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上一章:第 76 章
  •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下一章:第 78 章

贾东水第个反应过来,他噗通声就跪下了:“恭喜吾皇,贺喜万岁,福王当年在云鹿书院,已经贤名远播,才华横溢,若他为太子,实乃昊天之福。”

众臣齐呼万岁,纷纷道贺。

益王也在朝堂上,见自己的拼死争彻底失败,额头的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流。

忠勤伯狠狠瞪了他眼,心里很后悔怎么结了这样个蠢亲家。

真是不怕有神样的对手,就怕有猪样的队友,他被牵累,这下可真完了。

嘉佑帝派人传福王上朝,大臣有人期待,有人面色平静,还有人心里有些怀疑,别的病容易治好,傻病却很难的。

赵弘琛到了朝堂,按照礼仪向皇上三叩九拜,举止端肃,进退有度。

漂亮的孩子总容易获得更多的青睐,大多数对他有几分期待的大臣,立刻都欣喜起来,只有少数几个心怀不善,但此刻哪里敢说声反对的话?

嘉佑帝问礼部尚书陈永辉:“朕若是要过继赵弘琛,合不合祖宗礼法?”

“完全符合!”陈永辉很激动,颤巍巍地跪了下去:“皇上英明神武,宽厚仁德,福王天纵英才,贤名远播,实乃亲父子!”

摄政王也赶紧出列:“皇上若肯收养,乃弘琛之福,天下之福!”

嘉佑帝点点头:“朕早有此意,今日得偿心愿矣!”

赵弘琛先对摄政王磕头:“孩儿如为国尽忠,便难以周全于孝道,予取予夺,实难抉择!”

摄政王急忙搀扶儿子:“自古忠孝难以两全,琛儿当以国事为重!”

赵弘琛对父亲行了大礼,虽然这是事先说好的,可真的从此父子名分便不复存在,他的眼圈下子红了。

摄政王也有些戚戚然。

赵弘琛转过身对皇上磕头:“皇上见怜,琛之福矣!”

嘉佑帝解下随身玉佩:“哈哈,好,好,朕今日得佳儿,毕生大幸!这是先皇赐予朕的,今日就赠与你吧!”

“谢父皇恩赏!”

贾东水出班跪下:“恭喜皇上后继有人!”

大殿上的朝臣全都跪了下去:“恭喜皇上后继有人!”

嘉佑帝满脸笑容,虽然他直觉得过继不过继没什么区别,侄子和儿子是样的,可现在听到有人叫自己父皇,还是觉得比叫皇帝亲近多了。

朝堂上时欢声雷动,君臣都长吁口气,如释重负。

赵弘琛不傻了,这消息很震撼,连在城外庄子上住的摄政王妃当天都知道了。

赵弘玠去了太子之位,为了补偿,皇上封他逍遥伯。

摄政王妃气得咬牙切齿,当年福王傻了,还封的是王,她的儿子怎么连个郡王也不是,公侯都跳过去,只有个伯爵,皇帝行事,也太偏心了。

册立大典就在下个月初的第个大吉之日进行,燕然也会同时被封为太子妃,那时她有个月身孕,参加这样盛大的典礼,很多人害怕她坚持不下来。

嘉佑帝让礼部考虑,怎样才能既让太子妃参加,还不会累着。

陈永辉想了两天,给出的议程非常合理,还不违祖制。

到了这个时候,嘉佑帝才觉得陈永辉这个老臣还是很有才气的,可惜,他老了。

嘉佑帝跳过张雨,让杜仲德全力辅助陈永辉,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有意栽培杜仲德呢。

张雨很不高兴,和汪御史起喝酒,佯醉,发牢骚道:“皇上也不怕再出个梁炳辉。”

汪御史想了几天,上折子劝嘉佑帝,杜仲德的官儿不宜提升太快太高。嘉佑帝拿着想了想,最后扔边去了。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眨眼,三个月就过去了,燕然不仅做了太子妃,还顺顺当当做了娘。

可是她却辜负了众多人的期望,第个孩子,生了个女儿。

嘉佑帝却特别高兴,赏赐众多,还安慰摄政王道:“先开花后结果,据说才是最好的。”

摄政王自责道:“是臣的不是,若没有那两个小家伙降生,太子妃定会为皇家诞下麟儿。”

“不,不,开枝散叶,枝叶对于皇室,都是弥足珍贵的。”

摄政王妃听说燕然生了个女儿,高兴地哈哈笑:“贱人贱命,怎可能生出儿子,哈哈哈”她歇斯底里发作了通,眼珠子转了转,便有了新主意。

燕然生了个女儿,也让很多人心蠢蠢欲动。

当时,杜家姑娘风华绝代,贤良端淑,在京城风头无两,多少有闺女的贵妇又妒又恨,最后皇帝赐嫁福王这个傻子,很多人明面说惋惜,背后拍巴掌的庆幸。

慕容博、戚为雄、赵弘昆,可都是等的金龟婿呢。

可是现在,江山轮流转,她当上了太子妃,将来,还要当皇后,母仪天下。

和燕然年纪相当的那茬女孩,都已经嫁人为人妻为人母,但京城高门,不乏优秀的女孩子,就像韭菜般,割完还会长。

看到自己家女儿美丽过人、却还未定亲的,有人浮想联翩,想通过这条途径,换来大富贵。

张雨知道自己已经得罪了皇帝,这官儿做不长了,干脆破罐子破摔,又给皇帝奏了本:“太子年纪已长,膝下尤虚,非朝廷之福,皇上宜为太子选聪慧端庄之淑女,充实东宫宫掖。”

嘉佑帝随手就扔到了边,不管任元子如何调养,他始终不能人道,最恨这事儿。

可是这股风刮起来,却愈演愈烈,停不下来。

丰娘和护国公夫人在家里,也悄悄商量此事:“要不要给然儿送几个丫鬟去?她坐月子,太子没人伺候!”

护国公夫人咬牙切齿:“要是我啊,才不会给他安排通房呢。”

可是护国公在西疆,不也照样有个妾?丰娘不敢说。

护国公夫人似乎看穿妹妹的想法,她说道:“芸娘就是伺候他饮食起居的,不是妾。”

丰娘没有多说,皱着眉头,脸苦涩,她没有受过妾室骚扰之苦,女儿看来是难以幸免了。

护国公夫人也呆呆地想了会儿,猛然拍大腿:“我这就给皇帝上书,请求去西疆陪他。”

第二百一十九章 满月宴

嘉佑帝为了昭示自己对孩子的喜爱,给宝宝赐名叫明珠,表明小孙女是他心头的珍宝,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听了,暗自愤恨,不久,给皇帝上书,请求为太子充实宫掖的折子,忽然井喷般多起来。

外面的世界风波诡谲,燕然住在东宫里,却十分平静,为了保证让她恢复身体,赵弘琛严令宫女太监,不许传闲话。

燕然小时候身体过毒,现在没有奶水,她想要亲自哺乳的计划落空,但却因此获得另好处,那就是身体恢复很快,虽然伺候她的老宫女再建议她别下床,燕然还是穿着厚实的棉布衣裤,每天在屋里走动,做适当的运动。

转眼个月过去,太子府要为宝珠小郡主过满月礼,皇上为此还特别休朝日。

摄政王名义上不是孩子的祖父了,但血脉亲情,并不会因为过继便被阻隔,他早早便来到了太子府。

燕然怀孕时营养好,宝珠生下来便珠圆玉润的,小婴儿皮肤是粉粉的红色,预示着将来,皮肤肯定莹白细腻。

宝珠的眼睛像了燕然,又黑又亮,圆圆的脸蛋上,嵌着对黑曜石般的大眼,别提多可爱了。

太子献宝般抱着女儿的小蜡烛包给摄政王看。

小婴儿的眼睛应该还看不清东西,但有光感,摄政王的帽子上,嵌着块上好的翡翠,闪着莹润的光泽,她的大眼便转过去盯着不放。

摄政王以为孙女在看自己,暗忖这血脉真是割舍不断,心软乎乎,他小心地抱过孙女,对着她笑。

太子逗着女儿:“宝珠,王爷抱着你呢,你知道吗?”

宝珠循声看向父亲,露出个甜美的笑容。

“哎哟,她真会笑的,还能认出你来。”摄政王觉得比自己的两个儿子更可爱,时有些舍不得放手。

丰娘大清早的便准备出门,谁知临走时,捷报肚子受凉,疼起来,好容易给他灌了姜汤,丰娘还为儿子揉了会儿,捷报肚子里的凉气泄了,他们家才到来,结果便到了亲家的后面。

燕然早已把女儿抱在自己怀里,两家人见过礼,丰娘便亟不可待地来到女儿身边。

月子期间,丰娘便来过两回,几天没见,小外孙女又长了,她欣喜地抱在怀里:“哦,外祖母来看你,小宝珠,还认识吗?”

宝珠吃饱睡足,很爱笑,护国公夫人在边看了,手也痒痒,想要抱抱。

人多了,摄政王和杜仲德等男子已经去了外面,摄政王妃没人监督,立刻蹦跶起来,她假装喜爱孩子,也挤在丰娘身边。

护国公夫人却警惕地看了她眼,摄政王妃有可能参与戕害太子的事情,卫国公已经给儿女说了。

摄政王妃感觉到了那眼的防备,不由心头怒火熊熊,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护国公夫人算是什么东西,居然敢给自己脸色瞧…

可是瞧了又能怎么样?她现在不能给对方摔脸子,而不能暗地里下个套儿坑她下,难不成,就这样忍了?

她郭雅妹是那么好欺负的吗?摄政王妃时没有主意,但这些天在心酝酿许久的言语,她可还没说呢。

燕然笑吟吟地站在娘亲和姨母身边,看着女儿的小模样,心里软软的。

摄政王妃过来了:“太子妃身子可是恢复了?”

燕然当了太子妃,反而不如福王妃的身份高,福王妃的品带封号外命妇是因为嫁个傻子,特别补偿她的。

她对摄政王妃福了福:“谢王妃关心。”

“哎哟这孩子,忒客气了不是,我是觉得你还要管太子府匮呢,这么忙,身子能养好吗?”

燕然笑了笑:“没多少事儿的。”

“呵呵,这孩子,还说没事儿呢,到底是年轻人,有精力,就知道味的要强,老了你就知道了。”

燕然无语,太子里里外外全包了,她根本就闲得要死,这话,和她没法说,她干脆闭起嘴巴。

摄政王妃得意了,干笑几声之后,装着关心,劝燕然道:“你现在可是太子妃,不是小门小户人家的媳妇儿,事事得自己打点,想要帮你的人多了,皇上那里,每天都摞子摞子的奏折,给太子选侧妃呢。”

燕然笑了笑,继续不说话。

摄政王妃见她的笑容里没有任何苦涩勉强,也没有愤怒和嫉妒,心里暗骂句:年轻轻的城府倒是深得很,哼,我叫你装,今儿个不把你的画皮揭下来,我就不姓郭。

护国公夫人见自己错眼,摄政王妃居然钻到外甥女身边了,立刻走了过来:“哎哟,你俩说什么呢?”

摄政王妃得意地笑:“还不是和太子妃商量,给太子选侧妃的事儿。”

燕然看了她眼:“王妃此言差矣,给太子选侧妃,恐怕不是你我能决断的,你和我商量什么?我也没和你商量,不要让护国公夫人误会了,国公夫人可是个急性子。”言下之意,你再胡说道,我姨母还不撕烂你的嘴。

摄政王妃没想到太子妃年纪轻轻,看着又柔柔弱弱副好说话的模样,居然会这样狠,句话,又是威胁又是打脸,让她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护国公夫人笑了:“来,太子妃,坐下说话,站着多累呀。”

“是!”撇下摄政王妃走了。

摄政王妃心谩骂着,走出宴息室。

女眷们陆续到了,多数到宴息室和太子妃见礼,便去了外面的花厅。

燕然才出月子,不宜见风,会儿摆宴时,只有她和几位至亲在宴息室。

摄政王妃在花厅转了圈,见到六七个姿容过人的女孩儿,心里别提多高兴,她正琢磨着,如何把这些人带到太子妃那里恶心恶心她,就有个贵妇凑了过来。

摄政王妃看,差点高兴地跳起来。

来者何人?嘉佑帝的亲戚,亲亲姨母工部侍郎箫云山的夫人。

嘉佑帝的娘亲入宫,机缘巧合生了儿子,却直多灾多病,刚开始根本没人看好他,他的这位姨母,是个“不见鬼子不挂弦”的主儿,和宫里的异母妹妹关系很淡。

及至嘉佑帝坐上皇位,又被梁炳辉挟制,而母妃也心力交瘁,追随先帝而去,箫云山夫妇不但不帮外甥,还胳膊肘往外拐,竭力巴结梁炳辉。

箫云山若不是和嘉佑帝有亲,又擅长治水,早就被扫进梁党,流放边陲了。

第二百二十章 发难

摄政王妃和萧夫人见礼,两人都有意结交,很快就坐在起,说起话来。

萧夫人对外甥居然点也不肯提携,甚至还着意打压丈夫非常不满:“老爷是个没能力的,工部左侍郎当就是十年,也没法为皇上多多出力。”

摄政王妃连忙摇头:“话可不能这样说,萧侍郎的能力有目共睹。”

萧夫人摇头:“哪有什么能力,就会捣鼓些泥土沙石,那也算本事?”

“那什么是本事呢?”

萧夫人苦着脸,呶呶嘴对着自己的孙女儿:“给闺女踅摸个好婆家呀!”说着,眼风往宴息室方向瞟了下,“早知道咱也豁出去,谁知道太子妃能有这样好命呀…”

这是讽刺杜家把女儿嫁个傻子,却走了好运。

摄政王妃笑了笑:“太子妃的命啊,算好吧,说不定将来还能母仪天下呢,哎哟,如果是个儿子——”

当年高宗为了当上皇帝,把后位许给了帮他上位的权臣之女,潜邸的太子妃就没有封后,理由是她没有生出儿子来。

摄政王妃并不知道具体为何,反正杜家女没有生出儿子,将来就不见得能当了皇后。

萧夫人闻言果然眼光微闪。

大长公主来了,她当时从杜家女儿手里,夺走了威远侯府的七公子,却没想到杜家姑娘现在成了太子妃,让她不管走到哪里,都被人指指戳戳,很不舒服。

摄政王妃和萧夫人立刻迎了上去。

摄政王妃本是外命妇的第人,但现在大家都怀疑她被摄政王嫌弃,不肯和她亲热,她也知道这些,便也不敢摆谱,强迫自己做出亲和谦虚的姿态来。

大长公主比摄政王长辈儿,摄政王妃向她行礼,乃是应当。

大长公主身后,跟着孙女于宁,十三四岁的样子,小鼻子小眼小嘴巴,十分的白净,虽然不算漂亮,但娇嫩可爱,招人喜欢,她给摄政王妃见礼。

摄政王妃把胳膊腕子上带的珊瑚珠手链拉下来,套在于宁手腕上:“点心意,别嫌弃。”

都是皇家贵胄,谁没有些好东西,但摄政王妃这样热情大方,还是赢得了大长公主的欢心。

“麟棅媳妇,忒客气了。”句话民间常用的称呼,把两人拉在了起。

摄政王妃笑容满面:“宁县主玉雪可爱,我是实在忍不住。”

“皇上驾到——”外面忽然传来太监喝道的声音,花厅的贵妃纷纷跪倒。

大群人拥着皇上走过去了,她们才都站起来。

“没想到宝珠小郡主如此贵不可挡,皇上又是赐名又是亲自来探视。”

有人小声嘀咕了声,大长公主轻轻哼了声,但立刻为自己打遮掩:“呵呵,皇上这代可没有公主呢,宝珠可不真的很稀罕。”

摄政王妃轻轻搀扶着大长公主:“我们也该去叩见皇上。”她回头看了看于宁,“县主,起去吧。”

大长公主觉得摄政王妃真是体贴,她笑了下,举步往外走去,萧夫人给孙女个眼神,两人也起上前。

宴息室里,皇上刚刚落座,便问太子:“宝珠呢?”

“屋里呢,我这就抱来给万岁瞧瞧。”

宝珠刚刚睡醒,奶娘给她把了尿,又喂了奶,收拾好了小襁褓,太子抱了走出来。

嘉佑帝还是第次看到这样小的宝宝,稀罕地很。

宝珠打了个哈欠,睁着黑溜溜的眼睛看着皇上。

“哎哟,她看朕呢,呀,她还笑呢,哎哟,还会吐泡泡…”看着皇帝是真心喜欢孩子,丰娘和护国公夫人对视眼,都涌出笑容。

皇上小心翼翼地双手托着,让小宝宝站在他腿上,宝珠大概觉得这样站着,比躺着新鲜,高兴地蹦了起来。

嘉佑帝又惊又喜:“哎哟,她还会蹦呢。”

圈的大人都觉得稀奇,纷纷围拢过来。

就在这时,门口守着的太监通传:“大长公主到——,摄政王妃到——,萧夫人到——”

皇上觉得特别扫兴,燕然上前,从皇上手里接过女儿。

嘉佑帝叹口气,叮咛了句:“有空儿,带她到宫里给朕瞧瞧。”

大长公主和摄政王妃刚好走进来,听得清清楚楚,忍不住攥了攥拳头。

大长公主带头,给皇上行礼。

“平身——”

大长公主笑着对嘉佑帝道:“皇上如此喜欢孩子,何不应了众臣的奏议,多给太子娶几个侧妃夫人,为皇家开枝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