀中的女孩,她偷看过林岑之等人洗澡,也曾不止一次想偷看他,却一次都未能得逞。

他视她若珍宝,动也不曾动过,如今,她睡在别的男人怀中,是不是也像从前一样时常动手动脚?不是每个人都是韩晔,但凡是个正常的男人,谁又怎肯轻易放过她?

韩晔不愿再想,脑子里却满是那个傍晚病秧子扑进她怀里时的样子,且惧且怕,软弱至极…这些天反反复复地闯入梦中,叫他睡不安稳。

最可恶的不是软弱无能的男人,而是那些缩头乌龟,将头埋进女孩的怀中躲起来,让女孩抛头露面一次一次地保护他,一次一次地替他挡下灾祸,无论他是真疯还是假傻,通通不可原谅。

但是,不可原谅又如何?他的人在那个缩头乌龟的手中,他在乎她,那个人却未必,他的处境因此而完全被动起来,杀不得,碰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对这样的对手不屑一顾,可即便是这种渣滓一般的对手,都叫他无能为力…更别提假如那人并非真的渣滓…

林岑之胆子其实不小,但遇到刑部的人都黑着张脸,他一路上都很不自在,又不敢开口问,待到了刑部大堂,瞧见婧小白也在,这才把心收回了。

原本刑部的那些人对林岑之没啥好颜色,这会儿见他与婧公主熟络,倒是客气起来,百里婧将事情的原委都对林岑之说了。听说百里婧和韩晔昨晚上遇刺了,林岑之吓出一身冷汗:“黑衣人冲着你和大师兄来的?为什么?!”

百里婧哪里知道为什么,把那些黑衣人的特征与林岑之细细一说,还将黑衣人使的兵器画了出来,等着林岑之解惑。林岑之外号“二木头”,因为他为人耿直且良善,却并不代表他一无是处,鹿台山上的人习武都十分用功,林岑之家教如此,尤其对兵器有很深的研究,术业有专攻,这一点上就连韩晔也比不过他,因此婧小白才信心满满地找了林岑之来。

可是,林岑之听罢,又盯着画上的刀瞧了又瞧,这才开口道:“中原的门派使刀的确实不少,但门派间的刀却各有差别,尤其是所谓的武学正统,视兵器为门派的象征,有时即便是暗杀也不会舍弃本门的兵器,可也许有例外也说不定。只从这刀的特征上看,有些像荥阳白家的白铜刀或者河内聂家的怒风斩,他们两家的兵器外表看起来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刀背上所刻的族徽不同。可是这两家,都是西秦的豪族…”他顿了顿,看着婧小白道:“你和大师兄应该不可能惹上他们才对,即便是西秦豪族,也断断没这么大的胆子行刺我大兴公主和驸马啊!”

荥阳白家,河内聂家。

百里婧第一次听说。

家国政治她从前很少关心,现在乍一听见陌生得很,也不知该如何去接林岑之的话了。

林岑之蹙眉道:“容我去问问大师兄,看他是否记得些什么,再给你们答复吧。”

谈了一个下午,时候不早了,刑部的官员问百里婧是不是准备回府,又招呼林岑之去用膳,这意思好像是说,他今夜可不必回去了。

林岑之忙道:“各位大人,恕我唐突,明日是武举放榜日,我得早起去看榜单,可否容我回去,明日再来与各位大人商讨?我保证不会将今日所说的泄露半句,请大人放心!”

刑部的官员还是看在百里婧的面子上将林岑之放了,林岑之便与百里婧一同出来,在林岑之下榻的客栈分了手。百里婧万料不到这是她与林岑之的最后一面。

第143章

林岑之与百里婧在他下榻的客栈前分了手,临走时,林岑之特地叫住了百里婧道:“婧小白,听说大师兄快有子嗣了,我想着,还是应该把这事告诉你,你总不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唉,别再放不开了,好好过日子,改明儿等暑气消了,天不那么热了,咱们一块儿回鹿台山看看师父去,也顺便瞧瞧新来的那些兔崽子们被整的有多惨,好不好?”

一向木头的三师兄关心起人来也像模像样的,若是师父瞧见,肯定想不到这就是当初斗得不可开交的两人,百里婧心下感动,嘴里却不饶人,笑问道:“三师兄是在影射当初在鹿台山上被我整的有多惨么?”

“好你个婧小白!以为师父不在,我就不能治你了是吧!还整我,不是我让着你,你怎么整我?!”林岑之说着就要上前来逮她,百里婧笑着跑开,侧着身子朝他挥了挥手:“知道啦,都是三师兄让着我,这些年我过了太多好日子了,也不知几世修来的福分。明儿个一早放榜,三师兄肯定是要高中的,到时候可别忘了请我喝酒。”

林岑之站在客栈门口,一脸嫌弃地看着她,语气却极为干脆:“行!喝酒,喝什么都行!快回去吧!天再黑点就不安全了!快走吧!”他心里还记着婧小白昨夜遇刺的事。

百里婧点点头,上了马车,禁军增加了护送的人马,京卫军也加强了对城内的治安巡逻,因此百里婧一路相安无事地回到了相府,这时,正值傍晚,暑气消了不少,只剩一轮红日挂在西边,残阳如血,明日定是个好天气。

回到“有凤来仪”,丫头们替百里婧换了便服,百里婧问道:“驸马呢?”

丫头平儿立刻答道:“哦,今儿个有大夫来替驸马爷诊治过了,天太热,奴婢就让人送驸马爷回偏院歇息了。公主临走的时候嘱咐木莲姐提醒奴婢们给驸马爷送药,奴婢们其实不用提醒,哪里敢忘了这事儿?这会儿药刚熬好,公主是要亲自送去么?”

府里的丫头们相互间也争得厉害,谁最贴主子的心意,谁便能在丫头里得势。从前木莲是第一等的大丫头,谁也不敢在她面前争功,凡事也不敢多插手,这会儿木莲成了主子,却再管不住这些丫头了,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面面俱到,说的话也顶不了多少用。

百里婧却不管她们争与不争,只要把事做好便罢,过程无所谓,她只是颇疑惑地问道:“怎么又有大夫来?宫里的太医也不该是今日来问诊。”

丫头平儿迟疑道:“这个…奴婢也不大清楚,听前院的丫头说,好像是相爷病了,叫了大夫来瞧,不知怎么念起了驸马爷,又让大夫来西厢给驸马爷诊治一番。”

“相爷病了?”百里婧没理出头绪,左相对墨问一直不闻不问,甚少主动关心,除非是宫里来人了,才假意关切一番,不过是逢场作戏,怎么这会儿左相人都病了,却反倒惦记起墨问的身子来了?

想不通,古怪得很。

“把药拿来,我给驸马送去。”百里婧对着镜子理了一下鬓发,看到镜中的女子容颜绝美却仍掩不住憔悴,她呆呆看了会儿,打开桌上的粉盒,抹了些上好的芙蓉露,气色这才终于好了些。

女为悦己者容,从前她不曾为韩晔抹过脂粉,只因她觉得无论抹不抹,韩晔都会喜欢,现在,她开始注意起了自己的容貌,也不知是在与何人比较,她就是希望自己能更好看一些。

通往墨问的小屋有很长一段路,百里婧脚力好,从来不乘轿,沿着桃树林中的小径一步一步走过去,不需跋山涉水,她知道墨问就在路的尽头等她。

可这次,还未走到尽处,百里婧的脚步就顿住了。

偏院里有一条小池横穿而过,仲夏时节,池子里的荷叶一大片一大片地疯长,而那些洁白的荷花含苞待放,亭亭地立在池中。这好风景里,墨问着一身藏青色的袍子,正坐在小池边钓鱼,他背对着她,黑发如墨,背影看起来那般遗世独立,就好像是池中的芙蕖般出淤泥而不染。

任何人的身边都吵闹得很,独墨问似入了画一般清净自在,让人忍不住想要走近他,与他的风景呆在一处。

百里婧不由自主地扬起了唇角,放轻了步子朝墨问的方向走去。墨问的身边原本立着一个并不眼熟的小厮,回头的时候瞧见她,立刻要行礼,却被百里婧无声地制止,那小厮看起来很聪明,立刻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墨问的伤还没好,大约是百无聊赖了,才半倚在树干上钓鱼,他手里握着鱼竿,一动也不动地稳稳伸入水中。池水清澈,可以清晰地瞧见好些鱼儿绕着他的鱼线游来游去,却迟迟不肯上钩,墨问的耐性好,侧脸一丝都不恼,更没半分焦躁,钓鱼的人钓的不是鱼,而是一种心境。

百里婧立在墨问身后良久,偶尔有一两只红蜻蜓飞过来,轻飘飘地落在荷花的雪白花苞上,别有一番生趣。然而,百里婧的耐性远远不及墨问,鱼儿不上钩她便有些急了,转开视线,看到旁边的小木桶里竟已盛了十几条大小不等的鱼儿,桶里太挤,它们游不开,便时不时地跳起来,溅出一小片水花。

百里婧看着桶里的鱼惊讶万分,她以为等了这么久,墨问半条鱼没钓着,必定是没什么能耐的,哪里知道他厉害着呢,要是放他一个人,倒也不怕他饿死。

这么一想,耳边听得一声沙哑且吃惊的呼唤:“婧儿…”

百里婧抬头看去,许是突然看到她站在他身后,墨问吓了一大跳,他本来就坐在池岸上,身子一从树干上坐起来,没了倚靠,整个人就要朝池子里栽去。

百里婧忙伸手去抓他,她离得远,步子虽快,手上的力道却用得不当,且没收住势,不仅将墨问拽离了池边,脚下一滑,还连带着将他的人压在了青青的草地上,一连串的翻天覆地下来,两人的鼻尖离得很近,呼吸可闻。

这意想不到的一幕让百里婧立刻红了脸,尴尬不已,若叫旁人瞧见,定是以为她要强了墨问,也许墨问都要笑话她不知廉耻,她忙撑着手臂要爬起来。墨问手里一直握着鱼竿,见她要退开,一把将鱼竿甩了出去,毫不迟疑地圈住了她的细腰,又给压回了他怀中。

夏日草木茂盛,青草铺了厚厚一层,像是天然的被褥,墨问摔下去半点都不觉得疼,眼神反而亮了几分,他柔柔地笑开,唤了她的名字,在她的掌心写道:“真是淘气…”他虽说不出什么,可动作还有写出来的话都满含着宠溺之情,随后,他也不管百里婧是不是不好意思,就保持着被她压倒的姿势,撑起头来吻住了她。

墨问现在无耻得很,根本再不把从前说过的话放在心上,什么你觉得辛苦我便不爱你,或者相敬如宾顶多拉拉小手亲个脸颊不敢越雷池半步。他现在想吻她就吻了,不说,只做,也不满足于只亲唇角,他更愿意勾着她的舌头一点点地品尝滋味。

经过昨晚,他已让百里婧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到哪一步,再经过今日一大早的那个吻,她也让他明白他们之间的亲密可以更近一步,现在这种状况,她该随时随地习惯才对。

吻着吻着,作为下面的那个人,头一直抬着得不到支撑毕竟不舒服,墨问哪能让自己不舒服,另一只手扶着百里婧的后脑,一点一点缓缓往下压,他顺势便躺了下去,脑袋重新回到柔软的草地上,这场面看起来更像是他被强吻了。

被动地承受久了显得很麻木,百里婧其实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人,也从来都没有被旁人赢过去的道理,墨问身子不好,她不能粗鲁地推开他,便干脆顺着他的心意,与墨问在傍晚的小池边实实在在地接个吻。墨问的唇舌带着药香,滋味微微的苦,柔软且有力,他十分有耐心地配合她。

木桶里的鱼还在蹦跶,红蜻蜓愉快地点着水面,百里婧的发髻被墨问揉散了,有一缕垂下来,扫到墨问的脸上,遮住了渐渐散去的夕阳余晖。

“啊…”

小径上忽然传来一道惊讶的女声,似是瞧见了什么不该瞧的东西,百里婧忙抬起头来,见一个丫头的背影匆匆朝桃林深处跑远了,肯定是看到他们俩光天化日之下在做这等事,反正是别想再有什么清白了。

她收回目光看向墨问,他沉静的黑眸中柔情万千,充满了浓浓的爱恋之情,像是把一生一世都托付给了她,盼着她这“良人”能待他始终如一的好。

他们这位置,似乎,反了,她竟成了“良人”…

百里婧不知该如何回应他的目光,墨问已撑着手臂坐了起来,仍旧搂她在怀里不肯放开,他苍白而修长的手指拂过她的发髻,将垂下的那一缕长发勾到了她耳后,眼神专注地瞧着她的脸,忽地笑开,在她手心里写:“今日的气色格外地好,脸上抹了什么,好香。”

“哦,芙蓉露…”百里婧脸上一热,咬着唇低下头,这一刻,她竟忽然真真切切地明白了“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她做了什么,墨问都知道,哪怕只是抹了些微不足道的脂粉。他这般心细如尘,心里头应该真的有她吧?

她的小女儿姿态毕露,让墨问越瞧越欢喜,猝不及防地凑上前去,在她的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正吻在那芙蓉露抹过的地方,唇上顿时都染了香。

“我喜欢这香味。”墨问随后写道。

“嗯。”百里婧头更低了,轻轻应了一声。

“更喜欢你。”墨问又写了一句。

百里婧满面通红地抬起头来看他,这一次她没躲避,也没逃开,而是咬着唇应道:“…嗯。”

声如蚊讷。

世上爱情的姿态千奇百怪,总是来得让人措手不及,它可能是鹿台山上没心没肺追逐不止的日子,也可能是在平淡如水的岁月里安安稳稳的陪伴。

晚霞满天,少女那一低头的温柔轻而易举地倾了一个男人的心,让他猝不及防地坠入爱情的泥淖中无法自拔,他觉得此生若不能拥有她,往后的岁月即便再繁华,恐怕都只能蹉跎而过…

他必须要拥有她——拥有她的人,拥有她的爱情,拥有她的所有。

很好,她已经开始正视他的感情,再不是像个缩头乌龟般躲起来,墨问脸上的笑容比天边晚霞还要灿烂,怎么都收敛不去。

“你爱吃鱼,我们今晚便吃鱼吧?”抱着她在草地上赖了许久,墨问邀功似的把木桶拿过来让她瞧。

百里婧蹙眉道:“我爱吃红烧鱼,味道重,你能吃么?”

墨问牵着她的手,他的伤未好,没什么力气,半个身子都靠在她身上,写道:“我虽不能吃,看你喜欢,也是高兴的。”

百里婧小心地扶着他回去,眉梢眼角都带着淡淡笑意,熟知她的人都知道她其实是个很聒噪的女孩,这些日子收敛了性子,墨问才没有瞧见她的真面目,这会儿她卸去了防备,有话便自在地问了:“太医每个月都按时来替你诊治,怎么左相也请了大夫来?大夫怎么说?”

墨问开口不方便,便回头看了看,身后拎着木桶和食盒的小厮会意,立刻上前答道:“回公主,相爷说惦记驸马的身子,既然请了大夫就顺便来给驸马瞧一瞧。那大夫也不过如此,说的话与宫里的太医也没甚分别,看了孙神医给驸马开的方子,他倒无话可说了。”

百里婧听罢,笑了:“就是宫里的太医也比不了孙神医的本事,一个小小的大夫能有多少能耐?左相真是莫名其妙。”

就算左相是墨问的父亲,可墨问对他并无感情,这一点百里婧也是知道的,倒不用担心因为对左相不敬惹来墨问的不快。

这个问题就此糊弄过去,墨问也没跟她细细解释,是因为昨天左相被他用计吓得卧病在床,大约是觉得心下愧疚不安才找人来替他看看,又或者是来探探他的底细,好做出下一步的打算…他怎么对她解释呢?

回到偏院小屋,墨问把药喝了,见她忽然安静下来,眉心微蹙,便问她怎么了,百里婧心里着急,就想找个人来说说,于是就将昨夜遇刺的事告诉了他,连带着林岑之去刑部调查时猜测的荥阳白家和河内聂家也一并说了。

墨问起初心里觉得安慰,他虽已让人去查,可她愿意亲口告诉他发生了什么,实在让他欣喜。然而,听着听着他的眼神就变了,昨夜她的险境让他觉得后怕,荥阳白家如此胆大妄为让他怒火中烧,可是,林岑之的处境…

傻瓜就是傻瓜,既然她知道林岑之是研究兵器的高手,且将他推荐给刑部协助调查,若有人不想让他破了这案子,又怎会再留他活口?

这,竟是将林岑之置于死地了。

但是,他又怎么能告诉她这些?说了,还要让她信服,那么,他的身份只能暴露无疑。

“明日武举放榜,三师兄说若是他高中了状元,便请我喝酒。”她说着说着倒开心起来。

墨问担忧地微微蹙起了眉,抓着她的手写道:“莫要又喝醉了。到时候带我同去。”

百里婧笑:“放心吧,三师兄的酒量还不如我呢,从前我一个人可以喝他两个,他虽然常常向师父告我的状,但他的心肠一点都不坏,我比他坏多了…”

墨问敛下了眉眼。

第二日一大早,朝廷的皇榜一出,无数的举子聚集着,将皇榜前挤得水泄不通。武状元一栏赫然便写着武举一路走来未逢敌手的林岑之的大名。

小太监带着满身喜气去林岑之投宿的客栈报喜,客栈掌柜的、店小二还有众多的客人和举子都兴奋地尾随上去,敲门没人应,店小二在一旁说道,这武状元昨儿个夜里灯一直亮着,睡得迟,大约还未醒呢。

未醒也得叫醒了才成,中了武状元,多大的喜讯啊,众人起哄似的再敲了敲门,却还是不见有人来开门,这下都有些疑惑了,店小二推门进去一瞧,顿时吓得连滚带爬地跑了出来,口中大叫:“死…死了…死人了!死人了!”

第144章

张皇榜的当日,今科武状元林岑之在客栈厢房内七窍流血而死的消息传开,许多人亲眼所见,死状异常凄惨。

待官府的人去了,封锁了事发时那间倒霉的客栈,却无论如何都堵不住百姓的悠悠之口,朝廷也再不能像前几次婧驸马落驸马遇刺那般轻松遮掩过去,盛京城长久以来的太平日子忽然就一去不返了。

武举的前三甲今日殿前受封,却独不见了状元郎,正在这时,刑部尚书刘显成仓惶地递上折子,景元帝看罢,当下大怒,将奏折狠狠摔了出去,满朝文武知情的或不知情的全都应声跪倒。

若是林岑之在张榜前一日遇害,左不过是死了个名不见经传的武举人,兴许还不会引起如此大的风波,交由京城府尹或刑部处理便罢。可如今他是国之栋梁,在大兴国,一人得了状元,他的出生地也连带着荣耀无限,林岑之高中,不仅代表了荆州一地的举子,将来也极可能是帝王的左膀右臂,谁还敢将此事藏着掖着,只得将实情全部禀报景元帝。

“真是好大的胆子!”景元帝气得拍案而起:“竟有人在天子脚下谋害朕的武状元!刘显成,此事你若是查不出,朕诛你的九族!”

刑部尚书刘显成匍匐在地,浑身发抖,哆哆嗦嗦道:“臣…臣领旨…”一边说着,目光却偷偷偏向一旁的黎国舅,希望他能替自己求情。

刘显成是黎国舅的门生,他能坐上六部重臣的位置,多亏了黎国舅的提携,黎国舅自然不会不救他,紧随其后开口道:“陛下,依老臣愚见,放榜前一日武状元遇害,自然是有人不想让武状元高中。小女蒙陛下恩典,也曾参加今科武举,听说武状元外场比试、内场策论皆未逢敌手,定是因此招人嫉恨,老臣认为今科举子人人皆有嫌疑…”

那大殿中央跪着的武榜眼和探花被这话吓坏了,然而,他们又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哪能受得了这般诬陷,顿时愤然口无遮拦道:“黎国舅所言,便是说我兄弟二人嫌疑最大,岂非不将我琼州一地数十万百姓放在眼里?!”

这等带着恐吓和威胁的言辞顿时将朝堂惹乱,景元帝素来最是无法容忍朝臣仗着家乡的势力胡作非为,怒不可遏道:“尚未受封,便如此猖狂无礼,日后若是为将为相,岂非连朕也不放在眼里?来人哪,传朕的旨意,将今科举子三十六人全部收押,武状元遇害案未破之前,谁都不可离开盛京!”

那两个高中的举子被带了下去,朝堂顿时清净,鸦雀无声。

跪就跪吧,这么久还不让起来,黎戍素来没受过这等苦,穿着厚重的朝服趴着,膝盖疼,腰疼,却又不敢抬头看,怕脖子上的脑袋保不住。想到武状元林岑之,黎戍顿时惋惜极了,长得那般好相貌好体格,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武功又极好,无论怎么瞧,都可谓是男子中的极品。且林岑之与盛京的纨绔子弟又格外不同,难得地颇为纯情,没受过那些风花雪月的污浊,小倌坊那夜林岑之吓得仓惶逃出来的情形黎戍至今都记得,他想勾搭林岑之想了许久了。

可这样一个人,说没就没了,听说还死得极为凄惨,也不知是哪个杀千刀的做的好事!连黎戍这种向来没什么争斗之心的人,也想着抓到那个凶手非大卸八块了不可!

“老臣以为黎国舅所言不妥,将武状元之死草率地归结为举子之间的仇怨,未免太过武断。试想,武状元若因结怨而死,举子的嫌疑自然最大,他们怎会如此糊涂,为了状元之位赔上自己的性命?”

黎戍正在想着,总算有人出列了,他还是不敢抬头,听声音是吏部尚书杨弘——差点成为他老丈人的那个杨大人。亏得他家老不死的铁了心要与杨家结亲,这杨大人在朝政上从来与老不死的不和,若是他们做了儿女亲家,岂不是要从家里吵到朝堂上,谁受得了这种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