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嫁给楚宣后,德妃是老老实实的过来给自己请安,一句怨言也没有。

好像很尊重自己这个正室,可是正因为她这个老实的样子,李梨花差点在她手里吃了亏。

不得不说,李梨花能迅速的适应这王府和宫里的生活,这位德妃可是功不可没。

明面上贤良淑德,背地里却阴险的手段层出不穷,还喜欢借刀杀人,她自己一点儿也不沾上。

当初自己怀着太子的时候,有几次差点流产了,都少不了这位德妃的手段。

可是,李梨花还是把太子生了下来,而后来德妃也生了个儿子,只不过她生的皇子,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还聪明可爱,长大了,却一天比一天胖起来,最后胖的跟个球一样,一个人的身体有别人两个宽,那孩子也才十几岁,却怎么样也减不下去。

李梨花知道,这德妃的野心也大,暗地里还勾结了燕贵妃,想要把她的儿子扶上位去,因为燕贵妃没有儿子,德妃没有燕贵妃受宠。

只不过呢,她的儿子不争气,长成了那样,燕贵妃就是有那个想法,也是办不成。

当然,德妃的儿子为什么会成为那样,少不了李梨花的手段,她本身就不是个好人,为了自己的儿子,和自己应得的东西,做出狠毒的事儿,也在所不惜。

好歹还保留了她一命不是?也算是仁慈了。

这就想远了,上辈子,德妃还没有等到他儿子开府,就已经过世了,所以没有和李梨花斗到最后。

她只是看见这位明先生,想起了和明先生长得相似的德妃罢了。

好在这位明先生和那位面上温婉贤良的德妃不一样,这位一直是板着脸,不言苟笑的,两人不能混为一体。

明先生考过了楚楚,然后表示楚楚可以来慧明私塾念书了。

当然,这束修是少不了的。整个过程,明先生一点儿笑容都没有。

楚楚在回去的路上,跟自家娘说,明先生怎么一直板着脸啊,要是以后也这样,那是不是生气了要打手板?

李梨花笑着说:“只要你读书读好了,先生就不会打板子的。”又问先生今天考了她什么。

楚楚说道:“先生让我背出十首诗出来,娘,我都背出来了。”

这明先生也够刁钻的,要是送来的孩子还没有开蒙呢,这要背出十首诗,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儿,也得亏从楚楚三岁的时候,李梨花就开始教她背诗了。

就这样,楚楚成了慧明私塾的一名学子,从明天开始,就要正式去上课去了。

送楚楚的人都已经安排好,毕竟都是家里有下人的,所以楚楚这样的也不算出格。

本来李梨花不想把遇到的明先生长得像德妃的事儿告诉赵水生,毕竟都是上辈子的事儿了,还提了干什么?

上辈子她可不是个好人,赵水生也是。两个人谁也别笑话谁。

只是想着赵水生有时候下衙了,要顺带去把楚楚带回来,说不定会遇上那明先生。

遇上就遇上吧,李梨花心道,她既然不在乎了,说这些干什么?

而且要是赵水生真的遇到了明先生,觉得她长得像德妃,那是他的事儿,她这边犯不着还着急忙慌的跟他说这个事儿。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赵水生突然就对李梨花笑了。

李梨花觉得莫名其妙,又没有说什么笑话,还没有看到什么有趣的事儿,他这突然笑了,是怎么回事儿?

李梨花待要不搭理他,就准备闭上眼睛睡觉的,谁知道旁边的这位,倒是有闲情逸致,聊起了天。

“你说,这周朝和我们大夏是不是有什么联系?”赵水生说道。

李梨花一听他这样说,就知道,他肯定看到那位明先生了。

只不过,现在他们的年龄可是比明先生要小好几岁呢。李梨花也不怕赵水生还跟这位类似德妃的明先生来个‘旧情复燃’。

当初那张寡妇长得像燕贵妃,可是却颠覆了形象,估计赵水生想着张寡妇和燕贵妃都觉得膈应吧。

“我看最大的关系,是我们两个到了这里了。”李梨花还真这么觉得,要不然怎么解释他们两个成了这样了?

至于这出现类似的燕贵妃,德妃,那也是因为他们来了,才出现这种事情的,他们不说,谁知道他们长得像谁啊,就是说给别人听,别人也听不懂。

“这倒也是,只不过那些人和我们也没有关系。”秘密是在他们两个人心中,其他的人都不知道,他们连自己的儿女也不打算告诉的。

他们是在说那明先生,可是实际上也不是在说她。李梨花还有心开玩笑,“你说,我们以后是不是还会遇到你那后宫的女人?”

贵妃,德妃,是不是接下来的嫔,贵人等等,都要一个一个的出现呢。

“什么叫我?我现在是赵水生,和那些人没有关系。”即使出现了类似的人又如何呢?上辈子他对她们也不是真心的。

不过是当皇帝,按照规矩安排的女人罢了。

至于德妃这个女人,赵水生还有些难以启齿,因为这德妃给楚宣戴过绿帽子,当然,他绝对不会对李梨花说的,不然会被她笑话死的。

所以后来德妃的死亡,也有赵水生暗中做过手脚,即使德妃生的儿子成了那样,他也没有管过,因为那个儿子,还真说不定是谁的孩子。

想来他也是仁慈的,没有要了德妃儿子的命,让他活了下来。

两个人对那明先生都没有过多的说,不过是个长得相似的人,就是楚楚在私塾里,那明先生也不是教她的。所以交集就更少了。

过了不久,田太太的蓉姐儿就定亲了。

蓉姐儿今年十二岁,定了亲,待三年后及笄,就可以嫁人了,像讲究的人家,定亲,然后六礼走完,可不得好几年的功夫?

蓉姐儿定亲,还不是田太太两口子定下来的。

“是我公爹在任上给定下来的。”田太太心里不好受,蓉姐儿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从那些小,长成亭亭玉立,结果公爹那边直接一封信,就把自己女儿的婚事给定了下来。

田大人也是个孝顺的,自然个反驳自己爹的话,而田太太呢,出嫁从夫,她能怎么反对呢?

李梨花劝道:“主要是看男方的人品怎么样,你公爹那边,应该不会胡乱许配人。”

田太太说道:“我知道是这个道理,可是我这心里就是不舒服。养了十几年的姑娘,我这个当娘的就没有一点儿做主的权利,他们想把人许配出去就许配出去?我这个当娘的,还有什么用?”

因为这个,田太太连田大人都不理会了,她在家里憋屈的不得了,真想找个人说说。

婆家是又怎么样呢,自家公公决定的事儿,他们还就是不能反驳。

说起来,还是赵太太这边好,人家虽然是寒门出身,可是什么事儿都能自己做主,她公爹也不敢随便给他们做主,像把孙女许配出去的事儿,根本就不可能在赵家出现。

人家的底气足,一草一木都是他们赚来的,而田家这边了多多少少沾了父辈的光,于是在这种事儿上,就没有底气,就只能听人的话。

更可气的是,她连找个理由反对也不成,说人家对方人品不好?这是污蔑,可是田太太就是觉得特别的不舒服。也不是她故意要赌这一口气,她好好养大的女儿,就这么几句话就被许配出去了?

她还想着好好的给女儿找个女婿,各方面都要打听了,谁知道来了这么一出。

长大

田太太尽管心里气闷,可是事情已经定下来了,她也不能反对。不然就成了不孝了。

好在定的人家,各方面都不错,她只能在这方面安慰自己了。

时间过的飞快,一转眼,又是三年过去。

这三年,赵水生在户部办差事,越来越得心应手,家里面也没有再出什么烦心的事儿。

张芸儿又添了一个儿子,起名叫赵琅,才一岁多一点。

李梨花倒是没有再生孩子,楚楚已经八岁了,快成为大姑娘了。想一想,来到京城也都五年了,真是不知不觉中,连瑾哥儿都已经五岁了,已经开蒙了。

老赵头是在庄子上住的时间多一些,不过隔断时间会回来,看他的孙子。

何壮已经从学堂回来,现在赵水生让他管一些外院的事儿,有几个铺子也让他在练手,何壮是自己觉得没有读书的天分,读了几年书,把字认了,就不再读下去了。

赵水生也没有勉强,眼看着何壮到了要成亲的年纪了,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是对的,就应该支持。

何壮是有自己的想法,不过他的想法,现在还不好说。

何莲也是大姑娘了,这样年纪的姑娘是该定亲成家了。只是这人选,李梨花也让人问过老赵头,老赵头说了,娘舅如母,他们这些舅舅和舅母给她做主就成,何家的人根本就不会管,而何莲的娘,现在也和赵家断绝了关系,而且还改嫁了,两边都沾不上。

就是何家那边,因为不用管两个孩子的婚事,所以乐得撒手。

何壮找到了赵水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赵水生道:“你想回老家去?”

何壮觉得很羞愧,二舅舅又供吃又供喝,还让他读书,现在还让他跟着外面的管事学本事,他却要离开这边回老家去,是很忘恩负义了。

只是何壮知道,他要是一直在这里,肯定是二舅舅补贴他,他不想一直被二舅舅照顾。

何壮点点头,“是的,二舅舅,我想着,我已经大了,有些责任是该承担起来了。何家那边还有祖父和祖母,我回去也能养着他们。”小时候是没有想着这些,可是长大了,该是自己的责任,就该承担起来。

不然,让别人说二舅舅,把何家的子孙霸占着,也不让人奉养祖父祖母,他真的不想因为自己再连累舅舅们。

“也好,你想回去,我也不拦着。男子汉,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是好的,只希望你以后更有担待。”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何壮能够想着回去自食其力,然后奉养祖父祖母,那也是一个好的想法,他不会阻止的。

“多谢二舅舅。”何壮松了一口气。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何莲这个妹妹了,怕跟着自己回去,到时候被何家的嗯随便许配了。

何壮觉得自己真的是脸皮厚,占了舅舅们这么多年的便宜,到了最后,还想让舅舅们安排何莲的婚事。

“不用谢我,你自己以后不要后悔就成。至于你妹妹,你是想带回去,还是在这里,我们安排了婚事你再走?”赵水生问道。

“舅舅我,”何壮觉得自己真是虚伪,明明是那种打算,还不敢说出来,“妹妹的婚事,还请舅舅和舅母安排吧。”

他父亲没有了,母亲有等于没有,他这个当哥哥的,能给妹妹做主。

“既然这样,那等你妹妹的婚事结束了,你再回去吧。”赵水生说道。

这样真的太好了,解决了妹妹的婚姻大事,他回去就不害怕了,也能自己闯荡,然后奉养祖父祖母,不让别人说自己和舅舅,让他们看看,自己被舅舅教导,是正确的选择,也不给舅舅们丢脸。

“二哥,何壮真的要回去?”赵土生问赵水生。

赵水生点点头,“他自己有自己的想法,既然这样,回去也好,毕竟是何家的子孙,我们把他养大,尽了自己的责任。”

赵土生也说道:“也是,他祖父祖母年纪也大了,小时候还好说,现在长大了不管,也不成。”

赵土生倒是没有说,何壮忘恩负义,他们把何壮接过来养着,也不是为了让他报恩的,只不过是舅舅对外甥的照顾。

能够以后自己养活自己,那就是很好了。

只是对于何莲的婚事,李梨花和张芸儿都觉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

按说,她是赵水生的外甥女,赵水生还是户部的员外郎,官位虽然不高,可是户部是个肥缺。

这样的一个人选,应该有不少人看得上吧。可是呢,另一方面,何莲只是赵水生的外甥女,又不是亲生的女儿,何家一点儿根基也没有,还是小地方的人,连父母都没有。

完全只是靠着赵水生。嫁妆也只能是赵水生这边出。

因为这两个方面,这真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要说赵家对这个外甥女也是很好,这一点只要熟悉的人都看得到,可是呢,这种好,到底比不上亲生的女儿那种亲。何况,赵水生自己又不缺女儿。

有些上门来提亲的,很多是庶子,这一类,李梨花直接给否定了,不是看不起庶子,而是成了庶子媳妇,那上头就有两层婆婆,夹在中间,难受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何莲的性子又不是那种强势的,到了这种人家,只能是受罪。

可是呢,找个寒门学子,又怕是那种势利眼,在赵家好的时候,会对何莲好,可是如果赵家失势,这种人家肯定会翻脸无情的。

李梨花这几天被接连上门的媒人弄得是有些头疼,这还是外甥女呢,真的等到了楚楚要定亲的时候,她肯定更烦了。

张芸儿说道:“二嫂何不问问何莲和何壮是什么意见?毕竟这过日子的是他们。我们只能在旁边把住大方向。”

毕竟,何壮可是何莲的亲哥哥,他要是什么意见也没有,那就是不负责任。

其实这种不是自己亲生的女儿的婚事,还真是不好办,到时候过的不好,说不得就要埋怨到他们头上来,这出钱又出力的,最后落着一个不好,那真是会呕的吐血的。

“也罢,我这里有好几个人选,看看他们兄妹都有什么意见。问一问,以后也不落着埋怨。”

何壮到了妹妹何莲这边,何莲见到哥哥,忙请她哥哥坐下来了。

“妹妹,我打算等你的婚事成了,就回老家了。”何壮对何莲说道。

何莲很吃惊,“哥哥,你为什么要回去?”从来到京城,他们从来没有回去过。也没有想到这些。

“因为我们姓何,不能让舅舅养我一辈子,家里还有祖父和祖母,长大了,我也该承担起责任来了。”

何莲的脸色一暗,是啊,他们不是孤儿,还有祖父和祖母在老家呢,以前是小,没有本事,处处都靠着舅舅他们,但是人长大了,还厚着脸皮,在这边,让舅舅养活,那真是太不要脸了。

家里的祖父祖母都不关心,也不养活,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

总不能还把祖父和祖母接过来,让舅舅帮着养吧,那样真的是不知道好歹了。

“哥哥,你做的对,我和你一起回去!”何莲也支持自己的哥哥。

“不,你不能回去,妹妹,你听我说,我是有考虑的,你现在的岁数也不小了,回到老家后,肯定要立刻给你说亲的,我是担心,老家的人给你说个不着调的亲事。”

何莲的脸色一白,她想到了何家的有些人,她那个大姑,当年还说要把她带回家当儿媳妇,她那个表哥是个什么德行,她都知道。

何壮说道:“现在有舅舅给你做主,让舅舅给你说个好亲事,我也能回去的安心。”他是男孩子,再怎么着也吃不了什么亏,可是妹妹是女孩子,真要回去了,吃了大亏,后悔都来不及。

虽然说这个话题,是有些太出格了,可是他们是亲兄妹,何壮怕说不清楚,自己的妹妹会不听,非要跟自己回去。

“把你安顿好了,我才能放心的回去,这些年来,舅舅对我们兄妹两个是什么样的,你也知道,他们是不会害我们的!”

何莲点头,“我知道舅舅舅母对我们好,我只是,以后我们就不能见面了吗?”何莲有些想哭。

“你放心,等哥哥出息了,我们还会见面的。”姑娘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这一点何壮很清楚,没有了父亲,他就是长兄如父了。

“我会好好的努力,到时候,也能给你撑腰!”何壮说道。

“哥哥,我明白了,我都听你的。”

“那好,我等你的大事儿完成了,我再回老家去,你告诉哥哥,对以后的婆家有什么要求?”没有了母亲,这样的问话,也只能是何壮这个当哥哥的问,他虽然有些不好意思,可是事关妹妹的终身幸福,他一定要好好的问清楚。不然以后吃苦的是妹妹!

意料之外

“我,我也没有什么要求。”何莲不好意思。

“你跟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何壮道,“你不说清楚,我到时候怎么跟舅舅他们说?要不这样,我问你,你是想嫁到大户人家去,还是想到一般的人家,比如才考上秀才的,或者举人之类的,就是以后能有出息的人家?”

何莲想起了自己的好友蓉姐儿,她定的亲事,是一户家的公子,家里也有人在当官。

何莲说道:“我没有那么大的心,只想找个人口简单的,好相处的。“从小娘和祖母就吵架,她实在是怕了。

婆媳关系,她不知道自己处理的好还是不好,要是大户人家那边,她要应付那么多的人,真是害怕。

何况,她也知道自己的身份,要不是有二舅舅,她也不能被有些人看上。

至于秀才举人,人家看上自己,恐怕是想着以后好依仗舅舅吧,他们被舅舅养活着,她以后也不想还要什么都麻烦舅舅,给舅舅带来麻烦。

何壮似乎是懂了,和妹妹谈过后,也找机会给李梨花说了。

只要妹妹没有私底下看上谁就好,那样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其实婚姻大事,长辈们决定就成了,舅母他们还问自己,也是对他们兄妹的尊重。

“人口简单,好相处?”李梨花得了这么个答案,倒是想到了自己手里的几个人选。

话说,这个给人选夫婿这件事儿,她还真是第一次。

在京城这几年,认识的人也不少,交际也多了,但是真要找个合适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

“二嫂,这事儿,你担心什么啊?要我说,这过的好过不好,都是各人的造化,成了亲,过日子的是他们自己,总不能还时时刻刻的看着吧。”

就是亲娘也没有这么操心的。

李梨花笑着说道:“我这不是第一次弄这个总要好一些,一对佳偶总比一对怨偶要好。”要是过的不好到时候要麻烦的还是他们那。所以,还不如一早就找个好的。

正当这两个人都在为何莲的婚事操心的时候,在庄子上的佟氏回来了,这几年,佟氏很长时间都是在庄子上,也就是逢年过节才会回来,不过听说,在庄子上,跟赵金生过的很不错,赵金生喜欢种地,她自己也弄了块菜园子,也种起了菜,两个人倒是夫唱妇随了。

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却过的也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