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音班唱的薛平贵征西据说很不错,场场都爆满。”知春打听了这外面现在比较火爆的戏班。

李梨花说道:“薛平贵此人,我却有些看不上,不听也罢。”

啊?知春有些傻眼,这个薛平贵,不都说他是大英雄吗?怎么到了自家夫人这里,就看不上他了?

“夫人,你为什么看不上薛平贵呢,他不是个大英雄吗?”

“大英雄?那也只是别人说说而已,可是,他最后却成了敌国的国王,这要是搁到咱们这里,那就是叛国之罪。更何况,他在微末之时,娶了人家相府的千金,王宝钏因为跟了这薛平贵,所以和父亲断绝了关系,就为了跟薛平贵过日子。但是薛平贵自己不仅投靠了敌国,还娶了人家的公主,荣华富贵的过着,王宝钏却苦守寒窑十八年,等了十八年,这薛平贵回来了,还带着一个公主老婆,说是让王宝钏与这位公主平起平坐,就好像是给了王宝钏天大的脸面一样,抛开妻子那么多年,享福也响了那么多年,美人也没有少过,然后就因为最后还回来看了这原配一回,就成为有情有义了,要是他这样的也算是有情有义,那么世上的人大部分都是有情有义的了。”

知春听了目瞪口呆,可是夫人好像说的也有道理啊,确实是这么个理,那么薛平贵这个人真的不是大英雄了?

知春觉得自己脑子里的观念一下子就给打破了,“夫人这么一说,那薛平贵还真不是个东

西!”要是永安也这么对自己,她不把他给打死才怪!

要说这薛平贵去打仗,十八年不回来,是因为受了难,那么也是可以原谅的,可是人家是去给别国的人当驸马去了,难道他就没有想过在家里受苦的妻子吗?

果然薛平贵不是个好人!

原来心目中的英雄,竟然是个渣男,把知春给郁闷的,回自己家的屋子,永安就看知春满面的不高兴,现在儿子也跟着瑜哥儿少爷,家里事情也都顺顺当但的,怎么媳妇还这么的脸色难看呢?

“你这是遇到难事儿了?说出来,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永安哪里知道知春是在为一个戏曲上的人物而生气呢。他真是点儿背,知春虎着脸问他,你说薛平贵是好人还是坏人?

永安也看过戏,自然知道薛平贵这个人物,立刻就说道:“自然是好人,大英雄呢。”

“大英雄个鬼!”知春一下子就找到了撒火的地方,“你是不是也跟这个薛平贵一样,想要娶个公主回来,把原配抛到一边啊。”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永安傻眼了,他不就是说了句大实话吗?为什么受伤害的都是他?

等他后来知道了知春为什么发火的原因,见到自家老爷就比较哀怨。

夫人说的那些话吧,虽然是有些道理,可是自己媳妇反应也太强烈了,自己就成了那遭殃的池鱼了。

赵水生才不管自己的这个长随是个什么心情。对于妻子说关于薛平贵的话,他倒是有几分认同,确实是这样的人算不得大英雄,可是现在却很多人都在演戏唱这个故事。

只是他也没有兴趣管人家唱不唱薛平贵,可是李梨花却没有请这个德音班的人来唱戏,另外请了一个四喜班的戏班子,曲目都是在单子上,到时候人来了,直接按照单子上的点就成了。

赵家的园子的风景确实是好,不过也不是全部都开放了的,像家里人起居的地方,是不让人过去的。

来的夫人太太小姐们,都不像平时一样坐着不懂,这个时候的天气也不算热,而且也不冷,正适合大家逛逛园子,于是一大伙夫人太太们就去赏景了。

刘夫人的孙女最近被赐婚给了廉王府世子当世子妃,得到这个消息的人,都已经恭喜过刘夫人,不过见刘夫人还来给赵夫人捧场,大家把这园子夸得更厉害了。

“以前在江南的时候,也看到过这样的园子,只不过比起来,也没有赵夫人家的园子好。”可惜他们家老爷的品级不够,没有资格买这样的园子。

“这是一定的,据说原来这园子是一个皇商的,那人就是江南人士,这园子就是找着江南园林建起来的。”连小桥流水都有,更不用说亭台楼榭了。

整个园子看起来就像一位温婉的美人,让人赏心悦目。

特别是阳春三月,各色花都已经渐开,碧绿的柳条垂在湖面上,让人看着就赏心悦目。

“各位如果想歇息,在水榭那边,有专门伺候的人,想听小戏们唱曲,也是可以。”

在水榭里,听着小戏们唱曲,然后透过湖面传来,风吹的人舒服的不得了,对于家里屋子紧逼,那么多人住在一个宅子里的家里来说,真是一个好享受。

姑娘们那边,早就各自玩开了,因为李梨花已经交代了,不让人随便闯了门禁,所以这什么陌生的男子突然闯进来,和未婚的姑娘来个一见钟情什么的,根本没有这回事儿。

她只请了女眷们,赵水生天天忙着呢,所以男人们也不是和这边同步的。

这样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有时候,这种聚会最容易惹出一些是非来。

李梨花的女儿已经定亲,她也不希望能够别家的姑娘,有那心思不正的,来个私会,或者言行举止不当之类的,那样事情是在自家这边出的,都时候也会怪自己这个主人家安排的人不妥当,才会让人钻了空子。

好在,这些姑娘们今天都挺安静的,还有好几个姑娘都陪在自家母亲身边,在看戏的地方,都安静的坐下来听戏。

刘夫人点了一处大闹天宫,笑着说道:“我就喜欢看这热热闹闹的戏,斯文的,我看着就想睡觉,你们也别和我老婆子一样计较。”

大家都笑着说道:“哪里哪里?”虽然这么说,可是大家也跟着都点了几出热闹的戏,毕竟人家刘夫人都说了,喜欢热闹的戏嘛,你这个时候点一个缠绵悱恻的,那不是跟刘夫人做对还是什么?

不过,也有小姑娘是例外的,这里面就有王大人家的姑娘,她今天是跟着小王夫人一起过来的。

要说王大人家里,嫡子有两个,一个是原来的王夫人所生,就是很厉害的小王大人,一个就是小王夫人后来生的那个嫡子二少爷,不过这二少爷年纪比较小,才六七岁的样子,小王夫人把他看得特别的宝贝,轻易的不带着这孩子去别家吃酒,就怕到时候冲撞了,身体不好。要知道这个孩子可是小王夫人的尚方宝剑。没有了这个儿子,小王夫人如何立足?

而王大人庶女却有好几个,今天小王夫人带着的就是其中的一个。

妥当

这位王二姑娘的生母,原来是大王夫人的陪嫁丫头,后来成了王大人的妾室。

在王夫人在世的时候,跟在王夫人的身后,等小王夫人成了王夫人后,就又跟在小王夫人的身后,成了小王夫人身边忠心耿耿的一个奴才。

王二姑娘的生母,就凭着这份忠心耿耿,让王二姑娘在小王夫人面前得了脸,每次出门都会带着这王二姑娘。

要说这安州这边,就算是不喜欢一个人,可是该请的时候,也得请,不然光是落下一个小王夫人,那么也是不给王大人或者王家的面子。

这位王大人在私德上面有问题,可是既然上头让他当这个官,那也是看重他的意思,不给王大人面子,就为了看人家现在的夫人不顺眼,是因小失大,哪怕你把人请来了,对她平平淡淡的也好,总比连帖子都不下要好的多。

这位小王夫人还是跟以前一样,对刘夫人很是热络,尤其是刘夫人的孙女成了廉王世子妃。

而且对身为主人的李梨花也很是热情,十句话有好几句都能说到李梨花。

李梨花作为主人,听了就是微笑,反正她要招待的客人多,也不可能一直听这小王夫人在说这些话。

刘夫人眉头皱的更厉害了,觉得这小王夫人真的是一点儿长进也没有,难怪使了手段嫁到王家,还是这个样子,连个诰命都得不到,就凭着这个样子,诰命的事儿,还有的磨呢。

李梨花家的厨子做的饭菜味道也很不错,大家平时去吃宴席,无非就是吃个新鲜,要真的想吃饱,那就是开玩笑了,大家都不可能敞开了吃,只是意思意思而已。

不过今天赵家的酒席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色香味,一个‘色’好了,剩下的就是有动筷子的*了。

吃了都觉得好,而且此次不是大家一桌一桌的围着吃,而是每个人单独一个高凳,分开了吃,既然是分开吃的,大家吃的多一点,别人也不会看着,弄得人没有意思。

所以事后,到是有很多人私底下问李梨花,家里的厨子是哪里的,做的饭菜好,以后宴会的时候,也可以效仿。

以前只觉得大家围在一起,吃的热闹一些,可是都围在了一桌,都想要保持仪态,所以吃的都是小口小口的,甚至是尝一口就觉得饱了,实际上呢,肚子还是空的,光顾着面子了,如今可好,这样一分开,大家就都能吃的起码半饱了。

李梨花家的厨子都是从各地找来的,南北菜式都能做,正因为是这样,所以请了大家过来,对大家的习惯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比如刘夫人,喜欢吃甜的,而张夫人喜欢吃辣的,这各自分开的高凳上,就按照大家的口味做了不同的菜,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大家都是一模一样的饭菜,免不了有人就不喜欢吃了。

可是这次呢,每个人都吃到了大家想要吃的菜,于是对赵家的这次宴席就特别的满意。

其实呢,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是要细心,而且要让厨房里的人多做菜式罢了,但是别小看了这些,要知道,统一的做一样的饭菜,那能省多少事儿?

按照每个人的口味做出合适的饭菜,那就不是花几倍的功夫了。

要不是真的用了心了,也不会弄得大家都满意过来。

反正绝大部分人对这次在赵家的花宴都特别的满意。

左参政方夫人对刘夫人说道:“啧啧,咱们这一共去了也有好几十号人了,每个人喜欢的菜式都分开,这都得多花几十倍的功夫,赵夫人真是有心了!”

要是她家,她都承认,没有那个心思做到这一步,大家谁不是统一的做了一大桌子菜,然后大家坐在以前吃饭喝酒?

反正这一大桌子菜,总有一两个菜是各人喜欢的。像这样,单独的给每个人做每个人喜欢的饭菜,她还是头一次见到过。

刘夫人道:“赵夫人有心了。怪不得赵大人能升的这么快,单看这花宴上花费的功夫,就知道赵大人有个贤内助。”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听出各家夫人的爱好,这对男人的差事可是有着很大的帮助,说的不好听一点,只要不是宠妾灭妻的,对自己的夫人都有想当一定程度的尊重,枕边人说的话,可比一个外人说的话要管用多了!

而且枕边人对个人的影响,绝对是很大的。

就说他们家,他的话,她家老头子肯定是会听进去几分的,这潜移默化的影响,那就太有作用了。

方夫人说道:“可惜她家姑娘已经定亲了,不然我就要先给定下来了。”有个这样妥当的娘,这女儿总不会差到哪里去。只是她打听了,人家姑娘早就定亲了,还是定的是田大人家的大公子,这感情嘛,自然是人家更好一些的,她争也争不过啊。

而且赵夫人的两个儿子年纪都小着呢,根本也不合适,唯一合适的姑娘,被别人抢走了。

刘夫人心道,你家的儿子都是庶出的,人家赵家看得上才怪,不说别的,就单凭赵家没有庶出子女,就知道赵夫人对这些庶出的人看不上,你还是从三品的人家,赵大人确实正三品,官位也没有别人高,还是庶出,怎么也不会看上你家的。

虽然刘夫人心里这么想,可是她也不是个傻子,还明白的跟方夫人说出来。

刘夫人自己家里也有庶出的子孙,不过在刘夫人心里,还是嫡出的更得她的看重。

这方夫人也是命不好,自己生了几个闺女,倒是儿子,全部是侍妾之流生的。

不过,只要方大人不宠妾灭妻,她就是没有生儿子,也不会地位不保。

而像他们这些当官的,都是注重名声的人,宠妾灭妻,被御史弹劾了,以后可没有什么大的升迁了,名声不好,还弄什么?

只要那位王大人,武将皇上倒是管的不多,何况,这只是一个风流韵事,不是宠妾灭妻,皇上那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不能还把王大人的私事给扒拉出来吧。

不过,就是这样,当年出了那件事,王大人也是被御史弹劾了的。

别说,这安州的官眷圈里,还真是水深,各家有各家的故事,说起来,都得听上几天几夜都听不完。

要想在这安州好好的呆下去,别人家的忌讳总是要弄明白的,比如你得知道方夫人是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你不能在她面前说什么还是自己生的儿子好之类的话,说了这些话,那就是踩着人家的痛脚了,万一是个小心眼的,以后给你使绊子,你都不知道为什么。

也不能说,凡事庶出的都没有一个好东西。人家方夫人这些庶出子,以后也是要孝敬方夫人的,你这样贬低人家,那么你是什么意思?

如果不想得罪填房出身的,你就不能说什么夫妻还是原配的好,直接给这些当填房的一个响亮的巴掌,谁会高兴?

所以别小看了这些忌讳,很多事情,都是小事上不计较,然后变成了大事儿。

官场上,多交一个朋友,比树敌要好得多了。

李梨花也慢慢的把这些道理讲给了女儿楚楚听,她以后是要嫁到田家去的,如果不出意外,以后她也会经历这些事儿,为了让女儿少走弯路,她宁可现在就把这些事情都讲给女儿听。

有些人,面上对你热情的,可是背地里却忙着算计你,而有的人对你冷淡的,其实心地不坏。

当然,这得要自己观察,李梨花说道:“就是为娘,也是吃了不少亏才明白这些道理的,咱们不要怕吃亏,关键是吃过亏后,想办法,让自己以后不吃亏或者少吃亏。”

楚楚点头,她现在是大姑娘了,管家的时候,也能遇到偷奸耍滑的奴才,当初自己年纪小,就有人觉得她好欺负,后来,就没有人敢在自己面前弄鬼了,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你得有拿得出手的本事来。

而且,本身她就是身为主子,是这些下人的主人,他们的前程和未来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连这样的人都拿捏不住,更不用说,外面那些人了。

“娘,今天和那些姑娘们在一起,王二姑娘对我特别热情,还问我娘是不是经常去刘夫人那里。”楚楚说道。

李梨花问道:“那你怎么看王二姑娘这个行为?”

楚楚说道:“娘,那我说说,你看我说的对不对啊。”

李梨花鼓励的点头。

楚楚说道:“我知道王二姑娘的母亲想要找刘夫人,可是刘夫人却不喜欢见她,这位王二姑娘是替她母亲打听,看看有没有什么法子,能让刘夫人也见一见王二姑娘的母亲,她本身是庶出,想要讨嫡母的欢心,如果能从我这里打听出来,那么以后在她母亲面前就有了面子,到时候她母亲更器重她,所以她才要这样问我,对我热情,不过是让我对她产生好感,然后菜好方便她打听事。”

李梨花笑着点点头,说道:“你能想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王二姑娘这种做法,虽然在一些人看来,是很瞧不上的,不过她是在她嫡母手底下讨生活,让她嫡母高兴了,以后她的前程就会好很多。你看看,王家那么多的姑娘,为什么是这个王二姑娘能跟着出来?可见是她平时下来功夫,不管别人看得起看不起她,她在王家的生活会比别的姐妹过的要舒坦许多。是个人,都喜欢这顺着自己的人。这也是人之常情,当然,娘是先从王二姑娘这一方面说的,可是站在我女儿这一方面,我却不喜欢王二姑娘这样的,带着目的性来接近我的女儿,我这个当娘的是不会喜欢的,那么,楚楚,你是怎么跟王二姑娘说的?”

众生相

“我说娘平时都在家里主持中馈,哪里是经常见刘夫人?我还问她是谁告诉她的,娘经常见刘夫人的,结果她支支吾吾的,就没有跟我问什么问题了。”楚楚说道。

这丫头,李梨花很欣慰,这样的话就该给她反问回去,让她没有心思再继续问下去。

王二姑娘不说出来谁告诉她的,她就是心虚,而她要是说出来是谁告诉她的,那么就很可能再得罪别人,于是楚楚就可以不用回答她的问题了。

“你做的很好,娘可以放心了。”相比较才出来外任的时候,楚楚见到一个小姑娘就心软,如今的楚楚真的让李梨花很放心。

楚楚高兴起来,她真的做的很好?

“娘,为什么王二姑娘要打听您和刘夫人的事儿?”楚楚问道。

有些事儿,告诉楚楚也没有什么关系。

李梨花说道:“娘是三品的诰命,你知道吧。”

楚楚点头,说道:“爹现在是三品的官,娘就是三品的诰命夫人。”夫贵妻荣,就是这样滴。

“一般来说,丈夫有了这么高的品级,那么都会给妻子请封诰命,另外就是给自己的娘请封,你祖母早早的过世了,不过就是这样,身上现在也是三品的太夫人的诰命。”只不过赵婆子身份上听着好听,坟地也能按照三品诰命来修。这一点,他们夫妻二人倒不介意赵婆子沾光的。

“是爹爹有本事,我们家菜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楚楚说道。

“可不是?你爹爹这么的奋斗,也是为了让咱们过上好日子。”李梨花说道:“不过呢,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夫贵妻荣,原配呢,绝大部分会跟着自己丈夫的品级往上升自己的诰命,可是作为填房,如果对方不想上折子,那么没有诰命,也很正常。就是有诰命,也不能超过原配的诰命品级。”

这个楚楚知道,毕竟续弦在原配的牌位面前,是要执妾礼的。

所以,一般的姑娘家,只要是有可能,是不会乐意当填房的,谁不希望是原配正妻?

李梨花也楚楚将这些,也是因为楚楚的年纪不小了,过几年就要嫁人了,知道这些事儿,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处处想着王二姑娘现在的母亲,不就是续弦吗?难道她的诰命有问题?

李梨花说道:“小王夫人是续弦,但是她到现在的诰命都没有下来,所以称呼她为夫人,也是看在王大人的面子上。”

啊?楚楚完全不知道,这个小王夫人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处境,不过她想听娘继续说下去,因为娘说的这些,她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

“每个人都是要脸面的,小王夫人也不例外,这个夫人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她非常想要自己名正言顺,刘夫人的娘家哥哥,现在是礼部侍郎,礼部管着这些朝廷官面贵勋等人的册封事宜,小王夫人是想通过刘夫人,把自己的诰命给拿下来。只是刘夫人不喜欢这小王夫人,她看到刘夫人和娘交好,于是想通过娘,知道如何才能和刘夫人交好,与刘夫人关系处好了,只要刘夫人一句话,说不得她的诰命就下来了。”

楚楚问道:“娘,为什么这小王夫人的诰命下不来?就算她是续弦,可是只要她没有什么问题,这诰命应该很好下来的啊。”

续弦又不是妾室,朝廷那边也不会卡着不给的。

唉,那些龌蹉的事儿,李梨花在想着,要不要告诉自己的女儿呢,毕竟她还没有嫁人呢。

可是不告诉她,她万一对这个刨根问底,到时候跟别人打听呢,那可就不好了。

有些事儿,楚楚知道的早,也好过以后吃亏。当然,不是说她自己会经历这些事儿,而是要告诉她,世上的人,也有很多是脸皮超厚的。

楚楚听了自家娘跟自己说的小王夫人的事儿,真是目瞪口呆,进而气愤异常,该!这个小王夫人做出这样的事儿,不能得到诰命也是活该!

“娘,您说这世上怎么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呢?”楚楚觉得不要脸都已经是骂人了,这小王夫人做的事儿,简直是超出了人的底线了,怎么能做出那种事儿呢?

还有那王大人,也太不要脸了,连自己的发妻都能气死了!

“别气,别气!为这样的人生气干什么?咱们和他们保持距离就成,告诉你,也是让你以后和王家接触的时候,要心里有警惕,我看那小王夫人只要自己的诰命没有下来,是不会消停的,她既然让自己的女儿找上了你,恐怕是不会死心的,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楚楚点头,可是回去后,还是觉得这小王夫人和王大人能做出这样的事儿,简直是太卑鄙无耻了。

世上怎么有这样的人?她爹和她娘从来都是恩恩爱爱的,家里连一个姨娘也没有,就是田伯母家里,也是这样干干净净的,谁知道这王家,就是这样的。

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和自己的姐夫,天啦!还把自己的姐姐给气死了,她是第一次知道世上还有这么卑鄙无耻的人!

这样一想,自己爹娘把自己说给田伯母家里当儿媳妇,真的是太疼爱自己了。

试想,她如果真的进了一个复杂的家族里,楚楚扪心自问,她有能力解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吗?

就是有,可是那得费多少心力?光想一想,就觉得头疼和不值得。

“姑娘,您这是怎么了?”丫头珍珠看自家姑娘一直在摇头,还以为姑娘是出了什么事儿呢。

珍珠是在林州的时候,她娘给她买的丫鬟,这几年来,服侍楚楚尽心尽力,已经成为楚楚身边的心腹丫鬟。

“没什么。珍珠啊,你今天也跟着我见了不少别府的姑娘们,你觉得他们怎么样?”楚楚问道。

“奴婢觉得,都不错啊。”珍珠说道:“不过,在奴婢心里,姑娘你是最好的。”

“哟,珍珠,你都会拍马屁了,真是难得啊。”楚楚笑道。

“姑娘,奴婢说的是真的,在奴婢心里,姑娘真的是最好的!”自家姑娘长得又好,脾气更好,对她也好,不像有些人家的小姐,只要是不顺眼了,对自己的丫鬟又打又掐的。

就像那个王二姑娘,珍珠都悄悄的发现了,那王二姑娘脸色很不好,然后就把自己身边的丫鬟的胳膊使命的掐着,那丫鬟还不敢叫出声来。

珍珠当时看了,就替那丫鬟觉得胳膊肉疼。

所以在珍珠的心里,这个王二姑娘不是个好人,但是跟自家姑娘说,别的姑娘不是好人,那也不像话啊。

谁知道她家姑娘就问了她,“你觉得王家二姑娘怎么样?”

因为今天王二姑娘对楚楚比较热情,珍珠就想着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姑娘才这样问的?

哎呀,她真是因小失大,怎么能因为觉得自己嘴长就不说实话呢,万一那王二姑娘面上一套背后一套,要害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