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黑沉沉的眸子却寒波生烟般冷凝,张口,低沉辽远的声音响起:“突厥的汗血宝马果然名不虚传,朕今日算是见识到了,日行千里,奔走如飞,汗如鲜血。众爱卿莫要惊慌,若惊吓了朕的皇后和皇儿,朕可不会轻饶了你们。”

原来是汗血宝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跪地。

“啊,马也有汗吗?还是血红色的?好好看啊!”梵华后知后觉地惊讶道,她的一只手还揪着前方薄延的衣袖,薄延猛地一抽手,她立刻重心不稳跌了下去,释梵音虚扶了她一把,和她一同跪地。梵华正想骂薄延害她,释梵音捂住了她的嘴。

整个击踘场内,除却马背上的黑甲军照常比赛,几位阁老老眼昏花,便只剩立在凤座前的皇后娘娘,盯着大帝步步从台下走到她的跟前。

大帝朝她伸出一只手,才发现那只手有血,又换了另一只,百里婧不肯将手给他。

大帝笑,走过去揽了她的腰,凑在她的耳边亲了一口,笑道:“生气了?小心肝,朕没事。”

话音刚落,百里婧心里涌起一阵恶心,她捂着嘴伏在他胸口,眼看着就要吐出来。孕三月以来,常常还是恶心想吐,今日大典折腾了几番,她在这时该受不住了。

“皇后有孕的身子不易操劳,众爱卿继续观赏击踘赛,朕送皇后回宫休息。”大帝神色一丝不乱,微微倾身将皇后打横抱起,朝击踘场外的金舆走去。

击踘场风大,桂九早已替大帝披上黑色披风,披风下的白色球衣上沾染了一丝血红,随着大帝的步履,那颜色异常刺目,分不清是血还是红。

帝后上了金舆,立后大典最后的娱乐正在继续,可多少人已无心再看击踘赛。

承亲王君越将白烨拽至一旁,手指僵硬,难握成拳,压低声音问道:“他受伤了对不对?他果然有病?场内的安排不会出错,他是不是已经不行了?却还硬撑着掩人耳目?”

白烨抿唇,未见半分慌张,沉默良久才对君越道:“二表兄,恐防有诈,还是莫要轻举妄动。”

君越已不知何种心思,似乎下定了决心鱼死网破:“不能给他挣扎喘息的机会,绝不能!”

说罢,便决然转身而去。

“二哥,你到底站在哪一边?难道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是摇摆不定吗?”白露的眼睛追着远去的君越的背影,急得冲白烨瞪眼。

白烨的脸色一如往常,眉心若蹙:“…此毒嗜血,不出意外,中毒之人当活不过今夜。”听不出他话中的喜怒,仿佛只是件寻常事,他照实说出来罢了。

白露听罢,双目睁大惊愕不已,又转为惊惧狂喜交加时的失语,她语无伦次道:“我…我去找、找皇姑母…”

“露儿…”白烨没能拦住她,兄弟姐妹几人,从没人肯听他的劝,白烨只好又收回了手,望向击踘场上的黑白两队。

球只有一只,引得人人争抢,头破血流也要抢,肝脑涂地也要抢,何况是比球更大更重更让人难以释怀的东西。

若说有什么可惜,只可惜了这场盛大的婚典,有人说出去的话也许将永生无法实现…

金舆内,百里婧离了君执的怀中,那张施了粉黛的脸艳丽依旧,一双明眸紧盯着他:“陛下,你流血了。”

她肯定地说道,不是猜测。

君执笑,脸色苍白,用另一只手抚上她的脸:“藤杖上有倒刺,刮了一下而已,别担心。”

她对血腥味太熟悉,即便他从球场上回来用披风遮掩,一靠近她便闻见了。大秦皇帝英武不凡的一面才让她见识过,转瞬便给了她熟悉的血腥味,方才在球场时,她几乎脱口而出叫了御医,只因她的夫君有失血之症,一点伤口都可能流血不止。

然而,她还是打住了没有出声。

她从前的夫君是个病秧子,失语、忌口、孱弱,这三样东西,她在大秦皇帝身上一样也不曾找见——他说情话的功力比手写的还要顺畅,荤素不忌,对吃喝不讲究不忌讳,更不曾与“孱弱”二字搭上分毫,他强大到毫无破绽,怎会因一点伤口出事?

君执的手垂在一旁,血顺着指尖流下来,一滴一滴落在名贵的地毯上。

第316章 大帝中毒

金舆内,帝后二人并肩侧坐,一时无话。

君执瞧见他的妻眼眸深深,明眸只闪过一丝波动便又平复下来,他忽然就笑了,依旧用那只干净的手抚触她的脸,光滑细腻的肌肤吹弹可破。

他忽然发问,音调低沉:“小心肝,若是大婚第一日朕便丢下你来收拾残局,你可会怨朕?”

百里婧对上他的狭长黑眸、含笑的凛然模样,脸色虽平静依旧,身子却紧绷,有要起身的意思。

君执稍挑起眉梢,手将她的肩膀按住,随后遮住她的双眸,声音越发沉厚:“朕逞一时匹夫之勇,想在你的面前耍耍威风,不成想许久未玩击踘,手生…朕如今抹不开面子骑虎难下,小心肝,莫要笑话朕。”

他说完,揽了百里婧的肩膀入怀,靠着金舆的一侧不再动。

静等了一瞬,百里婧拿开蒙住她双眼的手掌,只见他另一边手臂白色的衣袖被血浸透,顺着带血的指尖看去,鲜红的地毯上刺绣的花卉已被染得血红,而身边人靠在金舆上,不知何时合上了狭长的凤目,安静得像是已血尽而亡。

“墨…”百里婧大惊,险些便乱了分寸,脱口叫出不合时宜的某个名字,墨问,墨问,她以为坐在她身侧的这人是墨问。

“恭迎圣驾回宫——”

正在这时,金舆恰好停了下来,外头有人通报,已是回到清心殿了。

血腥味太浓,血不曾止住,他轻飘飘丢下一句话便昏睡过去,百里婧掐了掐他的人中,拍了拍他的脸,他没有醒过来。

“陛下,皇后娘娘…”

桂九、袁出掀开金舆的帘子,见此场景纷纷吓得噤声,稍一偏头却对上皇后的目光,并不曾有半分慌乱,深沉而无畏。

她抱着陛下歪在她肩上的脑袋,镇定且略带苛责地望着他们:“还不快传神医,陛下受伤了。”

桂九同袁出对视一眼,纷纷别开了头去:“是!”

大帝被搀扶下了金舆,仍旧昏厥未醒,全然不知外事。

见状,紧随金舆之后的梵华等人忙要冲上去,梵华方才还在和薄延闹,这会儿自发地握了薄延的手,紧张道:“老薄薄,大美人怎么了?!大美人可不能死啊!怎么会有这么多血?!”

薄延这回没再挣开她,反而握住她的手轻捏了捏,低头安慰道:“你不添乱就已经很好,待会儿想必会有很多麻烦,也许要见更多的血,让仇五带你出去避避。”

“我不去,我要保护娘娘!”梵华弃了薄延的手,作势要往前冲。

薄延伸手点了她的穴,送到一旁的仇五怀里,丝毫不拖泥带水道:“带出去。”

不容置疑的口吻,没有商量的余地。

梵华睁着一双眼睛被仇五硬生生拖走,身为兄长的释梵音不曾阻止薄延的暴力,而是双手合十对薄延道:“薄相大人,陛下的血呈黑色,想必是中了毒,小僧略通药理,可否容我一试?”

薄延竟未阻止释梵音,略一点头:“随我来。”

清心殿内乱成一团。

“神医何在?”百里婧问道。

“神医被阻在了龙华殿,太后娘娘忽然召见,说是身子不适,只能由神医来医治。这可如何是好?”出去的太监回来时两腿打颤,只顾磕头。

百里婧转头去寻人:“孔雀姑娘,你来替陛下诊治诊治。”

孔雀精通易容之术,若非她想露面,真面目怕是没几人识得,百里婧不知她是易容成了侍卫还是宫女。

忽见一侍卫匆匆而入,跪在龙榻前便替大帝验伤,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女声道:“娘娘,下毒之人手法歹毒,此毒从伤口钻入,专嗜人血,寻常之人伤口自愈,则毒自解。可陛下有失血之症,伤口无法自愈,此毒便无药可解!”

百里婧听罢,略思索了一会儿,“你的意思是,即便神医在此,也未必可解陛下之毒?”

孔雀默不作声。

百里婧握住君执的手,坐在龙榻一侧望着他越发苍白的脸色。

头上的凤冠太重,一低头压得脖子更痛,她伸手要去摘,宫女们忙上前来替她摘下。

百里婧望着君执的脸,竟笑道:“其实,就算你们陛下在我的面前血流成河,我也未必再哭得出来…”

孔雀低头不语,袁出、桂九互相看了一眼,其余宫人屏息凝神,大气也不敢喘。

对袁出来说,上一回血流成河是在东兴盛京城的护城河边,万箭穿心的箭阵袭来,他坠入护城河被迫死去。

对桂九来说,最熟悉的当是盛京左相府偏院桃林里的一剑穿胸而过,婧驸马血尽而亡,喂了林中桃树满腔的热血。

可对大秦皇后百里婧来说,以上种种皆是亲身所见,最后的血腥场面是怀有七月身孕的木莲为她挺身受了一剑,血溅地宫三尺,斩断了她最后一点少女心思。

木莲是北郡府的细作,是韩晔的人,与她相识之始便是有心算计。她是该哭她的舍命相救,还是该哭她五年的欺瞒欺骗?

少女时候的女伴、爱人、师父,甚至父母亲属乃至封号名声等身外之物,哪一样不是假的?

少女婧小白的心思坦荡而剔透,为人母为人妻的大秦皇后沉敛而稳重,她握着大秦皇帝的手,摩挲着他拇指上的墨玉扳指,对昏迷中的大秦皇帝道:“我以大秦皇后的名义起誓,我会保护你,会站在你的身旁直至最后一刻,一年前不是空许诺,一年后同样不是。我从不空许诺。”

大秦皇帝不曾应她一句。

大厦将倾,好在她已能临危不乱,无论桂九、袁出还是孔雀皆静候她的吩咐。

百里婧抬头望向帐外:“将梵音法师请来。”

“娘娘,薄相大人领着法师正在外等候。”宫人听罢忙道。

百里婧点头:“快请进来。”

又扭头问桂九:“白岳大元帅何在?”

“回娘娘,大元帅同黑甲军正在宫外守卫,未敢擅离。”桂九应道。

百里婧沉吟道:“既然有人敢在立后大典上谋害陛下,今日想必会有一场动荡。陛下不在宫中的日子,是谁主持大局?”

她的条理十分清晰,似乎对动荡的起因种种并不好奇也不意外,桂九竟再不敢有玩笑之心,低头沉声应道:“启禀娘娘,是薄相主持大局。”

正在这时,薄延同释梵音正被宫人领入殿内,二人要行礼,被百里婧打断:“免礼吧。薄相大人,陛下身子不大好,本宫又资历尚浅,对大秦政事一概不知,无法替陛下分忧。劳烦薄相同大元帅稳住内朝外朝人心,助陛下和本宫渡此难关。待陛下醒来,自当论功行赏,加官进爵薄相想必已无兴趣,不过据本宫所知,薄相府上尚缺一位夫人…”

“…”

恩威并重又太过直白的一番话,竟连薄延也一时怔住,以为是那位醒着教会她一字一句,恰好拿捏住他薄延的软肋——

小猫儿谁的话都不听,专拿皇后娘娘的话当了圣旨,从查出来的线索来看,对他薄延并不十分有利。

虽说为人臣子自当肝脑涂地为君分忧,可若同时能从中谋取一己之私,他为何不取?

“皇后娘娘言重了,这本就是微臣的本分所在,能得娘娘挂怀是微臣的福气。”薄延俯身拜道,“微臣这便去同大元帅商量一二。”

待薄延走后,百里婧又道:“梵音法师,你入帐来。”

着僧衣僧鞋的释梵音敛下眉眼双手合十往帐中去,宫人掀开薄透的纱帐,大秦皇帝的伤口触目惊心。

释梵音却连眉头也不曾皱起,只望着百里婧:“娘娘,请屏退左右。”

但凡神医都有些怪癖,可对帝王来说,屏退左右是件太危险的事,何况这释梵音曾被戏称为“妖僧”,岂可放他与帝后独处?

然而,百里婧竟十分配合:“你们都出去吧。”

“娘娘…”孔雀十分不放心。

百里婧冷冷望她一眼:“你能治好陛下?”

“…”孔雀低下头,再一次感觉她的眼神便是大帝的眼神,冰冷,慑人,不容置疑。

等到所有人都退了出去,百里婧同样以如霜眼眸盯紧释梵音:“上次御花园一遇,你瞧一眼牡丹便知有毒,陛下如今中毒未醒血流不止,你可有法子医治?”

释梵音被她瞧着,却也不曾露怯,只偏头瞧了龙榻上的大秦皇帝一眼,反问百里婧道:“少主人,若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救治西秦大帝,少主人被困深宫危险重重,一条是任西秦大厦倾倒,少主人随我和梵华回晏氏部族,自此安稳一世无风无波。少主人会择哪一条?”

众人并不知晓,释梵音同薄延又有不同,并无把柄握在他们手上,他冒充僧人入秦宫,不过另有目的,他并不会像孔雀或是北郡药王非救治大秦皇帝不可。显然,他在征求晏氏少主人的抉择。

“我选第一条。”

“少主人?”出乎释梵音的意料,他的话刚问出口,少主人已做出了选择。

百里婧的眉宇间仍无笑意:“在我心里,晏氏不过是个陌生的名字,所有因缘你说我听口说无凭,而他是活生生的,无人可信时,我选择信任活生生的东西,我信任我孩子的父亲。你若能救,便救他,若救不了,想必你也出不去了。”

释梵音的惊讶之色收敛,换了丝意味不明的笑意,蹲下身子查看大秦皇帝的伤势,他的脸色比大秦皇帝还要苍白:“能救,只需向少主人取一样东西。”

百里婧等他说下去。

释梵音却已伸出手,极快地用银针扎破百里婧的指尖,挤出一滴血来,按在了大秦皇帝血流不止的伤口处。

“我的血…”在百里婧疑惑不解时,释梵音忽然露出一道诡异的笑来,眼睁睁看着鲜红的血融进黑色的伤口,抬头望着百里婧道:“少主人可曾想过,我虽能救他,却未必肯救他啊…”

------题外话------

新年快乐,小白夫妇第四个新年~o(>_<)o~

第317章 大开杀戒(1)

释梵音话音未落,百里婧眼眸一眯,顷刻间扣住了释梵音的喉骨。

从大兴盛京宫变那日起,她便不曾再用过武功,释梵音被她扼住咽喉,喘息不得,仰起脖子咳嗽,却未曾有一丝反抗。

百里婧盯住释梵音的双眼,缓缓地松了手。

释梵音干咳了几声,神色也不见慌张同失望,他仍单膝跪在原地,用单薄的嗓音笑道:“少主人放心,我只是给他下了一味痴情蛊,若有朝一日他背弃了少主人,便会受万虫啃咬而死。”

释梵音说话始终淡淡,那些在西秦帝相面前装出的恭敬从命都化作阴冷,晏氏之人,无国之属,帝王将相不及少主人。

百里婧不曾为他的忠心耿耿所感动,她眼下只关心一样:“他的毒是否可解?”

释梵音沉默,缓缓摇了摇头。

这时,外间忽然传来嘈杂声响,似有大队人马朝清心殿包围而来。

宫人入内,跪地慌张道:“娘娘,宫中有变,薄相请娘娘务必呆在殿内…”

释梵音压低嗓音道:“少主人,此刻是离开秦宫的最好时机,为了少主人和腹中孩儿,请少主人随我回晏氏吧,晏音不能再让少主人重蹈大小姐的覆辙!”

大帝击踘场受伤,此事被他遮掩过去,知晓的人不过了了,然大帝步下金舆后,被架着入了清心殿,洒了一路的血。这等情形,有心之人怎会瞧不见?

第一个得到消息的自然还是时刻关注帝后动向的白家。

君越自击踘场上得手之后,心中忐忑,誓要确认一二,一听探子来报,越发坐立难安。

“你瞧见了什么?”

“回王爷,清心殿乱作一团,大帝血流不止!”

君越来回踱步,两手交握,骨节泛白:“还有呢?”

“薄相同大元帅似乎颇为担忧,一行人在清心殿内出出进进,不消一会儿却又风平浪静了。”

“这定是掩人耳目!”一旁的白露急上前道,“薄延最会的就是虚张声势,若非他从中作梗,这些年我们早就成了大事了!”

君越面色涨红,摇头否决道:“不!他那样狡诈的人,怎么肯就入了套?万一他在击踘场的确没受伤,若是这一路的血不过是障眼法,若我们冒然行事,岂非自投罗网?!”

“万一是真的呢?万一他在唱空城计呢?”白露上前去掰过君越的脸:“你上回才同我说,错过了这次,就没有机会了!不是说四月他最虚弱吗?长安城的药店已经被我们查了个遍,那几味药被列为禁药不准售卖,江南的药材进不来,宫里也没有货源,他拿什么治病?”

“可是他有三舅舅在侧!三舅舅是什么人,你忘了吗?他护女心切,怎么会…”君越的一双眼睛也被激得通红。

白露见他这副样子,又是心疼又是怒其不争,拧了拧他的耳朵道:“呆子,你忘了我三叔是怎么回来的了?他八百里加急回的长安,并没有带多少人马,黑甲军多驻扎在北疆!长安京畿营的兵马同宫内的黑甲军及御前侍卫,与北疆的驻军相比,哪个更可怕?!何况京畿营驻扎在城外,即便宫中有变,他们也来不及入城!”

平时畏首畏尾的女人,到了关键时候,反而能冷静得多。

君越沉默不语。

白露握着他的手,继续劝道:“这几年你我最害怕的就是他忽然回来,多少夜晚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之所以无法下手对付薄延一干人等,不过苦于得不到‘御玦’这一信物,即便登上大位也名不正言不顺。今日已见到了‘御玦’,不是在他身上,便是在那个野女人身上!我大哥离家数载寻找宝藏和他的下落,落得如此悲惨境地,若我们今日犹豫不决,白白错过时机,实在太过愚蠢!大不了就是个死!死也好过煎熬地活着!”

“…你说怎么办?我听你的。”见她如此果决,君越深深吸了口气又吐出。

“听说北晋刚登基的那位皇帝就曾在东兴盛京发动了宫变,当年他登上大位还不是踩着先帝的尸骨?你到这时不会还念着骨肉之情吧?他即便是你的同胞兄长,何曾正眼瞧你一回?”

白露嘲讽笑道,红唇艳艳,少女的眼神里竟带着十分狠毒,“你不觉得今日十分吉利吗?他大婚,带着那个野女人祭祖祭天高高在上,还玩儿什么击踘,呵呵,和立后大典最相配的,就该是一场举国震撼的丧事!让所有费尽心思讨他欢心的人将红绸彩带换成披麻戴孝,想必比今日所见更热闹!”

君越被她激起了杀意和斗志,反而攥紧了她的手:“好,我们就踩着尸骨拼死一战!行事之前,我们得去求一个人!”

“谁?”白露被他拽着,小跑了两步跟上去。

“母后!”君越压低声音吐出一个人的名字。

以白家和承亲王府的兵力想要对付黑甲军和御前侍卫军,恐怕力所不能及,但若是加上白太后羽翼已丰的那支私军,这夺宫之举便十拿九稳了。

君越同白露去往慈宁宫,将所有经过添油加醋禀告了白太后,说着立后大典如何顺利,帝后二人如何招摇,二人却丝毫未曾提及太后恩典,仿佛天下间只帝后恩爱足矣,父母兄弟在大帝看来粪土不如。

白太后本就在气头上,病了这些时日,皆因那来历不明的皇后而起,晏氏本就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些年耿耿于怀不能消停。

而她十月怀胎生下的皇帝,从未将母亲放在眼里,立后这等要事,连她的主意也不再问,更丝毫不提请她主持大典,这是何等的蔑视,生了这样的儿子有何用处?

白太后心已冷透,一双寒眸睨着君越白露二人:“这就是你们所说的静候四月?四月的时机总算给你们等来了?”

白太后心下自然是明白,若非有她授意,君越也不敢起这等心思。

是以,君越也不再藏掖,直截了当道:“母后,若是皇兄心里真有您,断不会如此作为,在儿臣心里,一直以母后您为尊,但凡家国大事,自当请母后做主才是。”

“承亲王,你可知你此言何等大逆不道!”白太后斜睨他一眼,低喝道。

“儿臣只知谨遵母后教诲,请母后趁早决断,一旦事成,母后仍是太后,却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届时无论白家或是社稷江山,都能有个交待!”君越跪了下去。

君越既然敢如此说话,便是知晓太后的心意向着他,君执登基近十载,白家第一豪族的地位朝不保夕,若是连自己的儿子半分也管束不住,这个太后的位份也着实寒碜。

白太后敛眸沉默时,白露添油加醋道:“太后,我听父亲说那清心殿里的皇后是三叔和一个野女人生的,那野女人当年还和太后您有些过节。皇上明知此事却还立她为后,这不是明摆着没将您和白家放在眼里吗?这些年露儿呆在您的身边,日日听从您的教诲,是打定了主意要做您的儿媳的。可露儿今日在文武百官面前丢尽了颜面,那些人的眼神飞刀子似的扎过来,明是扎在露儿的身上,实则扎在太后您的脸上啊!叫白家自此后还如何在宫中在大秦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