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认识我之前,我被打板子的次数更多。”司马十七郎大约真的被打习惯了,笑着说:“这次打得不重,应该是打板子的下人见我成了县公,下手也轻了。再说娘子亲自喂我喝药,伤肯定好得快。”

司马十七郎被打了板子,根本的原因当然不只是十一娘的亲事。自从司马十七郎没有通过齐王进了皇家猎场,得了皇上的青眼,虽然外面的人并不清楚,但齐王总是知道的,这让他觉得分外没面子。还有夏天司马十七郎被污蔑重伤以及齐王为儿子写了和离书的事情,每一件事都是一根刺扎在齐王的心里,他只要找到机会,自然要出出气。

其实原本不想司马十七郎出头的人是齐王妃,可司马十七郎不甘心一辈子活得窝窝囊囊,必然要反抗,而齐王这时完全站到了齐王妃的一面,根本不顾亲生的儿子的死活。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十七郎竟然还将卢八娘让他查找原因的话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在司马十七郎心里实在是太要深蒂固了。卢八娘笑着摇了摇头,既然挨了板子的人不在意,而板子并没有打在自己身上,她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于是她拿出一颗梅子塞到了司马十七郎的嘴里,“赶紧吃一颗,去去苦味。”

司马十七郎只好又吃了三颗他最不爱吃的酸梅子,但他心里还是甜的。上次他伤得那样重,娘子也没亲手喂过他药,这次他只求了几次,娘子就答应了喂药。娘子对自己更加地好了,他决定晚上要赖在床上同娘子一起住。

卢八娘也真地忍下了一身药味的司马十七郎与自己同床。夫妻日久,彼此间更熟悉,也更能接受对方。司马十七郎差不多成了她的一部分,就连她的洁癖也对他放松了不少要求。

司马十七郎果然是挨打惯了,也可能是打板子的下人手下留情,他的伤很快就好转了。

转眼间就到了过年的时候,司马十七郎带回家里的东西越发的多了起来,各地的特产、真金白银、锦缎绸绫等,当然都是官场上的灰色收入。其实这时候,官员的俸禄并不低,只不过这笔明面上的钱都交到了齐王府,毕竟司马十七郎还没有分家出去。

当然司马十七郎每月的月钱也与过去有了天差地别的变化,他如今可是有爵位的人,各种份例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

更有意思的是,有了钱后反倒用钱的地方少了。过去,衣服不够穿要自己花钱,吃不上好饭菜要自己花钱,用马车要自己花钱,简直是没有一件事不用钱的。可现在,衣食住行和项供给都非常充足,就是到外面喝个酒也总有人抢着请客,司马十七郎觉得自己除了打赏,好像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花钱了,可打赏又能用得了多少钱呢!

毕竟是穷过,司马十七郎的动力特别足,他很能钻营,又有皇孙的身份,当差几个月,他慢慢混得比其他的都尉们更重要了,各种收获也更多,而且非常享受自己将各种东西带回家里的成就感。

与次同时,他在外面的交际也更广了,以往轮值后出了皇宫,还要回家里歇上半天,现在直接就有人截走,声色犬马,可玩的地方多着呢!

卢八娘也有自己的事,两人见面的时间更少了,但司马十七郎有一样好处,在外面有什么大事情都会告诉卢八娘。这个时代也正是这样的规则,正妻是与丈夫一样平等的存在,管着内院的事宜,若是该知道的事情不清楚,与女眷们来往时会不方便的。更何况卢八娘是个非常有见识的女子,司马十七郎对自己出身高贵的娘子非常敬重,很多事情也想听听她的意见。

同样,卢八娘在命妇的集会中得到一些的蛛丝马迹也会与司马十七郎交换心得,两人这样配合,竟也猜出了不少事情的风向,很快在朝中混得如鱼得水,慢慢英县公得到了很多大人物的注意和好评。

他们在正事上合作得很愉快,可私底下却慢慢疏远了。司马十七郎三天轮值一次,白天还有数不清的应酬,时常在宵禁前后回来,带着一身的酒气,有时还会有些别的味道,只想抱着她做上一回就睡过去。而卢八娘分外嫌弃这样的司马十七郎,每天都逼着他每天上床前好好洗澡。

这种生活慢慢成了常态,激情总会淡下来,特别是男人,本质上就喜新厌旧,而且外面的世界分外精彩。卢八娘对于司马十七郎的行踪看得更紧了,心里也有了打算。

她不会一直放任下去,他们是时候分开了。她从来也没有想对司马十七郎要求太高,要知道她能付出的更是有限。

这一天,右仆射江侃宴客,卢八娘和司马十七郎分别陪着齐王和齐王妃赴宴。江氏是世族大家,在胡人乱华时最早南迁,投奔当时还是瑯玡王的皇上,不但保全了家业,而且还谋得了高官。江家的歌姬舞姬一向极有声名,是以江家宴客,宾客云集。

卢八娘虽然是县公夫人,但在冠盖云集的宴会上,她的地位还是不够高,与齐王府十四郎的夫人,一同静静地坐在一处中等的席位上。

江府的奢华果然名不虚传,开宴后,山珍海味如流水般地送了上来,所有侍候的奴婢都身着绫罗,轻歌曼舞一直贯穿着整个宴会。

到了晚上,宴会仍然还在继续,到外点起了巨大的蜡烛,亮如白昼。卢八娘手里端着一杯酒,微微转了转一直端正地跪着的身体,将重心移了移,心里默默契地计算着,这一天宴客,恐怕要用掉几十万钱。

一曲歌舞结束了,贵妇人们纷纷打赏,卢八娘轻轻挥了挥手,她身后的桃花将一匹彩帛赏了出去。然后桃花在她耳边说:“宁姑姑刚打听到外院里的宾客很多人都服了散,大家与姬人们在一起歌舞,乱成了一团,齐王也正在其间,看样子今晚不打算走了。”

卢八娘一直疑惑,明明已经很晚了,齐王妃为什么还没有走,看来她在等齐王。一般夫妻一同出来赴宴,也一同回去才对,就是齐王要留下,也应该让人来传话。不用说,齐王已经被那些美貌的姬人迷惑了,根本想不起来王妃。

在皇上没有嫡子的情况下,齐王本来居长,在“立嫡以长”的原则下,原本应该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但正是因为他才干平平,又荒淫好色,才会有卢相等一班人推出了相比之下英明的鲁王。齐王若要想当太子,改变形象很重要,可人的本性是改不了的,看齐王妃的表情,今天他一定又在外面出了丑。

可是,作为贤名远播的王妃,齐王妃能说什么呢,卢八娘看她尽力掩饰着不快,对身边的一个姑姑吩咐了些什么,然后,很快有人过来通知卢八娘和十四夫人一同回齐王府了。

第三十章 父为子纲县公挨打花天酒地齐王荒唐(二)

齐王府来赴宴的女们集合在一起,齐王妃的脸色不大好,世子妃、十三夫人、十四夫人更是怒气形于色,卢八娘能打听到的消息她们一样能知道,齐王府的儿子们现在一定与齐王一样与姬人们胡闹着。

在这个时代,女人的社会地位还不算低,正妻的位置通常也非常牢固,所以就涌现出很多的妒妇,她们甚至敢公开打杀丈夫的宠妾爱姬。可是齐王府的风气却不是这样,最不高兴的十四夫人看了看齐王妃,也只得压下了心里的不满,低声嘟囔了一声,“就是能假装贤良!”

卢八娘面带着微笑向周围的贵妇人们告辞,与齐王妃、世子夫人和十三夫人一同出了宴客厅。江府的老夫人亲自送齐王妃出来,卢八娘在她们后面隐隐听江老夫人说了“胡闹”、“不懂事”等词,大约是向齐王妃致歉。

齐王妃低声应付了几句,卢八娘理解她,其实对于齐王妃来说,她早就并不介意齐王有多少宠姬了,她现在的不满也不是因为妒嫉,而是在担心齐王今天的表现会使他在朝中的名声威信进一步下降。

比起齐王来,齐王妃更盼望能够成为皇宫的下一任主人,这种心情,没有人比卢八娘更了解了。男人已经没有任何指望,那么当上皇后,把自己生的儿子推到皇帝的宝座上,是齐王妃唯一的愿望了。

可就在她们离开宴客厅没多远的时候,一个下人急匆匆地跑过来,“老夫人,老夫人,中书令荀夫人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把刀来,去了前院!”

中书令荀勖夫人有名的善妒。坊间传闻,有一次荀勖看见上茶的侍女的一双玉手白嫩可爱,不禁赞叹着摸了一下,结果第二天荀夫人送给他一个匣子,他打开匣子一看,里面装着的就是那双被他赞美了的手!

现在她竟然拿了把刀冲进了前院,就看来传话的下人已经顾不上悄悄把消息告诉江老夫人,就知道情况有多危急。江老夫人匆匆向齐王妃说了声“王妃,失陪了。”就马上跟着下人快步去了前院。

齐王妃也被这个消息惊呆了,然后她向前院的方向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转过头来向门外又走了几步,然后再次停了下来。在两边扶着她的世子夫人和十三夫人被她弄得晕头转向,十三夫人疑惑地问:“母妃,我们去哪里?”

“先在这里等一等吧。”

十四夫人明显想去前院看看,但她不好擅自行动,虽然还站在路上,可一双脚焦躁地在地上挪来挪去。世子夫人和十三夫人也差不多。

卢八娘略一思忖,就明白了齐王妃的意思。在这个时候,如果去了前院,会有荀夫人那样善妒的嫌疑,但若离开江府,又有不关心齐王的嫌疑,毕竟荀夫人是拿着刀去了前院。只有等齐王安全无恙的消息传出来,齐王妃再走才是适合的。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天然的形势造成自己与齐王妃注定不可能合作,卢八娘还真愿意与她的婆母共同奋斗。她早就看出来,齐王根本是个没什么能力的人,他到今天成就的一切势力都是齐王妃的功劳。但齐王也不是没有优点的,他的优点就是非常相信齐王妃,甚至容易被齐王妃所左右。

想到了这里,卢八娘不可能不想到她的丈夫,司马十七郎与他的父亲并不很像,他是个很有主意的人,自己想随心所愿地摆布他根本不可能,这还真是遗憾。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司马十七郎也有他的优点,而且有些优点还是卢八娘很欣赏的,就看她怎么样因势力导了。

就在卢八娘这样想着的时候,她感到了一束目光看向了她,齐王妃在卢八娘观察她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十七儿媳。自从十七郎娶了卢氏,就彻底脱离了她的控制,而且她还在卢八娘手中吃了个暗亏。齐王妃最近一直在反思,自己太小看了这个儿媳,不用说别的,就是今天的宴会上也好,还是听说出现变故后也好,自己的几个儿媳中,只有卢氏始终应对得体,非常沉着。

齐王妃心中也有些疑惑,明明十七郎夫妻非常恩爱,可卢氏的表现还真不像。就是自己成亲半载,与齐王恩恩爱爱的时候,猛听说丈夫在外面胡闹,也不能这样无所谓,就是装也很难装出这样的若无其事。若说是他们夫妻并不恩爱,那么让二人和离,安排卢氏再嫁崔嵘的计谋又怎么会不成功呢?自己该怎样对侍这个有着高贵血统,又深不可测的儿媳妇才最有利呢?

卢八娘就是不能完全猜到齐王妃是怎样想自己的,但她还是知道她的婆母是不会放任司马十七郎和自己顺利地向上走,可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挣扎着解脱齐王府的束缚,迟早他们会彻底离开这个大泥潭,谁也阻止不了他们,卢八娘笑着迎着齐王妃的目光看过去。

“小十七最近在外面玩得太过了,你也该劝劝他。”齐王妃温和地说:“金吾卫里都是各世家勋贵子弟,出了名的能胡闹,别把他跟着把心玩野了,收不回来。”

齐王妃说的是事实,司马十七郎过去的日子实在太苦,一个皇孙在成亲前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手里也没有钱,甚至还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突然间成了县公,又做了从四品的都尉,这种巨大的变化对于一个还不到二十的年青人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一步登天的感觉让司马十七郎一改平时的小心谨慎,变得张狂起来,金吾卫里差不多都是贵胄子弟,其中的纨绔不少,他整日与这些人在一起纵情声色,跑马冶游,差不多将京城里的各处能玩的地方都走遍了。

至于司马十七郎会不会玩得心野了,再也收不回来了,卢八娘也没有把握。前世她见过太多乍富乍贵的人,能坚持住本心,一如既往的人太少了。她的父亲发了财后有外遇,这实在是最普通的了,她还见过沉迷于赌博的,喜欢飚车的,还有吸毒的等等,人性就是如此,很难改变。

其实最近卢八娘一直在冷眼旁观司马十七郎,她没有完全放弃信心原因是他玩归玩,便一直没有放松都尉的工作。她觉得司马十七郎在短暂的放纵后可能还会走回正路,他从本质上是一个有野心想向上爬的人,他不会放弃进取。

卢八娘对司马十七郎的底线正是如此。

至于齐王妃,她看似善意的话,其实是在示意司马十七郎会把卢八娘抛到脑后,想挑拨卢八娘与司马十七郎发生矛盾,并在她心中种上一根刺。卢八娘岂能被她说动?她从不对司马十七郎的情谊抱有希望,因为她认识到司马十七郎移情别恋是迟早的事,必然的事。于是她淡淡地说:“男人吗?自然是海阔天空,任他随意翔游,再者儿媳最敬佩母妃的宽和大度,也想向母纪学习。”

十四夫人听了卢八娘的话,再也忍不住了,担忧地说:“江仆射最喜欢服散,今天大家也一定都服了,荀夫人这样一闹,如果不能好好行散,恐怕会出事的。”

服散就是指服五石散,五石散是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药合成,通常还加入防风、人参等数十种中草药的中药散剂。这种药能壮阳,增强体力,让人精神亢奋,神明开朗,但服了五石散后,一定要喝热酒、吃冷食、冷浴、走路来行散,如果没能好好行散,后果很严重,有不少的人因此生病甚至死亡。

虽然五石散有着种种的问题,但这种价格不菲的东西非常受这时人们的追捧,在很多宴会场合,大家服散后放荡狂欢,□□不堪,这种刺激大约是人们从骨子里追求的,有如毒品一样上瘾。

这种事,在场的几个人心里都有数,但十四夫人一说出来,还是不一样,大家都静了下来,气氛很是沉闷。好在,没多久,就听到前院传过来消息,荀夫人将坐在荀中书令怀里的姬人一个划花的脸,一个扎瞎了眼睛,现在已经被大家劝着放下了刀。

结果并不出乎意料,荀夫人不过是善妒,她不会伤到别人,包括罪魁祸荀中书令。她的刀只能对着姬人,谁让姬人是最弱的人呢?

大家对这个结果都很接受,就是卢八娘也不会同情姬人,谴责荀夫人。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规律,姬人既然是弱者,就会首先被牺牲。卢八娘之所以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权势金钱,就是要成为强者,更强者,掌握更多的资源,左右更多的事,永远不会被牺牲。

看着齐王妃带头向外走去,几个儿媳也都跟着她上了马车。车声辚辚,卢八娘坐在车中,心中并不是没有波动。她一直努力容忍司马十七郎,但从今以后就不必了。他与花娘们在一起饮酒作乐她忍了,他与路边的女子调笑她忍了,就当前世男女一起学习工作的环境下,大家的玩笑罢了,但吃了壮阳药与姬人们搞到了一起她决不会再忍了。

不管怎么样,这一段情她尽了力,也没有什么遗憾。

现在最重要的是怎样与司马十七郎不伤和气地调整成新的纯合作伙伴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打下他们以后相处的基础。今天他是不会回来的,明天,也许还要再过上一两天,她才会见到司马十七郎,要怎样说怎样做,她准备细细地思量思量。

可司马十七郎没有给她这个时间,就在卢八娘沉思时,他突然上了马车,醉熏熏地扑到了卢八娘的身上。

第三十一章 下决心八娘斩情丝被嘲笑县公思纳妾〔一〕

卢八娘用帕子捂着口鼻,用力将他推到了一旁,喝得烂醉的人手脚都是软的,司马十七郎被推得靠到了车壁上,差点从座位上掉了下来,夫人这样嫌弃自己,真枉他挣扎着从江府回来,再想起了因为他从来不与外面的女人发生关系而受到的嘲笑,不由得气恼地低喝道:“我为夫人才回来,夫人竟推我!夫人知道我这时候回来了,别人怎么笑我吗!”

卢八娘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用帕子接着,一口接一口地吐着,半晌才停了下来。然后她将车帘打开,将车厢里污浊的空气放出去。

司马十七郎自从卢八娘开始呕吐,神志开始恢复,又被灌进来的冷风一吹,差不多完全清醒了。上次他的酒味熏了夫人后,他平时回来时都特别注意洗浴,今天情况特殊,他从江府出来,追上齐王府的车队后,就上了娘子的车,也没想那么多。其实眼下他也非常难受,他第一次服散,正在饮酒与姬人笑闹时,被荀夫人吓了一跳,下意识找夫人回府,就忘了娘子的怪癖。他有些内疚地从袖子里摸出一块帕子,想递过去,又知道卢八娘不会接的,便停了下来,轻声问:“夫人,你好些了吗?”

“好些了,”卢八娘深吸了一口气,“要不要我派人再送县公回江府?”

“你说的是什么!我既然答应了你,自然不会食言。”司马十七郎压下了心头的火,冷冷地说。

“我早就说过你不必遵守的!”卢八娘针锋相对地答道。

两人第一次恶语相向,说到了这里,免不了怔了一怔,就都打住了,分别靠在两面的车壁,静静地坐着。

世家贵族的住所都在一个区域,齐王府与江府的距离并不远,马车很快进了齐王府。齐王妃大度地让下人来传话,大家各自回房,不必陪她回正殿。

卢八娘扶了桃花的手下了车,吩咐跟在后面的桃花爹几个人,“县公喝多了,你们扶着他去前院休息,夜里让人好好服侍。”

桃花鼻子特别灵,“县公吐了一车,夫人一定被熏坏了,我们赶紧回院子里吧!”

卢八娘被桃花扶着,进了内院,马上换衣服,清洗身体。泡在香樟木的大浴桶里,鼻端莹绕着淡淡的薄荷清香,感觉她完全摆脱了刚刚的污秽,身体渐渐恢复了正常。

奶娘和桃花看到卢八娘放松的表情,慢慢放下了心,夫人的衣服被弄得那样脏,可人却不似以往恨不得立刻洗掉一层皮的样子,让她们非常吃惊。接着,就她们更惊讶地听到夫人吩咐,“把点心匣子拿来。”

江府的酒宴虽好,但卢八娘却没吃什么,吐了后更觉得饥饿,于是她挑了块香甜的糯米糕吃了,意犹未尽,又捡了块桃仁酥,重新洗了手披件绸衣出浴了。自己的怪癖好得这样快,就是卢八娘自己都吃惊不已,看来,用不了多久,自己有可能成为正常人了,这可真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

至于司马十七郎,在车上她已经做了决断,是到了该与他结束某种关系的时候了。她吩咐把王妃给的侍女送到前院,然后上床了。洁癖明显减轻,她本该高兴的,但心里却有点乱。卢八娘想,她不是在可惜与司马十七郎从此以后就分开了,而是在可惜,一直努力与司马十七郎和平相处,今晚却一时气恼,与他针锋相对地吵了起来。这可不符合自己一贯贤淑的形象。

司马十七郎被桃花爹和池梁半拉半扶地送到了书房,心里很是不甘。可是一来他喝多了,手脚都是软的,二来,桃花爹和池梁合力拉着他,就是他清醒时也力有不逮。虽然刚刚与夫人有些不快,可他还是想与夫人一起休息,便气恼地骂道:“你们两个混帐,拖着我做什么,还不赶紧把我送到内院!”

桃花爹是桃花的爹,桃花一根筋的性子就是从他那里遗传到的。他对卢八娘的吩咐从来不打一点折扣,夫人既然说让扶着县公到前院休息,那么县公今晚就只能在前院休息。

池梁见桃花爹意志这样坚定,也只有跟随着,而且他也觉得司马十七郎喝多了,神志并不清醒,他刚刚吐过,夫人一定是担心他到了内院再吐。夫人特别爱洁这一点,绿袖提醒他不知多少次了。于是池梁一边用力将司马十七郎架进了前院,一面说:“十七郎,你就在这里歇一夜,等明天酒醒了再进内院,免得再吐熏了夫人。”

桃花的话和卢八娘的默许让大家都以为司马十七郎喝多了,车里呕吐的也是他,司马十七郎也没有想解释的心思,而且三下两下地,他已经被人脱去了外衣靴子,放到了榻上。池梁还是他的耳边猥琐地问:“十七郎,江府的姬人真特别美吗?我听江府的部曲说,今天江仆射让他的爱姬都出来宴客了呢,还有…”

平时司马十七郎出门,池梁等几人都贴身护卫,颇有了些见识,今天到了江府,他们却被安排到了另外一处,自有江家的部曲陪同,所以他一直在遗憾没有看到素有盛名的江府姬人。

司马十七郎哪里有心思和他说这些,气哼哼地说:“赶紧给我弄水来洗一下,然后送我去内院。”

平时书房并没有人住,司马十七郎也是第一次留宿,就有很多东西不趁手,书房里的两个小厮寒烟和寒江平时只伺候笔墨,照顾人不太在行。于是桃花爹与寒江去找浴桶和热水,池梁便陪着他劝道:“今天回来得太晚,恐怕夫人进内院后就会下匙了,十七郎就在这里将就一夜吧。”

是啊,内院的门有可能已经下匙了,司马十七郎晃晃晕沉沉的头,就是解决了桃花爹和池梁,他也不能过去了,闹出什么动静来会让王府各处笑话的。想到了这里,司马十七郎怀念起新婚的小院来,三间半的正房,两人天天相对,自己什么时候过去都随意。

就在这时,王妃送过来四个侍女,还替卢八娘传了一句话,“县公一定要注意行散,别伤了身子。”

“什么!”池梁惊叫,“十七郎你服散了?师傅说那东西最伤身,不是说不让我们碰吗?”

五石散最初源于汉代,本是一种治病的药物,后来才被人引作他用,于前朝时开始在文人中空前的风行起来。但服散带来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服散死人、伤残的时有发生,因此反对的人也不少,还有不少人撰书说明。

“嚷什么?”司马十七郎喝道:“我不过是服一点试试,饮了点酒早就没事了。”想想卢八娘还是关心自己的,赶紧让寒烟到内院传话,“去告诉夫人,说我只服了一点,早就没什么事了,让她不用担心。”

池梁听司马十七郎这样说,也放下了心事,看到进来的四个侍女非常美貌,不禁细细打量起来,“平日里怎么没见过姐姐们?”

这几个侍女到了华清院,就被卢八娘变相软禁起来了,所以也不认识池梁,见他在县公屋子里很自在的神气,也不敢不回答,“夫人让我们平时只在屋子里做针线,不许随意出来。”

桃花爹这时也与寒江一同将浴桶、热水送了进来,司马十七郎已经知道不能进内院,洗浴也就没有用了,索性就不洗了,“拿下去吧。”

这时传话的寒烟跑回来,“内院已经下匙,没法传话进去。”

卢八娘的规矩一向非常森严,下了匙后只能到第二天一早开门,可司马十七郎发怒了,“你就不会喊里面守门的婆子传话进去吗!”

寒烟又跑出进去。池梁还在与待女们搭话,“原来姐姐们是王妃身边的人,怪不得浑身的气度就不一样呢。”司马十七郎心情坏透了,拿眼睛扫了一眼他,看池梁根本没注意自己的目光,心思还在那几个侍女身上,一双俊眼撩拨着她们,“姐姐们有空只管到外院来逛逛。”

“你们出去说话,别在这里烦我!”司马十七郎不耐烦地将池梁等人都赶走了,自己躺在榻上想起了心事。

毫无疑问,夫人今天怪癖发作了,而且还很严重。“唉!”司马十七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娘子的怪癖可真糟,还不如妒呢。哪怕像荀夫人那样的奇妒,也不要紧,司马十七郎保证无论卢八娘打死还是打残自己的姬妾,不管是多宠爱的姬妾,他也不会多置一词的。

家里的事情当然应该由夫人管,姬妾们在讨得夫主喜爱的同时必须讨得主母的喜爱,否则挨打受骂甚至没了命也只怪她们自己。

可偏偏夫人一点都不妒,她只是有怪癖。刚成亲时司马十七郎在巨大的欣喜下并没有在意这一点,现在他深刻认识到夫人的怪癖有多糟,难道自已遇尔逢场作戏都不行吗?

司马十七郎回忆起卢八娘曾对自己说,若是自己有了别的女人,她就再也不让自己上她床的表情,非常的淡然,但又那样的肯定。从小就会察言观色的他,对卢八娘的评价是:他的夫人不是寻常的小娘子,而是无论出身还是本心都是极为高贵的世家女,她聪颖能干、心智坚定,他从不置疑夫人言出必行。

所以司马十七郎出去玩时,从来没有过了这个界线,只是在江府,极度奢糜的盛宴让他将一切都忘到了九霄云外,如果没有荀夫人突然闯进来,他不知道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样。所以司马十七郎稍一清醒,马上就出了江府。在他出江府时,好几个人在一旁笑话他怕老婆,让他心里非常不快,可是追上夫人的车,夫人却并不领情。

第三十一章 下决心八娘斩情丝被嘲笑县公思纳妾(二)

司马十七郎肯静下心来思考时,他的头脑还是很够用的。回想起最近自己每次出去鬼混,卢八娘总是嫌弃,有时闻到些气息就恶心不适,而且对他洗浴盯得特别紧,总要自己多用些澡豆多冲几次水。为了将就夫人的怪癖,自己一直克制着,可是夫人却这样待自己。

司马十七郎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误,男人只要敬爱嫡妻,纳妾养婢都是正常,至于姬人,那更是个玩物罢了。大家都是这样,随心所欲地玩一玩,算不了什么。只有他一个,到了最后的关头,马上就偃旗息鼓,每天又都回府里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自然时常被朋友们笑话。

卢八娘是他千辛万苦、挨了几十板子才求来的娘子,也是他的福星,更是他心仪的女子。他自然珍惜,而且他还许过诺,答应娘子在她生下嫡子前不碰别的女人。隐瞒夫人的事司马十七郎不屑为之,更何况,他也不认为夫人是好瞒的。

他千难万难地坚守着诺言,可夫人呢,一点也不理解他。要知道他的要求本是正当,有了身份的男人身边哪里没有几个姬妾呢?他不想再容忍了,他一定将夫人的怪癖纠正过来,然后像别人一样纳妾,养些姬人,偶尔在外面留宿。

至于夫人,本就是他最喜欢的,他还要待她好,不但要给她最高的地位,而且每月大部分时间他都会住在正房,侍寝的事也由夫人安排,妾室不听话都由夫人管教…这样,旁人再也找不到笑话自己的借口了。

可怎么能把夫人的怪癖治好呢?

司马十七郎思量了很久才睡着。第二天他轮值,一大早就要进宫。他醒来后立刻就觉得不对劲,平时抱在怀里的人没在,只他一人,还真不习惯呢。想起了卢八娘丰满白皙的身体、沉睡时的娇颜、初醒时慷懒,司马十七郎马上心生悔意,他对卢八娘非常爱慕,怎么就会与夫人口角了呢?一定是因为自己服散后神志不清醒!

也不知昨晚夫人怎么样了?后来又吐了没有?是不是一夜都没睡好?万一她做了恶梦,桃花那丫头睡得那样沉叫不醒怎么办?最重要的是她还在生气吗?

可现在到内院去看夫人肯定来不及了,于是司马十七郎一面穿着衣服,一面吩咐寒烟寒江,“等一会儿去看看夫人起床了没有,如果起床了,就说我先进宫了,让夫人白天多休息,若是还不舒服,就让池师兄到宫门处去传话,我请御医给夫人诊脉。”

寒江寒烟答应了,将司马十七郎的话重复了一遍,司马十七郎听了,又加了一句,“再告诉夫人,明天一早我出宫后就回府。”

“是,”寒江跟在后面问:“县公,昨天夫人送出来的人怎么安排?”

昨天司马十七郎挥手将人赶走,书房哪里有合适的地方安置侍女,于是找了间小屋将她们临时塞了进去,所有用品一概没有。今天县公又一昼夜不回来,总不能再让她们还在那里吧。

“你去问候夫人时将人带回去,”司马十七郎走到了门口停了下来,改了主意,“不用带回去了,你问问府里与华清院关系好的管事们,哪一个想要老婆,今天就把她们都弄出去,人送走了后再告诉夫人。”这些侍女是王妃送来的人,肯定是不能留的,夫人不好处置,他把人弄走好了。

去宫里的路上,司马十七郎神不守舍,也不知寒江能不能把他的话转述清楚?要是再多嘱咐他几句话好了,唉,还不如一早先去内院对夫人说两句关切的话呢,虽然时间很紧,但自己应该亲眼看一眼夫人。要么现在回去?可这样绝对会晚。司马十七郎犹豫一下,他倒底还是个事业为主的人,所以还是走进了宫门。

可见了昨天一起到江府赴宴的同僚,听他们说起江大人为了弥补荀夫人给大家带来的惊吓,又特别把两个从不示人的宠妾叫出来陪酒,又有人笑问司马十七郎昨天怎么就回去了,又可惜他没有见到江大人的宠妾,表情和语言中都带着让司马十七郎无法忍受的嘲笑。

司马十七郎勉强应付了几句,心里再次觉得夫人的怪癖决不能再拖了,一定要治好,县公府上总不能连个姬妾都没有吧,那实在是太没面子了。熬到了轮流吃饭的时候,他推说不饿,跑到了太医院,与几位御医打过招呼后问:“有人特别爱洁,用什么法子可医吗?”

司马十七郎是个喜欢交朋友的人,特别是有用的朋友,御医就是有用的人,所以他认识了不少。屋子里熟识的人就笑着说:“爱洁是好事,怎么要医呢?”

“过于爱洁也不好啊!”司马十七郎发愁地说。

大约是看他的表情不像是玩笑,便有人正色回答他,“有人爱吃,有人爱穿,还有人爱财,不过是个人的癖好罢了,并不干别人的事,医他做甚?而且也没听过这些癖好能医好,总要这个人自己想开,才能开解。不过爱洁比别的癖好要好得多,谁不喜欢洁净?”

“王御医也是爱洁成癖,英县公有所不知,他的东西轻易不让别人碰,书也不肯借别人看。”另一个御医笑着指穿着雪白细麻衣独坐在一旁看书的王御医说。

王御医被点了名,把头从书中抬起来说:“爱洁不只让人舒适,还能少染疾病,如果人人都爱洁,天下的疫病都要少上几成。”

“可不是,七年前那场疫病爆发时,我去了疫区,除了开了赈药的棚子外,还特别广发告示,让当地士民打扫房屋、街道,焚烧垃圾…”

司马十七郎听着御医们把话题转到了疫病上,就知道没有人认为爱洁其实也是很糟糕的事。他还是不死心,把过去就相识的周御医拉了出去,悄悄对他说:“妇人特别爱洁,不愿意和男人上床,你有什么办法吗?”

周御医根本没有想到司马十七郎说的是他的夫人,就不以为然地说:“这样的妇人,就不应该理她。”再看看司马十七郎的表情,便又出了个主意,“英县公若是真心喜欢,我这里倒有一种迷香,是助情的,要么我去给县公包点带回去。”

这法子司马十七郎用过,并不是常法,他不再对御医们报有希望,又想起一件事问道:“我昨天服了点散,后来便回府睡了,今天也不觉得怎么样。有什么要紧的吗?”

周御医是最反对服散的人,他马上问了好多的情况,最后严肃地说:“一次倒不要紧,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问题。我的一位伯父就是服散成了废人,自汉以来此散害人无数,县公此后断不可再服,如果上瘾,恐怕…”

“我知道了。”司马十七郎想到池师傅也一定会如此训导他一番,懊恼地离开了,总还会有别的办法吧,他一面走一面沉思。

第二天出了皇宫,他就赶紧骑马回了王府,先到书房好好洗个澡然后进了内院。正当他径直走向内室时,桃花看到他后竟马上把门关上跑进屋里,大约向卢八娘请示过了,才又开门请他进来。“县公请进。”这话也说得不情不愿的。

司马十七郎心里不高兴,恨不得一脚把桃花踢出去。可他听到娘子在屋里温声让桃花给自己泡茶,心里的火气又消了,娘子对自己还是有情意的,不过是因为她的怪癖,才有了这些事情。他走进屋子,见卢八娘身着浅色家常衣服,原本斜倚在榻上翻着一本书,听了他过来,抬起了身子要迎过来,看起来无精打采的,他的心痛了一下,赶紧上前问:“夫人身子好些吗?”

桃花飞快地上前将挡在了卢八娘的前面,示意他坐在一个放好的坐褥的位置,距离卢八娘有点远。司马十七郎再不满也只有先坐了下来,然后他立刻发现卢八娘屋子里很多东西都换掉了,想来这里原来的东西,都被卢八娘像不要的那个玉杯一样处理了。他也同这些物品差不多吧,司马十七郎心里升起了一种感觉,这种被遗弃的感觉让他分外地难过。

“已经不要紧了。”卢八娘似乎忘了昨天的别扭,态度更加温和柔顺,“县公在宫里一夜辛苦了。”

就在这一瞬间,司马十七郎的想法再次摇摆回来了,他觉得还是自己的不对,明知道娘子有怪癖,又这样娇弱,却再次伤害了娘子,“都是我不好,以后定不会如此了!”

卢八娘没想到司马十七郎能这样说,心里倒是一怔。司马十七郎有了官职有了爵位,自然也要得到相应的一切。他一直守着自己一个人,心里的怨气越来越大,终于在那天爆发了,而自己也因为身体不适而说了几句难听的话,然后又赌气把王妃送来的侍女给他,他不是应该对自己生气,然后再提出纳妾吗?

为了促进与司马十七郎会谈时的良好气氛,卢八娘今天还特别扮柔弱,在眼睛周围涂了些青影,显得有些憔悴,看来用不上了。

她看向司马十七郎,他投向自己的目光里还真是关切和内疚,然后卢八娘又发现了爱慕。原来他还没有完全从对自己的迷恋中醒过来。噢,卢八娘想了起来,男人就是这样,可以一面说着喜欢你,又一面与别人亲密。所以这种迷恋并不重要,早晚他会把这点情完全忘记,可卢八娘心里还是不受控制地高兴了一下。

可几乎是马上,她冷静了。也许现在自己与司马十七郎卿卿我我几句,他们就会回重新回到过去,回到江府宴客之前的时候,可她却不想。因为她更不愿第二次面临眼下的情况了,当断来断,必受其乱,卢八娘从来都是最果断的人。

于是她摇摇头,低声说:“哪里是郎君的不好呢?都是我不好。”她的声音温和有礼,“那晚我不舒服,精神不足,便将王妃给的侍女派给了县公,确实有些不妥了。县公既然放出去了,也不必再说,我已经派人去采买几个美姬,我们再好好挑两个妾室?”

第三十二章 楚州刺史入京述职半年夫妻渐生嫌隙(一)

因为纳妾的事情,司马十七郎一直在动摇,特别是这两天,就像钟摆一样,一会儿摆到了这边,一会摆到了那边。如今卢八娘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正式提出来,他又摆了过来,确实应该纳妾了,县公为一品爵,可以置妾四人。虽然没有必要马上就置满四个妾室,但怎么也要一两个才说得出去,自己有面子,而且夫人也有面子啊!于是司马十七郎就没有反对,“姬人倒无所谓,妾室还要选家世好一些的。”

司马十七郎的爱好,卢八娘自然清楚,他一定不想纳普通的良家女为妾,而且就他眼下的情况,如今也能选上一些不错的人选。卢八娘想了想说:“不知你还记得尹家吗?他家的女儿很多,个个美貌,已经有几个到世家当妾了,我们也聘一个”

“我可不要庶族的女儿。”司马十七郎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他是姬人所生之子,可是门第之见要比所有人都要深,纳个妾竟然也看不上庶族。卢八娘客观地说:“这可便难了,你现在爵位和官职毕竟还低一些。”

士族之家一般是不肯女儿作妾的,这关乎他们最重视的面子,至多偶有把庶女给皇帝或诸王做侧妃,可司马十七郎显然够不上,他不过是个最低等的县公而已。司马十七郎也明白这道理,“那就再等等吧。”

卢八娘可不想等,她想了想说:“还真有一个人选,只不过没把握。董家这几年有些落魄,前日出门我见了他家的一个庶女,长得不错,也读过书懂些道理,她的嫡母最近出门都带着她,虽然还小了些,但却也到了许人的年纪,我们多出些聘资,看看董家怎么说。”

董氏原本为北方的世家,虽然顺利地南迁了,但家中的优秀人才相继故去,小一辈中更没有一个出色的,诺大的家族里如今只有一两个末流的小官,根本支撑不起门面。他们家还有一个特点,明明家世败了,偏偏又一定要维持世家的面子,入不敷出后便将女儿们嫁到庶族,换取丰厚的聘资。既然同是卖女,做妾也是一样的,所以卢八娘才敢于打这个主意。

若是董家女能给自己作妾真不错,别人听到了一定羡慕。与自己差不多的人纳妾也不过是一般的良家女罢了,又或是一心想贴上来的商户,就是父王的几个侧妃也不是都比董家家世好。司马十七郎被诱惑了,他不同自主地点点头说:“纳妾前,要先将夫人的怪癖治好。我想我们去道观洗业打谯,看看有没有效,再有很多人都说佛教的寺庙很灵验,也可以去试试。”

从最初对司马十七郎就没有什么好印象的桃花一度有了转变后,到了现在又转了回去,甚至更讨厌他了,自从成了县公后,他时常带着一身的臭味回来,前天还在夫人的车里吐了,引得夫人也不舒服,这样的人,夫人早就应该不让他再进内院了。她替夫人不高兴,便气愤地插话说:“若是拜佛拜真人就能好,娘子早就好了。”

司马十七郎不理她,向卢八娘靠近了些,去拉她的手,“夫人,我们去试试,万一就好了呢?”

卢八娘已经敏捷地把手收了起来,让他抓个空,她微微一笑,“我的怪癖是没法子治的,我母亲为了我去了好多地方拜佛求仙,可一点效也没有。不过,县公纳妾的事并不用受影响,我这就操办起来。”

“可我并不想与夫人分开。”司马十七郎说,这才正是症结的关键,他喜欢夫人,他要纳妾的前提是卢八娘能接受。

“我们还是分开的好,”卢八娘摇头说,“县公想纳妾,我也不想再发病了,我是要和县公白头到老的,才不想什么时候就没命了。”

司马十七郎见过卢八娘差一点断气了的样子,前天卢八娘回房后的情况他并不知道,听了卢八娘的话,他自然信了,“我还是不要纳妾了,我不想夫人如此难受。”眼前的卢八娘让他心疼,娘子平日里气色是那样的娇艳,如今却黯然无神,都是自己的错。为了他最爱重的夫人,他肯受委曲的,别人说什么,不去理会就是了。

卢八娘感谢地笑了,“谢谢你,县公。不过,真的不必如此。”

“成亲前我就说过自己的怪癖,县公也曾答应过我,而且县公也真的为我做了很多,我非常感动。”

“可是,县公对我不要再纵容了,我根本够不上贤妻。”卢八娘抬手止住马十七郎想插话的意图,“县公你想想,男人在外面哪个不风流?家里怎么能没有几个美妾?若是县公不这样,岂不是被人嘲笑?我不要县公许诺我不碰其他女人,那样太不应该了。”

卢八娘并不相信司马十七郎的保证,他以前就曾答应过自己,但还是没有做到。卢八娘从来都是悲观主义者,对美好的事物从不抱有过多的希望,但人只要活着,总要一直向前,不管多么惨淡的人生,都没有后退的机会。

公平地说,司马十七郎的所作所为,按本时代的道德,并没有不对的地方,这也是卢八娘如此“贤惠”的原因。若是她执意与时代潮流相对,要求司马十七郎只与她相守,最终只能把二人原本和谐的关系破坏了,弄不好还会反目成仇。

时代的限制使卢八娘的富贵有一多半是要寄托在司马十七郎身上,她将十七郎的定位是合作伙伴而不是情人,虽然他们间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但那只是一段一小插曲,长久看,他们间更重要的是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