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上一章:第 43 章
  •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下一章:第 45 章

杜英睿闻讯也跑了过来:“这位大婶,你是哪里人氏?亲人是如何走失的?”

那妇女脸焦急,眨了几下眼睛,却不肯正面回答:“你是她儿子,对不?我都到了家门口,你只管带着我见她便是,是不是亲戚,立见分晓,她和我们分开的时候,已经十多岁了,断断不会认错的。”

丰娘在屋里也十分着急,叠声地给燕然道:“让她进来,让她进来,哎哟!”

“娘,你怎么啦?”

“没事,好着呢,小家伙忽然踢了娘脚,燕然,你快去,叫她进来。”

见燕然不动,丰娘焦急地要出门迎接,却又捂着肚子:“哎哟!”了声。

“太太你别激动,躺好,你心静了,小公子才安心,就不会踢你了。”

燕然听见这么说,才略略宽心,回头,那妇女已经走来了,刚才丰娘的话,外面听见了。

想起娘亲会骑马,或许她真有亲戚在西疆边关呢,燕然带着几分期待,掀开门帘,让她进去。

丰娘已经由于氏扶着走过来,看她激动的样子,燕然急忙跑过去:“娘你冷静些,小心身子。”

那个妇女看了丰娘的身子,也是这样说:“你快躺回去,躺回去。你可是丰儿?”

“大姐,你是大姐。”丰娘哭起来,三个人起,把她送回到炕上,那妇女也顺势坐在炕沿:“丰儿,没想到真是你。”声音已经发颤,眼泪吧嗒下掉下来。

“于大娘,你去给客人泡茶。”丰娘嘱咐。

“是!”于氏立刻便出去了。

“然儿,你去拿些点心。”

家里哪有什么现成的糕点?除了给丰娘做的些小零食,燕然疑惑地看了娘亲眼,随即明白了她的心思,这是要把自己支开,大概怕她像个小姑娘个哭哭啼啼的,不好意思吧。

“等会儿,娘,来了亲戚,我还没行礼呢。”燕然怕娘亲太激动,故意捣乱。

丰娘本来泪水盈盈,就要大哭了,被燕然这样搅和,略有些嗔怒地瞪了眼,情绪也和缓好多:“然儿,这是你姨母,快快行礼!”

“姨母!”燕然行了个福礼。

“你叫然儿?”她似乎习惯性地摸了下胳膊,那里什么也没有,忍不住笑了下,“这回没有见面礼,下回吧。”

燕然见姨母这样豁达,很是喜欢,她又行了礼:“姨母你和我娘慢慢说话,别让她多哭,我这就去给你们泡茶。”

“好孩子,去吧。”

燕然出门,屋里的两个女人便抱在起,压抑地痛哭起来,好在她们都记着燕然的话,并没有那么放纵。

丰娘这会儿情绪不稳,肚子里的孩子便踢腾得厉害,她不由得用手抚着肚子,嘴里哎哟声。

姨母十分心疼:“别说话,歇会儿。”

“爹爹和娘,可还好?还有大哥呢?”丰娘还是忍不住地发问。

“爹爹还好,娘,前几年去世了。”姨母边给妹妹盖好棉被,边

“呜呜——”

“别哭了,她去了也好,不受罪了。”

“大哥呢?”

“震云好着呢,那年折了玉昆,他媳妇到了西疆,身子反而变结实了,连着生了三个儿子,小的也有七岁了,个个跟小老虎似的。”

“玉昆,呜呜——”

“别哭,早知道你有孕,我都不来找了,你要是哭坏身子,可作孽呢。”

“大姐,你们现在住在哪里?我去上峪县找了好久,他们都说你们被大黑风刮的沙子掩埋了,呜呜——”

“别哭,别哭,那个坏蛋还派人来暗杀,爹爹便设了这个金蝉脱壳之计,全家搬到关外。”

“和鞑子住在起?”

“关外也有很多汉人的,现在在爹爹的庇护下,过得好着呢。”

“怎么回事?”丰娘果然不哭了。

“昔日,鞑子被太宗带兵横扫之后,分化成很多小部族,四处游牧,我们到这里时,有人悄悄送来银子,西疆关防前些年松得很,就是现在,每个月还有个集市,让内外两地的民众进行交易,爹爹分批把全家人送出关外,然后买来马匹和牛羊,混在异族人,我们每天骑马放牧练武,没人怀疑。”

“其他的汉人,也是这样出去的吗?”

“是的,鞑子时常掳掠关内,人们四下乱跑,便也有跑过去的。”

“他们不会排斥关外的汉人?”丰娘很奇怪。

“会啊,爹爹是谁啊?他和震云的武艺,有几个鞑子是对手呢?那些跑出去的汉人便纷纷归附,现在也有万多人,我们占了片草场,男人保护家园,女人放牧、纺织、还在片小泡子边种点粮食,日子也过得顺着呢。”

“姐姐如何得知我去找你们了?”

“傻瓜,爹爹在关内放了几个耳目,那个坏蛋疑心多大啊,前几年还派人来查看呢。”

“老天也不收了他去。”

“那是迟早的,丰儿,你别操心了,好好将养,爹爹猜测是你到了西疆,震云还不相信,呵呵,没想到我们家还能团聚,真是太好了。”

“是的,姐姐,我不知做了多少这样的梦,嘻嘻,真是太好了。”丰娘很高兴,边说边抹眼泪。

看妹妹又激动起来,姨母不得不岔开话题:“你男人在关上做什么的?武将?”

“侯爷的幕僚。”

“人?有功名?”

“举子。”说起男人管闲事误了考试期,现在又为了威远侯不肯参加科考,丰娘是又骄傲又遗憾。

“是个能托付的赤诚君子,没想到妹妹运气还不错,能遇到这样的人。”

“姐姐,姐夫可好?”

“好着呢,当年因咱家拖累,他愤而辞职,带着家人来西疆找爹爹,阴差阳错躲过了迫害,他父亲那时还骂他不孝,现在,只有我们保住了郑家的血脉。”说着,忍不住擦起了眼泪。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丰娘有秘密

“郑伯伯也是时糊涂,以为退步海阔天空,他忍气吞声让再让,那个坏蛋就会放他马。”

“是啊,当时我跪着求公公和爹爹联手,他死活不答应。”

“唇亡齿寒,没了咱家和金家,郑家如何能独存?哦,姐姐,郑家女眷呢?郑灵儿呢?”

“官卖,你姐夫后来派人去寻找,她被卖到那种地方,为了不受侮辱,便自毁容颜,还咬烂了舌头,老鸨气之下,把她卖给了个外乡小贩,现在还不知所踪。”

“啊?可怜的灵儿,她性子刚烈,如何肯忍辱负重,苟活于世?恐怕…呜呜——”

“别哭了,丰儿,死了也好,死了也就解脱了。”

“姐姐,我真不甘心放过那个恶魔。”

“嗯,丰儿,爹爹这些年也直在准备反击,姐姐这次入关,就是要去找几个熟人。”

“姐姐,我能做什么不?”

“好丰儿,你先好好养胎,生下孩子才是正经。”

“姐姐,我身子不便,睿儿他爹可以的。”

“哦?”

“姐姐,他是个有骨气的,当年才十五岁,听说胡宰丰邀宠媚上,投靠梁家,怒之下退出胡家乡学,不然,他伯父杜起望和堂哥杜伯俭那点伎俩,怎么会逼得他发誓不读书?”

“丰儿,你是怎么遇到他的?”

“姐姐,那天,我躲在小树林里,眼看天黑了,也没人叫我出来,我知道你们遇到麻烦,正无措呢,遇到个老头叫杜起望。这个人面兽心的家伙,假意救我,却打算把我卖到那种地方,发笔横财。”

睿儿他爹是杜期望的侄子,父母双亡,被这位伯父收养。

睿儿他爹无意听到老两口的盘算,他心地善良,见我个弱女子,孤立无援,便仗义执言,先是为我求情,见没有效果,只好铤而走险,说是想要娶我,杜起望怎肯答应?卖我所得,足够娶三、四个儿媳妇的。睿儿他爹不得已,去求了杜家的族长。

所幸杜家这两代族长都是好人,杜起望不敢让人知道他狼心狗肺,只好让我们成亲,却逼着他答应停学种田,供养杜起期望亲生的孩子读书科举。”

“那他怎么考了举人?”

“我当时怕他考学出仕,暴露了自己,便劝他才狼当道,做官也是为虎作伥,他少年心性,又十分孝顺,便和我忍辱负重,给杜家当牛做马,过了年。

然儿小时候不会说话,看着呆呆的,谁知把切都看在眼里,后来病好了,极力争取,再说睿儿大了,杜伯俭竟然不许他去读书,我也开始思索,犹豫着是继续忍耐,还是奋起搏。

然儿天天念叨,不愿意我们继续被欺辱,睿儿也想读书识字,就在那几天,胡家庄有人从京城回来,说你们,你们早就遇难,身死荒原。我当时悲痛万分,反而激起了斗志,觉得与其那样窝窝囊囊地死了,还不如奋起搏,便鼓励他去读书科举。”

“妹夫很行啊,说考就考上了?举人也不是那么好考的。”

“嗯,他读书很好的,当时乡学的先生说,胡家庄的风水好,他有可能会是胡宰丰之后,又个栋梁之才。”

“真好,太好了,丰儿,老天对咱家并不刻薄。经历这样的劫难,我,震云,还有你,都遇到了好人。

你嫁得好,过得好,我就放心了,姐姐这回入关还有要事,不然,在你这里多盘桓盘桓。”

“姐姐,你个人?爹爹和姐夫怎就能放心得下。”

“丰儿,这些年直是姐姐来回跑的,爹爹、你姐夫,还有震云,不敢在内地露面的,他们武艺再高,单枪匹马,如何对付得了梁家的那些个帮凶?”

“可是…”

“没事的,丰儿,认识姐姐的少,再说我也不是第次办事。”

“姐姐定要小心。”

“嗯,丰儿你也要护好自己。”…

这个时代又没有热水瓶,想泡茶还得现烧开水,燕然端着茶过来时,娘和姨母已经基本平静下来,正在讲述自己的孩子,看到燕然,姨母感慨道:“好外甥女儿,多亏有你,不然,你娘这身子,如何让人放心得下。”

“姨母过奖了。”

姨母和燕然说了会儿闲话,困倦得直打哈欠,燕然便让她好好歇着,自己和于氏去厨房备饭。

丰娘姐妹小睡了会儿,吃过晚饭,在院子里走了走,看家人都歇下了,便并排躺在炕上,又说起了悄悄话。

“姐姐,我在胡家庄,还见了胡宰丰的个孙子,谣传他父亲胡老三是外室所生,觉得非常蹊跷。”

“胡家老三?”

“嗯,他深居浅出,村里人竟然都没见过。姐姐,胡宰丰二十多年前十分仰赖老丈人,夫人也是个能嫉妒的,怎么会出这样大的纰漏呢?养外室还养出儿子来。”

“这个,胡宰丰心狡多智,谁知道呢,哦对了,丰儿,等明年你生产后,身子养好了,我和爹爹再来看你。”

丰娘困意又上来了,孕妇比般人觉多,脑子昏昏沉沉的,便乖顺地应了声:“若不是冬季关口卡得严实,我真想明天就去看看爹。”

“睡吧,时间多得是,总有天,咱们家团聚。”

“嗯!”丰娘很想和姐姐多说些话,可身体却由不得自己,很快便睡着了。

胡宰丰此刻,正跪在皇上的床前。

嘉佑帝从小身体孱弱,登基以来,多数的朝政都是内阁处理的,尽管有那么多太医围着,各种补药吃着,可生命的活力还是从他的身体里飞快地流失,这年,嘉佑帝半数的时刻缠绵病榻。

但,皇帝虽然身体不好,脑子却好,登基十多年,总能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惊人之举,把千疮百孔的昊天朝政,从歧途拉向正道。

嘉佑帝对臣子十分温和,但却能在三言两语,听出玄机,和他对答的臣子,没有不害怕的。

胡宰丰这样的老江湖也不例外,此刻心里如有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下。

第一百二十六章 胡三爷露头

皇上侧躺着,语气温和:“胡爱卿,西南的张爱卿送来折子,说令郎十分能干,居然把个仅有数万野人的边荒小县治理得日渐兴旺,这样的大才,不该辱没了。”

“万岁过奖,犬子能为朝廷出份力量,是应该的。”

嘉佑帝好会儿没说话,胡宰丰跪在那里,特别惶恐。

“令郎到底是怎样做到的?他竟然能安抚苗狄,把黑市边贸摆到明处,所收税银用以兴修水利、扶助农耕,不到三年,右江县就圆满完成了朝廷派下的赋税,苗人还开始读书识字,遵从圣人教化。”

胡宰丰句话都不敢说,他也不是很清楚。

“张爱卿说令郎采斐然,才华横溢,你怎么早先没让他科举出仕,反而快三十了才求朕恩荫呢?”

胡宰丰伏下身躯,额头都快触到地上,讷讷地低声道:“微臣,微臣…,说来惭愧。”

嘉佑帝看着他不说话,胡宰丰更是忐忑,好会儿,听见声轻叹:“罢了,朕不怪你。”

胡宰丰这才微微吁口气:“谢万岁体恤,万岁的恩情,微臣粉身难报。”

“别说大话,你若肯粉身报国,也不会压了他十多年,早就应该举荐与我。”

“臣罪该万死!”当臣子的这句话向挂在嘴上,但胡宰丰伏地磕头时,胳膊颤抖了几下,若不是灯光射在他光亮的缎面衣服上,嘉佑帝也不会看出来。

他怎么会这么害怕呢?个十多岁才认领回来的外室子,在京城没有点儿名气,却胸罗万象,能力卓越,是天生聪颖,还是真有隐情?

“这样吧,兵部给事出缺,你想办法让他去。”

“皇上,微臣在京城,他该回避…”

“你的能耐,朕知道,这点小事,不在话下。”

胡宰丰又是阵惶恐,却不敢辩解。

“等他回京,你立刻带来见朕!”

“是!”

“你跪安吧。”

“微臣告退!”胡宰丰行了大礼,躬身轻轻退出。

皇帝摆手,让屋里伺候的也都出去,这才从枕头下摸出个奏折,看着里面的张便笺发呆…

#################

二天,燕然练功结束,姨母已经走了。

“娘,姨母好容易来趟,怎不多住两日?”

丰娘温柔地笑着:“你姨母都是做祖母的人了,家里还有很多事儿呢。”

“娘,我和哥哥能去看望她不?”

“行的,等明年春天吧,天气太冷了。”

“娘,姨母怎么会在西疆?”燕然非常疑惑。

“当年我们起被掳,我侥幸逃脱,她被来这边的商人所买,你姨母运气也不错,碰上了个好人,现在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日子还行。”

“那人能去内地经商,怎么会买妻子呢?”不是燕然要怀疑,真的是难以想象。

“你姨母年轻时也表人才的,他个商人,若不掏钱来卖,能娶到这样的吗?”

“姨夫的爹娘就肯答应啊?”

“你姨夫的爹娘是个没见识的,两下就让你姨母摆平了,现在,两个老人都去世了,你姨母日子自在着呢。”

“嘻嘻,我姨母看就十分干练能干,很精明。”

“是啊。”丰娘长出口气。

燕然的纺纱机终于做出来,纺出线来有些粗,还容易断,粗细也不那么均匀,但个人可以抵十几个人用,连丰娘见了也啧啧称赞。

慕容博特别高兴,快马加鞭地跑到军营给父亲报信。

威远侯实在想不通如何用机器纺线,他安排好防务,专程来看了眼,感慨完了,便给杜仲德下令:“让木工再造出些机器,今后,咱们再也不用担心被服问题了。”

杜仲德很为儿女自豪,回答:“遵令!”的声音都十分响亮。

威远侯回到军营,派人给杜家送来半只羊,同时还给朝廷奏报,请求给杜仲德封官。

叶胜茂和叶雪茂兄妹来瞧稀奇。

他们衣食无忧,不事稼穑,又没见过普通纺车,在散发着木头气味的屋子里,看着满房子飞舞的棉花细绒,觉得非常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