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芸儿说道:“谁也不希望两口子之间多出个别的女人,要是土真的想那样,我也不会在那里碍着他的眼。”她也是烈性的,不可能跟别的女人分男人,如果赵土生的心已经在别的女人身上了,她绝对会成全他们的。

“所以你要把你心里的话告诉土生,不然他也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

男人有时候是糊涂的,也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要靠他自觉,你不说,他或许以为你并不反对他纳妾,毕竟女人的心思,男人怎么能全明白?

说开了,男人知道你对纳妾是相当的反感了,如果他心里有你,就绝对不会违背你的意思纳妾。

相反的,你说开了,他还要纳妾,那这样的人,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二嫂,你这么一说,我也明白了一些,我打心眼里是不喜欢多出个女人来的,我要跟土生说清楚,什么才是我的底线。”

她可以陪着他吃苦,可以陪着他渡过难关,但是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张芸儿一定要给赵土生说明白了。

李梨花微笑着点头,她也希望三弟和三弟妹好好的,虽然大家的条件好了,可不能因为条件好了,就失去了一些淳朴的东西。

如果是那样,这人也不一定有以前快活。

她和赵水生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相互之间也了解对方的底线,所以两个人都不会触碰这个底线。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更!赵水生又升了一级啊,慢慢升吧。

丫鬟的婚事

送妾事件告一段落,京城没有人再说给赵水生送女人。

也不知道新皇是从哪里知道这个事儿的,还当着温如庭的面打趣了他这个弟子。

温如庭笑着说道:“我这个学生重感情,两夫妻是从微末一起过过来的,患难夫妻,感情最是真。”

这样的人品行就很不错,皇帝自己有些冷情,可是却不希望别人也一样冷情。

至于这臣下纳不纳妾,他还真不用管那么多,只要好好的把差事办好了就成。

老赵头在这京城,吃的好,穿的好,住的也好,可是他却觉得无趣的很,因为能和他说上话的,没有几个人。

相比较起来,他还是喜欢去庄子上住,在庄子上,他自在许多。

也是不能享福的命,不过老赵头对两个小孙子特别喜欢,谨哥儿和珝哥儿都是才很小,每天见了祖父,都会在祖父这边待一会儿的。

老赵头想去庄子上住去,赵水生和赵土生也不反对,庄子上有赵金生,也能好好的照顾他。

说实在话,赵水生对老赵头已经尽到了一个人子的责任。虽然没有感情,可是生活方面,一点儿也不亏待,有什么好东西了,老赵头也是头一份。

考虑到官员的父母过世了,要守孝三年,所以老赵头还真是要好好的活着。

王二从外面回来了,他还一直没有成亲,跟赵水生说,想要求娶李梨花身边的瓶儿。

瓶儿可是李梨花身边的第一个丫头,现在已经成为一等大丫鬟,她今年也十六七了,具体年龄不知道,因为家里人把她卖的时候,她还小呢,在人牙子手里养了几年,才到了李梨花手里。

这几年,瓶儿做大丫鬟越做越顺手,李梨花很多事儿都是让她去管的,包括小丫鬟的调教。

因为府里需要的人越来越多,李梨花就不会想最开始一样,吩咐这些丫鬟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如今瓶儿已经长成了大姑娘了,还要被人求娶。

李梨花自然不会阻拦,不过因为瓶儿跟着她的时间最久,所以李梨花会问问瓶儿的意见,如果她不同意,李梨花也不会勉强。

说来,这些丫头们以后长大了,都得要陆陆续续的配人了,除了一些心腹的丫鬟,其他的,恐怕就是拿着名册配人了。

当然,如果有相互有意的,只要符合规矩,李梨花也不会棒打鸳鸯。

从来京城开始,也有一部分下人是别的府里送过来的,不过卖身契都在她手里,经过这几年的调教,不说忠心耿耿,也知道自己的主子到底是谁了。

李梨花把宋福家的叫过来,毕竟她也不好直接问瓶儿的意思。

宋福家的跟这底下的丫头们感情都不错,还有些丫鬟都拜了宋福家的为干娘。

李梨花也没有说这样不对,在这种有下人的人家,因为自己本身没有父母,所以拜拜干娘,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宋福家的听了这个事儿,就喜笑颜开,“太太不说,奴婢也要跟您说的,瓶儿那丫头长得好,年龄也到了,是该要嫁人了,太太放心,这事儿包在我的身上,保证弄得妥妥当当的。”

李梨花说道:“这还是我们府上第一个丫鬟的喜事,如果成了,让瓶儿放心,嫁妆我这边包了,就是身契,我也会还给她的。”

“太太真是心善,咱们这些当奴才的有福了!”

一般身契都是花钱买的,想要卖身契,可以拿钱来赎回去,但是如果得了主人家看重,或者主人家恩典,直接把卖身契给了本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别夸我,办不好差事,我也不会讲情面的。”李梨花说道。

“那是,办不好差事,奴婢们也没有脸来见太太。”

丫鬟们住的地方一般是后罩房,而瓶儿因为是大丫鬟,所以住在李梨花他们正房旁边的厢房的一个耳房里,这样也方便伺候。

宋福家的进去的时候,瓶儿正在拿着针线做鞋子。瓶儿的鞋子做的特别的舒服,李梨花很喜欢,也让瓶儿给几个孩子都做一做。

宋福家的进来,笑道:“你怎么就没有歇着的时候?”现在是瓶儿歇息的空档。

“宋婶儿,你快坐,我这鞋子就只有几针了,做完了,也就不惦记了。”

宋福家的看瓶儿,十六七岁的姑娘,长得跟朵花一样,正是正好的年纪。

宋福家的坐下后,问道:“以前也没有听说你父母家人的事儿,现在你的日子也好过了,如果想打听他们,我想想办法。”

瓶儿摇头,“当初我年龄太小了,记得不太清楚,不过,也记得,我不是家里的老大,上头还有几个姐姐。最后家里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就把我们姊妹几个都给卖了,我想着,既然当初把我卖了,我何必还要找到他们,再把我卖一次?我在这府里,跟着太太,才有好日子过,干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呢,宋婶儿,您别说我凉薄,在我被卖了的时候,我已经报答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了。”

被卖了,那就是生死都是由主人家,她整个人都是主人家的。而且,瓶儿记得小时候,好像天天都是要做活,做的不好,就要挨打,这样的家人,她回去找到了干什么?还不如没有,大家都清静。

如果家里人知道自己现在过的还不错说不定就要找上门来,要东要西的,只能给主子带来麻烦。

“唉,你说的倒也是,不过姑娘家大了,你就不考虑以后的事儿?”宋福家的问道。

瓶儿看着宋福家的,问道:“宋婶儿,咱们谁跟谁,你要是有话,直接说,我听着呢。”

“那也好,其实是这样的,有人向太太求情,想要求娶你。”

瓶儿一听,脸色通红,毕竟是个大姑娘,听到婚事还是会害羞。

宋福家的笑道:“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也到了可以出嫁的年纪了,要是真的要好的人,不妨考虑考虑,这次呢,是外面的王二求娶你的哦,你要是乐意呢,就答应一声,我好跟太太说去。王二这个人呢,虽然年纪大了些,可是是个有本事的,你跟了他,以后必然能过上好日子。”

王二这个人,瓶儿也知道,见过几次面,有一次王二去找老爷,她替太太给老爷送东西去,就遇上了,只是两人连话都没有说过,他怎么会求娶自己呢?

王二有什么本事,瓶儿作为大丫鬟,自然是知道的。

宋福家的说道:“瓶儿,你平时也是个爽利的人,怎么现在扭扭捏捏了?这可是太太让我问的,太太说了,你要是不乐意,就绝对不勉强,我自己觉得,王二是个很好的人,自己有本事,还是咱们老爷的手下人,你以后真要嫁给他了,也能过上少奶奶的日子呢。而且太太说了,到时候把你的卖身契给你,你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奴婢身份配不上王二。”

瓶儿想着,自己早晚也要嫁人,她本来是想在府里找个人配了,然后还能继续服侍太太,做个管事媳妇。

可是王二虽然跟着老爷,却不是在府里的,到时候真要嫁给他,那岂不是就不能在太太身边服侍了?

“你怎么这么不会想啊,王二是替咱们老爷办事的,你跟着王二,不也是替咱们老爷和太太办事吗?说来说去,王二和咱们府上关系,在你嫁过去后,就更亲近了,你说是不是?当然,主要是王二这个人,我看着不错,人仗义,你要是不嫌弃他,他肯定能对你特别好,你就等着享福吧。”

瓶儿最后在宋福家的说服下,点了点头。

宋福家的眉开眼笑的给李梨花报信去了。

这一下子,府里的人,都知道太太身边的瓶儿要嫁到外面去了,太太还把卖身契给了瓶儿,而且还给瓶儿置办嫁妆呢。

大家都很眼红,不过倒是不嫉妒使坏,因为瓶儿是跟着太太时间最久的,感情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但是大家却知道,只要你办好了差事,以后太太那边是不会小气的,说不定也会赏你卖身契。

当然,很多人觉得背靠大树好乘凉,出去了,无依无靠的,还不如在府里当奴才,起码不用风风雨雨的。

这就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瓶儿要不是嫁的是王二,也希望留在府里。

只是王二是良籍,为了能让瓶儿在地位上对等,李梨花就放了瓶儿的身契。

瓶儿就开始备嫁了。因为瓶儿没有爹娘,就认了宋福家的为干娘,到时候嫁人,也是从宋福家的那个屋里出嫁。宋福家的全权把事情给揽了过去,包括走礼,定日子,然后婚期的举行。丫头们都各自给瓶儿送了添妆。到了正日子的时候,李梨花也不拘着他们,让大家都去给瓶儿送嫁去了。

这可是赵府第一个丫鬟嫁人,自然是热闹非凡,而李梨花作为主子,反而不好过去了。

只让知春代表这房里的人,一起给瓶儿送嫁。

王二在京城租赁的有房屋,瓶儿嫁过去后,还有一个小丫鬟伺候。

王二也是对瓶儿很不错,他年纪也大了,这几年跟着赵水生,也混成了人上人,不过他再是人上人,对赵水生的敬佩和崇拜从来都没有减过。感觉就好像没有赵大人办不了的事儿。

明先生

说来说去,王二自己就是个跑腿的,也得亏赵大人信任他,不然他还是街上的一个混混呢。

哪里能过的上这么好的日子,还娶了美娇娘?

说到娶瓶儿,是因为王二见过瓶儿,还因为瓶儿是赵太太身边的大丫鬟,他自己是个什么德行,他心里清楚,能够娶到太太身边的大丫鬟,那就是他的造化。

跟在太太身边,那修养一定很不错。

他王二要不是遇到了赵大人,哪里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过?

三朝回门,瓶儿是去了干娘宋福家的那边,不过先过来给李梨花这个主子磕头。

李梨花见瓶儿已经把头发梳起来了,且面上也多了份娇羞,就知道,她这新婚的日子过的很好。

“以后好好的跟你相公过日子,要是王二欺负你了,直接过来找我们,我们替你做主!”李梨花说道。瓶儿眼眶红了,“太太的大恩大德,瓶儿一辈子也不会忘。”

“好了好了,大喜的日子,咱们就高高兴兴的,你那些姐妹们正等着你呢,你和她们去说说话吧。”

知春等人早就迫不及待的跑去找瓶儿去了。瓶儿是第一个嫁人的丫鬟,她们这些丫头以后也都要陆陆续续的嫁人,对未来的生活,也是有些忐忑的,和瓶儿说说话,也正好能缓解这种忐忑的心情,或者是从瓶儿身上找到自己以后要功德生活的影子。

“娘!”瑾哥儿蹬蹬蹬的跑过来,他现在长得胖乎乎的,看起来特别可爱,李梨花和赵水生两个人都长得不差,所以两个孩子也都很好看。

楚楚在后面跟着跑过来,跟李梨花告状,“娘,弟弟不听话,我教他描红,他都坐不住,非要来找娘。”

作为一个姐姐,楚楚非常好为人师,尽管弟弟才一岁多一点儿,也不妨碍她教弟弟描红写字。

可是瑾哥儿才多大一点儿啊,手里都握不住笔,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新鲜,可是时间长了,他就不乐意了,趁着姐姐不注意,他就跑来找娘了。

瑾哥儿对姐姐告自己的状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还乐呵呵的。

李梨花对楚楚说道:“等弟弟再大一些,手里能握住笔了,我们楚楚再教弟弟好不好?”

楚楚看看弟弟的小胖手,只能无奈的同意了,她只是想当当先生,怎么就这么难呢?

眼看着楚楚大了起来,李梨花想的是要不要请个先生回来,专门教楚楚。

或者是看看谁家有女学,送到女学里,这样人多,让楚楚也找几个闺中好友。

看何莲都有蓉姐儿这个好朋友的,小孩子的感情,在小时候很纯粹,等长大了,嫁人了,就没有小时候那么的单纯了。

李梨花和赵水生商量,赵水生说道:“可惜这边没有专门的女学,不然送楚楚进去,也不错。”

他说的是大夏的时候,有那种朝廷办的女学,王公贵族的女儿,都在那里读书。里面的先生也是一等一的。只是周朝这里没有。

李梨花笑道:“楚楚也不必学那么多,把女子基本要学的学会了就成,我不想她那么辛苦。”

想当年,她是样样精通,可是又怎么样呢?到了这里,也就是一笔字和女红帮着她度过了难关,像什么琴,棋,画,都还有用着呢。而且,有了孩子,谁还有那个闲情逸致,天天的弹琴那。

要她说,还是学会管家最为要紧,女子主持中馈,就是不是宗妇,以后自己的小家也得管起来。

如果不是李梨花本身就熟悉这些,连后宫都管的了,现在也没有这么得心应手。

当初赵水生中了榜眼,皇上还赐了府邸,有不少人想看自己笑话的,觉得自己不过是个村妇,到时候应酬还有管家肯定会闹出笑话来。

可是结果呢,现在再也没有人说,她不会管家,也没有人说她一个村妇,不配赵水生了。

“我想着,本来温家的家学里,也有专门教女子的,只是温家现在没有嫡亲的姑娘在里面,别的又不熟悉,问了田太太,她家蓉姐儿以前是在明先生的私塾里读书识字的,那地方还不错,不如把楚楚也送到那里去。”

明先生是位女先生,她以前是宫里的女官,一直到了二十五岁,才从宫里出来,只是从宫里出来后,她也没有直接嫁人,反而就办起了这私塾,专门针对女孩子的。琴棋书画,厨艺,女红等等都有教学。

当然,并不是只有明先生一个先生,还有其他的人,都是跟明先生身份类似的人,也有的不是从宫里出来的。不过,在这京城里还是很出名的。

当然,这束修也不是便宜的,不过为了自己的女儿,钱真的不是问题。

如果有精力,李梨花可以自己教楚楚,只不过,一方面,是她没有时间,这整个府里,她都要操心,另一方面,她的一些想法和所学,害怕跟这周朝的有出入,既然生在这个朝代,就该符合这个朝代的规矩,李梨花不想自己的女儿因为自己而给耽误了,她应该是开开心心的。然后有些心计,至少不能被别人欺负到了。

李梨花跟赵水生说了明先生的这个私塾,赵水生也点头答应了,毕竟李梨花是楚楚的亲娘,所做打算都是为了自己的女儿。

他对女孩子的教养,还真的没有什么经验,上辈子他没有女儿,就是儿子,也是直接交给太傅们去教的。

本来是想请个先生来教导楚楚,不过想着,小孩子还是应该多与同伴在一起玩,那样性子才会开朗一些,多认识一些朋友,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赵水生同意了,李梨花也是跟田太太说了这个事儿。楚楚的年纪够了,只是田太太说,明先生的那个私塾,想要进去,还得先考一考学生,如果考得时候,没有通过,那她们那边就不会收的。

“当年我们蓉姐儿考得是记性,就是先生给你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她看你能把书上的内容背下多少。那书还是先生当场指定的。当时,我还担心呢,不过我们蓉姐儿还算是可以,勉强通过了。你家楚楚还小,应该考的不算难。”

李梨花说道:“幸亏有你熟悉这个,不然我们都不知道要怎么准备了。”

“唉,这算什么?其实当时我都准备在家里聘个先生的,只是想着小孩子还是跟小孩子玩在一起比较好,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还真过了,可别说,到了那明先生的私塾,确实能学不少东西。”

李梨花又问了这私塾的休沐的情况,田太太道:“因为是女学,上午上一个时辰,下午一个半时辰,平时可以请假,基本上不管,而且是上五天休息一天,毕竟是女孩子,不可能跟男孩子一样,相对的宽松一些。”

这样也挺好,李梨花还担心要是学业太重,自己的女儿就过的不快活了。

不过,田太太告诉李梨花,最好当天是由她亲自去送过去,这样也是表示对孩子学业的重视,随随便便的让下人送过去,那印象会不好的。

“曾经有个姑娘,就是让家里的管事媳妇送过去的,结果明先生就没有收下来,说是孩子的父母都不重视,也不必在她这里浪费时间,明先生从宫里出来的,人脉也广,想找她的麻烦,也没有那么容易。”

李梨花点点头,这个明先生倒是有股子傲气。看来是真心想把学生们教好的。既然这样,李梨花也放了一半的心,另一半,那就是在自家女儿身上了。

楚楚也知道自己要去私塾读书了,不过她去读书,不像何壮还有赵琪一样,还需要住在私塾那边,只需要每天派人把她送过去,然后到了时辰再接回来就好了。

中午的一顿饭,是在私塾吃的,这也是私塾要求的,因为中午来来回回的,既耽误时间,又浪费精力。

如果有事儿,可以请假,所以中午那点时间,就必须呆在私塾里面。

李梨花和女儿楚楚穿戴一新,坐上了马车,去了明先生的这个慧明私塾。

离赵家不算远,也不算近,用了半个时辰,到了慧明私塾,因为已经提前打了招呼,所以今天就已经有人等着了。

李梨花看了这私塾四周,发现这私塾布置的跟花园一样,学生们读书的地方,后面是翠绿色的竹林,绿色的竹林,白色的房子,看着就显得很干净。

李梨花和楚楚母女两个被迎到了明先生的屋子里,这是慧明私塾的规矩,凡事想要进学堂的,就要先通过明先生。

楚楚有些紧张的握紧了李梨花的手,李梨花微笑着对楚楚点了点头,她相信自己的女儿,楚楚放松了些。脸上也带了微笑。

明先生是个三十来岁的女子,不言苟笑,穿着也很普通,见李梨花带着孩子过来了,就对李梨花点了点头,就有人请李梨花先出去,屋子里是明先生要考楚楚了。

李梨花对女儿微笑鼓励,然后很平静的走了出去,只不过心里却未必没有波澜,因为这位明先生,长得竟然很像以前宫里的德妃!

连年纪都差不多大,只不过德妃是脸上都是笑,可是这位明先生却是一本正经的,看着就觉得她不经常笑。

该不会以后隔段时间,就会遇到和故人长得像的人吧。简直是太有缘分了还是怎么的?

随意

以前有个和燕贵妃长得很像的张寡妇,如今又出现一个和德妃长得很像的明先生,李梨花心道,该不会楚宣的那些女人,都一个个的以这种方式出现吧。

那么她呢,她自己呢,好像是她和原来的自己只长了有一两分像,根本说不上很像。

而这位明先生,和以前的德妃,那绝对有五分像,要不是神情不一样,她还以为是德妃跑到这里了呢。

说起了德妃,原来的德妃,在后宫,是跟着楚宣时间很长的一个女人,皇子们没有娶正妃,就要先指两个侧妃,这个德妃就是其中的一个。

还有一个侧妃,还没有等楚宣登基,就已经生病死了。

所以只有德妃是跟着楚宣时间最长的。德妃长得不算很漂亮,但是因为跟着楚宣的时间最长,也是宫里的老人了,最后还生了个皇子,于是被封为了德妃。

别人都说德妃老实,可是李梨花原来当皇后的时候,却知道这所谓的老实,也不过是表面现象。真的老实,也不会能活的那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