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上一章:第 77 章
  •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下一章:第 79 章

嘉佑帝看这三个女人身后,就跟了两个妙龄少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转头看着太子,赵弘琛急得拼命摇头。

皇帝笑:“太子刚刚病愈,此事暂且不提。”

“皇上,现在给太子娶侧妃,过两年不就有孩子了?到时候带到宫里,多热闹。”大长公主急了,她孙女已经到了年纪,若是不定下来,不就没机会了吗?当年她并没有对嘉佑帝伸出援手,现在的身份多少有些尴尬,等赵弘琛上位,她越发远了层,想要重回权力心,就更难了。

她男人前阵上折子弹劾忠勤伯,就想取而代之呢,却不想皇上派了襄国公去西南,把他们晾在边。

嘉佑帝对姑母这样不依不饶有些腻烦,他对大长公主笑了笑:“有个孩子就行了,多了太吵。”

大长公主没想到会有这样个回答,时无话可说。

摄政王妃赶紧接了句:“皇上,有个女孩儿,还需要个男孩儿呀。”

嘉佑帝看了燕然夫妇眼:“你俩听见了吗?赶紧的,再生个。”说完扬长而去。

众人急忙行礼送别。

摄政王看了看老婆,又看了看大长公主和萧夫人,面无表情地扭过头去,和太子起送皇上。

宴息室的男人都离开了,摄政王妃狠狠地捏了下拳头,心那个恨啊,但好容易出了山庄,绝不能就这样被送回去,她眼珠子转了转,向燕然走来。

“太子妃呀,今儿东宫大宴宾客,你怎么这样清闲呢?”

燕然笑了笑:“我这不要陪大家吗?”

“这个,哎哟,你还是年轻啦,宴客的事儿多繁杂啊,厨房上什么菜品、什么时候开席、门口谁来迎接、回事处收礼、回礼,这些可都是主管匮的当家主妇的事儿。”

屋里的贵妇都停止说话,悄悄看向这边。

摄政王妃好歹还曾经是赵弘琛的继母,今天她来说这些,也不算僭越。

燕然很讨厌她来指手画脚,若是真心为自己好,那就该悄悄给她说,而不是当众显摆自己能行。。

第二百二十一章 白活

燕然脸上笑着,言语可就不客气了:“王妃这样说,可就有些谬误了,所有的事情都让我来做,我就是长了三头六臂也不成啊。”

摄政王妃摇头失笑:“当然不是让你做,而是你得布置监督啊。”

她说着,给旁的贵妇个无奈的笑容,意思是说:瞧瞧,这都不懂。

“王妃,昨天不是要布置好吗?今儿个太迟了吧?”

摄政王妃不能说对,可又没法说错,只能咬住另方面:“你就这样放心那些下人?他们万有个疏漏什么…”

“今天还要训练下人?不是比今天才布置事务更来不及了吗?至于监督仆人的事儿,那是管事和管家该做的。”

说到这里,燕然笑了下:“难怪王妃宴客,总是找不到踪影,想和你说说话都难呢。”

这是说她管家无方了吗?“你——”摄政王妃气得。

燕然并不见好就收,她要痛打落水狗,次就得让她觉得痛,不然不长记性,下回还要来狂吠。

他款款几步,走到娘亲身边坐下:“姨母和娘教我说,做主人的,只需要把事情和责任交代清楚就可以了,该谁做的就谁做,谁出差错谁受罚。好的主子,就是能够赏罚分明,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

她微微笑:“姨母,然儿做的,可对?”

护国公夫人点点头:“对,我然儿虽然年轻,可这十来年也不是白活的。”

摄政王妃张口结舌,她每次宴客,都跟个穿花蝴蝶样,到处都是她的影子,不光要陪客人,还要去厨房、回事处监督检查,显得自己什么都懂,处事周到,没想到今儿让个年轻后辈给挤兑了。

太子妃十来年白活,自己这三十年就是白活了。

没有比这更打脸了,若是王爷知道了,还不更坚决地把自己关到庄子上?摄政王妃还想说些什么,有个婆子悄悄进来,在她耳边嘀咕了些什么,摄政王妃的脸涨成猪肝色,她低下头冷静了会儿,才深吸口气和屋里的人告别:“弘璋有些着凉,我得回去了。”

“哎哟,怎么回事,你刚来他就不舒服了?”大长公主十分惋惜。

“璋儿早上起来便有些闷闷的,我还当他最近读书累的,没想到是身子不爽。”

燕然站起来送客:“那我就不挽留王妃了,孩子的事情,可比赴宴会客要紧呢。”

竟然说她轻重不分,摄政王妃脸上发青,可她已经没时间在这里斗嘴,只得悻悻地说了句:“太子妃好好待客吧,助你心想事成啊。”

燕然不卑不亢地来了句:“那就借王妃吉言了。”

其它人见燕然年纪不大,心里有谱,时也不敢再闹,满月宴总算是圆圆满满的办下来了。

护国公夫人走的时候,和燕然告别:“姨母要去西疆陪着你姨夫,然儿你可要打起精神,现在不比你做福王妃的时候,举动都有人盯着,你可是生活在风口浪尖上。”

“姨母,你这就去吗?北疆正冷了。”

“没事,你姨母在哪里生活了十多年,现在的日子,怎么也比那时候好多了。”

燕然拉着姨母的手:“那你可要多保重。”

“放心,你姨母四十年的日子不是白过的。”

丰娘悄悄给女儿说了句:“有事给娘捎个信儿,自己多保重。”

“是,娘!”

送走亲戚,燕然让管自己私库的讷言取皇上赐给自己的银灰貂绒大毛披风,还又挑了几张狐狸皮,些补益身体的草药,用盒子和包袱收纳,派人送给了姨母。

这个时代医药水平太低,燕然老老实实按照嬷嬷的话,在屋里养足了百日,外面已经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了。

赵弘琛当了几个月的太子,虽然也跟着皇帝和摄政王处理朝政,但毕竟是敲边鼓的,责任还没那么大,每天下朝,他都抱抱女儿,和妻子卿卿我我,小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嘉佑帝身体好了年,立冬不久又病了场,这回差点都救不过来了,他干脆颁诏让太子监国,自己专心跟从任元子修起道法。

不摸具体情况,看表面昊天朝似乎还挺好的,等所有的事务压在赵弘琛廷身上,他才发现朝廷上下千疮百孔,到处都是漏洞。

太子下子就消瘦起来,经常晚上不回来,即便回来,抱抱女儿,和燕然亲热会儿,赵弘琛还要在书房看半夜的奏折。

这天太子回来,眼睛里布满血丝,燕然特别心疼,边服侍他换去朝服,边轻声问:“太子昨晚没睡?”

“睡了,没睡好!”

“朝廷上虽然事儿挺多,可也要件件地解决,你别把自己累垮了。”

赵弘琛叹口气:“这三年风调雨顺,国库都没攒下什么钱粮,若是明年有个万呢?连个大的天灾都经不起。”

“殿下,既然这样,为何不趁冬季,让官员带着百姓兴修水利、道路,以备不测呢?”

“吾亦有此意,但吏治败坏,政令不通,根本不敢指望下面的官员会听话。”

“吏治没有败坏到这样的程度吧?殿下忧心太过了。”

“…”赵弘琛没有说话,心里默默地叹口气,从今冬开始,昊天朝的灾难便接踵而至,北地大旱,个月没有滴雨,夏季末好容易下了场雨,农民赶着种了点秋粮,北方鞑靼部却发生蝗灾,飞蝗遮天蔽日地来到昊天,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因为救灾钱粮不足,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动荡不安。

前世,他登基便面临这样的困境,那些日子,他夜不能寐,差点没累死。

“殿下还是好好睡会儿吧,说不定个好梦,让你明天精力充沛,就想出好办法了呢。”

燕然命人摆宴,两人起吃过晚饭,她让奶娘把宝珠抱过来。

在孩子面前,丈夫才能抛却那些烦心事,略事休息下。

宝珠已经会翻身了,大眼睛圆脸盘,就跟个洋娃娃般。

燕然轻轻哼唱歌谣,她躺在床上,小胳膊摇呀摇,小腿蹬啊蹬,摇晃着戴了缂丝蝴蝶花帽的小脑袋,喜眉笑眼地配合,别提多可爱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融融

赵弘琛终于笑了,燕然趁机让他躺会儿:“身体好才能有精力做事,来,你趴下,我给你松松筋骨。”这事儿当然可以假手奴仆,可是燕然却不喜欢在家人欢聚时,有外人来参脚。

她为此跟着太医学了推拿和按摩,手法虽然还不够娴熟,但赵弘琛已经非常满足了。真的是太累了,燕然还没按摩多久,他就睡熟了。

燕然让奶娘把女儿抱走,自己坐在丈夫身边,陷入沉思。

国家没钱,这皇帝的日子就不好当,现在丈夫虽然不是皇帝,可也和那个差不多。

如何才能让他心安呢?若是明年真的有天灾,怎样度过才好?

“杀…,杀死…,蝗虫…”

看他梦里还在惦记国事,燕然阵心疼。

赵弘琛除了装傻事瞒着自己,算是有错之外,其余方面做得还是非常好的,不要说坚决不肯娶侧妃,就连家宴都帮自己安排好好的。

燕然在摄政王妃面前侃侃而谈,全是理论,具体的实践,她还没机会呢,丈夫如此温柔体贴,她这个当妻子的,是不是也为他做点什么?

燕然看着太子提回来的袋子奏折,想了想,打开看了起来,她没有直接批阅,却把自己的意见,用纸片写了下来,供他参考。

赵弘琛实在太累了,这几天每天都只有两个时辰的睡眠,他本打算睡两个时辰就起来,谁知觉就到了丑时末。

饱睡令身体状态达到最佳状态,他觉得精神饱满、头脑清晰。

看看王妃睡得正香,赵弘琛轻轻地下床,光脚走到卧室外面的事务厅。

伺候的太监靠着椅子打盹,听到声音赶紧跑来,赵弘琛摆手让他轻些。小太监伺候主子洗漱,然后送来早餐。

赵弘琛示意太监拿过奏折袋子,微微叹气:“早朝前是看不完了。”

他抽出本奏折,准备边吃,边看。

奏折里夹了页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娟秀的字迹,看就是王妃的手笔。

赵弘琛目三行,大致浏览了遍,心里忍不住叫了声好,比自己昨天想的,还要周到妥贴。

他略思考,便把燕然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做了总结,笔走龙蛇,批复在奏折上面。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有些奏折根本就瞎扯,不用多思考,多数燕然的处理意见已经比较恰当,让他节约了不少时间。

不到个时辰,他把所有奏折都批完了,然后,身轻松地让太监伺候自己穿了朝服,出门坐轿匆匆离开。

燕然本来打算和丈夫再讨论讨论,谁知昨晚累了,竟然觉睡到了辰时初,太阳都照到了树梢上,她自嘲地笑了笑,摇铃让下人进来伺候。

太子早起,从来都不会惊醒她,以前是她有孕、需要休养,可现在,她连晨练都开始了,身体已经完全没问题,他还是这样体贴入微。

后世提倡男女平等,丈夫做到这步,并不少见,可这是古代,以男人为天的封建社会,个丈夫自觉自愿有这样的心意,可就非常难得了。

燕然洗漱之后,喝了点羊**米粥,便到外面的院子里,跑步打拳,还拿着火铳练了会儿瞄准,这才回来,洗去汗渍,重新换了衣服,准备早餐。

宝珠已经起床,吃饱了,奶娘抱着送过来,就躺在燕然饭桌旁的摇床里,对着娘亲呵呵直乐,燕然每吃口饭,她就吧嗒下嘴,小样儿特别可乐。

燕然吃过早饭,和女儿玩会儿,直到她不停地哈欠,这才抱着她哄睡了,交给奶娘。她这才去议事厅,打理家务事。

太子没有侧妃,也没有通房,现在监理国事,跟随他的官员也都跟到那边去了,事务便没多少,无非府里日常用度的采买,还有迎来送往的礼仪。

说到这里,皇室的事务还是比普通人家多,历经百年,再怎么也繁衍成了几十个家庭,光是嫁娶、生日、生老病死这些,每个月至少也有三四回。

当年伺候燕然的徐嬷嬷,推荐来个老姐妹刘嬷嬷,带了几个太监宫女,专门负责这些事儿,除非比较敏感的人家,她们要过来请示,其余不需燕然操心。

另外就是奴仆的管理、赏罚,内院有徐嬷嬷,外院太子交给太监王鸿。

王鸿早年还了秀才,曾经做过知县的师爷,后来为了躲避梁炳辉陷害,托关系进了内宫,虽然被迫净身,但他的心态和人格,却并没有扭曲,处理事务干练明达,乃是东宫不可或缺的总管事。

燕然般听取个时辰的汇报,处理了家务,就该吃午饭了。

她多少有些现代人的习惯,喜欢午休起来,和那些贵妇交往,名义自然是“喝下午茶”,连丰娘都习惯了下午带着两个小淘气,来这里坐坐。

嘉佑帝身体不好,以前只有早朝,大概午时初便散朝了,现在太子监国,他精力充沛,大臣们在朝廷吃顿午餐,下午继续议事,直到申时。

然后,太子还要留下几个肱骨大臣,有时会商谈到天黑,他还要批阅奏章至深夜。

或许,昨天燕然伸手帮忙,让他感觉妻子比那些大臣更能和自己想到起,这天散朝,他并没有留下内阁臣子,而是带了些重要的奏折,早早回到家里。

燕然下午没有安排,正神清气爽地和女儿在床上玩耍。

小珠宝在练翻身,左脚蹬,小肩膀闪呀闪,骨碌下就从仰躺到趴着,她趴着翻成仰躺更利落,小胳膊收,肩头缩缩,骨碌就过去了。

燕然逗得哈哈笑,她便也跟着笑,笑够了,再翻。

太子回来,娘俩正乐呢。

夫妻关系融洽,太子回府,并不要人步步传报,而是直接便进了内堂。

看到自己最爱的两个人幸福的笑脸,太子身疲累顿时消散空,他摆手制止燕然过来迎接,而是走到她身边坐下。

小珠宝还不懂认人,但也知道是爹爹回来了,她趴在床上,两手撑起身子,给父亲个“无齿”的笑脸。

太子亟不可待让人帮着换了衣服,拿了毛巾擦了手脸,便伸手抱起女儿,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了亲:“今天乖不乖?”

燕然替女儿回答:“乖,宝珠可乖了,吃饱了,和我玩儿,玩累了,睡觉,点也不闹人。”

“很好,来,爹爹亲亲!”

燕然看他父女两亲亲热热,心里也暖暖的。

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议

吃过晚饭,宝珠睡了,赵弘琛邀请燕然到议事厅。

“殿下,我帮你按摩下吧。”

“不用,我今天午后小睡了会儿,很精神。”他说着,轻轻拉起燕然的手,“然儿,昨晚你帮我看奏折,累了吧。”

燕然摇摇头:“不累,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写上去,希望对你有帮助而已,太子,我这是不是干政呀?”

“呵呵,是又怎样?只要你不是为了己之私,谁敢有异议?我今天和王爷提起你昨天个批复,他还以为我从哪里挖了个高人隐士呢。”

燕然笑了笑,开玩笑,自己在这个时代,还真算是个高人呢,她比这个时代的人,见识不知多了多少。

几百年上千年的积累,她哪怕只在这知识海洋舀了瓢水,也在某些领域令他们骑马都追不上。

两人在议事厅坐定,丫鬟送上茶点,赵弘琛摆手让她们退下。

“然儿,我需要你帮我。”

“你说,我定尽力。”

赵弘琛激动地隔着茶几,拉着燕然的手:“我最喜欢你这痛快劲儿,不像有些人,扭扭捏捏,酸的让人倒牙。”

燕然笑了下,贵妇那样的女人最多了,自己想要什么,不明着说,绕着圈子让人猜,累不累啊。

“然儿,我朝现在国库空虚,已经到了让人无法安寝的程度。”

“嗯!”燕然点头,等他继续。

“想要充盈国库,无非是开源节流,你也知道,自从除了梁炳辉,京城风气大为变化,奢靡之风令行禁止,能节约的,都节约了。”

“嗯!”

“剩下就是开源的事儿,我想开放海禁。”

燕然笑了笑:“王爷定不答应!”

他们说的王爷,就是摄政王,虽然父子名分不再,但血亲之情依然。

“你怎么知道?”赵弘琛特别惊讶。

“开海禁不仅不能立刻充实国库,还得花大钱打造海防,扩充海军。这些都是烧钱的事儿,殿下此刻开海禁,时机不成熟。”

他咽了口唾沫:“然妹妹可有妙计?”好吧,说急了,哥哥妹妹的都上来了。

燕然微微笑:“殿下昨夜睡梦里,还不停地说什么‘蝗虫’‘旱灾’,你现在担心国库空虚,主要害怕没钱赈灾,对不?”

“对,对!”

“我想,赈灾的办法有很多,可以发放救济,还可以以工代赈。”

“如何以工代赈?”赵弘琛又急切,又担心,唯恐妻子只是画出个大框框,里面没内容。

“殿下,我曾经看过些地方志,不要说北方,就是号称鱼米之乡的南方水乡,依然有大量土地尚未开垦。”

“嗯,地方官员报过数字,有河道滩涂、盐碱地,还有的是山岭,不能耕种。”

“是的,我在《四海志异》看过如何改造盐碱地,说是修出大坝,利用汛期,让大水漫过盐碱地,水冲走了盐碱,地就可以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