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梨花也想着,上辈子她的那个好姐妹,因为知道自己要进宫当太子妃,就偷偷的给自己下慢性毒药。

那慢性毒药如果时间长了,不仅身体会变得虚弱,而且还会影响生育。

也是自己运气,发现的早,不然根本不可能把太子生下来。

而自己的那个好姐妹,她也给她找了个好去处,让她嫁给了一个浪荡子,既然你不仁,我也不义。

那位好姐妹,后来就疲于应付她自己丈夫的各种女人,也是她的各种妹妹,既然她手段了得,不让她施展,那岂不是浪费了她的天赋?

等十来年,自己再见到那位好姐妹,已经是满脸的沧桑。

唉,不想这些了,话说,从那次并州之后,楚楚就不再上岸去看什么稀奇了。倒是很能做的住。

倒是瑾哥儿,跟着他爹,玩了个不亦乐乎。

走水路不走旱路要快的多了。八百里的路程,八个月就已经到了。

林州码头现在已经在眼前了。赵家安排的管事这几天一直在码头上等着,就怕错过了主子们的船。

等见到主子的船后,立马安排了马车和轿子,李梨花和孩子们直接坐着轿子上了马车。

林州属于中等的州府,不大也不小。

林家的管事已经在里林州府衙不远的地方买下了一座宅子,这样,赵水生上差的时候,就很方便。

说来也巧,这宅子,还是上一任的林州同知卖给赵家的。

林州同知是因为要丁忧,想着三年丁忧后,肯定不会再来林州任职了,这宅子留着也是浪费,所以就直接卖给了赵家。

价格也是按照市价,赵家付了钱,现在那宅子已经空了。

“小的只让人稍微收拾了一下,剩下的就等老爷和太太来了看有什么需要置办的。”管事林寿禀报道。

他一家子打头,先到了林州这边。

赵水生点头,“你做的很好,辛苦了。”

林寿笑道:“这是奴才应该做的。”能跟着老爷来到林州,那也是老爷对自己的信任那。就是辛苦点又有什么关系?

买下的宅子是三进的宅子,倒是和京城四进的宅子差不多大了,不过京城的房子很贵,不是林州能比较的。

大家坐了半个月的船,都很疲惫,稍微洗漱了一番,都先去歇息去了。

而赵水生在歇息过后,就先去了知府衙门,要先去报道去。

李梨花吩咐下人们各司其职,把该摆放的东西都摆放好,厨房里也做了饭,李梨花陪着女儿和儿子简单了吃了一顿,然后带着楚楚和瑾哥儿去看这新买的宅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至少得在这个宅子里住上三年。

两个小的也很有兴趣,林州的气候比较热,李梨花还看到了一些林州特有的花木。

三进的宅子,竟然还有个后花园,所以说,这三进的宅子,比京城四进的宅子都要大。

“娘,以后我们在这里做一个秋千架怎么样?”楚楚见到后花园,被这花园的景色给迷住了,这个时候虽然是初秋,可是各色的花朵都开着,一点儿也不像进城,现在估计只有菊花在开了。

“好!”对于这种小要求,李梨花都不会拒绝的。

这宅子的房屋也够多,还有两个小跨院。

李梨花就把其中的一个东跨院给了楚楚当闺房。

“娘,您真是太好了!”楚楚想着,怎么布置自己的院子呢。

在进城的时候,她只是跟着爹娘住在西厢房,还没有自己的跨院呢,一来是因为楚楚年纪还小,他们都不放心,二来,是因为京城虽然也有跨院,可是给老赵头和赵土生他们住了,另外一个空置的,也是留给赵金生两口子和赵琪的,总不能他们过来了,还要住在客院。

现在在林州,就是他们一家四口,给楚楚一个跨院,根本毫无压力。

“瑾哥儿再长大一些,就要住在外院了,也是单独的院子。”李梨花对瑾哥儿说道。

瑾哥儿也欢呼起来,这孩子,都想自己单独去住,李梨花如何不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看了第一季的两天一夜,感觉还不错啊。

到任

林州知府蔡大人,见了赵水生。

赵水生是作为他的副手来林州的,只不过蔡大人知道,这位赵同知的座师是阁老温如庭温大人,不是属于没有靠山的,所以对赵水生合适客气。

蔡大人从中了两榜进士后,一直在外任,从来没有当过京官,于是对赵水生这种京官下地方上的,很是有些羡慕。

他如今也正在谋划任期满了,就去京城活动,最好是能留在京里,所以对在京里有人脉的赵水生就特别的热心。

蔡大人也不是没有座师,只是他不像赵水生一样,和自己的座师感情很好,尤其是他座师的学生也有好几百呢,想要提携他,现在更不可能了,因为他座师早就已经致仕了。

“赵兄才刚来,可以先歇息几天,等把家里的事儿都办好了,再来上差,这边也不急。”蔡大人说道。

赵水生也不是非要上赶着要办差事,家里的事儿确实要几天的时间,于是赵水生谢过知府蔡大人,先回家去了。

蔡大人回去后对蔡夫人说道:“刚来的同知一家,看看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你递个帖子过去看看。”

蔡夫人说道:“难道这才来的同知是公侯之家出来的人?”要不然怎么丈夫还要她一个知府夫人先去跟人家打招呼呢?应该是那同知太太来拜访她这个知府夫人吧。

蔡大人说道:“此人是从京城户部出来的,人脉比我们这些外任的官差要多的多,你好好跟赵同知的太太搞好关系,没有坏处。”

“既然这样,不如老爷直接送人过去,不是更好?”一般外面的事儿,都是男人做主的,只要男人高兴了,女人就不起什么作用了。

“此事万万不可。”蔡大人忙否定了这个方法。

“难道那同知太太是个母老虎不成?”要不然怎么会不妥当呢?

“这赵同知和他太太是属于患难夫妻,赵同知能有今天,也多亏了他太太,京城里也不是没有人送人,可是都没有送出去,所以,你就不要送了。”来了一个副手,蔡大人肯定会通过幕僚去了解的。

一般上峰送下属女人,这是常事儿,但是也有人不送的,送东西,就要投其所好,而不是随便送,以为自己喜欢的,对方也喜欢,那就是送的不值当。

“还有这种事儿?”蔡夫人算是见识了,真有男人不偷腥的?

“你别不把我说的话当回事儿,当初户部尚书的夫人就给赵同知家里送过人,不过却没有送出去,户部尚书的大儿媳妇是当今太后的侄女儿,你看你有没有人家的面子大。”

听到蔡大人这样说,蔡夫人歇了给赵家送女人的心思,毕竟,她再是林州知府的夫人,也比不上人家尚书夫人,还有尚书夫人的儿媳妇靠山那么硬的,人家就没有把人送出去,她哪里还能不自量力?

不送人就不送人,免得到时候弄巧成拙。

所以李梨花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接到了知府夫人蔡夫人送来的林州的一些特产,另外还送来了一个林州这边的厨娘,那送人来的媳妇笑着给李梨花行了礼,“我们夫人怕赵太太初来乍到,饮食上有些不习惯,所以给赵太太送了一个厨娘,您试试看,这厨娘的手艺特别好,如果不满意的话,就直接给我们夫人送回来。”

李梨花笑着说道:“我正好也要找个林州这边的厨娘,蔡夫人刚好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了。”

既然人家一片好意,接受了就接受了,而且是正大光明的送的人,也不会还包藏祸心。

再说,他们和知府家里无冤无仇的,接受了人家的一片好意,也是以后两家好好相处的意思。

要是这个时候,李梨花给拒绝了,那么知府夫人心里会怎么想,那就不一定了。

好在那厨娘也是很本分的,在厨房里做了一顿林州的家常菜,李梨花他们吃了,味道真是不错。

不过李梨花也送了蔡夫人回礼,从京城带了不少京城的特产,先给蔡夫人家里送过去了。

相互之间回礼,这交情就来了,李梨花还让送礼的人交代了,现在家里还没有整理好,等一切都

弄好了,到时候会请大家在新宅子里吃酒。

因为蔡夫人开始和赵同知家里接触了,剩下的知府衙门里的下属官僚们,也开始跟赵家来走动,毕竟除了知府大人,就数同知大人的官最大。

好意林州的一些大族的人家,也分别派了人送了东西。

李梨花让人把送的礼登记在册,有的是需要送回礼的,有的根本不需要。但是呀做到心中有数才是。

这新宅子大,他们从京城带的人口,相对的就有些少了,比过两个人都没有打算再买些什么人,够用就成。一些空房子,只让人每天打扫,并不是非要住人不可。

主要是门禁得管严了,上上下下四个主子,几十个下人,也还算是可以。

到了林州,除了蔡夫人送了一个厨娘以外,没有别人再送什么人,毕竟赵水生现在是同知,只比知府大人的官小,不收人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不像才在京城的时候,各方面的人都给他们送人,不接受还不成。

果然是官越升越好,起码少了很多人强行给你安排什么人。

赵水生在三天后,就去衙门里上差去了。他们两人安排的是,下一个休沐日,请大家过来吃酒。

因为是在林州第一次露面,所以哪些人该请,哪些人需要坐上席,都得分清楚了。

请帖已经送了出去,采买的管事也已经在陆陆续续的把东西采买回来。

到了休沐日的时候,赵宅开了中门,客人陆陆续续的到达。

李梨花在二门上这边来迎着女客。大家都是第一次见到李梨花,不过因为对方是同知太太,所以态度都特别好。

大人物总是最后一个出现,知府夫人蔡夫人被人簇拥着过来了。李梨花行了个礼,请蔡夫人进去花院子里。女客的酒席设在后花园,可以边吃边看风景。

蔡夫人笑着叫了一声李梨花妹妹,这是表示关系好的意思。

大家看知府夫人和同知太太关系融洽,就是不需要站队的意思,于是就更放开了。

要说这林州,还是颇有几个大族,几代上都有在各地做官的,百十来年下来,人口越来越多,族人们在自己的祖宅,都占了半条街。

有黄姓大族,还有孙姓大族,另外还有几个也是林州的望族,不过没有黄家和孙家的势大。

如今黄大奶奶和孙二奶奶都跟在蔡夫人的身后,黄大奶奶是个二十来岁的妇人,给人的印象就是未语先笑,对李梨花说道:“今天我算是见识到了,京城里的东西果然不一样,一会儿我可要多吃一些,赵太太可不要笑话我。”

李梨花说道:“能得到你们的夸奖,也不枉我家的厨子把它们做出来了,说到这里,还要感谢蔡夫人,如果不是蔡夫人给我送了一个林州的厨娘,我还不知道林州有这么多的美食,不说饭菜,就是点心,也有那么多种,一点儿也不必京城的差。”

夸了林州的东西,是林州本地人,都心里高兴,尤其是说到不比京城的差,那可是很高的评价了。

蔡夫人也笑了,说道:“赵太太能喜欢,那厨娘也没有白送。”

这赵太太可真会说话,一会儿功夫,和大家都熟悉起来。

黄大奶奶如今在黄家,可是在主持中馈,能今天过来,也是给赵家的体面。

孙二奶奶有些无精打采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儿,就是笑,也像是强颜欢笑。

蔡夫人被迎到了上首,点了几出戏,今天请的有戏班子,不过大家一听,感觉这唱的和平时听得不一样。

李梨花解释道:“这个戏班子是从京城来的,刚好家里的下人认识这班主,所以就把人请过来了,如果各位觉得还听得过去的话,就是他们的造化了。”

“难怪不一样,竟然是京城来的,听说宫里的娘娘们也喜欢听戏,赵太太,您说这是真的吗?”黄大奶奶问道。

李梨花笑着说道:“宫里的太后娘娘喜欢听祥庆班的人唱戏。其他的我倒是不清楚。”太后喜欢听戏,这在京城也不是什么秘密。既然她们想知道,李梨花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黄大奶奶啧啧出声,“那祥庆班肯定唱的很好,什么时候,这祥庆班也到我们林州过来,也让我们能听一听才好呢。”

李梨花说道:“这次的这个德庆班的名角,就是和祥庆班是一个师傅出来的。应该也不错。”

“难怪呢,我说怎么这么好听呢。原来和祥庆班是同出一个师傅呢。我得要多点几出了。”黄大奶奶已经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这位同知太太,在京城应该不是受排挤才来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轻松的说那祥庆班,还有太后娘娘。

看来,以后对这位同知太太更应该客气一些。

大家在赵家都是满意而归。黄大奶奶刚到了屋,就被她婆婆叫了过去,黄大奶奶知道,这是要问问赵家的底细了。

他们在京城里也有人,只不过到底只是听别人说的,和见到本人不一样。

黄大奶奶换了一身的衣服,然后娶了正堂见自己的婆婆。

求情

“母亲,我看赵家应该不是没有根基的。”黄大奶奶说道:“还是要好好相处。”黄大奶奶把自己打听的,然后猜测的都告诉了婆婆,她知道,婆婆过后肯定要告诉自己的公公的。

黄家之所以会在林州屹立不倒,与和历任在林州来当差的官员搞好关系密不可分。

当然,官那么多,哪些要交好,那些需要疏远的,这都是需要好好琢磨的。

新来的同知大人,大家对他都不熟悉,只能通过女眷去侧面了解的,黄大奶奶身为黄家的大儿媳妇,当然在这方面义不容辞。

“这么说,赵家和宫里也是有些关系的?”黄太太说道:“那以后,就跟和知府大人家走动一样,都是上等礼。”

黄太太听黄老爷说,这新来的同知大人,有个座师还是京城里的阁老,所以朝廷有人好办事,有了靠山,除非那靠山倒了,不然这仕途就很顺,说不定很快就能升上一升了。

“母亲,就是还有个事儿,不知道该说不该说。”黄大奶奶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说了。

“有什么不能说的?咱们娘俩婆媳这么多年了,你说。”黄太太道。

“今天我看见孙二奶奶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孙家发生了什么事儿。”

说到这个,黄太太冷哼一声,“恐怕是要兜不住了,原本以为来的是个草包,结果却是有背景的,孙家恐怕要大出血了!”

原来孙家有个姻亲,打死了人,被人告到了知府衙门,原来正要审理的时候,这同知的爹死了,就只能丁忧,这事情就给担搁了下来。

如今来了一个新的同知,还是大有来头的,人家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不朝这有名望的大族的姻亲烧了还能干什么?

同知可是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水利等,就是知府大人,在这件事上,也不能随意给搪塞过去。

“那孙家的姻亲,即使孙二奶奶的娘家兄弟,说不得这次孙家要丢车保帅了,孙二奶奶的脸色能不难看吗?”

“母亲说的很是。”黄大奶奶说道:“孙家这次要是弄得好还好说,要是一味的包庇,到时候可就要丢面子了,虽然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可是怎么说,林州也是朝廷的林州,真因为这个事儿,惹怒了朝廷命官,那咱们林州可就不得消停了。”

“那孙家还想着找你爹他们一起,说甚咱们都是林州的大族,要是孙家被削了面子,我们黄家也会被人看不起,简直是胡说八道,我们黄家和他们孙家能一样吗?”

孙家这一代,就只有一个中了举人的,连个进士还没有,他们黄家可是有好几个都是进士出身,都在外面当官呢。

孙二奶奶的娘家兄弟也不是个成器的,只会扯后腿。

这也怪孙家二爷,是个不成气候的,当年死活要娶那孙二奶奶。连孙二奶奶家里人的德行都不顾了,弄得现在惹出了事端。

这还不是孙二奶奶的弟弟第一次惹出事儿来,以前都给遮掩了,只不过这次闹得比较大,人家对方都告到知府衙门去了。

按说要是以前,这告状的人也不能到知府衙门那边,这次也不知道是谁帮了忙,竟然就直接到知府衙门的外面的鸣冤鼓敲了响鼓,闹得大了,所以也包不住了。

那次酒宴过后,孙家给李梨花送了一大匣子的首饰。李梨花只看了一眼,就让人给送回去了。

无功不受禄,平白的送来这些首饰,肯定是有所求,而且这个手段,看起来粗糙了些。

等她让人把首饰送回去后,这送首饰的人就该上门来了。

果然不出李梨花所料,在第二天,孙家的孙二奶奶就上门拜访了。

孙二奶奶的脸色很苍白,不过还是扯出一抹笑来,对李梨花说道:“赵太太安好。昨天的那些首饰,不知道赵太太是不是觉得不好,才送回去的?我这里还有一些好的,请赵太太看看。”

说着就要拿出来一些,李梨花忙阻止道:“孙二奶奶不用拿过来了,一来,我们只不过才见了一次面,你就要送我这些东西,让我很是费解,二来,我家老爷是当官的,你送这东西,不是让人说我们老爷收受贿赂吗?我们老爷要是因为这个丢了官,那就不值当了。”

孙二奶奶听了这个话,就忍不住哭了起来,“赵太太,我也是没有办法,才做了这事儿啊,还请赵太太救救我娘家兄弟!”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李梨花觉得莫名其妙。

李梨花说道:“孙二奶奶,有话好好说,你这样,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再说了,我一介妇人,哪里能救人?孙二奶奶找错了人了!”

“没有找错人,没有找错人!”孙二奶奶忙道:“我兄弟是犯了一些事儿,现在被关了起来,只要赵太太和赵大人说一说,我兄弟就能放出来了。”

“孙二奶奶说的这话可太没有意思了!你先送我这些首饰,然后又让我求着我家老爷,把你娘家兄弟给放出来,这不是明显的贿赂我家老爷吗?一旦被发现,我家老爷可就是要被人弹劾,甚至丢官的,你娘家兄弟犯了事儿,自然有知府衙门给判了,孙二奶奶,你还是请回吧。”

孙二奶奶直接跪下来了,说道:“赵太太,我就只有这一个兄弟,要是真的顶罪了,我娘家就没有香火了,请赵太太可怜可怜我,帮帮我吧!我什么都可以给你的!你就行行好。您要是不帮我,我就在这里跪着不起来了。”

这利诱不成,就变成威胁了,要是换做别人,早就气炸了,只不过李梨花只觉得可笑,你跪着不起来,对她又有什么损失呢?

“孙二奶奶这是要逼我了?可惜我这个人,对这一套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你如果喜欢跪,那就去你自家屋子里跪去,我家不喜欢这样的!”

这孙二奶奶不知道怎么嫁到孙家的,怎么连这种耍无赖都能用上了?

不过,她刚才已经让人去孙家请人过来了,看孙二奶奶这个样子,一定是她自己私底下过来求人的,不然也不会让她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