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上的死尸堆积如山,他们正在苦苦支撑的时候,金人捉住了太子爷。

一时之间军心大乱,太子叫喊着让蒋老将军打开城门,蒋老将军因此分了神,被西夏人射中了肩膀。

接下来,他们就节节败退。

西夏人如同地狱里的恶鬼,见到人就杀,嘴里喊着要屠城。他们眼看着副将军,千户都被西夏人砍成了两截,不知是谁喊了一句“逃啊。”

人群就像洪水般向城外涌去。

所有人丢盔卸甲,拼命地向前跑,他们最后一眼看到了蒋老将军被几个西夏人高高地举了起来。

等待他的是竖起的刀刃。

死…那一刻他们想到的是死。

身上所有的血性一下子去的干干净净。

“太子是逃出城才被捉的,我们为什么不逃?”

连太子都已经丢下了真定,丢下了城池,他们还在守什么?他们不想拼命,他们不知道该为谁拼命。

几十万大军,如鸟兽散。

就这样麻木地向前跑着,他们不知道要跑去哪里,只是下意识地跟着前面的人不停地向前。

一座城出现在不远处。

忽然有人停住了脚步,他们到底算是战败了,还是临阵脱逃,回到城里会不会被军法处置?

“前面就是太原城了。”

太原应该已经知道他们打了败仗,说不定现在已经关起了城门,他们要么会死在西夏人和金人手中,要么就会被抓做俘虏,谁都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伤兵走右边跟着医工去卫所的军帐治伤,没有受伤的到左边的校场集结。”

两队骑兵从太原城中冲出向众人呼喊着。

“进城,快进城,将伤兵送进去…快…”

众人顿时有了精神,飞快地向太原城跑去。

与真定一片慌乱不同,太原城里一切都井然有序,四十余顶军帐赫然立在城内,忙碌的医工和郎中将伤兵扶进军帐治伤。

整个太原城像是早有准备,没有因为真定被攻破就乱起来。

鲜血被冲洗掉,伤口被包扎起来,疼痛也会随之减轻。痛苦的伤兵得到了救助,所有人慌乱的心也跟着受到了安抚。

重伤的人会保住性命,轻伤的人转眼就能走出军帐,没有受伤的人也会得到原谅。

只要来到太原城内,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

天暗下来,伤兵仍旧源源不断地送进来,门口的女孩子带着几个婆子提着灯等在那里,将伤兵按照轻重分配去每个军帐。

那盏灯,在黑暗中就像是一个希望。

不知有谁哽咽起来,小女孩提着灯走了过去,轻声安慰,“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了一次不要紧,只要能赢回来…只要我们撑到韩将军到来,就一定会赢。”

“你说的是韩璋将军?”伤兵惊讶起睁大了眼睛,“韩璋将军会来太原?”

“会来,他一定会来。”小女孩吩咐婆子将药分发下去。

终于有人忍不住问,“她怎么知道韩璋将军会来?”

“她是谁啊?”众人纷纷询问。

旁边的医工停下手,“她是韩璋将军的义妹,她是受药师琉璃光如来点化过的佛子,是她带来了草药和郎中,搭起了军帐。”

“她刚来的时候,我也不相信她,无缘无故就要搭起四十顶军帐,可是现在我相信了…”

“所以,”医工顿了顿,“她说韩璋将军会来,韩璋将军就一定会来,我们定能守住太原城。”

医工斩钉截铁的话终于给了所有人希望。

“定能守住太原城。”

呼喝声从军帐中响起来。

厚重的城门被慢慢关起,火把点燃了城墙每一个角落。

琅华从军帐中走出来,头顶上是满天闪耀的繁星。

……………

军医被称为战场上的守护神。

安抚军心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所以。今晚我就苏了,苏一下也没什么不可以,洒脱一下也值得。

被苏到的同学,就把月票投给我吧~

感谢云归的和氏璧,还有我家豆豆打赏的仙葩,等过了这几天,一并为你们加更哈~

第二百五十九章 悔之晚矣

芸娘看着自己的一双手,手指已经被织机磨出了血泡。

婆子冷声道:“娘子,还要奴婢帮你织完剩下的布吗?”

芸娘咬住了嘴唇,“我…我这就织…”说着眼泪也掉下来,“我就是向将油灯调亮些,我看不清楚。”

婆子冷哼一声,“是你自己拖拖拉拉做不完活,现在还好意思要起灯油来了,今天的布织不完,天一亮就要织明日的,看来明天我们也不用给娘子送饭了。”

芸娘忍不住要站起身来与那婆子分辩,可是无论她怎么闹,换来的只会是族中长辈的训斥和婆子的轻贱。这些婆子在族里看着犯错的女眷,早就养成了一副铁石心肠,但凡是安排下来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否则不准睡觉,也不会给饭吃。族中的长辈更是任这些婆子这般折腾她们…

她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苦,从小就被父母养在手心里,身边三四个丫鬟围着侍奉。就算做活,也不过就是动动针线罢了,哪里做过这些,现在这样没日没夜地劳作…让她浑身酸痛,每天躺在床上,只想着第二天晚些到,这样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她也想过去死,可终究下不去狠心。

或许有一天父亲和哥哥就将她接了回去。

芸娘喝了两口冷水,才道:“为什么这两天织的布就多起来。”

婆子坐在小杌子上,冷笑,“自然是有了用处,让我们织我们就要织,”说着看向芸娘,“娘子难道不明白?”

芸娘摇了摇头。

婆子道:“娘子前些年也回过族里,让我们上上下下都换成青色的半臂褙子娘子可记得?还不是你一句话,所有人都要跟着忙碌,谁知道这次又是哪位太太、奶奶的吩咐。”

那是荣国公让她去边关看韩璋,她走到太原就觉得身子不舒服,听说边关更加寒冷,她干脆就留在了赵氏族里,写了封书信,让韩璋过来相见。韩璋却以防务为借口拒绝了,她被驳了面子,心中有一股怒火发放不出,

正好族里的婶子请她指点下人规矩,她见族里的下人穿着都很随便,就提点了族里的婶子,结果她离开太原的时候,下人就都换上了一水的青色褙子。

她那时很是满意。

难不成那些布就是从这里织出来的?

现在提起那时候的事,芸娘恍若在梦中,从前是什么光景,她怎么也想不到会落得如今的境地。

婆子道:“我真是不明白,放着好好的将军夫人不做,非要到这里来,你是脑子坏了,还是中了邪。”

芸娘吞咽着又涌上来的泪水,说到底都怪她自己,可是她心里的苦又有谁知道。

两个人正说着话。

管事妈妈匆匆忙忙从外面进来道:“听说真定已经被西夏人攻破了。”

芸娘睁大了眼睛,手里的梭子也落在地上,“你说…什么?要打仗了?真定往北,那…不是北疆吗?”她在京城的时候就听说,最稳固的就是北疆。

所以朝堂上才会有人弹劾韩璋养寇自重。

婆子也道:“前些日子不是有了军队去真定,怎么就…这些年,北疆从来没打过败仗啊。”

管事妈妈道:“如果北疆有韩将军在,定然不会吃败仗…这次去的是太子…太子娇皮嫩肉什么时候见过这种阵仗,看到了西夏人就吓得弃城逃跑,结果出了城就被金人捉了。”

芸娘茫然无措,如果北疆被攻破了会怎么样?太原离北疆那么近,那些西夏人会不会到太原来。

管事妈妈喝了一口热茶,继续说,“原来这些日子让我们送去的织布,都是准备给伤兵用的,城里支起了四十多顶帐篷,里面都是伤兵…那个顾大小姐带着人在军帐里救人,我去瞧了一眼,那些人满身都是血,有的抬进城的时候就剩下一口气,那顾大小姐就说…治不了了。”

顾大小姐,说的是顾琅华?顾琅华竟然也来了太原,那韩璋呢?荣国公府呢?有没有派人过来。

芸娘心中一热,可是立即她又像被泼了冷水,僵立在那里。

荣国公府和她已经没关系了。

一阵嘈杂的声传来,芸娘不禁向外望去,“那是什么声音。”

说话间,庵堂里的女眷就纷纷穿了衣服走出来。

管事妈妈面色平静,“家里的女眷都去了长房,护院也都调到那边去了。”

芸娘回族里的时候听长房的嫂子说过,长房祖宅下面藏着个地窖,就是防备战事用的。

“那我们呢?”芸娘站起身,“我们是不是也要过去。”

庵堂里还有这么多人。

管事妈妈忍不住笑出声,看着一脸天真的芸娘,“族里正经的女眷都不能都躲起来,哪里能轮得到你们。你们就求着太原城不要被攻破,否则大家就是死路一条。”

说话间,天已经渐渐亮起来。

一阵急促的鼓声传来。

鼓声中传达着一股的恐慌。

不知是谁说了句,“这是在攻城了吧?”

此时此刻所有人心中都只剩下了恐惧。

攻城,一定是在攻城了。

如果大齐的军队阻挡不住,西夏人就会进城中来,芸娘几乎瘫软在那里。

梦,这定然是一场噩梦。

芸娘眼泪不停地掉下来。

“哭什么哭,”外面进来几个管事妈妈,“还没到你们哭的时候,快…将这些甲胄绑起来,快点,二房的三老爷在知府大人那里接了这差事,一会儿管家就要来拿。”

芸娘抬头看了一眼,甲胄上还有干涸的血迹,芸娘忍不住想要尖叫。

“现在满城人都盼着韩璋将军快些过来,都说韩将军最了解西夏人和金人,他在这里才能打胜仗。”

提起韩璋,众人纷纷看向芸娘。

芸娘攥起了手。

韩璋是常胜将军,人人都这样说,但是她从来没觉得这些话对她有什么意义,她想要的不过是一个宠着她,护着她的人。

她只想活在那些繁华里,谁没有这样的念想呢?她错在不知这繁华是怎么造就出来的,所以才离这些越来越远了。

如果没有韩璋在外戊边,她就不能安然地待在家中。外面的人看到她时满脸羡慕,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而是因为她嫁给了韩璋。

她错了,错的很离谱。

她从来没有试着去了解韩璋,去弄清楚荣国公府,可是现在她明白过来却已经晚了。

………………………

对芸娘也算有个交代。

只能说很多人都是追求表象,不求本质。。。

所以两个人注定婚姻不幸福。

继续求月票啦~

第二百六十章 讨人喜欢

裴杞堂巡视着盐州城。

几架投石车立在城楼上,城外一片狼藉,西夏人再次被打退了。

“李常显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调集人马重新来过…我们城内兵马不足,也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能派援军过来。”

淮南王说完看向裴杞堂。

裴杞堂脸上竟然浮起一丝笑容,“那就让他们来打。”他现在恨不得李常显倾巢而出,这样一来就没有多余兵马去太原城。

他这边闹得越大,其他的地方就越安全。

如今盐州起战事,外面许多消息就送不过来,但是他一早与韩璋部下约定好,太子去了真定,必然会用自己的人手将韩家军替换下来,到时候韩家军就自请去太原驻防。

太子打了败仗,皇上自然就会想到韩璋。

韩璋带着自己的老部下,会更加顺手。

不知道琅华那边怎么样了。

盐州这边的医工和郎中给伤兵包扎的手法都是胡仲骨教的,用的草药也是琅华事先调配安排好的。

太后相信琅华,让淮南王配合琅华筹备卫所,淮南王见到卫所治疗伤兵的速度,也啧啧称奇,向他打听琅华的来历。

有人欣赏琅华,他心里就觉得欢喜,比自己打了胜仗还要高兴。

他就想起琅华给他治伤时的样子,心里一时火烧火燎的,只想着带兵出城,直接打到银州,去太原与琅华团聚。

等这次回到京都,他就要想方设法让顾家和陆家解除婚约,请父亲出面向顾家求亲,不过在此之前,他要给顾世衡留下个深刻的印象。

“世伯放心吧,”裴杞堂道,“我年纪轻轻,还没有成家立业,不会让自己死在这里。”

裴杞堂说完话,穿着一身短褐赵综和云常登上了城楼。

裴杞堂眉毛微微一扬,“怎么样?可运到了?”

云常颌首,“我家将军让我谢谢裴大人,他留了一小半,剩下的都运来了盐州。”本来他对这个裴杞堂没有什么好感,一个十几岁的愣头青就敢与将军提条件,看到那东西之后,他也不由地惊讶,裴杞堂也有几分本事,竟然能想到用这样的东西来对付西夏的铁鹞子。

淮南王道:“是什么东西?”

裴杞堂带着淮南王走下城楼,揭开了地上铁桶的盖子,乌黑的液体顿时映入淮南王眼帘。

淮南王皱起眉头。

裴杞堂从赵综手中接过一支火把沾上黑色的液体,抽出火折子一点,熊熊火焰立即升腾而起。

“我们就用它来招待李常显。”火光下,裴杞堂的眼睛闪闪发光。

“在那里…”

西夏官兵大喊一声,十几个人立即聚过来。

顾世衡早就想到夏武不见了,西夏人定然会紧追不舍,却没想到他们乔装打扮也会这么快被发现。

几个人骑马沿着小路向前奔去。

西夏人抽出了腰间的弯刀。

顾世衡皱起眉头,他们要尽早甩开这对西夏人,越是拖延越对他们不利。

西夏人一旦发出了信号,就会有更多的人围上来,到那时他们只能束手就擒。

“周升,”顾世衡道,“我带人留下对付这些西夏人,你带着徐大人和夏武将军沿着小路离开,我们若是走散就在银州会和。”

徐松元当然不肯答应,他已经知道顾世衡为什么留在西夏,怎么可能独自带着夏武逃命,他自知对付不了那些西夏人,但是他也不能牺牲顾世衡来收拾残局,否则他这辈子良心难安。

顾世衡不由地叹气,徐松元还是这样的倔脾气,即便有些拘泥陈法,却还是大齐少有的好官。

既然谁也劝不走谁,只能全都留下来最后一搏。

顾世衡抽出了腰间的长剑,正要与西夏人短兵相接,树林中忽然射出几支箭,奔着西夏人而去。

紧接着从树林里冲出来的四个人,径直到了西夏人面前,其中一个快如闪电,纵身上了西夏人的马,那西夏没有来得及发出半点声音,就被他割断了喉咙。

眨眼的功夫,十几个追兵,全都被放倒在地上。

顾世衡不禁看着发愣,徐松元也惊得说不出话来。

只见一个小老头在西夏人身上摸索了几下,掏出些东西放进怀里,然后笑眯眯走过来,打量着顾世衡和徐松元,然后向顾世衡道:“你女…”冯师叔说到这里捂住了嘴,差点就将“女婿”两个字说出来,他眼睛一转,嘿嘿笑出声,“你女儿让我来接应你们去银州。”

“琅华?”顾世衡神情激动,“她在哪里?”

冯师叔道:“顾大小姐在太原府,应该很快会到银州。”

顾世衡不禁皱起眉头,眼下就要打仗了,五州之地首当其冲,银州这样危险,琅华不应该过来。

看出顾世衡所想,冯师叔道:“银州不会打仗,李常显会在盐州与我们家小将军一决胜负。”

徐松元忍不住道:“你说的是淮南王世子?”

能被称为小将军的,一定就是王家人,淮南王只有一个儿子到了能带兵打仗的年纪。

冯师叔一脸轻蔑,仿佛并不将王家放在眼里,“当然不是。”

冯师叔清了清嗓子,“我们家小将军是裴思通的四子,名叫裴杞堂,今年十五岁,身为盐州守城主将,打败了西夏的铁鹞子,亲手杀了主将吕则,让李常显御驾亲征盐州城。”

冯师叔说着话,将印有裴杞堂私印和官印的信函递给顾世衡查看。

顾世衡望着手中的信函,十分惊讶,他没想到盐州城的主将,竟然才刚刚十五岁,他还以为朝廷派了韩璋前来坐镇,才能挫败西夏军队。

冯师叔仔细地想着裴杞堂交代给他的那些话,“我们家小将军还说了,一定要将顾老爷安安全全送到银州,不能有半点的闪失。”

顾世衡不禁奇怪,按理说,朝廷派来的人应该与徐松元说话,他只是一个无官无职的商贾,做的事就算传到朝堂上,不过就是受些嘉奖罢了,裴杞堂派来的人却将徐松元晾在了一旁,径直来跟他说话。

让他很是不解。

顾家与裴家也没有什么交情。

裴杞堂这样的表现,倒让他觉得受宠若惊。

冯师叔挥了挥手,裴家的护卫立即牵马过来,“顾大老爷上马吧,天黑之前我一定将你安安全全送到银州。”

现在不是追究细枝末节的时候,顾世衡看向徐松元,“徐大人,我们还是先到银州,再做打算。”

……………………

今天

第二章奉上。

改了改,所以有点晚。

讨好岳父这一招小枸杞会慢慢地试出来。

可怜了徐松元,就被撂到一旁。

继续来求月票喽~