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则是小夫妻的闲话时间。

谢向晚捧着盏热茶,也不急着喝,只是慢慢嗅着茶香,她将早上在宁禧堂看到的一幕全都告诉了陆离,叹道:“大嫂这手段虽然有些龌龊,但却提醒了我一件事。”

陆离挑眉,“什么事?”

旋即,他似是想到了什么,试探的说道:“莫不是担心我做官后,有人会用梅家的事向我发难?”

读书人讲究的是谨修其身、兼顾天下,做官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事都收拾不干净,又如何去治国平天下?!

梅家是陆离的外家,是非常近的姻亲关系,梅家舅舅闹出丑事,陆离也会受到牵连。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事没有闹出来,可梅家本身就是个麻烦。

说句不好听的,梅家就像一只裂了缝的臭鸡蛋,总能招来麻烦,现在陆离官职不显,暂时还不会被人算计,倘或有一天陆离位居高位,政敌想对付他,梅家就是妥妥的靶子呀。

第123章 大变将至

谢向晚颔首,“二爷已经入仕,想在仕途上走得平稳些,有些事就不得不防。”

谢向晚读了那么多书,脑中融了了那么多的记忆,她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她已经嫁给陆离,只要陆离没有做出对不起她的事,她就要为他谋划,事预则立,陆离现在虽只是个小翰林,但他日未必不会入阁拜相,所以,家里家外的,谢向晚都要确保无人给他拖后腿。

陆离没有开口,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才缓缓的说道:“阿晚说的是,过去我总想着早晚会离了国公府,离了那些不省心的亲戚,却忘了,就算咱们分出去单过,亲缘关系却是怎么都切割不断的。”

古代绝不会讲究‘一人做事一人当’,‘连坐’才是主旋律。

而很不幸的,梅家便是陆离的母族,倘或梅三舅闯了什么祸,陆离或许不会跟着丢命,但名声却是保不住了。

尤其是陆离进了翰林院,未来的目标也是成为名师大儒,那么他于名声上的要求便更高。

所以,不止陆家要管好,就是梅家、曹家、谢家等等姻亲,陆离也要多多看顾,以免这些姻亲给他拖后腿。

谢向晚也叹了一声,道:“是呀,那些人是麻烦了些,可咱们也不能不管。梅家舅舅办的事也太糙了,连齐氏这样的内宅妇人都能查得到,更不用说其他有心人了。”

想了想,谢向晚又似想到了什么,斟酌着说:“还有一事,今日母亲和大嫂谈话的时候,并没有避开我。我想着,母亲是不是故意让我知道,然后…”

梅氏嘴上说着‘管梅家去死’的狠话。但未必就真的能狠得下心来。

否则,她为什么要留着谢向晚旁听、

当然你可以说梅氏这么做。是为了彰显她真的不在乎梅家,所以,梅家的秘密多一个人知道,少一个人知道都无所谓。

可谢向晚并不这么认为,嫁进陆家这些日子了,谢向晚跟梅氏见了几次面,每一次梅氏都给谢向晚一种新奇的感觉。

时间久了,谢向晚有种预感。梅氏或许并不像她表现得那样冷血、那样什么都不在意。

只是梅氏有心结,多年的郁闷怨恨无处宣泄,这才变得有些孤拐。

提到梅氏,陆离的眸子暗了暗,伸手端茶的动作也顿了顿。

片刻后,他恢复了常态,点头道:“嗯,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处理!”

梅三舅的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关键是这件事抹平后,以后该如何让他改邪归正。

陆离握着茶盏,修长的手指轻轻抚摸着杯身上的花纹。已经开始盘算怎样才能圆满的解决梅家的事。

再说小齐氏,急匆匆的从宁禧堂出来,脚下不停的又往宁寿堂赶去。

待来到宁寿堂的正房时,她已累得气喘吁吁,身上冒出一串串的汗珠——也算是另一种因祸得福吧,让她这么一活动,出了一身的汗,风寒似乎好了大半。

老夫人躺在里间的榻上,刚吃了药。正闭目养神,忽听到外头的脚步声。便随口问了句:“谁在外面?”

小齐氏不等丫鬟通传,直接应道:“祖母。是我!”

老夫人倏地睁开了眼睛,心道:这么快?只是不知那件事到底成了没有!

“进来吧。”老夫人面儿上不动,语气也与平常一样。

“是,祖母!”

小齐氏应了一声,便掀帘子进来了,进了门,一股子热浪夹带着浓浓的药味儿迎面扑来,激得她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老夫人皱眉,“不是说没什么大碍吗?”

说话间,她下意识的往里挪了挪身子。老夫人清楚自己的身子,她不过是气得狠了,血不归经,仔细将养几日便好。

小齐氏不同,她是正儿八经的风寒。

老夫人可不想被小齐氏过了病气。

老夫人身边的丫鬟也乖觉,赶忙搬了个鼓墩,离着床榻远远的放了。

小齐氏悄悄撇了撇嘴,但脸上却不敢表露出来,还笑着解释:“方才路上走得急了,气息有些不稳,嗓子发痒,这才…我的病倒是没什么大碍。”

“没事就好,坐吧。”

老夫人不耐烦的摆摆手,示意小齐氏坐下回话。

小齐氏也没有客气,解了大红猩猩毡斗篷递给身边丫鬟,这才在鼓墩上坐了。

老夫人问道:“怎么样?那事可成了?”

小齐氏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缓缓摇头,“梅氏说,梅家人如何,与她无关,还让咱们有什么手段尽管使出来,她、她顺便学习一二呢。”

老夫人气结,这、这叫什么话,梅氏竟也跟着陆离一样,生生变成了个无赖?

“哼,听她胡说,我看她不过是在跟我比谁更狠得下心来罢了。”

老夫人虽上了年纪,脑子却好使,一下子便想到了这一节。

不知为何,小齐氏的心里竟咯噔一下,有种不太舒服的感觉。

方才在宁禧堂的时候,她也曾如此猜测过,可这会儿听老夫人说出这话,她竟有种莫名的心寒,心中更是忍不住猜测:如果梅氏不服软,老夫人会不会真的将那些事都抖出来?

要知道,那些事是梅三舅做下的,可背地里却有国公府的影子。

如果细查的话,定能发现她小齐氏也参与进去了。

在古代,在大齐,放高利贷并不是违法的生意,早些年新朝建立、国库缺银的时候,还曾鼓励官员放贷,所得利钱用以支付官员和皂隶们的薪俸。

不过,朝廷对高利贷的利钱有详细的规定,如果私人放贷,所收取的利钱超过了规定的数额。那么便是违法,官府将会依法惩处。

很不巧的是,小齐氏暗中指使人借梅三舅放出去的高利贷远远超过了朝廷规定。一旦查出来,梅三舅固然落罪。而小齐氏也跑不掉!

偏老夫人还说了这么一句话,小齐氏不由得暗自思量:祖母会不会为了扳倒梅氏,而直接将自己这个小卒子给舍弃了?!

小齐氏不敢再往下想了,她赶忙敛住心神,道:“我起初也是这么怀疑,还故意试探了几句,结果,”

继续摇头。一脸的苦涩,“我看她仿佛真的不在乎娘家人呢,祖母,我年纪轻,许多事都不知道,您老记性好,您回想下,当年梅家可曾做过什么对不起她的事儿?”

比如惧怕国公府威势、不敢给出嫁女撑腰?

小齐氏也就这么一说,因为她也想不出梅氏为何对娘家如此憎恶,随便找了个借口。

不想却触动了老夫人的记忆。只见老夫人凝神想了想,缓缓道:“唔,我想起来了。当年、当年梅家确实有些、有些不当——”

梅氏都被老夫人折腾的生生流掉了一个孩子,梅家却连个屁都没放,任谁摊上这样的娘家,也会心寒呀。

或许,那时梅氏就记恨上了吧。

老夫人皱眉,猜到了真相,她愈发气闷——不留恋夫君,不疼惜子女,如今更是连娘家也不顾。这梅氏,竟是一点儿牵绊都没有呀。

人若没有牵绊。也就没有弱点,这样的人。难对付啊!

小齐氏觑着她的脸色,欲言又止,“还有一事~”

老夫人更加不耐烦,“有什么话直说,吞吞吐吐的像个什么样子?”

小齐氏瘪瘪嘴,也不犹豫了,直接道:“梅氏说,十月十四日是孙氏的生辰,她已回禀了国公爷,要接孙氏回来过寿!”

“…噗!”

老夫人猛地直起身子,一口血呕了出来,点点猩红,溅满衣襟。

小齐氏脚步沉重的回到了宁福堂,神情阴郁,整个人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子萧索,与往日的志得意满截然不同。

路过的丫鬟婆子停下来行礼,她也仿佛没看到一般。自然更看不到角落里探头探脑的小丫鬟了。

西侧花坛后蹲着个小丫鬟,十二三岁的模样,长得平常,人却机灵,悄悄的看了一会儿,见左右无人,这才又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出了西侧小角门,一溜烟往西偏院跑去。

“怎样?少夫人的精神看起来如何?”

那日梁姨娘托谢向晚给梁夫人捎了一封信,过了几日,阎家便遣了婆子来探望梁姨娘。

小齐氏碍于阎家的面子,不敢阻拦,任由那婆子去见了梁氏。

梁夫人也算厚道,给梁姨娘带了些滋补的药材和一些散碎银子。

有了这些东西,梁姨娘便关起门来好生调养身子,而小齐氏见梁夫人又是派人来、又是送东西,到底不敢再刻薄梁姨娘。

随后,谢向晚代小齐氏掌家,没了主母的刻意吩咐,下头的婆子也就暂时放过了梁姨娘。如此,梁氏倒得休养的机会。

经过十来日的调理,梁氏的病基本痊愈,气色也越来越好了。

身体好了,手上又有梁夫人送来的二十两银子,梁氏便开始悄悄的打探家里家外的消息。

果然,一切都像她上辈子经历的一样:小齐氏没钱办寿礼,就假借‘请谢氏管家’一事,让谢氏自掏腰包,不想却被陆二和谢氏合谋,踩着国公府的头,让陆离在万寿节寿宴上大放异彩。

知道陆离进了翰林院,梁氏愈发肯定,脑海中出现的片段,并不是梦,而是她上辈子的记忆。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她还想再验证一下。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陆家将发生一件大事,直接影响了齐家两个女人在陆家的地位。

梁氏回忆着整件事的细节,耳边传来小丫鬟的回禀:“少夫人刚从宁寿堂回来,但起色很不好,好像出了什么大事…”

第124章 贤妻谢氏

陆家确实发生了大事,老夫人病了,不同于以往的‘昏厥’、‘微恙’,这次老夫人是实打实的病了,接连吐了好几口血,不到半日的功夫,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

不过,狼来了的话喊多了,大家也都免疫了,再次听闻说宁寿堂请了太医,也只当老人家又耍性子了。

从大老爷到三老爷,乃至下头的几个孙辈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习惯性的翻个白眼,然后想着待晚些时候,去宁寿堂溜达一圈也就是了。

所以,老夫人脸色蜡黄的躺在榻上时,身边只有一个陆元陪伴,望着孙儿难掩焦急的神情,老夫人放在锦被下的手用力的收紧,带着些许老年斑的手背上,绷起一条条的青筋——好,好个陆延德,真真是小妇养的*材儿,忘恩负义的狗东西,刚过了几天富贵日子,就忘了自己的出身了。这会子竟还生出狗胆,想把那个贱人接回来?!

没门儿,我告诉你,只要我齐氏活着一天,就决不许你们这般放肆。

然而,形势比人强,老夫人下午就请了太医,到了傍晚,陆延德都没有来探望一下,更不说榻前侍疾了。

不是自己生养的孩子,果然跟自己不是一条心啊。

老夫人眼底闪过一抹厉色,牙关咬得死死的,心中沉寂多年的一个念头再次冒了出来:好,很好,你们既然不肯听话,那就别怪我老婆子心狠手毒了。

“祖母,您放心,太医瞧过了,说、说您的病没什么大碍,好生将养些日子便能好。”

陆元瞧出老夫人的失望与落寞。赶忙笑着说道。

“将养好了又如何?人常说,‘老而不死是为贼’,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活着早晚都要讨人嫌呀。”

老夫人满脸颓败,身上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暮气。

陆元听她说的不像。赶忙打断道:“祖母,您这是说什么呢,什么叫讨人嫌?您可是我们陆家的老祖宗,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老就是我们陆家的宝贝…”

陆元的嘴皮子很利索,说起讨巧的话,一串一串的,最后硬是逗得老夫人破涕为笑。

手指虚空点了几下。老夫人的心情好了许多,道:“罢了,旁人如何,我也不管了,只要有你这个乖孙在,老婆子我就知足了!”

老夫人望着孙儿真挚的笑脸,终于下定了决心!

傍晚,陆离回房用饭。

“喝,今儿的饭菜还是那么丰盛啊。”

陆离就着妆花端来的水盆洗了手,扭头看了看炕桌上摆着的盘盘盏盏。笑着说道。

自从谢向晚接管了中馈后,大厨房给送来的饭菜好了许多,尤其是最近几天。三餐的质量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过去大厨房给远翠苑送来的饭菜基本上都是给下人用的,谢向晚当家后,送来的才像给主人的,最近几日更是直接将远翠苑的小夫妻当做祖宗来供着了。

每天三餐,餐餐都变着花样的做,大厨房的厨娘竟是要把看家本领都使出来一般。

谢向晚闻言,笑了笑,道:“这有什么。青罗她们的份例菜都好了许多呢。平日里去大厨房要点儿什么吃食,里面的管事、厨娘个个都殷勤的紧。说句不好听的。她们看到青罗几个,比看到自己的老子娘还亲热呢。”

“噗嗤~~”

陆离一个没撑住。嗤嗤的轻笑起来,他听出来了,娘子话里另有深意啊。

踢掉脚上的软鞋,陆离抬腿上了大炕,盘膝坐好,故意笑着问道:“这是为何?难道下头的人终于知道了‘规矩’二字怎生书?”

“嘁!”

谢向晚直接还给他一记冷哼,道:“还不是有人想让我感受一下管家的好处嘛。啧啧,当国公府的当家主母就是威风啊,出门前呼后拥,丫鬟婆子在路上遇到了纷纷退让行礼,外头店铺的掌柜娘子祖宗一样的供着,什么白狐狸皮披风、赤金嵌宝的首饰、西域来的上好香料,全都不要钱一样的单独‘孝敬’,就连这吃食——”

谢向晚指了指炕桌上的饭菜,“数量控制在份例之内,但花色却千奇百变,虽不至于每天海参鱼翅,但也绝不是普通主子所用的鱼肉,色色做得精致、用心…”

谢向晚将最近几日自己受到的种种‘优待’都说了一遍,表面上听着像是在炫耀,实则却带着嘲讽。

陆离故作不解,“怎么?这样不好吗?”

谢向晚横了他一眼,“好,怎么不好,有免费的好处,傻子才不要呢。”

陆离又笑着逗她,“既是这样,阿晚何不应了大嫂的请托,继续帮她管家?”

谢向晚奇怪的瞟了他一眼,“国公府又不是咱们的,我管这些做什么?”

说吧,谢向晚又道:“你还装傻?我就不信你瞧不出大嫂在打什么主意。哼,分明就是想让我知道了管家的好处,纵得我上了瘾,等到了不愿失去手握权柄的威风与体面时,便会自己跳出来抢权。到时候——”她就会死命的跟梅氏争,而小齐氏便可以一边抄着手看戏、一边坐享渔人之利呢。

谢向晚没有说下去,但后头的话,陆离大抵也清楚。

他笑了笑,道:“是我多心了,我的阿晚这么聪慧,岂会上了旁人的当?”他果然没有看错阿晚啊,似阿晚这样的人,岂会被小齐氏的一点子好处就迷了眼去?!

谢向晚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丢出一个更具爆炸性的八卦:“老夫人病了,听说吐了血,太医说须得静养几个月才能好。”

陆离拿起筷子正欲吃饭,听了这话,手一顿,问道:“为何?家里又发生什么事了?”

中午的时候,谢向晚只是说了梅家的事。并没有告诉陆离梅氏要把孙老姨奶奶接回来。

三两句话将这件事说了出来,陆离也变了脸色,他倒不是担心老夫人的身体。而是担心此事若是处理不好,陆延德会被人弹劾。国公府也会跟着受牵累。

过去陆离想脱离国公府,所以对陆家的污糟事根本就不上心。

现在不同了,中午陆离听了谢向晚的提醒,深觉有理,对国公府的种种也不再漠不关心。

谢向晚见他一脸沉思的模样,轻声说道:“我记得你曾经说过,当年她为了掌控国公府,不惜造谣诬陷祖父——”

老夫人绝对是个为了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的人,她不懂什么叫节操,更不懂什么叫道德,她只认两个字‘利益’!

陆离的脸色沉了下来,他明白谢向晚话里的意思:过去,老夫人敢往老国公头上泼脏水,今天,她就敢收买御史去弹劾陆延德忤逆不孝。

反正世子陆元与老夫人感情深厚,老夫人大可直接将不听话的陆延德拉下马,然后推陆元上位。

只是这样一来。国公府的名声将会沉入低谷,老夫人不在乎,陆离却不能不在乎——生身父亲忘恩负义、不孝嫡母、嫡庶不分、宠妾灭妻。他这个做儿子的名声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陆离开始思索如何抹平孙老姨奶奶的事儿。

谢向晚见了,心下了然,忽问道:“对了,梅家舅舅的事,你调查得怎样了?”

虽然只有半日,谢向晚却相信陆离的能力,他手底下的暗探可都不是吃素的。

陆离虽不解妻子为何忽然换了个话题,但还是点头回道:“已经查到些眉目了,幕后有小齐氏的影子。”

接着。陆离把小齐氏如何放贷的事简略的说了说,“她从外账房将月例领回来。却不直接发下去,而是借着三舅舅的手。将钱都拿到赌坊放债,利钱定的极高…每个月她都能倒蹬回来上百两的银钱,多的时候一年就有两、三千两。”

陆离已经命人去赌坊搜索证据去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会有确凿的书面证据。

谢向晚点点头,赞了句:“二爷果然能干。不过,我怎么听说,东府、西府也有人借着国公府的名义往外放债?还经常用国公爷的名帖去外头州郡衙门托人办事!”

“包揽诉讼?!他们、他们好大的胆子!”陆离的眉毛登时立了起来,跟放高利贷相比,这个罪名可大多了。

谢向晚不着痕迹提点道:“是呀,大老爷和三老爷也真是的,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倘或老夫人知道了,还不定怎么生气呢。”

陆离眼睛一亮,生气,是呀,正常人家的老夫人听了儿子违法乱纪,定会气得不行,没准儿还会吐血、生病。

谢向晚又道:“最要紧的,他们是用的国公爷的名帖啊,倘或真出了什么乱子,圣人只会寻国公爷问话。”

“没错,阿晚你说的没错,大伯父和三叔父做得确实有些过了,他们或许是无意的,但却会害了父亲。”

陆离并不笨,很快就将这些都串联起来,然后一个完美的计划在他脑中浮现出来。

谢向晚笑道:“可不是,所以呀,有些事还是尽早决断的好!”比如分家。

“多谢二奶奶提点!”话说到这个份儿上,陆离若是还感觉不到,那他未免太笨了。

谢向晚却没说什么,只拿起筷子,笑着招呼道:“闲话少说,二爷还是赶紧用饭吧,待会儿还要去寻父亲说话呢!”

陆离用力点头:“是,二奶奶!”心里却美滋滋的,莫怪人家说,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他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第125章 被人告了

用过晚饭,漱了口,陆离便拿着红隼她们调查来的资料去了宁禧堂,这些资料虽然只是初步的调查,内容也不甚详细,并不能给小齐氏、大老爷他们定罪,但用来说服国公爷却是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