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奉上。

谢谢大家关心,教主已经到上海啦。

这几天教主虽然不在家,但是会抓住所有时间码字,不会断更哦~

请大家多多支持教主,求月票,求打赏。

下面一章也立即发,连着看更爽。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胆

黄院使顿时愣在那里。

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这个胡仲骨真的能治好西夏人的伤?

正在众人尚处于惊奇当中,胡仲骨已经打开了药箱,拿出一个布包来。

西夏使臣只觉得手臂上一凉,热热的东西喷薄而出,他整条手臂却立即舒坦起来,他正要去看发生了什么事。

耳边已经传来惊呼声。

旁边的太医瞪圆了眼睛,看着胡仲骨,“你…你怎么敢…”

胡仲骨扬起了手中的刀,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

西夏使臣的手臂赫然被胡仲骨割开了一条伤口,鲜血裹着脓水一下子涌出来。

还没有判断清楚,居然就这么利落地下了刀。

黄院使皱起眉头,“你可知道怎么医治?”

胡仲骨嘿嘿一笑,“还不知道…”

周围立即一片哗然。

胡仲骨脸上满是自信的神情,“不过…排出了淤血,自然也就知道…”他伸出手仔细地在那畸形的手臂上摸索着,“从哪里将骨头打断重续,又要怎么才能将碎在里面的骨头掏出来。”

打断重续这是骨科常用的法子,自然无可厚非。

但是将碎在里面的骨头掏出来谈何容易,那些骨头早已经与血肉长在了一起,剥离这些东西,稍有不慎就会隔断了血脉。

胡仲骨摸着摸着眼前一亮,“有了,就在这里,一定要将这块东西弄出来。”

对,就是这个东西。

昨日,西夏使臣到了京城四处求医问药,他走过去将这伤口看了一眼,有伸出手来按了按,就是因为按到了这个东西,他才断定这人受的是箭弩伤,他会将这伤治好。

他告诉了顾大小姐,顾大小姐才有今日的进宫。

胡仲骨那丑陋的脸上露出笑容。

他不怕给这人治不好伤会被皇帝惩治,也不怕太医院里的太医笑话他,他怕的是没有诊对而连累了顾大小姐。

顾大小姐如此的信任他,但凭着老乐送来的消息和他的一句话,就敢进宫搏命,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出半点的差错。

现在他只需要按照大小姐与他约定好的行事,就能达到目的。

胡仲骨转了转眼睛,“我一个人治不好这伤,需要有个人来帮忙。”

太医们互相对视,这个人很有可能会拖太医院下水,故意将最难治疗的伤口留给太医院。

黄院使耐着性子,“胡先生需要什么,太医院若是能做到,自然会前来帮衬。”如果没有治好伤,胡仲骨固然会被问罪,太医院一样会丢了脸面,

胡仲骨却摇了摇头,“太医院帮不上忙,这件事只有皇城司的沈大人能做。”

沈大人。

居然要让沈大人帮忙。

琅华陪着太后去了内室。

锦微带着内侍和宫人走了出去,屋子陷入了一片安宁中。

“你好大的胆子,”太后的凤目扬起看向顾琅华,“跟哀家说用一部《大藏经》就能稳住西夏人,让西夏人将东平长公主送回大齐,你却又提起要给西夏使臣治病,在我眼皮底下就耍起花样来,你真当自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点化过的佛子,无论做什么,哀家都会相信你。”

太后震怒,无论是谁都会先跪下求饶。

顾琅华却依旧站立着,眼睛仍旧清亮,脸上没有半点的惧意,“太后娘娘说的没错,今日我带着胡先生进宫就是要给西夏使臣治伤,我没有欺骗太后,我只是按照我所说的,想方设法救出东平长公主。”

太后冷笑一声,“照你这样说,没有你的帮忙,哀家就不能将东平接回大齐了。”

“太后能将长公主接回来,”琅华抬起头,“只怕那时长公主已经薨逝了。”这是前世发生的事,东平长公主死在了西夏。

“满口胡言,”太后顿时手中的玉串扔了出去砸在了顾琅华的身上,“哀家今日就处置了你,看你还…”

“太后娘娘,”琅华平静地道,“也许今日民女会为说出的一切死在这里,但是民女也不会后悔,因为今日不说此话,将来…仍旧难逃一死,而且不止是我,大齐西北边疆的百姓都难逃此劫。”

“长公主也活不了了,不会回到太后娘娘身边,安抚娘娘多年留在心头的伤口,”琅华目光清亮,“太后娘娘,西夏准备进攻我们大齐了,长公主对于他们来说,不过就是麻痹我们的手段,很快他们就会长驱直入,他们会攻破我们的水川、怀远和渭州,如果运气好的话,会与金国联盟直逼京城。”

“西夏人秘密训练了一支虎狼之师,他们的铁鹞子将马和人用铁链连在一起,可保骑兵死不落地,只要有三分之一的骑兵在,马阵仍可前行,他们做出了神臂弓,弓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瞬间即可击落守城士兵。”

“更别提得知两国已经和谈,放松警惕的兵将。”

太后的目光变幻,脸色难看起来。

这些话,不是一个十岁孩子能说出来的。

什么铁鹞子,什么神臂弓,在此之前她并未听说过。

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这些话怎么听起来都是耸人听闻。

太后目光清冷,“如果西夏果然有这样一支军队,为何不早些拿出来攻打大齐,却屡屡在边疆受挫。”

琅华道:“那是因为他们要保证一击必中,西夏人用自己人来操练武器,尤其是那神臂弓,没有造好之前,还会误伤他人,西夏人有不少为它所害,但是如今此弓不但造成了,西夏还训练好了会使用它的强弩军。”

西夏的强弩军,一只是大齐的心腹之患。

幸好沈昌吉说服了西夏官员投靠大齐进献此弓,从此之后大齐才有了装备神臂弓的弩军,不过在此之前大齐已经付出了血的代价。

屋子里一片静寂,太后站起身走到顾琅华身边,“你以为光凭一张嘴,哀家就会相信吗?”

琅华垂下眼睛,“不会,太后很快就能看到证据。”

………

今天

第二章啦啦啦。

教主继续码字,明天应该会早更。

摇手,大家支持一下教主,谢谢大家!

第二百章 内伤

内侍跟在沈昌吉身后小跑着,“沈大人您慢着点。”

沈昌吉置若罔闻,这是他回京之后皇上第一次召见他,他要竭尽全力讨得皇上欢心,让皇上原谅他的过错,重新启用他。

内侍一边跑一边冒汗,等到沈昌吉进了大殿,内侍几乎要累瘫在地上。他还没跟沈大人说是要去做什么,沈大人也太过心急了。

皇帝坐在御座上,跟坐在下首的人说着什么。

沈昌吉上前行了礼,眯起眼睛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四周,皇上身边坐着的是西夏使臣。

这不对。

沈昌吉皱起眉头,如果皇上想要听他的解释只会单独召见他,绝不会让这些人在场,特别是西夏人。

皇帝缓缓地道:“我们大齐,要说谁能将刀法用的精细,没有人能及得上沈卿,朕第一次见到沈卿的刀法,就将高祖留下的一把掌心刀赐给了沈卿,这件事交给沈卿去做,最好不过。”

大殿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沈昌吉。

沈昌吉来不及仔细琢磨这句话的含义,立即拜下去,“微臣愿为皇上分忧。”

说完话,皇帝招了招手,内侍立即将侧殿里的人带进来。

沈昌吉趁机抬起头。

皇帝眉宇飞扬显然十分的有兴致,看着沈昌吉,“朕赐给爱卿的掌心刀可在吗?”

沈昌吉立即将刀捧在手心,“微臣一直贴身携带不敢有失。”

这些年全靠这把宝刀给他仗了声势,无论是谁进了皇城司大牢,见到这把刀都会瑟瑟发抖。拷问庆王一党时,他当着皇上的面,将庆王身边的副将片了三百零六刀。

那副将虽然依旧没有承认谋反,但是皇上却已经将心中的怨气发放出来。从那时候他就知道,伺候君主必须用他自己的方法。

现在,又是用这把刀的时候了,沈昌吉跃跃欲试,只要他在皇上面前再次展露他的本事,就能再讨皇上欢心。

侧殿的帘子掀开,内侍将一行人带了进来。

宫人搬来了软榻和矮桌,铺上清洗过的白布,有人碰来了热水然后躬身道:“沈大人,奴婢伺候您清洗宝刀。”

沈昌吉犹豫了片刻,没有听到皇帝质疑的声音,他也只能将刀交了过去。这把刀离手,沈昌吉的心顿时想被牵拉出了身体,自从皇上将刀赐给了他,他从来没有让旁人碰触过,现在他只能眼看着内侍将它拿走,放进了一盆淡绿色的水当中。

沈昌吉皱起眉头。

眼前这一连串的情况都不在他的掌控之中,皇上到底要让他做什么事。

内侍准备停当,西夏人走了过去躺在了软榻上,露出了受伤的手臂。

太医陆续走了进来。

正当沈昌吉怔愣时候,身边传来内侍的声音,“沈大人,该换衣服了。”

宽大的青衫长袍就摆在了沈昌吉面前。

沈昌吉激动的情绪渐渐冷却,皇上到底要他做什么。

“来了。”

太医院的人小声地议论。

沈昌吉也转过头去,看到了一个和他一样穿着青衫长袍的人走过来。

胡仲骨。

顾琅华身边的郎中,胡仲骨。

“沈大人,”胡仲骨脸上是怪异的笑容,“今天能不能将东西取出来就要看沈大人的手段了。”

内侍重新奉上了宝刀。

沈昌吉没有立即伸出手去接。

胡仲骨接着道:“要委屈沈大人按照我说的,割开伤口,千万不能割断血脉,仔仔细细将那东西剥离出来,能不能成功就看沈大人的手段了。”

胡仲骨打开了药箱,拿出奇奇怪怪的工具。

“请吧。”胡仲骨向沈昌吉伸出了手。

皇上就这样让他听从一个坊间郎中的驱使?他怎么能忍受这样的折辱,沈昌吉心中拼死抵抗,他应该拒绝,否则他将颜面何存,可是匍匐在皇上脚下时间长了,他很容易就能探知皇上的态度。

皇上很期望看到结果。

在西夏人面前,展露大齐人才济济的一面,否则不会让一个郎中为西夏使臣动刀。

如果他破坏了这个气氛,皇上定然会厌弃他。

所以他没有拒绝的权利,他只是皇上身边的狗,皇上让他咬谁他就要去咬谁。

沈昌吉接过了刀。

刀柄冰凉,仿佛已经划破了他的身体,让他的热血尽数流淌出来。

胡仲骨将化开的药让使臣喝下去,一刻钟之后,拿刀割开了使臣手臂上的皮肤。

鲜血没有像想象中流淌的那么多,很快胡仲骨剥出了一团血肉模糊的东西,胡仲骨得意地指了指,“碎骨,”然后转过头来,“还有一块东西嵌入了骨头之中,现在就要靠沈大人的神技,将东西拿出来了。”

沈昌吉一步步地走过去,仿佛整个人都走到了刀尖上。

他没有抓住顾家,没有将顾琅华踩在脚下,现在却任由顾琅华身边的一个小郎中驱使。

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有今日。

胡仲骨已经磨磨叨叨地嘱咐起来,“刀要顺着进,不能一下子切开太多,一层一层地切,唉,对,慢慢来,一点点剥开才好,稍不留意,血就会涌出来,那时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就像是在教一个刚刚会用笔的孩童写字。

这胡仲骨将他当成了什么?

沈昌吉心中烦躁,恨不得直接将刀插入胡仲骨的脖颈,但是他却不能这样做,他没有权利这样做。

胡仲骨挺起胸膛,“我方才怎么说的,沈大人重复一遍再动手。”

沈昌吉听到了自己咬牙的声音。

胡仲骨道:“沈大人如果切错了,那可就是您的过失。”

沈昌吉当然知道,皇上已经将他高高地捧起来,如果他有个什么闪失,皇上不光是要惩办胡仲骨,也会怪罪他。

望着胡仲骨得意洋洋的脸,沈昌吉额头上青筋浮动。

治好了使臣,扬名的也是胡仲骨。

他要使出全身解数去捧一个胡仲骨。

想到这里,一股热流从沈昌吉五脏六腑中涌上来,到了他的喉口,她好不容易才忍了下去。

沈昌吉慢慢地将刀凑了上去,刀刃刮着西夏使臣的骨头,一点点地磨着,沈昌吉满头大汗,西夏使臣已经疼得要晕厥过去。

胡仲骨在一旁催促,“沈大人,您可要快一些。”

终于沈昌吉刀尖一划,一样东西被他剥了出来。

裹着血肉的东西被胡仲骨扔进了托盘里,内侍端起来给太医查看。

“接下来就要断骨重续了。”

胡仲骨将众人的目光又吸引过去,内侍趁机将血肉模糊的东西带到一旁清洗。

冲掉了附着在上面的鲜血,一截铁块样的东西就出现在内侍眼前。

……………………

更新

第一章。

教主要去开会啦,大家这几天帮忙守好家哈~

求月票,求打赏,求留言,谢谢大家!!

第二百零一章 欢心

内侍偷偷地将沈昌吉剜出来的东西拿给了太后身边的女官看,女官仔细地端详了一番,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等到女官和内侍分头走了,裴杞堂才从大殿旁边闪身出来。

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

太后是个聪明人,知道单凭琅华一个十岁的孩子不可能知晓这么多事,只有顾家手里的探子才会带来这样的消息。

太后虽然不能调动边疆重镇的兵力,却能让北方的荣王,东北方的邱家伺机而动,只要他们能守住关卡,这一仗赢面就会更大。

裴思通将裴杞堂拉到一边,“这是要做什么?不是不同意和谈吗?怎么现在里应外合做起这件事了,你在打什么主意。”

裴思通说出“里应外合”这样的话,让裴杞堂心里很舒坦,他希望有一天琅华也能这样想。

不过陆家出了事之后,陆瑛开始掌家,陆、顾两家的关系又没有那么紧张了,这次进京陆瑛还将顾老太太和琅华送到了码头。

过些日子京城大考,陆瑛大约也会跟过来。

陆瑛能在陆文顕死了之后,将陆家的事处理的滴水不漏,可见这个人城府极深。

他不喜欢这样的人。

裴杞堂低声道:“放心吧,不会有什么闪失。”

裴杞堂回到大殿里,西夏人望着自己那条被重新接好的手臂,眼睛中泪光闪烁,仿佛立即就要哭出来。

这次出使大齐,是因为听到西夏的一个草药商人说大齐医术高明,借着出使的机会说不定能治好他的手臂。

他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却没想到果然就治好了。

等回到西夏,他定会找到那个商人好好奖赏他。

西夏使臣眼睛一转,想起商人的另外一句话,如果能跟大齐讨到药书典籍是最好的,西夏有了各种药方,也能学着大齐的样子防治瘟疫。

战争一起,瘟疫就会紧随而来,他们几次举兵攻打大齐,正在关键时刻,疫病就开始流传,本来准备充分,可以取胜,却因为瘟疫,大军不得不撤回贺兰山。东平长公主的第二任丈夫,他们的平昭皇帝就是在征战大食国时遇到了瘟疫,因此打了败仗。

东平长公主的两个孩子也是医药不继而死。

所以他才会将东平长公主也就是他们的平昭皇后抬出来要药方。

西夏使臣道:“这也是我们平昭皇后的意思,这样一来平昭皇后虽然离开了我们大夏,我们也会将她的牌位世代供奉。”

西夏使臣干脆跪下来匍匐在地上,“请皇上赏赐治疗瘟疫的药方。”

皇帝眼前浮起东平长公主的面容。

西夏使臣接着道:“平昭皇后一直希望大齐和大夏交好,金国眼见国力越来越强盛,灭了辽国之后一定会威胁大夏,平昭皇后希望大齐能够不计前嫌,联手我们大夏压制金国。”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会让东平长公主活着。

因为她还有利用的价值。

她是打开大齐国门的一把钥匙,等到他拿到了药方,回到西夏举兵,毫无防备的大齐一定会被打得溃不成军。

不是他们不讲信义,而是大齐的皇帝太过窝囊,不敢举兵,居然相信他们会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