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莲对一旁的小丫头道:“去把公主送的东西好生收着。”

丫头们也退了下去,只剩墨誉还傻站着。

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愤怒来得快去得也快,见到木莲脸色苍白,墨誉起了恻隐之心,没再像方才冲进来时那般疯癫,她怀的到底是他的孩子。

他走近一步,支吾着问道:“你…好些了么?”

木莲毫不回避地望着他,笑:“又不是生病,除非把孩子生下来,否则是好不了了。”

墨誉低下头,知道自己问了个多么愚蠢的问题,一时尴尬地无话可说。

木莲忽然咳了咳,嗓子干涩,开口道:“叫丫头进来,给我倒杯水吧。”

墨誉忙“哦”了一声,也不叫丫头,自己去桌前倒了杯水,端到木莲跟前,她躺着,递给她自然不合适,他颇拘束地在床头坐下,扶着木莲起来,将水凑到木莲唇边,木莲就着他的手喝尽了那杯水。

墨誉的胳膊环着她的肩膀,让她的身子靠着,木莲一转头,两个人的呼吸近在咫尺。她忘了,墨小黑一直都是温文尔雅的,本性也从来不坏,若真要体贴人,他也能做的很好。

上一次,他是不是也想这样喂婧小白喝水?可惜,墨小黑,你远没有这个福分,只摊上了木莲这样的人。

墨誉也觉得尴尬,两个人最亲密的时候是在梦里,可是,夏日衣衫薄透,肌肤的温热触感与梦里太过相似,他赶忙扶着木莲重新躺好,撤了手,无措地捏着杯子,不知该走还是该留。

接下来的几天再没起什么波折,养胎的养胎,养病的养病,疗伤的疗伤,平静得让墨问觉得分外难熬,去往荆州的“婧驸马”至今还没回来,他要怎么现身正大光明地将他的妻搂在怀里?

自迷津谷的山洞外起,他便一直想抱抱她,抱个够,亲个够,哪怕他的妻心有所爱,他也要赚够本了,否则,这嫉妒的心如何填得满?精卫填海再不可能,能填一点总是一点。

六月初六,婧驸马一行平安回到盛京,征集的粮食已经运往西北战场,此次的运粮计划在婧驸马和几个老臣的出谋划策之下格外慎重,保证万无一失,得到景元帝的赞许。

朝堂上再见韩晔,墨问的眼神再坦坦荡荡,却还是觉得韩晔盯着他的目光虽平淡却异常可怕——似乎想从他的脸上揭下一层皮来似的。

墨问叹了口气,他人生里最挫败的挫败是韩晔给的,他还想怎么样?景元帝一说退朝,百官一谢恩,墨问起身便走。

不管韩晔再怎么让他嫉恨,好歹老婆还是他的,没有跟韩晔跑掉,这就够了,应该换做韩晔嫉恨他才对…

一回到相府“有凤来仪”,当值的丫头瞧见她,立马朝里头喊:“公主,驸马爷回来了!”

第179章

一回到有凤来仪,院中当值的丫头瞧见他,立马朝里头喊:“公主,驸马爷回来了!”

声音真够响亮的。

夕阳照在屋檐上,琉璃瓦反着光,还刺眼得很。墨问快步进去,他的妻正好迎出门来,身子已然大好了,脸色也好看多了,妆容整齐地望着他,墨问上前去,一把搂住她就吻了上去,终于得偿所愿。想到这柔软的唇曾被韩晔吻过,嫉妒心一起,吻得更重,呼吸都粗了。

百里婧不反抗地任他吻,和从前一样乖顺,可是当墨问睁开因忘情而闭上的眼,却发现他的妻睁着那双明亮的黑眸正盯着他瞧,那目光,让墨问心里莫名一颤。

他的妻在打量他。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她对他有了防备却是事实。这让墨问想起了被丈母娘盘问教导的那一次,那时他还庆幸他的妻够傻,真是报应不爽。

若是墨问心里没鬼,断不会注意到她的眼神,正因为他的鬼太多,反而不自在了。然而,在没有揭开谜底之前,墨问自然不会承认,所以,他松开怀中的女人,隔了些距离打量她,仔仔细细地瞧着,生怕漏了一点地方似的,终于引来百里婧的问:“看什么?”

墨问笑,牵起她的手,没写字,而是柔柔地捏了捏,仿佛好久没这样捏过似的,这才写道:“小疯子,我走了快十天,想你想得快疯了,怎么能不好好看看你?你不让我看?”

他写完最后几个字,眼神颇为委屈。

只有墨问才能脸皮厚地做出委屈不满的样子,百里婧叹了气,上前去解他的官服,道:“跑得满头大汗,也不知道洗一洗,回来就动手动脚的。”

旁边的丫头们低着头笑。

“去端解暑汤来,一个个只知道傻站着。”百里婧扫她们一眼。

丫头们刚被斥走,小厮桂九便在门外道:“驸马爷,听说您回来了,月初了,您也该药浴了,汤水已经备下。”

百里婧推着墨问道:“刚好,快去泡一泡,洗个干净再出来。”

墨问推也不走,返身抱着她撒娇:“婧儿…”

他好久没开口了,一开口还是只会叫她的名字,其中的意思百里婧怎么会不懂?又给他纵出了习惯,偏要她为他擦背、添水,明明小厮丫头们都可以替他做。

然而,她若是不依,他恐怕是不会放开她了,这爱撒娇的臭毛病天下男人只墨问一人会,百里婧也不知自己是什么心思,挣出墨问的怀抱,他低头望着她,还委屈着呢。

百里婧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指,在墨问的眉心处不轻不重地推了一下,嗔怪道:“你总有一天要把我烦死。”

听她的语气是成了,墨问眉开眼笑,抓住她的手,在指尖上吮了一口,写道:“小疯子,你别嫌弃我,我只想跟你多呆一会儿,你把府里这些天发生的事都跟我说说,重点说说你在家都做了些什么,想我没有…”

偏院的浴室里放了降温的冰块,浴桶里的水却很热,墨问全身浸在水里,舒服得直叹息。百里婧为他擦着背,问道:“荆州的事还顺利么?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墨问转过身来面对着她,身子突然向前一滑,两只手臂交叠着放在浴桶边缘,头发湿漉漉的往下滴着水,黑眸里也似乎漾着水汽看不大清,那模样要多魅惑有多魅惑。

水面飘着一层药草,看不清他的裸身,百里婧却还是别开视线,一个相貌普通身子又弱的病人,哪里来的魅惑?

墨问自己却浑然不觉似的,滚烫湿热的手握住她的手,写道:“征粮一事都解决妥当了。遇到了一回刺客,好在随行的护卫多,没受伤。不过,有一回赶夜路,我被蛇咬了一口,咬在腿上,好深的牙印,晚上给你瞧瞧。”

“蛇?有毒么?”百里婧忙问。

“若是有毒,我就回不来了…”他盯着她的眼睛,又写:“只是流了好多血…你不在,也没人心疼,就觉得特别痛。”

百里婧不知该说什么好,他把所有事都告诉了她,她却有许多秘密不曾对他说的,比如她差点就死在了迷津谷,而韩晔救了她。

她无端笑了起来:“我也梦见自己差点就回不来了。”说着,她湿了湿绢巾,继续探身为墨问擦着背,还有脖子,墨问忽然眼眸一黯,双臂伸出去拦腰将她抱住了,湿漉漉的脸埋进她的怀里。

这女人,是他的妻,却差点就跟别人跑了。他的心疼得要死,却不能说实话。他总算想明白,为什么这一次自尊扫地还是不肯走,因为他想知道她的心里究竟有没有他的位置,他不信一丁点都没有。

“别闹,墨问。”百里婧拍拍他的头,“你瞧,把我的衣服都弄湿了。”

墨问心里堵得慌,弄湿了最好,索性将她扒光了拽下来陪他一起洗,可是,他底气不足,哪里还敢这样放肆?松开手,写道:“小疯子,是不是离开这些天发生了什么事,你待我有些冷漠,让我心里很慌,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百里婧笑不出,不知怎么安抚他,这从来都不是她擅长的,所以,循着遥远的记忆和本能,她捧着他的脸,在墨问的眉心处印下一吻,一触即止,将他的乱发拨弄开,用手指梳顺了,道:“你没有做错什么,别想太多。”

泡好了澡,百里婧要叫桂九,却被墨问扯住,写道:“我的背上身上都很痛,帮我瞧瞧怎么了。”

说着,也没顾忌,直接起身,将后背露给他的妻瞧。

百里婧原本红着脸,可是在看到墨问背上一大块青紫时不由地吃了一惊,问道:“怎么弄得?”眼光往下瞟,那青紫自腰部一直延伸到膝盖以上。

墨问拽过衣衫披在身上,转过身,赤着脚走到她身边来,写道:“赶路的时候被马车给撞的,我没敢跟人说,怕他们说我娇气吃不了苦。让小厮们瞧见又要乱传一气,别让他们给我穿衣。”

这番苦肉计,总算换得他的妻亲手为他穿上衣服,从里到外伺候得妥妥帖帖,出了浴室时,小厮桂九候在外头,见墨问穿戴整齐地出来,笑眯眯道:“小的还等着驸马爷传唤呢,没想到驸马爷已经收拾好了。”

墨问扫他一眼,桂九不敢吱声了,百里婧道:“去传晚膳吧。”

墨问个头高,百里婧拿着绢巾替他擦头发非常不便,墨问自己又不愿动手,便在藤椅上躺下,自在地享受着。晚膳,墨问又吃了些汤汤水水,主食基本上没怎么用,还是不沾荤腥,慢条斯理地吃完,再专注地瞧着她的妻吃饭,好久没这样看过了,她吃饭的时候也好看,让人很有食欲,恨不得再添一碗饭。

吃完了晚膳,天色晚了,墨问对着烛火心不在焉地翻着书,他的妻去洗澡了。这些天她都歇在“有凤来仪”,一次也没去过偏院,也不知晚上愿不愿意与他一起睡。从前理所当然的那些事,现在都变了,让他如此不确定。

墨问索性起身,拉开门走了出去。

百里婧洗完澡,刚跨出门槛,就被墨问一把抱住了,他吻得又急又粗鲁,抱得太紧,勒得百里婧有点疼,她知道是墨问,又不能下重手。犹豫间,被墨问拦腰抱了起来,抱进他的屋子里头,一路掀开好几层纱幔,直接放在了床上。

她忘了,他就带她熟悉熟悉,他的脸皮、他的自尊什么都不要了,他就是一不要脸的混蛋,除非她将他一脚踹下床,踹得再也动不了,否则,今夜他就要和她歇在一处,绝不会让她走!

他的身子她都看光了,不知看了多少回,她的身子他也再熟悉不过,什么话都不再多说,顺着他的心为所欲为。

墨问要做什么,百里婧自然都知道,从前没有反抗过,这回她自然也不会推开他。

“婧儿…”他在她耳边喘息,唤着她的名字,却不再满足于只握着她的手教她怎么取悦他,身子紧贴着她求欢,咬她的耳垂,吮吻她的后颈,发出欲求不满的声音,那模样要多妖娆有多妖娆。

他若是强要,百里婧也不会不给,墨问偏要她自己开口说给他,百里婧咬紧牙关一声都不吭。墨问实在求不到,只好作罢,咬着她的锁骨发出一声低吼,一阵颤抖后抱着她不动了。

墨问不满,故意压着她不肯动,半晌又怕她恼了,从她身上翻下来,将她的身子搬过来压在他怀里,眼睛直视着上方的床幔。

百里婧平复了一下气息,开口道:“不是说背上疼么?怎么躺着睡?”

墨问低头望向她,细心起来真细心。听罢她的话,他随即翻了个身,半趴着搂着她,一阵翻覆过后,她原本湿漉漉的发都半干了,他身上一层薄汗,黏黏的。

“婧儿…”他吻她的脖子,手在她身前握着她的手,写道:“再去洗个澡,好不好?”

写完,二话不说披了件衣裳,拿丝被裹着她就抱去了浴室,浴室里壁上的灯只点了首尾两盏,有些昏暗,两个人泡在一个池子里。墨问想了好久的鸳鸯浴总算得逞,抱着她擦洗,去没出息地不敢再动手动脚,洗好了又抱着她回去,一身清爽地相拥而眠。

墨问刚合上眼,听他的妻开口问道:“我一直有个疑问…在我嫁给你之前,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不再屈居相府偏院,将你这些年的委屈和隐忍都发泄出来?”

墨问身子一僵,缓缓睁开了眼。

“我总觉得,依你的个性,不会甘心,而且,墨问,你其实也很有本事,甫一出仕便能解决朝廷的危难,荆州一趟也没叫父皇失望。”

柔情缱绻的时刻,他的妻居然能如此冷静地问他这样的问题,且透彻地分析、评价他的个性和能耐,夸他有本事,她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不可能装作没听见,也不可能草草敷衍了事。

若是答,没有。她不会信。

若是答有,他便是骗了她。

她已经对他起了疑心。

疑心一起,随时随地似乎都能发现他的不对劲。

墨问这个时候还要庆幸自己是个哑巴,没有她问什么,他便急于争辩什么。待他想清楚,才叹了口气,握着她的手,写道:“想过,自入相府的那一天起便想过。娘亲惨死,我心里怨着父亲,可自己的身子偏不中用,任我有再大的抱负也无法施展,所以,我只得隐忍下来,一日日得过且过,渐渐的,心思也磨得差不多了。直到你嫁给我…我却并不高兴,不知道你是受了什么委屈才这样作践自己,好好的一个公主,居然肯嫁给一个臭名昭著命中带煞的病秧子。从前,我说出仕为官,什么都是为了你,也不对,其实也为了我自己。哪怕我心性再高,终究是个废人,爱上了高高在上冰清玉洁的公主,若是一事无成地躲着,会让人瞧扁了,连你的一根头发都配不上。所以,我利用了你的高贵身份,轻而易举地步入了朝堂。说到底,是我太卑鄙了。”

百里婧听罢他的解释,心里乱的很,谁的话都不可相信了,包括墨问。

墨问见她许久不说话,真慌了,从背后将她抱得更紧,手指都抖了几分,写道:“婧儿,就算我有很多心思未告诉你,却并不是存心瞒你,我爱你,从来都不是假的…”

百里婧转头,在黑暗中对上他的眼睛,问道:“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骗了我?瞒了我?”

墨问想了想,写道:“鹿台山…”她已经知道了,他不能不说。

百里婧握住他的手,没再让他写下去,又问:“还有呢?”

“三师兄的案子结了,凶手找到了,已经定了罪。”他写。

“…还有呢?”

墨问在供认了许多条罪状之后,写道:“小疯子,很多次我都很想吃了你,狠狠地吃下去,但是,我装作不想,装作正人君子…”

百里婧总算停住了审问,嗔道:“别胡思乱想了,快睡吧。”

墨问松了口气,只有下流的法子能脱身,可是,他怎么能睡得着?不是因为没吃到所以心里馋,而是因为…论起来,连墨问这一身份都是假的,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就都是假的,他骗她骗得太厉害了,恐怕没有什么好下场…

翌日,也是禁足令解除的当日,宫里来人说,陛下有旨,一会儿有轿撵来接婧公主入宫小住几日,请婧公主收拾收拾。

墨问因为荆州一行舟车劳顿,景元帝特准许休息数日,此刻正在给他的妻挽着发髻,听罢,颇为不满,老丈人太不懂体贴了,他们夫妻许久未见,他才刚从荆州回来,怎么就派人来接他的妻去宫里小住?

百里婧却没意外,这话父皇之前就派人转达过,她是知道的,父皇日理万机也没忘了她,她也正好有些话要对父皇母后说。

刚在前院用完早膳,小厮风风火火来报:“公主,有个小丫头闯进相府,说要见您,态度嚣张得很,奴才们怎么都拦不住!”

“小丫头?”百里婧疑惑,她很少有女伴,更不会有人特意来找她,遂开口道:“带她来见我。”

一袭红色的衣裙转过假山,那女孩个头小小,风风火火地冲了过来,见了百里婧也不下跪,气喘吁吁道:“婧公主,我有事要对你说!这件事只能对你说!”

走近了才看清,女孩小小的脸,大大的眼睛,狐狸似的,脖子上挂着长命锁,跑起来叮铃作响,不是黎狸却是谁?

百里婧觉得奇怪,黎狸有什么话只能对她说的?

但是,她却还是让丫头小厮们都退下了,对黎狸道:“坐下慢慢说吧。”

黎狸看了墨问一眼,墨问对她一笑,亲自为她倒了杯茶。

黎狸实在是渴极,端起茶杯几口就喝尽了,放下杯子,看着百里婧道:“婧公主,我今天早上路过书房,偷听到我爹和人说,西北边疆出了乱子,赫将军被俘,而且…降了突厥人…”

第180章

黎狸实在是渴极,揭开杯盖,几口就喝尽了,看着百里婧道:“婧公主,我今天早上路过书房,偷听到我爹和人说,西北边疆出了乱子,赫将军被俘,而且…降了突厥人…”

百里婧手中的茶盏“咣当”一声落在石桌上,翻了,茶水泼湿了桌面。

墨问忙起身,走到她身边去,一面收拾着茶盏,一面抚着百里婧的背试图让她安定下来,他的面色没有那般惊愕。

黎狸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继续道:“婧公主,我想赫将军即便被俘,也绝不可能投靠突厥人,可是我爹说,降敌是叛国罪…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爹…他是绝对不会为赫将军求情的,所以,我只能跑来告诉你!婧公主,你是陛下最宠爱的公主,又是皇后的女儿,在圣上面前,你的一句话能抵得上别人的一百句,请你趁着事态还不严重,快点想想办法吧!”

墨问从黎狸焦急的口吻和快哭了的神色中,自然而然便猜到这姑娘爱慕着司徒赫。司徒家和黎家是死对头,可偏偏有扯不清的关系,一个黎戍还不够,再来一个黄毛丫头。

叛国罪,属“十恶不赦”中最严重的罪名,哪怕黎狸跑得再快也来不及了。这个时候,消息肯定已传遍了整个朝野,不论司徒赫是否真的投降了突厥人,司徒家都已成了头号嫌犯,蒙上了一层洗刷不清的耻辱。

墨问的手放在他的妻背上,一直等着她发作,可是,她在那一瞬的慌乱之后,站起身来,目光异常平静地看着黎狸道:“谢谢你来告诉我这些。我司徒家的事情会自己解决妥当,不用担心。你快回去吧。”

黎狸与百里婧不熟,从未见过她疯狂歇斯底里的时候,一直觉得百里婧无所不能,所以,听百里婧这么一说,顿时放心了不少,临走时却又回头补充了一句道:“婧公主,哪怕任何人都不相信赫将军,也请你一定要相信他…”

她跑得脸色绯红,长命锁上的铃铛声越走越远。

“公主,宫里的轿撵到了。”

黎狸刚走,就有人来报。

百里婧回头对墨问道:“我要进宫去了,你好好在家休息。”

她的眼神太平静,让墨问心里莫名一慌,似乎就快要抓不住她似的,忙握着她的手,写道:“我陪你去。”

“不用了。”她笑了笑,“禁足令已经解除,我长了许多教训,不会再胡来了。放心吧。”

她拒绝的意味十分坚决。

墨问不好再坚持,只得放了手。

一路将他的妻送上华贵的轿撵,墨问站在原地目送宫人抬着她远去,长长叹了口气,司徒赫被俘,他即便想救,也有心无力,他的妻又能做什么呢?

果然不出墨问所料,对于司徒赫被俘降敌一事,朝廷一片哗然。

尽管司徒大元帅坚持司徒家绝不会做出不忠于大兴的事,且以项上人头担保司徒赫不会投敌,与司徒家交好的朝廷大员也替司徒赫开脱,可是,边关路远,这些空洞的言辞毫无说服力。

另一边,以黎国舅为首的势力则义正言辞地陈述此事的弊害,司徒赫降敌一事乱了军心,乱了朝野,乱了大兴社稷,理应严惩不贷。

朝堂上吵作一团。

景元帝抚着额头久久不言。

黎戍夹在朝臣里急得团团转,终于鼓足勇气跪下道:“陛下,赫将军自入行伍,数年来战功显赫,为大兴立功无数,且司徒家本就是当朝显贵,他除非是脑子被门夹了才会投降突厥蛮子!”

最后这句粗鲁不堪的市井话一出口,朝堂立刻安静了,人人都望着黎戍。黎国舅气得恨不得上前去活活打死他,他的门生里头都没有这种吃里扒外的东西,何况是他的亲生儿子!

黎戍在朝堂上素来低调,浑身不自在,什么时候引起过这些人的注意,可他接下来的话却还是要说:“陛下,哪怕赫将军真的降了突厥人,也定是不得已而为之,想那突厥蛮子何等凶残,使一使缓兵之计也无不可,反正,兵书上说,兵者轨道,兵不厌诈!”

黎戍的话刚说完,立刻引来反驳:“陛下,不是每个人都有气节,司徒小将军毕竟年轻气盛又鲁莽冲动,谁能保证他在突厥蛮子面前没有泄露我大兴军机?更何况,司徒家戍边西北多年,又掌控南方诸州和京卫军大权,换句话说,整个大兴的军权都被司徒家一手操控,这种只手遮天的权势,怎能不令人生畏,若是司徒家起了谋反之心,试问又有谁能拦得住呢?”

“胡说八道!”司徒大元帅怒视着那人,大喝了一声。

黎国舅的门生显然个个有备而来,一步一步引司徒家入套,司徒大元帅越是恼羞成怒越是趁了他们的意,另一人又出列道:“方才刘大人所言也许有些过激,但是,臣想,若司徒家没有谋反之心,大可以向陛下证明。西北三州除了蓟州的十万藩军,常驻军三十万人,加上战时屯兵三十万,总计六十万将士,皆听从司徒大将军一人指挥独断,难免会有纰漏,加上此番司徒小将军降敌,致使军心溃散,民心动摇,将大大不利于后续的战事。臣恳请陛下控制司徒大将军北疆军权,分权于各州都指挥使,确保我大兴在与突厥的战事中万无一失!”

多年来的恩怨终于借此契机全部抖出,这是景元帝的心病所在,也是黎家长久以来最想解决的大事,如今司徒家进退两难,如果还是将兵权紧握不放,即便景元帝肯,也难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老臣以为,此事不妥,战事进行到一半,若贸然更换主帅,让将士们作何感想?边患为重,国难当头,一切都应该以驱逐突厥人为先!”吏部尚书杨弘开口道,他并非司徒家至交,更不附和黎家,因此他的话秉持着公正之心。

景元帝自始至终不曾开口,不评价谁是谁非,在听罢杨弘的这番话后,总算找到了一个台阶下,蹙眉道:“此事容后再议,朕要好好想想。退朝吧。”

不给司徒家定罪,也不让黎家得逞,将所有朝臣吊起来,让他们惦记着他最后那个结果,寝食难安。

朝臣只得下跪谢恩,目送圣上离去。

景元帝回到御书房,高贤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半晌,终于听得圣上出声道:“高贤,朕听说幽州总兵杜皓予与你关系不错?”

高贤上前一步,低头笑应道:“陛下圣明,杜总兵娶了老奴的干女儿,也算老奴的半个儿子,让圣上见笑了。”

景元帝似有所想地点了点头,又问:“你跟了朕这些年,那些人的嘴脸也瞧得很清楚,你说,青州总兵常铭泽这人怎么样?”

“老奴觉得,常总兵为人略浮躁,青州偏东北,北边又有坚固长城,这些年战火也不曾波及,倒不如蓟州和幽州战事频繁,也不知常总兵在战事上会否生疏。”高贤缓缓说开,声音不急不躁,全无贬低之意。

他说完,景元帝叹了口气:“常铭泽此人,黎国舅在朕的面前提过多次…”

高贤将头更低下去,不予置评。

“研磨吧。”景元帝道。

“是。”高贤忙上前去,圣旨已经铺开,景元帝挥笔亲自拟旨,显然已有了打算。

这一次,闹得这么大,司徒家不断一只胳膊是不可能收场的了。司徒皇后与司徒大元帅会面,也都明白这一点。

“娘娘,莫再为此事烦忧,已然走到这一步,只能放弃一些东西。”司徒正业面色沉郁。

司徒皇后眉头紧蹙,难得情绪激烈:“不!当年睿儿惨死沙场,赫儿绝不能步睿儿的后尘!大哥,司徒家不能绝后!”

司徒正业道:“盛极而衰,哪个家族都是如此。为今之计,若不想整个家族都遭奸人所害,只能在陛下降旨之前,与赫儿断绝关系。如此一来,无论赫儿是生是死是否叛国,都与我司徒家再无干系,必要时,也可大义灭亲。”

他说得这么轻飘飘,司徒皇后听罢,几欲昏死过去,怒视着她的兄长道:“好一个大义灭亲!赫儿是你和二哥看着长大的,他长着司徒家的骨头,即便是死也不会降了突厥人!突厥蛮子也许还想借着他的身份来敲诈勒索大兴一番,如果你这大义灭亲的话公告天下,他就必死无疑!朝廷那些混账个个喜闻乐见,可我司徒家绝不能弃赫儿不顾!”

“我也不愿这样做,可是,圣意难测,你又能如何左右?”司徒正业无奈地看着她,叹气道:“若是今夜还没有消息,我便在陛下面前亲口许诺与司徒赫断绝关系,不会叫你为难。”

他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未央宫。

人人都知道司徒珊性子烈,宫里没人敢得罪她,她也从来不会主动去景元帝面前示好,只有景元帝来巴着她的时候。她不会求他,想做什么,便自己拟了旨,让人送去给景元帝,他若是应允,便加盖皇帝大印。

近十八年来,她共拟了数十道旨意,景元帝没有回绝一道,包括,将他的女儿下嫁给左相府的病秧子墨问…

可是,那些都是小事,不涉及司徒家的根本,也绝对不能再由她拟旨说了算。她只能亲自去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